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册 8 总复习 第1课时 小数乘法和除法_教案教学设计
- 格式:docx
- 大小:21.53 KB
- 文档页数:2
复习小数的乘法和除法意义和法则的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小数乘法和除法的意义和法则。
2. 能够运用小数乘法和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小数的乘法意义和法则:小数的乘法是指将两个小数相乘得到一个新的小数。
小数乘法的法则包括:(1)先忽略小数点,将两个数当作整数相乘。
(2)计算出乘积后,统计两个数中小数点后的位数,将从左往右数第一个非零数字的位数减去。
(3)将乘积中小数点向左移动计算出的位数。
2. 小数的除法意义和法则:小数的除法是指将一个小数除以另一个小数得到一个新的小数。
小数除法的法则包括:(1)先将除数转化为整数,将被除数和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2)将除数乘以10的适当次方,使其成为整数。
(3)进行整数的除法运算。
(4)将商中小数点位置与被除数中小数点位置对齐。
(5)如果除不尽,保留合适的小数位数。
三、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际例子,引导学生复习小数的乘法和除法。
2. 讲解:讲解小数的乘法和除法的意义和法则,通过例题进行演示。
3. 练习:让学生进行小数的乘法和除法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4. 应用: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运用小数的乘法和除法。
四、教学评价:1. 课堂练习:检查学生对小数的乘法和除法的掌握程度。
2.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题目,巩固所学知识。
3. 学生表现:观察学生在解决问题时的思维过程和方法,评价其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资源:1. PPT课件:展示小数的乘法和除法的意义和法则。
2. 练习题:提供不同难度的小数的乘法和除法的练习题。
3. 实际例子:提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小数的乘法和除法。
六、教学活动:1.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小数的乘法和除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分享彼此的经验和理解。
2. 游戏互动:设计一个关于小数乘法和除法的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习的兴趣。
3. 案例分析:提供一个案例,让学生分析并解决实际问题,运用小数的乘法和除法。
第九单元《小数乘法和除法》第一课时:小数乘小数數學教案設計以下是一份关于第九单元《小数乘法和除法》第一课时:小数乘小数的数学教案设计。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理解并掌握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能准确进行小数乘小数的运算。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比较、分析和归纳,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学习过程中体验数学的魅力,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和掌握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
难点:理解小数乘小数的算理,正确处理积的小数点位置。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复习旧知识(整数乘法和小数的意义)引入新知识,让学生明白小数乘小数是整数乘法的延伸。
2. 新知讲解(1) 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例如,如果一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0.2米,那么4个这样的小正方形面积是多少?(2) 学生尝试解决上述问题,教师引导学生发现,小数乘法的计算可以转化为整数乘法,然后再确定积的小数点的位置。
(3) 教师总结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并强调积的小数点的位置要根据因数中小数的位数来定。
3. 巩固练习设计一些针对性的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集体订正,加深对小数乘小数的理解和掌握。
4. 总结回顾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总结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再次强调积的小数点的位置要根据因数中小数的位数来定。
四、作业布置设计一些相关的课后习题,供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观察学生的反应,及时调整教学策略,确保每个学生都能理解和掌握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
同时,也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他们能够在遇到类似问题时能够独立思考,自主解决。
九年级数学教案小数的乘法和除法本教案适用于九年级数学课堂教学,主要涵盖小数的乘法和除法。
通过本教案的实施,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将会掌握小数的乘法和除法的基本概念、运算规则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以下是教案的具体内容安排:一、教学目标:1. 了解小数的概念,并能够正确读和写小数;2. 掌握小数的乘法和除法的运算规则;3. 能够运用小数的乘法和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小数的乘法和除法的运算规则;2. 运用小数的乘法和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准备:1. 教师:教学课件、小数的乘法和除法的运算规则备忘录;2. 学生:课本、练习册。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可通过一个小数运算的实例引出小数的乘法和除法运算,激发学生对本课内容的兴趣。
2. 概念讲解:教师通过讲解和展示课件,给学生介绍小数的基本概念,包括小数点的作用、小数的读法和写法等。
3. 小数的乘法:(1)教师通过课件展示乘法的规则,包括小数的乘法原则以及如何进行小数点的确定等。
(2)教师通过一些具体的例子,引导学生进行小数的乘法计算,并解释每一步的操作原理与方法。
4. 小数的除法:(1)教师通过课件展示除法的规则,包括小数的除法原则以及如何进行小数点的确定等。
(2)教师通过一些具体的例子,引导学生进行小数的除法计算,并解释每一步的操作原理与方法。
5. 实际问题解决:教师通过一些实际问题的讲解,引导学生将小数的乘法和除法运算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6. 小结:教师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引导学生梳理和归纳所学知识点,并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
7. 练习:教师布置一些与本课内容相关的练习题,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并进行互相批改。
8. 课堂讨论:教师与学生共同讨论课堂练习的答案,并解释一些常见错误的解题思路,提供更多解题方法的参考。
9. 展示与评价:教师选择几位学生的优秀作业进行展示,并对他们的回答给与及时的肯定与鼓励,激发其他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数乘法和除法》教案《小数乘法和除法》教案「篇一」【单元教材分析】1、教学内容:本单元分两部分。
第一部分是小数乘法;第二部分是小数除法。
2、教学重点:小数乘除法的意义和法则。
3、教学难点:积和商里小数点的处理。
【单元教学要求】1、使学生理解小数乘除法的意义,掌握计算法则,能够比较熟练的进行小数乘除法笔算和简单的口算。
2、使学生会用“四舍五入法”截取积、商是小数的近似值。
3、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迁移类推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具、学具准备】投影仪、投影片、口算卡片、小黑板【具体课时安排】共14课时1、小数乘法5课时2、小数除法7课时3、整理和复习2课时《小数乘法和除法》教案「篇二」教学内容小数乘小数,86页:例1、“试一试”及“练一练”,完成练习十五第1――3题。
教学目标使学生理解小数乘小数的意义,掌握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法则,能正确运用计算法则计算小数乘小数的乘法,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迁移类推能力。
教具准备教师准备小黑板、投影仪(片)。
教学过程一、复习0.52+0.48=0.17+0.33=3.6+6.4=0.8×3=3.7×5=46×0.3=二、新授1、教学例1。
(1)出示例1:(2)提问:房间的面积有多大?先估计一下。
(3)提出:列竖式计算怎样算呢?相乘后怎样才能得到原来的积?(4)学生讨论。
得出:两个因数分别乘十,积就扩大100倍,要想把积还原到原来,积就缩小100倍,要除以100。
原来的积是10.08。
2、试一试。
提出:要求阳台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怎样列式?2.8×1.15=()计算2.8×1.15时,先把两个小数都看成整数,在积里应该怎样点上小数点?解释算理。
得出:一个因数分别乘10,另一个因数乘100,积就扩大1000倍,要想把积还原到原来,积就缩小1000倍,要除以1000。
原来的积是3.22。
3、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法则。
(1)引导:把小数乘法转化成整数乘法来计算,两个因数与积的小数位数有什么联系?小组里说说小数乘小数应该怎样计算。
小数乘法和除法教学目的:1、整理小数乘法和除法的计算法则。
2、复习积的变化规律和商的变化规律。
3、能用去尾或进一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小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一、口算27×3= 0.4×5=2.7×0.3= 0.35+2.3=24÷6= 24÷0.1=2.4÷0.6= 8.94-3.4=师:(出示板书)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对小数乘除法进行巩固复习。
请同学们完成这3道乘法算式。
请同学板演①0.72×5师:如何转化?(出示课件,利用课件展示计算过程,通过学生的口述展示计算过程。
)生:0.72扩大到它的100倍,所以积要缩小到它的1/100.②4.6×30= 出示错例4.6×30=13.84. 6 4. 6× 3 0 × 3 01 3 8 . 0 1 3 . 8从学生的纠错中概括:因数末尾有0要先移下来,再确定小数点的位置③ 0.54×0.14=0.07560. 5 4× 0. 1 42 1 65 40.0 7 5 6由学生概括出:小数位数不够时要补0 ,再点小数点。
师:请你们来概括下小数乘法的计算步骤(生口述,课件演示)⑴小数乘法先按照整数乘法计算(末位对齐,从个位算起);⑵因数一共有几位小数,积就从右往左数几位点上小数点。
还有可能学生会说小数位数不够,要补0或是因数末尾有0要先移下来。
师预设:归结来说就是要确定小数点正确的位置。
师: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与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有不同之处呢?(板书:确定小数点位置)小数除法预设:师:我们学习了小数乘法同时还有小数除法,下面这几道题,老师要看看哪个小组动作最快,准确率最高。
(学生板演)出示:(利用课件展示计算过程,通过学生的口述展示计算过程。
)①商中间有0的除法:14.21÷0.7 课件展示,学生口述0.7扩大10倍,被除数也扩大2 0.3 10倍,按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计算0 .7 1 4 . 2 . 1142 12 1②末尾要补0的除法18÷1.2 课件展示,学生口述被除数末尾要用0补足1 51 .2 1 8 01 26 06 0③循环小数400÷75=5.3 末尾添0继续除,除得循环小数,75 4 0 0 谁能描述什么是循环小数呢?展示循环小数概3 7 5 念,并出示小数的网络图。
小学数学《小数乘法和除法》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理解小数乘法的意义,掌握小数乘法运算的计算法则。
(2)理解小数除法的意义,掌握小数除法运算的计算法则。
(3)能够运用小数乘法和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例探究,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
(2)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小数乘法和除法的热情。
(2)培养学生勇于探究、积极思考的科学精神。
二、教学内容第一课时:小数乘法1. 教学内容:(1)理解小数乘法的意义。
(2)掌握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
(3)能够正确进行小数乘法运算。
2. 教学重点: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
第二课时:小数除法1. 教学内容:(1)理解小数除法的意义。
(2)掌握小数除法的计算法则。
(3)能够正确进行小数除法运算。
2. 教学重点:小数除法的计算法则。
三、教学方法1. 采用情境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直观展示小数乘法和除法的运算过程。
3. 采用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4. 注重个体差异,给予学生个性化的指导。
四、教学步骤第一课时:小数乘法1. 导入新课:通过生活实例,引出小数乘法的意义。
3. 演示讲解: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展示小数乘法的运算过程。
4. 练习巩固: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给予点评和指导。
第二课时:小数除法1. 导入新课:通过生活实例,引出小数除法的意义。
3. 演示讲解: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展示小数除法的运算过程。
4. 练习巩固: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给予点评和指导。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练习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完成练习题的正确率和速度,评估学生的掌握程度。
3. 小组合作:评价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的表现,包括沟通交流、合作解决问题等。
数学教学设计-小数的乘法和除法小数的乘法和除法1. 教学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小数的乘法和除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规则,能够熟练进行小数的乘法和除法运算。
2. 教学重点:小数的乘法和除法的运算规则和方法。
3. 教学难点:小数的乘法和除法的运算过程中的小数点的处理方法。
4. 教学准备:教材、教具、布置好的教学环境。
5. 教学步骤:步骤一:引入- 提问:小数运算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一种运算,你们知道小数的乘法和除法是怎么进行的吗?- 引导学生回忆小数的基本概念和运算规则,以及乘法和除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规则。
步骤二:小数的乘法- 讲解小数的乘法运算规则:先将乘数和被乘数按照整数相乘的规则进行计算,然后根据小数点的位置确定最终结果的小数点位置。
- 演示习题:例如,计算0.2 ×0.3,将0.2和0.3相乘得到0.06,最终结果为0.06。
- 带领学生一起完成更多的小数乘法运算练习,提醒学生在计算过程中要注意小数点的位置。
步骤三:小数的除法- 讲解小数的除法运算规则:将除数和被除数按照整数相除的规则进行计算,然后根据小数点的位置确定最终结果的小数点位置。
- 演示习题:例如,计算0.6 ÷ 0.2,将0.6除以0.2得到3,最终结果为3。
- 带领学生一起完成更多的小数除法运算练习,提醒学生在计算过程中要注意小数点的位置。
步骤四:综合练习- 给学生分发练习题,包含小数的乘法和除法运算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
- 督促学生检查答案,并解释解题过程中的错误。
步骤五:总结- 回顾小数的乘法和除法的运算规则和方法。
- 强调学生需要在实际生活中灵活应用小数的乘法和除法运算。
6. 教学延伸:- 引导学生进行小数的实际问题应用,例如计算商品打折后的价格、计算混合液体的浓度等。
- 结合游戏和实例,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来加深对小数的乘法和除法的理解。
小学数学《小数乘法和除法》优秀教案第一章:小数乘法概述1. 教学目标:了解小数乘法的概念和意义,掌握小数乘法的基本运算方法。
2. 教学内容:介绍小数乘法的定义,分析小数乘法与整数乘法的区别,演示小数乘法的运算过程。
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演示、练习相结合的方法,引导学生理解小数乘法的概念。
4. 教学步骤:(1)引入小数乘法的概念,让学生回顾整数乘法的知识。
(2)通过实际例子,讲解小数乘法的运算方法。
(3)进行小数乘法的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5.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小数乘法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第二章:小数乘法的运算规则1. 教学目标:掌握小数乘法的运算规则,能够正确进行小数乘法运算。
2. 教学内容:介绍小数乘法的运算规则,分析小数乘法中的位数问题,讲解小数点的位置确定方法。
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演示、练习相结合的方法,引导学生掌握小数乘法的运算规则。
4. 教学步骤:(1)回顾小数乘法的概念,引入小数乘法的运算规则。
(2)通过实际例子,讲解小数乘法中的位数问题和确定小数点位置的方法。
(3)进行小数乘法的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5.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小数乘法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第三章:小数除法概述1. 教学目标:了解小数除法的概念和意义,掌握小数除法的基本运算方法。
2. 教学内容:介绍小数除法的定义,分析小数除法与整数除法的区别,演示小数除法的运算过程。
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演示、练习相结合的方法,引导学生理解小数除法的概念。
4. 教学步骤:(1)引入小数除法的概念,让学生回顾整数除法的知识。
(2)通过实际例子,讲解小数除法的运算方法。
(3)进行小数除法的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5.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小数除法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第四章:小数除法的运算规则1. 教学目标:掌握小数除法的运算规则,能够正确进行小数除法运算。
2. 教学内容:介绍小数除法的运算规则,分析小数除法中的位数问题,讲解小数点的位置确定方法。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理解小数乘法的意义,掌握小数乘法的运算方法。
(2)理解小数除法的意义,掌握小数除法的运算方法。
(3)能够运用小数乘法和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例演示,引导学生理解小数乘法的运算规律。
(2)利用计数单位,帮助学生掌握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3)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小数除法的运算规律,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2)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小数乘法:(1)理解小数乘法的意义。
(2)掌握小数乘法的运算方法。
(3)能够正确计算小数乘法。
2. 小数除法:(1)理解小数除法的意义。
(2)掌握小数除法的运算方法。
(3)能够正确计算小数除法。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小数乘法的运算方法。
(2)小数除法的运算方法。
(3)运用小数乘法和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2. 教学难点:(1)小数乘法中的进位问题。
(2)小数除法中的除不尽问题。
四、教学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计数单位模型、小数乘法和除法的练习题。
2. 学具:学生用书、练习本、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1)利用生活实例,引出小数乘法和小数除法的意义。
(2)通过提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教学小数乘法:(1)利用计数单位,引导学生理解小数乘法的运算规律。
(2)通过示例,讲解小数乘法的运算方法。
(3)让学生进行小数乘法的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3. 教学小数除法:(1)利用实例,引导学生理解小数除法的运算规律。
(2)通过示例,讲解小数除法的运算方法。
(3)让学生进行小数除法的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4. 应用拓展:(1)运用小数乘法和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2)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解题心得。
5. 总结与反思:(1)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小数乘法和除法的运算规律。
(2)学生自我评价,找出不足之处,进行改进。
小数乘法和除法(第一部分)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1.理解小数乘法和除法的概念和原理;2.掌握小数乘法和除法的运算规则;3.运用小数乘法和除法解决实际问题;4.提高小数计算的准确性和速度。
二、教学重点1.小数乘法的运算规则;2.小数除法的运算规则。
三、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小数乘法的概念和原理;2.小数乘法的运算规则;3.小数乘法实例演练。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知通过简单的例子引导学生回顾和复习小数的基本概念和运算规则,为学习小数乘法和除法打下基础。
2. 学习小数乘法的概念和原理讲解小数乘法的概念和原理,通过具体的例子帮助学生理解小数乘法的运算规则。
3. 讲解小数乘法的运算规则详细讲解小数乘法的运算规则,包括小数点的处理、末尾补零等。
通过示例演示和练习,让学生熟悉和掌握小数乘法的运算方法。
4. 小组合作练习将学生分为小组进行合作练习,相互讨论和解答小数乘法计算题,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 小数乘法实例演练将一些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转化为小数乘法的计算题,让学生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来巩固和应用所学的知识。
6. 总结归纳对本节课学习的内容进行总结归纳,强调小数乘法的运算规则和实际应用。
五、教学评价本节课的教学评价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学生课堂参与情况:学生是否能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练习;2.学生对小数乘法的理解和掌握程度:通过学生的答题情况和解题方法,评估学生对小数乘法的理解和掌握程度;3.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实际问题的解答,评估学生将小数乘法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能力。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实例演练和合作练习等多种方式,帮助学生掌握小数乘法的运算规则和应用方法。
但在教学过程中,发现部分学生对小数乘法的概念理解不深,需要加强对小数运算规则的讲解和练习。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增加更多的实例训练,提高学生对小数乘法和除法的掌握程度,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九册 8 总复习第1课时小数乘法和除法教学目的:1、整理小数乘法和除法的计算法则。
2、理解小数乘法和除法的结果与第二个因数和除数的关系。
3、能进行小数乘法和除法的简便运算。
4、理解循环小数的意义,会用循环小数表示商。
5、能用进一法和收尾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概念回顾。
1、小数乘法和除法的计算方法与整数乘法和除法的计算方法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2、计算小数乘法和除法要注意什么?
3、计算结果有几种取近似值的方法?
4、什么叫循环小数?
二、在判断中辨析概念。
1、两个因数都是两位小数,它的积是两位小数。
2、m×0.98的积一定小于m.
3、3.636363是循环小数。
4、2.5×17+2.5×13=2.5×(17+13)运用了乘法结合律。
5、小毛看一本120页的故事书,每天看35页,要看4天。
三、在计算中理解法则。
3.25×
4.83.6÷0.25
四、简便计算。
0.25×32×1.252.85×5.2+2.85×5.8-2.85
3.6÷0.25÷0.43.69-(1.69-5.8)
五、在运用中掌握方法。
1、李老师用200元买字典,每本48.5元,可以买几本?
2、工地上有160吨货物,用载重8.5吨的汽车要运多少次?
六、作业。
1、总复习第1、2题。
2、练习二十五第1---5题。
感谢您的阅读,本文如对您有帮助,可下载编辑,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