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解整数规划常用的方法有分枝定界法和割平面法
- 格式:ppt
- 大小:922.50 KB
- 文档页数:10
运筹学整数规划运筹学是研究在资源有限的条件下,如何进行决策和优化的一门学科。
整数规划是运筹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它解决的是决策变量必须为整数的问题。
整数规划在实际问题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如生产计划、设备配置、选址问题等。
整数规划问题的数学模型可以表示为:max/min c^T xs.t. Ax ≤ bx ≥ 0x ∈ Z其中,c是目标函数的系数矩阵,x是决策变量的向量,A是约束条件的系数矩阵,b是约束条件的向量,Z表示整数集合。
整数规划问题与线性规划问题相似,但整数规划问题的约束条件多了一个整数限制,使得问题的解空间变得更为复杂。
由于整数规划问题的NP-hard性质,求解整数规划问题是一项困难的任务。
求解整数规划问题的常用方法有分支定界法、割平面法和启发式算法等。
分支定界法是一种穷举搜索的方法,它通过将整数规划问题不断分割成更小的子问题,从而逐步搜索解空间,直到找到最优解。
分支定界法对于规模较小的问题比较有效,但对于大规模复杂问题,效率较低。
割平面法是一种通过添加新的约束条件来减少解空间的方法。
它利用线性松弛问题(将整数约束条件放宽为线性约束条件)的解来构造有效的割平面,从而逐步缩小解空间,找到最优解。
割平面法通常比分支定界法更有效,但对于某些问题,可能需要添加大量的割平面才能收敛到最优解。
启发式算法是一种基于经验和启发式搜索的方法。
它通过设置初始解、搜索策略和邻域搜索等步骤,来快速找到近似最优解。
常见的启发式算法有遗传算法、模拟退火算法和禁忌搜索算法等。
启发式算法虽然不能保证找到全局最优解,但能够在可接受的时间内找到较优解。
综上所述,整数规划作为运筹学中的重要分支,解决的是决策变量必须为整数的问题。
整数规划问题具有广泛的应用,但由于其NP-hard性质,求解过程较为困难。
常用的求解方法包括分支定界法、割平面法和启发式算法等。
这些方法各有优劣,根据具体问题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求解。
第五章 整数规划主要内容:1、分枝定界法; 2、割平面法; 3、0-1型整数规划; 4、指派问题。
重点与难点:分枝定界法和割平面法的原理、求解方法,0-1型规划模型的建立及求解步骤,用匈牙利法求解指派问题的方法和技巧。
要 求:理解本章内容,熟练掌握求解整数规划的方法和步骤,能够运用这些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1 问题的提出要求变量取为整数的线性规划问题,称为整数规则问题(简称IP )。
如果所有的变量都要求为(非负)整数,称之为纯整数规划或全整数规划;如果仅一部分变量要求为整数,称为混合整数规划。
例1 求解下列整数规划问题211020m ax x x z +=⎪⎪⎩⎪⎪⎨⎧≥≤+≤+为整数21212121,0,13522445x x x x x x x x 如果不考虑整数约束,就是一个线性规划问题(称这样的问题为原问题相应的线性规划问题),很容易求得最优解为:96m ax ,0,8.421===z x x 。
用图解法将结果表示于图中画“+”号的点都是可行的整数解,为满足要求,将等值线向原点方向移动,当第一次遇到“+”号点(1,421==x x )时得最优解为1,421==x x ,最优值为z=90。
由上例可看出,用枚举法是容易想到的,但常常得到最优解比较困难,尤其是遇到变量的取值更多时,就更困难了。
下面介绍几种常用解法。
§2 分枝定界法分枝定界法可用于解纯整数或混合的整数规划问题。
基本思路:设有最大化的整数规划问题A ,与之相应的线性规划问题B ,从解B 开始,若其最优解不符合A 的整数条件,那么B 的最优值必是A 的最优值*z的上界,记为z ;而A 的任意可行解的目标函数值是*z的一个下界z ,采取将B 的可行域分枝的方法,逐步减少z 和增大z ,最终求得*z 。
现举例说明: 例2 求解A219040m ax x x z +=⎪⎪⎩⎪⎪⎨⎧≥≤+≤+为整数21212121,0,702075679x x x x x x x x 解:先不考虑条件⑤,即解相应的线性规划B (①--④),得最优解=1x 4.81, =2x 1.82,①② ③ ④ ⑤=0z 356(见下图)。
lingo整数规划整数规划是运筹学中的一种优化方法,用于解决决策问题中存在离散决策变量的数学规划问题。
在整数规划中,决策变量的取值只能是整数。
整数规划的应用非常广泛,包括生产计划、资源分配、货物运输等领域。
下面将介绍一些与整数规划相关的术语和技巧。
1. 最优解:整数规划的目标是找到使目标函数最大或最小的整数解。
最优解指的是在满足约束条件的前提下,使目标函数的取值达到最优的决策变量取值。
2. 整数线性规划:整数线性规划是整数规划的一种特殊情况,其中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都是线性的。
3. 整数非线性规划:整数非线性规划是整数规划的另一种形式,其中目标函数或约束条件中至少有一项是非线性的。
4. 分枝定界法:分枝定界法是求解整数规划问题的一种常用方法。
它通过将整数规划问题划分为多个子问题,并对每个子问题进行求解,直到找到最优解。
5. 割平面法:割平面法是求解整数规划问题的另一种方法。
它通过加入额外的线性不等式约束,逐步削减可行解空间,直到找到最优解。
6. 整数规划松弛:整数规划松弛是指将整数规划问题中的整数约束条件松弛为连续变量的约束条件,从而将整数规划问题转化为线性规划问题。
7. 整数规划可行解:整数规划问题的可行解是指满足所有约束条件的整数取值。
8. 整数规划解的整数性:整数规划解的整数性是指整数规划问题的解是否满足整数约束条件。
9. 混合整数规划:混合整数规划是一类更一般的整数规划问题,其中决策变量可以是整数或连续变量。
10. 整数规划的应用:整数规划在各种领域中都有广泛的应用,包括生产计划、资源分配、货物运输等。
通过合理的建模和求解技巧,整数规划可以帮助企业优化决策,提高效益。
总之,整数规划是一种应用十分广泛的优化方法,通过对决策变量的整数约束进行建模,帮助解决实际问题中存在的离散决策变量的优化问题。
求解整数规划的方法整数规划是一种最优化问题,其解决方案限制了决策变量必须取整数值。
整数规划的应用非常广泛,涉及到许多实际问题,如制造业生产调度、物流优化、资源分配等。
在本文中,我们将介绍几种常用的整数规划方法。
一、分支定界法分支定界法是一种常用的整数规划求解方法,它通过不断将解空间分割为子问题并求解这些子问题,最终找到整数规划的最优解。
具体步骤如下:1. 初始时,将整数规划问题转化为一个线性规划问题,并求解线性规划问题的松弛解。
2. 如果松弛解满足整数约束条件,则找到一个整数解,更新当前最优解。
3. 如果松弛解不满足整数约束条件,则选择一个变量将其分割为两个子问题,并分别求解这两个子问题。
4. 对每个子问题,递归地应用上述步骤,直到找到一个整数解或者确定当前子问题的上界小于当前最优解。
5. 最终,得到整数规划的最优解。
分支定界法的优点是能够保证找到最优解,但其缺点是计算复杂度较高,特别是在问题规模较大时,会导致计算时间过长。
二、整数规划的近似算法当整数规划问题规模较大时,找到精确解的计算复杂度可能变得非常高,此时可以考虑使用近似算法来求解。
近似算法的思想是通过放松整数约束条件,将整数规划问题转化为一个线性规划问题,并对线性规划问题进行求解。
然后,根据线性规划问题的解,对整数规划问题进行修正,得到整数规划问题的一个近似解。
三、割平面法割平面法是一种常用的整数规划求解方法,它通过添加一系列线性不等式(割平面)来逐步减小可行解空间,最终找到整数规划的最优解。
具体步骤如下:1. 初始时,将整数规划问题转化为一个线性规划问题,并求解线性规划问题的松弛解。
2. 如果松弛解满足整数约束条件,则找到一个整数解,更新当前最优解。
3. 如果松弛解不满足整数约束条件,则根据当前松弛解所对应的目标函数值,添加一系列线性不等式(割平面)来限制可行解空间。
4. 对添加了割平面约束的线性规划问题,继续求解,并更新最优解。
5. 重复以上步骤,直到找到一个整数解或者确定当前问题的上界小于当前最优解。
整数规划求解方法
整数规划是一种优化问题,其中决策变量被限制为整数。
求解整数规划问题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 枚举法:对整数规划的决策变量进行枚举计算,找到满足约束条件的整数解并计算目标函数的值。
虽然这种方法可以保证找到最优解,但是在决策变量较多时计算复杂度非常高。
2. 列生成法/分支定界法:将整数规划转化为线性规划问题,然后利用线性规划求解方法求解。
通过不断添加新的决策变量,同时利用剪枝技术来减少搜索空间,从而求得整数规划的最优解。
3. 隐枚举法:通过将整数规划问题转化为混合整数规划问题,然后利用线性松弛来求解。
通过求解线性松弛问题的松弛变量,来判断是否满足整数约束条件,进而判断是否需要继续搜索。
4. 启发式方法/元启发式方法:基于某种特定的启发规则进行搜索,通过局部搜索和全局搜索相结合的方式来求解整数规划问题。
常见的启发式算法有遗传算法、粒子群算法等。
5. 对偶法/割平面法:通过对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进行线性组合,构建一个对偶问题,并求解对偶问题来间接求得原问题的最优解。
需要根据具体的整数规划问题来选择合适的求解方法。
有些方法适用于特定类型的整数规划问题,所以需要根据问题特点来选择合适的方法。
同时,对于大规模的整数规划问题,可能需要结合多种方法进行求解。
整数规划问题的求解策略探讨整数规划问题是指在约束条件下,目标函数为整数线性函数的优化问题。
在实际应用中,整数规划问题广泛存在于生产调度、资源分配、网络设计等领域。
由于整数规划问题的复杂性,其求解过程需要采用合适的策略和方法。
本文将探讨整数规划问题的求解策略,包括分枝定界法、割平面法、启发式算法等,并分析它们的优缺点及适用场景。
一、分枝定界法分枝定界法是求解整数规划问题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其基本思想是通过不断地将问题分解为子问题,并对每个子问题进行求解,直到找到最优解为止。
在分枝定界法中,通常采用深度优先搜索或广度优先搜索的方式遍历搜索空间,通过对搜索树的分支进行限界,剪去一些不必要的分支,从而提高求解效率。
分枝定界法的优点在于能够确保找到最优解,尤其适用于规模较小的整数规划问题。
然而,对于规模较大的问题,分枝定界法的计算复杂度会随着搜索空间的增大而急剧增加,导致求解时间过长。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结合问题的特点和求解需求来选择是否采用分枝定界法。
二、割平面法割平面法是另一种常用的整数规划求解方法。
该方法通过引入额外的线性约束(割平面)来逐步逼近整数规划问题的最优解。
割平面法的核心思想是通过不断添加线性不等式约束,将整数规划问题的凸包逼近到凸壳,从而逐步缩小搜索空间,最终找到最优解。
割平面法的优点在于能够有效地提高求解效率,尤其适用于存在大量连续约束的整数规划问题。
然而,割平面法的实现过程较为复杂,需要对问题的线性松弛模型进行求解,并不断生成有效的割平面。
因此,对于一些特定结构的整数规划问题,割平面法可能并不是最优的求解策略。
三、启发式算法除了传统的分枝定界法和割平面法外,启发式算法也被广泛应用于整数规划问题的求解中。
启发式算法是一类基于经验和规则的启发式搜索方法,通过模拟生物进化、群体智能等自然现象,寻找最优解或近似最优解。
常见的启发式算法包括遗传算法、蚁群算法、模拟退火算法等。
这些算法在求解整数规划问题时,能够有效地避免陷入局部最优解,提高求解速度和质量。
分支定界法和割平面法在上学期课程中学习的线性规划问题中,有些最优解可能是分数或消失,但现实中某些具体的问题,常要求最优解必须是整数,这样就有了对于整数规划的研究。
整数规划有以下几种分类:(1)如果整数规划中所有的变量都限制为(非负)整数,就称为纯整数规划或全整数规划;(2)如果仅一部分变量限制为整数,则称为混合整数规划;(3)整数规划还有一种特殊情形是0-1规划,他的变量取值仅限于0或1。
本文就适用于纯整数线性规划和混合整数线性规划求解的分支定界法和割平面法,做相应的介绍。
一、分支定界法在求解整数规划是,如果可行域是有界的,首先容易想到的方法就是穷举变量的所有可行的整数组合,然后比较它们的目标函数值以定出最优解。
对于小型问题,变量数量很少,可行的整数组合数也是很小时,这个方法是可行的,也是有效的。
而对于大型的问题,可行的整数组合数很大时,这种方法就不可取了。
所以我们的方法一般是仅检查可行的整数组合的一部分,就能定出最有的整数解。
分支定界法就是其中一个。
分枝定界法可用于解纯整数或混合的整数规划问题。
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由Land Doig 和Dakin 等人提出。
由于这方法灵活且便于用计算机求解,所以现在它已是解整数规划的重要方法。
目前已成功地应用于求解生产进度问题、旅行推销员问题、工厂选址问题、背包问题及分配问题等。
设有最大化的整数规划问题A ,与它相应的线性规划为问题B ,从解问题B 开始,若其最优解不符合A 的整数条件,那么B 的最优目标函数必是A 的最优目标函数z *的上界,记作z ;而A 的任意可行解的目标函数值将是z *的一个下界z 。
分枝定界法就是将B 的可行域分成子区域再求其最大值的方法。
逐步减小z 和增大z ,最终求到z *。
现用下例来说明:例1 求解下述整数规划 219040Maxx x z +=⎪⎩⎪⎨⎧≥≥+≤+且为整数0,702075679212121x x x x x x解 (1)先不考虑整数限制,即解相应的线性规划B ,得最优解为:124.81, 1.82,356x x z ===可见它不符合整数条件。
运筹学解题方法技巧归纳运筹学是一门研究如何进行有效决策和优化问题求解的学科。
在运筹学中,有许多解题方法和技巧,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解决各种实际问题。
本文将对运筹学解题方法技巧进行归纳总结。
1. 线性规划:线性规划是解决线性目标函数和线性约束条件下的最优化问题的方法。
线性规划常用的求解方法有单纯形法和内点法。
在使用单纯形法求解时,我们需要将问题转化为标准形式,并通过迭代的方式逐步逼近最优解。
内点法是一种更加高效的求解方法,它通过迭代算法在可行域的内部寻找最优解。
2. 整数规划:整数规划是在线性规划的基础上,将决策变量的取值限制为整数的一种扩展。
整数规划的求解方法有分支定界法和割平面法。
分支定界法通过不断分割问题的可行域,并对每个子问题进行求解,从而逐步逼近最优解。
割平面法则通过添加一系列割平面约束来缩小可行域,并最终找到最优解。
3. 动态规划:动态规划是一种用于求解具有特定结构的最优化问题的方法。
它适用于那些可以通过子问题的最优解来构造整个问题最优解的情况。
动态规划的求解过程包括问题建模、状态定义、状态转移方程的确定和最优解的推导。
通过动态规划,我们可以高效地解决一些需要考虑历史决策和未来影响的问题。
4. 排队论:排队论是研究顾客到达和排队等待的现象以及如何有效组织排队系统的数学方法。
排队论可以用于优化客户服务水平和资源利用率等问题。
常用的排队论模型有M/M/1队列模型、M/M/c队列模型和M/G/1队列模型等。
在解决排队论问题时,我们需要确定顾客到达的规律、服务的规律以及排队系统的性能指标,从而确定最优的排队策略。
5. 调度问题:调度问题是指在给定约束条件下,合理安排任务的顺序和时间,从而使得整个系统达到某个性能指标的最优化问题。
常用的调度问题模型有单机调度、流水线调度和车间调度等。
解决调度问题时,我们需要考虑任务之间的先后关系、任务执行时间和资源约束等因素,通过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找到最优的调度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