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结构分析
- 格式:doc
- 大小:97.00 KB
- 文档页数:6
对“水立方”工程结构体系选型的分析一,工程概况:国家游泳中心又被称为“水立方”,2008年北京奥运会标志性建筑物之一,位于北京奥林匹克公园内。
“水立方”由中方建筑师提出的方型建筑造型体现了与国家体育场(“鸟巢”) 的和谐共生, 由ARUP 工程师创造的摹仿水泡组合形式的全新结构形式,具有高度重复性又呈现出一种随机无序的总体感觉,屋面和墙体内外统一采用ETFE 充气枕覆盖,整体建筑形态简洁纯朴而又富于变化。
“水立方”的平面尺寸为176.538m×176.538m,高度约31m,地下2层,地上主体单层、局部5层。
建筑外包钢结构屋盖和墙体采用新型多面体空间刚架结构,屋盖厚71211m,墙体厚31472m 和51876m。
墙体底部支承于11009m(外墙落地墙) 和61350m(内墙及门洞) 标高的钢板2混凝土组合梁平台上。
“水立方”的覆盖结构采用ETFE(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 充气枕结构,屋盖和墙体的内外表面均覆以ETFE 充气枕,最大的单个气枕面积约71㎡、跨度9m 左右,ETFE 膜材的用量约30万平方米。
水立方建筑造价约10.2亿,自101个国家和地区的35万多港澳台同胞及海外侨胞共捐献了9.4亿人民币。
其中郑裕彤、郑家纯父子及属下企业曾捐赠五千万元人民币。
奥林匹克比赛大厅平面图多功能厅平面图二,建筑特色及材料应用:1)建筑风格:这个看似简单的“方盒子”是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科技共同“搭建”而成的。
中国人认为,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天圆地方”的设计思想催生了“水立方”,它与圆形的“鸟巢”——国家体育场相互呼应。
在中国文化里,水是一种重要的自然元素,设计者将水的概念深化,还利用其独特的微观结构。
基于“泡沫”理论的设计灵感,他们为“方盒子”包裹上了一层建筑外皮,上面布满了酷似水分子结构的几何形状,表面覆盖的ETFE膜又赋予了建筑冰晶状的外貌,使其具有独特的视觉效果和感受,轮廓和外观变得柔和,水的神韵在建筑中得到了完美的体现。
水立方结构特点1. 介绍水立方是位于中国北京奥林匹克公园的一个建筑,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游泳比赛场馆。
它以其独特的建筑造型和创新的结构设计而闻名于世。
本文将深入探讨水立方的结构特点。
2. 外观设计水立方的外观设计灵感来源于水的分子结构。
建筑采用了透明的膜结构,并使用了蓝色的光线照射,形成了一种水波纹的效果,给人一种清新凉爽的感觉。
水立方由四个主要的外部立面构成,每个立面上都有大型的泡泡窗口,增加了建筑的透明感。
3. 结构材料水立方的结构采用了先进的材料和技术。
建筑主体结构主要由钢结构和膜材料组成。
钢结构使用了大量的空心钢管和钢板,使得整个结构更加坚固和稳定。
膜材料则用于覆盖建筑的外部立面,提供了透明性和光线传递性。
这种结构材料的选择不仅降低了建筑的重量,也提高了结构的刚度和稳定性。
4. 内部结构水立方的内部结构设计非常独特。
游泳馆的主要支撑结构是一个类似于网格的三维结构,由钢材组成。
这种结构不仅能够承受水的重量,还能够分散荷载,保证了建筑的稳定性。
内部结构的设计还考虑到了人流量的分布和游泳池的布局,以及观众席和其他功能区的位置,使游泳馆的使用更加便捷和高效。
5. 抗震设计水立方作为一座地震频发地区的建筑,其抗震设计非常重要。
建筑采用了多种抗震措施,如增加了钢结构的强度和刚度,采用了抗震支撑系统,以及合理布置了防火墙和防震隔离带等。
这些措施有效地提升了建筑的抗震能力,使其能够在地震发生时保持稳定和安全。
6. 可持续发展水立方的结构设计也注重了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建筑利用了太阳能和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减少了能源消耗。
同时,膜材料的使用也降低了建筑的能耗。
此外,水立方还采集了雨水,用于冲洗厕所和灌溉周围的植物。
这些举措使水立方成为一个环保和可持续的建筑。
7. 总结水立方的结构特点主要体现在外观设计、结构材料、内部结构、抗震设计和可持续发展方面。
其独特的建筑造型和先进的结构设计使其成为一座世界级的建筑,不仅体现了人类创新和科技进步的成果,也对未来建筑设计提供了有价值的借鉴。
水立方详细介绍国家游泳中心是北京2008年奥运会比赛场馆之一,其创意来自于肥皂泡的结构,因其外观酷似一个蓝色方盒子而被称为“水立方”。
与“鸟巢”一样,“水立方”独特的结构设计给施工带来了很大难度,因为它是世界上第一个尝试实现这一肥皂泡结构体系的建筑。
“水立方”的建筑外围护采用新型的环保节能ETFE(四氟乙烯)膜材料,由3000多个气枕组成,覆盖面积达到10万平方米。
建设地点:奥林匹克公园建筑面积(M2):65000-80000。
座席数:永久座席为6000个,临时性座席11000个。
赛时功能:游泳、跳水、花样游泳、水球。
开工时间:2003.12.24。
工时间:2007年四季度。
“水立方”是世界上首个基于“气泡理论”建造的多面体钢架结构建筑。
独特的结构设计给施工带来了很大困难。
国家游泳中心总经理康伟说,“水立方”的创意来自于肥皂泡的构造。
这种在自然界常见的形态从未在建筑结构中出现过。
“从截面上看,‘水立方’墙面和屋顶都分为内外3层,9803个球形节点、20870根钢质杆件中,没有一个零件在空间定位上是完全平行的,传统的二维图纸无法标出工件的坐标。
因此,定位难成为‘水立方’施工中遇到的最大挑战。
”康伟说。
在业主的委托下,中建国际(深圳)设计顾问有限公司联合国内4家研究单位,仅用了半个多月便把“水立方”的所有工件在三维空间上一一标出了坐标。
30513个工件、91539个坐标值,堆成了两尺多高的施工图纸。
作为自主创新成果,《新型多面体空间钢架结构设计理论》为“水立方”的钢结构搭建提供了技术标准。
随着奥运工程进度的不断推进,新标准、新工艺不断涌现。
这些新标准、新工艺是奥运工程留下的一笔宝贵财富,今后将成为同类建筑的参照标准。
“水立方”膜结构的表面覆盖面积达到10万平方米。
为确保正式安装的顺利进行,2006年春节前完成了实体墙面500平方米试安装。
此次正式施工前,“水立方”主体钢结构已完成了施工准备工作,具备了贴膜条件。
水立方造型设计分析国家游泳中心又被称为“水立方"(Water Cube),位于北京奥林匹克公园内,是北京为2008年夏季奥运会修建的主游泳馆,也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标志性建筑物之一。
水立方的实用性:水立方作为奥运会的主游泳馆而出现,为奥运会的游泳项目的成功进行提供了基础的物质保障,它融建筑设计与结构设计于一体,设计新颖,结构独特,与国家体育场比较协调,功能上完全满足2008年奥运会赛事要求,而且易于赛后运营。
赛后,水立方作为一个大型的嬉水乐园呈现在人们面前。
水立方的工作性能优良,它的地面做了特殊处理,使人脚踩在上面不会感到冷。
其次它的四壁用铁网架焊接为一体,支撑着整个屋顶。
这些钢构件在阴雨天一方面可以起到避雷作用,另一方面可以作为天沟收集雨水等等。
水立方的经济性:水立方中采用了多项先进技术,包括热泵的选用、太阳能的利用、水资源综合利用、先进的采暖空调系统,以及控制系统和其他节能环保技术,如采用内外墙保温,减少能量的损失;采用高效节能光源与照明控制技术等。
此外,泳池换水全程采用自动控制技术,提高净水系统运行效率,降低净水药剂和电力的消耗,可以节约泳池补水量50%以上。
泳池和水上游乐池也都采用防渗混凝土以防渗漏.除了泳池用水,“水立方”的其他用水也十分节约。
洗浴等废水,经过生物接触氧化、过滤,再用活性炭吸附并消毒后,用于场馆内便器冲洗、车库地面的冲洗以及室外绿化灌溉。
为尽可能减少人们在使用时对水的浪费,“水立方"对便器、沐浴龙头、面盆等设备均采用感应式的冲洗阀,合理控制卫生洁具的出水量,并在各集中用水点设置水表,计量用水量。
水立方的美观性:最引人注意的外围形似水泡的ETFE膜(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是一种透明膜,能为场馆内带来更多的自然光,他的内部是一个多层楼建筑,对称排列的大看台视野开阔,馆内乳白色的建筑与碧蓝的水池相映成趣。
基于“泡沫”理论的设计灵感,他们为“方盒子”包裹上了一层建筑外皮,上面布满了酷似水分子结构的几何形状,表面覆盖的ETFE膜又赋予了建筑冰晶状的外貌,使其具有独特的视觉效果和感受,轮廓和外观变得柔和,水的神韵在建筑中得到了完美的体现。
建筑工程实例分析——水立方摘要:国家游泳中心作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重要场馆,以其独特的建筑外形吸引着全球的目光。
“水立方”采用新型多面体空间结构,并在单纯被切割的空间结构上加以优化,形成了特殊的空间结构。
建筑的外表面全部由ETFE充气膜覆盖,建筑充分利用ETFE充气膜的优势,细化膜结构的构造,形成完整、封闭,具有良好物理性质的使用空间。
本文从“水立方”这一建筑实例出发,着重分析建筑的多面体空间结构,和特殊的膜结构,以及在膜结构基础上进行的排水、保温、隔热、隔声构造处理。
关键词:水立方多面体空间结构 ETFE膜结构1 工程概况国家游泳中心位于奥林匹克大道的西侧,占地61295㎡,在国家主体育场以西约200m。
由中建总公司牵头、联合中建国际(深圳) 设计顾问有限公司、澳大利亚PTW 建筑师事务所和悉尼ARUP 工程顾问有限公司组成的设计联合体提交的“水立方”方案在严格的国际竞赛中胜出成为国家游泳中心的实施方案。
“水立方”由中方建筑师提出的方型建筑造型体现了与国家体育场(“鸟巢”) 的和谐共生, 由ARUP 工程师创造的摹仿水泡组合形式的全新结构形式,具有高度重复性又呈现出一种随机无序的总体感觉,屋面和墙体内外统一采用ETFE 充气枕覆盖,整体建筑形态简洁纯朴而又富于变化。
“水立方”的平面尺寸为176.538m×176.538m,高度约31m,地下2层,地上主体单层、局部5层。
建筑外包钢结构屋盖和墙体采用新型多面体空间刚架结构,屋盖厚71211m,墙体厚31472m 和51876m。
墙体底部支承于11009m(外墙落地墙) 和61350m(内墙及门洞) 标高的钢板2混凝土组合梁平台上。
“水立方”的覆盖结构采用ETFE(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 充气枕结构,屋盖和墙体的内外表面均覆以ETFE 充气枕,最大的单个气枕面积约71㎡、跨度9m 左右,ETFE 膜材的用量约30 万平方米。
上:赛后座位工程区位下:赛时座位2 多面体空间钢架结构的构造分析国家游泳中心工程地上钢结构墙体和屋盖为新型多面体的空间钢架结构体系,多面体的空间钢架结构几何构成的理论基础是“气泡理论”,即用两种不同的单元体,一种是14面体,另外一个为12面体,将三维空间细分为若干小部分,每个部分的体积相等但保证接触表面积均最小”这种多面体组合被称为wp多面体。
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结构分析
国家游泳中心
水立方结构分析
姓名:岳敏
学号:1101103-21
指导老师:蒋毅
主要内容
一、工程概况
二、多面体刚架结构的几何、受力分析
三、ETFE膜结构材料、力学性能分析
四、荷载与结构整体受力分析
1、工程概况
本工程的建筑造型为“充满水的立方体”,平面尺177.338m×177.338m,建筑墙体底标高+1.059m,屋顶标高30.587m。
屋面及支撑墙结构由新型多面体空间钢架构成水滴的骨架。
钢结构总用钢量共约6300吨,钢材选用Q345C、Q420C。
结构节点形式分为球型、半球型、方钢管相贯三种,杆件分为圆钢管、方钢管两种形式。
所有构件壁厚由6mm到40mm。
节点9290个,杆件数量将近20670根。
1、三维空间的最有效分割
十九世纪末,爱尔兰数学家Lord Kelvin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如果将三维空间细分为若干个小部分,并且每个部分体积相等但要保证接触面积最小,那么这些细小的部分应该是什么形状,” 1993年,爱尔兰教授Denis Weaire和Robert Phelan提出一种解答:在一个组合体系中设置6个十四面体和2个十二面体,两
者共有三种表面形状,一种六边形和两种五边形,棱边有四种边长,有三种角点形式(如图1)。
这种空间者虽不能被认定为最终解答,却是三维空间最理想的空间组合结构。
如果将这样的解答延伸到建筑、结构领域,无疑会给材料的节约与经济带来很大的优势。
这是Weaire-Phelan(下称W-P)多面体组合成为国家游泳中心的原因之一。
2、整体结构的生成
该结构最基本的特点是其几何构成不同于传统的空间网架结构,传统的网架结构都是由简单的基本单元(三角锥,四角锥等)组合而成。
而该结构以由W-P气泡衍生改良得到的多面体为基本单元,进行空间阵列,形成一个比“水立方”的实际体量大得多的空间多面体阵列结构。
这种经过阵列而未经旋转即进行切割得到的平板型多面体空间刚架结构的
俯视图,上下弦图案一致,非常简洁。
为了满足建筑立面上随机无序的视觉效果要求,将整个空间多面体阵列绕矢量轴(1,1,1)旋转60?,这时经过切割形成的屋盖和墙表面具有高度的重复性且仍能表现随机性。
多面体单元在两个切割平面上切出的边线就分别构成了屋盖结构的上弦、下弦杆件和墙体结构内外表面弦杆,两个切割平面之间的多面体棱边便为结构的腹杆。
3、单元结构力学性能
如前所述,W-P多面体组合构成的基本结构沿三个正交坐标轴是有规律的重复的。
因此,尽管外观呈现随机分布
状态,但实际上这种结构是建立在高度重复的基础上的。
这个阵列组成的无限空间内部只包含三个不同的表面、四种不同长度的边线和三种不同的节点。
这种结构上的高度重复无疑有利于对空间结构的建造同时,这种新型空间结构体系具有节点汇交杆件少的明显特征,每个节点的汇交杆件仅为四根。
而普通钢架结构中单个节点汇交杆件最少的蜂窝型三角锥网架为六根,在这种传统情况下,杆件在空间坐标上的定位是一个技术性的难题,而且费工费时,同时,多个杆件连接在一个节点上,对于节点处杆件位置的预留问题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而这两个问题在该新型空间结构中得到了很好的解决。
这种空间结构当杆件之间铰接时几何可变,且结构刚度会产生较大退化而影响正常使用,不能承受外荷载,因此杆件之间必须刚接,如此才能形成结构承受外力。
而传统的网架结构中,结构单元基本上是几何不变的三角形,杆件与节点之间为铰接或近似于铰接,在这种情况下,杆件仅在杆端存在拉力或压力这种沿轴分布的力(轴力),而不存在弯矩形成的弯曲应力,是最为简单的二力杆结构。
而由于
W-P空间组合结构杆件均为刚接,其杆件内力除小部分的轴力外,还存在剪应力、弯曲应力等力。
其杆件两端弯矩大,弯曲应力比轴向应力大很多。
部分杆件弯矩产生的应力甚至达到总应力的80%以上。
另外,这种结构体系相比传统情况下汇交力系的二力杆结构,具有更好的
延性。
• “水立方”的膜结构采用ETFE膜材料,是双层气枕充气
膜材料,共由3097个气枕组成,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
膜结构工程,也是唯一一个完全由膜结构来进行全封闭
的大型公共建筑ETFE膜材在力学性能上强度大、韧性
好、抗拉性能好。
此外,ETFE膜材还具有很好的抗老
化能力,它无色透明、透光率好,具有很好的防火性能
与自洁能力。
作为整个建筑的维护结构,ETFE充气枕
中充满热的不良导体——空气,成为很好的保温隔热材
料同时,它密度小、自重轻,为结构问题的改良提供了
机会。
空间网架作为桁架形式的一种拓展,在节点荷载作用下,杆件主要承受轴力作用,其受力方式在某种程度上与桁架一致。
只是将线均布荷载转化为面均布荷载,荷载的传播路径基本不变。
3、新型多面体空间刚架结构的荷载分析
新型多面体结构虽然各杆件间采用刚接,杆件之间存在较大的弯曲应力。
但作为一个整体来看,整个结构可以简化为如图所示。
根据上述对空间网架的荷载分析,可以获得对空间刚架结构荷载作用浅层次的理解。
4、混凝土结构
游泳中心结构除主体“多面体空间刚架结构”外,其下部还设
置了全现浇钢筋混凝土池结构。
作为游泳池和跳水池。
空间刚架结构将荷载传递到混凝土结构上,再由此结构传至基础。
总结:
国家游泳中心设计新颖,尤其是结构的设计史无前例,是建筑结构界的创举。
该结构从无限等体积肥皂泡阵列几何图形学获得起源,经过组合、阵列、旋转、切割等过程,创造性的设计出了无先例、无规范、无标准的“三无”新型空间多面体延性刚架结构。
这一新型空间结构体系具有构成简单、重复性高、汇交杆件少、节点种类少等特点,简化了施工过程。
另一方面,“水立方”还大胆使用了ETFE膜材料作为维护结构,形成独特的美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