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水资源量的计算
- 格式:ppt
- 大小:1.08 MB
- 文档页数:61
水资源平衡计算公式水资源平衡是指在一定时期内,某个区域内水资源的供需平衡状态。
它可以通过一个简单的公式来计算,以评估水资源的利用情况和管理措施的有效性。
水资源平衡计算公式如下:水资源平衡 = 自然补给量 + 引水量 - 用水量 - 流失量 - 储量变化自然补给量是指某个地区在一定时间内自然补给的水量,包括降水和地下水补给。
降水是指大气中水蒸气凝结为液态或固态的形式降落到地面的过程。
地下水补给是指土壤中的水分通过渗透和地下水流动的方式进入地下水库。
引水量是指从自然水体中提取的水量,包括河流、湖泊和地下水。
引水量主要用于农业灌溉、城市供水和工业用水等。
用水量是指某个地区在一定时间内实际使用的水量,包括农业用水、城市用水和工业用水等。
流失量是指水资源在输送和利用过程中的损失量,包括蒸发、渗漏和排放等。
储量变化是指某个地区水资源储量的变化情况,包括地下水位的升降、河流水位的变化和地表水蓄积或消退等。
通过水资源平衡计算公式,可以清晰地了解一个地区水资源的供需情况。
当水资源平衡为正值时,表示该地区水资源供过于求,存在过剩的情况;当水资源平衡为负值时,表示该地区水资源供不应求,存在不足的情况;当水资源平衡为零时,表示该地区水资源供需平衡,水资源利用合理。
水资源平衡的计算结果对水资源管理和规划具有重要意义。
如果水资源平衡为正值,可以考虑适当增加水资源利用,如增加农田灌溉面积、开发新的城市供水工程等;如果水资源平衡为负值,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如节约用水、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开展水资源调度等,以保证公共供水和生态用水需求的满足。
然而,水资源平衡计算也存在一些局限性。
首先,水资源平衡的计算结果受到数据的限制和不确定性的影响。
例如,自然补给量和流失量的测量和估算存在一定的误差;其次,水资源平衡对不同地区的适用性有一定的局限性,因为不同地区的水资源特征和利用方式存在差异;最后,水资源平衡只是一个静态的评估指标,不能完全反映水资源的动态变化和可持续利用的情况。
水资源量计算方法近年来,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由于水资源的极度紧缺,水资源量计算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需要我们采取更有效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下面,我们将就如何计算水资源量进行讨论。
首先,我们需要进行水资源调查。
由于水资源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因此,我们必须对它进行全面的调查,以便更好地计算出水资源的量。
调查应包括水资源的类型、质量、流量、空间分布、可开发量等方面的内容。
其次,我们需要收集有关水资源的数据。
通过现场勘查和测量,我们将各种水资源的数据收集整理起来,如水位、水量、水流速度、水质等。
第三,我们需要进行水资源的量化分析。
在这一步中,我们需要使用统计学和数学方法,根据收集起来的水资源数据,进行量化分析,计算出水资源的数量。
最后,我们需要对水资源进行可行性分析。
由于水资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因此,必须对计算出的水资源量进行可行性分析,根据实际情况,探讨出最合理的水资源开发方案。
综上所述,水资源量计算是一个复杂且系统的过程,需要结合调查、资料收集、量化分析和可行性分析等多个方面,进行综合研究,以准确计算出水资源量。
当我们通过有效的水资源量计算方法,准确地掌握水资源的实际情况,并将这些信息应用于水利设施的规划、设计与施工等工作中,才能更有效地保护和利用水资源,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水资源量计算方法是一个系统的工作,由调查、资料收集、量化分析和可行性分析等多个步骤构成,每一步都是完成整个计算过程的重要环节。
首先,我们要进行全面调查,收集相关水资源的数据,然后进行量化分析,并对计算出来的水资源量进行可行性分析,以便更好地计算出水资源的量。
最后,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利用水资源,我们要正确地运用水资源量计算方法,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地下水资源量计算公式
地下水资源量的计算公式一般采用地下水储量公式,即:
地下水资源量 = 地下水储量×地下水开采系数
其中,地下水储量指的是地下水在地下岩石或土壤中所储存的总量,一般用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的地下水储存量表示。
而地下水开采系数则是指在保护地下水资源的前提下,能够开采利用的百分比,一般取值在20%~50%之间。
地下水储量的计算一般采用水文地质方法,通过对地下水含量、渗透率、地下水流速等参数的测试和分析,结合地质勘探资料和地下水监测数据,得出地下水储量的估算值。
需要注意的是,地下水资源量的计算公式是一个理论模型,其计算结果与实际情况存在差异,还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具体分析和判断。
同时,地下水资源的开采和利用也需要考虑环保因素,避免对地下水资源造成损害。
- 1 -。
水资源分析计算1、实习目的:水资源是一重要的资源,具有一定的再生性。
但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人类对水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大,导致水资源短缺,影响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通过本实习,使学生掌握水资源计算的一般方法,了解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的基本原理、基本步骤,为将来的工作打下一定基础。
2、实习内容:某旅游区的供水主要靠一供水水库,水库集水流域面积 2.01km2,水库总库容113×104m3,其中兴利库容99×104m3,死库容45×104m3。
该水库供应当地居民15134人,另外还有游客的生活用水。
根据该地区的降雨量及游客量进行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
(1)根据某典型年的降雨过程,推求某流域天然径流过程。
(2)根据该地区固定人口、旅游人口的每天用水量。
各月用水量。
(3)水库供需平衡分析(假设用水全部由水库供水)。
(4)结论3、实习用资料:(1)50%典型年降雨过程见表1。
(2)该地区径流系数为0.6。
(3)汛期为每年5~9月。
假设去年4月底水库蓄满。
(4)旅游旺季为5~9月(13万、11万、16万、14万、6万,平均逗留2.5天)。
(5)根据调查,居民夏季(6~8月)人均用水量200L/d.人,游客300L/d.人,其他季节居民120L/d.人,游客250L/d.人。
4、分析计算方法步骤:(1)计算逐月天然径流量(根据集水面积换算成m3)。
月径流深(mm)=月降雨量×径流系数;月径流量(m3)=月径流深(mm)×流域面积(km2)×1000(2)根据固定居民和5-9月游客量调查,计算逐月用水量过程。
月需水量(m3)=居民人数×该月居民人均用水定额/1000+游客人数×游客人均用水定额/1000 (3)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计算从今年5月开始计算到明年4月止。
以集水区的来水量减去用水量(逐月计算),如该月计算值为负值,说明需动用水库水量进行补充,则水库蓄水量下降,但水库蓄水量最小不能小于死库容;如该月计算值为正,则有余水,余水首先蓄在水库中,但超出兴利库容(99×104m3)部分作为弃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