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题致胜人教版九年级物理 第15章 第1节 两种电荷 练习题(学生版)【含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123.91 KB
- 文档页数:4
(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15章第1节两种电荷同步练习(含答案)1.根据卢瑟福的原子结构模型理论,在原子中绕核高速旋转的是BA.分子B.电子C.质子 D.中子2.用一根与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靠近一轻质小球,发现两者互相排斥,由此可判定C A.小球一定带正电B.小球一定不带电C.小球一定带负电D.小球可能带负电,也可能不带电3.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上正电荷,这是因为AA.有电子发生了转移B.有原子核发生了转移C.摩擦创造了正电荷D.摩擦创造了负电荷4.四个悬挂着的通草小球,静止时的位置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A.A球与C球一定带有异种电荷C.B球可能带电,也可能不带电B.B球与D球一定带有同种电荷D.D球可能带电,也可能不带电5.在原子中,带负电的粒子是AA.电子 B.质子C.中子D.核子6.如图甲所示,验电器A带负电,B不带电。
用带有绝缘柄的金属棒把验电器A、B两金属球连接起来的瞬间,金属棒中BA.电流方向由A到BB.电流方向由B到AC.有电流但方向无法确定D.始终无电流7.用塑料梳子在干燥的头发上梳几下,梳子上会带电,经检验梳子带的是负电荷。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A.梳子得到了一些电子 B.梳子失去了一些电子C.梳子失去了一些原子核 D.摩擦创造了电荷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DA.电子定向移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方向B.电源的作用是不断产生电荷C.用电器的作用就是消耗电荷D.与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9.下列物体中属于导体的是DA.玻璃杯B.竹筷C.瓷碗D.不锈钢杯10.下列物品中,通常情况下属于导体的是BA.玻璃试管B.钢尺C.塑料笔筒D.橡皮11.下列用品中,通常情况下属于绝缘体的是BA.金属勺 B.瓷碗 C.铅笔芯 D.铁钉12.下列物品中,属于绝缘体的是AA.陶瓷碗B.二极管 C.铅笔芯D.缝衣针13.1909年著名物理学家卢瑟福提出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原子的中心叫原子核。
原子核几乎集中了原子的全部________,它由带正电的________和不带电的中子组成。
初中物理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第十五章第一节两种电荷练习题一、单选题1.如图所示,女孩用手触摸静电起电机的金属球时头发立起并散开,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头发一定带正电荷B. 头发一定带负电荷C. 头发一定带同种电荷D. 头发一定带异种电荷2.如图所示,用一段细铁丝做一个支架作为转动轴,把一根中间戳有小孔(没有戳穿)的饮料吸管放在转动轴上,使吸管能在水平面内自由转动,用餐巾纸与吸管的一端摩擦使其带电,再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去靠近吸管,吸管两端都能与玻璃棒相互吸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吸管与餐巾纸摩擦后带电,是在摩擦的过程中创造了电荷B. 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负电C. 吸管的一端带负电,一端不带电D. 吸管两端都能被玻璃棒吸引是因为异种电荷相互吸引3.如图所示,当带电体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若带电体带负电荷,则验电器就有一部分正电荷转移到带电体上B. 若带电体带负电荷,则这些负电荷就通过金属杆全部转移到金属箔上C. 若带电体带正电荷,则这些正电荷就通过金属杆全部转移到金属箱上D. 若带电体带正电荷,则验电器就有一部分电子转移到带电体上4.电视机的玻璃荧光屏表面上经常吸附很多的灰尘,其主要原因是()A. 灰尘的自然堆积B. 电视机工作时屏表面温度较高而吸附空气中灰尘C. 玻璃有较强的吸附灰尘能力D. 电视机工作时屏有静电而吸附灰尘5.下面的现象与微观解释正确的是()A. 一个带正电的物体吸引轻小物体,则轻小物体一定带负电B. 摩擦起电创造出了正、负电荷C. 固体很难压缩,说明固体分子间有引力D. 50cm3的水和50cm3的酒精混合后的总体积小于100cm3,说明分子间有间隙6.现有三个轻质小球,实验发现其中任意两个小球相互靠近(未接触)都相互吸引。
由此可判断()A. 两个小球带负电,一个小球带正电B. 两个小球带正电,一个小球带负电C. 一个小球带正电,一个小球带负电,一个小球不带电D. 一个小球带电,两个小球不带电7.现有石蜡、铅笔芯、塑料笔杆、玻璃片、生理盐水、水银,小明将它们分成如下表所示的两类,其分类的依据是第一类第二类铅笔芯、生理盐水、水银石蜡、玻璃片、塑料笔杆A. 导热性B. 硬度C. 导电性D. 透明度8.下列现象产生的原理与验电器制造原理相同的是()A. 电视机屏幕容易粘上灰尘B. 冬季梳头发时,头发越梳越蓬松C. 冬季梳头发时,头发随梳子飘起D. 冬季脱毛衣时,毛衣发光并噼啪响9.电扇使用一段时间后,扇叶容易积灰,是因为A. 电风扇工作时与空气摩擦带电,吸引了灰尘B. 大气压把灰尘压在扇叶上C. 分子间有引力D. 以上说法都不正确10.运汽油的汽车都有一条铁链子拖地,它的作用是()A. 发出声响,让过往车辆和行人注意B. 通过它向空气和大地散热C. 做为运油车的统一标志D. 为防止汽油因振动摩擦起电,通过与地相连的铁链使罐带的电荷导入地下,从而避免造成危害二、填空题11.自然界中只存在两种电荷:_____和_____电荷。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册《15.1两种电荷》同步练习题(带答案) 【基础篇】一、填空题1.电荷的多少叫作 ,简称 ;电荷量的单位是 ,简称 ,符号是 。
2.部分不同物质的原子核对电子束缚能力强弱的排序如图所示,毛皮与图中 的 摩擦最容易起电,且它们摩擦后毛皮带 (选填“正”或“负”)电。
二、选择题1.小球在带正电的物体附近被排斥,则小球( ) A.一定带正电 B.一定带负电 C.可能带负电 D.一定不带电2.如图所示,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验电器的金属箔张开,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摩擦过程中创造了电荷B.摩擦过的橡胶棒带正电荷C.经橡胶棒接触后的验电器带正电荷D.金属箔张开是由于同种电荷相排斥3.运送燃油的油罐车的尾部有一根铁链一直拖到地上,这是为了( ) A.使车辆更加美观 B.增大车受到的摩擦力毛皮 毛衣 长筒袜 棉花木块 橡皮筋 蜡烛 纸C.用于固定油箱D.将摩擦产生的电荷导走,避免燃油起火4.以下几组材料都是绝缘体的是()A.橡胶、玻璃、塑料B.玻璃、大地、塑料C.人体、空气、石墨D.食盐水溶液、金属、水【能力篇】一、选择题1.下列有关电的知识判断错误的是( )A.自然界只有两种电荷,正电荷和负电荷B.电子带负电,所带电荷量为1.6×10-19 CC.能导电的物体叫作导体,不能导电的物体叫作绝缘体D.一个氦原子,其核中有2个正电荷,其核外有2个电子2.三个轻质泡沫小球甲、乙、丙之间相互作用时的情景如图所示,已知甲球带正电,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乙、丙两球一定带同种电荷B.乙、丙两球一定带异种电荷C.丙球可能带负电D.丙球可能带正电3.如图是“静电章鱼”实验,用比塑料易失去电子的毛皮分别摩擦塑料丝和塑料管,然后把塑料丝往空中抛出后将塑料管放在下面,此时塑料丝静止在空中形状像章鱼。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塑料丝与塑料管带异种电荷后吸附在一起B.塑料丝间带同种电荷相互排斥而呈章鱼状C.塑料管经毛皮摩擦得到电子后带正电D.塑料管得到的电子数等于毛皮两次失去的电子总数二、填空题1.如图所示,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去接触带电验电器的金属球时,发现验电器金属箔片的张角变大,则验电器原来带______电;在金属箔张角变大的瞬间,验电器金属杆里的电流方向是从__________到____________。
《两种电荷》练习1. (2016▪安徽)摩擦起电的原因是不同物质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能力不同,摩擦起电的过程不是创造了电荷,只是电荷。
2.(2016苏州)被甲材料摩擦过的乙棒与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相互排斥,则乙棒带电荷,是因为乙棒在摩擦过程中电子。
3. 科技馆内有一个“静电球”,当人触摸“静电球”时,头发丝便会一根根地竖起,形成“怒发冲冠”的景象,如图所示。
这是由于头发丝带有_______ (选填“同种”或“异种”)电荷而相互_______(选填“吸引”或“排斥”)的结果。
4. (2016河南)用丝绸摩擦玻璃棒,玻璃棒由于失去电子而带电。
如图所示,用这个玻璃棒靠近悬挂的气球,气球被推开,则气球带电。
5. (2016绥化)甲、乙、丙三个通草球静止在如图所示的位置,已知甲球带正电,则乙球带电,丙球带负电或。
6(2016泉州)下列日用品中,一般情况下属于导体的是()A.钢勺B.玻璃杯C.塑料桶D.瓷碗7.一个验电器的两个金属箔片因带电而张开,则这两个金属箔片一定()A.带正电B.带负电C.带同种电荷D.带异种电荷8. 关于电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同种电荷相互吸引B.金属中的电子带正电C.自然界存在两种电荷D.绝缘体中没有电子9. (2016三明)将塑料签字笔的笔尾在头发上摩擦几下后用细线挂起来,静止后,把带负电的橡胶棒靠近笔尾,观察到笔尾远离橡胶棒,则签字笔()A.带正电B.带负电C.不带电D.摩擦时失去电子10. (2016呼和浩特)下列有关电的知识判断,不正确的是()A.自然界只有两种电荷,正电荷和负电荷B.电子带负电,所带电荷量为1.6×10﹣19 CC.能导电的物体叫做导体,不能导电的物体叫做绝缘体D.一个氦原子,其核中有2个正电荷,其核外有2个电子11. (2016镇江)A、B是两个轻质泡沫小球,C是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A、B、C三者之间相互作用时的场景如图所示,由此判断()A.小球A带正电B.小球B带正电C.小球B可能不带电D.小球A可能不带电12.小红在加油站看到一条醒目的标语:“严禁用塑料桶装运汽油”,请说出这一规定的道理。
人教版九年级15.1两种电荷同步练习(含解析)基础练习(一)题一用一根与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靠近一轻质小球,发现两者互相排斥,由此可鉴定()A.小球一定带正电B.小球一定带负电C.小球可能带负电,也可能带正电D.小球一定不带电题二有甲、乙、丙三个轻质小球,甲、乙靠近时互相吸引,乙、丙靠近时也互相吸引,已知甲带正电荷,则丙()A.带正电荷B.带负电荷C.不带电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题三现有A、B、C三个轻质小球,已知A带负电,A和B互相吸引,C和A互相排斥,则()A.B一定不带电,C带正电B.B可能带正电,C带正电C.B一定带正电,C带负电D.B可能不带电,C带负电题四如图所示,把一根塑料绳一端扎紧,从另一端撕开许多细丝,用干燥的手向下捋几下,发现细丝张开了。
细丝张开的原因是()A.大气压的作用B.静摩擦的作用C.分子间有斥力D.同种电荷互相排斥题五题六如图所示,验电器甲带负电,箔片张开一定的角度,乙不带电,用一根带绝缘柄的铜棒连接两验电器,则下列有关判断正确的是()A.电流方向为甲→乙,甲箔片张角减小,乙箔片张角增大B.电流方向为乙→甲,甲箔片张角减小,乙箔片张角增大C.电流方向为乙→甲,甲、乙张角不变D.因为只有甲箔片上带负电,所以铜棒中无电流,甲、乙箔片张角都不变题七绝缘细线上端固定,下端悬挂一小球N,由绝缘支架支撑着一小球M,当M靠近N时,N偏离竖直方向,如图.下列关于M、N带电情况表述正确的是()A.M一定带正电 B.M、N都带正电 C.M、N都带负电 D.M、N带异种电荷题八如图所示是A、B、C三个轻质塑料小球的相互作用情况,若A带正电,则C的带电情况是()A.一定带正电B.一定带负电C.可能不带电D.无法判断课后练习详解题一答案:B解析: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荷,橡胶棒与小球排斥,说明小球与橡胶棒带有同种电荷,即小球也带负电荷。
本题应选B。
题二答案:D解析:甲球吸引乙球,乙球有两种可能:带负电荷或不带电;当乙球带负电荷时,丙球有两种可能:带正电荷或不带电;当乙球不带电时,丙球有两种可能:带正电荷或带负电荷。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15章第一节两种电荷同步练习含答案知识点两种电荷1.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上正电荷,这是因为()A.有电子发生了转移B.有原子核发生了转移C.摩擦创造了正电荷D.摩擦创造了负电荷2.甲、乙、丙三个轻质小球用绝缘细绳悬挂,相互作用情况如图所示,如果丙球带正电荷,则甲球()A.一定带正电荷B.一定带负电荷C.可能带负电荷D.可能带正电荷3.打扫房间时,小刚用干绸布擦穿衣镜,发现擦过的镜面很容易粘上细小绒毛。
这是因为他擦过的镜面因______而带了电,带电体有______的性质,所以绒毛被吸在镜面上4.研究发现自然界存在______种电荷,人们把与丝绸摩擦后的玻璃棒上所带的电荷规定为______电荷。
与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______电荷,是因为在摩擦过程中橡胶棒______(选填“得到”或“失去”)了电子5.如图所示的两个带电小人,由图可以推知它们的头发带的是______(选填“同种”或“异种”)电荷,利用此原理制作的电学实验仪器是______6.如图所示,用毛皮摩擦过的属球,看到验电器两片金属箔张开,橡胶棒带______。
橡胶棒与毛皮摩擦使电荷从一个物体______另一个物体知识点原子及其结构7.金属锡的原子核带有50个大小与电子电荷相等的正电荷,它的原子核外有______个电子,这些电子总共带______库仑的电荷,金属锡对外不显电性的原因______8.如图所示是用来说明原子及原子核结构情况的示意图。
由此图提供的信息可知: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带______(选填“正”或“负”)电的电子组成的;原子核内的质子和中子______(选填“有”或“没有”)更精细的结构;若该原子______(选填“失去”或“得到”)电子后将带正电。
9.摩擦起电实际上是______在物体之间的转移。
毛皮与塑料尺摩擦,由于塑料尺的原子核对核外电子的束缚能力较强,所以结果是毛皮______(选填“得到”或“失去”)电子带______(选填“正”或“负”)电。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15.1两种电荷》同步练习题(带参考答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到校了,早读和第一节课后,物理老师登场啦!老师先出了一道辨别导体和绝缘体的题目,下列物品常温下属于导体的是()A.玻璃板B.陶瓷碗C.橡胶鞋D.金属勺2.如图,用带电棒接触原来不带电的验电器的金属球,发现验电器的金属箔张开,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带电棒一定带正电B.带电棒一定带负电C.两片金属箔一定带异种电荷D.两片金属箔一定带同种电荷3.验电器的金属箔片闭合着,小璐同学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看到验电器的金属箔片张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毛皮摩擦橡胶棒的过程中,毛皮得到电子,橡胶棒失去电子B.金属箔片张开是由于两箔片都带正电荷而互相排斥C.此过程中,橡胶棒上的负电荷移动到了箔片上D.此过程中,瞬间产生的电流方向是从橡胶棒流向箔片4.关于如图所示的验电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验电器的金属箔是绝缘体B.验电器可以用来检验物体是否带电C.验电器的原理是异种电荷相互排斥D.用橡胶棒接触金属球,金属箔一定带正电5.在通常情况下,下列物体中容易导电的是()A.玻璃棒B.铜丝C.空气D.汽油6.关于静电的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摩擦起电创造了电荷B.用丝绸摩擦玻璃棒,正电荷从丝绸转移玻璃棒上C.用毛皮摩擦橡胶棒,电子从毛皮转移到橡胶棒上D.相互吸引的两个轻小物体,一定是带了异种电荷7.如图,有甲、乙两个轻质小球,将甲与乙靠近时,它们相互作用的情况如下图所示,现将乙球移开后,让甲球与原来带正电的验电器接触,发现验电器的张角先闭合又张开,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甲球一定带负电,乙球可能带正电B.甲球一定带负电,乙球一定不带电C.甲球一定带正电,乙球可能带负电D.甲球可能不带电,乙球可能带正电8.关于粒子和宇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正电荷,是从丝绸上转移来的B.铁块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有排斥力C.汤姆生通过研究,建立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D.太阳是恒星,它是银河系的中心9.用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靠近一个轻质小球时,出现的相互作用情况如图所示。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15.1两种电荷》同步练习题(附带答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通常情况下,下列物质属于导体的是()A.橡胶B.塑料C.玻璃D.钢尺2.如图所示,小朋友从弯道型的塑料滑梯上匀速下滑,头发丝一根根竖起,形成“怒发冲冠”的有趣现象。
关于下滑过程中所涉及的物理知识,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摩擦过程中,产生了新的电荷B.下滑过程中臀部变热,是由于其含有的热量变多C.竖起的头发丝是因为分子间有斥力D.形成“怒发冲冠”现象的原理和验电器的原理相同3.图,利用静电喷漆枪给物件上漆,涂料小液滴之间相互排斥,但被物件吸引。
则()A.物件一定带负电B.物件一定不带电C.小液滴可能不带电D.小液滴一定带同种电荷4.关于粒子和宇宙,下列认识中正确的是()A.春天柳絮飞舞说明分子处在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中B.摩擦起电的实质是质子的转移C.物理学家汤姆生发现了电子从而说明原子核是可分的D.宇宙是一个有层次的天体结构系统,它是有起源的、膨胀的和演化的5.下列各组物质中,都属于导体的一组是()A.自行车轮胎、食盐水、塑料绳B.玻璃、大地、油C.金属、石墨、人体D.硬币、干木条、玻璃6.一个轻质小球靠近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时,它们相互排斥,则小球()A.一定带负电B.可能不带电,也可能带负电C.一定带正电D.可能不带电,也可能带正电7.今年4月份,韵达快递员工感染新冠病毒,平遥立即进行全面排查,口罩成为人们的必需品。
N95口罩的核心材料是熔喷布,它是一种超细静电纤维布,通过静电驻极工艺,使纤维表面带有大量的电荷,从而吸附含有病毒的飞沫。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熔喷布通过摩擦创造了电荷B.飞沫的运动是分子运动C.熔喷布能吸引轻小物体D.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慢8.如下图所示,用毛皮擦过的橡胶棒去接触不带电的验电器A,A 的金属箔片张角变大,再用带绝缘柄的C 金属棒同时接触验电器A 和不带电的验电器B 的金属球,发现A 的金属箔片张角变小,B的金属箔片张角变大。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第十五章第1节两种电荷同步练习(含答案)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第十五章第1节两种电荷同步练习(含答案)1.甲、乙两个轻质小球相互吸引,把带正电的玻璃棒靠近甲球时,甲球与玻璃棒相互排斥,则乙球()A.一定带正电B.可能带负电C.一定不带电D.一定带负电2.关于导体和绝缘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绝缘体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导体B.金属能够导电是因为金属里面的电子都能自由移动C.能够导电的物体叫导体,不能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D.绝缘体不能导电是因为绝缘体内没有电子3.通常情况下,下列都属于导体的一组物质是()A.铁、铜、大地、食盐水B.铝、石墨、陶瓷、铅C.水银、锡箔、橡胶、镍D.铜、玻璃、人体、黄金4.下列有关电的知识判断,不正确的是()A.自然界只有两种电荷,正电荷和负电荷B.电子带负电,所带电荷量为1.6×10﹣19CC.原子核带负电,所带电荷量为1.6×10﹣19CD.一个氦原子,其核中有2个正电荷,其核外有2个电子5.摩擦起电现象说明了()A.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B.分子是由原子组成的C.原子是由更小的微粒组成的D.用摩擦的方法可能创造电荷6.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荷,这是因为摩擦使得()A.电子从玻璃棒转移到丝绸B.原子核从玻璃棒转移到丝绸C.电子从丝绸转移到玻璃棒D.原子核从丝绸转移到玻璃棒7.将塑料包装袋撕成甲、乙两束细丝后,分别在上端打结,然后用干燥的丝绸或毛皮顺着细丝向下捋几下,做成如图情形。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甲束中的各细丝带的不是同一种电荷B.甲、乙两束的细丝带的不是同一种电荷C.甲束细丝用丝绸捋过,乙束细丝用毛皮捋过D.甲、乙两束细丝都用丝绸或都用毛皮捋过8.取两个相同的验电器甲和乙,使甲带电,乙不带电。
如图所示,可以看到甲的金属箔张开,乙的金属箔闭合,用橡胶棒把甲和乙连接起来会发现验电器金属箔的张角()A.甲、乙都增大B.甲、乙都减小C.甲、乙都不变D.甲减小,乙增大9.如图,在物理实验课上,小明将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靠近带有绝缘底座的导体A端,则导体B端应()A.带正电B.带负电C.不带电D.无法确定10.将带正电的物体靠近吊在细线上的通草球,通草球会被吸引(没有互相接触).如果换用带负电的物体去靠近这个通草球,则通草球不正确的是()A.一定被吸引B.可能被吸引,也可能被排斥C.一定被排斥D.可能被吸引,也可能静止不动11.科学家研究发现,原子是由带负电荷的和带正电荷的构成的。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15.1两种电荷》同步练习题(含有答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关于静电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细绳悬挂的两个轻质泡沫小球相互吸引,则两小球一定带有异种电荷B.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会带上正电荷,在这个过程中丝绸会失去电子C.验电器是利用了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的原理制成的D.摩擦后的气球能够吸引细水流,是因为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2.下列物品中,通常情况下属于导体的是A.锡箔纸B.陶瓷碗C.塑料袋D.橡胶垫3.在研究电荷间相互作用时,四个悬挂着的泡沫小球a、b、c、d相互作用的情况如图所示,则c球可能()A.不带电B.带与a球不同的电荷C.带与b球不同的电荷D.带与d球不同的电荷4.在下面电学中的几个小实验,说法正确的是()A.甲图将气球在小女孩头发上摩擦后,小女孩的头发会飘起来,因为气球带电,头发也带电B.乙图用毛皮摩擦的橡胶棒靠近另一根橡胶棒,它们相互排斥说明另一根橡胶棒不带电C.丙图a带正电,b不带电,用金属棒接触两验电器金属球时,金属棒中正电荷从a向b定向移动D.丁图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靠近吸管一端,发现吸管向玻璃棒靠近,说明吸管一定带负电5.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小明端热水、爸爸给奶奶搓脚、妈妈为奶奶梳头的温馨画面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用塑料梳子梳头发的过程中,通过摩擦起电创造了新电荷B.泡脚和接脚都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增加脚的内能C.用水泡脚是利用水的比热容较大能放出更多的热量D.用干燥的塑料梳子梳头发,头发越梳越蓬松,是因为头发带异种电荷相互排斥6.如图是A、B、C三个轻质塑料小球的相互作用情况,若A带正电,则C的带电情况是()A.一定带正电B.一定带负电C.带负电或不带电D.无法判断7.用一个物体接触带正电的验电器的金属球时,验电器的金属箔合拢,则这个物体()A.带正电B.带负电C.不带电D.带正、负电都可能8.甲、乙、丙是三个轻质泡沫小球,甲、乙、丙和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之间相互作用时的场景如图所示。
15.1两种电荷练习题
1.【2015年广州市】把餐巾纸摩擦过的塑料吸管放在支架上,吸管能在水平面自由转动.如图所示,手持带负电的橡胶棒,靠近吸管A端,A端会远离橡橡胶棒.实验中()
A.吸管不带电
B.吸管带正电
C.摩擦时,吸管得到电子
D.与吸管摩擦的餐巾纸一直不带电
2.【2015年山东省聊城】如图所示,用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发现验电器的两片金属箔张开,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金属球带负电,金属箔带正电
B.金属球和金属箔都带正电
C.两片金属箔都带负电,由于互相排斥而张开
D.两片金属箔都带正电,由于互相排斥而张开
3.【2015年湖北省襄阳】电视机的荧光屏上经常有许多灰尘,这主要是因为()A.灰尘的自然堆积
B.荧光屏有较强的吸附灰尘的能力
C.电视机工作时,屏表面温度较高,吸附灰尘
D.电视机工作时,屏表面有静电吸附灰尘
4.【2015年上海市】下列粒子中,带正电的是()
A、电子
B、质子
C、中子
D、原子
5.用一根带负电的橡胶棒靠近一轻质小球,发现两者相互排斥,由此可判定()
A.小球一定带负电B.小球一定带正电点
C.小球一定不带电D.小球可能带负电,也可能不带电
6.下列现象中,不属于摩擦起电的有()
A.将被毛皮摩擦过的塑料棒靠近碎纸屑,纸屑被吸起
B.在干燥的天气中脱毛线衣时,会听到轻微的噼啪声
C.用干燥的毛刷刷毛料衣服时,毛刷上吸附有许多细微的脏物
D.把钢针沿着磁铁摩擦几次,钢针就能吸引铁屑
7.关于导体和绝缘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通常情况下,液体都是导体B.非金属物质一定是绝缘体
C.绝缘体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变成导体D.导体导电都是靠电子
8.四个悬挂着的轻质小球,相互作用情况如图所示,则对小球带电情况的判断正确的是()
A.A、B、C球一定带电,D球可能不带电
B.A球可能不带电,B、C、D球一定带电
C.A、B球一定带电,C、D球可能带电
D.A球一定带电,B、C、D球可能不带电
9.下列微粒中带负电的是()
A.原子核B.电子C.质子D.中子
10.下图是用带电小球探究电荷间相互作用规律的实验装置,其中符合事实的是()
11.下列物品中,通常情况下属于绝缘体的是()
A.金属刀片B.橡胶手套
C.不锈钢尺D.铅笔芯
12.在晴朗干燥的冬日里,如果用塑料梳子梳干燥的头发,会发现头发越梳越蓬松,其主要原因是()
A.梳头时,空气进入头发B.头发和梳子摩擦后,头发带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C.梳子对头发有力的作用D.梳头时,头发的毛囊会收缩
13.原子结构模型的建立,经过了几代科学家的艰辛努力,直到现在仍在探索中。
其中行星模型的提出标志着原子结构的现代模型的问世,如图是锂原子结构的行星模型,图中原子核内有3个质子、4个中子。
不能根据原子结构的行星模型得出的结论是()
A.原子始终在做无规则的运动
B.原子核的体积只占整个原子体积的很小部分
C.构成原子核的粒子之间存在一种互相吸引的力
D.原子呈电中性
14.与丝绸摩擦的玻璃棒分别靠近悬挂的轻质带电小球B和C,发现B被排斥,C被吸引,则小球( B/C)带正电;静电除尘的原理是:带电物体能轻小物体.
15.与丝绸摩擦的玻璃棒A分别靠近悬挂的轻质带电小球B和C,发现B被排斥,C被吸引,则______(选填“B”或“C”)带正电;用久的风扇扇叶上布满灰尘主要是风扇旋转与空气发生______而带电,带电体具有__________的性质。
16.如图是在山东省科技馆看到的静电游戏“怒发冲冠”,这是因为人接触静电球时,人体是(选填“导体”或“绝缘体”),电荷通过人体传到头发上,由于头发而使头发竖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