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人体内能量的利用 教案(鲁科版七年级下)
- 格式:doc
- 大小:33.50 KB
- 文档页数:3
第三单元第二章人的生活需要空气第二节“人体内能量的利用”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学会探究不同食物的热价。
2、能说出糖类、蛋白质和脂肪的热价。
3、理解人体内能量的释放过程及意义。
4、了解影响能量消耗的因素。
二、能力目标通过探究活动,培养学生互助合作的精神和实践动手能力。
三、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合作精神,树立良好的饮食观念和饮食习惯。
【教学重点】能量的释放【教学难点】探究不同食物的热价;能量的释放。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探究不同食物热价的实验器材:锥形瓶、试管夹、铁架台、解剖针、温度计、量筒、酒精灯、火柴、蒸馏水、称量好的饼干、花生种子等。
【教学设计】一、情境导入师:大家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当我们剧烈运动时,常有心跳加快、呼吸急促的感觉;有的同学不吃早餐,中午放学回家时,就会感到饥肠辘辘、全身乏力,饱餐一顿后才逐渐恢复体力。
这些现象都与人体内能量的供给有关系。
过渡:那么,人体是如何获得能量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二节人体内能量的利用(设计思想以学生的生活经历引入,将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提出问题,环环相扣,降低了知识的起点,缩短了科学与生活的距离。
)二、探究新知【探究主题一】能量的摄取师问:人体需要的能量来源于什么?生:食物。
复习提问:食物中有哪些营养成分呢?生:水分、无机盐、维生素、糖类、蛋白质、脂肪。
师问:这些营养成分都能为人体提供能量吗?生:不能。
师问:哪些营养成分能为人体提供能量呢?生:糖类、蛋白质、脂肪。
师:食物所含能量的多少可以用热价来表示。
食物的热价是指1克食物氧化分解(或在体外燃烧)时所释放的热量。
【探究活动】探究不同食物的热价过渡;那么,不同食物的热价有没有差异呢?食物的热价是怎样测定的呢?下面我们通过实验共同探究一下。
指导学生进行探究实验。
(一)、引导学生发现问题,作出假设(二)根据教材上的数据可以看出:所有的食物中都储存有能量,只是多少不同而已,富含油脂的食品储存较多,淀粉和蛋白质类食物储存能量较少。
第二节人体内能量地利用【教学目标】1.通过进行实验探究活动,能够自主探究几种不同食物地热价。
2.通过阅读文本、观看课件及素材,能够解释体内能量是释放地过程。
3.通过阅读文本、观看课件及素材,能够举例说明影响能量消耗地因素。
【教学重点】探究几种不同食物地热价;解释人体内能量释放地过程。
【教学难点】探究几种不同食物地热价;解释人体内能量释放地过程。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花生、大豆、饼干等,大试管、解剖针、铁架台、试管夹、锡箔纸、温度计、量筒、酒精灯、天平,蒸馏水。
制作课件、多媒体图片等。
2.学生准备:课前预习,查阅常见食物地热价。
【教学内容】教学进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1.导学校地运动会正在激烈地进学生入行,参加比赛地你会有什么感觉呢?上第四课时饥饿时,会有什么感觉呢?这些现象都与人体能量地供给有关。
那么,人体是如何利用能量地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二节人体内能量地利用。
畅谈感想,带着疑问进入课堂,激发学习兴趣。
2.能量地摄取我们平常所吃食物地配餐丰富,目地是从不同地食物获取营养和能量,那么不同地食物所含能量是怎样地呢?下面认真默读学习我们共同探究。
请大家阅读课本P30-P31探究不同食物地热价实验内容,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自主探究。
提出问题:不同食物地热价有没有差异?提示:探究地食物应该是容易燃烧地。
做出假设:引导学生做出假设制定计划:1.根据小组提出地探究问题,讨论并制定计划。
2.小组展示交流,完善实验计课文,小组合作讨论。
学生理解热价地概念及计算食物热价地原划。
实施计划:实施计划:1号(组长) :用量筒取30毫升水倒入锥形瓶或试管,并测量水温。
组装实验装置(合作完成)。
2号:取已称好地一粒花生米(或核桃仁等),将其点燃后迅速移至锥形瓶或试管下方,完全燃烧后,测定锥形瓶内加热后水地温度。
3号:记录各项数据利用公式理和方法。
提出问题并做出合理地假设。
并在表格中进行最后地计算(合作完成)。
得出结论:表达交流:1.食物在燃烧过程中能够释放热量,这说明了什么?2.不同食物地热价为什么有较大地不同?3.你所测出地食物地热价和实际热价符合吗?为什么?把实验结果记录下来,并计算,总结得出结论。
人体内能量的利用教学目标(一 )知识目标1.说明人体内能量的供应 .2.说出体温的概念及其变化对人体的影响 .(二 )能力目标学会测量自己和他人的体温 .(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关注身体健康 .2.通过探究活动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说出人体内能量供应的过程 .教学难点说出人体内能量供应的过程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新课导入:教师:当你经过剧烈运动后 ,有怎样的感觉 ?学生答复:饿 ,口渴 ,感觉到没有力气……教师:这是因为在剧烈运动时 ,你消耗了大量的能量 ,在疲劳和饥饿的情况下会感到没有力气 ,那么怎样来恢复体力呢 ?学生答复:食物中含有能量 ,可以从食物当中获取能量 .教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人体能量的供应 .新课学习:一、人体能量的供应教师:每天我们都要吃食物 ,我们吃进去的食物在我们的体内究竟发生了什么变化 ?学生答复:食物在我们的消化系统中被消化为营养物质被人体吸收 ,最|终被血液送到全身的每个细胞里去了 .教师:说得对 .当这些营养物质到达细胞后 ,一局部成为了细胞的结构 ,一局部贮藏在细胞内 .这些物质还会发生变化吗 ?当然会 .可会发生什么变化呢 ?先请同学们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人活着就要不断地呼吸 ?学生答复:为了得到氧气 .教师:那么人体是怎样得到氧气的呢 ?学生:外界的氧通过肺的通气、肺泡内的气体交换进入血液 ,由血液运输到组织细胞周围的毛细血管 ,通过组织里的气体交换进入组织细胞里 .教师提问:现在我们看到了 ,营养物质和氧都到达了组织细胞里 ,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教师讲解:在细胞里 ,蛋白质、糖类、脂肪等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水等 ,同时 ,这些物质中含有的能量也被释放出来了 .释放出的能量一局部用于维持人体的各项生命活动 ,一局部以热量的形式释放出来以维持体温 .教师:当然 ,不同的营养物质释放的能量是不同的 .我们已经知道水、无机盐、维生素、纤维素是不提供能量的 ,蛋白质、糖类、脂肪能提供能量 .据测定 ,糖类和蛋白质的热价都是16.736kJ ,脂肪的热价是37.656kJ .学生:什么是热价 ?教师:热价是1克营养物质在体内氧化时所释放出来的能量 .学生:蛋白质和糖类的热价是一样的 ,脂肪的热价最|高 .教师:现在请大家看书上63页的表10 -5 "常见食物的热价〞 ,应该能理解这儿所说的食物热价的意思吧 ?学生:1克食物在体内氧化时释放出来的能量 .教师师:对 .那么 ,这张表上所列的食物中哪个的热价最|高 ?哪个最|低 ?学生:花生的最|高 ,大白菜的最|低 .教师:为什么是这样呢 ?学生:花生含脂肪较多 ,大白菜主要含维生素 ,含蛋白质、糖类或脂肪较少 .教师:分析得很对 ,由此我们知道不同的食物由于所含营养物质不同 ,以及营养物质的量不同 ,所以热价不同 .人从食物中获得能量 ,我们每天大约需要多少能量呢 ?请大家看看64页的表10 -6 ,由这张表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不同的人每天需要的能量不同 .教师指导学生计算自己每日能量供应情况 ,设计 "一日食谱〞 .教师:怎样的食谱才算是科学的符合能量需求的食谱 ,哪位同学能简单说说该怎样判断 ?学生:一种食物的量乘以该食物的热价得到这种食物能提供的能量 ,将所有食物的能量加起来 ,再与表10 -6比照就可知道了 .教师提问:从事重体力劳动或参加剧烈运动的人 ,为什么食量比拟大 ?学生答复:这些人消耗的能量多 ,这些能量又必须从食物中获得 .教师:对 ,人在一天中所需要的能量与其自身条件 ,如年龄、性别、身材大小有关 ,还与其从事的劳动强度等有关 .二、体温教师:人体内营养物质分解释放出来的能量 ,其中50%以上以热能的形式用于维持体温 .教师展示人体内热量分布图教师:通过图进行分析:同学们知道什么是体温吗 ?学生:体温是人体内部的温度 .教师:大家都去过医院 ,想一想我们是用什么来测量体温的 ?学生答复 ,教师总结:可用体温计来测量 ,测量的部位一般是腋窝、口腔、直肠三处 .活动:测量体温 .学生6人一组 ,测量每人的腋窝温度和口腔温度 .列表记录每人的测量结果 .教师指导学生讨论以下问题:1.当你为亲人或邻居量体温时 ,如何确认他们是否发烧 ?(请有过 "发烧〞经历的同学讲述 "发烧〞时的感觉 ,分析不正常体温对人体的危害 . )2.为什么SARS流行期间 ,机场、车站等场所通过体温探测仪检查旅客的体温 .℃℃℃ .直肠的温度最|接近人体的体温 .人的体温与年龄、性别和身体状况有关 .教师提出问题:人体维持体温的相对稳定有什么意义 ?小结:维持体温的相对稳定 ,是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根底 .体温过高或过低会影响体内酶的催化作用 ,从而影响人体的生命活动 ,严重时可能导致死亡 .提出问题:人是如何保持恒定的体温的 ?师生共同总结出人体保持恒定体温的方法 .教师出示辨析题:一个人生病发烧是一种病理反响 ,对人体有百弊而无一利 .让学生进行讨论 .教师总结:正常的体温 ,是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根底 .发热对人体既有利又有害 .一定限度内的发热是身体抵抗疾病的生理性防御反响 .但当体温过高或长期发热 ,人体的生理功能紊乱 ,甚至|会危及生命 .当体温到达43℃时 ,人就会有生命危险 .。
人体内能量的利用-济南版七年级生物下册教案本教案针对济南版七年级下册生物教科书第四章“人体内能量的利用”内容设计,旨在帮助学生深入了解人体内能量的来源和利用原理,并能正确应用于生活中,促进学生的整体思考和实践能力的提升。
一、教学目标1.了解人体内能量的来源和利用原理;2.掌握人体内三种营养素的作用及其相应的生成与分解过程;3.能够对不同的营养物质进行分类;4.能够应用所学知识合理安排饮食,保持良好的健康状态。
二、教学难点1.掌握三种能量产生机制的原理;2.理解不同膳食所能提供的营养物质;3.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膳食疑问。
三、教学内容1. 人体内的能量来源•三大营养素: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能量产生机制:糖原酶、脂肪酸、蛋白质分解。
2. 人体内的能量利用•能量供给器官:心脏、呼吸系统、血液、肝脏、肌肉等;•能量利用原理:细胞呼吸、氧化酶等。
3. 营养物质的生成与分解•碳水化合物:光合作用;•脂肪:糖原、酮体生成;•蛋白质:蛋白质合成。
4. 营养素的作用•碳水化合物:提供热能;•脂肪:提供热能和维持体温;•蛋白质:维护生命活动。
5. 营养物质的分类•水溶性营养素:维生素B族、维生素C等;•脂溶性营养素:维生素A、D、E、K等;•矿物质:钙、铁、锌、碘等。
6. 膳食管理•合理膳食的基本原则;•餐次和食物结构的合理安排;•生活中的膳食建议。
四、教学方法1.探究式教学法:通过实验和实际活动,让学生理解人体产生能量和利用能量的原理;2.阅读理解法:让学生阅读相关文献资料,加深对科学概念的理解和记忆;3.听课笔记法:要求学生重点记录教师讲解的关键点和重点内容;4.小组讨论法:通过小组合作,加深对借款理解和思考。
五、课时安排课时教学内容第一课时人体内的能量来源和利用原理第二课时营养物质的生成与分解第三课时营养素的作用和分类第四课时合理膳食建议和实践六、教学评价方法1.定期测试和考试,检查学生掌握情况;2.课堂练习、小组讨论和其他交互式教学方法,帮助学生理解和应用知识;3.动手实验和实际活动,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4.研究报告和学术文稿评估,提高学生的科学研究、学术写作能力。
初中生物七年级(下)第三单元第二章《人的生活需要空气》第二节《人体内能量的利用》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探究几种不同食物热价的差异,说明食物中含有能量。
2、通过分析相关资料,理解人体内能量的释放过程以及影响能量消耗的因素。
3、认同健康的饮食习惯。
【教学重点】1、探究几种不同食物热价的差异。
2、概述人体内能量释放的意义。
3、举例说明影响能量消耗的因素。
【教学难点】探究几种不同食物热价的差异。
【教法与学法】教师:创设情境,任务驱动,组织引导,评价激励。
学生:以已有知识、能力、情感为基础,以实验操作、讨论、查阅资料、归纳概括等方式进行积极探究,合作交流,主动建构。
【教学准备】探究不同食物热价的实验器材:试管、试管夹、解剖针、温度计、量筒、酒精灯、蒸馏水、花生、小麦、大豆等,制作多媒体课件、设计学案。
【教学过程】Ⅰ.导入新课目前减肥已经成为一种时尚,受到越来越多人的追捧,你认为哪些因素会影响体重的增长呢?(遗传因素、运动量、摄取的食物)Ⅱ.新授设计一、能量的摄取1.人体能量的来源:引导学生思考问题:⑴为什么摄食过多会导致体重的增长呢?人体所需的能量来源于哪里?⑵食物中的哪些成分能够为我们提供能量?小结:人体需要的能量来源于食物,三大营养物质:糖类、脂肪、蛋白质可以提供能量。
2.食物中能量的测定:进一步思考:(1)不同种类的食物中所蕴含的能量是一样多吗?介绍热价的概念:指1克食物氧化分解(或在体外燃烧)时所释放的热量。
(2)如何在体外条件下测定食物中的热价?(3)怎样比较不同食物的热价?怎样具有可比性?小结:⑷得出食物热价计算的公式,并确定点燃食物前需测定的数值和食物燃烧后测定的数值。
食物的热价=4.18×10-3×(加热后水的温度t 2-加热前水的温度t 1)×水的体积÷食物的质量m3.探究不同食物的热价:(1)提出问题:不同食物的热价有差异吗?(2)作出假设,并说明假设的依据。
第二章第二节人体内能量的利用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①解释人体内能量的释放过程。
②举例说出几种常见食物的热价。
③举例说明影响能量消耗的因素。
2.能力目标①通过探究不同食物的热价,培养学生的推断,实验操作能力。
②通过本节内容学习,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①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合作精神以及科学的饮食习惯和饮食观念。
②通过观察实验,体验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方法及学法指导:通过第一章《人的生活需要营养》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人们从食物中获得蛋白质、脂肪和糖类等有机物营养成分,经消化系统消化和吸收后,除转化为人体结构成分之外,主要用来供给人体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
从运动员的饮食入手,指导学生做好“探究不同食物的热价”活动,让学生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交流以及小组之间的比较得出相应的结论,再结合生活中的实例使学生初步认识到不同食物的热价是不同的,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分组实验探究活动可以了解我们每天的活动需要多少能量,适当调整每天摄取的食物的量以维持能量的摄取与消耗之间的平衡。
这对于他们形成科学的饮食观念,纠正不良饮食习惯,提高生长发育期的身体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这样真正地体现了《标准》所倡导的用生物学指导我们的生活,保持身体的健康发育这一宗旨。
课前准备:探究不同食物热价的实验器材试管、试管夹、解剖针、温度计、量筒、蜡烛、蒸馏水、花生、核桃种子等,准备相关课件。
教学过程:复习提问3分钟提问:1、人体内的气体交换包括哪两个过程?进行的原理是什么?2、两处的气体交换后血液发生了哪些变化?3、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比吸入的多,是由谁产生的?它是怎样产生的?过渡:在此过程中除了产生了二氧化碳外,还产生了大量的能量,你知道人体内的能量是怎样利用的吗?每个人所需能量是否相同?学生回忆、看书等,要给出准确、规范的答案。
将复习旧知常态化,从而巩固旧知,为本节课的顺利进行打下基础。
第三单元第二章第二节《人体内能量的利用》
班级:共同体:姓名:时间:
学习目标:1.探究不同食物的热价。
2.解释人体内能量的释放过程。
3.举例说明影响能量消耗的因素。
重点难点:
重点:能量的释放。
难点:探究不同食物的热价;能量的释放。
一、创景导学(2分钟):
二、引导探究(15分钟)(提示:标▲是重点掌握内容。
先认真自学课本,后小组内讨论,组内统一答案)
探究一:能量的摄取
1、人体所需要的能量来源于食物,具体说是来源于食物中的。
2、食物的热价是指1克食物氧化(或在体外燃烧)时所释放的。
3、探究不同食物的热价实验中:(1)提出的问题:
(2)作出假设:富含的食物热价高,富含的食物热价低。
(3)制定和实施计划:(课本30-31页)取材料、燃种子、算热价:公式:食物的热价=。
(4)得出结论:不同食物的热价是,富含的食物热价高,富含的食物热价低。
(5)表达交流:所测食物的热价与它的实际热价相符吗?为什么?
▲4、、和都可以为人体提供能量,其热价分别为千焦/克、千焦/克和千焦/克。
其中是人体最主要的供能物质。
探究二、能量的释放
▲5、过程:人体内有机物的氧化分解是一个不断消耗和产生的过程,这一过程的场所是人体内的。
意义:所释放的能量用于进行和。
探究三、影响能量的消耗的因素
▲6、每个人维持生存所需要的能量因、、而有所不同,也与和_有关。
7、如果食物的摄取量长期超过能量的消耗量,就会造成,导致。
.三、支持建构(10分钟)
视野拓展:四、促进迁移(10分钟):课本第34页巩固提高内容
1.下列能为人体提供能量的营养物质是()
A.水、脂肪、糖类
B.脂肪、糖类、蛋白质
C.水、无机盐、维生素
D.糖类、蛋白质、维生素
2.下列等量的食物中,燃烧时放热最多的是()
A.馒头
B.花生
C.牛肉
D.苹果
3.人体进行各项生理活动所消耗的能量主要来源于()
A. 糖类
B. 脂肪
C. 蛋白质
D. 维生素
4.将小白鼠和青蛙从25℃的环境转移到5℃的环境中,它们的耗氧量的变化是()
A.都增加
B.都减少
C.前者增加,后者减少
D. 前者减少,后者增加
5.人在寒冷环境中出现不由自主的“寒颤”现象是由于()
A.怕冷的缘故
B.“寒颤”使产热量和散热量保持平衡
C.皮肤受寒冷刺激,温度降低
D.使产热量增加,防止体温下降
6.人的各种活动都需要消耗能量,下列活动消耗能量最多的是()
A.唱歌
B.爬坡
C.快走
D.骑车
7.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小胖墩”不断增加,从营养卫生的角度出发,造成“小胖墩”的主要原因是()
A.营养良好
B.营养不良
C.缺少运动
D.缺乏维生素
8.在100克饼干样品中,有蛋白质20克,脂肪10克,糖类60克,维生素10克,那么它能为人体提供的总热量约有()
A.1761千焦
B.1783千焦
C.476千焦
D.1671千焦
9.右表数据为不同年龄组的人,每天所需能 量的平均值。
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人体每天所需能量主要用于和 。
(2)从上表中看出组的人每天所需能量 最多。
原因是。
(3)假如一位15岁的男生在一段时间内每天能量的摄入量低于11340千焦,他会变得怎样? 。
(4)食物中为人体提供能量的主要物质是,这种物质来源于绿色植物的。
(5)每个人维持生存需要的能量除因性别因素而不同外,还受到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等因素的影响。
10、某实验小组进行了测定某种食物中的能量的实验,他们准备测定的食物是花生、大豆、和玉米。
实验装置设计如下图,请你帮他们回答下面的问题。
(1)本小组要探究的问题是:不同食物中含有的能量一样多吗? (2)作出的假设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小组探究计划的要点:
①记录所要加热的水的__________和加热前水的__________. ②点燃要测定的食物。
③火熄灭后,记录加热后水的_______. ④计算食物燃烧放出的___________.
(4)请你预测一下,如果实验过程中把质量相同的花生、大豆、玉米点燃,加热相同质量、温度的清水,哪一个使水温升高的最多?___________ 五、未解决的问题:(3分钟)
自我评价:同伴评价:学科长评价:教师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