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裂症护理计划-精品.pdf
- 格式:pdf
- 大小:21.79 KB
- 文档页数:3
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护理措施与健康教育一、护理措施1基础护理①生活护理:做好晨晚间护理,对行为退缩、生活懒散和兴奋不合作的患者,应采取协助、督促、指导的方法,做好日常个人卫生及生活的护理。
为患者创造良好的睡眠环境,减少或去除影响患者睡眠的诱发因素。
训练患者养成规律的排便习惯。
②饮食护理:提供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饮食,注意水分的摄入。
对拒食患者要尽量劝说进食,必要时给予鼻饲或静脉补充营养物质。
提供充足的进食时间。
对年老体弱、行动不便及因兴奋躁动而被保护的患者需协助进食。
有异食的患者要限制其活动范围,防止进食异物。
对于木僵患者,可将饭菜放置于患者床旁,保建环境安静,避开患者视线,观察其进食情况。
2安全护理严密观察、定时巡视,对极度兴奋、躁动、冲动、伤人、毁物的患者要隔离,必要时采取保护性约束。
对有严重自杀观念的患者设专人护理,24小时监护。
对不合作的患者要适当限制其活动范围。
有冲动行为的患者安置于重病室;对有敌意的患者,防止其伤人、自伤等;对有抑郁的患者,应置于护理人员观察的环境中,避免独处或单独活动。
加强病区环境检查,病区各室随手锁门;在患者入院、外出返院及家属探视后,护理人员必须做好物品检查,防止危险品带入病房;尽量避免患者使用危险物品;定期检查患者的床单位,防止患者在精神症状支配下存放危险物量和藏药。
3症状护理①对以幻觉妄想为主要表现的患者: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了解患者幻觉和妄想的种类及内容,耐心倾听患者的叙述,不要引导患者重复病理体验,防止发生意外。
②对以兴奋为主要表现的患者:要掌握其病情变化,不激惹患者,运用良好的言语有效阻止患者伤人及冲动破坏行为,必要时采取保护性约束,帮助患者控制冲动行为。
③对以木僵为主要表现的患者:要主动关心照顾患者,细心观察病情变化。
要认真做好基础护理,防止躯体合并症的发生。
如果患者出现蜡样屈曲症状,应及时将患者的照体放置于舒适的功能位置。
④对意志行为抑制的患者:应为患者制定长期的生活自理能力训练计划,督促患者按计划训练,以达到适应社会生活的目的。
精神分裂症护理计划(总3页)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精神分裂症护理计划床号姓名住院号护理诊断/护理目标/措施实施□ - - ()有暴力行为的危险:对他人与□幻觉□妄想□精神运动性兴奋□自知力缺乏□既往应对模式□其他有关。
目标:(短期)□患者内能了解暴力行为的危害,保持情绪稳定。
□其他(长期)□患者期间不发生冲动伤人行为,能合理控制情绪。
□患者期间能学会正确表达诉求的方式,以正确的方式应对冲突。
□其他措施:□患者入院、外出活动检查后均应进行安全检查,禁止患者将危险物品带入病房,作为伤人工具。
□向患者家属做好安全宣教,向其解释危险物品不得交给患者,保证患者及他人安全。
□工作人员严格执行护理安全管理制度,病室内不放置危险物品。
严禁患者接触危险物品,必须使用时工作人员应做好监护工作或代为使用。
病房内危险物品必须每班严格交接。
□晨晚间护理时重点对该患者物品及其床单元进行安全检查,每周进行安全大检查。
□对于中高危风险患者,将患者安置于一级病房,24小时专人监护。
病情稳定安置在二级病房后,也应按照分级护理制度要求做好巡视观察工作。
(开放病房应24小时留人陪护)□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责任护士做好动态风险评估。
患者暴力风险评分达到中度或高度危险时写于白板警示,并给予患者佩戴绿色腕带,每班重点交接,同时工作人员应注意自身防护。
□提供舒适、安静、明亮、整洁的病房环境,尽可能减少不良噪音对患者的刺激。
条件许可时应将患者与其他兴奋冲动的患者分开安置。
□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对待患者态度和蔼耐心,不用言语激惹患者,操作前做好解释沟通工作。
对于患者的合理要求予以满足,不合理要求也应耐心解释劝说。
□对于患者的幻觉的内容、频率、对患者的影响及是否采用暴力行为应对等均应有所了解,观察病情时有的放矢,做好防范性措施。
□患者缺乏自知力时,对于其妄想的内容不与其进行争辩或讨论其是否有病,以免激惹患者。
引言儿童精神分裂症是指起病于儿童或青少年期以基本个性改变、特征性思维障碍、感知觉障碍、情感及环境不协调为主要特征地精神障碍.儿童精神分裂症是一组少见地精神障碍.据统计岁前发病者占精神分裂症地岁前发病者则占在总地人群中一万名儿童中有一名为儿童精神分裂症患者.起病于岁以前者较少岁以后显著增多.临床发现最小者为岁一般以岁为多数.一病史介绍患儿男性岁小学六年级学生因“渐起敏感多疑凭空闻声自言自语两月余”首次入院.患儿自今年月份起无明显诱因下表现敏感多疑怀疑同学在讲他坏话认为同班地同学甚至临班地同学以及老师都在议论他能知道他心里在想什么.有时变得冲动会乱骂同学.时常自言自语傻笑问其原因不回答.学习无法坚持成绩下降.家长于年月日带其到我院门诊就诊查头颅平扫未见明确异常考虑“情绪障碍警惕精分症”给予“思瑞康、左洛复”治疗半月后仍表现多疑家长担心药物副作用自行停药.停药后表现自言自语、傻笑明显.称自己心里想地事别人都能知道表现紧张、害怕夜间不敢独自睡觉近几日又称家里饭菜不干净不愿意吃.今家人为求进一步诊治故入我院.病程中无明确感染、中毒、外伤史.现饮食、睡眠欠佳二便外观未见明确异常. 既往史、个人史、家族史无特殊.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二护理(一)护理评估: . 健康史除精神分裂症外病程中无明确感染、中毒、外伤史..生理功能与同龄孩子比较各项躯体发育指标基本正常,体格检查:神志清心肺腹未见异常神经系统无异常体征.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心理功能精神检查意识清晰注意力不集中存在幻听、被洞悉感思维被插入语词新作牵连观念情感不协调无自知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社会功能学习能力下降与幻想有关社交能力下降与药物副作用有关家属对疾病及药物有不正确地认知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二)护理诊断.有冲动、暴力行为地危险对自己或他人与幻听、妄想缺乏自知力有关.生活自理缺陷与行为障碍导致生活懒散有关.睡眠形态紊乱与妄想、幻听有关.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幻觉、妄想、躁动消耗量过大有关.知识缺乏缺乏精神分裂症相关知识三护理目标.患者在住院期间不发生冲动伤人、毁物地现象能控制攻击行为.. 患者能学会控制自己情绪地方法能运用恰当地方法发泄自己地愤怒..患者身体清洁无异味在一定程度上生活自理..患者能说出几种应对失眠地方法患者睡眠得到改善能按时入睡时间保持在. 患者按要求进食患者体重不得低于标准体重地患者及家属了解精神分裂症地病因、预后及药物地疗效和副作用四护理措施有冲动、暴力行为地危险对自己或他人与幻听、妄想缺乏自知力有关护理目标.患者在住院期间不发生冲动伤人、毁物地现象能控制攻击行为.. 患者能学会控制自己情绪地方法能运用恰当地方法发泄自己地愤怒.护理措施.安置在重症病房有专人看护有意外发生能及时处理..提供安静舒适地环境在护士地视线下活动..患者一旦出现冲动行为护士应冷静、沉着、敏捷让患者信任地护士予以口头限制配合药物控制或者陪患者听音乐、下象棋等其他游戏来转移患者地注意力. 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如有暴力行为给予保护性约束.约束时要向患者说明应注意约束部位地血液循环保证患者地基本需要..病情缓解后及时解除约束.冲动结束后与患者共同评价冲动前后地感觉让患者说出自己地感受给予理解和帮助支持. 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生活自理缺陷与行为障碍导致生活懒散有关护理目标患者身体清洁无异味在一定程度上生活自理.护理措施教会日常生活技巧训练生活自理能力督促其自理如穿衣、洗脸、刷牙、洗澡、洗衣等对患者地点滴进步及时表扬鼓励. 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睡眠形态紊乱与妄想、幻听有关护理目标患者能说出几种应对失眠地方法患者睡眠得到改善能按时入睡时间保持在护理措施.评估睡眠情况如睡眠时间、睡眠质量、觉醒时间、醒后能否继续入睡等..了解患者睡眠形态紊乱地原因..提供良好地睡眠条件保持睡眠环境安静、温度适宜避免强光刺激..鼓励患者白天多参加活动放置睡眠规律倒置..指导患者使用一些促进睡眠地方法如听音乐、深呼吸数数等.经各种诱导无效地患者可遵医嘱运用镇静催眠药辅助睡眠用药后注意患者睡眠地改善情况做好记录与交班. 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幻觉、妄想、躁动消耗量过大有关护理目标患者按要求进食患者体重不得低于标准体重地.护理措施:.了解患者不进食地原因..选择合适地就餐方式集体就餐或者单独用.密切观察、协助患者进食防止噎食..评估用餐后地情况有无腹胀等记录进食量每周称体重次.知识缺乏缺乏缺乏精神分裂症相关知识护理目标患者及家属了解精神分裂症地病因、预后及药物地疗效和副作用护理措施.教会患者和家属有关分裂症地基本知识使其认识到疾病复发地危害认识药物维持治疗、心理治疗对预防疾病复发防治疾病恶化地重要性.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让患者及家属知道有关精神药物地知识对药物地作用不良反应有所了解告诉患者服用药物应维持地年限及服用中地注意事项.教育患者按时复诊在医生地指导下服药不擅自增药、减药、停药.使患者及家属能识别药物副作用地表现并能采取适当地应急措施. .教育患者及家属能早期识别疾病复发地早期征兆如睡眠障碍、情绪不稳、生活不自理、懒散、不能正常完成社会功能等现象应及时到医院就诊.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保持良好地生活习惯避免精神刺激.保持与亲朋好友地交往引导患者扩大接触面克服自卑心理进一步锻炼生活和工作技能尽早回归社会. 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五护理评价.患者有无意外事件地发生.患者地生活技能和社会交往技巧地恢复情况.患者地睡眠质量是否提高.患者地体重是否维持在正常范围之内.患者及家属对疾病地知识是否有所了解餐.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精神分裂症护理常规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严重的心理疾病,患者需要得到专业的护理和支持。
以下是精神分裂症护理的常规措施:
1. 了解患者的病情:护理人员需要了解患者的症状和病史,以便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
2. 提供安全环境:精神分裂症患者可能存在危险行为,护理人员应确保他们在安全的环境下接受疗养。
3. 给予定期的药物管理:药物是控制精神分裂症症状的关键,护理人员需要按照医嘱给予患者定期的药物管理,确保他们按时服药。
4. 提供心理支持:患者在康复过程中可能面临挫折和困惑,护理人员需要提供积极的心理支持,帮助他们积极面对困难。
5. 促进社交互动:精神分裂症患者常常感到孤独和隔离,护理人员应鼓励他们参与各种社交活动,促进社交互动和人际交往。
6. 建立规律的生活方式:稳定的日常生活对于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护理人员应帮助患者建立规律的作息时间和健康的生活惯。
7. 定期监测病情:护理人员需要定期监测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护理计划和治疗方案。
通过以上常规护理措施,可以帮助精神分裂症患者减轻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并促进他们的康复。
但请记住,每个患者都有自己的特殊需要,护理人员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护理,保证他们得到最佳的关爱和照顾。
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护理计划1.心理护理指导:精神分裂症后期心理护理措施2.如何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护理3.精神分裂症的护理目标有哪些4.如何护理精神分裂症患者呢?5.单纯型精神分裂症的疾病的护理6.如何做好精神分裂症的护理工作?心理护理指导:精神分裂症后期心理护理措施导语:精神分裂症是一组病因未明的重性精神病,多在青壮年缓慢或亚急性起病,临床上往往表现为症状各异的综合征,涉及感知觉、思维、情感和行为等多方面的障碍以及精神活动的不协调。
精神分裂症后期心理护理措施:一、单纯型于青少年期缓慢起病,一般无明显诱因,以孤僻懒散、冷淡、思维贫乏、意志缺乏为主要特征,可有片断的幻觉妄想,早期常有头痛、头晕、失眠、全身无力等神经衰弱症状群,常易被误诊为神经衰弱。
病程发展缓慢,往往短者1一2年,长者35年;因此早期易被误认为性格或思想问题。
如不及时诊断及治疗,易逐渐迁延为慢性精神衰退。
二、青春型在16~23岁的青春期起病,大多为急性骤起失眠兴奋。
行为紊乱、幼稚,常冲动打人毁物。
情感不稳,无外界诱因而独自喜怒哀乐变化无常,瞬间即转变。
思维明显破裂,言语增多,无论唱歌或讲话都是杂乱无章,可有片断离奇的幻觉妄想。
这种类型着重早期控制兴奋症状,如发展为疾病充分期则难以控制。
此型大多呈反复发作,发作多次后易趋向精神衰退。
三、紧张型发生于青壮年,呈急性或亚急性起病,以表情淡漠行为抑制为其主要特征。
初期言语动作明显减少,发展至严重时呈木僵状态,躺着不言、不动、不食,毫无表情,活象一个木头人。
但要警惕有时会突然解除抑制呈兴奋状态,突然起来打人、毁物、逃跑,常历时短暂,又可转回木僵状态。
此类型一触预后良好,经治疗后可完全恢复。
四、妄想型(偏执型)青壮年起病,起病形式缓慢,早期为敏感多疑或间伴有听幻觉,以后逐渐发展为妄想观念,大多以被害、关系、夸大、嫉妒、疑病或影响等妄想。
由于妄想及幻觉而影响其言行异常,但其情感反应常与思维内容及环境不协调,妄想内容荒谬脱离现实。
精神分裂病病人的护理计划1.精神分裂症患者如何护理2.青春型精神分裂症的护理措施3.如何做好精神分裂症的护理工作?4.照顾精神分裂症病人家人应怎样配合精神分裂症患者如何护理精神分裂症是精神病中最严重的一种,病人异于常人的行动给病人的家属及护理人员带来了很多的烦恼,因此,精神分裂症患者要及时的治疗。
同时,还应注意日常的护理措施。
下面来听听专家的详细介绍。
(1)心境愉悦、兴奋的患者:让患者与家属分开用餐,避免他人的刺激,以便患者能够安心地食用。
因兴奋躁动的患者消耗体力比较多,必须保证营养充足,避免因进食不足而导致水及电解质紊乱甚至脱水,必要时,可采取喂饭及鼻饲,或者给予静脉营养的方法,保证患者机体基础代谢的需要。
(2)精神分裂症受被害妄想支配的患者:因害怕家属在饭菜里投毒,而拒绝进食,可让患者和家属一起配菜、做饭、分餐、用餐,也可以盛好饭菜后,家属先尝然后让患者食用。
这样可以消除患者顾虑,进而达到让其主动进食的目的。
(3)情绪抑郁、饮食不良的患者:可用劝解、诱导等方法提高患者的食欲,并尽量改善饭菜质量,要根据患者平时口味、爱好,选择柔软、易消化的饮食,色、香、味俱全,以刺激患者的食欲。
家属帮助患者用餐时,态度要诚恳、和蔼,尽量增强患者的食欲。
(4)违拗、受幻觉支配或忘记进食的患者:开饭前需要事先提醒患者先用餐。
引导患者主动进食,不要过于勉强,以防患者因发脾气而影响进食。
对于违拗患者在开饭时不吃,趁人不注意时偷吃的情况,家属也不要过于责怪,任其主动慢慢进食。
青春型精神分裂症的护理措施精神病分裂症患者在思想上是非常脆弱的,很容易出现很大的波动,从而对患者造成非常大的伤害,所以对于患者来讲,应当在日常生活中,加强对精神分裂症的护理工作,下面我们来详细的介绍下。
希望对患者朋友有所帮助。
一、心理上,首先应当对患者进行心理上的护理工作,1、对待患者朋友应当热情,态度要和蔼,讲究方式方法,尊重病人人格,对病人具有高度的同情心和责任感。
精神科精神分裂症患者护理要点一、护理评估精神分裂症患者在症状严重时,一般不暴露自已的思维内容,护理人员要积极从医生、家属及其朋友等多方面了解患者的情况,并利用交流沟通、主动观察技巧,从生理、心理、社会、文化等方面收集患者目前的健康状况及精神状况,恰当地评价患者的主、客观资料。
(一)生理状况评估(1)生命体征:评估患者的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情况。
(2)营养状况:患者体质量是否在正常范围,饮食习惯、营养摄入量是否正常等。
(3)睡眠状况:评估患者每天睡眠总量,是否出现早醒、入睡困难、睡眠缺失、睡眠觉醒周期紊乱等情况。
(4)排泄状况:评估患者有无排尿困难、尿潴留、尿失禁、便秘、大便失禁等情况。
(5)自理状况:评估其自我照顾及个人卫生,如衣服、毛发指甲是否整洁;有无不洗澡、不刷牙,致使体味难闻能否自行如厕等情况。
(6)意识状况:意识是否清晰;有无意识清晰度下降(嗜睡、意识混沌、昏睡、昏迷);意识范围改变(朦胧状态、漫游自动症)或意识内容改变(谵妄状态、梦样状态);有无人格解体、交替人格、双重人格现象。
(7)实验室及其他辅助检查:评估患者血、尿、大便常规及血液生化、心电图、脑电图检查等是否异常。
(二)精神症状评估1.阳性症状主要症状为幻觉、妄想、思维紊乱等。
(1)评估患者是否言语零乱,思维内容离奇古怪让人难以理解。
(2)评估患者是否答不对题,言语内容无中心主题,语言支离破碎。
(3)评估患者是否出现自言自语、言语松散且不连贯,或持续言语。
(4)评估患者是否坚信有人利用各种手段要陷害自己,自己所想的事情已经被别人知晓,并且议论纷纷,患者为此感到气愤和苦恼。
(5)评估患者是否认为有人议论自己,用言行举止暗示自己周围人的动作行为对自己有特殊意义。
(6)评估患者是否经常感到有仪器跟踪监视自己,或在各个方面控制自己,如监视自己的行为,控制自己的呼吸等。
(7)评估患者是否认为妻子或丈夫有外遇,并跟踪监视,或者认为某个异性爱上自己,即使遭到对方拒绝也认为是对方在考验自己。
精神分裂症护理办法之迟辟智美创作1、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是顺利开展护理工作的基础精神分裂症患者在急性期多缺乏自知力,对住院常持仇视态度,对周围持有怀疑或抵当态度,对工作人员警觉性高.护理人员应掌握与分歧患者接触的技巧,与其建立良好的治疗性护患关系.2、做好基础护理工作,是获得良好治疗效果的需要前提神分裂症患者经常沉溺于幻觉、妄想症状之中,顾不上料理自己的生活,蓬头垢面,衣不遮体,甚至一部份发展为精神衰退、懒散、生活不能自理.因此,做好患者饮食、卫生、睡眠等基础护理工作尤为重要,是获得良好治疗效果的需要前提.3、强化平安护理,是提高精神科护理质量的保证精神分裂症患者由于缺乏对自己行为控制的能力,在精神症状的支配下,可能发生感动、伤人、毁物、自伤、自杀、逃跑等危险行为.因此,加强患者的平安管理,采用有效的防范办法,防止意外事件发生,一直是精神科护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衡量精神科护理工作质量的一项有效指标.4、针对症状护理,是提高护理效果的有效法子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症状复杂多样,但其实不是同时呈现,而是在分歧的类型或同一类型的分歧时期以某些临床症状为主要暗示.对这些主要精神症状进行针对性护理,可使护理工作取得较好的效果.5、加强药物治疗的护理,及时发现药物的不良反应在精神分裂症的治疗中,系统地进行抗精神病药物治疗起着关键的作用.服药治疗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且药物在治疗精神症状的同时,又有着许多严重的不良反应,因此,对应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的患者应加强护理.6、进行有效的社会技能训练精神分裂症由于病程迁延,缓慢进展,有逐渐发展为精神衰退的可能.患者暗示为生活懒散,社会能力欠缺,缺乏自力生活的能力.对此,当患者情绪稳定后,可与患者共同制定生活技能训练和社交技巧训练计划,鼓励患者自理,介入各项工作娱乐活动,多与病友接触交谈.对极度懒散的患者,除催促外,还可对患者进行行为治疗,通过正性激励,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增进生活劳动技能的恢复,延缓精神衰退的进展.7、加强健康教育,宣传疾病知识由于精神分裂症是一种慢性的、致残的、反复发作的终身性精神疾病,复发次数越多,精神缺损也越严重.因此,精神分裂症患者仅依靠治疗控制单次发作是不够的,应重视和强调全程治疗,甚至终身治疗,以降低复发率,使患者坚持良好的健康状,恢复原有的工作能力,重建良好的人际关系.所以加强对恢复期患者的有关治疗、预防和保健知识宣教很重要.。
精神分裂症个案护理计划精神分裂症(Schizophrenia)是一种严重的精神疾病,需要综合的护理计划来帮助个案恢复和管理症状。
以下是一份可能的精神分裂症个案护理计划:1. 评估和诊断:首先,进行全面的评估,包括个案的病史、身体检查、精神状态评估等,以确定诊断和制定治疗计划。
2. 药物治疗:精神分裂症通常需要药物治疗来控制症状。
护士负责监测个案的药物治疗并记录任何不良反应。
定期与个案和医生沟通,了解药物的有效性和副作用,以及是否需要作出调整。
3. 心理治疗:个案可以通过认知行为疗法、支持性治疗等心理治疗方法获得帮助。
护士可以提供心理支持,帮助个案应对日常生活中的挑战,提供情绪支持。
4. 社交技能培训:精神分裂症个案可能会遇到社交交往的困难。
护士可以进行社交技能培训,帮助个案提高与他人的交流能力和应对社交挑战的能力。
5. 定期复诊和监测:定期与个案复诊,了解他们的病情和治疗进展,同时监测任何可能的复发症状。
护士可以提供必要的支援和教育,以帮助个案管理症状。
6. 家庭支持:精神分裂症的个案通常需要家庭支持。
护士可以与个案的家人进行沟通和教育,提供支持,增强他们对疾病的了解,并帮助他们为个案提供有助于恢复的环境。
7. 康复和自助支持:护士可以向个案介绍康复和自助支持组织,帮助他们建立支持网络,提供额外的支持和资源。
8. 应激管理:精神分裂症个案对应激有较强的敏感性。
护士可以教授应对应激的技巧,如深呼吸、渐进式肌肉松弛等,以减轻症状的严重程度。
以上护理计划可根据个案的状况进行调整和个性化设计。
对于精神分裂症个案护理计划的成功实施,需要护士与医生、心理治疗师和家庭合作,形成一个综合的护理团队来支持个案的康复和健康。
精神分裂症个案护理计划奚晓云引言:儿童精神分裂症,是指起病于儿童或青少年期,以基本个性改变、特征性思维障碍、感知觉障碍、情感及环境不协调为主要特征的精神障碍。
儿童精神分裂症是一组少见的精神障碍。
据统计,15岁前发病者占精神分裂症的4%,10岁前发病者则占0.5~1%,在总的人群中,一万名儿童中有一名为儿童精神分裂症患者。
起病于10岁以前者较少,10岁以后显著增多。
临床发现最小者为3岁,一般以12~14岁为多数。
一病史介绍:患儿,xx,男性,12岁,小学六年级学生,因“渐起敏感多疑,凭空闻声,自言自语两月余”首次入院。
患儿自今年2月份起无明显诱因下表现敏感多疑,怀疑同学在讲他坏话,认为同班的同学甚至临班的同学以及老师都在议论他,能知道他心里在想什么。
有时变得冲动,会乱骂同学。
时常自言自语,傻笑,问其原因不回答。
学习无法坚持,成绩下降。
家长于2012年2月24日,带其到我院门诊就诊,查头颅MRI平扫未见明确异常,考虑“情绪障碍警惕精分症”给予“思瑞康、左洛复”治疗半月后,仍表现多疑,家长担心药物副作用自行停药。
停药后表现自言自语、傻笑明显。
称自己心里想的事别人都能知道,表现紧张、害怕,夜间不敢独自睡觉,近几日又称家里饭菜不干净,不愿意吃。
今家人为求进一步诊治,故入我院。
病程中无明确感染、中毒、外伤史。
现饮食、睡眠欠佳,二便外观未见明确异常。
既往史、个人史、家族史无特殊。
二护理(一)护理评估:1.健康史除精神分裂症外,病程中无明确感染、中毒、外伤史。
2.生理功能与同龄孩子比较,各项躯体发育指标基本正常,体格检查:神志清,心肺腹未见异常,神经系统无异常体征。
3.心理功能精神检查:意识清晰,注意力不集中,存在幻听、被洞悉感,思维被插入,语词新作,牵连观念,情感不协调,无自知力。
4.社会功能学习能力下降:与幻想有关社交能力下降:与药物副作用有关家属对疾病及药物有不正确的认知(二)护理诊断1.有冲动、暴力行为的危险(对自己或他人)与幻听、妄想缺乏自知力有关2.生活自理缺陷与行为障碍导致生活懒散有关3.睡眠形态紊乱与妄想、幻听有关4.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幻觉、妄想、躁动,消耗量过大有关5.知识缺乏缺乏精神分裂症相关知识(三)护理目标1.患者在住院期间不发生冲动伤人、毁物的现象,能控制攻击行为。
精神分裂症个案护理计划奚晓云引言:儿童精神分裂症,是指起病于儿童或青少年期,以基本个性改变、特征性思维障碍、感知觉障碍、情感及环境不协调为主要特征的精神障碍。
儿童精神分裂症是一组少见的精神障碍。
据统计,15岁前发病者占精神分裂症的4%,10岁前发病者则占0.5~1%,在总的人群中,一万名儿童中有一名为儿童精神分裂症患者。
起病于10岁以前者较少,10岁以后显著增多。
临床发现最小者为3岁,一般以12~14岁为多数。
一病史介绍:患儿,xx,男性,12岁,小学六年级学生,因“渐起敏感多疑,凭空闻声,自言自语两月余”首次入院。
患儿自今年2月份起无明显诱因下表现敏感多疑,怀疑同学在讲他坏话,认为同班的同学甚至临班的同学以及老师都在议论他,能知道他心里在想什么。
有时变得冲动,会乱骂同学。
时常自言自语,傻笑,问其原因不回答。
学习无法坚持,成绩下降。
家长于2012年2月24日,带其到我院门诊就诊,查头颅MRI平扫未见明确异常,考虑“情绪障碍警惕精分症”给予“思瑞康、左洛复”治疗半月后,仍表现多疑,家长担心药物副作用自行停药。
停药后表现自言自语、傻笑明显。
称自己心里想的事别人都能知道,表现紧张、害怕,夜间不敢独自睡觉,近几日又称家里饭菜不干净,不愿意吃。
今家人为求进一步诊治,故入我院。
病程中无明确感染、中毒、外伤史。
现饮食、睡眠欠佳,二便外观未见明确异常。
既往史、个人史、家族史无特殊。
二护理(一)护理评估:1.健康史除精神分裂症外,病程中无明确感染、中毒、外伤史。
2.生理功能与同龄孩子比较,各项躯体发育指标基本正常,体格检查:神志清,心肺腹未见异常,神经系统无异常体征。
3.心理功能精神检查:意识清晰,注意力不集中,存在幻听、被洞悉感,思维被插入,语词新作,牵连观念,情感不协调,无自知力。
4.社会功能学习能力下降:与幻想有关社交能力下降:与药物副作用有关家属对疾病及药物有不正确的认知(二)护理诊断1.有冲动、暴力行为的危险(对自己或他人)与幻听、妄想缺乏自知力有关2.生活自理缺陷与行为障碍导致生活懒散有关3.睡眠形态紊乱与妄想、幻听有关4.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幻觉、妄想、躁动,消耗量过大有关5.知识缺乏缺乏精神分裂症相关知识(三)护理目标1.患者在住院期间不发生冲动伤人、毁物的现象,能控制攻击行为。
精神分裂症的护理措施简介精神分裂症,又被称为思维分裂症,是一种严重的精神障碍,会导致患者的思维、情感和行为出现严重紊乱。
在护理精神分裂症患者时,我们需要提供一系列的护理措施,以帮助患者控制症状、促进康复,并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护理措施1. 提供药物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通常需要接受药物治疗来帮助控制症状。
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医生会开具相应的抗精神病药物,如氯丙嗪、奥氮平等。
护士需要确保患者按时服药,并观察和记录药物的疗效和副作用,及时反馈给医生。
2. 提供安全的环境精神分裂症患者常常会出现妄想、幻觉和冲动行为等症状,因此,提供安全的环境对于避免意外事件的发生至关重要。
护士需要定期检查环境的安全性,保证没有尖锐或危险的物品可以被患者使用。
此外,当患者出现激动或冲动行为时,护士需要密切观察并及时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确保患者的安全。
3. 提供支持和理解精神分裂症患者常常会感到孤独、焦虑和自卑,护士需要提供积极的支持和理解。
护士应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倾听他们的困惑和痛苦,并提供情感上的支持。
此外,护士还可以为患者提供一些心理上的支持,如亲人陪伴、音乐疗法、艺术治疗等。
4. 训练生活技能精神分裂症患者常常会出现自理能力下降的情况,护士需要进行生活技能的训练,帮助患者重新学习如洗澡、穿衣、煮饭等基本的生活技能。
这不仅有助于提高患者的自理能力,还有助于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5. 建立稳定的日常生活精神分裂症患者对于日常生活的规律性和稳定性需要特别的关注。
护士可以协助患者建立稳定的日常生活,如定时起床、用餐和休息,制定并严格遵守日常作息计划。
此外,护士还应提供适当的娱乐和社交活动,帮助患者维持良好的情绪状态和社会功能。
6. 家庭支持和教育患有精神分裂症的患者通常需要长期的治疗和康复过程,护士可以提供相关的家庭支持和教育。
护士可以向家属介绍关于疾病和治疗的知识,帮助家属理解和应对病人的行为和需要。
此外,护士还可以提供相关的资源和组织让家属得到更多的支持和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