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营销学第6章
- 格式:ppt
- 大小:1.86 MB
- 文档页数:35
1. 众多势均力敌的竞争对手2. 行业增长缓慢3. 高额的固定成本或者库存成本4. 缺少差异或者转换成本低5. 退出障碍高: 1.高度专门化资产的清算价值低或者转换成本高, 2.退出费用高,如劳动违约金,员工安置费等, 3.已建立某种战略协同关系, 4.情感障碍, 5.政府和社会约束进入障碍:规模经济、产品差异化、商标专有、分销渠道、绝对成本优势、政府政策等,和现有企业的反击强度)。
替代产品:是指与本企业产品具有相同或者相似功能的其他产品1.相对于卖方的销售量而言,购买是大批量和集中进行的, 2.买方购买的产品占卖方成本或者销售数额相当大的部份, 3.从该行业购买的产品属于标准化或者同质化产品, 4.买方转换成本很低, 5.买方的利润很低, 6.买方对销售商后向一体化的现实威胁, 7.产品对买方产品的质量及服务无关紧要,8.购买者掌握充分的信息。
1.供方产业由少数几个大企业支配,其产业集中度比买方产业高, 2.没有较好的替代品的供应,3.买方并非供方的主要客户,4.供方产品是买方行业的主要投入品,5.供方产品已经差异化或者已建立较高的转移成本 6.供方的前向一体化构成现实威胁。
5 种力量共同决定了行业竞争的强度和获得能力。
但各种力量的作用是不同的,最强的某个力量或者几个力量处于支配地位,起决定性作用。
(一)行业竞争观念。
1.销售商数量及产品差异程度5 种行业结构的类型一个销售商少数销售商许多销售商无差别产品彻底垄断有差别产品彻底寡头垄断 (无差别寡头垄断)不彻底寡头垄断(差别寡头垄断)彻底竞争垄断竞争(扩大本企业品牌差异2.进入与流动障碍3.退出与收缩障碍4.成本结构5.纵向一体化程度:纵向一体化是指企业采取的前向或者后向一体化策略的总称。
6.全球化程度(二)、市场竞争观念识别竞争者的最佳方是绘制产品-市场竞争形势图,把行业和市场分析结合起来。
三、竞争者分析与选择(一)识别竞争者的战略战略群体:是指在某特定行业内推行相同战略的一组企业。
《市场营销学》总复习资料第六章第六章、市场购买行为学习要点1.消费者市场是指所有为了个人消费而购买物品或服务的个人和家庭所构成的市场。
消费者市场是现代市场营销理论研究的主要对象。
2.影响消费者购买行为的主要因素。
(1)文化因素。
文化、亚文化和社会阶层等文化因素,对消费者的行为具有最广泛和最深远的影响。
(2)社会因素。
消费者购买行为也受到诸如参照群体、家庭、社会角色与地位等一系列社会因素的影响。
参照群体是指那些直接或间接影响人的看法和行为的群体。
直接参照群体又称为成员群体,即某人所属的群体或与其有直接关系的群体。
参照群体对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影响,表现在三个方面:①参照群体为消费者展示出新的行为模式和生活方式。
②由于消费者有效仿其参照群体的愿望,因而消费者对某些事物的看法和对某些产品的态度也会受到参照群体的影响。
③参照群体促使人们的行为趋于某种"一致化",从而影响消费者对某些产品和品牌的选择。
(3)个人因素。
消费者购买决策也受其个人特性的影响,特别是受其年龄所处生命周期阶段、职业、经济状况、生活方式、个性以及自我观念的影响。
(4)心理因素。
消费者购买行为要受到动机、知觉、学习以及信念和态度等主要心理因素的影响。
3.市场营销者需了解消费者如何真正作出购买决策,即了解谁作出购买决策,购买决策的类型以及购买过程的具体步骤:(1)参与购买的角色。
人们在购买决策过程中可能扮演不同的角色,包括:发起者、影响者、决策者、购买者、使用者。
(2)购买行为类型。
根据参与者的介入程度和品牌间的差异程度,可将消费者购买行为分为四种:①习惯性购买行为;②寻求多样化购买行为;③化解不协调购买行为;④复杂购买行为。
(3)购买决策过程。
在复杂购买行为中,购买者的购买决策过程由引起需要、收集信息、评价方案、决定购买和买后行为等五个阶段构成。
购买者的需要往往由两种刺激引起,即内部刺激和外部刺激。
消费者对产品的判断大都是建立在自觉和理性基础之上的。
第六章市场竞争战略第1节竞争因素分析上图表示马歇尔·波特提出的五种竞争因素,告诉我们企业竞争具有多元化的特点。
任何一个企业都面临着五种竞争威胁:(1)现有同业者的直接竞争威胁:(2)新加入者的威胁;(3)替代品的威胁;(4)供应商讨价还价的威胁;(5)顾客讨价还价的威胁。
上述五种竞争因素也可从垂直和水平两个角度分为垂直竞争和水平竞争因素。
前者包括供应商和购买者,后者包括现有直接竞争者、新进入者和替代品提供者。
面临着这众多的竞争威胁,市场营销战略的实质,就是要针对各种不同的威胁源,使企业自身所具有的相对能力极大化。
一、现有同业者现有同业者,即现在已经存在、提供同类产品的同行业内的其他企业,是当前企业面临的最直接、最明显的竞争对手。
对于这种竞争因素,企业都比较重视,并采取强有力的措施予以对应或抗衡。
现在作为直接竞争对手的企业间的竞争情况已几乎成为报纸和电视中的日常内容。
例如:英国航空公司和维尔京航空公司演出了一场激烈的竞争闹剧,竞相压低价格并许诺更好的服务,然而同时也伴有不可告人的联合甚至一些诉诸法庭的行为发生。
宝洁公司(P&G)与尤尼拉夫公司在家用洗涤市场展开竞争,不断推出新产品、新广告及新许诺。
(一)同业者间竞争的原因这种竞争是最古老的一种竞争概念。
在一些行业里,可用“好战的”、“痛苦的”、“残酷的”、“无情的”等来形容其竞争的激烈程度。
导致其竞争激烈展开的主要原因可概括为以下几点。
1、同业者为数众多或势均力敌当厂商为数众多时,各厂商往往自行其是,有些厂商习以为常地认为它们能随意地采取行动而不被人察觉。
甚至在厂商相对较少的场合下,如果它们在规模和可观的财源方面保持相对平衡,不稳定性就会产生,因为它们很容易互相较量,并拥有足够的财力以进行持续而又激烈的报复。
2、高固定成本或高存储成本高固定成本对所有要充实生产能力的厂商来说会产生强大的压力,当出现生产能力过剩时往往会导致价格消减的迅速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