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大气压强的存在
- 格式:pptx
- 大小:15.58 MB
- 文档页数:24
9.3 大气压强【考点梳理】考点一、大气压的存在1.大气和液体一样,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且同一高度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
2.大气压产生的原因:由于重力的作用,并且空气具有流动性,因此发生挤压而产生的。
考点二、大气压的测量——托里拆利实验1.实验方法:在长约1m、一端封闭的玻璃管里灌满水银,用手指将管口堵住,然后倒插在水银槽中。
放开手指,管内水银面下降到一定高度时就不再下降,这时测出管内外水银面高度差约为76cm。
2.计算大气压的数值:P0=P水银=ρgh=13.6×103kg/m3×9.8N/kg×0.76m=1.01×105Pa。
所以,标准大气压的数值为:P0=1.01×105Pa。
3.以下操作对实验没有影响:①玻璃管是否倾斜;②玻璃管的粗细;③在不离开水银槽面的前提下玻璃管口距水银面的位置。
4.若实验中玻璃管内不慎漏有少量空气,液体高度降低,则测量值要比真实值偏小。
5.这个实验利用了等效代换的思想和方法。
考点三、影响大气压的因素1.因素:高度、天气等。
在海拔3000m以内,大约每升高 10 m,大气压减小100Pa。
2.气压计——测定大气压的仪器。
种类:水银气压计、金属盒气压计(又叫做无液气压计)。
3.大气压的应用:抽水机等。
【题型归纳】题型一:大气压的存在1.(2021·浙江·杭州市建兰中学八年级期中)科学兴趣小组进行了如图实验:先在烧瓶中装满沸水,再倒掉沸水,然后在烧瓶口放入去壳的鹌鹑蛋(不留缝隙),将烧瓶口向右或向左或向下,发现鹌鹑蛋一直向烧瓶底部运动该兴趣小组的实验目的是为了探究()A.大气压的存在B.大气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C.大气各个方向压强都相等D.大气的压强与热水温度的关系2.(2020·湖北·宜昌市东山中学八年级期中)小华想用空易拉罐来体验大气压强的存在,下列操作能达到目的的是()A.用手捏易拉罐,易拉罐变瘪B.往易拉罐中注入少量沸水,摇晃几下后,将它密封冷却,易拉罐变瘪C.将易拉罐密封置于深水中,易拉罐变瘪D.让易拉罐从高处落下撞击地面,易拉罐变瘪3.(2021·全国·八年级专题练习)下列现象中能说明大气压强存在的是()A.医生推动注射器的活塞给病人注射药液B.巨大的冰山在水上漂浮C.塑料吸盘能“贴”在光滑的墙面上D.高压锅能更快地煮熟食物题型二:托里拆利实验4.(2021·湖南长沙·八年级阶段练习)如图所示的托里拆利实验,原来玻璃管竖直,后来让玻璃管倾斜,水银充满全管,有关尺寸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如图,玻璃管竖直时,上端无水银的部分是真空的B.玻璃管倾斜时,外界大气压强变为74cm高水银柱C.玻璃管倾斜后,若不慎将上端碰出一小孔,则水银会向上喷出D.若换用更粗一些的等长玻璃管,管内外水银面高度差变小5.(2022·全国·八年级单元测试)如图所示,是托里拆利实验的规范操作过程,关于托里拆利实验,下面说法错误的是()A.实验中玻璃管内水银面的上方气压为零B.是大气压支持玻璃管内的水银柱,使它不下落C.大气压的数值等于这段水银柱产生的压强D.玻璃管倾斜会影响实验测量结果6.(2022·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如图所示。
第3节大气压强知识梳理:1.大气压强的存在原因:由于空气具有力,且空气具有,故大气内部存在压强.说明:大气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大气内部某一点向各个方向的压强__ __.举例:第一个证明大气压强存在的著名实验是__ __实验.2.大气压强的测量——托里拆利实验标准大气压:标准大气压等于760 mm水银柱产生的压强,p0=ρgh=13.6×103 kg/m3×9.8N/kg×0.76 m=_ __Pa.最早测量大气压值的是__ _.3.大气压的变化变化规律:大气压是变化的,同一地点的不同时刻大气压不同;同一时刻的不同地点大气压不同,大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__ __;在海拔3 000 m以内,大约每升高10 m,大气压减小100 Pa.变化原因:高度越高,空气越__ __,气压越小.练习:1.在如图所示的实验中,不能说明大气压存在的是()2.小明在玻璃杯内盛满水,杯口盖上一张硬纸片(不留空气),然后托住纸片,将杯子倒置或倾斜,水都不流出,纸片也不掉下(如图所示).对整个探究活动的分析正确的是()A.探究的问题:大气压强有多大B.探究的目的:研究水的重力与大气压力的关系C.探究的假设:大气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D.探究的结论:大气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3.如图所示,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用1 m长玻璃管做托里拆利实验,管中水银柱高度为__760__mm.(1)假定移动玻璃管的过程均不漏气,请描述玻璃管内水银柱高度的变化情况.(填“升高”“不变”或“降低”)①将玻璃管倾斜放置,水银柱的高度将.②将玻璃管向上提升一点,水银柱高度将.(2)当实验环境中的气压发生变化后,发现管中水银柱高度发生变化,此现象说明管中水银柱的高度只与有关.(3)如果用水来代替水银做实验,水(填“会”或“不会”)充满玻璃管.4.做托里拆利实验时,测得大气压强是760 mm水银柱,再向水银槽里注入水银,使水银面上升了2 cm,那么管内外水银面的高度差是()A.780 mm B.760 mmC.740 mm D.无法确定5.小龙同学利用一个厚玻璃瓶、带孔的橡皮塞、细玻璃管和带颜色的水制成一个简易的气压计,如图所示,他将玻璃瓶从一楼的实验室拿到五楼的教室,观察到细玻璃管中水面_ _(填“上升”或“下降”),这一现象说明了大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_ _.第5题图第6题图6.小张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当用力推注射器活塞时,广口瓶内的气压将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瓶外的大气压,能观察到的现象是直玻璃管内液面_(填“升高”“降低”或“不变”).7.下列事例中,不是应用大气压的是()A.用吸管吸饮料B.护士用注射器把药液注射进肌肉里C.把吸盘式挂衣钩贴到墙上后,可以挂衣服D.吸气时将新鲜空气吸入肺里8.如图所示的汽车凹痕修复器,用气泵抽出吸盘中的空气,吸盘就会紧贴在汽车凹痕处,再用力向外拉,使凹痕平复.吸盘能紧贴在车上是因为__的作用.9.2020年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的疫情中,运送患者的救护车内部处于“负压”状态.这样可以防止救护车内部气体向外扩散.所谓“负压”是指车内的气压低于车外的气压,下列现象中有可能处于“负压”状态的是()A.正在熬制中药的高压锅内B.高空中飞行的飞机机舱C.充满气后的氧气罐内D.吸饮料时,吸管和口腔中10.暑期小明和爸爸乘车去西藏旅游,在合肥时,密封的蛋黄派包装袋扁扁的如图()所示,到西藏后打开行李箱发现包装袋胀鼓鼓的如图()所示.则包装袋鼓起的原因是()A.袋外的气体密度变大B.袋内的气体密度变小C.袋内的气体压强变小D.袋外的气体压强变小11.把充满水的啤酒瓶倒插入水中,然后抓住瓶底慢慢向上提,在瓶口离开水面之前,瓶底露出水面的部分将()A.充满水B.有水,但不满C.酒瓶中无水D.瓶内外水面始终保持相平12.如图所示的托里拆利实验中,测得的大气压强等于__mm高水银柱所产生的压强.已知水银密度ρ=13.6×103 kg/m3,g取10 N/kg ,则100 mm高水银柱产生的压强为_Pa.第12题图第13题图13.如图为医生在为病人做拔罐治疗.拔罐治疗的原理是;已知人体皮肤的表面积约1.5 m2.那么,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1.5 m2的面积上受到的大气压力为N,人体并没有被压扁,是因为的缘故.(一个标准大气压取1.0×105 Pa)14.如图所示,老师在做托里拆利实验时(当地气压为标准大气压),试管的顶端混入了部分空气,实验时测得管内水银柱的高度(填“大于”“等于”或“小于”)760 mm;如果将试管顶端开一个孔,管内水银柱最终会_ .第14题图第15题图15.如图所示,在烧杯底部铺一层细沙,将浸过酒精的棉花点燃投入到瓶中,然后用剥了皮的熟鸡蛋堵住瓶口,经过一段时间,鸡蛋能自动进入瓶中,请解释这个现象.16.大气压随高度的升高而降低,一只登山队测出了几个高度的大气压,如下表所示.高度h/km大气压p/(×105 Pa)0 1.010.4 0.970.8 0.921.4 0.862.0 0.79(1)请你根据表中的数据,在如图所示的坐标中作出大气压随高度变化的图象.(2)根据图象,可以看出大气压随高度变化的关系大致为.(3)当高度为1 km时,大气压约为Pa.当高度为3 000 km时,已到了大气层的边缘,此处的大气压约为_ _Pa.参考答案:第3节大气压强知识梳理:1.大气压强的存在原因:由于空气具有__重__力,且空气具有__流动性__,故大气内部存在压强.说明:大气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大气内部某一点向各个方向的压强__相等__.举例:第一个证明大气压强存在的著名实验是__马德堡半球__实验.2.大气压强的测量——托里拆利实验标准大气压:标准大气压等于760 mm水银柱产生的压强,p0=ρgh=13.6×103kg/m3×9.8N/kg×0.76 m=__1.013×105__Pa.最早测量大气压值的是__托里拆利__.3.大气压的变化变化规律:大气压是变化的,同一地点的不同时刻大气压不同;同一时刻的不同地点大气压不同,大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__减小__;在海拔3 000 m以内,大约每升高10 m,大气压减小100 Pa.变化原因:高度越高,空气越__稀薄__,气压越小.练习:1.在如图所示的实验中,不能说明大气压存在的是(D)2.小明在玻璃杯内盛满水,杯口盖上一张硬纸片(不留空气),然后托住纸片,将杯子倒置或倾斜,水都不流出,纸片也不掉下(如图所示).对整个探究活动的分析正确的是(C)A.探究的问题:大气压强有多大B.探究的目的:研究水的重力与大气压力的关系C.探究的假设:大气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D.探究的结论:大气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3.如图所示,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用1 m长玻璃管做托里拆利实验,管中水银柱高度为__760__mm.(1)假定移动玻璃管的过程均不漏气,请描述玻璃管内水银柱高度的变化情况.(填“升高”“不变”或“降低”)①将玻璃管倾斜放置,水银柱的高度将__不变__.②将玻璃管向上提升一点,水银柱高度将__不变__.(2)当实验环境中的气压发生变化后,发现管中水银柱高度发生变化,此现象说明管中水银柱的高度只与__外界大气压__有关.(3)如果用水来代替水银做实验,水__会__(填“会”或“不会”)充满玻璃管.4.做托里拆利实验时,测得大气压强是760 mm水银柱,再向水银槽里注入水银,使水银面上升了2 cm,那么管内外水银面的高度差是(B)A.780 mm B.760 mmC.740 mm D.无法确定5.小龙同学利用一个厚玻璃瓶、带孔的橡皮塞、细玻璃管和带颜色的水制成一个简易的气压计,如图所示,他将玻璃瓶从一楼的实验室拿到五楼的教室,观察到细玻璃管中水面__上升__(填“上升”或“下降”),这一现象说明了大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__减小__.第5题图第6题图6.小张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当用力推注射器活塞时,广口瓶内的气压将__大于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瓶外的大气压,能观察到的现象是直玻璃管内液面__升高__(填“升高”“降低”或“不变”).7.下列事例中,不是应用大气压的是(B)A.用吸管吸饮料B.护士用注射器把药液注射进肌肉里C.把吸盘式挂衣钩贴到墙上后,可以挂衣服D.吸气时将新鲜空气吸入肺里8.如图所示的汽车凹痕修复器,用气泵抽出吸盘中的空气,吸盘就会紧贴在汽车凹痕处,再用力向外拉,使凹痕平复.吸盘能紧贴在车上是因为__大气压__的作用.9.2020年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的疫情中,运送患者的救护车内部处于“负压”状态.这样可以防止救护车内部气体向外扩散.所谓“负压”是指车内的气压低于车外的气压,下列现象中有可能处于“负压”状态的是(D) A.正在熬制中药的高压锅内B.高空中飞行的飞机机舱C.充满气后的氧气罐内D.吸饮料时,吸管和口腔中10.暑期小明和爸爸乘车去西藏旅游,在合肥时,密封的蛋黄派包装袋扁扁的如图(a)所示,到西藏后打开行李箱发现包装袋胀鼓鼓的如图(b)所示.则包装袋鼓起的原因是(D)A.袋外的气体密度变大B.袋内的气体密度变小C.袋内的气体压强变小D.袋外的气体压强变小11.把充满水的啤酒瓶倒插入水中,然后抓住瓶底慢慢向上提,在瓶口离开水面之前,瓶底露出水面的部分将(A)A.充满水B.有水,但不满C.酒瓶中无水D.瓶内外水面始终保持相平12.如图所示的托里拆利实验中,测得的大气压强等于__750__mm高水银柱所产生的压强.已知水银密度ρ=13.6×103 kg/m3,g取10 N/kg ,则100 mm高水银柱产生的压强为__1.36×104__Pa.第12题图第13题图13.如图为医生在为病人做拔罐治疗.拔罐治疗的原理是__大气压__;已知人体皮肤的表面积约1.5 m2.那么,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1.5 m2的面积上受到的大气压力为__1.5×105__N,人体并没有被压扁,是因为__人体内也有气压,内外气压抵消__的缘故.(一个标准大气压取1.0×105 Pa)14.如图所示,老师在做托里拆利实验时(当地气压为标准大气压),试管的顶端混入了部分空气,实验时测得管内水银柱的高度__小于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760 mm;如果将试管顶端开一个孔,管内水银柱最终会__下降至管内外液面相平__.第14题图第15题图15.如图所示,在烧杯底部铺一层细沙,将浸过酒精的棉花点燃投入到瓶中,然后用剥了皮的熟鸡蛋堵住瓶口,经过一段时间,鸡蛋能自动进入瓶中,请解释这个现象.答:浸过酒精的棉花燃烧时,使瓶内的气体受热膨胀,一部分空气跑到瓶外,用鸡蛋封住瓶口,瓶内的棉花停止燃烧后,瓶内气体温度降低,压强减小.此时瓶内气压小于瓶外大气压,在大气压的作用下鸡蛋被压入瓶中.16.大气压随高度的升高而降低,一只登山队测出了几个高度的大气压,如下表所示.高度h/km大气压p/(×105 Pa)0 1.010.4 0.970.8 0.921.4 0.862.0 0.79(1)请你根据表中的数据,在如图所示的坐标中作出大气压随高度变化的图象.解:(2)根据图象,可以看出大气压随高度变化的关系大致为__高度越高,大气压越小__.(3)当高度为1 km时,大气压约为__0.9×105__Pa.当高度为3 000 km时,已到了大气层的边缘,此处的大气压约为__0__P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