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茶陵县第三中学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
- 格式:doc
- 大小:94.53 KB
- 文档页数:12
湖南高二高中语文开学考试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没有错误的一组是()A.泥淖(nào)管窥蠡测(lǐ)应届(yīng)忧心忡忡(chōng)B.大軱(gū )更刀(gēng )莫不中音( zhòng )妃嫔(bīnɡ)C.撩拨(liáo)沆瀣一气(xiè)誊写(téng)赧然一笑(nǎn)D.霰雪(xiàn)聒噪(guō)戏谑(nuè)沽名钓誉(gū)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留滞溽热阴霾真率稚气B.绸缪凋谢朦胧怄心沥血C.飘缈跌宕隐逸面面相觑D.剽窃言迄凌厉切中肯綮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经过不懈的努力,他终于考上了名牌大学。
手捧录取通知书,他踌躇满志,意气昂扬。
B.一个企业要摆脱困境,就必须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大胆改革,勇于创新,克服举棋不定的保守思想。
C.现在还有很多司机不吸取血的教训,仍然酒后驾车,对这种铤而走险的行为,公安交通部门更应加大处罚力度。
D.在北京奥运会上,美国选手埃蒙斯最后一枪戏剧性地打出了4.4环,中国选手邱健功败垂成,为中国代表团再添一枚金牌。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语意明确的一句是()A.那天欧盟大使跟龙永图谈话以后,他一夜没睡着;第二天到经贸大学去作报告,血压也因此升得很高。
B.作为一个共产党员,党的领导干部,办事情、想问题,都要从党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
C.“08春晚”蔡明在小品《梦幻家园》中的台词“为什么呢”逗得观众捧腹大笑,在这笑声中人们心中的所有烦恼都付诸东流。
D.在众星簇拥下,被草帽状美丽光环围绕的土星和光芒四射的月亮彼此依偎,常常会引起人们的无限遐想。
5.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①一方面,以娱乐为职能的大众文化得到蓬勃发展的机会。
②与此同时,文化领域却有全然不同的景观。
湖南省株洲市茶陵县第三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第Ⅰ卷阅读题(77分)一、现代文阅读(33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3题。
燕赵区域以燕山、太行山、渤海、黄河为四面分界,主体为次生黄土的平原地带。
虽然这一区域具有“地边胡,数被寇”的特点,但燕赵文化仍属于华北平原上以汉族为主的旱地农耕文化。
燕文化与赵文化有着不同的来源和各自的特征,但又大体接近而趋同。
相对于其他周边区域而言,“慷慨悲歌”是燕赵文化的共同基调。
燕赵区域的文化特征就是“慷慨悲歌”,也只有“慷慨悲歌”才是燕赵区域的文化特色。
具有特征主线的区域文化是优越的文化。
在全国各个地域中,燕赵区域是极少数真正形成了文化特征的地域之一。
燕赵文化得以形成“慷慨悲歌”这一特征主线,为古今所共认,历代所称道,其内涵鲜明,无可否认。
这是燕赵区域的优越之处,值得骄傲。
中国古代“知己”“知音”的价值观念,是“燕赵悲歌”的产生机制。
燕丹的精诚与荆轲的侠士志向契合在一起,就形成了“慷慨悲歌”。
慷慨悲歌是一个情结,是由经济文化的落后和政治地位的低下而导致的一个情结。
这个情结经过一种壮烈的撞击,发生逆转,出现升华,于是就化育成为慷慨悲歌的性格。
而这也正是北方历史文化发展的一个缩影。
“慷慨悲歌”的历史认同,有三次高潮。
荆轲刺秦王,与燕太子丹在易水告别,高渐离击筑,荆轲作歌,这是燕赵文化慷慨悲歌特征的第一次概括。
汉末曹魏时,曹操等人以邺都为活动中心,诗风雄峻古朴,慷慨悲凉,燕赵文化第二次被称作慷慨悲歌。
唐代,高适等人以气质自高,慷慨悲歌,临风怀古,燕赵文化第三次被人称为慷慨悲歌。
燕太子丹、荆轲的谋刺秦王,标志了燕地文化的形成和成熟。
从此以后燕文化就永久性地定格于此,成为燕赵文化所独有的固定不变的意象。
这一特征不仅在当时存在,在后世也存在,如明清之际,燕赵文化的慷慨悲歌特征也有鲜明的体现。
“慷慨悲歌”的实质,乃是一种生命价值观,是一种贯穿人生的精神力量。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 依次填入下面各句空缺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1)如果没有丰富的生活积累与深厚的艺术功底,没有较高的语言文字修养,是很难写出高▲的作品来的。
(2)在3D投影技术的帮助下,一代歌后▲,“邓丽君”不仅和周杰伦共同演绎其经典金曲《你怎么说》,更为周杰伦的《千里之外》献声,引发万人大合唱。
(3)准确优雅地使用本国语言文字,对于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时代的大学生都很重要。
这种能力的习得,不是▲的事,也不是政治课或通识课所能取代。
A.品味栩栩如生一蹴而就B.品位栩栩如生一朝一夕C.品味惟妙惟肖一朝一夕D.品位惟妙惟肖一蹴而就【答案】B【解析】品味:①品尝味道;②琢磨体会,玩味;③品质和风味。
品位:人或事物的品质、价值。
栩栩如生:形容形象生动逼真,跟活的一样。
惟妙惟肖:模仿或描写得非常美妙,非常逼真。
一蹴而就:一踏脚就能成功。
形容事情很容易办成。
一朝一夕:一个早晨或一个晚上,指短暂的时间。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电影《失孤》无疑是三月份最受关注的华语片,但部分观众认为细节的缺乏、情节的破碎,是导致了《失孤》在飘渺中流于形式化概念的主要原因。
B.有人观看了《穹顶之下》后,撰文反击柴静,同时指出每个老百姓都是雾霾的制造者,但是治理、消除、管控雾霾,责任在政府。
C.保持文化的蓬勃生机,要求文艺工作者不仅要具有广阔的视野和博大的胸怀,而且和自己学术观点不一样的同行也要相互学习,切磋技艺,取长补短。
D.生态文明建设是建设美丽中国的必然要求,对于满足人民群众对良好生态环境新期待、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答案】D【解析】A.“导致了”与“主要原因”杂糅;B.语序不当,应是“管控、治理、消除雾霾”; C.缺少介词,在“和”前或后补上“与”。
3.下列诗句中与“雨昏青草湖边过”对仗工整的一项是(3分)A.薄罗轻剪越溪纹B.山家烟火春日晴C.花落黄陵庙里啼D.饮马长城窟更寒【答案】C4.下面三副对联分别送给金榜题名、喜结良缘、乔迁新居者,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甲:画栋倚云呈异彩,花灯映月放光辉。
湖南高二高中语文开学考试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征辟(bì)炮烙(pào)罪愆(qiān)转轴拨弦(xuán)B.孱头(càn)埋怨( mái)驽钝(nú)笑靥(yè)C.戕害(qiāng)肖像(xiào)畏葸(xǐ)求田问舍(shè)D.绾结(guǎn)悲戚(qī)雪茄(jiā )繁文缛节(rǔ)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商埠急功进利知人论世礼上往来B.端详弃甲曳兵前合后偃涎皮赖脸C.寒喧挑三捡四川流不息残羹冷炙D.驯熟雕粱画栋揭杆为旗沸反盈天3.在下列句子的空缺处依次填入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国家没有制定统一的价值评估标准,致使坊间对夜明珠的认定具有极大的主观性,这也使得许多人造宝石充斥市场,________。
②广大民族地区保障和改善民生,就是要把与各族群众生产生活________的社会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着力提升民族地区公共服务保障水平。
③北大经管学院院长孙祁祥在为栏目所作的序言中表示,中国改革再出发,要有历史的视角与长期作战的思想准备;既要有________的勇气,也要有超越意识形态的包容。
A.鱼龙混杂息息相关孤注一掷B.鱼目混珠休戚相关孤注一掷C.鱼龙混杂休戚相关破釜沉舟D.鱼目混珠息息相关破釜沉舟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卫生部组织打击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公布了多种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和易被滥用的食品添加剂的黑名单。
B.4月15日,台湾作家琼瑶通过官方微博发布了一封名为“琼瑶写给广电总局的一封公开信”的文章,举报于正抄袭自己的多部作品。
C.现如今美国的教会学校吸引了中国的房地产大亨、能源企业高管和政府官员的子女,这些学校会请中介机构设计漂亮的中文宣传册。
茶陵三中2019年下期高二第三次语文月考试卷姓名:班级:考室:座位号(时量:150分钟,分值:150分,出卷:高二语文组,审卷:高二语文组)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深入国学,“认识自己”中国正在奔向现代化,奔向文明和富裕。
中国的现代化模式不同于世界其他国家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中国拥有悠久灿烂、源远流长的优秀传统思想文化,这始终是中国现代化进程的一种强大推动力。
作为华夏子孙,传统思想文化始终奔流在我们的血液里,融汇于我们的骨髓之中。
我们中国人,小至黎民百姓的日常思维方式、行为举止、价值追求,大到国家的治国安邦策略,外交军事战略的选择、制定,等等,都或多或少打着中华传统思想文化的烙印。
由于历史和时代的原因,今天的我们,对于和自我生命已经紧密融于一体的传统思想文化,从感情到意识层面都需增强。
这就要求人们塌下心来认真学习、深刻了解,真实体会到其内在价值意蕴并从中受益。
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强调兼容并包,对于世界多元文化保持开明开放的心态,似滔滔江河不弃涓流,博采众长,为我所用。
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而发展至今的伟大文明,这一点也是中华传统思想文化强劲生命力和巨大社会整合作用的明证。
看待中华传统思想文化,既要看到其超越时空价值的精华内容,也要看到其中不合时宜、僵化落后的部分。
事实上,中华传统思想文化始终处于不断变化发展、不断突破时代局限、不断汇集涓流而滚滚向前的动态发展过程中。
“认识你自己”,这句镌刻在古希腊神庙上的箴言,揭示了我们寻找所有人生问题答案的途径,小到一个人,大到一个民族、国家,只要足够真诚勇敢,当经历过重重风雨磨难之后,痛定思痛,一定会反观自身,会从自己身上寻找力量和出路。
马克思曾经说“反思”,也就是反身而思,这是一道“普照的光”,它是把人类从混沌中超拔出来的巨大力量。
茶陵三中2019年上学期高二年级语文期末考试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姓名班级得分(温馨提示:请将所有题目的答案填写在答题卷上,在试题卷上作答一律无效。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的时间不长,沿线各国对它并不一定了解,甚至还可能会产生误解、曲解。
因此,当前迫切需要为“一带一路”倡议构建健康话语,以消除对“一带一路”的各种误解、曲解。
那么,什么是健康话语?健康的话语必须有利于推进中国与沿线国家的相互关系。
“一带一路”倡议并非是中国的一揽子经济计划,而是一个开放性合作性的经济发展倡议。
因此,要推进“一带一路”,必须要处理好与沿线国家的关系。
中国所构建的“一带一路”话语应该是沿线各国都能接受的话语,而且不能建立在中国对沿线国家的战略资源的争夺和利用之上。
如果把某些国家视为“战略支点”,而“ 支点”就意味着是被利用的工具,利用者和被利用者显然是不平等的。
在这种情形下,这些国家不仅会反对“一带一路”,甚至还会对中国进行地缘政治的围堵。
健康话语要有利于消除相互之间的隔阂和误会。
“一带一路”倡议的话语不是中国一国的话语,应该是沿线国家共同的话语。
因此,构建“一带一路”倡议的话语应当考虑沿线各国的历史传统和文化习俗。
沿线各国历史传统和文化习俗非常复杂, 仅从中国一国的历史传统和文化习俗来构建“一带一路”倡议的话语,很有可能造成一些国家在历史传统上的对抗和文化上的冲突。
“一带一路”倡议的话语应建立在多元文化、多种宗教、多样习俗的基础上。
健康话语有利于促进沿线国家的项目合作。
“一带一路”的话语不能从中国获利的角度来构建,而要从共同受益的角度来构建。
不少人往往会强调中国在沿线各国的投资情况,很少甚至不会谈到沿线各国在中国的投资情况。
实际上,在“一带一路”既有合作的项目中,既有中国对外投资的项目,也有中国从其他国家引进的项目。
湖南省郴州市茶陵县第三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入学考试语文试题一、语言文字积累与运用(共16分)(一)单项选择题(共8分,每小题2分)1.下列加横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深邃(jù)觅食(mì)绯红(fēi)即物起兴(xìnɡ)B.酷肖(xiāo)挑衅(bàn)酬和(hè)广袤无垠(yín)C.禁锢(ɡù)凋零(diāo)门楣(méi)抑扬顿挫(cuò)D.胆怯(què)狩猎(shòu)招徕(lái)相形见绌(chù)2.下列词语的书写有误的一项()A.鞭挞缄默顾名思意一马当先B.萧瑟籍贯沧海桑田肃然起敬C.哂笑媲美左右逢源引经据典D.迁徙凋零美味佳肴莫衷一是3.下列句子按语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①博士除授予学官,还授予一些有专门技艺、专门学问的职官,如魏晋以后的太医博士、天文博士、历博士、卜博士等。
②秦始皇时,博士只作政府顾问。
③唐宋以后,社会上对从事某种职业的人也俗称博士,如“茶博士”“酒博士”等。
④汉代以后,博士开始任学官,担任教学工作。
⑤博士在我国古代是个官名,最早出现在战国时代。
A.⑤②④①③B.①⑤②④③C.⑤④③①②D.①④②③⑤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我国成功发射并研制了第一颗月球探测器“嫦娥一号”卫星。
B.一个人是否拥有健康的体魄,关键在于持之以恒地参加体育锻炼。
C.由于汉字电脑录入技术的广泛运用,使人们书写汉字的机会越来越少。
D.我们不仅要在课堂上、在教科书中学语文,还要在课堂外、在生活中学语文。
(二)按原文默写(共6分,每空1分)5.不畏浮云遮望眼,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王安石《登飞来峰》)6.而或长烟一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范仲淹《岳阳楼记》)7.人有悲欢离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事古难全。
茶陵三中2019年下期高二第三次语文月考试卷姓名:班级:考室:座位号(时量:150分钟,分值:150分,出卷:高二语文组,审卷:高二语文组)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深入国学,“认识自己”中国正在奔向现代化,奔向文明和富裕。
中国的现代化模式不同于世界其他国家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中国拥有悠久灿烂、源远流长的优秀传统思想文化,这始终是中国现代化进程的一种强大推动力。
作为华夏子孙,传统思想文化始终奔流在我们的血液里,融汇于我们的骨髓之中。
我们中国人,小至黎民百姓的日常思维方式、行为举止、价值追求,大到国家的治国安邦策略,外交军事战略的选择、制定,等等,都或多或少打着中华传统思想文化的烙印。
由于历史和时代的原因,今天的我们,对于和自我生命已经紧密融于一体的传统思想文化,从感情到意识层面都需增强。
这就要求人们塌下心来认真学习、深刻了解,真实体会到其内在价值意蕴并从中受益。
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强调兼容并包,对于世界多元文化保持开明开放的心态,似滔滔江河不弃涓流,博采众长,为我所用。
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而发展至今的伟大文明,这一点也是中华传统思想文化强劲生命力和巨大社会整合作用的明证。
看待中华传统思想文化,既要看到其超越时空价值的精华内容,也要看到其中不合时宜、僵化落后的部分。
事实上,中华传统思想文化始终处于不断变化发展、不断突破时代局限、不断汇集涓流而滚滚向前的动态发展过程中。
“认识你自己”,这句镌刻在古希腊神庙上的箴言,揭示了我们寻找所有人生问题答案的途径,小到一个人,大到一个民族、国家,只要足够真诚勇敢,当经历过重重风雨磨难之后,痛定思痛,一定会反观自身,会从自己身上寻找力量和出路。
马克思曾经说“反思”,也就是反身而思,这是一道“普照的光”,它是把人类从混沌中超拔出来的巨大力量。
茶陵三中2019年下期高二第三次语文月考试卷姓名:班级:考室:座位号(时量:150分钟,分值:150分,出卷:高二语文组,审卷:高二语文组)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深入国学,“认识自己”中国正在奔向现代化,奔向文明和富裕。
中国的现代化模式不同于世界其他国家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中国拥有悠久灿烂、源远流长的优秀传统思想文化,这始终是中国现代化进程的一种强大推动力。
作为华夏子孙,传统思想文化始终奔流在我们的血液里,融汇于我们的骨髓之中。
我们中国人,小至黎民百姓的日常思维方式、行为举止、价值追求,大到国家的治国安邦策略,外交军事战略的选择、制定,等等,都或多或少打着中华传统思想文化的烙印。
由于历史和时代的原因,今天的我们,对于和自我生命已经紧密融于一体的传统思想文化,从感情到意识层面都需增强。
这就要求人们塌下心来认真学习、深刻了解,真实体会到其内在价值意蕴并从中受益。
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强调兼容并包,对于世界多元文化保持开明开放的心态,似滔滔江河不弃涓流,博采众长,为我所用。
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而发展至今的伟大文明,这一点也是中华传统思想文化强劲生命力和巨大社会整合作用的明证。
看待中华传统思想文化,既要看到其超越时空价值的精华内容,也要看到其中不合时宜、僵化落后的部分。
事实上,中华传统思想文化始终处于不断变化发展、不断突破时代局限、不断汇集涓流而滚滚向前的动态发展过程中。
“认识你自己”,这句镌刻在古希腊神庙上的箴言,揭示了我们寻找所有人生问题答案的途径,小到一个人,大到一个民族、国家,只要足够真诚勇敢,当经历过重重风雨磨难之后,痛定思痛,一定会反观自身,会从自己身上寻找力量和出路。
马克思曾经说“反思”,也就是反身而思,这是一道“普照的光”,它是把人类从混沌中超拔出来的巨大力量。
湖南省茶陵县第三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语文开学检测试题时量:120分钟总分:150分(祝考生旗开得胜)一.现代文阅读(本大题9分)魏晋的玄远任达狂诞之风,一直持续到南北朝尚有风流余绪存焉。
中间出现的东晋陶渊明归隐田园,不过是这种风气的一个归结点。
陶渊明找到了自己的精神家园。
他已经从名教与自然的撕裂纠缠中走了出来,既不必像山涛那样在“宫阙”和“竹林”之间两厢和悦,也无须如向秀一般始离而后附。
阮籍似的一面竭力冲破名教的网络,一方面得到“大将军”暗中保护的尴尬,也不必了。
他回归到了可以使自己安身立命的“田园”。
魏晋南北朝时期士人由“魏阙”到“竹林”再到“田园”的精神巡游路向的转变,不仅是生活道路的转变,也是个体生命的归宿和精神理想栖居之所的转变。
如同陈寅恪先生所说,陶渊明的“非名教之意仅限于不与当时政治势力合作,而不似阮籍、刘伶辈佯狂任诞”。
当时的士人其实还有另外的精神栖居点和归宿,这就是佛教和道教。
南北朝是佛教大行其道的时期,此一新信仰同样可以让士人得到哪怕是瞬间的安宁。
南朝由东晋而宋而齐而梁而陈,二百七十二年的时间,五易朝纲,对浮屠的笃信始终未尝有变,梁朝之武帝萧衍甚至宣布佛教为国教,自己则三舍其身,这在中国历史上绝无仅有。
北朝虽然出现了北魏太武帝和北周的武帝两次毁佛的举动,但为时甚暂,并未从根本上影响佛教在北朝的发展。
只不过呈现的方式和归宗的旨趣,南北殊有别耳。
汤用彤先生说“南方偏尚玄学义理,上承魏晋以来之系统;北方重在宗教行为,下接隋唐以后之宗派”,将南北朝时期的佛教分为“南统”和“北统”,诚为不刊之论。
而且北方当佛教受阻的时候,道教有了长足的发展。
道士寇谦之被北魏宰相崔浩尊之为师,魏太武帝为表示尊崇道教,亲自为寇氏起道场,并改年号为太平真君。
当然佛道相较,则即使经历了毁佛事件的北朝,也还是释加的势力更占上风。
因此南北朝时期的士人精神之旅,在“宫阙”“竹林”“田园”之外,还要“禅林”和“道场”可以安顿自己。
当然各种精神栖息之所,往往是互相交错的,而不是彼此无与,截然分离。
东晋的清谈,特点之一就是儒道结合和玄佛结合,只不过玄风占有明显优势,所以王导才能够无所顾忌地调笑僧渊:“鼻者面之山,目者面之渊。
山不高则不灵,渊不深则不清。
”而到南朝的齐梁之后,玄风渐呈被佛理吞没的趋势。
儒道、儒佛、道佛之间尽管在宗趣和义理上经常有撞击,但总的来说相处得很好,“三教合一”的种子,在彼此初相遇的魏晋南北朝时期,就悄悄地埋下了。
治史者或谓此一时期之玄远任诞傲狂之风,继之以佛道神仙的超世间力量的坐大其间,社会的惯常秩序被颠倒瓦解,难免有失敬不德的乱世之目。
(摘自刘梦溪《从“竹林”到“田园”到“禅林”》,有改动)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魏晋南北朝时期士人由“魏阙”到“竹林”再到“田园”的精神巡游路向转变,既是生活道路的转变,也是个体生命的归宿和精神理想栖居之所的转变。
B.南北朝是佛教大行其道的时期,此一新信仰是魏晋南北朝时期士人经历转变之后才找到的瞬间的安宁。
C.北朝出现的北魏太武帝和北周的武帝两次毁佛的举动,虽然为时短暂,但对佛教在北朝的发展上也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D.东晋的玄风,在儒道结合和玄佛结合之中占有明显优势,直到南朝的齐梁之后,才逐渐呈现被佛理吞没的趋势。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山涛既沉醉于“宫阙”,又沉醉于“竹林”;向秀开始远离“宫阙”而后来又依附于“宫阙”,他们都没有摆脱名教的约束。
B.陶渊明从名教与自然的撕裂纠缠中走了出来,但他的非名教之意仅限于不与当时政治势力合作,并没有佯狂任诞之意。
C.南北朝经历了东晋和宋、齐、梁、陈二百七十二年的时间,虽然五易朝纲,但当时对佛教的笃信始终未尝有变。
D.“三教合一”的思想,在魏晋南北朝时期还没有真正的形成。
当时儒、道、佛之间尽管在宗趣和义理上经常有摩擦和冲突,但总的来说相处得很好。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魏晋的玄远任达狂诞之风,一直持续到南北朝尚有风流余绪存焉。
陶渊明的归隐田园,标志着这种风气的结束。
B.南北朝时期的佛教分为“南统”和“北统”。
虽然“北统”经历了一定的波折,但佛教的发展并未从根本上受到影响。
C.南北朝时期的士人精神之旅,在“宫阙”“竹林”“田园”之后,终于学会了用“禅林”和“道场”来安顿自己。
D.作者认为南北朝时期的玄远任诞傲狂之风,后来被佛道神仙的超世间力量所取代,造成了社会的惯常秩序被颠倒瓦解。
二.文言文阅读(本大题25分A B两部分)A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小题。
李庭芝,字祥甫。
少颖异,日能诵数千言,而智识恒出长老之上。
嘉熙末,江防甚急,庭芝得乡举不行,以策干荆帅孟珙请自效。
珙善相人,见其魁伟,顾诸子曰:“吾相人多,无如李生者,其名位当过我。
”时四川有警,即以庭芝权施之建始县。
淳祐初始去,举进士,中第。
辟珙幕中,主管机宜文字。
珙卒,庭芝感珙知己,扶其柩葬之兴国,即弃官归,为珙行三年丧。
开庆元年,庭芝权扬州,丁母忧去,朝议择守扬者,帝曰:“无如李庭芝。
”乃夺情主管两淮制置司事。
庭芝初至扬时,扬新遭火,庐舍尽毁。
州赖盐为利,而亭户多亡去,公私萧然。
庭芝悉贷民负逋,假钱使为屋,屋成又免其假钱,凡一岁,官民居皆具。
凿河四十里入金沙余庆场,以省车运。
兼浚他运河,放亭户负盐二百余万。
亭民无车运之劳,又得免所负,逃者皆来归,盐利大兴。
郡中有水旱,即命发廪,不足则以私财振之。
扬民德之如父母。
刘槃自淮南入朝,帝问淮事,槃对曰:“李庭芝老成谨重,军民安之。
今边尘不惊,百度具举,皆陛下委任得人之效也。
”十月,大元丞相伯颜入临安,留元帅阿术军镇江以遏淮兵。
阿术攻扬久不拔,乃筑长围困之。
冬,城中食尽,死者满道。
明年二月,饥益甚,赴濠水死者日数百。
宋亡,谢太后及瀛国公为诏谕之降,庭芝登城曰:“奉诏守城,未闻有诏谕降也。
”已而两宫入朝,至瓜州,复诏庭芝曰:“比诏卿纳款,日久未报,岂未悉吾意,尚欲固圉邪?今吾与嗣君既已臣伏,卿尚为谁守之?”庭芝不答,命发弩射使者,毙一人,余皆退去。
益王遣使以少保、左丞相召庭芝,庭芝以朱焕守扬,与姜才将兵七千人东入海,至泰州,阿术将兵追围之。
朱焕既以城降驱庭芝将士妻子至泰州城下陴将孙贵胡惟孝等开门降庭芝闻变赴莲池水浅不得死。
被执至扬州,朱焕请曰:“扬自用兵以来,积骸满野,皆庭芝与才所为,不杀之何俟?”于是斩之。
死之日,扬之民皆泣下。
(选自《宋史﹒李庭芝传》,有删改)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形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朱焕既以城降/驱庭芝将士妻子至泰州城下/陴将孙贵/胡惟孝等开门降/庭芝闻变/赴莲池/水浅不得死B.朱焕既以城降/驱庭芝将士妻子至泰州/城下陴将孙贵/胡惟孝等开门降/庭芝闻变赴莲池/水浅不得死C.朱焕既以城降/驱庭芝将士妻子至泰州城下/陴将孙贵/胡惟孝等开门降庭芝/闻变赴莲池/水浅不得死D.朱焕既以城降/驱庭芝将士妻子至泰州/城下陴将孙贵/胡惟孝等开门降庭芝/闻变赴莲池/水浅不得死5.下列对文中加横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中国古代纪年法主要有王公即位年次纪年法、年号纪年法、干支纪年法、年号干支兼用法,“嘉熙”属于年号纪年法。
B.进士是中国古代参加科举考试并通过殿试的读书人。
殿试是科举制度最高一级考试,殿试以后,经吏部考试直接授官。
C.夺情是指古代官员丧服未满而朝廷强令其出仕。
古代礼俗,官员遭父母丧应弃官家居守制,称“丁忧”,服满再行补职。
D.瀛国公是皇帝对贵戚功臣的封赐的爵位,旧说周代有公、侯、伯、子、男五种爵位。
周以后各封建王朝都有封爵制度。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李庭芝学识出众,感恩守孝。
他少年聪颖,才智常超长者;他进士及第后,就到孟珙府中任职;孟珙死后,他为之辞官守丧三年。
B.李庭芝治政有方,成效显著。
他初到扬州时,扬州民生凋敝,一片萧条;经他治理后,扬州军民安定,边境没有警报,百事振兴。
C.李庭芝坚持抗元,决不投降。
扬州被围时,他率兵固守,阿术久攻不克;宋朝灭亡后,先后两次下诏指示他投降,他依然坚守城池。
D.李庭芝颇有才华,受人赏识。
孟珙初见他,就认为他将来会超过自己;后来朝议选取守卫扬州的人时,都认为没有能超过他的人。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庭芝悉贷民负逋,假钱使为屋,屋成又免其假钱,凡一岁,官民居皆具。
(2)郡中有水旱,即命发廪,不足则以私财振之。
扬民德之如父母。
B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归去来兮辞》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两句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即精神上的富足、孤高与物质生活的清贫之间的对比。
(2)《滕王阁序》中着力表现水光山色的色彩变幻,在色彩的浓淡对比中突出秋日景物的特征,被前人誉为“写尽九月之景”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李密在《陈情表》中提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请求,生动形象地表达出其奉养祖母的拳拳之心,感动了提倡以“孝”治理天下的晋武帝。
三、诗歌鉴赏(本大题11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文后小题。
春晚泊船江村唐·崔橹芳草青青古渡头,渔家住处暂维舟。
残花半树悄无语,细雨满天风似愁。
家信不来春又晚,客程难尽水空流。
自怜爱失心期约①,看取花时更远游。
【注】期约:约期,约会。
9..诗歌颔联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请简要赏析。
10.这首诗抒发了作者哪些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四.文学类文章阅读(本大题25分)椭圆形的肖像【美】爱伦·坡我受了重伤,我的随从不忍心让我在外面过夜,就领我闯进了一座城堡。
这是座耸立在亚平宁山区多年的阴森而雄壮的城堡,绝不亚于拉德克利夫夫人在她的小说中所幻想的那种城堡。
从各种迹象来看,城堡的主人离去的时间不会太久。
我们主仆两人在一间最小、陈设最美的屋子里住下来。
它位于这座城堡边上的一个塔楼里。
看得出室内原来的装饰十分富丽,但现在已破旧不堪了。
四壁悬挂着花毯和各种各样的战利品,此外还挂着许多惟妙惟肖的现代绘画,画框都是带金色花纹的,连墙角都挂着画。
也许是伤势过重,我的神志不甚清醒,只是呆呆地望着这些画出神。
这时天色已晚,我吩咐彼德罗把百叶窗全都关上,把屋里的蜡烛统统点亮,然后拉开床前的黑天鹅绒帷慢。
这样,即使我不能入睡,至少也可以安静地欣赏一番这些画,也可以读一读枕头上放着的一本小书,那是对这些画进行解释和评价的书。
我拿着书,一一对着画欣赏起来。
不知不觉已至半夜,烛台的位置离我很远,我又不忍心唤醒酣睡的随从,费了好大力气才将烛台端在手中,以便照亮手中的这本书。
烛台上插着好多支蜡烛,交织的烛光照在了室内的一个壁龛上,原先这个壁龛被一根柱子遮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