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临床情况明显好转,体温一直属于正常范围, 偶有咳痰,痰稀色白,肺部也闻不及痰鸣音,自 我感觉呼吸通畅、咳痰减少。
临床遇到的一些问题
○ 药敏报告中“敏感”“中介”“耐药”的 意义?
○ 参照药敏报告选择药物时,是否要选抑 菌圈直径最大的?
○ 根据药敏报告,选用敏感的药物,临床治 疗效果不理想,是否微生物室出错了?
药敏报告与临床不符耐药的药物临床效果不错
• 报告耐药,但病人的临床情况明显好转。 分离到的细菌可能只是一个定植菌,而不
是致病菌,这种情况在呼吸系统感染更为 常见,因为痰培养往往能长出很多细菌, 但不一定是致病菌,
可以继续使用原方案。
提示:
标本的正确选择、采集和运送直接 影响病原学诊断的结果,不符合要 求的标本不仅仅是浪费资源、更重 要的是误导临床或产生安全问题
前晚T 37.4℃ 肺部闻及痰鸣音,咳嗽、咳痰, 呈淡黄色
急查 血常规:WBC 13.80×109,NE% 81 留取标本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 经验 哌拉西林/舒巴坦 2.5g,bid,ivgtt 预防 吸入性肺炎
5.7 T 39℃ 【痰培养】金黄色葡萄球菌(++)MSSA
肺炎克雷伯杆菌(+)非产ESBL株 白色念珠菌(++) (未用药) X片示:肺部纹理粗大 吸入性肺炎确诊 调整:药敏试验中对金葡和肺克 都敏感的 头孢西丁 2.0g,q12h,ivgtt 5.8-5.9 T :37.4℃-39℃ 咳嗽、咳痰症状无明显缓解 继续留取标本
果选用。 (四)对主要目标细菌耐药率超过75%的抗菌药物,应暂停该类抗菌药
物的临床应用,根据追踪细菌耐药监测结果,再决定是否恢复其临床 应用。
卫办医政发[2009]38号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