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手术步骤与手术配合
- 格式:ppt
- 大小:412.00 KB
- 文档页数:13
手术配合笔记格式一、手术名称:腔镜下甲状腺次全切二、主刀医生:XXX三、麻醉方式:全麻四、手术体位:仰卧位,用枕头垫高肩部,使头后仰,充分显露颈部。
五、物品准备:洗手准备:腹包、手术衣、腹碗、无菌罐、甲状腺器械包、手套、10#刀片、医用膜30*20、30度小镜子、短超声刀头、甲状腺电刀、3L敷贴、器械护套2个、Y型甲状腺引流管、薇乔5-0(433)、普理灵5-0(8710)巡回准备:冷光源、超声刀机器、电刀机器、体位垫、头架。
六、手术步骤及配合关键:洗手配合:1、常规消毒铺巾:递卵圆钳夹持碘伏棉球依次消毒皮肤,消毒范围上至下颌、下口唇线,两侧至颈、颈项交界及锁骨上窝,下至两乳头连线。
协助医生铺巾(准备二块小方巾卷成球状固定在两侧颈部,以防术中头部左右移动污染切口),用器械保护套套好冷光源和超声刀连线。
2、连接并固定各种连接线:递直血管钳固定。
3、切开皮肤、皮下组织及颈阔肌:递干纱布2块、10#刀片。
4、游离皮瓣,上至甲状软骨下缘,下达胸骨颈静脉切迹,两侧达胸锁乳突肌缘:各递1把艾里斯给主刀和助手。
5、牵引颈阔肌:各递2把布巾钳给主刀和助手,扔掉干纱布,换抖开的湿纱布,。
6、切开颈白线:递14cm血管钳给主刀,一把14cm血管钳和拉钩给助手。
7、探查:先递14cm血管钳给主刀分离,各递1把艾里斯给主刀和助手用于提起甲状腺前肌,换艾里斯递拉钩给助手显露甲状腺外囊,便于主刀探查,递蚊式钳给主刀探查喉返神经。
8、游离甲状腺组织:递16cm血管钳给主刀夹住甲状腺,主刀用超声刀切断。
9、处理峡部,切除甲状腺:递14cm血管钳给主刀分离甲状腺峡部,主刀用超声刀切断甲状腺。
10、用同法切除另外一侧甲状腺。
11、止血,放置引流管:及时更换干净的湿纱布,主刀用电刀和超声刀止血,清点器械缝针等数目,巡回拿掉肩部枕头,利于缝合,洗手递引流管和线剪,及时清理被剪掉的引流管残段。
12、缝合甲状腺前肌群和颈阔肌及皮下组织:递薇乔5-0(433)、14cm血管钳逐层间断缝合,递线剪给助手。
手术记录: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术前及术后诊断:术前诊断:甲状腺肿瘤术后诊断:甲状腺次全切除术,甲状腺肿瘤,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手术方式:本例采用甲状腺次全切除术。
该手术旨在通过切除大部分甲状腺组织,以减少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状,并消除肿瘤。
麻醉方式:本例采用全身麻醉,以确保患者在整个手术过程中处于无痛状态。
手术经过:1.麻醉生效后,患者取仰卧位,颈部垫高。
2.医生在患者颈部做一长约5cm的切口,以显露甲状腺。
3.医生仔细分离甲状腺组织与周围组织的粘连,并将甲状腺腺体游离出来。
4.医生对肿瘤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确认肿瘤性质为良性。
5.医生进行甲状腺次全切除术,将甲状腺右侧大部分及肿瘤组织切除,同时保留一部分甲状腺功能正常的甲状腺组织。
6.术中操作严格遵循无菌原则,减少术后感染风险。
7.切除的甲状腺组织送病理科进一步检查,确认无残留病变组织。
8.医生用可吸收缝合线缝合切口,并覆盖一层生物膜以促进愈合。
术后注意事项:1.术后常规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同时给予镇痛药缓解疼痛。
2.术后第一天开始进行颈部活动,以促进血液循环和伤口愈合。
3.术后第一天、第三天及第七天进行甲状腺功能检查,以监测剩余甲状腺组织的分泌功能。
若出现甲状腺功能低下,需口服甲状腺素片。
4.术后定期进行B超检查以监测是否有复发。
患者需按医生建议进行甲状腺功能检查及B超检查,以方便及时发现异常并采取相应治疗措施。
5.术后患者应遵循低碘饮食,避免食用高碘食物如海带、紫菜等,以减少对剩余甲状腺组织的刺激。
同时应避免过度劳累,保持心情愉悦,以降低复发风险。
6.本例患者为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术后仍需长期服用抗甲状腺药物以控制甲状腺功能。
具体药物及剂量需根据甲状腺功能检查结果进行调整。
7.本例患者术后需定期进行甲状腺功能检查及B超检查,若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就医,以免延误治疗。
手术记录:右甲状腺腺叶切除术+左侧甲状腺次全切除术+右侧颈部淋巴结清扫术前及术后诊断:
术前诊断:右侧甲状腺肿瘤,左侧甲状腺结节,右侧颈部淋巴结肿大
术后诊断:右侧甲状腺腺癌,左侧甲状腺结节,右侧颈部淋巴结转移
手术方式:
本次手术采用全身麻醉,首先进行右甲状腺腺叶切除术,切除肿瘤所在的腺叶,然后进行左侧甲状腺次全切除术,切除结节所在的腺叶,最后进行右侧颈部淋巴结清扫。
麻醉方式:
患者接受了全身麻醉,医生给予了麻醉药以使其入睡并在整个手术过程中保持无痛。
手术经过:
手术按照预定步骤进行。
首先,医生打开甲状腺外科包,显露出右侧甲状腺。
接着,医生进行右甲状腺腺叶切除术,将肿瘤所在的腺叶完整切除,并送病理检查。
然后,医生进行左侧甲状腺次全切除术,切除结节所在的腺叶。
最后,医生进行右侧颈部淋巴结清扫,将肿大淋巴结完全清除。
整个手术过程出血少,控制得当,未发生任何意外。
术后注意事项:
1.术后常规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
2.术后第一天复查血清钙浓度,根据结果调整钙剂用量;
3.密切观察手术切口有无渗血、红肿、疼痛等异常情况;
4.监测甲状腺功能及血甲状腺激素水平,根据医嘱进行药物调整;
5.根据医生建议进行放疗和化疗等辅助治疗;
6.定期复查B超及血清甲状腺相关指标,防止复发;
7.注意保持情绪稳定,避免情绪波动影响病情;
8.如有不适,及时就医。
甲状腺切除手术的配合2 手术的分类及适应症2.1分类甲状腺囊肿切除、甲状腺全切或次全切除。
2.2适应症全切适用于甲状腺癌及恶性淋巴瘤;次全切适用于(1)压迫气管、食管的单纯甲状腺肿;(2)结节性甲状腺伴有甲状腺机能亢进或有疑恶性变者;(3)较严重的甲状腺机能亢进,经药物治疗一年左右无效者。
3 麻醉方式、物品准备及手术体位3.1麻醉方式通常为局麻或颈丛阻滞麻醉,如甲状腺肿大有压迫气管的可能时,可采用气管内插管加全静脉麻醉。
3.2物品准备甲状腺敷料及甲状腺器械,1号、4号、7号丝线,3/0或5/0可吸收缝线、电刀、吸引器、甲状腺引流管、小单、头圈、胸垫等。
3.3手术体位采用颈仰卧位,肩部用胸垫抬高,使头部后仰,床头可向上倾斜15°~20°。
患者应术前2~3天练习头仰伸位,每次1~2小时,以适应术中的体位需要。
4 手术的配合过程4.1切开皮肤、皮下组织及颈阔肌。
游离皮瓣,上至甲状软骨上缘,下至胸骨切迹。
三角针4号丝线或7号线牵引。
4.2纵形切开颈阔肌筋膜,钝性分离颈直肌,直至甲状腺包膜。
用止血钳深入颈前肌后方,向左右钝性分离,直至胸锁乳突肌内缘,切断颈前肌,用7号丝线加扎。
拉钩牵开,甲状腺前部腺体显露,用示指轻轻分离其外侧、上极及下极,显露甲状腺大部。
4.3处理血管,分别处理甲状腺上极及下极,结扎甲状腺,中静脉和下动、静脉。
4.4处理峡部,2把中弯钳分离并夹住峡部,切断。
切除甲状腺,蚊式钳止血,1号丝线结扎,电刀止血。
4.5缝合伤口,缝合甲状腺包膜。
同样方法切除对侧甲状腺大部。
冲洗伤口,缝合颈前肌群及筋膜,放置橡皮条或橡胶引流管,缝合伤口,覆盖完好。
5 手术配合过程的注意事项5.1手术过程中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流程。
5.2术中输液一般选择在下肢,随时观察保持液路通畅。
5.3术中等冰冻时,应在手术台与器械台上覆盖一层中单,保持手术台和器械台的无菌状态。
根据冰冻结果及时配合手术,如为良性,则结束手术,若为恶性,可用原有器械台继续手术。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
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手术配合
【特殊用物】
3-0Dexon(可吸收缝线)、皮片引流、显纱、布带子、扣线。
【手术配合】
1.常规消毒铺巾,在胸骨切迹上两横指沿颈部皮肤横纹作弧形切口。
依次切开皮肤、皮下组织、颈阔肌,出血点直钳钳夹,电凝止血。
2.分离皮瓣。
上至甲状软骨,下至胸骨颈静脉切迹,两侧达胸锁乳突肌缘,弯钳电凝止血。
两块干纱垫保护切口。
3.牵引颈阔肌。
直钳钳夹上侧颈阔肌边缘,并用布带子及艾力斯钳将其固定在头部托盘上。
4.用电刀沿颈白线正中切开颈阔筋膜,上下扩大颈白线切口。
5.切断颈前肌群。
出血点中线结扎或缝扎。
6.由上级至下级游离甲状腺组织。
小圆针中线缝扎甲状腺作牵引,弯钳、组织剪分离甲状腺组织,小直角钳分离甲状腺上、下动静脉,7号线结扎并切断,远端中线结扎,近
端中线缝扎。
7.切断甲状腺峡部。
中线或7号线结扎。
8.切除甲状腺弯钳数把钳夹甲状腺四周,并切除甲状腺体,细线结扎,3-0可吸收线缝合包埋腺体残端,止血。
9.同法切除另一侧甲状腺。
10.冲洗切口,清点物品。
11.中线缝合甲状腺前肌群,并放置皮片引流。
12.细线或0号线缝合颈阔肌和皮下组织,并清点物品。
13.扣线缝合皮肤。
切口覆盖纱布及棉垫并加压包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