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逐题讲解课件:第4章+抛体运动、圆周运动、万有引力定律+第3节1
- 格式:ppt
- 大小:3.39 MB
- 文档页数:34
届高考物理新一轮复习第四章第二节抛体运动课件新人教版曲线运动万有引力与航天第二节抛体运动一、平抛运动1.定义:将物体以一定的初速度沿水平方向抛出,不考虑空重力作用下所做的运动,叫平抛运动. 气阻力,物体只在______重力加速度g 的2.性质:平抛运动是加速度恒为_____________匀变速曲线运动,轨迹是抛物线. __________二、平抛运动的规律以抛出点为原点,以水平方向(初速度v0方向)为x轴,以竖直向下的方向为y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则v0 匀速直线运动,速度:vx=______ 1.水平方向:做__________ ,v0t 位移:x=______.gt 自由落体运动,速度:vy=______ 2.竖直方向:做__________ , 1 2 gt 位移:y=________. 23.合运动2 2 v + gt 0 2 (1)合速度:v= v2 + v = __________ , 方向与水平方向夹x y gt vy v0 角为θ,则tan θ= = __________. v0(2)合位移:s= x +y =22gt y 2v0 方向夹角为α,则tan α= = __________. x1 2 2 v0t + 2gt ,方向与水平2三、斜抛运动斜向上或斜向下1.定义:将物体以一定的初速度沿__________________ 抛出, 重力物体仅在________的作用下所做的运动. g 的匀变速曲线运动,轨迹是抛物线. 2.性质:加速度恒为______ 匀速直线 3.处理方法:斜抛运动可以看成是水平方向上的__________ 匀变速直线运动和竖直方向上的____________运动的合成.1. (多选)对平抛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A.平抛运动是加速度大小、方向不变的曲线运动B .做平抛运动的物体,在任何相等的时间内位移的增量都是相等的C .平抛运动可以分解为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和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 D.落地时间和落地时的速度只与抛出点的高度有关2 - 1. ( 多选)(2022年高考新课标全国卷) 如图,x 轴在水平地面内,y轴沿竖直方向.图中画出了从y轴上沿x轴正向抛出的三个小球a、b和c的运动轨迹,其中b和c是从同一点抛出的.不计空气阻力,则( BD )A.a的飞行时间比b的长B.b和c的飞行时间相同C.a的水平速度比b的小D.b的初速度比c的大2-2. (单选)一个物体以初速度v0 水平抛出,落地速度为v,那么物体的运动时间是( C ) A. (v- v0)/g C. v2- v2 0 /g B. (v+ v0)/g D. v2+ v2 0/g3.(单选)做斜抛运动的物体,到达最高点时( C )A.速度为零,加速度向下 B.速度为零,加速度为零 C.具有水平方向的速度和竖直向下的加速度D.具有水平方向的速度和加速度平抛运动的基本规律及应用1.飞行时间:由t= 速度v0 无关.2.水平射程:x=v0t=v0 2h ,即水平射程由初速度v0 和下g2h 知,时间取决于下落高度h,与初g落高度h 共同决定,与其他因素无关.2 2 3.落地速度:vt= v2 + v = v x y 0+ 2gh,以θ 表示落地速度与vy 2gh x 轴正方向的夹角,有tan θ= = ,所以落地速度也只v0 vx 与初速度v0 和下落高度h 有关.4.速度改变量:因为平抛运动的加速度为恒定的重力加速度g,所以做平抛运动的物体在任意相等时间间隔Δt内的速度改变量Δv=gΔt相同,方向恒为竖直向下,如图甲所示.5.两个重要推论(1) 做平抛( 或类平抛) 运动的物体任一时刻的瞬时速度的反向延长线一定通过此时水平位移的中点,如图乙中A点和B 点所示. (2)做平抛(或类平抛)运动的物体在任意时刻任一位置处,设其末速度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α,位移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θ,则tan α=2tan θ.(单选)(2022年济南模拟)如图所示,从某高度水平抛出一小球,经过时间t到达地面时,速度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θ,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为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A.小球水平抛出时的初速度大小为gttan θ θ B.小球在t 时间内的位移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2 C.若小球初速度增大,则平抛运动的时间变长 D.若小球初速度增大,则θ 减小[思路点拨](1)已知下落时间可以求出哪些物理量?(2)已知合速度的方向夹角,画出合速度分解图. [尝试解答]_____________[解析]速度、位移分解如图vy gt vy= gt, v0= = ,故 A 错. tan θ tan θ 设位移与水平方向夹角为α,则θ tan θ= 2tan α, α≠ ,故B错 .平抛时间由下落高度决定, 2 与水平初速度无关,故 C 错. vy 由tan θ= 知,v0 增大θ 减小,D 正确. v01 . ( 多选)( 原创题)2022年年11 月9 日,武汉飞镖协会主办了第一届飞镖大赛.某运动员前后两次从同一位置水平投出飞镖1 和飞镖2到靶盘上,飞镖落到靶盘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忽略空气阻力,则两支飞镖在飞行过程中( BC )A.加速度a1a2 C.初速度v1v2B.飞行时间t1t2 D.角度θ1θ2[解析] 飞镖做平抛运动,加速度相同,都为重力加速度,A错误;飞行时间由竖直分运动(自由落体运动)决定,飞镖2的下落高度大,飞行时间长, B 正确;飞行时间取相同时,飞镖2的水平位移小,故其初速度小,C正确;飞镖2的初速度小,落到靶盘上时的竖直分速度大,故其合速度方向θ2小,D错误.与斜面相关联的平抛运动斜面上的平抛问题是一种常见的题型,在解答这类问题时除要运用平抛运动的位移和速度规律,还要充分运用斜面倾角,找出斜面倾角同位移和速度与水平方向夹角的关系,从而使问题得到顺利解决.常见的模型如下:方法分解速度内容水平:vx= v0 竖直:vy= gt 合速度:2 v= v2 + v x y斜面总结分解速度, 构建速度三角形分解速度, 构建速度三角形分解速度水平:vx= v0 竖直:vy= gt 合速度:2 v= v2 + v x y方法内容水平:x= v0t 1 2 竖直:y= gt 2 合位移:x 合= x2+y2。
第2讲 抛体运动强基础•固本增分平抛运动1.定义将物体以一定的初速度沿 抛出,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所做的运动。
2.运动性质:平抛运动是加速度为g 的 曲线运动,其运动轨迹是 。
3.研究方法:平抛运动可以分解为水平方向的 运动和竖直方向的 运动。
可以应用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所有规律水平方向匀变速抛物线匀速直线自由落体4.基本规律(1)速度关系(2)位移关系××研考点•精准突破1.平抛运动的规律2.平抛运动的两个重要推论(1)做平抛运动的物体,在任一位置P(x,y)的瞬时速度的反向延长线与x轴交点A的横坐标为 ,如图所示。
(2)做平抛运动的物体,在任一位置的速度偏向角θ与位移偏向角α的关系为t anθ=2t anα。
考向一平抛运动基本规律的应用典题1 (多选)(2024广东梅州模拟)亲子游戏有益于家长与孩子之间的情感交流。
如图所示,父亲与儿子站在水平地面玩抛球游戏,两人相向站立,各持一小球并将球水平抛出,下述抛球方式可能使两球在落地前相遇的有( )A.父亲先将球抛出B.儿子先将球抛出C.两人同时将球抛出D.父亲下蹲适当高度后再与儿子同时将球抛出AD解析父亲扔出的球的竖直位移较大,根据可知,父亲扔出的球在空中飞行时间较长,即要想使两球在落地前相遇,父亲应先将球抛出,选项A正确,B、C错误;若父亲下蹲适当高度与儿子高度相同,再与儿子同时将球抛出,则两球在相同时间内下落相同的高度,则也可能在落地前相遇,选项D 正确。
考向二 平抛运动的两个重要推论的应用典题2 如图所示,AB 为一半径为R 的 圆弧,圆心位置为O ,一小球从与圆心等高的某点沿半径方向水平抛出,恰好垂直落在AB 面上的Q 点,且速度与水平方向夹角为53°,则小球抛出后运动的水平距离为( )A.0.6RB.0.8RC.RD.1.2RD解析小球恰好垂直落在AB面上的Q点,则速度的反向延长线交于O点,如图所示,由平抛运动的推论可知,速度方向的反向延长线交于水平位移的中典题3 (多选)(2024四川攀枝花模拟)滑雪是冬奥会的比赛项目之一。
第3讲 圆周运动强基础•固本增分圆周运动1.匀速圆周运动 “匀速”指速率不变(1)定义:如果物体沿着圆周运动,并且线速度的大小处处 ,这种运动叫作匀速圆周运动。
(2)速度特点:速度的大小 ,方向始终与半径垂直。
相等不变2.描述圆周运动的物理量快慢转动 rad/s一周方向ω2r√ ×研考点•精准突破1.圆周运动各物理量间的关系2.常见的三种传动方式及特点(1)皮带传动:如图甲、乙所示,皮带与两轮之间无相对滑动时,两轮边缘线=v B。
速度大小相等,即vA(2)摩擦传动:如图丙所示,两轮边缘接触,接触点无打滑现象时,两轮边缘线=v B。
速度大小相等,即vA(3)同轴传动:如图丁所示,两轮固定在一起绕同一转轴转动,两轮转动的角=ωB。
速度大小相等,即ωA考向一圆周运动基本物理量的关系典题1 (2023湖北武汉模拟)剪纸艺术源远流长,经久不衰,是中国民间艺术中的瑰宝。
将如图所示具有对称性的剪纸平放并固定在水平圆盘上,剪纸中心与圆盘中心重合,圆盘匀速转动,在暗室中用每秒闪光10次的频闪光源照射圆盘,暗室中静止不动的观察者观察到剪纸相对静止,则圆盘的转速至少为( )A.0.02 r/sB.2 r/sC.4 r/sD.4π r/s B考向二 三种传动方式及特点典题2 如图甲所示,修正带是通过两个齿轮相互咬合进行工作的,其原理可简化为图乙所示的模型。
A 、B 是小、大齿轮边缘上的两点,C 是大轮上的一点。
若大轮半径是小轮半径的2倍,小轮中心到A 点和大轮中心到C 点的距离之比为2∶1,则A 、B 、C 三点( )A.线速度大小之比为4∶4∶1B.角速度之比为1∶1∶1C.转速之比为2∶2∶1D.向心加速度大小之比为2∶1∶1A解析A、B是小、大齿轮边缘上的两点,可知vA=v B,又v=ωr,r A= r B,可得ωA=2ωB,由于B、C两点都在大轮上,可知ωB=ωC,又v=ωr,r B=4r C,可得v B=4v C,则A、B、C三点线速度大小之比为v A∶v B∶v C=4∶4∶1,A、B、C三点角速度之比为ωA ∶ωB∶ωC=2∶1∶1,选项A正确,B错误;根据角速度和转速的关系ω=2πn,可知A、B、C三点转速之比为nA ∶nB∶nC=ωA∶ωB∶ωC=2∶1∶1,选项C错误;根据向心加速度a=ω2r可知,A、B、C三点向心加速度大小之比为aA ∶aB∶aC=8∶4∶1,选项D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