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社会工作实务笔计10(社会救助社会工作)

社会工作实务笔计10(社会救助社会工作)

社会工作实务笔计10(社会救助社会工作)
社会工作实务笔计10(社会救助社会工作)

第十章社会救助社会工作

第一节社会救助社会工作概述

社会救助社会工作从属于社会救助,服务于社会救助,致力于通过为救助对象提供专业服务,提升社会救助的质量。

社会救助的主要内容(掌握)

本考点2012年以后未考过,属于基础性的知识,考生需要理解和掌握。

一、社会救助的概念与内容

(一)社会救助的概念

(1)社会救助是指在社会成员因个人原因、自然原因或社会原因致使基本生活难以维持时,由政府和社会为其提供基本物质保障的救助制度。

(2)社会救助是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受到宪法保障的基本公民权利之一。

(3)它以家计调查为基础,由政府和社会为陷入贫困的城乡困难家庭提供直接的物质救助和服务,帮助他们解决基本的生存问题。

(二)社会救助的内容

1.最低生活保障

2.特困人员供养

国家对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且无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义务人,或者其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义务人无赡养、抚养、扶养能力的老年人、残疾人以及未满16 周岁的未成年人,给予特困人员供养。各地依据《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开展的农村五保供养工作属于特困人员供养范畴。特困人员供养的主要内容包括:一是提供基本生活条件;二是对生活不能自理的给予照料;三是提供疾病治疗;四是办理丧葬事宜。特困人员供养采取在当地供养服务机构集中供养或在家庭分散供养两种形式,由特困供养人员自行选择。

3.受灾人员救助

受灾人员救助是指国家对遇到自然灾害致使基本生活受到严重影响的社会成员提供一定的物质帮助,使之维持基本生活水平,并逐步恢复和提高生产、生活能力的一项救助制度。受灾人员救助的内容主要包括为受灾人员提供必要的食品、饮用水、衣被、取暖、临时住所、医疗防疫等,自然灾害危

险消除后,政府还应当及时核实居民住房恢复重建补助对象,并给予资金、物资等救助。此类救助具有突发性、应急性等特点。自然灾害发生后,受灾地区人民政府为因当年冬寒或者次年春荒遇到生活困难的受灾人员提供的基本生活救助,也属于受灾人员救助范畴。

4.医疗救助

5.教育救助

国家对在义务教育阶段就学的最低生活保障家庭成员、特困供养人员,给予教育救助;对在高中教育(含中等职业教育)、普通高等教育阶段就学的最低生活保障家庭成员、特困供养人员,以及不能入学接受义务教育的残疾儿童,根据实际情况给予适当教育救助。国家通过教育救助的方式保障贫困家庭学生的基本学习、生活需求,帮助他们完成学业。根据不同教育阶段的需求,教育救助的内容主要包括减免相关费用、发放助学金、给予生活补助、安排勤工助学等。一些地区或学校给贫困学生发放的学习用品、校服,或提供的免费午餐等,也属于教育救助范畴。

6.住房救助

7.就业救助

就业救助是指国家对最低生活保障家庭中有劳动能力但处于失业状态的成员,通过贷款贴息、社会保险补贴、岗位补贴、培训补贴、费用减免、公益岗位安置等办法,帮助其实现就业。如果低保家庭有劳动能力的成员均处于失业状态,政府应当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确保该家庭至少有一人就业。

8.临时救助

二、社会救助的工作方针(了解)

本考点2012年以后未考过,考点内容比较简单,考生了解即可。

(一)救急难

(1)在一个人的生命和生活处于危机时刻,社会救助要在第一时间给予最直接、最有效的物质帮助,保全生命,保障基本生活。

(2)在社会救助中要坚持社会工作伦理,将服务对象的生命安全作为服务的第一要义。

(二)托底线

(1)救助对象的受助资格在贫困事实或急难情形经过法定程序认定后即可获得。

(2)社会救助依照救助对象的申请并经过法定程序审核批准后实施,具有无偿性。

(3)社会救助是对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等其他社会保障制度的补充,在整个社会保障体系中起着托底的作用。

(三)可持续

(1)对于陷入困境中的社会成员来说,需要政府和社会不间断的支持和帮助才能彻底改变境遇,提高生存能力,改善自身生活质量。

(2)对于政府来说,在充满风险和变动的现代社会,必须拥有足够的、与救助需求相适应的财力保障,才能使社会救助行为持续进行,并且需要更加科学和人性化。

三、社会救助社会工作服务对象的主要需求(掌握)

考查年份:2015年。2015年考查了案例分析题中的1小题。

主要考查方向:社会救助社会工作服务对象的5项主要需求。

社会救助社会工作服务对象的需求在以下5 个层面上均有体现:

(一)生理需求

生理需求是救助对象最基本、最迫切的需求。社会救助的对象大多数是老弱病残鳏寡孤以及收入较低的社会困难群体。

(二)安全需求

安全需求主要包括救助对象的人身安全、健康保障、财产安全等方面的需求。

(三)社交需求

社交需求是救助对象爱和归属感的情感需求。

(四)尊重需求

社会成员既有来自内部的自我尊重需求,也要有来自外部社会环境的尊重和认可的需求。

(五)自我实现需求

自我实现是要进一步的发挥潜能,追求更高的人生境界的高层次需求。

四、社会救助社会工作的定义与特点(了解)

本考点2012年以后未考过,考查的可能性较小,考生了解即可。

(一)社会救助社会工作的定义

(1)社会救助社会工作是指在社会救助领域,社会工作者根据社会救助的性质与特点,以社会工作

价值理念为指导,以社会工作的专业理论为依据,采用社会工作专业方法与技巧,为社会救助对象提供专业服务的过程。

(2)这个过程包括物质方面的社会救助、精神层面的内在提升以及救助对象社会功能的恢复。(二)社会救助社会工作的主要特点

1.救助对象的多样性

2.救助类型的复杂性

3.工作过程的持续性

4.工作方法的融合性

5.工作依据的政策性

五、社会救助社会工作的主要作用(了解)

本考点2012年以后未考过,考查的可能性较小,考生了解即可。

社会工作者在参与救助过程中实现物质救助与精神救助的结合,充分发挥社会工作的作用。

(一)协助服务对象申请适合的救助项目

帮助服务对象正确分析自身的状况,对照政策作出是否符合申请要求的判断,在政策范围内申请合适的救助项目。

(二)协助服务对象提升反贫困的能力

帮助贫困家庭和个人发掘社会资源,提高生存能力,培养工作技能,改善生活质量,通过自身努力彻底摆脱贫困。

(三)促进服务对象的社会融合与社会支持

为服务对象创造机会参与社区活动,增进他们与其他居民的交流,扩大他们的交往范围,帮助他们积极融入正常的社会生活中。

(四)疏导和解决服务对象的心理困扰

在实施救助服务过程中,要及时发现服务对象的这些心理特征,并运用社会工作的专业知识和方法及时介入和进行干预。

第二节社会救助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

依据2014 年2月国务院颁布的《社会救助暂行办法》,社会救助体系包括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员供养、受灾人员救助、医疗救助、教育救助、住房救助、就业救助、临时救助等八项救助制度。一、最低生活保障中的服务内容(重点掌握)

考查年份:2014年。2014年考查了1道案例分析题;2015年考查了低保人群,但考查的知识点不是本考点。主要考查方向:最低生活保障的服务内容。

(一)服务对象识别

(1)服务对象识别就是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目标描准机制。

(2)社会工作者主要通过家计调查的方式,了解困难群众的家庭经济状况,并对照各个地区的最低生活保障标准,选择“最需要或者最贫困的人群”作为救助服务对象。

(二)帮助申请救助

(1)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有一套严格的申请审批程序。

(2)在申请过程中,社会工作者可以帮助救助对象了解申请程序和申请方法。

首先,要帮助申请人判断是否具备申请的条件。

其次,要以家庭为单位,帮助户主向户籍所在地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提出书面申请,同时需要如实提交所需的材料。

再次,协助申请人接受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会同社区居(村)委会开展的入户调查、社区评议等活动,并如实反映掌握的有关情况。

(三)提供心理支持

(1)申请最低生活保障的家庭或者收入微薄,或者家庭成员身患重病、身体残疾等,或者没有劳动能力、不具备劳动条件,自身无法获取足够的收入。这一切都致使他们的生存和生活压力巨大,精神或者心理也易于焦虑。

(2)社会工作者需要给予及时的心理疏导和支持,帮助他们舒缓压力,宣泄情绪。

(四)调节家庭关系

(1)良好的家庭关系对于家庭成员的发展和改变生活状态有积极的影响。生活处于贫困状态时,家庭成员的心态和家庭关系都会受到一定的影响。

(2)社会工作者在协助服务对象申请低保的过程中,需要全面了解和分析其家庭结构和关系,及时发现问题,调节家庭关系,改善家庭生态环境。

(五)开展能力建设

(1)能力建设包括学习能力、专业技能以及社会能力等方面能力的增强。在生活压力之下,救助对象的就业意愿比较强烈,但是文化素质低,缺乏知识和技能,没有求职信息和技巧等,这些因素严重制约了救助对象再就业和增加收入的机会。

(2)对有劳动能力的低保家庭而言,需要积极开展能力建设以改善他们的生活质量,同时使其摆脱贫困状态。

(六)促进社会融入

(1)在社区层面,低保家庭对于社区的依赖程度颇高,生活范围也主要局限在社区内部,人际圈子同质性高,家庭支持不够。

(2)社会工作者要为低保家庭创造参与社区活动的机会,鼓励他们参与社区的公益和文娱活动,帮助他们建立和其他社区居民的联系。

(3)同时,在互帮互助中,鼓励他们承担一定的责任和义务,增加他们的成员感、归属感和自信心。

二、特困人员供养中的服务内容(了解)

本考点2012年以后未考过,内容与第一节社会救助的主要内容里特困人员供养的内容一样,考生可以结合理解。

(一)提供基本生活条件

(1)特困人员是困难群体中的困难群体。他们没有生活来源,没有劳动能力,没有法定赡养人等可以依靠。

(2)对于这部分群体,首先要为他们提供基本的生活条件,改善其生存状况。这里的基本生活条件生要包括住房、食物、衣服以及出行等。

(二)提供日常生活照料

很多特困人员生活不能自理,或者不能完全自理,这就需要通过供养政策为他们提供日常生活所需要的照料服务,当季节变换时,要及时看护和照顾特困人员,以防发生意外。

(三)提供疾病治疗

(1)应当建立特困人员的健康档案,了解他们的身体健康状况,并对所患疾病实时监控、动态管理,

定时进行康复和救治。

(2)应联系社区医院或者专门机构为特困人员定期体检。

①一般性的体检以及小的疾病,可以通过设立在供养机构的医务室给予治疗;

②需要到当地医疗机构住院治疗的,还要及时联系医疗保险和医疗救助部门,协调解决治疗费用问题。

(四)办理丧葬事宜

当特困人员身故之后,应当积极联系殡葬管理部门,处理丧葬事宜。如果当地制定有惠民殡葬政策,应当确保亡故的特困供养人员能够享受到。

三、医疗救助中的服务内容(熟悉)

本考点2012年以后未考过,重要性程度较低,考生熟悉即可。

(一)协助申请救助

(1)城乡贫困人口中,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比例相当高。

(2)医疗救助就是为了帮助城乡贫困人口解决基本医疗服务问题,减轻病人的经济压力。

(3)社会工作者需要给救助对象讲解医疗救助的政策、标准和方式,协助救助对象准备所需材料申请救助,帮助他们获取医疗救助待遇。

(二)改善救治环境

(1)在救助对象救治过程中,社会工作者要帮助救助对象了解医疗机构的诊疗程序,熟悉治疗过程以及了解治疗效果。

(2)同时,积极与医务人员沟通,介绍救助对象的具体情况,寻找较为合适的治疗手段和方法。(三)协调医疗资源

(1)连接医疗保险经办部门,通过医疗救助为城乡贫困人士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或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提供资助,并帮助患者通过医疗保险经办机构报销相应的医疗费用;

(2)连接医疗机构和民政部门,帮助符合条件的患者准备各种材料,及时就医和诊治,并协助救助对象获得医疗救助。

(3)帮助救助对象了解治疗和康复的资源,寻找当地医院以及社区医院的资源,使得救助对象在医院能得到及时的治疗,回到社区能获得继续治疗和康复。

(四)强化社会支持

(1)救助对象身患疾病需要治疗时,除了没有经济收入之外,他们还缺乏家庭成员的支持和关爱。(2)在医疗救助过程中,社会工作者需要动员志愿者和社区邻里共同帮助救助对象,增强他们战胜疾病的信心,给予他们关爱和支持,协助救助对象早日走出病痛,恢复正常生活。

四、住房救助中的服务内容(了解)

本考点2012年以后未考过,考查的可能性较小,考生了解即可。

(一)协助申请住房救助

(1)住房救助的对象是符合住房困难规定标准的最低生活保需家庭、分散供养的特困人员。(2)根据当地的基本住房保障标准和救助标准,协助住房困难群众准确评估自己的家庭收入、财产状况以及住房状况,并作出是否申请的判断。

(3)如果评估后认为符合救助条件,社会工作者应当帮助住房困难群众准备相关材料,及时提出申请,以便县级人民政府住房保障部门优先给予住房保障。

(二)宣传讲解政策

(1)住房救助主要通过配租公共租赁房、发放住房租赁补贴、农村危房改造等方式实施,不同家庭情况涉及的救助政策有所不同。

(2)社会工作者需要协助申请人理解住房救助的政策,明了当地的救助标准,按照程序提出申请。同时,要帮助申请人正确对待和接受申请结果。

五、教育救助中的服务内容(掌握)

本考点2012年以后未考过,考点内容比较重要,考生需要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以掌握。

教育救助中的服务内容包括以下内容:

(一)提供教育机会

(1)国家对在义务教育阶段就学的最低生活保障家庭成员、特困供养人员给予教育救助;同时为在高中(含中等职业教青)、普通高等教育阶段就学的这部分人员,以及不能入学的残疾儿童提供适当的教育救助。

(2)社会工作者要了解救助对象的家庭情况,及时摸清潜在救助对象对教育救助的需求,帮助申请政府提供的教育救助,使处于贫困状态的儿童和青少年能够获得接受教育的机会。

(二)提供教育补助

(1)针对困难家庭学生教育救助在内的教育资助体系共分5 个层次,即“奖、贷、助、补、减”。所有这些措施,困难家庭的学生都可以享受。

所谓奖,即学校设立奖学金支持家庭困难且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

所谓贷,即金融机构针对高校困难学生开展的各种助学贷款。

所谓助,即政府通过学校发放助学金,同时学校设立勤工俭学岗位,学生可以通过工作获得一些收入。

所谓补,即政府每年拨出一定的专款和高校从所收学费中提取一定比例的资金用于对困难学生的生活补助。

所谓减,即针对不同专业和经济因难程度不同的学生减少或者免收学费。

(2)教育救助根据不同教育阶段需求,采取减免相关费用、发放助学金、给予生活补助、安排勤工助学等方式,保障教育救助对象基本学习和生活需求

(3)在为贫困大学生提供生活救助的同时,社会工作者也可以安排他们参与勤工俭学,在改善生活的同时增强能力、提高生活技能。

(三)心理能力建设

(1)在儿童和青少年接受教育救助的过程中,社会工作者要关注他们的心理能力建设,给予积极正向的支持,鼓励青少年参与社区和学校的社团活动,多与同辈群体交往;

(2)引导青少年多用优势视角看待自己的生活境遇,在生活中获得成长。

六、就业救助中的服务内容(熟悉)

本考点2012年以后未考过,重要性程度较低,考生熟悉即可。

(一)转变就业观念

(1)国家对于最低生活保障家庭中有劳动能力并处于失业状态的成员给予就业救助。

(2)就业救助的形式主要包括贷款贴息、社会保险补贴、岗位补贴、培训补贴、费用减免、公益岗位安置等形式。

(3)为了促进救助对象积极就业,社会工作者要帮助他们转变就业观念,积极参与就业培训,获取就业信息,通过就业改变生活状态。

(二)自我认知调整

(1)受自身能力、知识技能及社会资源匮乏的限制,救助对象在参与就业过程中可能会遇到挫折和挑战,不能及时就业或者不能完全符合自己的就业意愿。

(2)社会工作者要协助救助对象认真分析就业形势和自身优势不足,调整自己的认知和心态,以更加务实和乐观的心态积极就业。

(三)职业技能培训

(1)社会工作者要帮助就业救助的申请者按照当地公共服务机构免费提供的就业岗位、职业介绍、职业指导等信息积极参与就业培训。

(2)通过参与技能培训,提高自身的能力,掌握一定的就业知识和礼仪,提高自己的素质和就业竞争力。

(四)连接就业资源

(1)社会工作者应积极为社区困难群体寻找就业信息,协调就业资源,争取培训机会,向社会用人单位积极推荐,维护困难群众的就业权益。

(2)社会工作者要协助救助对象了解市场劳动力的现状以及就业形势,避免他们产生不恰当的就业期望,鼓励申请者积极接受新岗位,勇于面对新挑战。

(3)同时,针对困难群众工作技能和知识水平较低的现实情况,社会工作者应当在当地劳动就业管理部门的帮助下,在社区努力开发保洁、保安、绿化、家政服务、日常维修等公益岗位,促进社区就业。

七、临时救助中的服务内容(掌握)

本考点2012年以后未考过,考点内容比较重要,考生需要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以掌握。

(一)危机干预

(1)临时救助的对象是遭遇火灾、交通事故等意外事件,家庭成员突发重大疾病导致基本生活暂时出现严重困难的家庭,或者因为生活必需品支出突然增加超出家庭承受能力,导致基本生活暂时出现严重困难的最低生活保障家庭,以及遭遇其他特殊困难的家庭。

(2)申请临时救动的情形具有突发性、急难性、临时性特点,需要立即进行危机干预,否则就有可能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或无法改变的严重后果。

(3)社会工作者面对申请临时救助的人员,要积极采取危机干预措施,真正救急解难,确保服务对

象的生命安全。

(二)外展服务

(1)社会工作机构或者社会工作者要积极开展外展服务,对于生活陷入困境,无力改变自身状态的人员要给予及时的帮助。

(2)外展服务是社会救助社会工作的重要内容,一般包括街头救助和全天候救助两种。

①街头救助是指借助救助巡逻车和救助亭对街头的流浪、乞讨人员实施救助。

②全天候救助是指各个地区的救助站24小时开放接待流浪、乞讨或者其他需要急难救助的人员。(三)机构救助

(1)专业社会工作机构或者社会工作者要向在街头流浪、乞讨的人员告知如何向救助管理机构求助。(2)如果是残疾人、未成年人、老年人或者行动不便的人员,还要引导、护送他们到当地的救助管理机构;对于有突发疾病的人员,要立即通知急救机构进行救治,确保生命安全。

(3)机构救助包括基本生活安置以及行为思想引导与矫正。救助机构首先要做的就是给予生活的合理安排。除了物质上的救助,还要开展教育,对其行为和心理进行疏导,消除其懒惰和依赖社会的想法,纠正偏差行为,帮助其分析自身的长处和弱点,鼓励他们独立自强,走出困境。

八、受灾人员救助中的服务内容(重点掌握)

本考点2012年以后未考过,但考点内容很重要,属于重要考点,考生需要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以掌握。(一)社会工作介入灾害救助的不同阶段

1.三个阶段

我国台湾地区社会工作学者冯燕曾提出灾后社会工作开展分3 个阶段的观点,并仔细阐述了每个阶段的工作重心。

(1)第一阶段:灾后紧急救援到一个月内的临时安置阶段。

①在灾后72 小时以内的工作重点是生命安全的维护,一切围绕抢救生命展开;

②灾后第3 天到第10天是危机处理期,预防进一步的伤害;

③灾后两个星期至一个月内是临时生活庇护以及生活需求评估期。社会工作者要组织灾民活动,让他们参与救灾和重建,安抚灾民的生活。

(2)第二阶段:灾后一个月至半年内。这一阶段的工作重点主要是建设临时住所,社会工作者要协

助灾民迁入新居,并且要让灾民了解政府救助的内容以及如何寻求救助等,使之逐步适应过渡时期的生活。

(3)第三阶段:灾后六个月至三年的中长期恢复重建阶段。这一阶段的主要工作包括3 项:一是家庭重建,二是社区重建,三是社会重建。

2.功能发挥:

一是支持受灾个人及其家属;二是协助个人与资源的连接;三是防止灾民出现更严重的身心健康问题;四是预防个人、家庭、团体和社区的瓦解。

(二)社会工作介入灾害救助的服务内容

1.协助安置受灾人员

(1)自然灾害发生后,政府灾害救助应急机构应当根据情况紧急疏散、转移和安置受灾人员,并及时为受灾人员提供必要的食品、饮用水、衣被、取暖、临时住所、医疗防疫等应急救勤。

(2)社会工作专业机构和专业人员应当积极参与疏散、转移和安置工作,并随时开展针对受灾人员的危机干预工作。

2.及时开展危机干预

(1)大灾过后,灾区群众目睹家园坍塌,遭遇丧亲之痛,会表现出震惊、恐慌、无助、焦虑、紧张、悲伤、抑郁等情绪,在行为上可能会出现行为失常、焦躁不安或者冷漠、退缩等。

(2)对于灾后处于危机状态的个人、家庭和社区,社会工作机构和专业人员要尽快介入,在有限的时间内提供支持性的服务,使受灾人员迅速降低心理上的恼怒、悲伤等情绪,逐步恢复社会功能和生活功能。

3.修复社会支持系统

(1)自然灾害发生后,受灾地区的社会结构和社会功能受到严重破坏。家庭破碎、邻里失踪、社区被毁、村庄消失等突发事故,使正常的生活秩序和社会交往完全被打乱,社会生活突然陷入无序混乱状态。

(2)社会工作机构和专业人员要积极运用社工专业的方法,通过团体工作以及社区发展的方式为受

灾人员重建和修复社会关系,加强社会支持系统的力量。

4.社区重建与发展

(1)受灾人员救助的长期目标应该是重建社区和发展社区。

(2)社区重建就是要组织和动员全体社区成员参与集体行动,寻找和利用资源,自助自救。同时,在解决社区问题中,促进社区早日重建并更好地发展。

(3)社会工作机构、社会工作者要和社区成员一起,通过多方整合资源为困难群众解决生活难题。同时,组织和参与恢复重建工作,开展社区活动,复建邻里关系。

(4)社工机构要积极征求社区成员的看法并积极向政府提出建设性的意见。

(5)灾后社区重建的内容主要有:

①开展社区人居环境重建。

②恢复社会生活秩序。

③复苏社区的经济秩序。

第三节社会救助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

社会救助社会工作的根本目的在于帮助服务对象建立社会支持网络。

本考点2012年以后未考过,考点内容很重要。主要考查方向:①社会支持网络中个人与支持者的关系类型;②社会支持网络的建构途径;③社会支持网络的应用策略。

一、社会支持网络的理论基础及其应用(重点掌握)

社会支持网络理论是从现代社会系统理论发展而来的一个理论分支,通过社会关系网络,个体获得各种正式的和非正式的社会支持,进而获取社会资源。

(一)社会支持网络的理论基础

1.基本定义

(1)所谓社会支持网络,是指出个人之间的接触所构成的关系网,通过这些接触(关系网),个人得以维持其身份,并获得情绪、物质、服务、信息等支持。

(2)社会支持包括正式的社会支持系统和非正式的社会支持系统。

①正式的社会支持系统是指社会正式组织(例如政府、慈善组织等)给予的支持

②非正式的社会支持系统是指来自亲友、邻里、同事等人际互助网络的支持。

(3)社会工作者通过干预服务对象的社会支持网络来改变其在个人生活中的作用。特别是对于那些社会网络资源不足或者利用社会网络能力不足的服务对象,社会工作者帮助他们扩大社会网络资源,提高其利用社会网络的能力。

2.基本假设

社会支持网络理论认为每个人都处于社会关系之中,无法自绝于社会而存在。其基本假设如下:(1)人类的生存需要与他人合作,并且依赖他人从而获得协助。

(2)人的一生中都会遭遇一些可预期和不可预期的事件发生。

(3)人们在遭遇一些事件时,需要自身资源以及外部资源的支持。

(4)当人们遭遇事件处于压力之下时,社会支持网络能缓解负面的压力。

(5)一个人所拥有的社会支持网络越强大,就能够越好地应对来自外部的挑战。

(6)社会中的困难群体需要强化他们的社会支持网络,增强社会支持功能。

3.社会支持网络中个人与支持者的关系类型

(1)工作伙伴:服务对象和支持者之间成为伙伴关系,互相支持和帮助。在社会支持网络中,如果能够建立服务对象与支持者之间的平等关系,共同协助解决问题,则有利于增强服务对象的自信心和自主意识。

(2)生活协助:支持者可以为服务对象提供生活方面的帮助,帮助其解决生活和生存问题。(3)关系连接:服务对象可以通过支持者接触更多的社会网络,扩大自己的社会关系网络,接触更多的资源。

(4)心灵抚慰:支持者给予服务对象情感和心灵等方面的支持和安慰,缓解其压力和焦虑情绪。(二)社会支持网络的建构途径

1.丰富社会支持网络的成员

(1)社会支持网络成员可以分为社区内部成员和社区外部成员两种。

①社区内部网等成员包括社区居民、贫困家庭、志愿者、社区各类组织、居委会等,这些成员构成的社区内部支持网络关系十分紧凑,支持力度大,能够给予服务对象直接、及时的帮助。

②社区外部的支持网络成员从水平为向延伸,可以扩展到其他社区成员和社会组织;从垂直方向可以延伸到街道、区县等政府相关机构和部门。

(2)社会工作者要有意识地丰富社区内外支持网络中的成员,发挥这些成员直接服务或者间接支持的作用。

2.整合社会支持网络的资源

(1)在社会支持网络中,社会工作者要合理整合来自政府、社会、市场的各种资源。既要利用制度性的正式资源,又要努力争取来自社会的非正式资源。

(2)社会工作者要善于整合社会支持网络的各种资源,这对于更好地开展工作,为救助对象提供服务是有极大裨益的。

3.发挥社会支持网络的功能

(1)物质援助:社会救助对象一般处于生活的贫困状态,物质匮乏严重影响生活。通过社会支持网络,社会工作者首先要为他们提供物质援助,解决生活难题,脱离生存困境。

(2)情感慰藉:通过社会支持网络的建立,社会工作者、志愿者、家人、朋友等给予服务对象及时的疏导、支持和关怀,可以帮助其缓解这种情绪和压力。

(3)心理疏导:贫国家庭因为生活所追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家庭的成员有时候会被贴上负面的标签,影响了自我认知。社会工作者要及时给予心理辅导,解决心理问题。

(4)关系支持:社会工作者要积极成为资源的整合者和关系的连接者。在社区层面或者所涉及的服务领域中,社会工作者要充分利用社区的资源,制订有利于救助对象的分配方案,同时连接社区内外的其他关系网络,扩展贫困家庭在支持网络中的关系广度和强度。

(三)社会支持网络的应用策略

1.政府层面:参与政策倡导

(1)作为政策的倡导者,社会工作者要积极发挥桥梁作用,促使各项社会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更加合

理,更符合救助对象的利益,能够充分满足其需求

(2)作为参与各项社会救助政策实施的专业人士,社会工作者必须了解救助对象的问题和需求,熟悉社会救助政策的内容和程序,并且要通过评估了解政策实施的实际效果。

(3)在参与政策倡导过程中,社会工作者一方面可以通过科学的调查研究收集分析数据,为政策制定提供依据;另一方面,可以整理优秀的社会救助社会工作案例,通过分析案例,提炼本土救助社会工作的典型经验。

(4)《社会救助暂行办法》鼓励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救助,这是第一次在国家法规层面明确了社会工作介入社会救助的途径和主要功能。根据这一规定,社会工作介入社会救助得到了法规上的认可利支持,社会工作者可以名正言顺地参与到社会救助过程中去,发挥专业特长,连接社会资源,帮助救助对象建设社会支持网络。

2.社会层面:发挥组织影响

(1)社会组织可以参与直接捐钱捐物,给予救助对象物质援助,或者提供及时的志愿服务,为救助对象提供心理咨询、情绪疏导等专业服务,同时还可以连接其他地区的组织和资源,扩大社会支持网络的广度。

(2)社会工作者在帮助服务对象建构社会支持网络的时候,要善于利用社会组织的影响和力量为救助对象服务,同时鼓励救助对象多参与公益性组织和团体开展的活动,通过参与获得更多的社会支持网络中的关系资源,获得更大的受益。

3.社区层面:提供专业服务

(1)要恪守社工价值理念。社会工作者要接纳并尊重服务对象的需求,给予服务对象个别化的服务。(2)要以专业理论知识指导实践。社会工作者要以社会支持网络理论为行动的指导,同时从优势视角出发调动服务对象的主观能动性,设计并实施社会工作介入社会救助的项目,明确每个阶段的工作计划和任务,以期实现助人自助的目标。

(3)要运用专业方法与技巧。在接触服务对象时,社会工作者要善于倾听和沟通,准确甄别需求,为救助对象提供专业化的帮助。

4.个人层面:强化网络效益

(1)社会工作者介入社会救助领域时,要特别注重救助对象个人社会支持网络的建设,鼓励救助对象积极融入社会关系网络。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评估救助对象个人的社会支持网络状况。

①网络规模:即救助对象所拥有的可以给自己和家庭带来益处的关系人的数量。

②网络基础:主要分析救助对象的家庭、亲戚、朋友、邻里、同事和其他的援助者所能够提供援助的情况。

③网络质量:评估网络成员提供和运用资源的能力以及实际提供援助时的意愿强度等。

④网络强度:分析救助对象个人网络中成员之间的接触频率、耐久性以及强度等。

(2)在分析救助对象社会支持网络的基础上,社会工作者可采取以下具体步骤开展工作:

①和救助对象一起分析网络中能提供支持的成员,然后鼓励和协助救助对象与其加强联系。

②发动志愿者网络资源,将救助对象和愿意提供志愿服务的成员联系在一起,通常一对一的连接方式更为有效。

③结成互助和自助网络,鼓励有相同需求的救助对象互相支持。

④发动邻里资源,联系社区居民中的骨干、领袖等,通过多元化途径加强社会支持网络建设。

二、个案管理及其应用策赂(重点掌握)

考查年份:2015年。2015年考查了案例分析题中的1小题。主要考查方向:①个案管理的特点;

②个案管理的程序。

整合各种资源,社会工作事务所为每个家庭制订了一揽子的服务提供方案。

(一)个案管理的特点

(1)它是一个过程,建立在服务对象和社会工作者信任的关系基础之上。

(2)运用社会工作“人在情境中”的知识,协助陷于危机之中的服务对象。

(3)主要目标在于确保对复杂、具有多重问题以及失能的服务对象提供持续性的照顾。

(4)通过临床上的干预来减缓因为疾病和失能所带来的情绪问题。

(5)注重运用社会工作的转介和倡导技巧,是一种跨领域的服务传输方法。

(6)所服务的目标人群需要各种社区服务或长期照顾服务,如经济、健康、医疗、社会和个人照顾

等需求。

(7)需要对服务对象的功能性能力和支持网络加以评估,作为提供服务的依据。

(8)肯定服务对象自决、个人价值和尊严,以及参与决策的社会工作价值观。

(二)个案管理的程序

1.个案管理是按照程序传输服务的过程。

2.这个程序的基本假设是:个案管理员在对服务对象提供服务时,要扮演不同的角色,且个案管理具有复杂性。

3. 这一过程大致可分为制订计划、实施汁划和评估计划3 个阶段,共自7 个步骤组成:

(1)进入机构:个案管理员安排和服务对象的见面。

(2)接案:建立和服务对象的密切关系,这有利于引导服务对象进入服务体系中。

(3)评估:个案管理员要和服务对象的家人与朋友会谈,了解服务对象的真实需求。

(4)设定目标:个案管理者必须和服务对象一起设定明确合理的短期和长期目标。

(5)介入:个案管理员要充分利用外部资源,帮助服务对象达成短期和长期目标。

(6)连接资源:将服务对象和其他社会网络支持资源连接起来,让服务对象能够顺利使用这些资源。(7)检查和评估:个案管理员要随时检查和评估,确保服务对象参与整个过程,提升服务质量。(三)个案管理应用于社会救助的具体方法

1.评估服务对象

社会工作者对社区中的低保家庭进行评估,发现问题以及分析低保家庭所拥有的资源和优势,根据救助政策判断服务对象是不是有资格接受服务。

2.确定服务方式

(1)根据服务对象的需求,如果本机构的社会工作者可以承担,那就安排人员开始服务;如果需要其他专业机构的人员,就要联系其他机构的专业人员承担服务任务。

(2)提供服务时,社会工作机构要指派一名专业人员跟进,而且还是以团队的形式出现,以处理具体事宜。

3.撰写服务报告。

社会工作者需要针对不同的服务对象撰写过程记录、接案摘要和个案笔记。

(1)过程记录要记录与服务对象交谈的内容,准确描述对服务对象的观察。

(2)接案摘要是在第一次面谈之后,整合所掌握的所有相关信息进行的评估。

(3)个案笔记是社会工作者每次访问服务对象之后撰写的材料,在材料中要确认某项需进行的具体服务,描述服务对象的反应和状况等。

4.制订服务计划

(1)正式开展服务之前,社会工作者要制订工作计划,写清楚服务的目标以及要采取的行动。(2)社会工作者要和服务对象一起商议长期和短期自标。需要注意这些目标应该是清晰、具体、可行的,而且能够在一定时间内完成。

5.实施服务计划

(1)根据工作计划,社会工作者要与服务对象一起实施服务计划,或者接受心理辅导,或者参与社区支持性小组,或者参加就业培训,或者转介进入其他组织康复训练等。

(2)在实施服务计划的过程中,社会工作者要确定服务对象所需资源的所在,积极协调服务。(3)组建服务团队时,除了专业服务人员外,社会工作者也要积极吸纳服务对象的家人和朋友一起参与团队,拓展支持网络。

社会救助社会工作案例26个[精品文档]

社会救助社会工作 案例五 罗贵斌,男,70岁,小学文化,某社区一位孤寡人士,体弱多病,靠捡塑料瓶子为生,月收入100元左右,生活常常没有着落。一天,一位好心的邻居把罗贵斌的情况反映给了社区居委会,居委会立即对罗贵斌采取了帮助措施。【问题】 1.上述案例中,案主罗贵斌面临的困境主要有哪些? 2.针对案主罗贵斌的困境,社会工作者可以采取哪些介入策略? 【答案】 1.上述案例中,案主罗贵斌面临的困境主要包括: (1)基本生活的保障问题罗贵斌是一位孤寡老人,体弱多病,靠捡塑料瓶子为生,月收入100元左右,基本生活得不到保障。 (2)日常生活的照顾需要罗贵斌老人已有70岁,体弱多病且孤寡,日常生活无人照顾。 2.针对案主罗贵斌的困境,社会工作者可采取的介入策略如下: (1)对罗贵斌老人进行家访,与其沟通交流,了解其生活状况; (2)评估罗贵斌老人的家庭收入情况,帮助其申请城市最低生活保障,解决其基本生活问题; (3)整合社区资源,联系社区老年协会、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组织社区志愿者,为罗贵斌老人建立社区照顾的关系网络,让其能够得到日常生活的照顾,推动社区互助气氛的形成; (4)鼓励罗贵斌老人多参与社区提供的各种娱乐活动,丰富精神生活。

案例一 城市居民张某的前妻病故,留有一子,现在的妻子李某是来自外地某村的“外来媳”,没有当地城市户籍。半年前,张某失业,被查出患有癌症,几轮治疗已花光家中积蓄,全家人为筹措治疗费用犯愁。张某的儿子刚考上初中。 目前,家庭重担全落在了李某一人肩上,她不仅要照顾卧床的丈夫,还要赚钱养家,由于缺乏相应的工作技能,李某一直找不到正式的工作,只能打零工,收入不高且不稳定,全家人均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线。李某感到压力很大,一直渴望有人帮忙,但是她在当地没有亲戚,如今刚嫁过来,不会讲当地方言,也没有朋友可以倾诉,有的邻居认为她是外地人,不愿与她多交往,李某感到很难受,因此也较少参加社区活动。 社会工作者在调查时发现,张某所在的社区比较贫困,“外来媳”占很大的比例,其中很多人都有不同程度的困难,需要帮助。 【问题】 1.根据社会救助政策,张某一家可以申请哪些救助? 2.除物质救助外,社会工作者针对李某的现状应着重提供哪些服务? 3.在社区工作层面,社会工作者应组织哪些活动以促进“外来媳”群体与邻里,社区的互动融合? 【答案】 1.根据我国社会救助政策,张某一家可以申请的救助有: (1)因为张某的身份是“城市居民”,张某一家可以申请城市最低生活保障; (2)因为张某是癌症患者,负担不起医疗费用,所以张某可以申请医疗救助; (3)张某的儿子刚考上初中,所以张某一家还可以申请教育救助。 2.除物质救助外,针对李某的现状,社会工作者还应该着重提供以下服务: (1)为李某提供心理辅导和支持,做李某倾诉的对象,缓解其心理压力,并教授其相应的舒缓压力的方法,鼓励李某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 (2)李某找不到正式的工作,家庭收入不高且不稳定。所以社会工作者应该尽快帮助其解决就业问题。积极为她寻找就业信息,向社会用人单位积极推荐李某。 (3)李某缺乏相应的工作技能,所以社会工作者应该为其提供培训机会,在社区开发一些不需要专业技能的工作,比如保洁、家政服务等。帮助李某在社区实习,不仅有利于社区服务,还能增加李某的收入,并且有助于她跟邻居沟通。 (4)李某是“外来媳”,不会当地方言,造成她与别人交流、沟通不便。所以,社会工作者还应该整合社会资源,发挥社区优势,建立邻里支持的网络。扩大李某的社会交往范围,修复她的社会关系。 3.在社区层面,社会工作的救助活动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内容:

论社会救助与社会工作的融合

论社会救助与社会工作的融合 徐道稳 2012-12-19 15:36:47 来源:《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沪)2008年3期 【英文标题】On the Integration of Social Assistance and Social Work 【作者简介】徐道稳,深圳大学法学院社会学系副教授,博士,深圳大学当 代中国政治研究所兼职研究人员。(深圳 518060) 【内容提要】在专业社会工作恢复和重建后的较长时间内,社会救助工作 与专业社会工作属于两张皮,两者在价值、知识和技巧等方面部缺乏对话的基础。随着社会救助从道义性救助到制度性救助、从消极救助到积极救助、从单一救助 到综合救助的转变,社会救助工作日益需要专业知识的支撑,需要专业理念的指导,专业社会工作也需要走出象牙之塔,服务民众,造福社会。社会救助工作与 专业社会工作在价值、制度、知识和技巧等方面开始逐步融合。 There was an invisible wall between social assistance and social work after education of social work was resumed in China. Social assistance in practice was isolated from value, knowledge and technique of social work. With transformation from moral to institutional, from passive to positive, from single assistance to multi-level assistance, social assistance gradually needs the guide of professional ideas, and support of professional knowledge of social work. Also professional social work needs to go out of ivory tower to serve people. The value, institution, knowledge and technique of social work are integrated in social assistance.

第九章 社会救助社会工作

第九章社会救助社会工作 社会救助社会工作的主要功能 社会救助社会工作的定义与特点 社会救助社会工作概述社会救助对象的主要需求 社会救助的工作原则 社会救助的概念与内容 社 会受灾人员救助中的服务内容 救临时救助中的服务内容 助就业救助中的服务内容 社教育救助中的服务内容 会社会救助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住房救助中的服务内容 工医疗救助中的服务内容 作特困人员供养中的服务内容 最低生活保障中的服务内容 社会为本的综合性救助方法 社会救助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危机干预 评估 第一节社会救助社会工作概述 知识点一、社会救助的概念与内容(重点) ①最低生活保障(收入补充型救助制度):城市(1993年、上海)、农村(2007年、全国) ②特困人员供养:农村五保户(基本生活条件、生活不能自理的给予照料、疾病治疗、办理丧葬) ③受灾人员救助:一个月;一个月到半年;半年到三年 ④医疗救助: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城乡困难家庭医疗费用补助 ⑤教育救助:义务教育阶段和高中阶段的贫困家庭和贫困人员的教育救助。 ⑥住房救助:配组公共租赁住房、发放住房租赁补贴、农村危房改造 ⑦就业救助:低保家庭中有劳动能力的人处于失业状态 ⑧临时救助:对遭遇突发事件、意外伤害、重大疾病或其他特殊原因导致基本生活陷入困境;救助金、发放实物或提供转介服务3种方式;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属于临时救助范畴。

知识点二、社会救助的工作原则 救急难、托底线、可持续 知识点三、社会救助的主要需求 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需求 (马斯洛需求层次论) 知识点四、社会救助社会工作的定义与特点 主要特点 救助对象的多样性、救助类型的复杂性;工作过程的持续性;工作依据的政策性 知识点五、社会救助社会工作的主要功能 协助服务对象申请适合的救助项目、协助服务对象提升反贫困的能力、促进服务对象的社会融合与社会支持、疏导和解决服务对象的心理困扰。 第二节社会救助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 知识点一、最低生活保障中的服务内容 服务对象识别、帮助申请救助、提供心理支持、调节家庭关系、开展能力建设、促进社会融入 知识点二、特困人员供养中的服务内容 提供基本的生活条件、提供日常生活照料、提供疾病治疗、办理丧葬事宜 知识点三、医疗救助中的服务内容 协助申请救助、改善救治环境、协调医疗资源、强化社会支持 知识点四、住房救助中的服务内容 协助申请住房救助、宣传讲解政策 知识点五、教育救助中的服务内容 提供教育机会、提供教育补助、心理能力建设 知识点六、就业救助中的服务内容 转变就业观念、自我认知调整、职业技能培训、连接就业资源 知识点七、临时救助中的服务内容 危机干预、外展服务、机构救助

第九章 社会救助社会工作完

北京开放大学王小兰整理 社会救助社会工作 1 1 第九章 社会救助社会工作 掌握重点1:社会救助社会工作概述 1.社会救助的体系 2.社会救助的基本特征 ● 权利与义务的不对等性 ● 救助对象的有限性 ● 救助水平的低层次性 ● 救助手段的多样性 ● 救助资格审查的严肃性 掌握重点2:社会救助社会工作的定义与特点 1.什么是社会救助社会工作 社会救助社会工作是指在社会救助领域,社会工作者根据社会救助的性质与特点,以社会工作价值理念为指导,以社会工作的专业理论为依据,采用社会工作专业方法与技巧,为社会救助对象提供专业服务的过程。 2.救助社会工作的特点 ● 服务对象及其救助类型的复杂性; ● 工作过程的持续性; ● 工作模式的融合性;

北京开放大学王小兰整理 社会救助社会工作 2 2 ● 工作方法的政策性。 掌握重点3:社会救助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 社会救助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基本上围绕着社会救助的内容展开,也就是说以基本生活救助、各类专项救助、灾害救助以及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等为主。 1.以基本生活救助为主的社会救助社会工作 从制度设计上看,基本生活救助目前在城市主要是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在农村主要是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农村“五保”供养制度 。具体的工作内容如下: 2.专项救助社会工作的内容 专项社会救助制度的目的在于解决贫困群体遇到的基本生存之外的专门困难,比如儿童的教育问题、家庭的住房问题、看病就医问题等。

3 北京开放大学王小兰整理 社会救助社会工作 3

北京开放大学王小兰整理 社会救助社会工作 4 4 3.灾害救助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 4.流浪乞讨救助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 (1) 参与救助政策修订 (2) 救助机构的建立与管理 (3) 流浪乞讨人员的个别化服务 ● 主动救助:包括街头救助和全天候救助。街头救助是指借助救助巡逻车和救助亭对街头的 流浪人员实施救助。全天候救助就是各个城市的救助站24小时开放接待流浪人员。 ● 机构救助:包括基本生活安置及行为思想引导与矫正。救助机构首先要做的是给予生活的 合理安排,除了物质上的救助,还要开展教育,对其行为和心理进行疏导,消除其懒惰和依赖社会的想法,纠正偏差行为,帮助其分析自身的长处和弱点,鼓励他们独立自强,

充分发挥社会工作在社会救助中的重要作用

充分发挥社会工作在社会救助中的重要作用 作者:宫蒲光《光明日报》(2015年07月20日11版) 2014年2月21日国务院颁布的《社会救助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是我国第一部统筹各项社会救助的行政法规,是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和关心群众生活的重要体现。《办法》对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救助进行了规范,明确提出“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发挥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和社会工作者作用,为救助对象提供社会融入、能力提升、心理疏导等专业服务”,首次以法律形式明确了社会工作在社会救助中的重要地位,对推动建立综合性的现代社会救助模式具有重要促进作用。 深刻认识社会工作纳入《社会救助暂行办法》的重要意义 社会工作起源于社会救助领域,同社会救助是两项密不可分、相辅相成的制度安排。《办法》将社会工作纳入其中,无论是对完善社会救助体系还是对发展社会工作,都具有重大意义。 为完善社会救助体系提供了法律指引。随着改革发展的深入和经济社会结构的调整,单纯依靠政府提供物质和资金的方式已无法有效满足救助对象日益增长的物质和心理需求。《办法》围绕“托底线、救急难、可持续”的立法宗旨,对现行各类社会救助制度进行了整合,确立了社会力量和社会工作在社会救助中的重要地位,必将有力推动社会救助向物质保障、生活帮扶、精神慰藉、心理疏导、能力提升相结合的专业化、个性化、发展型救助转型,为救助对象提供全方位的安全保障。 为社会工作参与社会救助提供了法律保障。社会工作秉承以人为本、助人自助的价值理念,把帮助特殊困难群体,恢复和发展社会功能确立为核心使命。在许多国家,大批社会工作者和社会服务机构依据相关法律,积极为救助对象提供专业服务,解决资源不足、救助依赖、贫困代际传递、社会功能失调等问题。《办法》的出台,为社会工作介入社会救助领域形成以救助对象为重点的规范化制度安排提供了法律依据。 为社会工作纳入其他相关法律提供了立法示范。社会工作的服务领域除社会救助外,还广泛涉及社会福利、慈善事业、社区建设等领域。《办法》的出台,为社会工作从社会救助领域向其他领域延伸、完善社会工作法律制度、提供了立法示范。 为社会工作团结凝聚群众、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提供了制度保证。社会工作是现代社会治理的重要构成,是践行为民服务宗旨、做好群众服务工作的新生力量,是党和政府连接社会的重要纽带。《办法》明确了社会工作等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救助的要求,有助于从制度上更好地发挥社会工作在落实社会救助政策、开展专业服务方面的重要作用,帮助特殊困难人群过上有尊严、有保障、有盼头的生活,使他们真正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增强亿万群众对我国社会制度的自信心和凝聚力。 准确把握社会工作介入社会救助的有效路径 为贯彻落实《社会救助暂行办法》要求,今年5月民政部财政部联合发布了《关于加快推进社会救助领域社会工作发展的意见》,明确了社会工作介入社会救助的路径与机制。 建立健全需求发现机制。有效评估救助需求、精准识别救助对象,是社会工作介入社会救助的重要任务。国际经验表明,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和社会工作者最适合参与救助需求发现与识别,可有效弥补行政力量的不足。当前的重点,是要按照政府职能转变要求,将适合由社会力量承担的救助对象家庭调查、需求分析和救助政策成效评估等具体事务剥离出来,交给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和社会工作者承担,使贫困对象的社会救助需求得到更准确、全面、科学的判定。 建立健全服务承接机制。除经济困境外,救助对象面临的心理压力巨大、支持网络薄弱、

社会工作实务案例分析练习题1

社会工作实务案例分析练习题(一) 陈教授,现年65岁,退休前在上海一所著名大学教书,陈教授早年在外地“插队”,一子一女在母亲的拉扯下长大,因而对父亲的“不管不问”颇有怨言。陈教授妻子在世时,子女们还经常回来探望。陈教授有个弟弟和两个侄子在上海,因而他的生活平静而安详。前不久,陈教授由于回家较晚,到家后,发现老伴躺在地板上,呼吸微弱,连忙送往医院,当子女赶到时,老伴已经离开人士。子女们把责任归咎于父亲“回家过晚”,双方之间的裂痕加深,子女们用冷言冷语讥讽老人,探望次数大大减少。老人整日待在家中,经常酗酒,酗酒后会痛哭流涕,喃喃自语,认为老伴的死是自己造成的,还不到一个月,原本身体健康、开朗乐观的陈教授,变的骨瘦如柴,精神恍惚。社区服务中心了解情况后,决定派社区工作者小张开展工作,小张准备从家庭思维的角度介入。 问题: 1、在上述案例中,家庭思维是指什么? 2、上述案例中,陈教授主要面临的困境是什么?考试大论坛 3、针对这些困境,小张应采取怎样的介入策略? 4、通过以上分析,请归纳老年社会工作的内容?来源:考试大 答: 1、家庭思维是指把老年人看作复杂的多代关系系统的一部分,这一关系系统对老年人生活有重大影响,是老年人与人交往并获得支持的来源;诸如配偶、父母、兄弟姐妹、子女等家庭角色,它们是老年人自我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即使是与这些角色相联系的特定功能已经终止,它们也会影响老年人的所思所想。 2、陈教授主要面临的困境是:如何恢复身体健康(身体健康问题);如何舒缓情绪(精神情绪问题);如何从失去老伴的痛苦中走出来(丧亲问题);如何与儿女修复关系(感情支持问题);如何免受儿子冷言冷语(语言虐待问题)。来源:考试大的美女编辑们 3、小张应该采取的主要介入策略有:(个人+家庭成员) (1)小张应该让陈教授明白目前的状况,清醒意识到他的问题继续恶化下去的严重性,说服其面对现实,鼓励其走出家门,参与一些社区活动,并协助陈教授制订一份健康活动计划。来源:考试大 (2)建立情感支持网络,针对其儿女和其他家人,如弟弟、侄子,开展家庭体系支持工作,劝说其他家人加入到老人的情感支持网络里,充当他们之间的沟通桥梁。 (3)帮助家庭“解除羁绊”,超越当前阻碍,代表老人把家庭动员起来。本文来源:考试大网 (4)为老人制订一个行动方案,帮助家人治疗旧伤,处理积怨。 (5)也可以给陈教授做哀伤辅导,让其正视这一过程,重新组织自己的生活。 (6)对于虐待问题,小张应该让陈教授的女儿明白当初父亲下乡插队时的“不得已”,是客观原因造成的,其本人也非常关心和在乎他们;另外,母亲的死也纯属意外,让其明白父亲深爱着母亲,不可能害死母亲的事实,争取其女儿的支持是整个案例的关键因素。www.Ehttps://www.doczj.com/doc/3116521864.html,考试就到考试大 4、老年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从前面的张教授的困境中找出相关内容) (1)身体健康方面的服务;

历年考点-第九章社会救助社会工作

历年考点-第九章社会救助社会工作

第九章社会救助社会工作 一.社会救助社会工作 三原则:就急难、托底线、可持续(新增加知识点)P195 二、社会救助的内容 1、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员供养 =(基本生活救助)(宏观和微观) 1537.赵大爷年近七旬,生活在农村。几年前赵大爷的独子因交通意外身亡,老伴受不了打击也去世了。目前赵大爷无亲无故,以拾荒为生。社会工作者老宋计划协助赵大爷申请救助。 下列救助类别中,最能帮助赵大爷解决生活困难的是()。 A.最低生活保障 B.特困人员供养 C.就业救助 D.临时救助 1439.在街道办事处和工商部门的支持下,某社会服务组织在临街的公共场地上搭建起一些小商品摊位,计划供社区贫困家庭低价租用。 在向居民代表征集摊位租用意见时,大家看

法不一。下列对贫困家庭进行救助的意见中,最符合社会工作理念的是()。 A.“既然是贫困家庭,就把租金全免了”B.“为申请到摊位的家庭提供创业培训”C.“小买卖不挣钱,还不如让贫困家庭领低保”D.“将公共场地进行商业出租,租金直接发给贫困家庭” 1436.社会工作者小张为社区的低保人员开展求职技培训,组织他们为社区提供志愿服务,并为他们争取一些工作机会。社会工作者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A.避免低保人员因长期失业而被边缘化 B.增加社区居民对低保人员的接纳与认同C.要求有劳动能力的低保人员回报社区 D.运用低保人员提供的志服务满足社区需要1137.基本生活救助是我国社会救助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是帮助城乡贫困的个人,家庭和群体缓解他们的贫困状况,下列问题中,属于基本生活救助范围的是()。 A、儿童的教育问题 B、家庭的住房问题 C、五保户的供养问题 D、农民的就医问

第九章-社会救助社会工作

第九章社会救助社会工作 单项选择题 1.()是对基本生活救助的重要补充。 A.灾害救助 B.住房救助 C.教育救助 D.专项社会救助 1.[答案]D专项社会救助主要是为了解决困难家庭的特定问题,并针对这一问题进行的救助,是对基本生活救助的重要补充。专项社会救助主要包括教育救助、医疗救助、住房救助和司法救助等。 2.社会工作者小何所负责的社区里有一个贫困家庭,夫妻双方都下岗了,两个孩子还在上学,家庭没有任何经济来源。此时小何若以社会工作者的身份介入,则应该最先为这个家庭提供的服务是()。 A.协助这个家庭制订反贫困策略 B.为这对夫妻提供就业指导培训的机会 C.协助这个家庭申请城市最低生活保障 D.为这个家庭的成员做心理辅导 2.[答案]C基本生活救助是社会救助的核心内容,主要解决贫困个人与家庭的吃穿温饱等基本生存问题。 3.某慈善协会,每年都会为汶川灾区的孩子们提供社会救助,既有生活和学习用品,也有以奖学金形式发放的现金援助。这一事例体现了社会救助的()特征。 A.救助水平的低层次性 B.救助手段的多样性 C.救助对象的有限性 D.救助范围的广泛性 3.[答案]B救助手段的多样性是社会救助的一个重要特征。从形式上看,有现金救助,有物质救助,也有服务性救助;从时间上看,有临时性救助,也有长期的固定救助;从类别上看,有常规性救助,也有特殊性救助。还有一些通过专业人员,比如社会工作者、心理咨询师等,针对救助对象的精神层面、个人能力、心理问题等开展的救助。 4.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工作方法中,()通常由社会工作者主动到流浪乞讨人员经常出现和活动频繁的地方,然后与他们保持密切接触,通过提供辅导、资料及转介服务,使这些流浪乞讨人员,尤其是流浪儿童得到妥善安置,发挥其潜能并预防不良影响的产生。 A.机构服务 B.社区服务 C.外展服务 D.家庭服务 4.[答案]C外展社会工作是一套系统的服务模式,通常由社会工作者主动到流浪乞讨人员经常出现和活动频繁的地方,然后与他们保持密切接触,通过提供辅导、资料及转介服务,使这些流浪乞讨人员,尤其是流浪儿童得到妥善安置,发挥其潜能并预防不良影响的产生。

2019年社会救助社会工作考试试题(一)

社会救助社会工作考试试题(一) 一、单选题(本大题50小题.每题1.0分,共50.0分。请从以下每一道考题下面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并在答题卡上将相应题号的相应字母所属的方框涂黑。) 第1题 下列哪一项是社区工作方法在贫困救助中的关注点?( ) A 关注环境的改善 B 救助对象子女参加的成长小组 C 贫困单亲母亲缉成的女性小组 D 下岗失业人员组成的支持小组 E 提供差异化的、面对面的、有针对性的个人服务 【正确答案】:A 【本题分数】:1.0分 第2题 下列哪一项是用专业方法恢复社区正常社会生活秩序的?( ) A 由社会工作者机构直接改组为社区社会管理组织系统 B 协助组织重建社区社会管理组织系统 C 独立重建社区社会管理组织系统 D 独立重建社区的医疗、教学、文化娱乐、基本生活物资供给等社会服务系统 E 在转移安置期间,对受灾群众进行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和服务,建立和谐的生活环境和人际关系等 【正确答案】:B 【本题分数】:1.0分 第3题 社会救助是一个政策性很强的工作领域,社会工作者应如何开展专业社会工作?( ) A 毫无例外地严格按照社会救助的法定资格条件和法定实施规程来开展工作

B 对穿着比较体面的人,不应给予物质救助 C 对看上去特别可怜的人,应该多给予物质救助 D 不能借口服务对象的特殊性要求而破坏社会救助法规的统一性 E 可以根据社会工作者的直觉灵活地执行社会救助的法律规定 【正确答案】:D 【本题分数】:1.0分 第4题 社会工作者可以配合政府有关部门和专业减灾机构在社区减灾方面开展哪一项工作? ( ) A 组织受灾群众转移 B 灾害风险分析 C 积极参与灾后重建 D 恢复社区正常的社会生活秩序 E 恢复社区正常的经济秩序 【正确答案】:B 【本题分数】:1.0分 第5题 在贫困救助社会工作中,下列哪一项属于社会工作者进行的社会结构调整层面上的社会工作?( ) A 自然灾害救助 B 流浪乞讨人员救助 C 改善救助对象劳动就业的环境 D 个人改善层面上的社会工作 E 单亲家庭的未成年子女救助 【正确答案】:C 【本题分数】:1.0分 第6题

社会救助社会工作(二)

社会救助社会工作(二) 一、案例分析题 答题要求:应试人员需对提供的案例背景材料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并按要求作答。 1. 小晖,15岁,初三学生。由于妈妈去世早,长期以来,小晖一直跟爸爸相依为命。但是,爸爸身体不好,已经请病假在家休息多年,工资很低,仅能维持温饱。更不幸的是,小晖的爸爸在医院检查时,被诊断出患了胃癌,需要马上住院治疗。这对小晖来说更是雪上加霜。 问题: 1.上述案例中,小晖主要面临的困境有哪些? 2.针对小晖目前的困境,社会工作者应采取哪些辅导策略? 答案:[答案要点] 1.小晖主要面临的困境有:家庭生活问题——爸爸得了胃癌,治病期间没人照料;经济问题——爸爸收入低,仅能维持温饱;学业问题——学业也会受到影响。 2.主要辅导策略:(1)联系社会救助机构对小晖一家进行救助;(2)联系小晖所在的学校,帮助小晖申请减免有关学杂费用;(3)对小晖进行心理支持,增强小晖对生活的信心;(4)争取社会其他机构团体对小晖家庭的支持。 [解答] 1.选择本案例的原因是:既需要微观细致的个人和家庭服务,也需要宏观的政策倡导,同时还需要进行多种资源的提供和联结。这对于考查考生对社会工作实务过程的理解有重要意义。 2.本案例注重考查的重点与技巧在于: (1)考查的重点是:能够明确、清晰地界定案主存在的问题,并根据问题提供有效的干预手段和方法。 (2)在这个阶段中,社会工作者发掘和运用服务对象的内在动机、潜能,帮助服务对象建立自信,与他一道寻找资源解决问题。 3.本案例回答时需要注意的问题是: (1)要明确案主的问题类别。(2)要注意社会工作的介入行动,理论上说应根据预估阶段对服务对象需要与问题的认定进行,但很多时候也要根据变化了的情况随时调整。比如,对于小晖个人,辅导重点应是情绪疏导、压力缓解、学业辅导等;对于其家庭,帮助时要考虑与家庭相关的环境资源的利用。 2. 刘某今年18岁,因幼时患病留下后遗症而身体残疾。由于自己没什么技能,在父母离婚后,他只

2019年社会救助社会工作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社会救助社会工作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一、单选题(本大题15小题.每题1.0分,共15.0分。请从以下每一道考题下面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并在答题卡上将相应题号的相应字母所属的方框涂黑。) 第1题 为救助对象安排临时简单的工作,属于( )。 A 增能策略 B 短期策略 C 长期策略 D 保障策略 E 宣传策略 【正确答案】:B 【本题分数】:1.0分 【答案解析】 [提示] 通过安排临时简:单工作可以解决眼前困难,但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故属于短期策略。 第2题 张某听说有一种全天候救助,他打算在需要的时候去救助站,他可以在( )去救助站求助。 A.任何时间 B.晚上11:00以前 C.晚上12:00以前 D.凌晨2:00以前 E.凌晨1:00以前 【正确答案】:A 【本题分数】:1.0分 【答案解析】 [提示] 全天候救助是救助站提供24小时开放接待的救助形式。

第3题 某地发生洪水灾害,当地社工积极开展灾害应急救助。下列不属于社工工作的是( )。 A 协助政府有关部门解决灾民吃穿问题 B 协助政府转移受灾群众 C 开展房地产建设 D 协助政府维护社会秩序 E 协助政府开展社区减灾活动 【正确答案】:C 【本题分数】:1.0分 【答案解析】 [提示] 房地产建设活动属于商业经济建设活动,属于建设部门的主要工作。 第4题 下列哪项属于社会工作者在倡导劳动力市场规范方面的努力?( )。 A 鼓励救助对象自办企业 B 呼吁中央政府发展第三产业 C 呼吁地方政府创造就业机会 D 呼吁提高最低工资标准 E 呼吁对社会救助者提供职业培训 【正确答案】:D 【本题分数】:1.0分 【答案解析】 [提示] 社会工作者在倡导劳动力市场规范方面主要开展两:方面的工作:最低工资标准的提高和消除就业歧视。 第5题 小梁是社区社工,钱某希望小梁帮他申请社会救助,小梁首先应了解钱某的( )。 A 身体状况

社会救助社会工作

第九章社会救助社会工作单项选择题 1.()是对基本生活救助的重要补充。 A.灾害救助 B.住房救助 C.教育救助 D.专项社会救助 2.社会工作者小何所负责的社区里有一个贫困家庭,夫妻双方都下岗了,两个孩子还在上学,家庭没有任何经济来源。此时小何若以社会工作者的身份介入,则应该最先为这个家庭提供的服务是()。 A.协助这个家庭制订反贫困策略 B.为这对夫妻提供就业指导培训的机会 C.协助这个家庭申请城市最低生活保障 D.为这个家庭的成员做心理辅导 3.某慈善协会,每年都会为汶川灾区的孩子们提供社会救助,既有生活和学习用品,也有以奖学金形式发放的现金援助。这一事例体现了社会救助的()特征。 A.救助水平的低层次性 B.救助手段的多样性 C.救助对象的有限性 D.救助范围的广泛性 4.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工作方法中,()通常由社会工作者主动到流浪乞讨人员经常出现和活动频繁的地方,然后与他们保持密切接触,通过提供辅导、资料及转介

服务,使这些流浪乞讨人员,尤其是流浪儿童得到妥善安置,发挥其潜能并预防不良影响的产生。 A.机构服务 B.社区服务 C.外展服务 D.家庭服务 5.社会救助区别于社会保险的最明显之处是()。 A.权利与义务关系的不对等性 B.救助对象的有限性 C.救助手段的多样性 D.救助资格审查的严肃性 6.下列各项为流浪乞讨人员提供全天候救助的是()。 A.福利院 B.救助站 C.救助巡逻车 D.救助亭 7.14岁的肖禾在一次参加初中同学的聚会时,由于玩得太高兴而整夜未归,受到了父亲的责备。为此,他与父亲大吵一架后离家出走到某省会城市。由于身上没有钱,他在地铁站、火车站露宿了近两个月,在此期间结识了社会上的一些不良少年。后来社会工作者金迪发现了他,并将他送回了家。在社会救助社会工作中,肖禾属于()类型的服务对象。 A.问题儿童 B.受虐儿童 C.流浪儿童

社会救助引入社会工作的思考

社会救助引入社会工作的思考 摘要:社会工作介入社会救助是提升社会救助水平,使其更好地发挥反贫困效果的重要步骤。《社会救助暂行办法》对此已提出要求,民政部等部门也出台文件推动这一领域的行动。但是,要在实践中大力推动这一领域的行动还需要解决一系列具体的问题。通过集中讨论在我国推动社会工作介入社会救助需要解决的一些基础条件以及相关的体制机制问题。研究认为,当前我国要推动社会工作介入社会救助,需要提升社会救助对社会工作的现实需求,加强社会工作机构和社会工作者的能力建设,并且理顺救助社会工作发展的体制机制,包括协调各类主体之间的关系,设立救助社会工作岗位,建立长期可持续的财政投入机制,有效的救助社会工作服务传递机制和有针对性的服务评估机制等。 关键词:社会工作;社会救助;救助社会工作;体制机制。 2014 年国务院发布的《社会救助暂行办法》中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发挥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和社会工作者作用,为社会救助对象提供社会融入、能力提升、心理疏导等专业服务。”为贯彻落实这一规定,民政部、财政部于2015 年5 月4 日联合发布了《关于加快推进社会救助领域社会工作发展的意见》(民发〔2015〕88 号),以推动各地加快社会工作介入社会救助的行动[1],并对社会工作介入社会救助的目标、总体要求和任务及路径等做出了原则性的规定。这些文件的出台意味着推动社会工作介入社会救助已成为政府的政策行动,将对全国范围社会工作介入社会救助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但是,社会工作介入社会救助是一个复杂的行动过程,并不是仅靠政府法规中做出一条规定,或者政府相关部门发些文件就能搞定的。从全世界范围看,在很多国家社会工作介入社会救助都是一个自然的过程。例如,当代社会工作最初在英国等地发源时就是从帮助贫困家庭开始的。但是,我国从20 世纪80 年代中期以来的扶贫开发和20 世纪90 年代以来的社会救助制度实践在很长时期中都没有社会工作的介入,也没有带动社会工作的发展。这当中有多制度性的问题,值得深入分析。虽然目前中央政府及其主管部门已经开始重视专业社会工作介入社会救助,但在基层的现实需求和服务能力不足的问题,以及长期形成的体制机制惯性仍然可能会在较长时间内阻碍这一进程的推进。因此,当前要具体落实国务院法规和民政部财政部文件精神,还需要解决一些具体的问题,其中关键的一是社会工作介入社会救助的现实需求,二是社会工作服务的能力,三是是社会工作介入社会救助的路径。 我国学术界对社会工作介入社会救助已有较长时期的研究[2].但过去的许多研究都主要针对社会工作介入社会救助的必要性和主要服务内容[3-4 ],而对社会工作介入社会救助所面临的各种现实条件和体制机制等方面的问题研究还不够。为此,本文拟立足当前的现实情况对这些方面的问题做出分析,以期有助于在理论上进一步厘清我国社会工作介入社会救助的发展思路,在实践中更好推动落实国家的相关政策。 一、社会工作介入社会救助的需求分析。 学术界对社会工作介入社会救助的必要性已有较多的研究,《社会救助暂行办法》和民发〔2015〕88 号文都是建立充分认识到社会工作介入社会救助必要性的基础上的。

社会救助社会工作

社会救助社会工作 Document number:NOCG-YUNOO-BUYTT-UU986-1986UT

第九章社会救助社会工作 单项选择题 1.()是对基本生活救助的重要补充。 A.灾害救助 B.住房救助 C.教育救助 D.专项社会救助 2.社会工作者小何所负责的社区里有一个贫困家庭,夫妻双方都下岗了,两个孩子还在上学,家庭没有任何经济来源。此时小何若以社会工作者的身份介入,则应该最先为这个家庭提供的服务是()。 A.协助这个家庭制订反贫困策略 B.为这对夫妻提供就业指导培训的机会 C.协助这个家庭申请城市最低生活保障 D.为这个家庭的成员做心理辅导 3.某慈善协会,每年都会为汶川灾区的孩子们提供社会救助,既有生活和学习用品,也有以奖学金形式发放的现金援助。这一事例体现了社会救助的()特征。 A.救助水平的低层次性 B.救助手段的多样性 C.救助对象的有限性 D.救助范围的广泛性

4.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工作方法中,()通常由社会工作者主动到流浪乞讨人员经常出现和活动频繁的地方,然后与他们保持密切接触,通过提供辅导、资料及转介服务,使这些流浪乞讨人员,尤其是流浪儿童得到妥善安置,发挥其潜能并预防不良影响的产生。 A.机构服务 B.社区服务 C.外展服务 D.家庭服务 5.社会救助区别于社会保险的最明显之处是()。 A.权利与义务关系的不对等性 B.救助对象的有限性 C.救助手段的多样性 D.救助资格审查的严肃性 6.下列各项为流浪乞讨人员提供全天候救助的是()。 A.福利院 B.救助站 C.救助巡逻车 D.救助亭 7.14岁的肖禾在一次参加初中同学的聚会时,由于玩得太高兴而整夜未归,受到了父亲的责备。为此,他与父亲大吵一架后离家出走到某省会城市。由于身上没有钱,他在地铁站、火车站露宿了近两个月,在此期间结识了社会上的

最新社会救助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习题及答案

第二节社会救助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 [2010年真题]基本生活救助是社会救助的核心内容。下列社会工作服务中,不属于基本生活救助的内容的是(D)。 A.协助申请最低生活保障金 B.挖掘就业资源,提供就业机会 C.参与社会救助政策的制定、实施与评估 D.协助救助对象加入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 丨题解丨 目前基本生活救助的主要内容包括两个方面:①参与社会救助政策的制定、实施与评估;②以社区为基础推动生活救助各项政策的实施。主要包括:一是提供物质帮助,以及一些服务支援,比如最低生活保障的申请、家庭调查、低保对象的日常管理等;二是提供就业机会,为贫困家庭的发展和贫困个人的能力展示创造条件,使有劳动能力的低保对象逐步减少并脱离对社会救助的依赖。D项,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属于社会保险。 [2011年真题]某地突发地质灾害,给当地居民的生命和财产造成一定损失,社会工作者跟随紧急救援小组在第一时间到达灾区。此时,社会工作者首先需要做的工作是(B)。 A.转移安置受灾群众 B.制订紧急转移工作方案 C.开展救援需求评估 D.帮助搭建临时避难 丨题解丨 灾害紧急救援的主要步骤有:①紧急救援,减少财产损失。当发生重大自然灾害社会工作者应当在当地政府的统一领导下,与有关人员配合,积极参与到救灾工作中,帮助转移群众到安全的地方,减少人员伤亡。②为受灾群众提供基本的生活保障。③安抚灾民情绪,进行心理疏导。社会丁作者跟随紧急救援小组在第一时间到达灾区后,首先需要做的工作是转移安置受灾群众。 [2010年真题]某社会工作服务队,在震后的一个临时板房社区开展救助服务,他们根据居民的需要和特点,引导青年人成立了“手拉手服务队”,在社区开展志愿服务。另外,他们还组织居民开展了“缘来一家人”的系列社区活动,使新社区的邻里关系有了较大改善,社区面容大为好转。在此过程中,社会工作者以社区为基础推动的救助措施属于(B)。 A.制定灾区救助政策 B.建立社区支持网络 C.整合驻区单位资源 D.发挥社区社会组织的力量 丨题解丨 困难群体的社会交往范围小,人际圈子同质性高;家庭支持不够。在实施社会救助时,社会工作者要积极为困难群体修复社会关系,建立社区支持网络。本题中,社会工作者引导青年人开展志愿服务,并开展一系列社区话动,这些措施都属于建立社区支持网络的内容。 [2010年真题]小磊在过13岁生日时,因和朋友玩得太高兴而整夜未归,为此,他与父母爆发了严重冲突。之后小磊从寄宿学校逃到省城,在车站一带露宿了一个多月,并结交了一些不良青少年。社会工作者发现小磊后,将他送回了家。在救助社会工作中,小磊属于(D)类型的服务对象。

历年考点社会救助社会工作

第九章社会救助社会工作 一.社会救助社会工作三原则:就急难、托底线、可持续(新增加知识点)P195 二、社会救助的内容 1、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员供养=(基本生活救助)(宏观和微观)1537.赵大爷年近七旬,生活在农村。几年前赵大爷的独子因交通意外身亡,老伴受不了打击也去世了。目前赵大爷无亲无故,以拾荒为生。社会工作者老宋计划协助赵大爷申请救助。 下列救助类别中,最能帮助赵大爷解决生活困难的是()。 A. 最低生活保障 B. 特困人员供养 C. 就业救助 D. 临时救助 1439.在街道办事处和工商部门的支持下,某社会服务组织在临街的公共场地上搭建起一些小商品摊位,计划供社区贫困家庭低价租用。在向居民代表征集摊位租用意见时,大家看法不一。下列对贫困家庭进行救助的意见中,最符合社会工作理念的是()。 A. “既然是贫困家庭,就把租金全免了” B. “为申请到摊位的家庭提供创业培训” C?“小买卖不挣钱,还不如让贫困家庭领低保” D. “将公共场地进行商业出租,租金直接发给贫困家庭” 1436.社会工作者小张为社区的低保人员开展求职技培训,组织他们为社区提供志愿服务,并为他们争取一些工作机会。社会工作者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A. 避免低保人员因长期失业而被边缘化 B. 增加社区居民对低保人员的接纳与认同 C?要求有劳动能力的低保人员回报社区 D.运用低保人员提供的志服务满足社区需要 1137. 基本生活救助是我国社会救助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是帮助城乡贫困的个人,家庭和群体缓解他们的贫困状况,下列问题中,属于基本生活救助范围的是()。 A、儿童的教育问题B家庭的住房问题 C. 五保户的供养问题D农民的就医问题 1039、基本生活救助是社会救助的核心内容。下列社会工作服务中,不属于基本生活救助的内容是() A协助申请最低生活保障金 B 挖掘就业资源,提供就业机会 C参与社会救助政策的制定、实施和评估 D 协助救助对象加入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 1337. 某社会工作服务机构今年社会救助的服务主题是“社区反贫困能力建设” 下列最符合该主题的做法是()。 A. 协助救助对象成立合作社,培育社区领袖 B. 联系各类服务组织,为救助对象提供更多的服务 C. 帮助救助对象拓展社会交往,修复或建立各类社会关系 D. 将贫困群体的生存状况、问题与需求反映给相关社会救助部门 1040、某社会工作者鼓励救助对象参与社区活动,为社区的发展献计献策,并在

社会救助案例-众施

案例一:张女士文化水平不高,在一家大型超市做保洁工作,一天,她在四楼擦玻璃窗,不慎坠楼,从此失去双腿。超市给了一笔数额不多不少的慰问补偿金。丈夫对张女士很关系,为了多挣钱,又去兼职,家里孩子一个8岁,一个10岁,都很懂事,上学前后都会照顾妈妈。张女士觉得自己是负担。一天家里只有她一人,她一时想不开,便爬下床打开煤气自杀,幸好被邻居发现救了过来。 问题: 1、请运用优势视角理论对张女士的情况加以评估。 2、如果你是一名社会工作者,你打算采取何种介入模式帮助张女士? 答: 1、运通优势视角评估可以看四个方面,即环境的优势、环境的缺失、个人的缺失。从案例看,张女士的家庭关系较为亲密,两个孩子与丈夫都很关系她,邻居与她们的关系也不错,平日会关照她。而她自己上半身功能完好,头脑也无损,并且自身是一个勤恳的人。这些是她个人与环境的优势。从缺失看,环境层面是丈夫工作忙,两个孩子年幼,张女士平时缺乏照料;个人层面是张女士自己悲观、消极。社会工作者要注意让张女士看到自己的优势,增强其信心,鼓励战胜自我。 2、社会工作者可以采取增能模式帮助张女士,增能模式是把增能理论运用于社会工作实践。由于张女士目前自认没用,是个拖累,对自身有较多负性的评价与看法,增能模式有助她提升自信、自尊、激发潜能,从而改变其悲观、消极的态度,解决其问题。在运用增能模式时,要注意运

用充权技巧,运用优势视角的评估来激发张女士的改变动机,鼓励她反思,学习正面看待问题,并努力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P239-242) 案列二: 林某于1992年入伍,其间因公致残,《革命伤残军人证》证明林某为三等乙级残疾(套改后为八级),在市民政局换发的《革命伤残军人证》里同样写着三等乙级残疾。1995年林某退伍后回乡,由县民政局负责安排在县棉织厂工作,并签了为期三年的合同。1999年11月10日,县棉织厂发出通知,称林某的劳动合同至1999年12月11日到期,要他办理终止合同手续。2001年9月,因县棉织厂改制,林某领了一笔自谋职业安置费后,不仅再也没有享受过伤残军人应享受的待遇,而且也没有得到企业主管部门的妥善安置。当林某到县棉织厂原主管劳动部门反应情况时却得到了这样的解释——“妥善安置”并非一定要安排一个新的工作。按照县劳动部门的有关规定,伤残职工在办理终止合同时,除了安置费外还可以领到一笔伤残补助金;但有个前提,是否伤残及等级得由劳动部门加以鉴定,部队及民政部门发的《革命伤残军人证》不能作为凭证。 问题: 1、上述案例中,林某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2、对于这些问题,社会工作者应该采取哪些介入策略? 答: 1、上述案例中,林某面临的主要问题是:林某的《革命伤残军人证》的合法性与有效性和县里的有关规定不符,因此,退伍后的林某并没有得

社会工作案例

与爱同行—石河子市新城街道十六社区助残社会工作服务个案案例,是社会工作者徐江丽与残疾人王某建立专业关系,针对王某地特殊情况和康复需求,运用社会工作知识和方法,了解王某内在地心理特性和问题,整合社会资源,通过个案访谈,提供情绪疏导、康复医疗和家庭治疗等服务,激发王某潜能,协助其改变态度,调整社会关系,改善社会适应功能,帮助解决问题,促进王某康复、融入社会.该案例获评民政部第三届全国优秀社会工作案例优秀奖,为西北五省区首个获奖案例. 一、背景介绍 (一)基本资料 王某,性别:女,年龄:岁,族别:汉,婚姻状况:已婚,有一女儿,教育程度:初中,生理特征:患精神分裂症,性格特征:孤僻多疑,淡漠,发病时情绪急躁易怒. (二)背景资料 .家庭背景:丈夫是石河子市新安酒厂地工人,对王某每次发病束手无策,女儿现上小学.王某患病后住院两次,长年服药,没有工作,她地家庭也因病致困. .个人经历:王某初中毕业后到处打工,无固定单位.年月在绿洲医院住院后,一直未再就业,在家照顾孩子.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二、分析预估 (一)服务对象地问题与需求分析: .经济、生活方面地问题.王某因病无法就业,丈夫单位效益不好工资低.因其求医问诊、子女求学、生活开销等,致使家庭生活困难. .康复地问题.王某病情较重,发病时常无故与邻居发生争执,在家里发泄,摔打东西,门上、楼梯扶手也被她用刀砍砸多处,给亲友和邻居造成了极大地精神恐慌.而其女儿也因为母亲地患病,性格、心理发生变化,出现避免与他人交流、母女关系疏离等问题.王某患病后,因需长期服药,家庭经济每况愈下.她地康复问题是这个家庭迫切希望得到解决地主要问题. .心理方面地问题.因长期失业、发病,有生存地压力,缺少自信,内心充满挫败感,自我认同感低.需要帮助其恢复自信心. .社会交往问题:性格极其孤僻,与亲戚关系疏远,几乎不同邻居交往.与外界交流也很少,信息闭塞,对身边发生地事物较淡漠. (二)以优势视角地理论找出服务对象地优势: .服务对象跟他人沟通交流时表达、沟通能力较好; .服务对象爱好手工,喜欢编织毛衣; .服务对象丈夫非常关心她,尝试过各种方法和努力帮助她治病; .服务对象父母等家人经济相对较好,他们有时会来探望服务对象,关心和帮助这个家庭.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三、服务计划 社会工作者拜访王某和其丈夫,通过与他们地交谈,了解问题地来龙去脉,开展个案工作.根据王某地需求,设计出地个案工作方案如下: (一)服务目标 、协助王某达到康复目地,提升社会功能. 、脱离贫困,家庭和睦,增强生活信心. 、搭建社会支持网络,王某积极融入社会. (二)服务策略 、为王某提供情绪疏导服务.鼓励王某说出她地困境与痛苦,通过放松技巧、心理疏导地训练使她能够自我调节心情,逐步建立起对自己地认同感和自信.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