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煤炭行业投资分析报告
- 格式:pptx
- 大小:1020.80 KB
- 文档页数:5
目录1.煤炭价格:淡季不淡,国内动力煤价格大幅上涨 (3)2. 煤炭产量:3月份原煤产量同比下降0.2% (6)3. 煤炭进出口:1-3月煤炭进口量同比下降28.5%,其中3月份进口量同比下降1.8% (6)4. 煤炭下游分析:3月下游产量增速较快,火电超预期增长 (7)5. 市场表现:最近一个月煤炭板块涨幅明显跑赢大盘 (8)6 煤价淡季不淡,看好板块估值修复,给予行业“中性”投资评级 (10)插图目录图1:大同动力煤价格走势(元/吨) (4)图2:秦皇岛山西优混价格走势(元/吨) (4)图3:环渤海动力煤价格走势(元/吨) (4)图4:澳大利亚BJ煤炭价格走势(元/吨) (4)图5:临汾主焦精煤车板价走势(元/吨) (5)图6:平顶山主焦煤出厂价走势(元/吨) (5)图7:晋城无烟煤价格走势(元/吨) (5)图8:阳泉无烟煤价格走势(元/吨) (5)图9:阳泉喷吹煤价格走势(元/吨) (5)图10:长治喷吹煤价格走势(元/吨) (5)图11:我国煤炭月度产量情况(万吨) (6)图12:我国煤炭年度产量情况(亿吨) (6)图13:秦皇岛港煤炭库存(万吨) (6)图14:我国煤炭进出口月度情况(万吨) (7)图15:我国煤炭进出口年度情况(亿吨) (7)图16:我国火电发电量情况(亿千瓦时) (7)图17:我国生铁产量情况(万吨) (7)图18:我国水泥产量情况(万吨) (8)表格目录表 1:各种煤种价格以及变化 (3)表 2:2021年A股各板块表现(3月20日-4月19日) (8)表 3:2021年煤炭板块各公司股价表现(3月20日-4月19日) (9)1.煤炭价格:淡季不淡,国内动力煤价格大幅上涨动力煤价格:国内动力煤价格大幅上涨。
近一个月,动力煤生产地大同动力煤(Q6000)车板价(含税)579元/吨,上涨26.70%;陕西榆林动力煤(Q6000)坑口价(含税)605元/吨,上涨18.63%,兖州动力煤块(Q6000)车板价(含税) 864元/吨,上涨23.08%。
行业动态跟踪报告2021年煤化工用煤或增加5000万吨煤炭2021年02月28日中性(维持)相关研究报告《行业动态跟踪报告*煤炭*业绩具备确定性,需求波动或加大》2021-02-24《行业深度报告*煤炭*矿井水资源化空间广阔,煤层气碳减排效益显著》2021-02-09《行业年度策略报告*煤炭*量价温和上涨,业绩逐季改善》2020-12-11 《行业半年度策略报告*煤炭*供改收官,关注龙头和转型》2020-07-02 《行业深度报告*煤炭*新基建助力矿山升级,智慧矿山时代到来》2020-05-27证券分析师樊金璐投资咨询资格编号S1060520060001************f*********************.cn 投资要点⏹发展煤化工是替代石油的重要途径。
现代煤化工(又称为新型煤化工、煤炭深加工)是指以煤为主要原料生产多种清洁燃料和基础化工原料的煤炭加工转化产业。
现代煤化工产品可以替代石油产品,减少石油对外依存度,同时在较高油价下具有明显经济性。
⏹60美元/桶是现代煤化工盈亏平衡点。
煤炭液化项目盈亏平衡点在国际布伦特油价55-65美元/桶之间,低于其他非常规石油开发成本。
当国际原油价格高于50美元/桶时,煤制烯烃项目具备成本竞争力;原油价格高于60美元/桶时,煤制芳烃项目具备成本竞争力;原油价格高于55美元/桶时,煤制乙二醇项目具备成本竞争力。
⏹高油价支撑煤化工开工率或显著提升。
低油价下煤化工产能利用率不高,2019年我国煤化工产能利用率为80%左右;考虑到2020年疫情影响,低油价和弱需求下,2020年煤化工产能利用率整体有所下降,维持在70%左右。
油价复苏提升煤化工用煤需求,如果油价一直处于60美元/桶左右的高位区间,预计2021年现代煤化工用煤同比增加约5000万吨,平均每月增长400多万吨,对坑口煤价有一定支撑。
“十四五”期间,如果油价一直处于相对高位,2025年煤化工用煤量将比2020年底增加约1.2亿吨。
2021年中国煤炭行业现状分析一、中国煤炭现状分析煤炭是地球上蕴藏量最丰富,分布地域最广的化石燃料。
主要分为烟煤和无烟煤、次烟煤和褐煤等四类。
世界煤炭可采储量的60%集中在美国(25%)、苏联加盟共和国(23%)和中国(12%)。
2016-2021年件,中国原煤产量总体比较稳定。
2021年中国原煤产量突破40亿吨,同比2020年增涨了5.99%。
2020年受疫情等因素影响,原煤产量略有下降,仅下降0.16%。
我国原煤主要产地有山西、陕西、内蒙古和新疆,2020年山西原煤产量为106306.8万吨,陕西原煤产量为67942.6万吨,内蒙古原煤产量为100091.3万吨,新疆原煤产量为26587.4万吨。
2021年1-10月,山西原煤产量为98231.0万吨,陕西原煤产量为57211.7万吨,内蒙古原煤产量为83233.5万吨,新疆原煤产量为24280.1万吨。
二、中国煤炭进出口据海关总署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21年12月份,我国进口煤量为3095万吨,较2020年12月份减少20.8%,较2021年11月份减少11.7%,同环比均出现下降。
2021年全年,我国共进口煤炭32322万吨,同比增长6.6%。
煤炭进口品种中,型煤的进口量占比最高,占比为37%;其次是炼焦煤和无烟煤,进口量占比约14%;褐煤进口量占比约为12%。
分煤种煤炭进口量占比三、煤炭运发量2020年全国铁路累计发运煤炭23.6亿吨,同比下降3.9%。
其中主要港口发运煤炭7.5亿吨,同比下降3.3%。
2021年1-10月,中国铁路累计发运煤炭20.97亿吨。
四、煤炭行业最新政策煤炭产业是我国重要的基础产业,煤炭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关系国民经济健康发展和国家能源安全。
为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合理、有序开发煤炭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和生产力水平,促进煤炭工业健康发展,我国相关部门发布了一些列政策支持引导煤炭行业发展。
五、煤炭安全煤炭行业安全问题备受关注,据统计,2021年我国首次在第四季度没有发生重特大事故并且创造了矿山事故总量历史最低纪录。
doi:10.19868/ki.gylgl.2021.04.010我国煤炭行业前景及授信策略分析”陈樟福生1刘雅萍$(1.国家开发银行评审管理部,北京100031;2.国家开发银行厦门市分行,福建厦门361001)摘要:近年来,在煤炭行业产能过剩、效益大面积亏损及国家“去产能”政策实施的背景下,金融机构对煤炭行业前景普遍持担忧态度,从而削弱了对煤炭行业的支持力度,使得煤炭企业获得融资的难度增加。
文章通过分析我国煤炭供需现状、产能利用率情况以及未来煤炭需求,认为煤炭行业已逐步进入基本稳定期;金融机构可结合行业调控政策,合理控制贷款规模和增速,择优支持,以金融手段服务国家能源发展战略。
关键词:煤炭;融资;授信;产能过剩中图分类号:F252.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7934(2021)04-0110-10一、引言2012年煤炭市场下行,行业供需形势出现拐点,行业利润率急剧下滑,亏损面快速扩大,行业呈现产能过剩态势。
煤炭企业,特别是中小型煤企,经营普遍陷入困境。
银行在煤炭行业的不良贷款额和不良率双双上升。
2016年,以《国务院关于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的意见》(国发〔2016〕7号)为标志,我国启动煤炭行业结构性改革及“去产能”工作。
基于对行业发展前景不明朗、煤炭企业经营压力大、行业贷款风险凸显的担忧,银行业对煤炭行业的信贷支持尤为谨慎。
经过5年的努力,我国煤炭行业“去产能”成效显著,行业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
“十四五”时期,我国仍将面临复杂的国际、国内能源革命形势,未来很长一段时期,煤炭在我国一次能源消费中仍将占主导地位。
在新形势下,对煤炭行业授信策略的研究较少,银行业如何看待煤炭行业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及相应风险,如何支持煤炭行业的健康持续发展,是个非常值得分析研究的课题。
本文梳理了我国煤炭行业的分阶段政策转变,分析了行业产能过剩的程度,对煤炭企业的经营风险进行了研判,提出了银行授信的支持策略。
全球煤炭行业生产情况分析一、全球煤炭基本情况煤炭是地球上储藏量最丰富,分布地域最广的化石燃料。
煤炭是古代植物埋藏在地下经历了复杂的生物化学和物理化学变化逐渐形成的固体可燃性矿物,被人们誉为黑色的金子,工业的食粮。
煤炭是十八世纪以来人类世界使用的主要能源之一,石油化工兴起后,煤炭及其化工产品的发展势头有所放缓。
但近年来石油市场的动荡、石油价格攀升,煤炭作为储量巨大并且可能替代石油的资源再次受到重视。
煤炭是人们生产生活必不可缺的能量来源之一,煤炭的供应也关系到世界工业乃至整个社会方方面面的发展的稳定,煤炭的供应安全问题也是各国能源安全中最重要的一环。
美国的已探明煤炭储量全球最多,2020年其已探明煤炭储量为248941百万吨,占到全球已探明煤炭储量的23.18%。
其次是俄罗斯、澳大利亚和中国。
虽然中国的已探明煤炭储量位居全球第四,但中国的煤炭产量排在全球第一。
从2014-2021年全球煤炭价格来看,煤炭价格虽然有过下滑,但整体上呈上涨趋势,尤其在2021年全球煤炭价格上涨幅度较大,其中上涨幅度最大的是西北欧市场,2021年该市场价格为121.7美元/吨,同比上涨142.62%;上涨幅度相对较小的是美国阿巴拉契亚中部价格,2021年该市场价格为68.54美元/吨,同比上涨60.25%。
最近数十年全球“去煤化”趋势导致全球煤炭供应弹性下降,而疫情后煤炭需求爆发、极端天气、地缘冲突以及能源替代和联动等多重因素共同推动了煤炭价格的上涨,导致了2021年以来全球煤炭价格大幅上涨。
二、全球煤炭发热量情况煤炭生产受到市场供需和价格等因素的影响而波动,2015年和2016年由于需求增长放缓和清洁能源的涌入,全球煤炭发热量减少,2020年则是由于俄内需减少以及欧洲、韩国等主要出口市场需求下降,全球煤炭发热量减少。
2014-2021年全球煤炭发热量有所起伏,但整体保持在150-170EJ之间。
2021年全球煤炭发热量为167.58EJ,同比上涨5.63%。
行内偕作·行业深度2021年11月08日[Table_Title1]煤炭行业深度报告——能源结构调整下的新周期■我国煤炭资源丰富,是全球最大的生产国、消费国和进口国,但区域供需错配。
2020年我国煤炭产量和消费量分别为39亿吨和39.6亿吨,全球占比分别为50.4%和54.3%;进口量为3亿吨,全球占比为20.8%。
从结构上来看,规上企业产量为38.4亿吨,其中动力煤占八成以上。
2020年动力煤产量为31.7亿吨,占比为82.5%;炼焦煤产量为4.8亿吨,占比为12.5%。
从区域来看,产量在优化资源布局下向晋陕蒙大型煤矿集中;而下游消费则以电力为主,东部经济发达地区消费量大。
旺盛的国内需求、供需错配、优质资源稀缺和国外价格优势等支撑煤炭进口。
往年我国进口对澳大利亚依赖度较高,2020年末澳煤禁运后,印尼和蒙古难以填补上缺口,对我国供需格局,特别是炼焦煤的供需格局形成了一定的冲击。
■经济发展与行业政策驱动行业周期变化,近期价格上涨主要源于经济修复带来的旺盛火电耗煤需求和政策端对供给的约束。
2009年至今我国煤炭行业共经历两轮周期共四个阶段,分别为“四万亿”刺激期(2009-2011年)、产能过剩期(2012-2015年)、供给侧改革期(2016-2018年)、环保安全政策期(2019-2020年),驱动阶段变化的主要因素分别为经济发展-行业政策-行业政策-经济发展。
今年1-8月价格的快速上涨主要源于疫后经济修复带来的旺盛电力需求,以及供给端受到的多重限制,包括环保、安全监管、反腐政策对主产区的约束、澳煤禁运造成的进口缺口、暴雨天气对运力造成的冲击等。
从全年来看,经济修复带来的工业用电以及极端天气提升的居民用电将持续对煤炭需求形成支撑。
虽然保供增产政策将拉动产量增加,但安全环保政策以及澳煤禁运仍制约煤炭供给。
全年供需“紧平衡”格局依然延续,支撑价格在高位震荡。
■“双碳”下行业政策将成为周期轮动的主导因素,能源结构调整要求政策重心向高质量发展升级。
国内外煤炭市场分析煤炭市场是全球能源市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煤炭的应用广泛,包括发电、钢铁、化工、建筑等多个行业。
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以及能源消费的增加,煤炭市场呈现出不同的发展趋势。
以下是煤炭市场现在及未来的发展及举例说明:1. 国内市场当前,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煤炭消费国,煤炭市场集中在国内。
在过去的几年中,中国对煤炭产业的严格限制使得国内煤炭市场逐渐减少。
但是,在2020年之后,随着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和能源消费的再次增加,煤炭市场逐渐趋于平稳,未来还将继续增长。
举例:2021年第一季度,随着工农业用电消费的逐步恢复,国内市场煤炭需求显著增加。
受此影响,煤价持续上涨,多数地区储备煤炭量明显减少。
煤炭的使用量逐渐增加。
2. 国际市场随着国际贸易的推广,全球煤炭市场由最近几年的供应过剩趋势向供不应求的方向改变。
同时,同时由于多数国家对环境保护的加强,煤炭市场随时间逐渐减少。
未来,煤炭市场将进一步去过剩状态,并逐渐恢复平衡。
举例: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煤炭出口国之一,澳大利亚是国际煤炭市场的重要参与者。
不过,澳大利亚的煤炭市场在过去的两年中遭受严峻的下滑,尤其在2020年受到疫情的重创,其煤炭出口总额的下降超过30%。
但是,随着市场逐渐恢复,未来将有巨大增长的空间。
3. 变化趋势未来,随着政策的转变,煤炭市场将面临更多的挑战和机遇。
一方面,由于环境保护的需求,煤炭市场将逐渐转向清洁能源。
另一方面,随着科技的进展和新能源的开发,市场竞争也将日益激烈。
举例:由于中国政府的政策推进和持续的市场需求,清洁化煤技术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这种技术可以降低排放,提高煤炭使用效率并延长煤炭产业的寿命。
未来,煤炭市场将会更加注重可持续发展,清洁化煤将是一个主要的发展方向。
中国煤炭开采行业现状及趋势分析内容概况:由于煤炭产能释放周期较长,后续新增产能将主要取决于煤炭产业固定投资情况。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1、2022年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同比分别增长11.4%、24.4%,2023年前5个月累计同比增长7.2%,保持较快增长。
随着煤炭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持续增长,煤炭产能后续或将加速释放,煤炭供需关系有望得到较大改善,助力煤价逐步回归合理区间。
关键词:煤炭开采、煤炭洗选、煤炭一、国内煤炭开采行业正从普通机械化开采转向综合机械化开采煤炭开采是指对地下或露天煤炭矿床进行勘探、采掘和提取的过程。
煤炭开采主要有三种方法:炮采、普通机械开采、综合机械开采。
炮采是指在长壁工作面用爆破方法落煤、爆破及人工装煤、输送机运煤和单体支柱支护的采煤工艺系统,普通机械开采是指用机械方法破煤和装煤、输送机运煤和单体支柱支护顶板的采煤工艺,与综合机械化最大区别在于综合机械化采用液压支架,而普通机械化采用的是单体支柱支护顶板。
综合机械开采在工作面采煤工艺过程中的破煤、装煤、运煤、支护、采空区处理五大工序全部实现了机械作业。
二、煤炭行业保持高景气度,政策强调增产保供稳价,煤炭消费占比回升煤炭行业从2021年以来维持高景气度,2022年景气度持续攀升,煤炭产量创历史新高。
2021年以来,疫后恢复带动需求上升,十三五期间去产能带来供给不足,煤炭价格整体提升。
2022年,煤炭行业延续高景气度,俄乌冲突爆发导致全球能源价格大涨,国内电力、化工行业用煤需求增长,而降雨量偏弱导致水电发力,我国煤炭价格维持高位运行。
为平抑煤价波动,政策强调增产保供稳价,煤炭产量创历史新高,行业产能利用率处于高位。
从国内能源需求结构来看,煤炭依旧占据主导地位,随着清洁能源发电行业崛起,煤炭在火力中需求持续下降,但火力发电依旧是国内电力来源的主要方式,同时光伏、风电等清洁能源发电模式尚未完善,煤炭需求占比有所回升。
2022年煤炭行业研究报告一、“双碳”政策推动我国发电结构变化(一)我国电力结构:火电职责重心从“主力→调峰”转移“发电主力”是火电的职责重心。
“富煤、贫油、少气”的资源禀赋现状决定了我国以煤炭为主的一次能源结构,也使得火电在电力领域处于绝对的主导地位。
根据历史发电量数据及装机规模,我们发现从新中国成立到 2013 年前火电承担了我国主要的电力供应角色。
在此期间,火电装机(CAGR=10.4%, 1957-2012 年)和火力发电量(CAGR=9.6%,1989-2012 年)快速增长,6000 千瓦及以上电厂火电装机占比也持续高于 70%,进而在中国尚未于清洁能源发电方面取得有效进展时,满足“工业化时代”高强度用电需求。
2013 年开始,6000 千瓦及以上电厂火电装机占比开始低于 70%且逐年下降,火力发电 5 年复合增速也进入下降趋势;同时,《环境保护税法》将排污费改为环保税,标志着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开始、《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战略(2016-2030)》要求到 2020 年把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在 50 亿吨标准煤以内,如此一系列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政策也开始陆续出台,叠加可再生能源也在技术进步、补贴政策下高速发展,火力发电主力的职责在其他能源发电增长中逐渐转移。
火力发电已逐渐从发电主力调整至调峰职责。
技术完备、电力消纳等问题需要时间解决,因此清洁能源发电的接入会伴随着电力系统调峰、调节问题出现,火电的调峰职责也逐渐重大。
对比欧美等发达国家电力发展历史,我们发现欧美等国火电也是经历“主力→调峰”等过程,例如丹麦从2000 年电力市场接入可再生能源开始,便持续进行了近十几年的火电机组灵活性改造战略,这样的经验也已经遍布欧洲各国,使得欧洲在进入 21 世纪以后火电职责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我们从数据中也会发现我国火电也逐渐转为“调峰”职责,即在全社会发电增速较低时,火电增速弱于全社会发电增速,反之当全社会发电需求大幅增加时,火电增速将高于全社会发电增速,因此 2021 年当全社会发电量超预期高速增长时,火电增量贡献占比高达 71%。
2021年中国煤化工行业全景速览摘要:一、发展环境:煤炭资源充足,给行业提供良好的支撑中国是世界上煤炭第一生产大国,产量占全球煤炭产量的一半以上。
但我国的煤炭资源分布不均衡,主要分布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地区、山西、陕西和新疆地区,我国的煤炭资源也逐渐形成了“北煤南运、西煤东调”的格局。
煤化工按照不同的生产工艺不同主要可以分为煤焦化、煤气化、煤液化等等。
煤化工产品可以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如炼铁和有色金属冶炼、城市煤气、燃料、食品、药品、农业种植等。
尤其是煤液化生产出汽油、柴油等,在石油短缺时,可以替代天然石油。
二、发展现状:煤化工市场规模扩大,产能产量逐年上涨煤化工开始于第一次工业革命,随着石油化工的兴起,煤化工发展速度放缓。
但随着石油供应紧张,油价持续上涨,煤化工再一次被人们重视起来。
近年来,我国焦炭、甲醇、煤制气、煤制油等煤化工产品的产能产量逐渐上涨。
煤化工产品的发展,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我国“富煤、缺油、少气”的能源问题,从而提高能源安全。
三、企业分析:重点企业煤化工毛利率有所下滑,但煤化工营收整体呈上涨趋势中国神华和中煤能源都是煤化工领域的重点企业,其煤炭开采、安全生产技术均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2016-2021年两家企业的煤化工毛利率整体上有所下滑,但两家企业的煤化工营业收入整体上呈现出缓慢上涨的趋势,尤其中煤能源2021年煤化工营业收入为216.7亿元,同比上涨27.07%,同年中国神华的煤化工营业收入为58.51亿元,同比上涨13.28%。
四、发展趋势:煤化工将有效发挥“石油替代”的作用,完善国家能源结构,同时向清洁低碳能源发展面对国际上石油价格动荡的现状,通过现代煤化工制取油品和大宗化学品,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我国石油的对外依赖度过高的问题,弥补国家能源的结构性缺陷。
同时煤化工产品价格受供需关系、产品特点、运力、天气等多重因素影响,变幻莫测,部分市场研判能力弱的企业就会被淘汰出局,从而促进行业集中度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