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PL1盘式制动器原理与维修资料
- 格式:ppt
- 大小:5.49 MB
- 文档页数:8
盘制动器的工作原理与故障分析一、引言盘式制动器也叫抱闸,它广泛地应用在电铲上,它的作用是为电铲的提升、推压、回转、行走系统提供停车制动,它的相当于车辆上的手刹。
抱闸的好坏直接影响电铲的安全作业,那末我们就有必要详细分析抱闸的工作原理、故障分析以及日常的保养维护。
二、电铲控制盘式制动器工作的过程抱闸控制气路如图2-1 所示,当驾驶员在操作手柄上按下打开某部位抱闸按钮时,Centurion 控制系统控制该部位的电磁阀打开,同时控制抱闸上部控制面板内如图2-1 中06 所示的电磁阀 (常通电磁阀,得电关闭) 得电关闭,气包中的压缩空气通过电磁阀如图2-2 所示,然后经过快速泄压阀的“IN进入抱闸如同2-1 中02 所示,抱闸的上、下两个气口如图2-1 中05、03 所示相互连通,抱闸的上口与控制面板内的电磁阀相连,电磁阀得电关闭后,压缩空气就会使抱闸活塞往外挪移,固定在抱闸活塞上的抱闸指示开关如图2-3 中01 所示也随着活塞挪移,当开关碰到固定板而被打开时,Centurion 控制系统接到抱闸打开信号,那末该部位就可以运动了;当驾驶员按下手柄的关闭抱闸按钮时,Centurion 控制系统控制该部位的电磁阀关闭,使压缩空气不能通过电磁阀,同时控制抱闸上部控制面板内的电磁阀失电打开,抱闸内的空气一部份可以从上气孔通过控制面板内的电磁阀排出,一部份可以通过下气孔从快速释放阀的排气口排出,电磁阀到快速释放阀供气管内的空气则从图2-2 所示的01排气消音器排出。
抱闸因内部没有气压而关闭。
图2-1 抱闸控制气路示意图图2-2 电磁阀图2-3 抱闸指示开关三、抱闸及快速释放阀的工作原理1、抱闸的工作原理如图3-1 所示图3-1 抱闸压缩空气进入抱闸气缸时,内、外O 型密封圈将空气封在气缸与活塞之间,气压使活塞向外挪移,压盘与活塞通过螺栓连接,故压盘也随着活塞向外挪移,使得压盘弹簧被压缩。
当压盘与气缸接触时,压盘运动住手。
盘式制动器工作原理
盘式制动器是一种常见的汽车制动装置,用于减速或停止汽车运动。
它由刹车盘、刹车钳和刹车片等组成。
工作时,当驾驶员踩下刹车踏板时,液压系统中的制动液被压入刹车钳内。
刹车钳里的活塞受到液压力的作用,向外移动。
刹车钳内还装有刹车片,它们与刹车盘相对,减缓或停止盘的转动。
活塞的移动使刹车片紧贴刹车盘,在其表面产生摩擦力。
这个摩擦力通过摩擦转化为热能,将刹车盘的运动能量转化为热量,实现减速或停止汽车。
由于刹车片与刹车盘接触面积大、摩擦力大,因此能够产生较高的制动效果。
为了保证刹车片与刹车盘之间的良好接触,制动器通常会在活塞和刹车片之间增加一个弹簧装置,用于保持刹车片与刹车盘之间的一定间隙。
当驾驶员松开刹车踏板时,刹车片会回到起始位置,以减少与刹车盘之间的摩擦。
为了提高刹车的性能和安全性,一些高级制动器还会加入附加装置,如防抱死系统(ABS)和制动力分配系统(EBD)。
它们帮助驾驶员更好地控制车辆刹车,避免轮胎锁死和制动不均衡等现象,确保行车安全。
总之,盘式制动器通过刹车盘、刹车钳和刹车片的协同作用来减速或停止汽车运动。
它利用液压力和摩擦力将运动能量转化为热能,从而实现安全的制动效果。
全盘式制动器工作原理全盘式制动器是一种常见的制动器类型,广泛应用于各种机械设备中。
其工作原理是通过摩擦力使制动器盘与轴连接,从而实现制动效果。
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全盘式制动器的工作原理以及其应用。
一、全盘式制动器的概述全盘式制动器是一种常见的制动器类型,其工作原理是通过摩擦力使制动器盘与轴连接,从而实现制动效果。
该制动器由制动器盘、制动器片、液压缸、制动器鼓等组成,广泛应用于各种机械设备中。
二、全盘式制动器的工作原理全盘式制动器的工作原理是利用制动器盘与轴之间的摩擦力来实现制动效果。
当制动器盘旋转时,制动器片会与其接触,并通过液压缸或其他机构施加压力,使制动器片与制动器盘之间产生足够的摩擦力。
这样就可以减慢或停止制动器盘的旋转,从而实现制动效果。
三、全盘式制动器的应用全盘式制动器广泛应用于各种机械设备中,例如工业机械、汽车、电梯等。
在这些设备中,全盘式制动器可以起到重要的保护作用,避免设备因失控而导致事故。
四、全盘式制动器的优点全盘式制动器具有以下优点:1、制动效果好:通过制动器盘与轴之间的摩擦力,可以实现较好的制动效果。
2、使用寿命长:全盘式制动器的制动器片采用高强度材料制成,使用寿命较长。
3、制动平稳:全盘式制动器可以实现制动平稳,避免因制动过程中产生的震动或冲击而导致设备受损。
4、使用方便:全盘式制动器的使用和维护比较方便,可以降低维护成本。
五、全盘式制动器的缺点全盘式制动器的缺点主要有以下两点:1、制动器片磨损:由于制动器片与制动器盘之间的摩擦力较大,因此制动器片会随着使用时间的增长而磨损。
2、制动器噪音大:由于制动过程中产生的摩擦力较大,因此全盘式制动器的制动噪音较大,有一定的干扰作用。
六、全盘式制动器的维护和保养为了保证全盘式制动器的正常工作,需要进行定期的维护和保养。
具体方法如下:1、定期更换制动器片:由于制动器片会随着使用时间的增长而磨损,因此需要定期更换制动器片。
2、保持制动器干燥清洁:制动器盘和制动器片之间需要保持干燥清洁,避免因油污或杂物而影响制动效果。
盘式制动器的工作原理
盘式制动器是一种常用的机械制动装置,它主要由制动盘、制动
夹以及传动轴等部分组成。
在工作时,当驾驶员踩下刹车踏板时,制
动液由主缸进入制动器,通过液压作用,使制动器内的制动夹固定牢
制动盘,从而使车轮减速甚至停止旋转。
当不需要制动时,则松开刹
车踏板,制动液回流到主缸,制动夹离开制动盘,车轮恢复正常运转。
盘式制动器与传统的鼓式制动器相比,具有制动效果好、散热性
能好、可靠性强等优点。
它能够对车速进行精准控制,确保车辆停稳,保证行车安全。
同时,盘式制动器可以进行更加复杂的制动控制,例
如防抱死制动等,具有更高的安全性能。
盘式制动器工作原理1.制动盘:安装在汽车轮轴上,随着车轮一起旋转,提供制动力的作用面。
2.刹车夹:安装在车轮上方,分为固定刹车夹和活动刹车夹。
固定刹车夹通过铆钉或螺栓固定在汽车悬挂系统上,而活动刹车夹可以移动,通过液压或机械链接与固定刹车夹一起工作。
3.刹车片:安装在刹车夹内,分为摩擦片和背板。
摩擦片是与制动盘接触的表面,背板与刹车夹相连接,用于固定摩擦片,并通过摩擦力来提供制动效果。
4.制动液:用于传递制动力和控制刹车器的压力。
5.刹车器活塞:分为活动活塞和固定活塞。
活动活塞通过液压或机械作用力来移动,使刹车片与制动盘接触,而固定活塞用于固定刹车片和摩擦片。
1.刹车踏板踏下:当驾驶员踩下刹车踏板时,通过连接杆或液压传递至主缸。
主缸会根据驾驶员的力大小产生相应压力,并将制动液传递至刹车器内。
2.刹车器活塞移动:主缸的压力将制动液传递至刹车器内,活动活塞随后向外移动。
活塞与摩擦片背板相连,通过力的传递使刹车片接触制动盘。
3.刹车片与制动盘接触:活动活塞的移动使刹车片与制动盘接触。
接触点产生摩擦力,将动能转化为热能,导致制动盘和刹车片升温。
4.减速或停止:制动盘的旋转减缓,减少车轮速度,从而使汽车减速或停止。
刹车片通过固定活塞维持稳定接触状态,提供连续制动力。
整个制动过程中,液压系统和摩擦力起到了关键作用:1.液压系统:主缸产生的压力通过制动液传递至刹车器,推动活塞移动。
液压系统可以将驾驶员的力量传递到刹车器,实现刹车效果,并且可以通过调整压力大小来实现制动力的控制。
2.摩擦力:刹车片与制动盘接触时产生摩擦力,将动能转化为热能。
过高的摩擦力可能导致制动盘或刹车片过热,降低制动效果。
因此,制动片的材料、刹车片和制动盘的接触面积、摩擦系数等都需要合理选择,以保证制动效果和安全性。
此外,盘式制动器还可以通过液压系统的协调工作来实现一些特殊功能,如制动力分配、紧急制动、自动调节等。
综上所述,盘式制动器通过液压系统和摩擦力的协同作用来实现汽车的减速和停止。
盘式制动器工作总结引言盘式制动器是一种常见的车辆制动装置,广泛用于汽车、摩托车等机动车上。
本文将对盘式制动器的工作原理和构造进行总结,并讨论其在实际应用中的一些特点和优缺点。
一、工作原理盘式制动器的工作原理主要涉及离合器、活塞和刹车盘三个主要部分。
1. 离合器离合器是盘式制动器中的关键组件之一,它通过摩擦力来控制制动器的工作状态。
当离合器脱开时,制动器完全解除,车辆可以正常行驶;而当离合器闭合时,制动器会施加制动力,使车辆减速或停止。
离合器的闭合和脱开是通过制动手柄或制动踏板来控制的。
2. 活塞活塞是盘式制动器中的另一个重要组件,它通过施加压力来激活制动盘的摩擦力。
当离合器闭合时,活塞会向制动盘施加压力,使其停止旋转或减速。
活塞通常由液压或气压驱动。
3. 刹车盘刹车盘是盘式制动器中的摩擦表面,它与车轮相连,通过与刹车片之间的摩擦产生制动力。
刹车盘通常由高强度材料制成,以承受长时间的高温摩擦而不变形。
二、构造特点盘式制动器相较于其他类型的制动器具有一些独特的构造特点。
1. 散热性能好盘式制动器由于刹车盘的存在,其散热性能较好。
刹车盘的大面积可以帮助快速将制动过程中产生的热量散尽,从而保持制动效果的稳定性。
这一特点使得盘式制动器适合长时间高速驾驶等对制动性能要求较高的场景。
2. 维护成本较高盘式制动器相较于鼓式制动器等其他类型的制动器,其维护成本较高。
由于盘式制动器构造复杂,需要更多的零部件和更复杂的维修工艺,使得维护成本增加。
此外,刹车盘和刹车片的磨损也较快,需要定期更换。
3. 制动力平稳由于盘式制动器的结构特点,其制动力平稳、响应迅速。
这一特点可以提供更好的驾驶感受,减少驾驶者的疲劳感,并提高行车的安全性。
三、优缺点分析盘式制动器作为一种常见的车辆制动装置,具有一些明显的优点和缺点。
1. 优点(1)制动效果好:盘式制动器由于制动盘的存在,其制动效果要优于其他类型的制动器,能够更好地满足高速驾驶和紧急制动的需求。
盘式制动器工作原理盘式制动器又称为碟式制动器,顾名思义是取其形状而得名。
它由液压控制,主要零部件有制动盘、分泵、制动钳、油管等。
制动盘用合金钢制造并固定在车轮上,随车轮转动。
分泵固定在制动器的底板上固定不动。
制动钳上的两个摩擦片分别装在制动盘的两侧。
分泵的活塞受油管输送来的液压作用,推动摩擦片压向制动盘发生摩擦制动,动作起来就好象用钳子钳住旋转中的盘子,迫使它停下来一样。
这种制动器散热快,重量轻,构造简单,调整方便。
特别是高负载时耐高温性能好,制动效果稳定,而且不怕泥水侵袭,在冬季和恶劣路况下行车,盘式制动比鼓式制动更容易在较短的时间内令车停下。
有些盘式制动器的制动盘上还开了许多小孔,加速通风散热提高制动效率。
反观鼓式制动器,由于散热性能差,在制动过程中会聚集大量的热量。
制动蹄片和轮鼓在高温影响下较易发生极为复杂的变形,容易产生制动衰退和振抖现象,引起制动效率下降。
当然,盘式制动器也有自己的缺陷。
例如对制动器和制动管路的制造要求较高,摩擦片的耗损量较大,成本贵,而且由于摩擦片的面积小,相对摩擦的工作面也较小,需要的制动液压高,必须要有助力装置的车辆才能使用。
而鼓式制动器成本相对低廉,比较经济。
所以,汽车设计者从经济与实用的角度出发,一般轿车采用了混合的形式,前轮盘式制动,后轮鼓式制动。
四轮轿车在制动过程中,由于惯性的作用,前轮的负荷通常占汽车全部负荷的70%-80%,因此前轮制动力要比后轮大。
轿车生产厂家为了节省成本,就采用前轮盘式制动,后轮鼓式制动的方式。
四轮盘式制动的中高级轿车,采用前轮通风盘式制动是为了更好地散热,至于后轮采用非通风盘式同样也是成本的原因。
毕竟通风盘式的制造工艺要复杂得多,价格也就相对贵了。
随着材料科学的发展及成本的降低,在汽车领域中,盘式制动有逐渐取代鼓式制动的趋向。
鼓式制动器是最早形式的汽车制动器,当盘式制动器还没有出现前,它已经广泛用于各类汽车上。
但由于结构问题使它在制动过程中散热性能差和排水性能差,容易导致制动效率下降,因此在近三十年中,在轿车领域上已经逐步退出让位给盘式制动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