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第一节中国的位置与疆域
- 格式:pptx
- 大小:2.69 MB
- 文档页数:13
第二章中国的疆域和行政区划第一节疆域和行政行政区划教学要求知识目标:掌握我国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的特点,学会运用地球仪或东、西两半球地图说出我国的位置,分析我国的地理位置及其优越性。
能力目标:1.知道我国的面积及其在世界上的地位,学会在亚洲地图上查阅我国陆疆和陆上邻国、海疆与濒临的海洋及海上邻国;学会在中国地图上查阅中国的四至,量算我国领土南北端之间、东西端之间的距离;学会运用世界地图及有关统计资料,比较中国和其他面积居世界前列的国家的面积大小和位置优劣。
2.知道我国现行三级行政区划,学会在中国政区图上熟悉省级行政单位的全称、简称、位置及行政中心,并能在我国省级行政区填充图上准确找出34个省级行政区的位置并填注其名称。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认识我国辽阔的领土和优越的位置,激发学生爱国之情、兴国之志,增强改革开放的意识;了解香港、澳门和台湾都是我国领土的一部分,使学生树立祖国统一大业必定实现的信念,培养学生维护祖国统一、保护祖国领土完整的神圣责任感。
【课时安排】2~3课时。
【位置优越】1.引入新课(1)由于学生已学过世界地理,因此教材对如何教学我国的地理位置提出了系列的读图要求。
在引入新课的时候,可以充分联系学生已学过的知识。
例如复习南北半球、东西半球划分的知识,指导学生阅读课文插图,在图上辨认我国的半球位置;联系五带划分与北温带范围的知识,在图上辨认我国的五带位置;联系大洲与大洋位置的知识,在图上辨认我国的海陆位置,进而分析我国位置在气候、农业、国际交往上的优越性。
(2)直接通过活动教材提供的资料,引导学生评价我国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的优越性。
在学生的讨论中得出结论:一些纬度较高的国家(例如俄罗斯和加拿大等)或纬度较低的国家(例如巴西等),由于其所属的温度带,限制了农业的多种经营;一些内陆国(例如蒙古等),由于不临海,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这些国家对外贸易的发展;而一些岛国(例如日本等),由于四面环海,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这些国家的领土范围,但沿海多港湾、海上交通便利,为这些国家对外开放提供了有利的位置条件。
中国的行政区划【课题】课题:中国行政区划【课型】复习课【考纲要求】达州中考从2013年考地理以来,已连续两年涉及到本内容,分值分别达到2分和4分,分别占全卷的7%和13%,可窥见此内容的重要性,从而单列一节复习;考纲要求准确找出34个省级行政单位;记住其简称和行政中心;知道部分省份的轮廓。
【教学目标】1.了解我国的三级行政区划。
2.找出34个省份,记住简称、行政中心;能利用河流等信息认出部分省的轮廓,并了解其位置。
(重点、难点)【教学模式】问题导学【教学方法】活动教学法、小组讨论法、读图法、拼图游戏法等。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中国行政区划拼图(电子版)。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意图情境导入]《大中国》歌曲活动1:欣赏(俗话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视频旅游成为一种时尚,可以调节生活节奏、增长知识、陶冶情操……你能说出我国著名的旅游景点及所在的省区吗?)学生认真欣赏美妙的音乐和图片,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知道我国不同的省区各具魅力;学生积极踊跃的进行自我介绍,说出自己的详细家庭住址;总结出我国的三级行政区划为:省、县、乡。
欣赏《大中国》视频,让学生如身临其境的感觉,陶冶情操、激发学生的爱国情和学习趣;体现“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课标理念。
承接过渡活动2:考纲解读我国幅员辽阔,为了便于行政管理,我国宪法规定,我国的行。
第一章中国的疆域和人口第一节中国的疆域伟大的祖国(位置)半球位置:东半球、北半球海陆位置: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经纬度位置:4°N—53°N;73°E—135°E,东西跨经度60多度(跨5个时区,相差4个小时),南北跨纬度近50度。
大部分在北温带,小部分在热带,没有寒带。
辽阔的疆域:1、领土的四端:最北:漠河镇以北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最南:曾母暗沙最西:帕米尔高原;最东:黑龙江与乌苏里江的汇合处。
2、陆地面积:960万平方千米。
居第3位。
濒临的海洋:从北往南有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及太平洋。
海岸线长1.8万千米。
内海有渤海和琼州海峡。
海域面积300万平方千米。
众多的邻国陆界线:2万多千米陆上邻国:14个:朝、俄、蒙、哈、吉、塔、阿、巴、印、尼、不、缅、老、越隔海相望的国家:日、韩、菲、马、文、印尼第二节中国的行政区划历史上的行政区划:早在春秋战国,清朝影响最大。
行政区划三级行政区划:省、县、乡三级及特别行政区34个省级行政单位: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2个特别行政区各省级行政区的简称和行政中心:名称:P6的三字经简称和行政中心:P8第三节中国的人口人口数量世界第一:1、总量:2000年达12.95亿;占世界21.2%。
2、省区分布:最多:河南省;最少:澳门。
人口增长速度较快3、新中国成立以来人口增长快的主要原因:(1)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和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
(2)死亡率下降,4、出生率上升。
5、我国的人口增长趋势:呈直线上升。
6、东部地区和特大城市的人口增长快的原因是人口迁移分布疏密不均。
1、地理分布特点:东部人口密度大、人口多;西部人口密度小、人口少。
(沿海河湖、平原、盆地交通和经济发达等地区人口多)2、农村、城镇人口他布特点:农村人口比重大城市人口比重小。
(63、8%,36、2%)三、我国的人口政策:我国人口总量仍持续增长的原因:人口基数大,青少年比重高。
12 345689127 1113101615 1417向西的天鹅—黑龙江 向东的孔雀—云南 东飞的天鹅—山东 牛骨头——甘肃 牛皮 鞋—西藏 大象头——广东 芭蕉叶——台湾 跪俑——陕西 兄妹头——湖南、江西八年级上册各章节知识要点 第一章 中国的疆域与人口第一节位置和疆域一:位置和疆域1、位置:(1)半球位置—东半球、北半球。
(2)纬度位置—4°N 到53°N :大部分在北温带中纬度地区、少部分在热带、没有寒带气候。
(3)海陆位置:亚洲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
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
2、面积:(1)辽阔的疆域:陆地大国:①国土辽阔 960万平方千米世界第三,占亚洲的1/4,全世界的1/15;②陆界2万2千米; ③陆上邻国14个(东朝鲜、北蒙古、东北西北俄罗斯;西部哈吉塔阿巴;西南印尼丹;南部还有缅老越)。
(2)海洋大国:①海域300万; ②海岸线1万8 ;③隔海相望的国家六6个(马尼文、菲日韩)。
3、范围(四至):东→黑龙江与乌苏里江汇合处135°E ,南→曾母暗沙4°N ,西→帕米尔高原73°E 。
北→漠河53N °。
(1)东西跨经度60度,五个时区,引起时差,当最东端的乌苏里江露出万道霞光,最西端的帕米尔高原还是繁星点点的深夜。
(2)南北跨纬度50度,引起南北的季节差异,当南端的海南春暖花开时,北部的黑龙江还是数九严冬。
课堂练习:请根据右图填空 中国附近的三大边缘海是:② ③ ④ , 中国的两大内海是:① ⑤ 。
最大的岛屿是 、⑤附近的岛屿叫 岛;中国邻近的国家:㈠ 、㈡ 、㈢ 、㈣ 、㈤ 、㈥ 、㈦ 。
二 、中国的行政区划1、行政区划的目的:便于行政管理、有利于经济发展、促进民族团结。
2、行政区划的原则:(1)分级管理:基本上划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县(自治县、县级市)、乡(镇)三级。
(2)区别对待:a :少数民族→区域自治——5个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西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
八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完整版)中国的疆域与人口第一节:辽阔的疆域中国是一个地理位置优越的国家。
从半球位置看,它位于东半球、北半球;从纬度位置看,大部分处于中纬度地区,没有寒带。
中国的位置优越性有以下两点:一是纬度位置的优越性,为大多数农作物的生长提供了足够的热量,南北气候差异大,为发展多种农业经济提供了有利条件;二是海陆位置的优越性,面临大洋,有利于发展海洋事业和对外经济联系,也有利于发展陆上交通,加强与中亚、西亚、欧洲等的联系。
此外,中国的海陆位置也有利于形成季风气候,在东部广大地区形成丰富的降水。
中国的疆域辽阔,陆地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仅次于俄罗斯、加拿大,居世界第三位,管辖的海域面积约300万平方千米。
中国的领土有四个端点:最北端在黑龙江省漠河以北的黑龙江的主航道的中心线上,最南端在海南省南沙群岛中的曾母暗沙,最东端在黑龙江和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汇合处,最西端在新疆的帕米尔高原上。
中国的临海与岛屿包括渤海、黄海、东海、南海以及渤海、琼州海峡等内海,最大的岛屿是台湾岛。
中国的陆上邻国有14个,包括朝鲜、蒙古、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缅甸、老挝、越南。
隔海相望的国家有韩国、日本、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和印度尼西亚。
中国的行政区划包括省、县、乡三级行政区划。
中国有34个省级行政单位,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2个特别行政区。
特殊省包括部分省区简称和行政中心表。
分布在东部地区,而少数民族则主要分布在边疆地区,其中一些少数民族还分布在多个省份。
这种分布特点造成了大量的民族交流和融合,也使得我国成为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
在民族政策方面,我国一直秉持平等、团结、自治的原则,尊重少数民族的文化和传统,保障他们的合法权益。
同时,政府也加强了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投入和支持,提高了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水平。
中国的地理位置非常广阔,不同地区的少数民族分布也很广泛,主要集中在东北、西北和西南等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