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作品的形式构成讲解
- 格式:pdf
- 大小:8.02 MB
- 文档页数:47
美术构成中的变异构成一、引言美术构成是指作为一种艺术表现形式的视觉构成方式,通过各种美术元素的有机组合来呈现出一种整体的艺术效果。
在美术构成中,变异构成是一种常用的构成方式,通过对元素的改变、变异和重复来创造出丰富多样的视觉效果。
本文将对美术构成中的变异构成进行探讨,深入分析其特点、应用和艺术效果。
二、变异构成的特点1. 元素的改变和变异变异构成是通过对元素进行改变和变异来创造出新的构成形式。
这种改变可以是大小、形状、颜色、纹理等方面的变化,也可以是在原有元素基础上进行改造和合并。
通过不同的变异方式,可以创造出各种各样的视觉效果,使作品更加丰富多样。
2. 元素的重复和变化在变异构成中,元素的重复和变化是非常重要的手段。
通过对元素进行重复排列和变化,可以打破单一、平庸的表现形式,创造出复杂、丰富的构成效果。
重复和变化不仅可以突出某一元素的特点,也可以使整体构成更有节奏感和动态感。
3. 清晰与模糊的边界变异构成在创造动态感的同时,也常常在清晰和模糊的边界中游走。
一些元素会在模糊的边界上进行变异,使其在视觉上更加丰富有趣。
这种边界的模糊性使得观者在欣赏作品时,能够感受到一种更加开放和多样化的美感体验。
三、变异构成的应用1. 手绘艺术中的变异构成在手绘艺术作品中,变异构成可以通过线条、色彩、纹理等元素进行表现。
例如,在一幅山水画中,可以通过对山的形状、树的大小和分布、水的纹理等元素进行变异和重复,打造出丰富多样的自然景观。
变异构成的运用可以使作品更具个性和独特性,增强观者的艺术体验。
2. 平面设计中的变异构成在平面设计中,变异构成是非常重要的手段。
通过对文字、图形、色彩等元素的改变和变异,可以创造出独特的设计效果。
例如,在海报设计中,可以通过对文字的大小、颜色和排列方式进行变异,使海报呈现出更加丰富多样的视觉效果。
变异构成的运用可以使设计作品更加有吸引力和创意性。
3. 数字艺术中的变异构成在数字艺术中,变异构成可以通过计算机技术和程序算法进行实现。
艺术美和形式美术作品的形式美内容艺术美是指艺术作品所展现出来的美感和审美价值。
形式美则是指艺术作品在表现形式上所表达出的美感。
形式美是艺术作品的一种外在表现,通过色彩、构图、形状、线条等视觉元素的运用,使艺术作品在整体上给人以美感。
艺术作品的形式美内容丰富多样,以下是几个典型的例子。
首先,色彩运用是形式美的重要组成部分。
色彩可以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同时也能够表达出作品所要表达的情绪和意象。
艺术家通过对色彩的选择和运用,能够创造出具有独特美感的作品。
例如,梵高的《星夜》运用了丰富的蓝色,给人以宁静、神秘的感觉,形成了作品独特的美感。
而梵高的《向日葵》则通过运用鲜艳的黄色,给人以明亮、愉悦的感觉,形成了作品独特的美感。
其次,构图是形式美的关键因素之一、构图是指艺术作品中物体在画面中的位置和相互关系的安排。
艺术家通过对构图的处理,能够使作品更加有层次和平衡感。
例如,达·芬奇的《蒙娜丽莎》中,蒙娜丽莎的形象被放置在画面的正中央,同时在她周围的景物也被精心地安排,使整个画面呈现出和谐的视觉效果。
这种构图方式使作品更具有张力和美感。
再次,线条的运用也是形式美的重要组成部分。
线条可以通过粗细、弯曲等方式来表达出作品的动感和节奏感。
艺术家通过对线条的运用,能够使作品更具有生命力和活力。
例如,毕加索的《哭泣的女人》中,线条呈现出扭曲、纠结的状态,表达了女性内心的痛苦和困扰,给人以强烈的触动,形成了作品独特的美感。
最后,形状的运用也能够体现出艺术作品的形式美。
形状是指物体在空间中的外形。
艺术家通过对形状的处理,能够赋予作品以独特的美感和视觉效果。
例如,毕加索的立体主义作品中,通过将物体分解并重新组合,创造出具有抽象形状的作品,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形成了作品独特的美感。
总之,艺术美和形式美是不可分割的,艺术作品的形式美内容涵盖了色彩运用、构图、线条以及形状等方面。
艺术家通过对这些形式要素的处理,能够创造出具有独特美感的作品,引发观众的共鸣和赞赏。
简述美术作品形式构成的艺术语言元素
美术作品的形式构成是通过艺术语言元素来表达和传达艺术家的观念、情感和创意。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艺术语言元素,构成了美术作品的形式:
1. 线条:线条是艺术的基本元素之一,可以是直线、曲线、斜线等。
线条的形状、长度、粗细都可以传递不同的感觉和情绪。
2. 色彩:色彩是极具表现力的艺术语言元素。
通过选择不同的颜色、色调和明暗度,艺术家可以传达情感、氛围和主题。
3. 形状:形状包括二维形状(如圆、方、三角形)和三维形状(如立体物体)。
形状的排列和组合构成了图像的结构。
4. 纹理:纹理是表面质感的表达。
通过绘制或雕塑的技法,艺术家可以创造出平滑、粗糙、柔软等各种质感。
5. 空间:空间是艺术作品中的虚实关系,包括透视、深度和层次感。
艺术家通过空间的处理使画面更富有层次感和深度。
6. 光影:光影关系影响了色彩的表现,也能够创造出戏剧性的效果。
艺术家通过光影的运用营造出画面的明暗和立体感。
7. 比例和构图:比例和构图是艺术作品中组织形式的关键。
通过合理的比例和构图,艺术家可以引导观众的视线,强调重要元素。
8. 节奏:节奏是艺术作品中元素的重复和变化,创造出动态感。
它可以通过线条、形状、色彩等元素的重复和变化来实现。
这些艺术语言元素相互交织,共同构成了美术作品的形式。
艺术家通过对这些元素的熟练运用,创造出富有表现力和独特风格的艺术作品。
什么是美术作品的形式?美术作品的形式,就是作品内容的存在方式。
它包含两种紧密联系的基本因素:一是作品内容诸因素的组织结构,即在一定主题的指导下,把题材形象等各种因素组织起来的内部结构,它是作品的内部形式,称“组织结构”;二是作品形象呈现的外在形态,即美术家用一定的手段和工具材料使艺术内容获得的外部形式,也称为“艺术语言”。
作品的“组织结构”,在美术理论中也称为“构图”、“布局”或“经营位置”。
它是作品的整体结构,即是从各个部分的相互联系这一方面来把握内容的。
更具体地说,它关心的是题材、形象及其相关的明暗、光线、色彩、线条等在作品中的位置及其相互联系。
因此,它是美术创作的内容向其存在方式推移的第一步。
美术作品的内容向其存在方式推移的第二步,是美术作品的“艺术语言”,它使美术作品的内容与组织结构具体化、物态化。
美术语言的内在构成可以分为几个相互联系又依次递进的层次:第一层次可以称为“媒材语汇”。
不同的美术种类其所使用的创造材料是不同的,这些物质材料特定的物质特性在人们的感受中又是各不相同的,它构成了美术语言的生理和心理基础(也构成了不同美术种类,具有不可替代的特定语言特征的客观基础)。
当然,这种媒介特性只有与作品中的其它表现因素相结合时,才具有具体的语言意义。
第二层次可称为“手法语汇”。
它是构成美术作品形式的“抽象”语汇,如色彩的冷暖,明暗的深浅,墨色的浓淡,笔触的厚薄,线条的粗细等等。
“手发语汇”中有一些是被程式化、规范化了的,如“人物十八描”、各种皴法等等。
在这个层面中的语汇必须与作品中的表现形象相结合,才能获得确定的意义。
第三层次可以称为“形象语汇”,如具体的人物、山水、树木、动物形象等,也包括抽象的三角形、矩形、圆形等规则形和各类不规则形。
这一层次的美术语言既包容了前面两个层次的语言特征,但又必须和作品组织结构相结合,才具有特定的表现意义。
由此可见,从美术作品的整体看,美术语言中不同层次的“语汇”只有联系成一个有机整体并参与到作品的组织结构中,即准确、生动地表现作品的内容时,才能最终获得确定的意义。
绘画的基本构成元素美术七元素即艺术七要素,包括:线条、形状、色彩、肌理、空间、形态、明暗。
这七要素是所有艺术作品的基础,也是分析解读艺术作品的起始点。
正是七大艺术元素与七大设计原则共同构成了艺术语言,在艺术语言的作用下形成了艺术风格的差异。
01线条线条是一个物体从一点开始运动到另一点时所形成的路径,在视觉(造型)艺术中,线条是在纸上或者是画布上绘制出的路径。
02形状当一条线首尾相连或是与其他线交叉贯穿时,就会形成某一特定形状。
在视觉(造型)艺术中,形状是平面的,大小受长宽限制。
意思就是,形状是二维的。
形状大致可以分为几何形状和不规则形状。
03色彩色彩是表达绘画的一种美丽而又丰富的语言。
用一束光照射某-物体时,它吸收一部分光反射一部分光,由于物体的质地不同最终物体在白色光源下呈现出的色彩就是物体的固有色。
红、黄、蓝,被称为色彩三原色。
因不能与其他颜色调和而成但却可以调出几乎任何其他的颜色。
绿、橙、紫则被称为三间色,是由任意两种原色等量调和而成。
04肌理肌理是某一物体表面的外观纹理和表达人对此物表面纹理特征的感受,肌理可以是三维立体的也可以是二维平面的。
二维的肌理只能看而无法感知,所以是视觉优先的肌理。
绘画作品和其他-些二维艺术品也可以呈现出真实的肌理。
05空间空间通常也属于艺术作品的一部分。
从多方面分析,没有任何一种艺术比场域特定艺术更能凸显空间的重要性。
场域特定艺术即为特定地点而创造出来的艺术作品。
对于这种艺术,是无法将其与周边环境分离开来的。
06形态当一个形状有了三维深度,就有了形态。
若给定某一形状某一形态,圆变成球体,正方形变成立方体。
形态可以是真实存在的也可以是以二维形式存在的三体假象。
07明暗明暗度是不同颜色明与暗的程度。
色调、物体表面的肌理可以帮助我们感受明暗度的变化。
美术作品构成要素一、内容要素美术作品的内容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呢。
画面里的主体形象是核心呀,就像画人物画,人物的姿态、表情等都是内容要素。
还有画面所传达的故事或者情感也算呢,比如一幅描绘战争场景的画,那战争的残酷、人们的挣扎等情感和故事就在内容要素里啦。
场景也是内容要素哦,是室内还是室外场景,是繁华的都市还是宁静的乡村。
而且物体之间的关系也是内容的一部分,像是物体的前后遮挡关系等。
二、形式要素1. 线条线条在美术作品里超级重要的哦。
直线可以给人稳定、刚硬的感觉,像建筑的轮廓用直线来画就很合适呢。
曲线就比较柔美、灵动啦,比如画女性的身体轮廓,曲线就很能表现出那种柔美。
还有折线,折线会有尖锐、不稳定的感觉,在表现一些紧张或者冲突的画面时可以用到。
2. 色彩色彩对美术作品的影响很大的哟。
暖色调像红色、橙色等,会让人感觉温暖、热情、充满活力。
冷色调如蓝色、绿色等,就会给人宁静、寒冷、神秘的感觉。
而且色彩的明度也很重要呢,高明度的色彩比较明亮、轻快,低明度的色彩就比较深沉、厚重。
纯度高的色彩很鲜艳、强烈,纯度低的色彩就比较暗淡、柔和。
3. 形状形状也是形式要素之一呀。
规则的形状比如圆形、方形、三角形等都有各自的感觉。
圆形给人圆润、和谐的感觉,方形比较稳重、坚实,三角形有稳定或者尖锐的感觉,这取决于三角形的类型呢。
不规则的形状则可以创造出独特的视觉效果。
三、材质要素在美术作品里,材质也有很大的影响呢。
如果是绘画的话,油画颜料和水彩颜料画出来的效果就很不一样呀。
油画颜料比较厚重,可以堆积出丰富的质感,而水彩颜料比较透明、轻薄。
要是雕塑作品,大理石材质和青铜材质的质感就完全不同啦。
大理石给人一种洁白、纯净、细腻的感觉,青铜则有一种古朴、厚重、有历史感的质感。
纸张的质地也会影响美术作品,粗糙的纸张和光滑的纸张作画的效果也是有差别的。
美术作品的形式美由哪些因素构成美术也称造型艺术或视觉艺术.它是利用一定的物质材料,通过造型手段创造出具有一定空间和审美价值的视觉形象的艺术.可以分为:大众艺术,视觉艺术.例如美国的大盐湖,形成起来居然是一个"标准的6”概念种类美术,是以一定的物质材料,塑造可视的平面或立体形象,以反映客观世界和表达对客观世界的感受的一种艺术形式,因此,美术又称之为‘造型艺术’、‘空间艺术’.分类在艺术分类中,美术又称造型艺术、视觉艺术、空间艺术.它是指艺术家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如颜色、纸张、画布、泥土、石头、木料、金属等,塑造可视的平面或立体的视觉形象,以反映自然和社会生活,表达艺术家的思想观念和感情的一种艺术活动.它主要包括绘画、雕塑、工艺、建筑等类型.绘画绘画是造型艺术中最主要的一种艺术形式.它是指运用线条、色彩和形体等艺术语言,通过造型、色彩和构图等艺术手段,在二维空间(即平面)里塑造出静态的视觉形象,以表达作者审美感受的艺术形式.绘画种类繁多,从不同的角度可将它划分为不同的类别.从地域看,绘画可分为东方绘画和西洋绘画;从工具材料看,绘画可分为水墨画、油画、壁画、版画、水彩画、水粉画等;从题材内容看,绘画可分为人物画、风景画、静物画、动物画等;从作品的形式看,绘画可分为壁画、年画、连环画、漫画、宣传画、插图等.不同类别的绘画形式,由于各自的历史传统不同,都有着各自独特的表现形式与审美特征.中国画又称水墨画,它在世界绘画领域中自成体系,独具特色,是东方绘画体系的主流.在工具材料上,中国画是用毛笔、墨在宣纸、绢帛上作画的,它讲究笔墨,着眼于用笔墨造型.在表现方法上,中国画采用一种散点透视的方法.在画面的构成上,中国画讲究诗、书、画、印交相辉映,形成独特的形式美与内容美.油画是西洋绘画的代表,它是世界绘画艺术中最有影响的画种.在工具材料上,油画是用油质颜料在布、木板或厚纸板上画成的.在表现方法上,传统的油画家采用焦点透视法作画.在画面构成上,它讲究画面景物充实,按自然的秩序布满画面,呈现出自然的真实境界.雕塑雕塑是用可雕刻和塑造的物质材料制作出具有实体形象、以表达思想感情的一种艺术形式.雕塑的种类可以从不同角度来划分.从制作工艺来分,雕塑可分为雕和塑.雕是从完整而坚固的坯体上把多余部分删削、挖凿掉,如石雕、木雕、玉雕等,塑是用具有粘结性的材料联接、构成为所需要的形体,如泥塑、陶塑等.从题材来分,雕塑可分为纪念性雕塑、建筑装饰性雕塑、城市园林雕塑、宗教雕塑、陵墓雕塑、陈列性雕塑.从表现形式来分,雕塑可分为圆雕、浮雕.圆雕是不附在任何背景上,可从四面八方观赏的立体雕塑.浮雕是在平面上雕出凸起的艺术形象.表现手法借助于体积和结构等.雕塑的产生和发展与人类的生产活动紧密相联,同时又受各个时代宗教、哲学等社会意识形态的直接影响.如法国旧石器时代的圆雕裸女和牝马、野猪等浮雕,中国陕西何家湾和辽宁凌源、建平等地发现的5000~6000年前新石器时代的石雕、骨雕、人像和女神彩塑头像等,反映了人类对自然力的崇拜和对动物的崇拜以及认识人本身、认识世界的过程.秦始皇陵兵马俑再现了2000多年前的帝国大军的威势.雕塑是时代、思想、感情、审美观念的结晶,是社会发展形象化的记录.工艺美术工艺美术是指日常生活用品经过艺术化处理以后,使之具有强烈的审美价值的产品.我们一般把工艺美术分为实用工艺美术和陈设欣赏的工艺美术.实用工艺美术是整个工艺美术的主体和基础,包括衣、食、化、行、用的工艺品类,实用价值是这类工艺品的主要价值,审美价值是作为辅助价值存在的.这类工艺品包括经过装饰加工的茶餐具、灯具、木器家具、绣花制品、草竹编织品等等.陈设欣赏工艺品是指那些以摆设、观赏功能为主的工艺品,这类工艺品以审美为其首要价值,手工技艺性很强,实用价值已不明显或完全消失,如玉器、金银首饰、象牙雕刻、景泰蓝、漆器、壁挂、陶艺等.建筑艺术建筑是建筑物和构筑物的统称.是人类用砖、石、瓦、木、铁等物质材料在固定的地理位置上修建或构筑内外空间、用来居住和活动等的艺术.建筑艺术则是指按照美的规律,运用建筑艺术独特的艺术语言,使建筑形象具有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具有象征性和形式美,体现出民族性和时代感.以其功能性特点为标准,建筑艺术可分为纪念性建筑、宫殿陵墓建筑、宗教建筑、住宅建筑、园林建筑、生产建筑等类型. 从总体来说,建筑艺术与工艺美术一样,也是一种实用性与审美性相结合的艺术.建筑的本质是人类建造以供居住和活动的生活场所,所以,实用性是建筑的首要功能;只是随着人类实践的发展,物质技术的进步,建筑越来越具有审美价值.《艺术概论》与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的几点思考的学习是加强学生艺术理论修养,提高艺术理论水平的重要途径.明确把握课的重要性是做好该课程教学工作的前提和保障,同时教学方法的不断创新又是实现学生认识艺术规律,确立正确艺术观的必然要求.。
画面形状与框架图与底成为图的条件平面化与深度层次形的组织水平垂直与倾斜的构图对称或不对称的构图集中与均散的构图肌理与材料秩序原理重复与节奏对称与平衡对比与统调主要参考书目画面构成一张白纸无所谓空间,一旦画上了笔触,便破坏了纸面的完整与稳定,即出现画面构图分割现象。
若是画上一个物体,纸面就形成了空间,再画上两个以上的物体,就得考虑形体的组合方式。
绘画的基本训练是培养大家如何把空间的物体转移到平面的画面上,解决画面构成问题。
1、形体组合与画面切割同属于绘画的构图问题,构图是画者根据表达的意图与主题的需要,对画面所进行的整体布局。
在形体组合这个问题上,我们要注意:(1)不同位置的组合,(2)不同质的组合,(3)不同量的组合。
2、角度确定与空间序列画者与物体的角度主要有两种,即平行透视和成角透视。
画面中造型因素均应按空间位置的变化而变化,为了使画面中造型因素有条不紊,需要物体在特定的角度下形成明确的空间序列。
上面这幅作品由三个立方体构成,并以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作为三个立方体的这个整体形状位置,从而形成了三角形的构图。
画面图示了三种切割变化形式。
(1)框太长(2)框太大(3)框为宜绘画作品构成的基本要素是:点、线、形状、色彩、结构、明暗、空间、材质、肌理等,以及将这些元素组合成一件完整作品的基本原理,包括多样统一、比例、对称、平衡、节奏、对比、和谐等。
构图的英语词为compossition,意为组合构成。
在美术创作中,一般指在平面的物质空间上,安排和处理审美客体的位置和关系,把个别或局部的想象组合成整体的艺术作品,以表现构思中预想的形象与审美效果。
构图是艺术传达的第一步,也是对构思的检验和修正。
一般来说,构图涉及多种形式法则,是绘画艺术的基础,在中国传统绘画中,称为章法或布局,被认为是“画之总要”,极受重视。
意境,中国传统美学思想的重要范畴,在传统绘画中是作品通过时空镜象的描绘,在情与景高度民主融汇后所体现出来的艺术境界。
美术课线条构成美术课是培养学生艺术素养和审美能力的重要课程。
在美术创作中,线条构成是一项关键技巧,它对于表达形象、传达情感和创造美感起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探讨线条构成在美术课中的重要性,并介绍一些常见的线条构成方法。
一、线条构成的意义线条是视觉艺术中最基本的元素之一,具有独特的视觉效果。
在美术作品中,线条可以用来描绘物体的轮廓、表达运动和情感,以及创造艺术家想要传达的意义和主题。
线条构成的合理运用可以增强作品的艺术表现力,使其更加生动、有趣和富有创意。
二、常见的线条构成方法1. 实线和虚线实线是线条构成中最常见的形式,它可以用来描绘物体的外形和边缘。
虚线则是通过间断的点线构成,用于表现物体的内部细节或者延伸出来的部分。
实线和虚线的结合运用可以使作品更加有层次感和立体感。
2. 弯曲线和直线弯曲线可以表达柔和、曲折和流动的特点,常用于描绘自然景观、人物的姿态和动作。
直线则具有刚硬、稳定和严肃的特点,可以用来表现建筑物、几何形状和机械结构等。
3. 厚线和细线厚线可以给作品增加重量感和力量感,常用于强调物体的形状和结构。
细线则可以细腻地描绘物体的细节和纹理,使作品显得更加精致和细致入微。
4. 斜线和垂直线斜线可以创造动感和活力,常用于表现速度、运动和紧张情节。
垂直线则具有稳定和坚实的特点,可以表达平静、安宁和稳重。
三、线条构成的实践应用1. 描绘静物在描绘静物时,合理运用线条构成可以使作品更具有立体感和逼真度。
可以运用实线描绘物体的边缘轮廓,通过斜线和弯曲线描绘阴影和细节,并选用适当的粗细和硬度的线条来准确表现物体的质感和触感。
2. 表达情感线条构成可以用来表达情感和情绪。
例如,使用弯曲线能够传达优美和柔和的感觉,而使用刚硬的直线则能够表现紧张和冷漠等情绪。
艺术家可以通过运用不同类型的线条来创造出合适的情感氛围,使作品更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
3. 创造节奏感线条构成还可以用来创造作品的节奏感和动态效果。
通过交错的直线和曲线,可以使观者的目光在作品中流动,产生一种自然而然的节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