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科学第10课《转动的风车》粤教版
- 格式:pptx
- 大小:3.12 MB
- 文档页数:15
粤教粤科版(2017秋)六年级下册每课教学反思第1单元小小设计师1巧妙的设计2不一样的饮水瓶3我的保温饭盒4多功能物品5设计与制作:鸡蛋包装盒6巧改废弃物7大自然的启示第2单元能量及其转换8游乐场里的能量9能量的转换10转动的风车11是什么转换成电能的12神奇的电磁铁第3单元动物与环境13丹顶鹤生活在哪里14生物生存的环境15动物对环境的适应16生物间的食物关系17食物网中的生物18专题研究:生态瓶的秘密第4单元我们的家园19地球上的自然资源20保护水资源21守护蓝天22生物资源的合理利用23网上学习:我的绿色生活第1单元小小设计师1巧妙的设计六年级的学生自主探究能力较强,也具备一定的抽象分析能力和推理思维。
他们对教科书中的回形针、衣架、拉链等探究素材很熟悉,但也可能过于熟悉,而出现熟视无睹的情况。
大部分学生不曾留意到这些物品隐含着的巧妙设计,也不曾通过查阅资料了解这些日常用品的发明史。
对于一些物品,如,拉链、圆珠笔等物品的结构,学生也曾对其作用原理感兴趣,也可能曾对此进行过探究。
但这些物品的结构较复杂或原理过于抽象,六年级的学生还不能自主探究出来而体验不到其中设计的巧妙之处。
因此,本课的教学应尽量提供实物给学生进行观察和体验,对于一些结构复杂或原理抽象的日常用品,还需通过一些结构图或动画进行说明,以加深学生体会各种物品设计的巧妙。
教学设计的合理性。
本教学设计,充分利用了启发式和探究式教学方法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教学引入部分设计也比较成功:通过问题让学生根据所观察的日常生活中的实物及一些有名的建筑来思考“影响结构稳定性的因素有哪些?”。
这样,学生在问题冲突中产生学习的愿望,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让学生参与“教”的活动中。
在试讲过程,为了比较容易地控制课堂时间,在做探究试验时,我选择“教师动手,学生观察”的方式。
但教学效果不尽人意。
所以,最后确定由教师指导,学生动手完成试验,学生演示试验比教室躬身自行更能引起同伴的注意和学习欲望。
六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风车转起来全国通用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理解风车的工作原理,并学会制作简易风车。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和创新思维。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培养环保意识。
教学内容1. 风车的历史与文化:介绍风车的发展历程及其在不同文化中的意义。
2. 风车的工作原理:讲解风能如何转化为机械能。
3. 风车的制作:指导学生制作简易风车,并测试其工作效果。
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风车的制作过程和工作原理的理解。
2. 难点:风车各部分的比例设计和材料选择。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实物模型、演示用风车。
2. 学具:彩纸、塑料瓶、剪刀、胶水、竹签等。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和视频展示风车的美丽和多样性,引起学生兴趣。
2. 新授:讲解风车的历史、文化和工作原理。
3. 实践:分步骤指导学生制作风车,并解答疑问。
4. 展示与讨论:学生展示自己的风车,讨论制作过程中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5. 总结:强调风车制作的要点,回顾学习内容。
板书设计板书将包含风车的定义、工作原理、制作步骤以及注意事项。
作业设计学生需要完成以下作业:1. 制作报告:记录风车制作过程和心得体会。
2. 拓展研究:研究风车在现代社会的应用。
课后反思课后,教师应反思教学效果,特别是学生在制作风车过程中的参与度和创新性,以及如何更好地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
---此教案旨在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深入了解风车的知识和制作过程,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
通过本教案的实施,学生不仅能够获得知识和技能,还能增强环保意识和创新思维。
重点细节关注: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是整个教案中的核心部分,它直接关系到学生能否有效地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
在这一部分,教师需要精心设计每一个环节,确保学生能够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实践,从而达到教学目标。
详细补充和说明1. 导入环节:在这一环节中,教师应充分利用多媒体资源,如风车的图片、视频等,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2020出版新教材】粤教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二单元《能量及其转换》全单元教案目录第8课《游乐场里的能量》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课是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能量及其转换”的第1课。
本单元共7课,本课为起始课,让学生通过观察小钢珠在L形管里的运动,了解机械能,然后通过寻找游乐场里藏着的能量,让学生了解能量无处不在,能量有不同表现形世间万物的运作都需要能量教材包括情境导入、活动1“U形滑板的秘密”、活动2“游乐场里藏着哪些能量”等3个教学环节。
情境导入以主题人物被游乐场里的U形滑板吸引,提出U形滑板为什么能多次往复运动,激发学生对此现象的探究欲望。
活动1引导学生尝试用小钢珠和υ形管模拟实验,观察分析后发现小钢珠会往复运动是因为小钢珠具有能量。
活动2观察游乐场里的游乐设施,说出各种游乐设施靠哪些形式的能量来运行,知道能量有不同的表现形式。
通过前面两个活动的学习,学生认识到能量是无处不在的,能使物体工作或运动起来,区分不同表现形式的能量为后面探究机械能、声、光、电、热、磁埋下铺垫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能量能使物体动起来2.能量有很多种形式,声、光、电、热都是能量的形式3.能量还储存在食物、燃料中。
科学探究目标:1.能根据生活经验、资料和实验来认识能量,了解周围存在的能量和形式2.经历光、热、声是否是能量的探究过程3.能与同伴一起交流和探讨一些有关能量的知识科学态度目标:1.能积极地从事有关能量的探究活动;2.能积极地域同伴一起合作、交流。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在探究活动中培养学生对研究能量的兴趣。
教学重点:认识到运动着的物体具有能量,这种形式的能量是机械能,找出游乐场中具有能量的有了摄食,说出游乐设施具有的能量形式。
教学难点:通过观察小钢珠在U形管的运动情况,解释小钢珠能多次往复运动的原因。
课前准备:PPT课件、小钢珠、U形管、《科学活动册》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情境:波波和妍妍在游乐场里被U形滑板吸引了,他们一边观察一边思考。
《转动的风车》教案教学目标、知识目标:通过制作风车,能了解运用Flash中动作补间的另外一种形式:旋转运动;在第三的基础上再次运用图层,认识图层在Flash中的作用。
2、技能目标: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动手实践能力。
3、情感目标:发展学生创造思维、对美的体验和欣赏。
重难点:多图层的运用教学环节及内容第一时一、欣赏导入,激情引趣师:转动是物体运动的一种形式,转动也是动画制作经常用到的一种动画效果。
使用FLASH动作补间能方便地制作物体旋转的动画效果。
下面大家一起欣赏一下老师制作的“风车”。
意图:通过熟悉的谈话导入,加上播放教师范例转动的风车,有如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更好激发学习热情。
二、制作动画:师:今天我们来个小小的比赛,看谁的风车先转起来。
活动1:比赛画风车、学生看书自学,P2-26(上),绘制风车。
小提示:画好一个叶片,复制出其余叶片后可以通过“修改——变形”实现风车叶片的旋转,教材中并没有详细说明如何操作,学生可任意选择变形的方式;也可以引导学生使用工具箱中的“任意变形工具”来实现。
为风车配色的操作完成后,选择“查看——转到——场景1”或者直接单击“场景1”图标,回到场景中进行下一步操作。
风车的绘制,可按照教材中提供的方法,也可以由学生自由发挥。
意图:通过看书,以比赛的形式来绘画风车来调动学习热情。
2、找学生到前面演示自学效果3、教师点拨“修改——变形”这部分内容。
4、欣赏学生绘制的风车。
活动2:风车转起来、自学“我来做”上面的一部分——将风车图形转换成元并设置旋转动作。
小提示:将风车转化为元的时候,要将风车的所有叶片及中心一起选中。
2、大家一起播放,看谁的先转起来,同时播放歌曲《三月三》。
3、互相帮助,让大家有风车都转起来。
4、学生演示,巩固自学的知识,教师点拨。
三、集体再一次欣赏,在音乐声中,风车转动,堂气氛活跃。
四、堂小结。
第二时一、复习导入:把上一节制作的风车找出来,并一起播放。
二、继续完成做一做第二部分。
粤教粤科版(2017秋)六年级下册科学转动的风车练习题(含答案)一、填空题1.形成了风。
2.不同的空气会流动形成。
3.地球上不同地方的温度差异主要和太阳光的有关,所以归根结底,是太阳的使地球上的空气流动而形成了风。
4.空气总是在循环运动,空气的流动形成。
5.大自然里也有的现象,空气流动会形成。
风能是的能源之一,而且风能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6.中央气象台2020年12月6日报道:未来一周,在冷空气影响间歇期,华北黄淮一带的大气扩散条件再度转差,霾天气发展增多,9日至12日,华北中南部、黄淮、汾渭平原、江汉等地有轻至中度霾,其中河北南部、山东西部、河南北部等地部分地区有重度霾,最强时段将出现在12月11日至12日。
当地居民外出需做好个人防护措施。
老百姓调侃说,进入冬季,除霾基本靠风。
风是由空气流动引起的一种自然现象,请写出一种制造风的方法:7.风能是的能源之一,而且风能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在缺、的沿海岛屿、草原牧区、山区和高原地带,非常适合利用为人们的日常生活提供便利。
8.空气的流动形成。
9.大自然里的空气流动主要和大自然中不同地方的空气有关。
10.空气可以被压缩,被压缩的空气有。
空气流动形成了。
11.风向标箭头的指向就是。
12.空气后会上升。
空气的形成了风。
二、判断题13.风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现象,它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14.地球上风的形成与太阳光的辐射没多大关系。
( )15.下列关于空气或风的说法,判断是否正确。
如果正确,请在括号里画“√”,错误的画“×”。
(1)我们可以借助自封口的塑料袋来传递空气。
()(2)空气流动形成风。
()(3)风能带给我们的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4)鱼儿能在水中生活,说明水中溶解有少量空气。
()16.温差是空气流动形成风的原因。
( )17.冷热不同的空气会流动形成风。
()三、单选题18.下列支持风是有害的观点的是()A.风力发电B.风可以为水稻、杨树等植物传粉C.台风过后,一片狼藉D.夏日风带给我们一丝凉意19.下面关于风的形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