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农产品冷链物流现状调研及其发展战略分析
- 格式:doc
- 大小:34.50 KB
- 文档页数:10
黑龙江省农产品物流发展问题一、引言黑龙江省作为我国的农业大省,拥有丰富的农产品资源。
然而,农产品物流的发展却相对滞后,成为制约黑龙江省农业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农产品物流的高效运作对于保障农产品的质量、降低成本、提高农民收入以及满足市场需求都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因此,深入研究黑龙江省农产品物流发展问题,寻求有效的解决方案,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二、黑龙江省农产品物流发展现状(一)农产品产量丰富黑龙江省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盛产大豆、玉米、水稻等农产品,同时蔬菜、水果、畜禽产品等也具有一定的产量规模。
丰富的农产品资源为物流发展提供了基础。
(二)物流基础设施不断改善近年来,黑龙江省加大了对交通基础设施的投资,公路、铁路、航空等运输网络日益完善。
同时,仓储设施、冷链物流设施等也有了一定的发展。
(三)物流主体多元化除了传统的国有物流企业,个体运输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也纷纷参与到农产品物流中来。
三、黑龙江省农产品物流发展存在的问题(一)物流基础设施仍相对薄弱虽然交通网络有所改善,但部分农村地区的道路条件仍较差,影响了农产品的运输效率。
仓储设施不足,特别是现代化的冷藏、保鲜仓库缺乏,导致农产品在储存过程中的损失较大。
(二)物流信息化水平低农产品物流信息的收集、处理和发布不够及时准确,物流企业和农户之间信息不对称,难以实现有效的供需对接。
(三)冷链物流发展滞后由于冷链物流设施不足和技术水平低,许多生鲜农产品在运输过程中无法保持新鲜度和品质,影响了销售价格和市场竞争力。
(四)物流成本居高不下运输环节的收费不合理、燃油成本高、物流环节多等因素导致农产品物流成本较高,压缩了农民的利润空间。
(五)物流标准化程度低农产品在包装、运输、装卸等环节缺乏统一的标准,影响了物流效率和质量。
(六)物流人才短缺既懂物流管理又熟悉农业生产的复合型人才匮乏,制约了农产品物流的创新和发展。
四、黑龙江省农产品物流发展的制约因素(一)自然地理条件黑龙江省地处我国东北地区,冬季漫长寒冷,气候条件对农产品物流的运输和储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黑龙江农产品流通领域的冷链情况调查分析霍红;徐辉【摘要】为了解黑龙江省农产品流通领域的冷链情况,对鹤岗、双鸭山、佳木斯、绥化和齐齐哈尔地区的大型屠宰加工企业、批发市场、连锁超市的冷链设备和冷链管理进行调查,发现农产品经营企业冷链运输、冷库设备少而简陋,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缺乏,农产品储存、销售不规范现象较为突出.建议政府加大资金的投入,制定统一、全面的规划,加强政府监督指导来改善农产品冷链现状,从而提高农产品的质量.%In order the explore the development status of cold chain in agricultural products circulation in Heilongjiang Province, the cold chain facilities and administration of slaughtering and processing enterprises, wholesale market, and supermarkets in Hegang, Shuangyashan, Jiamusi, Suihua and Qiqihaer were investigated. Some problems were found out, such as, few and crude agriculture enterprise cold chain transports and cold storage equipments, a lack of third-party cold logistics enterprises, non-standard operations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storage and sales. It was suggested that the government should increase the financial investment, formulate unified and comprehensive plans, and strengthen governmental guidance, so as to improve the cold chain status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and the quality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期刊名称】《安徽农业科学》【年(卷),期】2012(040)022【总页数】4页(P11428-11431)【关键词】农产品;农产品流通;冷链;食品安全【作者】霍红;徐辉【作者单位】哈尔滨商业大学管理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28;哈尔滨商业大学管理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2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377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食品的关注度和农产品的认知度越来越高[1]。
黑龙江省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研究摘要:本文通过黑龙江省生鲜农场品冷链物流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对黑龙江省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进行全面的分析,对国内外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的先进经验的借鉴,提出了加大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基础设施的投入,提升技术水平,建设电子化信息服务平台,加强冷链物流管理人才培养,发展第三方物流企业和完善政府管理制度的建议,以提高生鲜农产品的冷链流通率、冷藏运输率,降低腐损率,使食品质量安全得到有效的保障。
关键词: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供应链管理一、黑龙江省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存在的问题1、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我国冷链物流行业发展迅速,冷链运输量逐年增长,冷藏车作为冷链物流的重要基础设施之一,数量也表现出逐年递增的变化。
但是,由于我国冷链物流起步晚,人口基数大,按照我国目前的人口基数及冷藏车保有量核算,我国每1万人拥有一辆冷藏车,而美国是每500人一辆。
而黑龙江省虽然是农业大省,但是由于地理位置特殊,气温偏低,农产品的物流配送主要是自然配送和常温配送,冷链物流发展距离全国平均水平有所差距,因此黑龙江省的冷藏车量更是非常少的。
而且,黑龙江省的冷藏设施整体也比较老旧,不能达到对生鲜农产品贮藏运输的全程良好的低温监控。
交通网络也不够发达,虽然黑龙江省每年都在交通运输业上进行大量的投资,交通运输情况在不断改善,但是对比其他省份,黑龙江省的交通运输业仍旧不发达,整体水平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
2、第三方生冷链物流企业发展滞后大多数都是生鲜农产品销售企业自行解决其生鲜农产品运输问题,使得生鲜农产品的运输较为分散,不能对冷链运输环节进行准确的温度监控,使得其生鲜农产品的损耗较高,提升了企业的运营成本,而且还不能保障其生鲜农产品质量安全,影响企业信誉。
而黑龙江省第三方冷链物流发展缓慢,没有一个统一的网络系统,不能对客户输送优质的服务,而且很多冷链物流企业只能提供冷链运输服务,大多数贮藏加工环节一般都是企业自行解决,没有一个完整的冷链物流服务体系,这就使黑龙江省的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发展速度缓慢。
农产品冷链物流现状调研及战略分析报告文件管理序列号:[K8UY-K9IO69-O6M243-OL889-F88688]黑龙江省农产品冷链物流现状调研及其发展战略分析摘要:加快发展农产品冷链物流,对于提高农产品竞争力、促进农民增收和保障食品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从冷链物流建设规模、基础设施、冷链物流技术现状、冷链物流企业、冷链物流发展环境等5个方面入手,分析了黑龙江省农产品冷链物流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黑龙江省应重点发展肉禽冷链、果蔬冷链、水产品冷链、加工食品冷链等领域,并针对各个领域阐述了其实施的战略对策。
关键词:农产品冷链物流;调研;发展战略;黑龙江省农产品冷链物流是指肉、禽、水产、蔬菜、水果、蛋等生鲜农产品从产地采收、屠宰、捕捞后,在加工、贮藏、运输、分销、零售等环节始终处于适宜的低温控制环境下,最大程度地保证农产品品质和质量安全、减少损耗、防止污染的特殊供应链系统[1]。
加快发展农产品冷链物流,对于提高农产品竞争力、促进农民增收和保障食品安全,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农产品冷链物流建设,2010年6月18日颁发了《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关于印发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规划的通知》,农产品冷链物流建设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重视。
黑龙江省的农产品冷链建设状况如何?如何建设与“现代物流业”相适应的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黑龙江省如何制定适合省情的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农产品冷链物流现状调研及战略分析报告【最新资料,WORD 文档,可编辑修改】规划来指导今后的建设与实践带着这些问题,“黑龙江省农产品冷链物流建设现状与对策”课题组,根据黑龙江省发展与改革委员会组织的黑龙江省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规划编制领导小组的要求与安排,分两个子课题组,深入到哈尔滨、齐齐哈尔、牡丹江、佳木斯、鹤岗、七台河、双鸭山、绥化等8个地级市以及甘南、同江等8个县(市)进行了调研。
课题组发放“黑龙江省农产品冷链基本情况调查问卷”70份,回收问卷65份,其中有效问卷62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88.6%。
黑龙江省农产品物流发展状况研究引言黑龙江是中国的重要农业大省,是我国粮食、大豆、玉米、油菜籽、小麦、糖和稻谷主产区之一。
随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市场需求的变化,黑龙江省的农产品物流发展领域面临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本文将从黑龙江省农产品物流的现状、问题与成因以及未来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探讨。
现状农产品的物流运输方式黑龙江省的农产品物流主要包括道路运输、铁路运输和水路运输等多种方式。
道路运输是目前黑龙江省农产品物流运输的主要方式,占比超过90%,其中大型物流企业占据了市场份额的绝大部分。
铁路运输主要承担长途运输,而水路运输则主要以内河和海运形式存在。
农产品的仓储设施黑龙江省已经建立了系统完备的农产品仓储设施。
其中,大型粮库和仓储集中区占据了主要份额,同时还有一些小型的农业物流园区和县级农产品供应链园区。
这些仓储设施在农产品的储存和运输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产品品质与安全问题黑龙江省农产品物流的品质与安全问题一直是业界所关注的问题。
尽管目前一些物流企业已经采用了比较先进的运输设备和保鲜技术,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各种农产品在运输和储存中依然存在着一系列问题。
主要表现为:质量远不及原本,下降速度极快;保鲜周期短,容易腐烂,造成浪费等问题。
问题与成因黑龙江省农产品物流面临的问题和挑战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问题:公司管理水平较低、安全问题较为突出、人力物力和资金的不足、配套设施设备滞后等。
另外,黑龙江省农产品物流的技术和设备也存在一定的滞后性,这导致很难以满足市场的快速需求。
发展趋势当前,随着科技、信息化的发展和物流业务的不断普及,黑龙江省农产品物流也必将得到更加广泛的发展。
农产品物流企业需要加强内部管理,提升运输、储存、保鲜技术水平,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同时,农产品物流企业还需加强与产业链的联系,实现物流与产业链结合发展。
因此,未来发展方向主要包括以下两点:1.科技创新:要加大对新技术、新设备等的研发与推广,使农产品物流整体水平提高。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黑龙江省农产品物流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总结出相对应的解决策略。
关键词:黑龙江省;农产品;物流发展;策略研究黑龙江省土质肥沃、气候适中,成为我国农产品生产大省,在国家农业发展过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但是黑龙江省地处我国东北部,与外界的交通联系成为农业发展过程中首要解决的问题,因此建立现代化的物流产业对黑龙江农产品市场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黑龙江省农产品物流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一)对农产品物流产业的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不足。
黑龙江地处偏僻,与其他省份相比,在农产品的运输过程中不仅经济成本高,时间成本也比较高,加上黑龙江省缺少在全国较有影响力的农产品批发市场,对农产品的储藏、运输以及网络信息的推广力度不足,这样不仅增加了农产品在运输过程中的损耗,还降低了农产品本身的商品价值的再增值。
除此之外,限制黑龙江省农产品物流发展的一个因素就是交通运输的基础设施的发展滞后,很多农产品易腐烂,对时间的要求较高,但公路、铁路发展水平较低,运输水平较单一,同时没有形成完善的运输网络,单纯依靠传统的农产品物流体系已经无法满足农产品的发展要求。
(二)缺少成熟的农产品物流主体。
从黑龙江省目前的农产品物流主体的数量上看,总量较大,但是组织规模参差不齐,多数规模较小、发展层次也较低,因此这些农产品的物流主体在面对变化莫测的市场信息的时候,无法做出有效的判断和预测,缺乏抵抗市场风险的能力,同时各个主体之间的联系较弱,没有形成统一的发展体系,对农产品的价格定位缺少优势。
农产品物流主体的发展也不完善,各自的基础设施落后,没有形成标准系统化的农产品交易市场,影响了农产品物流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三)缺少有效的信息沟通。
黑龙江省农业的网络信息化的发展还不够完善,政府没有建立具有农产品物流核心的交易市场,导致市场信息化的程度较低,网络信息沟通平台不够完善,没有发挥出网络信息时代科技的推动作用。
同时人们在面对大量信息的时候不注重对信息的筛选,甚至忽视信息的重要性,这样就导致农产品物流发展的过程中无法掌握最新的政策变化以及市场需求的信息,在某种程度上增加了农产品物流的成本和风险。
黑龙江省现代物流现状与发展战略当今现代物流业已经成为新兴重要产业。
黑龙江省物流业是在我国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物资计划分配和运输体制上发展起来的新兴产业。
进入新世纪以来在总体规模、服务水平及发展环境上都有了显著提高。
然而,黑龙江省物流业还存在着信息系统不健全、专业人才少、市场准入性差等问题。
因此,我们要通过加快建设现代物流信息体系、推进设施标准化、开展教育培训等方法来改变黑龙江省现代物流业存在的问题。
标签:黑龙江省物流业;问题;对策在全球经济激烈竞争的今天,各企业间的竞争不仅是在技术、人才上展开,同时也在物流和供应链方面展开。
物流已经成为西方发达国家降低成本的重要途径,而在国内,由于物流发展还处在起步阶段,我们同世界发达国家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
因此,必须充分认识到物流的重要性,学习和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重视我国物流业的发展,尤其是第三方物流的发展,此时研究黑龙江省现代物流就显得非常重要,这关系到黑龙江——作为我国重要的粮食、煤炭、石油、林业和机械工业基地的产品销路和经济发展的问题。
一、当前黑龙江省物流业发展现状黑龙江省物流业是在我国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物资计划分配和运输体制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兴产业。
进入新世纪以来,黑龙江物流业总体规模快速增长,服务水平显著提高,发展的环境和条件不断改善,为进一步加快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1.物流基础设施条件逐步完善。
交通设施规模迅速扩大,为物流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设施条件。
经过建国6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后20多年的建设,黑龙江省已基本建成了由铁路、公路、水运、航空和管道运输组成的物流运输基础设施体系。
1.1交通运输以铁路为主。
黑龙江省是我国修建铁路最早的省份之一,全省铁路26条,干支线以哈尔滨、齐齐哈尔、牡丹江、佳木斯4个经济中心城市为轴心向四周辐射,并通过国际干线和国内干线外接俄罗斯、朝鲜,内联吉林、辽宁和内蒙古。
铁路营运里程达5331公里,铁路专用线达1030公里,居全国之冠。
黑龙江省农产品冷链物流现状调研及其发展战略分析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可以删除This document is for reference only-rar21year.March黑龙江省农产品冷链物流现状调研及其发展战略分析摘要:加快发展农产品冷链物流,对于提高农产品竞争力、促进农民增收和保障食品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从冷链物流建设规模、基础设施、冷链物流技术现状、冷链物流企业、冷链物流发展环境等5个方面入手,分析了黑龙江省农产品冷链物流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黑龙江省应重点发展肉禽冷链、果蔬冷链、水产品冷链、加工食品冷链等领域,并针对各个领域阐述了其实施的战略对策。
关键词:农产品冷链物流;调研;发展战略;黑龙江省黑龙江省农产品冷链物流现状调研及其发展战略分析摘要:加快发展农产品冷链物流,对于提高农产品竞争力、促进农民增收和保障食品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从冷链物流建设规模、基础设施、冷链物流技术现状、冷链物流企业、冷链物流发展环境等5个方面入手,分析了黑龙江省农产品冷链物流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黑龙江省应重点发展肉禽冷链、果蔬冷链、水产品冷链、加工食品冷链等领域,并针对各个领域阐述了其实施的战略对策。
关键词:农产品冷链物流;调研;发展战略;黑龙江省黑龙江省农产品冷链物流现状调研及其发展战略分析摘要:加快发展农产品冷链物流,对于提高农产品竞争力、促进农民增收和保障食品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从冷链物流建设规模、基础设施、冷链物流技术现状、冷链物流企业、冷链物流发展环境等5个方面入手,分析了黑龙江省农产品冷链物流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黑龙江省应重点发展肉禽冷链、果蔬冷链、水产品冷链、加工食品冷链等领域,并针对各个领域阐述了其实施的战略对策。
关键词:农产品冷链物流;调研;发展战略;黑龙江省黑龙江省农产品冷链物流现状调研及其发展战略分析摘要:加快发展农产品冷链物流,对于提高农产品竞争力、促进农民增收和保障食品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黑龙江省农产品物流发展问题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物流业也蓬勃兴起,农产品物流也刚刚抬头,对于果蔬物农产品物流是一个非常新鲜的产业模式,本文根据黑龙江省果蔬类农产品物流现状和出现的问题为出发点,最后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积极努力的提高黑龙江果蔬物流发展具有积极的长远价值。
关键词:农产品物流;黑龙江省经济的发展带动了物流运输等产业相继得到高速发展,黑龙江省是我国农业大省,对于果蔬农作物的生产和经营更是形成规模性,因此,对于做好果蔬农产品的物流运输是发展农产品产业链的桥梁。
论文通过对黑龙江省果蔬农产品物流的现状和发展为出发点,通过农产品物流的涵义和特点进行系统的概括,发现黑龙江生农产品物流存在的问题,并最后提出改进和完善的措施。
1 黑龙江省农产品物流发展的现状近年来,黑龙江省加快了农产品物流业的发展,不仅农产品物流总量得到了快速增长,而且农产品物流运行的质量和效率也在稳步提高,农产品物流总成本逐年下降。
但从总体上看,黑龙江省农产品物流业尚处于起步发展阶段。
黑龙江省加大交通运输设施建设力度,交通基础设施日趋完善,已经形成以哈尔滨为中心,辐射全省,连接全国及东北亚主要国家的,以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管道构成的立体综合交通运输网络。
据统计,2011各种运输方式的货运量101001万t,比上年增长6.83% ;2012年各种运输方式完成的货物周转量4563. 5亿t/km,比上年增长5.6%。
黑龙江省综合运输网络的完善,综合营运能力的增强,为农产品物流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黑龙江省2012 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756. 3 亿元,其中电信业务总量659. 8 亿元、邮政业务总量49.1 亿元。
全省长途光缆线路总长度92596km,局用交换机总容量4236. 8 万门。
2012年末固定电话用户3690.4万户,其中城市电话用户1236. 5万户、农村电话用户756. 1 万户,移动电话用户2436. 6 万户,全省电话普及率为86.1%。
黑龙江省农产品物流发展策略探讨近年来,随着农业技术的进步,以及国家惠农政策的实施,黑龙江农产品产量逐年增加,粮食生产连续两年登上千亿斤台阶,给农产品物流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机遇,同时也带来了挑战。
本文就近年来黑龙江省农产品物流的发展状况及农产品物流中心建设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发展对策。
关键词:黑龙江省农产品物流对策2011年,按照胡锦涛总书记视察黑龙江省时作出的“建设现代化大农业,把肥沃黑土地建成可靠大粮仓”的重要指示精神,以抓紧抓好粮食生产为核心,毫不动摇地加大农业投入,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黑龙江省粮食生产实现跨越式发展,连续第8年夺得大丰收,一跃成为全国第一产粮大省。
随着粮食生产的不断增加,对黑龙江省的农产品物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然而,与国外物流业发达国家以及我国的其他发达省份相比,黑龙江省农产品物流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中仍处于起步阶段,仍以常温物流或自然物流形式为主,农产品在流通过程中损失大,农产品市场建设落后,物流中心主体地位及系统性不强。
因此,尽管黑龙江省农产品产量大且丰富,但农产品物流市场并不健全,大多数农产品的流通受到各种条件限制,达不到利益的最大化。
因此,本文从黑龙江省农业生产市场及农产品物流发展的实际入手,分析黑龙江省农产品物流的当前形势,并提出了发展对策。
黑龙江省农产品物流需求不断扩大随着农业技术的进步,以及国家惠农政策的实施,黑龙江省农产品产量逐年增加。
粮食生产连续两年登上千亿斤台阶。
2011年与2010年相比,主要作物产量结构呈“四增一减”变化态势:四增为水稻产量412.4亿斤,比上年增加43.6亿斤,增幅11.8%;小麦产量20.8亿斤,比上年增加2.3亿斤,增幅12.2%;玉米产量535.2亿斤,比上年增加70.3亿斤,增幅15.1%;其他粮食作物产量37.5亿斤,比上年增加4.1亿斤,增幅12.4%。
一减为大豆产量108.3亿斤,比上年减少8.7亿斤,减幅7.5%。
黑龙江物流调研报告范文黑龙江物流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本次调研旨在了解黑龙江物流市场的发展状况,分析目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以促进该地区物流业的进一步发展。
二、调研方法1.网络调研:通过互联网搜索相关资料和统计数据,分析黑龙江物流市场的总体情况和发展趋势。
2.实地调研:到黑龙江物流园区、物流企业和物流服务用户进行走访调研,了解实际情况和问题所在。
三、调研结果1.市场状况黑龙江物流市场规模较小,发展较为滞后。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黑龙江物流业的总体规模仅占全国物流总量的2%左右,与沿海发达地区相比差距较大。
主要原因有:黑龙江地处边疆,与沿海地区相距较远,物流成本较高;交通设施相对落后,物流效率不高;物流服务商缺乏优质企业,存在信任问题。
虽然近年来政府加大了对物流业的支持力度,但发展速度不及人们的期望。
2.物流企业情况黑龙江物流企业数量较多,但绝大部分为小型企业。
调研中发现,大部分物流企业规模较小,设备陈旧,技术水平较低。
同时,从调研企业的运营效率和服务质量来看,还存在诸多问题,如货物损坏率较高、交货延误等。
这些问题不仅给企业造成了经济损失,也影响了黑龙江物流市场的竞争力。
3.物流用户需求在调研中了解到,黑龙江地区的物流用户对物流服务的需求量较大,主要集中在农产品、矿产品、木材等资源类产品和工业品方面。
但由于物流服务市场的不完善,物流服务供给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如时效性不足、服务范围不全等,导致部分物流用户需要选择外地物流企业合作,给地方物流市场带来了竞争压力。
四、存在问题根据调研结果总结,黑龙江物流市场存在以下问题:1.规模较小、发展滞后;2.物流企业规模小、技术水平低;3.物流服务质量相对较差;4.交通设施相对落后。
五、建议基于以上存在问题,针对黑龙江物流市场的特点,提出以下建议:1.加强政府支持,优化政策环境,为物流企业提供更多发展机会和政策扶持。
2.鼓励企业创新,提高技术水平,提升服务质量。
农产品冷链物流现状调研及战略分析报告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黑龙江省农产品冷链物流现状调研及其发展战略分析摘要:加快发展农产品冷链物流,对于提高农产品竞争力、促进农民增收和保障食品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从冷链物流建设规模、基础设施、冷链物流技术现状、冷链物流企业、冷链物流发展环境等5个方面入手,分析了黑龙江省农产品冷链物流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黑龙江省应重点发展肉禽冷链、果蔬冷链、水产品冷链、加工食品冷链等领域,并针对各个领域阐述了其实施的战略对策。
关键词:农产品冷链物流;调研;发展战略;黑龙江省农产品冷链物流是指肉、禽、水产、蔬菜、水果、蛋等生鲜农产品从产地采收、屠宰、捕捞后,在加工、贮藏、运输、分销、零售等环节始终处于适宜的低温控制环境下,最大程度地保证农产品品质和质量安全、减少损耗、防止污染的特殊供应链系统[1]。
加快发展农产品冷链物流,对于提高农产品竞争力、促进农民增收和保障食品安全,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农产品冷链物流建设,2010年6月18日颁发了《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关于印发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规划的通知》,农产品冷链物流建设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重视。
黑龙江省的农产品冷链建设状况如何?如何建设与“现代物流业”相适应的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黑龙江省如何制定适合省情的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规划来农产品冷链物流现状调研及战略分析报告【最新资料,WORD 文档,可编辑修改】指导今后的建设与实践?带着这些问题,“黑龙江省农产品冷链物流建设现状与对策”课题组,根据黑龙江省发展与改革委员会组织的黑龙江省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规划编制领导小组的要求与安排,分两个子课题组,深入到哈尔滨、齐齐哈尔、牡丹江、佳木斯、鹤岗、七台河、双鸭山、绥化等8个地级市以及甘南、同江等8个县(市)进行了调研。
课题组发放“黑龙江省农产品冷链基本情况调查问卷”70份,回收问卷65份,其中有效问卷62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88.6%。
论黑龙江省冷链物流复杂网络问题及其对策随着我国冷冻食品行业的不断发展,冷链物流逐渐成为困扰企业和消费者的一个话题。
随着社会与经济的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食品安全。
而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者对品质的要求日益严格,冷链物流必须要达到客户的标准,否则将会对企业造成不可逆转的影响,甚至发生不可挽回的恶果。
黑龙江省是我国在寒冷地区的一片明珠,其地广人稠,物产丰富,是东北地区的重要经济支撑。
然而,黑龙江省冷链物流复杂网络问题日益凸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道路交通、天气、地形等因素影响黑龙江省属于典型的寒温带季风气候区,常年受到冰雪与低温的影响。
由于景区和工矿区域分布较广,交通比较分散,所以道路交通条件比较复杂。
在雪季,道路常年覆盖厚厚的冰雪,交通受到很大的影响,导致冷链物流的时效性问题变得更加严重。
因此,黑龙江省冷链物流企业必须要有足够的应对策略,及时应对不同天气、道路交通和地形等因素的影响,确保产品的时效性和安全性。
二、尚未形成完整的冷链物流配套设施黑龙江省经济上处于较快发展阶段,但是与先进地区相比,各方面设施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冷链物流业也不例外。
构建完整的冷链物流配套设施可以降低存储和运输成本,提高冷链物流配送的准确性、及时性、稳定性,从而更好地服务于生产企业和消费者需求。
而在黑龙江省,冷链物流配套设施相对不完善,尚未形成一个成熟的、可持续发展的系统。
三、中小企业仍占主导地位在黑龙江省的冷链物流行业中,中小型企业占据主要位置。
由于其规模较小,容易受到资金不足和技术战略等方面的限制,难以满足客户服务的需求。
相反,大企业可以凭借其规模优势和完善的供应链体系,提供更好的物流服务,增强自身核心竞争力。
针对上述问题,黑龙江省冷链物流业务需引入多种解决方案和策略。
一、增加职业经理人培养冷链物流业务涉及天气、运输、存储等复杂因素,加上客户群体广泛,所以职业经理人对业务的发展至关重要。
必须培养一批高素质的职业经理人来完善业务运作体系,提升企业经营管理水平。
哈尔滨冷链物流运输发展现状如下:
1.发展历程。
哈尔滨作为我国三大粮仓之一的城市,农产品资源丰富,但在冷链物流方面投入和技术不足。
直至近年来,政府的加大资金投入以及企业的积极参与,哈尔滨冷链物流逐渐发展成熟。
2.现状。
哈尔滨冷链物流的重点建设在农产品领域,包括果蔬、水产等农产品的运输、储存和销售。
同时,还有部分企业开展食品、药品等方面的冷链物流服务。
从整体来看,哈尔滨冷链物流市场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3.节点建设。
哈尔滨市农产品各大商户之间的运输枢纽设施不断完善,已经初具规模,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物流体系。
此外,哈尔滨冷链物流运输发展还有以下特点:
1.设施陈旧。
需要更新陈旧的冷链物流设施,发展新型冷藏设备,如快速冷冻车、长距离的集装箱运输、温控灵活的小型机冷车等。
2.成本高。
由于冬季长、温度低,冷链设备的运转面临更为严峻的考验,需要企业投入更多的资金和科技研发。
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概述农产品是人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农产品的储存及运输环节则是农产品质量的关键环节。
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的要求日益提高,农产品冷链物流逐渐成为优化农产品质量的重要手段。
本文将对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现状1.缺乏统一标准目前,国内农产品冷链物流仍存在着缺乏统一标准的问题。
不同地区、不同企业对冷链物流的要求存在差异,导致整个行业缺乏规范性和一致性。
这使得农产品的冷链物流过程中容易发生误操作和损失,降低了农产品的品质和市场竞争力。
2.基础设施薄弱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发展需要依赖于完善的基础设施,包括冷库、冷藏车等。
目前,国内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基础设施建设还相对薄弱,尤其是在农村地区。
冷链物流设施的不足限制了农产品的运输和储存,增加了农产品在运输过程中的损耗。
3.缺乏信息化支持农产品冷链物流需要多环节的信息交流与数据共享,以确保冷链物流的顺畅进行。
然而,目前农产品冷链物流的信息化程度相对较低,信息交流不畅、数据共享不完善。
这使得农产品在冷链物流过程中缺乏实时监控和追溯能力,影响了农产品质量的保障。
二、对策研究1.建立统一标准为了解决农产品冷链物流缺乏统一标准的问题,需要加强行业间的协调与合作,建立冷链物流服务的统一标准。
通过制定统一的规范,明确各个环节的责任和要求,提高农产品冷链物流的规范性和一致性。
2.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对农产品冷链物流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提升冷库、冷藏车等设施的建设水平。
特别是在农村地区,加强对农产品冷链物流基础设施的建设,缩小城乡物流差距,提升农产品的储存和运输能力。
3.推动信息化发展加强农产品冷链物流信息化建设,推动信息技术在冷链物流中的应用。
建立统一的信息平台,实现农产品冷链物流的信息共享和数据交流,提高农产品在冷链物流过程中的实时监控和追溯能力,提升农产品质量和安全保障水平。
4.加强人才培养培养专业化的冷链物流人才队伍,提高从业人员的专业水平和服务意识。
论黑龙江省冷链物流复杂网络问题及其对策随着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冷链物流成为了重要的一环。
冷链物流是一项涉及食品、医药、化妆品等多个领域的服务,它保证了这些产品在运输和储存过程中能够保持冷藏状态,确保其质量和安全。
然而,黑龙江省冷链物流复杂网络问题也逐渐浮出水面,尤其在冬季时更加明显。
本文将就此话题进行浅谈,并探讨相关的对策。
一、黑龙江省冷链物流复杂网络问题黑龙江省位于中国的东北地区,因其气候寒冷,许多农产品和食品都需要通过冷链物流进行储存和运输。
然而,在现实中,黑龙江省冷链物流存在着很多问题。
1. 网络复杂度高黑龙江省是一个面积较大的省份,各个地区之间距离遥远,且气候差异较大。
这就导致了冷链物流的网络较为复杂。
同时,黑龙江省内的经济发展也较为不均衡,一些偏远地区的物流设施不足,导致了运输经常发生延误、破损等问题。
2. 气温冷,物流难度大黑龙江省的冬季气温极低,这给冷链物流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很多产品需要在温度不高于-18摄氏度的环境下储存和运输,这就要求物流企业必须有稳定的冷链设备和技术,能够确保产品的温度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
3. 质量控制难度大在冷链物流的过程中,货物需要在不同的环境中进行运输、储存和分拣。
而不同的温度、湿度等环境对货物的影响不同,很容易导致产品在运输中出现问题。
因此,对于货物的质量控制至关重要。
但是,在黑龙江省,由于存在一些偏远地区缺乏完善的物流设备和技术,导致了货物的质量无法得到有效的保障。
二、黑龙江省冷链物流的解决对策黑龙江省冷链物流复杂网络问题需要采取相应的解决对策,以确保物流业的顺利进行。
目前,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值得尝试:1. 建设更为完善的冷链物流网络完善的冷链物流网络是保障冷链物流的重要保障。
黑龙江省应当加快完善冷链物流网络,对冷链设施进行升级、修建运输设施和储藏设备等一系列重要补充,从而提高冷链物流能力,进一步提升冷链物流质量。
2. 强化相关部门的监管力度通过加强相关部门的监管,可以有效防止黑龙江省冷链物流中出现各种乱象,比如温度过高、货物损坏等问题。
黑龙江省农产品冷链物流现状调研及其发展战略分析摘要:加快发展农产品冷链物流,对于提高农产品竞争力、促进农民增收和保障食品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从冷链物流建设规模、基础设施、冷链物流技术现状、冷链物流企业、冷链物流发展环境等5个方面入手,分析了黑龙江省农产品冷链物流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黑龙江省应重点发展肉禽冷链、果蔬冷链、水产品冷链、加工食品冷链等领域,并针对各个领域阐述了其实施的战略对策。
关键词:农产品冷链物流;调研;发展战略;黑龙江省农产品冷链物流是指肉、禽、水产、蔬菜、水果、蛋等生鲜农产品从产地采收、屠宰、捕捞后,在加工、贮藏、运输、分销、零售等环节始终处于适宜的低温控制环境下,最大程度地保证农产品品质和质量安全、减少损耗、防止污染的特殊供应链系统[1]。
加快发展农产品冷链物流,对于提高农产品竞争力、促进农民增收和保障食品安全,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农产品冷链物流建设,2010年6月18日颁发了《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关于印发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规划的通知》,农产品冷链物流建设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重视。
黑龙江省的农产品冷链建设状况如何?如何建设与“现代物流业”相适应的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黑龙江省如何制定适合省情的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规划来指导今后的建设与实践?带着这些问题,“黑龙江省农产品冷链物流建设现状与对策”课题组,根据黑龙江省发展与改革委员会组织的黑龙江省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规划编制领导小组的要求与安排,分两个子课题组,深入到哈尔滨、齐齐哈尔、牡丹江、佳木斯、鹤岗、七台河、双鸭山、绥化等8个地级市以及甘南、同江等8个县(市)进行了调研。
课题组发放“黑龙江省农产品冷链基本情况调查问卷”70份,回收问卷65份,其中有效问卷62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88.6%。
课题组除了采取问卷调查外,还采取座谈会、汇报会、访谈、实地考察等形式,对上述县市农产品冷链物流建设现状进行了深入调研。
同时,课题组受黑龙江省发改委委托,设计了8份调查表,交由全省83个市县发改委协助完成调查,调研涉及农产品生产、消费布局(主要农产品品种,生产基地及市场建设,农产品产量及消费量等)、辖区内农产品冷链物流企业的相关情况(现有冷藏冷冻设施、冷链物流配送系统、冷链设施及使用管理现状等)、辖区冷链物流建设存在的问题等。
本研究从黑龙江省冷链物流建设规模、基础设施、冷链物流技术现状、冷链物流企业、冷链物流发展环境5个方面入手,分析存在的主要问题和面临的形势,提出了该省发展冷链物流应重点开展的领域以及措施建议。
1黑龙江省农产品冷链物流现状1.1农产品冷链物流初具规模黑龙江省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基地,标准化种植水平日益提高,无公害农产品、无公害蔬菜生产、农药使用准则等多项强制性地方标准得到推广应用,覆盖农产品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的标准体系正在逐步形成。
全省蔬菜播种面积达到187580hm2,年产量701万t。
果园面积达到35340hm2,年产量50万t。
肉类、禽蛋、乳制品、水产品产量分别达到187.9万t,649.5万t、101.9万t、38.07万t。
目前,全省绿色食品监控面积、获得标识认证的产品数量均居全国第一位。
绿色食品认证数量达到1600个,绿色食品种植面积达到484万hm2[2]。
对黑龙江省蔬菜、水果、肉类、禽蛋、乳制品和水产品的冷链流通率初步测算,分别为4%、3%、10%、13%、95%和1%,冷藏运输率分别为1%、7%、25%、30%、90%和1%,冷链物流的规模正在逐步增长。
1.2农产品冷链物流基础设施逐步完善截至2010年底,黑龙江省有冷藏库近400座,冷库总容量约为62万t,其中高温冷藏库、低温冷藏库、冻结物冷藏库的比率分别为40%、45%、15%。
冷藏运输工具主要是冷藏车,数量为415辆,冷藏容量为22万t[2]。
目前冷库大部分是以土建为主,气调库所占的比例不高,冷库规模相对较小,绝大部分库容都在1000t以下,1000t以上的中型冷库比率约为30%。
1.3冷链技术逐步推广绿色农产品基地率先引进国际先进的haccp(危害分析和关键控制点)管理思想、gap(良好农业规范)、gmp(良好操作规范)等管理技术,正在努力实施全程低温控制。
大型肉类屠宰企业开始运用国际先进的冷链物流技术,从生猪屠宰、分割加工、冷却成熟等环节低温处理起步,基于rfid技术逐渐向储藏、运输和销售环节延伸,向着全程低温控制的方向快速发展。
冷库建设中开始运用较为先进的发泡技术,新建冷库结构正在逐步调整为以气调式冷库为主体。
1.4冷链物流相关企业不断涌现截至2010年底,黑龙江省拥有冷库的企业有145家,有农产品加工型企业180家,其中肉类、蔬菜、水果、乳制品、禽蛋和水产品加工型企业分别占38.4%、16.1%、17.8%、18.3%、7.2%、2.2%。
主要生产加工的农产品集中在肉类、乳制品、蔬菜水果和禽蛋类。
全省已经开展冷链运输的规模以上企业为21家,从事冷链物流的人员1112人,从事冷链运输的机械冷藏车243辆,冷藏船吨位3t。
全省农产品销售中有规模以上农贸批发市场62家,综合性超市农产品专销区80个。
1.5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环境逐步完善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冷链物流发展,专门制定了《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规划》,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发展环境也在逐步完善。
黑龙江省高度重视鲜活农产品快速流通通道建设,构建起通往京津等主要城市的农产品绿色通道,改善蔬菜流通设施条件、完善“绿色通道”政策、提高蔬菜产销的组织化程度等,为鲜活农产品跨区域长途运输提供便利,有力推动了冷链物流步入快速发展新阶段。
农产品冷链物流的重要性进一步得到体现,全社会对优质优价农产品的需求不断增长。
2黑龙江农产品冷链物流存在的问题2.1生鲜农产品冷链发展总体水平较低黑龙江省大部分农产品仍是在常温下流通,冷链物流各环节衔接尚不够通畅,缺乏系统化的连贯作业,损耗严重。
部分农产品在加工初步环节采用低温处理,而运输和销售环节断链现象严重,全过程冷链的比例过低。
冷链物流组织化程度低、管理手段落后,尚未形成完整的冷链物流体系[3,4]。
2.2冷链设施设备规模严重不足现有冷冻冷藏设施普遍陈旧,国有冷库大多使用了30年以上。
易腐物品装车大多在露天而非在冷库或低温场所操作。
各类冷库的结构并不合理,批发零售冷库建设相对较少,果蔬冷库建设还较为落后,产地加工冷库建设也较缓慢。
夏秋蔬菜生产旺季供应过剩,冬春淡季自给不足,主要靠从省外调入,恒温保鲜库设施严重不足。
黑龙江省规模以上屠宰企业拥有冷藏车的比例还较低,多数运输车辆达不到冷链运输的标准,高温屠宰、高温运输造成的二次污染给肉制品安全造成极大隐患。
2.3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发展滞后第三方物流主要以提供货物代理、库存管理、搬运和定向运输等业务为主,黑龙江省尚未形成具有规模的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不能提供全面的、综合的、集成的冷链物流解决方案。
大量冷链物流服务资源分散于食品、农产品初级加工等领域,资源整合与增值服务能力较弱,致使农产品产后损失较大,附加价值未得到深度挖掘。
2.4冷链物流技术应用不足,信息化程度低生鲜农产品产后预冷技术和低温环境下的分等分级、包装加工等冷链物流手段尚未普及,全程温度自动控制没有得到广泛应用。
冷链各环节的企业信息化程度还较低,各环节信息资源难以实现有效衔接和共享,农产品追踪溯源技术的支撑能力尚较弱[5]。
2.5冷链物流人才严重匮乏从事农产品冷链物流各环节的人员文化程度普遍偏低,缺乏冷链物流系统和专业培训。
省内开设有物流、食品、制冷相关专业的高等院校数量极少,专业大学生的有效供给量不足,造成冷链物流人才匮乏。
缺乏多层次的冷链物流人才培养、教育体系。
3黑龙江省农产品冷链物流重点发展领域及主要任务3.1肉禽类冷链发挥黑龙江省“全国重要猪肉、牛羊肉、禽类产地”的区位优势,建立以大型农产品加工企业为龙头,产品产地与销售终端无缝对接的冷链物流体系。
一是推进冷链物流设施建设,支持改造屠宰生产流水线及温控设施,提高肉类屠宰加工现代化水平。
二是加强肉类屠宰后产品排酸、预冷等低温初加工设施建设。
三是以大型肉类加工企业为依托,建立产销对接的肉禽类初加工冷链物流基地。
四是提高冷却肉销售比例,大力推广冷藏运输车辆和运输全程监控技术,鼓励和支持超市、大卖场及农贸市场等销售终端采用冷柜销售的方式。
3.2果蔬冷链黑龙江省应发挥特色果蔬品种多的资源优势、生态优势和区位优势,建立以生产基地为基础,以集散市场为载体,具有专业化水平的果蔬冷链物流体系。
1)加强特色果蔬生产基地的冷链基础设施建设。
借助黑龙江省果蔬种植的地域优势,大力建设大庆寒地葡萄种植基地、尚志市三莓浆果基地、双城西瓜种植基地、阿城白菜生产基地等特色果蔬生产基地,打造无公害、绿色、有机果蔬产品品牌,加强果蔬生产基地的冷藏、保鲜、储存等配套设施建设,完善果蔬拣选、保鲜储存和包装等环节,保证黑龙江外销特色果蔬产品质量的提高和规模的增加。
2)完善果蔬集散市场冷链网络建设,依托哈达果蔬批发大市场等省内专业果蔬集散市场,建设集交易、冷藏、质检、运输、配送为一体的区域配送型果蔬冷链物流中心。
3)推进果蔬加工企业冷链系统的升级改造。
加大投资力度,支持果蔬加工企业加快应用与国际接轨的物流技术、设施和设备,加强果蔬预冷、保鲜、精深加工和包装环节,完善冷链链条,扩大冷链物流规模。
4)完善果蔬产品的季节性双向冷链体系建设。
黑龙江省冬春季节果蔬供应不足,大部分依靠南菜北运。
而每年的7~9月份,露地蔬菜和果品产量大、质量优和口感好,具有较强的地缘优势,适合北菜南运。
借助果蔬种植的季节时间差,加强季节性果蔬产品的销售、预冷、包装、保鲜、冷藏和冷运,大力发展满足黑龙江省果蔬产品季节性调运需要的双向冷链物流体系,保证果蔬产品全年的充足供应。
5)大力培育专业第三方果蔬冷链物流龙头企业。
加大对第三方物流的鼓励扶持,加快整合大型果蔬农产品批发市场、商超企业和果蔬储运企业冷链设施和服务资源,建立从产地到销地的全程冷链物流体系,打造核心竞争力,培育一批在国内外市场具有影响力的龙头第三方果蔬冷链物流企业。
3.3水产品冷链着眼于深化水产品结构调整,提高水产品冷藏比例,建立以大型养殖基地和水产品市场为支撑的冷链物流体系。
一是加大冷链设施投入,鼓励和支持重点水产品养殖基地建设冰鲜、冷冻等冷链设施,引导水产品基地健全速冻、冷藏等冷链设施。
二是建立快运网络,针对水产品易腐的特点,积极推广冷藏、冷冻等冷链运输方式,全面提高水产品快速通达能力。
三是强化配送功能,依托养殖基地和水产品市场,加快速冻库、冷藏库、深加工车间等设施建设,积极开展仓储、配送、定制加工等物流业务。
3.4加工食品冷链围绕加工食品的原料采购、生产加工、仓储、产品运输、配送、销售等各环节,建立以龙头食品生产企业为主体,实现产后预冷、冷冻加工、冷冻贮藏及运输和冷冻销售等功能一体化的冷链物流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