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膏剂中抗菌药分析及软膏剂的合理使用
- 格式:pdf
- 大小:320.12 KB
- 文档页数:3
软膏剂概况1042419 谢立立摘要对软膏剂的特点及基质选择、合理使用、性质考察及进展等的综述。
关键词软膏剂使用性质发展在国际药物研究中,继口服制剂、注射制剂之后。
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的重视和社会节奏的不断加快,更多人喜爱或选用外用法给药的方法治疗疾病或保健身体,软膏剂是外用法给药的一种剂型,是除口服药外,通过皮肤、孔窍、经络及病变局部等部位治疗疾病的剂型。
[2]特点及基质选择软膏剂具有维持稳定持久的血药浓度、安全可靠、疗效快捷、给药方便、易于推广等特点。
是药物与适宜基质均匀混合制成的具有一定稠度的半固体外用制剂。
常用基质分为油脂性、水溶性和乳剂型基质,其中用乳剂型基质制成的易于涂布的软膏剂称乳膏剂。
[1]软膏中基质作为赋形剂,不仅影响药物的释放度,而且也直接影响了软膏剂的其它理化性状。
软膏剂中药物可溶解于基质中,也可分散于基质中,如选择合适的基质,使药物以分子形式溶解于其中一相中,当两相混合药物在基质中分布更均匀,保证了药物剂量与药效,避免由于药物颗粒的存在使软膏局部浓度过高,引起对皮肤的刺激性。
因此软膏剂基质的选择至关重要。
[2]合理使用及应用软膏剂的品种多,成分各异,复方类型软膏剂中药物联合使用较其他剂型灵活且局部用药方便安全。
但使用前要明确诊断,以免延误病情,对皮肤细菌感染,在使用软膏剂前要了解细菌的类型及软膏中抗菌成分的抗菌谱。
对很多皮肤病来说,其是内脏疾病的外在表现,即很多皮肤病变,其根本原因在内脏。
例如银屑病、牛皮癣、白癜风、过敏性痒疹、红斑狼疮、内脏癌肿的皮肤表现等,是与细胞分裂异常、致病微生物感染及其产生的毒素、机体代谢紊乱、免疫功能失衡、内分泌紊乱、自由基毒素代谢障碍,甚至与精神、神经系统的病理变化有着间接或直接的关系,不可胡乱盲目用药,从而延误病情。
其次要熟悉成分,掌握禁忌和不良反应,灵活使用。
软膏剂虽为局部用药,但也要考虑成分的透皮吸收和毒性,如氨基糖苷类抗菌药的耳肾毒性、呼吸肌麻痹,喹诺酮类抗菌药引起的未成年动物软骨损害,糖皮质激素引起的停药反应和激素依赖性皮炎,四环素类抗菌药引起的肝肾毒性和牙齿骨骼的发育不良等。
外用药物使用原则及注意事项外用药物在治疗皮肤病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治疗皮肤病的重要手段。
如应用恰当,可获得明显疗效,同样如使用不当或错误,可造成病情加重或导致药源4性疾病的发生。
首先,应在正确诊断及了解自然病程的基础上,全面了解药物的性能,剂型,浓度及目前治疗进展状况。
掌握患者个体差异,患病部位等,同时掌握正确的使用方法。
一,正确选择剂型常用的剂型有散剂,溶液,洗剂,酊剂、油济、硬膏剂、气雾剂等。
这些剂型都有其独特的治疗作用,要根据皮肤不同病期(进展期、稳定期、慢退期)及不同性质(急性、亚急性、慢性)选用不同剂型。
依占皮肤病很大部分的湿疹皮炎类疾病为例,对剂型选用加论述:1急性期在红斑、丘疹、小水疱、无渗液阶段,可选用散剂、洗剂、乳剂;在水疱、糜烂、有渗出阶段,为使渗液停止,肿胀消退,应选用具有收敛、消炎、止痒药物的溶液进行湿敷或罨包;2 亚急性期在丘疹、水疱、点状糜烂、痂皮、色暗红时可用糊剂、乳剂;3慢性期皮肤损害以皮肤肥厚、苔藓化为主,局部耐受性强,选择范围广泛,则可选用糊剂、软膏、乳膏、酊剂、搽剂、涂膜剂、气雾剂等。
掌握了湿疹皮炎类疾病三个不同阶段的治疗原则,可举一反三,其它皮肤病的治疗照此原则即可。
二,正确选用药物及浓度外用药物根据其不同的药理作用,分为清洁剂、抗真菌剂、收敛剂、角质剥脱剂、角质促成剂、腐蚀剂、抗过敏剂等多种。
临床上应根据病因进行选择。
如真菌病用抗真菌药物,若误用激素类药就会使病情加重。
另外应注意药物浓度例如水杨酸1%~2%有角质促成作用,5%有角质溶解作用,20%以上有角质剥脱腐蚀作用。
三,患者个体的差异用药时应加以注意,并区别对待之。
如颜面部、颈部、生殖器、皮肤粘膜对药物较敏感,应避免使用刺激性过强的药物;婴幼儿皮肤细嫩,用药浓度宜低;孕妇药物吸收会影响胎儿发育,应禁用对胎儿有毒害作用的药物;有的患者对某些药物有过敏现象,如对氢醌、汞制剂等。
四,药物的使用方法选择适当的药物及剂型后,使用方法亦决定治疗效果。
软膏的功能主治1. 缓解皮肤疼痛和炎症•软膏是一种外用药物,主要用于缓解皮肤疼痛和炎症。
它采用软膏剂形式,通常包含一种或多种活性成分,如非甾体类抗炎药物和局部麻醉剂。
•软膏可以通过直接涂抹于皮肤表面,从而提供即时缓解和舒适感。
它的药物成分可以渗透皮肤,直接作用于痛点和炎症区域,从而减轻疼痛和红肿。
2. 促进伤口愈合•软膏在治疗创伤性伤口方面也具有很好的功能。
它可以促进伤口的愈合,减少感染的风险,并最大限度地减少疤痕形成。
•软膏中的成分可以提供保湿效果,防止伤口干燥,并形成具有温暖且湿润环境,有利于细胞再生和愈合过程。
此外,一些软膏还含有抗菌成分,可以预防感染并促进伤口的修复。
3. 改善皮肤问题•软膏被广泛用于治疗各种皮肤问题,如湿疹、皮炎、痤疮和瘙痒等。
它的药物成分可以减少炎症和红肿,舒缓瘙痒感,并帮助恢复皮肤的健康状态。
•软膏还可以提供保湿效果,防止皮肤过度干燥和脱水。
它可以修复受损的皮肤屏障,增强皮肤的自我修复能力,并改善各种皮肤问题的外观和舒适度。
4. 减轻肌肉和关节不适•软膏也常用于缓解肌肉和关节不适。
它通常含有具有局部麻醉和抗炎效果的成分,可以通过渗透皮肤,直接作用于肌肉和关节区域,从而减轻疼痛和不适感。
•软膏可以通过提供即时缓解和舒适感,减少肌肉和关节的痛觉反应。
它可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帮助肌肉恢复,并缓解关节炎引起的疼痛和肿胀。
5. 防止皮肤感染•一些软膏还具有抗菌和抗真菌功能,可用于预防和治疗各种皮肤感染。
它们可以控制细菌和真菌的生长,减少感染的风险,并帮助皮肤恢复正常。
•软膏中的抗菌和抗真菌成分可以直接作用于皮肤表面,阻断病菌的进一步繁殖。
它们可以杀灭细菌和真菌,减少感染的概率,并促进受感染皮肤的修复。
总结起来,软膏具有缓解皮肤疼痛和炎症、促进伤口愈合、改善皮肤问题、减轻肌肉和关节不适以及防止皮肤感染等功能主治。
在使用软膏时,建议根据疾病类型和症状选择合适的软膏,并按照说明进行正确使用。
龙源期刊网 外用抗菌药不能随意涂作者:杜光来源:《养生保健指南》2015年第01期有些患者认为,外用抗菌药比注射或内服安全方便,于是有了皮肤或黏膜感染就随意使用。
其实,外用抗菌药也需要合理使用。
注意对症下药要分清是细菌感染、病毒感染还是一般的皮炎。
前两者可分别选用适宜的抗菌药,后一种情况则需使用糖皮质激素或其他抗炎成分的外用制剂。
否则,不仅不能起到治疗作用,还易造成抗菌药的滥用。
选择合适剂型外用药不仅有常见的软膏剂、水剂,还有粉剂、洗剂、酊剂、霜剂、糊剂等多种剂型,不同的剂型适用的情况不同。
例如水疱、糜烂用溶液剂湿敷为好,因为溶液剂除有杀菌作用外,还可以起到清洁作用。
糊剂含大量的固体粉末,有一定的吸水和收敛作用,适用于有轻度渗出的皮炎。
如果皮损肥厚,最好使用膏剂,以使皮损软化,增加药物的通透性。
区别部位用药不同部位的皮肤厚度不同,导致对药物的吸收程度也不同。
如手掌、足底皮肤较厚而面部皮肤较薄,黏膜部位对药物的吸收更强,有的甚至相当于全身用药。
规范用法用量外用药不能想用就用,随意使用,也应按用量及用药间隔和疗程使用,使其在皮肤局部保持相对恒定的药物浓度,更好地发挥作用。
注意特殊人群儿童尤其是新生儿体表面积和体重之比较成人大,外用药物吸收较成人多,婴幼儿角质层通透性较成人高,表皮脂质的比例较高,这些都导致药物更容易全身吸收;对于烧伤患者来说,创面对药物的吸收增加,入血的比例增加。
对于这些特殊人群,需谨慎使用。
注意储藏条件,尤其是稳定性较差的,会受到环境影响而降低疗效的药,更要小心。
如左氧氟沙星易见光分解,在自然光和太阳光下放置3小时后,其溶液剂中左氧的含量分别可降低10%和15%,导致疗效降低。
因此,无论是注射剂还是外用制剂都应避光保存,使用时也应注意避光操作。
应在有效期内使用。
有的患者认为外用药不吃进肚子,过期也可以放心用。
其实,不管是外用、内服还是注射剂,过期药物都会产生疗效变化、分解产物增多等情况。
软膏剂的制备方法及其适用范围
一、软膏剂的制备方法
1.配料:将所需剂量的药物、凝胶剂和辅料(水、乳化剂、稀释剂、
增稠剂、抗菌剂、香料等)按比例混合放入研磨机内。
2.均质化:将混合物转入研磨机中,采用转轴研磨的方法,连续研磨
数小时,达到凝胶的均质化。
3.温度控制:在连续研磨的过程中,应保持温度在一定范围内,太高
的温度会导致药物分解,太低的温度会使胶体无法均质化。
4.贮存:混合物研磨达到需要的要求后,应尽快装入低温环境中,以
防止药物的失效。
二、软膏剂的适用范围
1.针对炎症性皮肤病:软膏剂可用于治疗各种炎症性皮肤病,包括痤疮、湿疹、瘙痒、皮炎、皮肤脓肿等。
这些疾病症状主要表现为发红、瘙痒、酸痛、侵犯、红斑等,软膏剂的药效可以有效抑制这类症状。
2.针对感染性皮肤病:软膏剂可用于治疗各种感染性皮肤病,如疥疮、葡萄球菌尿道感染、肺炎球菌感染等。
这类疾病症状表现,主要有癣、潮红、变色、皮肤发硬、瘙痒等,软膏剂中的抗感染药物可以有效控制这些
症状。
3.针对外伤性皮肤病:软膏剂也可用于治疗各种外伤性皮肤病。
中国药典软膏剂指标1. 引言1.1 背景介绍软膏剂是一种常见的外用药剂,广泛应用于治疗各种皮肤病和其他外科疾病。
中国药典是我国制定和颁布的药品质量标准,其中对软膏剂的质量要求有详细规定。
软膏剂的制备方法和质量控制对于保证药品的安全有效至关重要。
当前国内外对软膏剂的研究和应用也在不断深入,希望通过本文对中国药典关于软膏剂的指标进行全面梳理和解析,为相关研究和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完。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本文旨在探讨中国药典对软膏剂的指标要求,系统总结软膏剂的定义、制备方法、质量控制以及应用领域,旨在加深对软膏剂的认识,促进软膏剂在临床和药学领域的应用。
通过对中国药典关于软膏剂的要求进行详细解读,可以更好地指导药剂师和相关人员在软膏剂的生产和质量控制过程中的操作,提高软膏剂的质量和安全性,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效果。
分析软膏剂的制备方法和应用领域,可以为药学研究提供参考,拓展软膏剂在药物治疗中的应用范围,促进药物的研发和临床应用。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为软膏剂的生产和应用提供理论支持和参考依据,促进软膏剂的发展和创新。
2. 正文2.1 软膏剂的定义软膏剂是一种用于外用的药剂剂型,通常是由药物与基础剂混合而成的半固态制剂。
其外观呈现为软膏状或凝胶状,具有一定的黏稠度和粘附性,能够在患处形成一层连续的薄膜,从而达到药物在局部的缓释和吸收作用。
软膏剂主要由药物和基础剂两部分组成。
药物部分是指具有治疗作用的药物成分,而基础剂则是用来固定和传递药物的主要成分。
药物和基础剂的种类和比例会根据具体需要和药物性质而有所不同。
软膏剂在临床上具有广泛的应用,可以用于治疗各种皮肤病、炎症、瘙痒等症状。
由于其对皮肤的局部刺激较小,且不易引起过敏反应,因此在皮肤科领域被广泛应用,并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口服药物可能带来的副作用。
软膏剂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外用药剂剂型,对于一些局部疾病的治疗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在临床上备受青睐。
随着药物制剂技术的不断发展,软膏剂的制备方法和质量控制也在不断完善,为其在药物治疗中的应用提供了更加坚实的基础。
目录1.丁苯羟酸乳膏 (2)2.地奈德乳膏 (3)3.复方氟米松软膏 (5)4.卤米松乳膏说明书 (6)5.雌三醇乳膏 (8)6.卡泊三醇软膏 (10)7.曲咪新乳膏 (11)8.维胺酯维E乳膏 (12)9.他扎罗汀乳膏 (13)10.莫匹罗星软膏 (16)11.盐酸特比萘芬 (18)12.肝素钠乳膏说明书 (19)13.喷昔洛韦乳膏说明书 (20)14.维A酸软膏 (21)15复方多粘菌素B软膏 (22)16硝酸舍他康唑软膏 (23)丁苯羟酸乳膏其化学名:4-丁氧基-N-羟基苯乙酰胺。
【结构式】【性状】本品为白色乳膏。
【药理、毒理】本品为非甾体抗炎药物。
局部皮肤外用对角叉菜胶致大鼠足趾肿胀和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具有抑制作用。
【药代动力学】皮肤局部使用后进入体循环的药物很少,在局部皮肤组织可达到较高药物浓度。
【适应症】本品适用于湿疹、神经性皮炎。
【用法与用量】本品适量涂于患处,每日2~4次;或遵医嘱。
【不良反应】(1)过敏反应,表现为局部发红、丘疹、水肿、肿胀、小水疱等。
(2)有局部刺激作用,长期使用,可有皮肤色素沉着。
【禁忌症】对本品过敏者禁用。
【注意事项】(1)发生过敏反应立即停药。
(2)本品不能用于眼科。
(3)药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用。
(4)儿童必须在成人监护下使用。
(5)请将此药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
【规格】(1)10g:0.5g;(2)15g:0.75g【贮藏】密封,置阴凉干燥处保存。
【关联疾病】紫斑湿疹综合征维斯科特-奥尔德里奇综合征婴儿湿疹神经性皮炎渗出性神经性皮炎外阴神经性皮炎地奈德乳膏【主要成分】本品主要成份为地奈德,其化学名称为:11β,21-二羟基-16α,17-[(1-甲基亚乙基)-二氧]孕甾-1,4-二烯-3,20-二酮【化学结构式】【分子式】C24H32O6【分子量】416.51【性状】本品为白色乳膏。
【药理毒理】药理作用本品为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具有抗炎、抗过敏、止痒及减少渗出作用;可以减轻和防止组织对炎症的反应,能消除局部非感染性炎症引起的发热、发红及肿胀,从而减轻炎症的表现;具有防止或抑制细胞免疫反应、抑制初次免疫应答的免疫抑制作用。
如何正确使用软膏剂?
软膏剂是药物(或中药材提取物)加适宜基质(凡士林、羊毛脂、半合成脂肪酸)制成的半固体制剂。
主要发挥局部作用,多用于皮肤、黏膜或创面,对病变皮肤起到防腐、杀菌、消炎、收敛等作用,促进肉芽生长和伤口的愈合。
①涂敷前将皮肤清洗干净。
②对有破损、溃烂、渗出的部位不要涂敷。
如急性湿疹,在渗出期采用湿敷方法可收到显著的疗效,若用软膏反可使炎症加剧、渗出增加。
相反对急性无渗出性糜烂则宜用粉剂或软膏。
③涂布部位有烧灼或瘙痒、发红、肿胀、出疹等反应,应即停药,并将局部药物洗净。
④一些药涂后采用封包(即用塑料膜、胶布包裹皮肤)可显著地提高角质层的含水量,封包条件下的角质层含水量可由15%增至50%,增加药的吸收,亦可提高疗效。
⑤涂敷后轻轻按摩可提高疗效。
不宜涂敷于口腔、眼结膜。
软膏剂的质量要求
软膏剂是一种常见的局部外用药物,主要用于皮肤病、创伤、烧烫伤等疾病的治疗。
为了保证软膏剂的疗效和安全性,制造过程中需要遵守一定的质量要求。
以下是软膏剂的质量要求:
1. 药物含量稳定性:软膏剂中的药物含量应在制剂期限内保持稳定,不得波动过大。
2. 外观质量:软膏剂应为均匀、光滑的乳白色或黄色半透明膏体,无气泡、悬浮物和沉淀物。
3. pH值:软膏剂的pH值应在合适的范围内,一般为5.5-
7.5。
4. 稳定性:软膏剂应具有较好的稳定性,能在常温下保存一定的时间,不发生质量变化。
5. 灭菌效果:软膏剂在制剂过程中应进行严格的灭菌,确保药品的无菌性。
6. 毒性和副作用:软膏剂应对人体无毒性和副作用,符合国家药品相关法规的规定。
总之,软膏剂的质量要求涉及到多个方面,包括药物含量稳定性、外观质量、pH值、稳定性、灭菌效果以及毒性和副作用等。
制造企业需要根据国家相关法规制定严格的质量控制标准,确保软膏剂的质量符合规定要求,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
- 1 -。
达克罗宁氯己定硫软膏【用法用量】外用(外搽颈部以下皮肤,包括所有的皮肤褶皱部位、指、趾部)。
每晚1次,3天为一疗程,疗程结束时当晚洗澡,若无效,次日再重复第二疗程。
【注意事项】1.不得与其他外用药并用。
2.避免接触眼睛及黏膜(如口、鼻黏膜)。
3.孕妇及哺乳期妇女应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4.用药部位如有烧灼感、红肿等情况应停药,并将局部药物洗净,必要时向医师咨询。
5.对本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
6.本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
7.请将本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
8.儿童必须在成人监护下使用。
9.如正在使用其他药品,使用本品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不良反应】偶见皮肤刺激如烧灼感,或过敏反应如皮疹、瘙痒等。
【禁忌】1.对本品过敏者禁用。
2.妊娠3个月内禁用。
3.2岁以下儿童禁用。
【适应症】用于疥疮。
【药物相互作用】1.本品不可与铜制品接触,防止变质。
2.本品与其他治疗痤疮药、脱屑药、清洁剂、维A酸以及其他含酒精的制剂并用,可增加对皮肤的刺激,使皮肤干燥。
3.不得与含汞(水银)制剂共用,否则可降低疗效,且增加刺激性。
4.如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可能会发生,详情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药理毒理】本品中升华硫对疥虫、细菌、真菌有杀灭作用,并能除去油脂及软化表皮,溶解角质;醋酸氯己定为阳离子表面活性剂,能改变细菌细胞膜的通透性,具有广谱抗菌作用;盐酸达克罗宁为局部麻醉药,有止痒和止痛的作用。
【儿童用药】1.2岁以下儿童禁用。
2.儿童必须在成人监护下使用。
【类型】OTC乙类【医保】非【国家/地区】国产【剂型】软膏剂【药代动力学】未进行该项实验且无可靠参考文献。
【成份】本品为复方制剂,每克含升华硫100毫克,盐酸达克罗宁5毫克,醋酸氯己定0.5毫克。
辅料为:说明: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具体请以商品说明书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