2019版历史一轮通史版试题:16-2a_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含解析
- 格式:doc
- 大小:144.12 KB
- 文档页数:6
2019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精品资料1.歌德的《少年维特之烦恼》讲述了:维特出生在一个小山村,从小就有抱负。
当他踏上社会后,才发现自己的才能得不到发挥,他的正直、嫉恶如仇的个性,也不被这个社会所接纳,他甚至还爱上了一位有夫之妇无法自拔。
最后,社会遗弃了维特,而他在郁闷中产生了厌世的心理。
在威廉这位好友的劝告下,维特在绝望中自杀了。
上述材料描述的是( )A.理性主义 B.浪漫主义C.现代主义D.自由主义【答案】B2.霍布斯鲍姆在《革命的年代》中写道:“他们并不相信18世纪自负的机械唯物主义(以牛顿以及布莱克和歌德这两个吓唬人的家伙为代表)……因而,我们不能指望他们对资本主义社会提出合情合理的批判。
”文中“他们”为代表的作品( )A.反映了对“理性王国”的失望B.创作手法怪诞C.真实地描写了社会现实风貌D.集中表现自我【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中“18世纪”“我们不能指望他们对资本主义社会提出合情合理的批判”可以判断发生在启蒙运动后,对资产阶级宣扬的自由、平等的“理性王国”的失望,故A项正确;创作手法怪诞是现代主义的特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B项错误;真实地描写了社会现实风貌属于现实主义,与材料不符,故C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浪漫主义文学的特点,不是集中表现自我,故D项错误。
3.自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以来西方文学创作和美学理论的精髓,是将文学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解说出来,使其成为利器,去扫除古典主义和贵族僧侣主义的颓废气息。
以下作品能体现该精髓的是( )【答案】A4.瑞典文学院秘书萨拉·达尼乌斯表示,《战争的非女性面孔》是读者了解2015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阿列克谢耶维奇作品的最好入口,“这是一部感人至深的纪实作品。
它将你带进普通人的世界,更弥足珍贵的是,用不了多少年,随着这些亲历者的离世,我们就更无法去了解这段历史了。
”下列著作与该作品创作风格相似的是( )【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这是一部感人至深的纪实作品。
一轮单元训练金卷·高三·历史卷(B)第十五单元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Ⅰ卷本卷共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我国经济建设的历史经验》文章中提到:“中国的经验第一条就是自力更生为主。
我们很多东西是靠自己搞出来的……这样,就可以振奋起整个国家奋发图强的精神。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的科技成就中,能印证这一观点的是A.首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B.掌握载人航天技术C.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D.成功培育杂交水稻2.2017年12月19日,国际顶尖学术期刊《自然》发布了年度十大人物,中国量子通信科学卫星“墨子号”首席科学家潘建伟上榜。
《自然》杂志还以《量子之父》为题报道了潘建伟。
潘在量子理论的研究和应用方面取得一系列突破,其中2017年6月,“墨子号”团队实现了“千公里级”的星地双向量子纠缠分发,打破了此前国际上保持多年的“百公里级”纪录。
这表明A.我国量子理论应用取得重大突破B.我国在理论物理领域领先世界C.潘建伟是量子理论的奠基人之一D.量子理论开始应用于通讯实践3.新华社电:“中国人民这一伟大胜利,给正在坚持武装斗争的亚、非、拉各国人民和全世界革命人民以巨大的鼓舞,给反革命的美帝国主义和社会帝国主义以沉重的打击,粉碎了他们垄断空间技术的迷梦。
”该电评论的是A.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B.中国仿制近程导弹成功C.“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成功D.“神舟五号”实现载人航天4.我们国家历来重视知识分子,早在1956年的全国知识分子会议上,周恩来总理指出:知识分子“已经成为国家工作人员,已经为社会主义服务,已经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应该给知识分子以应有的信任和支持,给他们以必要工作条件和适当待遇。
一、选择题1.[2018·山东临沂期末]法国作家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由九十多部小说组成,其内容可归纳为贵族衰亡、资产者发迹和金钱罪恶三大主题,这一巨著被称为“社会觉醒的纪念碑”。
这一作品() A.深入发掘人类的感情世界B.体现反帝反殖的爱国精神C.表现西方社会的精神危机D.注重揭露批判社会的罪恶答案 D解析《人间喜剧》属于现实主义文学代表作,A项属于浪漫主义文学的风格特点,故排除;由材料的内容可知不涉及反帝反殖的有关信息,故B项排除;“表现西方社会的精神危机”是现代主义文学的特征,故C项错误;《人间喜剧》作为现实主义文学,注重揭露批判社会的罪恶,故D项正确。
2.[2018·湖南湘潭一中期末]有学者指出,继20世纪某个年代相信社会主义未来的那些人而来的是这么一群人,他们唯一的避难是艺术、酒精或毒品;在一个没有任何意义的社会中,这些作家的主要题材是孤独和“老死不相往来”。
这一评论()A.描绘了作家对浪漫主义的向往B.揭示了现代主义文学的特征C.揭示了现实主义文学的批判精神D.反映了作家对社会主义的否定答案 B解析浪漫主义文学是对现状的强烈不满、强调抒发个人情感、积极追寻理想世界的新思潮,与题意不符,故A项错误;现代主义文学强调夸张怪诞,与现实脱节,表现现代人的心理创伤,与材料“他们唯一的避难是艺术、酒精或毒品”和“孤独和‘老死不相往来’”相符,故B项正确,C项错误;据材料“继20世纪某个年代相信社会主义未来的那些人而来的是这么一群人”可知并非作家对社会主义的否定,故D项错误。
3.[2018·南京模拟]《西游记》和《巴黎圣母院》这两部东西方文学巨著,享誉世界、深受不同年龄的人们喜爱,对其理解正确的是()A.情节跌宕、离奇,体现明显现代主义文学风格B.都源于对封建专制不满而体现出浪漫主义色彩C.西学东渐使中国文学汲取法国文学的优秀因子D.体现出启蒙运动追求自由,歌颂人性美的主旨答案 B解析《西游记》和《巴黎圣母院》均属于浪漫主义作品,故A 项错误,B项正确;《西游记》写于明朝中期,这个时候主要是体现在东学西渐,而不是西学东渐,C项错误;由于对理性的失望而产生了浪漫主义,启蒙运动的核心是理性主义,D项错误。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45分钟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18至19世纪,欧洲、美国的浪漫主义作家写下了大批反映和描写“自然”的诗歌和其他文艺作品。
他们擅长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宣传其主张,如“地球(或自然)是人类的母亲”“动物都是人类的朋友”“自然发怒”等。
当时这些作品主要是基于人们( ) A.对科学发展的期盼 B.对自然风光的向往C.对社会的理性认识D.对工业文明的担忧2. “它提倡客观地、冷静地观察现实生活,按照生活的本来样式精确细腻地加以描写,力求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这属于哪个文学流派的创作风格( )A.现实主义B.浪漫主义C.现代主义D.古典主义3. “他们厌恶资本主义物质文明,反感庸俗丑恶的现实,对工业化充满恐惧和憎恶,而雄伟瑰丽的大自然和远方奇异的情景,则成为他们寄托自由理想之所在。
他们标举卢梭的‘回归自然’的主张,把自然看作一种神秘力量或某种精神境界的象征。
”“他们”代表以下哪个文艺流派( )A.印象派B.浪漫主义C.现实主义D.现代主义4.这种文化思潮酝酿于19世纪欧洲自由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过程中,在西方社会进入垄断资本主义后的19世纪末20世纪初普遍流行。
它是对西方近代理性主义文化价值体系的反驳,也是对整个资本主义现代文明的不满与反抗,其中凝结着现代人对自身的价值与命运的深刻思考。
下列作品可以体现这种文化思潮的是( )A.《唐璜》B.《等待戈多》C.《人间喜剧》D.《母亲》5.文学、艺术虽然表达方式不尽相同,但在创作风格上可以有相似之处。
与下列名画具有相同创作风格的作品是( )A.《伏尔加河上的纤夫》B.《人间喜剧》C.《巴黎圣母院》D.《日出·印象》6.19世纪的某一画家,其举办的第一次个人画展就震惊了欧洲画坛,因为他的个人画展不是在卢浮宫内,而是在卢浮宫大门口举办的,不让他进入卢浮宫展出的原因是因为他不是在绘画,而是在写实,写整个社会的现状。
Evaluation Only. Created with Aspose.Words. Copyright 2003-2016 Aspose Pty Ltd.第41讲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一、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成就1.19世纪初的浪漫主义文学(1)时代背景①工业革命正在深入开展。
②欧洲民族、民主运动迅速发展,世界处于剧变之中。
(2)文学风格:对社会现状强烈不满,强调抒发个人情感,积极追寻理想世界。
(3)代表作品①英国诗人拜伦的《唐璜》。
②法国作家雨果的《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
2.19世纪中期的批判现实主义文学(1)背景19世纪中叶,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矛盾日益尖锐和复杂,道德观念和文化价值观念发生了深刻变化。
(2)特点:敢于直面现实、深刻揭露社会黑暗和丑恶现象。
(3)主要成就①司汤达:长篇小说《红与黑》,标志着第一部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诞生。
②巴尔扎克:将他自己的作品合成了《人间喜剧》,被称为“社会百科全书”。
③狄更斯:代表作有《大卫·科波菲尔》《雾都孤儿》《双城记》等,反映了19世纪英国的社会状况。
④列夫·托尔斯泰:《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和《复活》是其最重要的三部长篇巨著;其作品被列宁称为“俄国革命的镜子”。
3.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世界文学(1)背景①第二次工业革命更加密切了世界各国间的联系。
②相继而来的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第一次世界大战、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及第三次科技革命等,都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
(2)欧洲文学:法国作家罗曼·罗兰的《约翰·克利斯朵夫》曾获诺贝尔文学奖,被誉为20世纪第一部伟大的现实主义文学作品,其本人也被称为“两个世纪的文化的一座桥梁”。
(3)美国文学:19世纪末以幽默为主旋律,以马克·吐温、欧·亨利、杰克·伦敦为杰出代表。
20世纪初是美国文学史上的“黄金时代”,以德莱塞的《美国悲剧》、海明威的《太阳照样升起》《老人与海》为代表。
课时检测(三十三)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19世纪有些美国文学家强调情感而非理性,热衷于古代及异国故事。
热衷于神秘、奇迹和异域风情。
据此判断,这一文学流派是()A.浪漫主义B.现实主义C.古典主义D.现代主义解析:选A材料中这一文学流派强调情感而非理性,强调人的感情而不再突出人的理性,表达了人们对理性王国的失望,“热衷于神秘、奇迹和异域风情”充满大胆神奇的想象,这是浪漫主义文学的特征,故A项正确。
2.“他们认为感情比理性更可靠,以感情指导艺术和生活,厌弃物质生活而追求精神崇高,把自然看成有血有肉有感情的东西,把人性的充分发展和发挥作为生活的最高目标。
”下列文学作品符合此风格的是()A.《巴黎圣母院》B.《安娜·卡列尼娜》C.《百年孤独》D.《母亲》解析:选A浪漫主义的理论基础是法国的启蒙思想家卢梭的“返归自然”的主张,认为感情比理性更可靠,浪漫主义厌弃物质生活而追求精神崇高,把人性的充分发展和发挥作为生活的最高目标,《巴黎圣母院》是浪漫主义的代表性作品,故A项正确;《安娜·卡列尼娜》是现实主义的代表性作品,《百年孤独》是现代主义中魔幻现实主义的代表性作品,《母亲》是苏联文学的代表性作品,故B、C、D三项错误,均排除。
3.某学者在论及西方历史上的某一文艺思潮时说:“他们或对过去充满缅怀或对未来充满憧憬,但唯独对现实充满仇视。
”此文艺思潮应属于()A.古典主义B.浪漫主义C.现实主义D.现代主义解析:选B古典主义是对中世纪现实的体现,故A项错误;浪漫主义兴起于资本主义制度刚刚确立时,他们对资产阶级所宣扬的“理性王国”感到失望,但是仍对未来充满希望或是沉浸在对过去的怀念中,故B项正确;现实主义主要是以典型人物和场景再现真实,故C项错误;现代主义主要是对现实的绝望,注重个人主观情感的表达,故D项错误。
4.《西方文明史》中写道:“首先是对个人创造力,以及对自然的毫不含糊的、全面的颂扬,无论是一朵花,还是一座山脉,大自然因其直接深刻地留在人的感觉之中而受到珍视。
一、选择题1.[2018·山东临沂期末]法国作家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由九十多部小说组成,其内容可归纳为贵族衰亡、资产者发迹和金钱罪恶三大主题,这一巨著被称为“社会觉醒的纪念碑”。
这一作品( )A.深入发掘人类的感情世界B.体现反帝反殖的爱国精神C.表现西方社会的精神危机D.注重揭露批判社会的罪恶答案 D解析《人间喜剧》属于现实主义文学代表作,A项属于浪漫主义文学的风格特点,故排除;由材料的内容可知不涉及反帝反殖的有关信息,故B项排除;“表现西方社会的精神危机”是现代主义文学的特征,故C项错误;《人间喜剧》作为现实主义文学,注重揭露批判社会的罪恶,故D项正确。
2.[2018·湖南湘潭一中期末]有学者指出,继20世纪某个年代相信社会主义未来的那些人而来的是这么一群人,他们唯一的避难是艺术、酒精或毒品;在一个没有任何意义的社会中,这些作家的主要题材是孤独和“老死不相往来”。
这一评论( ) A.描绘了作家对浪漫主义的向往B.揭示了现代主义文学的特征C.揭示了现实主义文学的批判精神D.反映了作家对社会主义的否定答案 B解析浪漫主义文学是对现状的强烈不满、强调抒发个人情感、积极追寻理想世界的新思潮,与题意不符,故A项错误;现代主义文学强调夸张怪诞,与现实脱节,表现现代人的心理创伤,与材料“他们唯一的避难是艺术、酒精或毒品”和“孤独和‘老死不相往来’”相符,故B项正确,C项错误;据材料“继20世纪某个年代相信社会主义未来的那些人而来的是这么一群人”可知并非作家对社会主义的否定,故D项错误。
3.[2018·南京模拟]《西游记》和《巴黎圣母院》这两部东西方文学巨著,享誉世界、深受不同年龄的人们喜爱,对其理解正确的是( )A.情节跌宕、离奇,体现明显现代主义文学风格B.都源于对封建专制不满而体现出浪漫主义色彩C.西学东渐使中国文学汲取法国文学的优秀因子D.体现出启蒙运动追求自由,歌颂人性美的主旨答案 B解析《西游记》和《巴黎圣母院》均属于浪漫主义作品,故A 项错误,B项正确;《西游记》写于明朝中期,这个时候主要是体现在东学西渐,而不是西学东渐,C项错误;由于对理性的失望而产生了浪漫主义,启蒙运动的核心是理性主义,D项错误。
第36讲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一、选择题1. 19世纪上半叶英国著名诗人华兹华斯对当时社会强烈不满,却又否定文学反映现实的社会作用。
他强调作家的主观想象力,认为诗歌应该是人的强烈情感的自然流露。
华兹华斯的作品应该属于(A.古典主义B.C.现实主义D.解析 19世纪革命或改革相继成功后的欧洲各国并没有出现启蒙学者所描绘的自由、民主、平等、博爱的美好景象。
资本对工人的奴役,资产阶级一个阶级的统治,以及私欲横流的社会现象,使人们普遍感到失望。
这种对现实的不满反映到文学艺术领域,就是浪漫主义文学作品的兴起。
华兹华斯对当时社会强烈不满,却又否定文学反映现实的社会作用,强调主观想象力,用诗歌表达人的强烈情感,属于浪漫主义风格。
答案 B2. 19世纪诞生的印象主义绘画,追求光色变化中表现对象的整体感。
下图中,属于后期印象主义绘画代表作的有()①《向日葵》②《有藤椅的静物》③《星月夜》④《弹曼陀铃的少女》A.①②BC.①③D解析《向日葵》、《星月夜》是后期印象主义绘画大师凡高的代表作;《有藤椅的静物》、《弹曼陀铃的少女》是立体派绘画大师毕加索的代表作。
答案 C3.“对建立在理性基础上的工业社会表示怀疑,不屑于表面的客观真实,致力于探索离奇别致的形式技巧。
”具有这一创作精神的作者是()A.雪莱B.毕加索C.贝多芬D.巴尔扎克解析本题考查19世纪以来的文学和艺术,意在考查学生提取材料信息和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致力于探索离奇别致的形式技巧”表明采用的是反传统的形式,这是现代主义的特征,毕加索是现代派画家的代表人物。
答案 B4.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所属的文学流派是()A.现代主义B.现实主义C.浪漫主义D.印象主义解析众所周知,巴尔扎克(1799~1850)是现实主义这个名词最深刻含义上的作家,他的《人间喜剧》乃是深刻的规范化的现实主义文学。
答案 B5. 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小说《安娜·卡列尼娜》生动地描述了俄国贵族的生活。
Evaluation Only. Created with Aspose.Words. Copyright 2003-2016 Aspose Pty Ltd.第26讲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对应学生用书第211页)考点1|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识记—基础知识梳理]一、18世纪末到19世纪中叶的文学1.时代背景工业革命正在深入开展;欧洲各国的民族、民主运动迅速发展,世界处于剧烈的变革与震荡之中。
2.文学风格:浪漫主义。
3.代表(1)英国:拜伦的《唐璜》。
(2)法国:雨果的《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
二、19世纪中叶到19世纪末的文学1.时代背景(1)19世纪中叶,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矛盾日益尖锐和复杂,道德观念和文化价值观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2)浪漫主义对未来的设想和憧憬不再适应当时的社会现实。
2.文学风格:批判现实主义。
3.代表(1)法国:司汤达的《红与黑》,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
(2)英国:狄更斯的《大卫·科波菲尔》、《雾都孤儿》、《双城记》。
(3)俄国:列夫·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和《复活》。
三、19世纪末至20世纪上半期的文学1.时代背景(1)世界各国各地区文化在碰撞之后取得了共同发展。
(2)两次世界大战、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以及第三次科技革命等重大事件深刻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
2.代表人物及代表作西方文学①法国:罗曼·罗兰的《约翰·克利斯朵夫》②美国:德莱塞的《嘉莉妹妹》和《美国悲剧》;海明威的《太阳照样升起》、《永别了,武器》、《丧钟为谁而鸣》、《老人与海》等亚非文学①印度:泰戈尔的《吉檀迦利》和《戈拉》②日本:川端康成的《雪国》、《千只鹤》、《伊豆的舞女》等无产阶级文学高尔基的《海燕》、《母亲》等;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鲁迅的《狂人日记》、《阿Q正传》等四、反映时代主题的文学1.时代背景(1)二战后,各种力量重新组合,世界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
一、选择题
1.[2018·山东临沂期末]法国作家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由九十多部小说组成,其内容可归纳为贵族衰亡、资产者发迹和金钱罪恶三大主题,这一巨著被称为“社会觉醒的纪念碑”。
这一作品()
A.深入发掘人类的感情世界
B.体现反帝反殖的爱国精神
C.表现西方社会的精神危机
D.注重揭露批判社会的罪恶
答案 D
解析《人间喜剧》属于现实主义文学代表作,A项属于浪漫主义文学的风格特点,故排除;由材料的内容可知不涉及反帝反殖的有关信息,故B项排除;“表现西方社会的精神危机”是现代主义文学的特征,故C项错误;《人间喜剧》作为现实主义文学,注重揭露批判社会的罪恶,故D项正确。
2.[2018·湖南湘潭一中期末]有学者指出,继20世纪某个年代相信社会主义未来的那些人而来的是这么一群人,他们唯一的避难是艺术、酒精或毒品;在一个没有任何意义的社会中,这些作家的主要题材是孤独和“老死不相往来”。
这一评论()
A.描绘了作家对浪漫主义的向往
B.揭示了现代主义文学的特征
C.揭示了现实主义文学的批判精神
D.反映了作家对社会主义的否定
答案 B
解析浪漫主义文学是对现状的强烈不满、强调抒发个人情感、积极追寻理想世界的新思潮,与题意不符,故A项错误;现代主义文学强调夸张怪诞,与现实脱节,表现现代人的心理创伤,与材料“他们唯一的避难是艺术、酒精或毒品”和“孤独和‘老死不相往来’”相符,故B项正确,C项错误;据材料“继20世纪某个年代相信社会主义未来的那些人而来的是这么一群人”可知并非作
家对社会主义的否定,故D项错误。
3.[2018·南京模拟]《西游记》和《巴黎圣母院》这两部东西方文学巨著,享誉世界、深受不同年龄的人们喜爱,对其理解正确的是()
A.情节跌宕、离奇,体现明显现代主义文学风格
B.都源于对封建专制不满而体现出浪漫主义色彩
C.西学东渐使中国文学汲取法国文学的优秀因子
D.体现出启蒙运动追求自由,歌颂人性美的主旨
答案 B
解析《西游记》和《巴黎圣母院》均属于浪漫主义作品,故A项错误,B 项正确;《西游记》写于明朝中期,这个时候主要是体现在东学西渐,而不是西学东渐,C项错误;由于对理性的失望而产生了浪漫主义,启蒙运动的核心是理性主义,D项错误。
4.[2018·江苏徐州期末]“自然间所有的色彩,决没有单独存在的,这可用光学来证明他的真理。
因为没有单独存在的色彩,所以客观的种种色彩无非都是幻影,而这种幻影的色彩所以能映到我们的网膜上,和这种幻影色彩的来源都是太阳的能力。
”下列作品符合这一流派的是()
答案 C
解析依据材料中关于绘画风格的论述,可知为印象画派的风格特点。
A项属于现实主义美术代表作,故错误;B项属于浪漫主义美术代表作,故错误;C 项属于印象画派代表作,故正确;D项属于现代主义美术代表作,故排除。
5.[2018·辽宁六校模拟]下图中的中外两幅名画的共同点是()
A.反映了对当时社会现实的不满
B.运用了现代主义的艺术创作
C.表达了知识分子的精神困惑
D.强调表现个性和主观感受
答案 D
解析据所学可知凡高的《向日葵》属于印象画派,强烈主张个性的抒发,让人感受到灼热阳光下的灿烂,而郑板桥的《墨竹》属于文人画,强调表现个性,讲究借物抒情,追求神韵意趣,据此分析可知两者均强调表现个性和主观感受,故D项正确;题干中两幅画均没有表现出对当时社会现实的不满,故A项排除;“现代主义”的艺术风格与题意风格不合,故B项排除;印象画派没有体现出作者的精神困惑,故C项排除。
6.[2018·山东临沂模拟]二战后兴盛于美国的摇滚乐,适应了城市生活的快节奏和喧闹气氛,能表达青年们的失望和彷徨的情绪,所以深得青年们喜爱;但是,这一音乐形式却被某些家长、上层人士和传统主义者看成是“魔鬼的欢腾”和“低级下流”。
这反映出在当时的美国()
A.摇滚乐不能适应社会发展潮流
B.新事物出现引起人们的观念冲突
C.世界大战造成严重的心理创伤
D.商品经济发展导致社会风气堕落
答案 B
解析摇滚乐的产生就是适应社会发展潮流而产生的,故A项排除;材料中指出:这一音乐形式却被某些家长、上层人士和传统主义者看成是“魔鬼的欢腾”和“低级下流”,体现出新鲜事物出现引起了人们的观念冲突,故B项正确;材料中指出的是人们对于摇滚音乐的态度,没有涉及战争对人们影响的问题,故C项排除材料未涉及商品经济发展的有效信息,故D项排除。
7.[2017·广东六校联考]新浪潮电影产生于1958年的法国,一经出现即风靡全球。
这类电影刻意描绘现代都市人的处境、心理与爱情,主张即兴创作,大多没有完整的故事情节。
这种现象反映了人们()
A.对时代的困惑和迷茫
B.对社会问题的典型再现与剖析
C.对“理性王国”的失望
D.对工业化带来的精神满足
答案 A
解析从“即兴创作,大多没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可知体现的是现代主义风格,A项与现代主义流派出现的背景相符,故A项正确。
B项是现实主义风格的特点,故错误;C项是浪漫主义风格的背景,故错误;工业化带来的精神满足是在19世纪中期,与材料时间和内容不符,故D项错误。
8.[2018·河南洛阳期末]看电影吃爆米花是一种纯正的美式习俗。
但是20世纪初的无声电影时代,美国五大影院为了体现上流社会的高雅品味,在观影时是禁止吃爆米花的。
这种习俗真正流行于30年代,随后风靡全球。
这说明() A.经济危机造成美国电影业走向衰落
B.经济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观影习惯
C.精神的空虚使人们追求享乐型生活
D.技术的发展使电影消费日益大众化
答案 D
解析由材料可知看电影吃爆米花原先是禁止的,后来流行起来,并风靡全
球,这表明技术的发展使电影消费日益大众化,不再是上流社会专享,故选D 项。
A、B、C三项材料无法体现,排除。
二、非选择题
9.[2018·河南洛阳期末]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浪漫主义在很多方面是对启蒙运动的一种反动。
浪漫主义的作家把想像以及作为理性补充的直觉作为观察理解世界的工具。
他们汲取了卢梭认为社会和物质的繁荣毁坏了人性的观点,对感觉和非理性都极为着迷。
浪漫主义强调个性以及民族和文化单一价值,是推动民族主义出现的主要动力。
——唐纳德·卡根《西方的遗产》(下册) 材料二有人说拜伦的诗多为青年所爱读,我觉得这话很有几分真。
就自己而论,也还记得怎样读了他的诗而心神俱狂。
尤其是看见他那花布裹头,去助希腊独立时候的肖像……其实,那时拜伦之所以比较的为中国人所知,还有别一原因,就是他的助希腊独立。
时当清朝末年,在一部分中国青年的心中,革命思潮正盛,凡有叫喊复仇和反抗的,便容易惹起感应。
——鲁迅《杂忆》1925年6月材料三要理解一件艺术品,一个艺术家,一群艺术家,必须要正确地设想他们所属时代的精神和风俗概况……
——[法]丹纳《艺术哲学》
(1)根据材料一,分析浪漫主义文学产生的背景。
举出欧洲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及代表作品。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拜伦诗歌在清末受到中国青年喜爱的原因。
从材料一、二出发,分析浪漫主义文学的积极影响。
(3)以鲁迅先生文学作品《狂人日记》(发表于1918年)为例,说明材料三的观点。
从历史角度看,以鲁迅作品为代表的无产阶级文学在当时中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答案(1)背景:工业革命向欧美各国扩展,法国大革命,欧洲各国的民族、民主运动迅速发展;启蒙思想家所倡导的“社会理想”与现实产生强烈的反差;卢梭等人对过度崇拜理性思想的批判。
代表人物及作品:拜伦《唐璜》、雨果《巴黎圣母院》、雪莱《解放了普罗米
修斯》、海涅《德国,一个冬天的通话》等。
(答出两点即可)
(2)原因:拜伦诗歌宣扬民主、自由和民族解放,艺术水平较高;拜伦本人积极参加希腊民族解放斗争;清末中国民主革命思想逐渐盛行,拜伦诗歌容易引起他们的共鸣。
积极影响:浪漫主义丰富了人文精神的内涵,促进了民族主义的出现;极大地影响了文艺创作,促成了一大批文学艺术精品的诞生。
(3)说明:文学作为特殊的艺术,其产生也是时代精神和风俗的反映,鲁迅先生《狂人日记》揭露了中国传统社会家庭制度和封建礼教,是新文化运动时期文学革命的代表作,体现反封建的民主精神。
影响:鲁迅为代表的无产阶级文学作品鼓舞了人们的斗争勇气,唤起国人精神,产生深刻的影响。
解析第(1)问,“背景”注意从政治、经济、思想等方面回答;“代表人物及作品”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第(2)问,“原因”可从拜伦诗歌的内容、特点、经历及清末中国的社会状况回答;“影响”可从人文精神的内涵、民族主义的出现及文学艺术方面回答。
第(3)问,“观点”根据材料三概括即可,注意结合鲁迅的作品说明;“影响”要结合中国半殖半封的社会性质及近代中国人民的革命斗争来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