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皇岛铁路枢纽总布置示意图2012
- 格式:pdf
- 大小:2.07 MB
- 文档页数:1
收稿日期:20060111作者简介:景丽红(1964)),女,1984年毕业于西南交通大学铁道运输专业,高级工程师。
秦沈客运专线引入秦山地区方案研究景丽红(铁道第三勘察设计院,天津 300142)Researc h on t he Sche m e for t he Q i nhuangdao-Shenyang Passe nger Dedicate d Rail w ay Leadi ng t o Qi ns han AreaJi n g L i h ong摘 要 秦沈线是我国自行设计的第一条客运专线,其引入既有枢纽线路疏解方案、接轨站设计方案的特点与客货混运铁路有着本质的区别。
既有秦山地区(秦皇岛)山海关地区)铁路行政管理隶属于3个铁路局,枢纽内设备分工不尽合理,运输组织复杂。
经综合比选,确定采用客货分线方案。
关键词 秦沈客运专线 枢纽 方案研究 客货分线1 既有枢纽概况及存在的问题111 既有枢纽概况(1)枢纽概况秦山地区铁路枢纽位于河北省秦皇岛市境内,既有京山、京秦、大秦线由枢纽西端引入,沈山线由枢纽东端引入,4条干线在此交汇。
另有秦皇岛西端的大秦转京秦上、下行联络线,秦皇岛经东信号所联结一二期码头的秦东上、下行联络线,柳村至三四期煤码头的上、下行联络线,柳村站至山海关的柳山上、下行联络线及绥中电厂专用线。
枢纽内共有14个车站。
总图对客运站的分工原则为:秦皇岛站为主要客运站,山海关为重要客运站,北戴河为辅助客运站。
枢纽内既有京秦、大秦线和新建秦沈客运专线为双线电气化铁路,既有京山、沈山线采用内燃机车牵引。
秦沈线引入秦山地区方案示意如图1所示。
图1 秦沈线引入秦皇岛山海关地区方案示意(2)枢纽内运输设备分工管理特点秦山地区铁路枢纽是路内惟一的由3个铁路局共同管理的铁路枢纽,其铁路设备管理分工特点为:大秦线、柳山线及柳村站、三四期煤码头站由太原铁路局管理;沈山线及山海关编组站和客站由沈阳铁路局管理;京山线和秦皇岛等车站由北京铁路局管理。
秦皇岛山海关港区规划方案研究中交水运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二〇一四 年 一 月项目编号 SY-SYGH2013003-GH 版 次1 密 级编制单位:中交水运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咨询等级:甲级证书编号:工咨甲20120070107发证机关: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证日期:2012年8月15日主管院长:燕太祥(教授级高工)主管总工:陈云飞(教授级高工)主管所长:王海霞(教授级高工)主管所总周玉华(高级工程师)项目经理:薛晓晓(工程师)张志霞(经济师)参加人员:尹慧慧(经济师)卓明泉(工程师)蔡翠苏(工程师)龙友(高级工程师)林结庆(高级工程师)魏红彤(高级工程师)徐爱彬(工程师)高树奇(助理工程师)目录前言 (1)1 项目背景 (1)2 规划范围 (1)3 编制依据 (2)4 主要结论 (2)第1章港口发展现状 (5)1.1 地理位置 (5)1.2 自然条件 (5)1.3 港口现状 (16)1.4 综合评价 (20)第2章港口吞吐量和船型发展预测 (22)2.1 港口经济腹地 (22)2.2 港口吞吐量发展水平预测 (22)2.3 船型发展预测 (37)第3章港口性质与功能 (44)3.1 港口性质 (44)3.2 港口功能 (44)第4章港口岸线利用规划 (47)4.1 岸线资源评价 (47)4.2 港口岸线利用规划 (48)第5章港口总体布置规划 (49)5.1 规划原则 (49)5.2 功能区划分 (49)5.3 港区布置规划 (50)5.4 水域布置规划 (54)5.5 港界 (54)第6章港口配套设施规划 (56)6.1 集疏运规划 (56)6.2 给排水及消防规划 (59)6.3 供电规划 (60)6.4 通信信息规划 (60)6.5 支持系统规划 (61)第7章环境保护规划 (63)7.1 港口环境现状 (63)7.2 对环境可能造成的影响分析 (63)7.3 环境保护规划 (65)7.4 环境影响评价 (67)第8章与相关规划关系 (68)第9章问题与建议 (71)附图♦附图1 山海关港区地理位置及腹地经济形势图♦附图2 山海关港区现状图♦附图3 山海关港区岸线利用规划图♦附图4 山海关港区布置规划图(方案一、方案二、方案三)♦附图5 山海关港区水域布置规划图♦附图6 山海关港区集疏运系统规划图前言1、项目背景秦皇岛港位居华北、东北之间的咽喉地带,背靠京津唐经济发达地区,地处渤海湾穹顶,经黄海可直通太平洋,远抵世界各地。
铁路枢纽布局理论在铁路干、支线的交汇点或终端地区,由各种铁路线路、专业车站以及其他为运输服务的有关设备组成的总体称为铁路枢纽。
铁路枢纽是连接干、支线的中枢,是为城市区或港埠区服务以入国民各部门联系的重要纽带,也是交通运输枢纽的主要组成部分。
铁路枢纽是客、货流从一条铁路线转运到另一条铁路线的中转地区,也是城市、工业区客货到发和联运的地区。
它除办理无改编中转和有改编中转列车的作业以及枢纽地区小运转开车的;在客运作业方面办理通过和市郊旅客列车有关的运转作业;在货运方面办理各种货物的承运、装卸、发送、保管等作业;此外,还要供应牵引动力、进行机车车辆的检修等作业。
一、铁路枢纽的设备在铁路枢纽内一般应具有下列一些设备:1.铁路线路。
包括收入正线、联络线、环线、直径线、工业企业线等。
2.车站。
包括客运站、货运站、编组站、工业站、港口站等。
3.疏解设备。
包括铁路线路与铁路线路的平面和立交疏解、铁路线路与声调公路的跨线桥和平交道口以及线路所等。
4.其他设备。
包括机务段、车辆段、客车整备所等。
二、铁路枢纽分类铁路枢纽按其在铁路网上的地位和作用可分为以下几类。
1.路网性铁路枢纽凡其承担的客、货运量和车流任务涉及整个铁路网的枢纽都属于路网性铁路枢纽。
这种枢纽一般位于几条铁路干线交叉或衔接的大城市,办理大量跨局通过车流和地方车流,设有较多的专业车站,其设备的规模和能力都很大,如沈阳、北京、郑州、徐州、武汉、上海等到枢纽。
2.区域性铁路枢纽凡其承担的客、货运量和车流组织主要为一定的区域范围服务的枢纽都属于区域性铁路枢纽。
这种枢纽一般都位于干部线和支线的交叉或衔接的大、中型城市,主要办理管内的通过车流和地方车流,设备规模不大,如太原、蚌埠、柳州等枢纽。
3.地方性铁路枢纽凡承担的货运量和车流组织主要为某一工业区或港口等地方作业服务的枢纽。
这种枢纽一般都江堰市位于大工业企业和水陆联运地区,办理大量的货物装卸和小运转作业,如大同、秦皇岛等枢纽。
秦皇岛站东咽喉布置的研究孙文广【摘要】秦皇岛地区铁路主要由京山、京秦、大秦、秦沈客运专线4条Ⅰ级干线和东西2个疏解区及9个车站组成.4条干线在秦皇岛站两端咽喉接入车站.92号道岔组处在秦皇岛站东咽喉,因京秦下行线在咽喉区和京山下行线共用1条线路,均占用了92号道岔组,造成92号道岔组能力饱和,从技术上探讨该问题解决的方案和必要性.【期刊名称】《铁道标准设计》【年(卷),期】2004(000)009【总页数】3页(P24-26)【关键词】秦皇岛地区铁路;92号道岔组;咽喉能力;区间能力【作者】孙文广【作者单位】北京铁路勘测设计院线桥科,北京,10086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U2911 概况1.1 秦皇岛地区铁路概况(图1)秦皇岛地区铁路主要由京山、京秦、大秦、秦沈客运专线4条Ⅰ级干线和东西2个疏解区(东疏解区由大秦线出关柳山线与京山线疏解构成,西疏解区由大秦转京秦联络线构成)及9个车站(北戴河、南大寺、西张庄、义卜寨、秦皇岛、秦南、秦东、柳村、龙家营)组成。
其中,秦皇岛站为主要客运站,秦东站为路港联合编组站,秦南站为地区编组站,柳村为区段站,其余为中间站。
南大寺站、秦皇岛站、秦东站、秦南站在秦皇岛地区组成了一个环状铁路框架。
秦皇岛地区铁路在路网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图1 秦皇岛地区铁路示意1.2 秦皇岛站概况(图2)秦皇岛站是秦皇岛市的主要客运站,是直属一等站,京山线、京秦线及大秦线在该站汇合。
站内现有京山正线2股、京秦正线2股、大秦正线2股,到发线8股,有效长1 050 m,旅客站台4座,并有地道相连。
车站主要办理旅客列车、货物列车的通过、会让、待避作业,以及旅客列车始发终到作业。
2 问题的提出图2 秦皇岛站东咽喉示意(单位:m)秦沈客运专线的建成及京山、京秦客货分流局面的形成,北京至沈阳建立起一条快速客运通道。
秦沈客运通道通车后,按照2004年4月18号铁路新运行图需通过京山线92号道岔组(92号道岔所处的道岔组定义为92号道岔组),运行的列车总计131列,造成秦皇岛站东咽喉能力饱和,不能适应现行图定及近远期客货列车增加的需要。
秦皇岛港东扩港区铁路布置方案研究靳雄焕【摘要】根据秦皇岛市城市总体规划,秦皇岛南站规划迁至秦皇岛港东扩港区,为了满足东扩港区物资集疏运需求,港区铁路需要与地区内多条主要货运干线衔接.结合港区既有铁路及车站布局,分别研究分散接轨方案(方案Ⅰ)和集中接轨方案(方案Ⅱ),其中方案Ⅱ又分为柳村北站接轨方案(方案Ⅱ-1)和龙家营站接轨方案(方案Ⅱ-2),通过在运输组织、工程量、线路条件等方面对各方案优缺点进行比较分析,最终确定最优方案,为其他港区铁路布置方案研究提供参考.【期刊名称】《铁道货运》【年(卷),期】2016(000)008【总页数】5页(P28-32)【关键词】港区铁路;秦皇岛港;东扩港区;接轨;方案【作者】靳雄焕【作者单位】铁道第三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线路与站场枢纽设计处,天津30014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U291.7+3秦皇岛港位于渤海辽东湾西侧,是我国沿海主要港口之一,同时也是我国最大的煤炭下水港。
秦皇岛港港区铁路属于秦山地区铁路,秦山地区铁路由大秦线 (大同—秦皇岛)、京哈线 (北京—山海关—哈尔滨)、津山线 (天津—山海关)、沈山线 (山海关—沈阳北) 4 条铁路干线,以及进港线 (南大寺—秦皇岛东)、柳江地方铁路、秦皇岛东站至津山线的秦东上下行联络线等组成地区路网框架,是客货混运、路港联运的铁路地区[1]。
地区内现有 15 个车站,其中,山海关编组站为路网性编组站,秦皇岛站为地区主要客运站,山海关站、北戴河站为地区辅助客运站,秦皇岛东站、柳村南站Ⅱ场为路港煤炭交接站,秦皇岛南站、龙家营站、柳村北站等其他剩余车站为中间站。
其中,秦皇岛南站位于秦皇岛市区南端,设有到发线 7 条,调车线 12 条,简易驼峰 1 座;龙家营站位于秦皇岛市区东部,设有正线 3 条,到发线 6 条,调车线 5 条,简易驼峰 1 座,车站北侧有调车线 4 条,八三专用线在西咽喉接轨;柳村北站位于秦皇岛市区东北部,设有正线 2 条,到发线 4 条。
秦沈客运专线秦沈客运专线是中国第一条铁路客运专线,全长404公里,亦是中国铁路步入高速化的起点,通过秦沈客运专线的设计、施工、运营,能够为建设京沪高速铁路提供大量的数据及资料。
秦沈客运专线是中国铁路的里程碑式的建筑,它是中国自己研究、设计、施工的时速,至沈阳市沈阳北站,大铁路哈尔滨至沈阳段合并为京哈铁路,所以秦沈客运专线已是京哈铁路的一部分。
秦沈客运专线是全线双线电气化铁路,也是中国第一条快速客运专线。
秦沈客运专线于1999年8月16日全面开工建设,总投资约150亿元人民币,2003年10月12日正式开通运营。
秦沈客运专线是当时中国国内技术最先进的铁路,全线设计时速达到200公里或以上,并预留250公里/小时的提速条件。
其中山海关站至锦州南站一段(166公里)限速200km/h,锦州南站至沈阳北站一段(225公里)限速160km/h,而山海关站至绥中北站之间区间的线路条件更有能力进行300km/h的试验。
为了适应高速列车运行,秦沈客运专线采用了长站距的设计,全线只设有10个车站,平均约40公里设一个车站,而葫芦岛北站至绥中北站之间的距离长达60公里。
秦沈客运专线的侧向通过车站全部采用38号道岔,令侧线列车通过速度高达每小时140公里,限速较旧有的12号道岔(45km/h)、18号道岔(80km/h)有相当大的提高。
中国自行研制的动车组“先锋号”及“中华之星”曾于2002年在该线进行高速测试,试验最高时速分别达292及321.5公里。
(指2009年)商业平均运行速度(2009年初)约197公里/小时,并且可运行“和谐号”动车组。
2007年2月1日,秦沈客运专线并入“京哈铁路”,被称为京哈线“秦沈段”。
秦沈客运专线铁路全线设秦皇岛站(一等站)、山海关站(特等站)(接轨站)、东戴河站(四等站)(新建)、绥中北站(四等站)、葫芦岛北站(三等站)、锦州南站(二等站)、盘锦北站(三等站)、台安站(四等站)、辽中站(四等站)、皇姑屯站(二等站)(接轨站)、沈阳北站(特等站)等车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