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估价(第7章)假设开发法
- 格式:ppt
- 大小:530.50 KB
- 文档页数:20
第七章假设开发法教学时数:6课时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掌握假设开发法的基本原理,掌握假设开发法的基本公式,掌握假设开发法的估价步骤教学重点:假设开发法的基本公式教学难点:投资利息的计算教学手段和方法:以讲授为主,辅以多媒体教学手段。
教学内容:第一节基本原理一、定义假设开发法又称为剩余法、倒算法、余值法、残值法,它是指在估算未来房地产正常交易价格的基础上,减去地上建筑物、附着物建造成本、专业费、利息、利润、税费等费用,最后得到的剩余值即为土地的价格。
二、理论依据假设开发法的理论依据是预期原理。
假设开发法的基本思路可以通过房地产开发商购置待建土地的报价过程这一具体事例来加以体现,如某房地产开发商准备购置一块土地开发完成房屋出售,为了获得一定的开发利润,开发商一般可这样确定购置土地的最高价格:首先研究这块土地的内、外部条件,并分析房地产市场状况,据此选择这块土地的开发方案;选定了开发方案后,开发商就要预测大楼建成后的总售价,然后计算建造该大楼需要支付的总费用(主要包括前期费、建安工程费、配套费以及利息和税收等)。
这些数据确定之后,开发商就可将楼价减去总开发费用,再减去所要获得的开发利润后的余额作为购置该土地的最高价格。
由上可以看出,假设开发法在形式上是评估新建房地产价格的成本法的倒算法。
与成本法的主要区别是:成本法中的土地价格为已知,需要求取的是开发完成后的房地产价格;假设开发法中开发完成后的房地产价格已事先通过预测得到,需要求取的是土地价格。
三、假设开发法的特点、适用条件与对象1、假设开发法的特点1)可靠性基于对待开发不动产的各种假设;2)以种种假定或限制条件为前提;(房地产总价、租金和成本数据在开发期间不会大变化;在开发期间各项成本是均匀或分段均匀投入的)3)有动态和静态两种计算方式。
静态计算不考虑资金的时间因素,但是要单独计算利息(传统方法)。
动态计算则要将所有不同时点发生的费用全部贴现到地价发生的时点,利息不必单独计算。
7 假设开发法[本章学习目标]掌握假设开发法的公式及其计算、假设开发法计算中各个项目的求取、现金流量折现法和传统方法的应用,熟悉假设开发法的概念、理论依据、适用对象、适用条件和操作步骤。
7.1假设开发法的基本原理7.1.1假设开发法的概念假设开发法,又称剩余法、预期开发法、倒算法或余值法,是将待估房地产的预期开发价格或价值,扣除预计的正常投入费用,正常税金及合理利润等,以此估算待估房地产的客观合理价格或价值的方法。
假设开发法在房地产评估实务中运用得较为普遍,在评估待开发土地价值时应用得最为广泛。
7.1.2假设开发法的理论依据假设开发法的基本理论依据与收益法相同,是预期原理。
假设开发法在形式上是评估新开发完成的房地产价格的成本法的倒算法。
两者的主要区别是:成本法中的土地价格为已知,需要求取的是开发完成后的房地产价格;假设开发法中开发完成后的房地产价格已事先通过预测得到,需要求取的是土地价格。
假设开发法更深的理论依据,类似于地租原理。
两者的主要区别是地租是每年的租金剩余,假设开发法通常测算的是一次性的价格剩余。
假设开发法估价的基本思路,可由房地产开发商为取得待开发土地使用权而确定拍卖或投标价格的思路来理解。
假如某房地产开发商有意参与该土地的竞拍或竞标,可以通过以下思路和过程来考虑获得土地的出价。
首先,分析该土地坐落位置、交通条件、商服繁华程度、周围环境等区位条件以及土地面积、形状、规划允许的用途、建筑容积率、建筑覆盖率、建筑高度等自身条件;其次,在规划允许的用途下拟定最佳的房地产开发类型;然后,确定通过此项目的开发,期望获得多少利润,在确定期望利润时,既不能过低,也不能过高,因为若利润低于正常的平均利润率则不符合投资者的投资期望,若利润过高,将会降低开发商获得土地使用权的投标报价,在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在此基础上,预计该房地产项目开发完成后的销售价格或租赁价格,并估算开发该房地产所需要的时间及所需要的建安工程费、专业费、管理费、销售费用和正常税利等全部成本。
房地产估价假设开发法与土地估价剩余法的区别在日常估价工作中房地产估价假设开发法与土地估价剩余法的原理、过程方法类似但估价规范中规定却并不完全一致在工作中应注意两者的区别。
一、房地产估价中的假设开发法1、定义是估算开发完成后不动产正常交易价格的基础上扣除建筑物建造费用和与建筑物建造、买卖有关的专业费、利息、利润、税收等费用后以价格余额来确定估价对象价格的一种方法。
假设开发法适用于具有投资开发或再开发潜力的房地产估价如土地生地、毛地、熟地、在建工程包括停建工程、可装修改造或可改变用途的旧房等统称为“待开发房地产”。
2、现金流量折现法和传统方法房地产开发具有周期长的特点其开发成本、管理费用、销售税费、开发完成后的价值等实际发生的时间不尽相同因此运用假设开发法估价必须考虑货币的时间价值。
考虑货币的时间价值可有如下两种不同的方式⑴采用折现的方式称为现金流量折现法。
⑵采用计算利息的方式称为传统方法。
现金流量折现法与传统方法主要区别⑴对开发成本、管理费用、销售税费、开发完成后的价值等的估算传统方法都是根据估价时的房地产状况作出的即它们基本上是静止在估价作业日期时的数额而在现金流量折现法中是预测它们在未来发生时所发生的数额。
⑵传统方法不考虑各项支出、收入发生的时间不同直接相加减但要计算利息而现金流量折现法要考虑各项支出、收入发生的时间不同首先将它们折算到同一时间估价时点上的价值然后再相加减。
⑶在传统方法中投资利息和开发利润单独显现出来在现金流量折现法中这两项都不单独表现出来。
而是隐含在折现过程中。
3、假设开发法传统方法的估价要点基本公式待开发房地产的价值开发完成后的房地产价值-开发成本-专业费用-管理费用-开发商合理利润-投资利息-不可预见费-销售税费-投资者购买待开发房地产应负担的税费投资利息的应计息项目包括未知、需求取的待开发房地产的价值P投资者购买待开发房地产应负担的税费开发成本和管理费用。
开发利润的计算方法与成本法中的相同通常是以一定基数乘以同一市场上类似房地产开发项目所要求的相应平均利润率。
定义:假设开发法是求得估价对象后续开发的必要支出及折现率或后续开发的必要支出及应得利润和开发完成后的价值,将开发完成后的价值和后续开发的必要支出折现到价值时点后相减,或将开发完成后的价值减去后续开发的必要支出及应得利润得到估价对象价值或价格的方法。
基本计算公式:P=A-B-C式中:P一待估房地产(或土地)价值A一开发完成后的房地产价值B一后续开发的必要支出C一后续应得利润其中:后续开发的必要支出包括取得税费、建设成本、管理费用、销售费用、投资利息、销售税费。
假设开发法分为动态分析法和静态分析法。
由于动态分析法所用的折现率较难确定,故本次评估采用静态分析方法进行泗测算。
1、估价前提和最佳开发经营方式1.1、估价前提:本次估价目的为抵押,结合本次估价目的,本次估价以被迫转让开发为估价前提。
1.2、最佳开发经营方式:估价对象土地面积合计为36631.5壮,规划用途为商住用地,规划计容建筑面积为不大于102,076壮(其中:商业建筑面积不大于5,400平方米,配套设施建筑面积280平方米),地上建筑容积率为不大于2.788,建筑密度W28%,建筑限高100米,绿地率230%。
通过对估价对象状况以及估价对象所在地的房地产市场状况的调查,结合最高最佳利用原则,本次估价确定估价对象最佳开发经营方式如下:(1)建设内容与规模:建设内容为商住房地产。
估价对象规划计容建筑面积为不大于102,076壮(其中:商业建筑面积不大于5,400平方米,配套设施建筑面积280平方米),结合最高最佳利用原则,本次设定估价对象计容建筑面积为102,076壮,其中商业建筑面积为5,400平方米,配套设施建筑面积280平方米,剩余部分全部设为住宅。
根据当地住宅小区规划要求并结合类似案例,按每100平方米建筑面积配套0.7个车位,即地下停车位个数为713个,按359/个车位计,则地下车库面积为24,955总综上,本次设定估价对象总开发规模为127,031tf-(2)可销售或经营内容与规模:估价对象可销售内容为商业房地产、住宅房地产以及地下停车位房地产,可销售规模分别为商业5,400平方米、住宅96,396平方米、地下停车位24,955平方米。
房地产估价师《理论与方法》考点总结:假设开发法公式一、假设开发法最基本的公式假设开发法最基本的公式为:待开发房地产价值=开发完成后的价值-后续必要支出及应得利润后续必要支出及应得利润=取得税费+后续开发成本+后续管理费用+后续销售费用+后续投资利息+后续销售税费+后续开发利润与此相对照,如果是采用成本法求取开发完成后的房地产价值,则公式为:开发完成后的房地产价值=待开发房地产价值+取得待开发房地产的税费+开发成本+管理费用+销售费用+投资利息+销售税费+开发利润在实际估价中,对于上述公式中具体应减去的项目及其金额,要牢记“后续”两字,掌握的基本原则是设想得到估价对象(待开发房地产)以后到把它开发建设完成,还需要开展的各项工作和相应的必要支出及应得利润。
因此,如果是已完成的工作和相应的支出及利润,则它们已包含在估价对象的价值内,不应作为扣除项目。
例如,评估毛地的价值,即该土地尚未完成房屋拆迁补偿安置,这时减去的项目应包括房屋拆迁补偿安置费用等。
《城市房地产开发经营管理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房地产开发企业转让房地产开发项目时,尚未完成拆迁补偿安置的,原拆迁补偿安置合同中有关的权利、义务随之转移给受让人。
”但是,如果评估的是已完成房屋拆迁补偿安置的土地价值,则不应将房屋拆迁补偿安置费用等作为扣除项目。
运用上述公式估价,一是要把握待开发房地产的状况和开发完成后的房地产状况;二是要把握开发完成后的房地产经营方式。
待开发房地产的状况就是估价对象状况,有土地(又可分为生地、毛地、熟地)、在建工程和旧的房地产(以下简称旧房)等;开发完成后的房地产状况,有熟地和新的房地产(以下简称新房)等。
新房又可分为毛坯房、粗装修房、精装修房等等。
将待开发房地产的状况和开发完成后的房地产状况结合起来,假设开发法估价的情形主要有以下7种:①估价对象为生地,在生地上进行房屋建设;②估价对象为生地,将生地开发成熟地;③估价对象为毛地,在毛地上进行房屋建设;④估价对象为毛地,将毛地开发成熟地;⑤估价对象为熟地,在熟地上进行房屋建设;⑥估价对象为在建工程,将在建工程续建成房屋;⑦估价对象为旧房,将旧房重新装饰装修改造或改变用途成新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