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发情周期为例,阐述生殖激素对生殖活动的影响
- 格式:doc
- 大小:13.50 KB
- 文档页数:2
江苏畜牧兽医职业技术学院《动物繁殖学》期终考试试卷(A卷)适用专业:畜牧兽医专业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1、生殖激素:直接作用于生殖活动,并以调节生殖机能、生殖过程为主要机能的激素。
2、发情周期:从上一次发情开始到下一次发情开始所间隔的时间称为发情周期.3、冷休克:又称“低温冲击”,指由于突然急剧降温,使精子失去活力而不能复苏。
4、透明带反应:穿过透明带的精子,当触及卵黄膜的瞬间,使休眠状态的卵子激活,卵黄膜增厚,卵黄立即释放某种物质,扩散到卵的表明及卵黄周隙,使透明带关闭,阻止其它精子继续进入,这种现象称为透明带反应.5、胚胎移植:将一头良种母畜的早期胚胎取出,移植到生殖生理同期化的几头母畜体内,使胚胎继续发育成为新的个体.二、填空(每空1分,共10分)1、公畜的性腺为睾丸,其功能为产生精子和分泌雄激素。
2、请写出下列英文缩写的中文名称:LH 促黄体素,HCG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3、家畜正常分娩的胎向为纵向,胎位为上位。
4、羊的子宫类型为双间子宫,胎盘类型为子叶型胎盘。
5、牛的发情周期平均为21 天,妊娠期平均为280天.三、选择(每小题1分,共20分)1~5 BCBDD 6~10 BACCA 11~15 CDDAB 16~20 CCBCA1、具有FSH、LH双重活性,且以FSH为主的激素是 B 。
A、FSHB、PMSGC、OXTD、PG2、“慕雄狂”主要是由哪一种异常发情所导致. CA、安静发情B、短促发情C、持续发情D、孕后发情3、猪的发情持续期平均为__ B 天。
A、1~2B、2~3C、4~7D、14、在家畜的发情周期中,其中哪一阶段又称为黄体活动期。
D___A、发情前期B、发情期C、发情后期D、休情期5、在精液保存过程中,为防止精子发生冷休克,可在稀释液中加______D__。
A、磷酸氢二钠B、甘油C、DMSOD、卵黄6、在下列部位中, B 是精子最后成熟的地方。
A、睾丸B、附睾C、输精管D、副性腺7、低温保存精液的温度范围为 A 。
动物繁殖学简答题《动物繁殖学》绪论1、动物繁殖对畜牧生产有何重要意义?①动物繁殖是畜牧生产的基础;②动物繁殖是畜物生产中育种工作的有力手段,优良种畜的扩繁可以加速畜牧生产的发展;③能过提高动物繁殖技术可以加速遗传改进和品种改良的速度,进而促进畜牧生产的发展;④将动物繁殖的理论与畜牧生产实践紧密结合,能极大推动畜牧生产产业化的过程和生产效率的提高2、动物繁殖学的概念是什么?答:动物繁殖学是通过研究动物生殖过程以获得动物繁殖规律和繁殖技术,并提高动物繁殖效率的一门学科。
3、动物繁殖学研究的内容有哪些?(1)动物生殖生理学。
主要研究外界环境和内部条件对动物生殖机能影响的规律,从神经调节、激素分泌、免疫机能和营养物质代谢变化等多角度,从个体行为,组织解剖,内分泌及细胞水平和分子水平等多方面揭示动物配子产生、受精、胚胎及胎儿发育、妊娠和分娩等过程的规律,为动物繁殖技术的发展奠定基础。
激素及神经调节,生殖细胞的产生,受精,胚胎发育及妊娠,分娩,泌乳。
(2)动物繁殖技术。
主要研究提高动物繁殖力的技术和方法,包括如何提高公畜繁殖潜力如人工授精技术、精液品质评价技术、精液冷冻保存技术、单精子注射技术等;如何提高母畜繁殖力的技术,如同期发情技术、超数排卵技术,胚胎冷冻技术、胚胎移植技术、早期断奶技术,体外受精技术、胚胎分割技术、胚胎嵌合技术以及细胞核移植技术等。
(3)繁殖管理技术。
主要研究提高动物繁殖力,消除动物繁殖障碍和性行为异常的生产管理技术,包括公畜繁殖管理、母畜繁殖管理和幼畜的培育以及提高群体繁殖力的技术。
4、什么是动物繁殖现象?动物繁殖有哪几种方式?繁殖现象是指生物亲代产生与其相似的后代的一种现象。
繁殖的结果是动物个体数量增加,群体规模得以扩大,种群得以延续和演化。
方式:无性繁殖、有性繁殖第一章动物生殖器官概论1.试述雌性动物生殖器官的基本组成及功能。
(1)卵巢分为皮质部和髓质部。
功能:A、皮质。
结缔组织,卵泡,胶原纤维,网状纤维,血管,淋巴组织,神经,平滑肌等,白膜:卵巢表面结缔组织,白膜外有生殖上皮,产生卵细胞。
生殖激素了解生殖激素在生殖系统中的调节作用生殖激素是一类由内分泌系统产生的化学物质,对于生殖系统的发育和功能起着关键的调节作用。
本文将介绍生殖激素的种类、作用及其在生殖系统中的调节功能。
一、生殖激素的种类生殖激素包括雌激素、孕激素和睾丸激素等,它们由生殖腺和下丘脑-垂体系统共同调控合成和释放。
1. 雌激素:雌激素主要由卵巢分泌,其中最重要的雌激素为雌二醇。
雌激素对女性的生殖系统发育和功能调节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 孕激素:孕激素主要由黄体和胎盘分泌,其中最主要的孕激素是孕酮。
孕激素在女性的月经周期及怀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维护子宫内膜的发育和维持妊娠。
3. 睾丸激素:睾丸激素主要由睾丸分泌,包括睾酮和睾丸酮等。
睾丸激素在男性的生殖系统发育、精子生成和性功能调节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二、生殖激素的作用1. 生殖器官发育:生殖激素在胚胎和青春期发育阶段对生殖器官的发育起着重要作用。
雌激素促进女性的乳房和子宫的发育,睾丸激素则促进男性生殖器官的发育。
2. 性成熟和性循环:生殖激素参与调控性成熟和性循环。
在女性体内,雌激素和孕激素的水平变化引起月经周期的改变,促进卵泡发育和排卵。
在男性体内,睾丸激素促使睾丸发育成熟,影响精子生成和性欲。
3. 子宫内膜的周期性变化:由雌激素和孕激素的协同作用,子宫内膜周期性地发生增生和脱落,为受精卵的着床和胚胎生长提供适宜环境。
4. 怀孕维持:孕酮是孕期的关键激素,它维持子宫内膜的发育,并抑制子宫平滑肌的收缩,防止流产发生。
此外,孕激素还促进乳腺的发育,准备泌乳。
三、生殖激素在生殖系统的调节作用生殖激素的分泌和释放受到下丘脑-垂体-生殖腺轴的调节。
下丘脑中的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通过控制垂体前叶促性腺激素的分泌来调节生殖激素的合成和释放。
具体来说,GnRH来自下丘脑,通过静脉系统运送到垂体前叶,刺激垂体前叶释放促性腺激素(FSH和LH)。
FSH和LH进入血液循环,到达卵巢(女性)和睾丸(男性),刺激生殖腺的激素合成和释放。
激素对生殖系统影响的研究生殖系统是人体一个重要的系统,其发育和功能受到多种内外因素的影响,其中激素是最主要的影响因素之一。
激素对生殖系统的作用主要表现在控制性腺的发育和生殖功能,而不同类型的激素对性腺的影响也有所不同。
在男性中,睾酮是最主要的男性激素。
睾酮对睾丸、前列腺、附睾及其他男性生殖器官的发育和功能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在男性青春期,睾酮的水平上升能够促进阴茎及骨骼肌的发育,但是睾酮水平过高或过低也会影响男性的生育能力。
睾酮过高时,精液质量会下降,遗精、阳痿等问题也会相应增加。
而睾酮过低则会导致精子数量不足、精液质量差、性功能障碍等问题。
在女性中,卵巢激素(雌激素与孕激素)是最主要的女性激素。
雌激素对女性的生殖系统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如促进卵巢的发育和排卵,促进骨骼的生长和维护,保护心血管等。
而孕激素则主要作用于怀孕期间,能够促进胎儿的正常发育,并保护子宫中的胎儿。
如果卵巢激素的水平过低,在女性的生殖系统,主要是在子宫内膜上会引发多种生理和病理反应,如子宫内膜过度增生、不育症等。
而卵巢激素过高也会引起多种问题如乳腺癌、子宫内膜异位、月经不规律等。
另外,性腺激素对人体其他生理功能也会产生影响。
女性卵巢激素对人类皮肤的弹性和水分的保持、舒缓绝经后面部线条深化、失眠症状、食欲变化和自律神经失调等都发挥着影响。
雄激素在胚胎期间及青春期对于人体的皮肤、肌肉、骨骼等方面有较大的作用,同时也会影响脂肪代谢、心血管健康等问题。
总的来说,在生殖系统中不同类型的激素对性腺的发育和功能有着不同的影响,同时也对其他方面的生理功能都有一定的调节作用。
然而,激素在生殖系统中的应用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如果未经医嘱随意使用激素药物,可能会对人体产生很大的损伤。
因此人们在使用激素药物时必须慎重,严格按照医嘱用药,并遵从医生指令和建议,以免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伤害。
此外,随着现代科技不断发展和进步,关于激素对人体的影响的科学研究也在不断的深入。
激素对人类生殖健康的影响及机制研究人类的健康是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生殖健康是人类健康体系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激素作为调节体内机能的重要物质之一,对人类生殖健康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本文将从激素对人类生殖健康的影响及机制研究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激素对人类生殖健康的影响激素对人体代谢、生长发育、心理行为等方方面面都有着重要的调控作用,而对于人类的生殖健康来说,它的影响尤为重要。
1. 激素对男性的生殖健康影响男性的正常生殖健康需要维持着一定的睾丸皮质激素(如睾酮)与下丘脑-垂体-睾丸轴的平衡。
这种动态平衡关系决定了睾丸功能、精液生成等方面的正常生物学效应。
激素水平变化与男性不育有着密切的联系。
一些研究表明,在睾丸功能正常的男性中,精液中睾酮水平的变化可以影响精量、精子活力、形态及浓度等多个精液成分的变化,从而影响到男性的生殖能力。
同时,激素水平异常也可能会引起男性的生殖系统疾病,如睾丸炎、睾丸扭转等。
2. 激素对女性的生殖健康影响女性的正常生殖健康同样需要维持着一定的激素平衡:卵巢激素(如雌二醇、孕酮等)和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平衡。
这种平衡关系的失调容易导致月经不调、卵泡发育不良、不孕等问题。
例如,雌性激素如在青春期过早暴发,可能导致乳腺疾病、子宫内膜增生、肥胖、多发性囊肿等疾病。
而孕激素在受精后则能使宫颈防御机制发生变化,从而使得受精卵能够顺利着床。
因此,孕激素水平不足不仅可能导致早期流产等问题,同时也会影响孕期的健康状况。
二、激素对人类生殖健康的作用机制研究激素对人体的影响有着非常多元化和复杂化的特点。
因此,深入研究激素对生殖健康的作用机制,对于开发相应的预防和治疗措施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
1. 激素与精液中精子数量的关系人体内的睾酮水平发生变化时,会引起下丘脑-垂体轴系统和睾丸细胞膜内激素受体等一系列生理代谢过程的变化。
这些代谢变化的存在,影响了精子数量和质量的产生。
研究表明,睾酮可以通过调节睾丸的生殖细胞发育和成熟,改善精子活力和数量。
生殖生物学中的激素调节和繁殖问题生殖生物学是人类研究生殖过程的一个重要领域,而激素调节是其中一个重要部分,主要是指生殖激素对生殖系统的调节作用。
生殖激素主要由下丘脑和垂体分泌,通过靶组织的激素受体作用,调节男女性生殖系统的发育和功能,并且直接影响生殖行为。
激素调节不仅对人类繁殖有着重要意义,对于很多动物的繁殖也有着重要影响。
一、男性激素调节和繁殖问题男性内分泌系统主要由睾丸和垂体组成,睾丸分泌睾酮,通过调节精子形成的过程,同时也调节男性第二性征的发育。
睾酮是生殖细胞的生长素,对精子的发育和成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精子发生的过程当中,睾酮激发睾丸产生众多的细胞,将精子外皮的蛋白质组合起来,形成精子外径的基础骨架。
此外,睾酮还具有促进男性第二性征发育的功能,如生长髯须、深声调等。
在睾酮水平过低或过高,都会对男性生殖系统的功能造成一定影响。
过低的睾酮水平可能会导致性欲减退、勃起困难、尺寸萎缩等问题,影响精子的质量及数量,甚至导致不育。
过高的睾酮水平可能会导致男性乳腺发育、阴茎变大等问题。
二、女性激素调节和繁殖问题女性内分泌系统由卵巢和垂体组成,卵巢分泌雌激素和孕激素。
雌激素是女性主要激素,通过对生殖道和乳房的影响,调节女性的生殖功能和第二性征。
雌激素参与了性周期的调节、促进生殖细胞的发育和成熟、促进卵巢黄体形成和维持等。
与此同时,雌激素还具有维持骨密度、保护心血管健康、调节脂质代谢等功能。
在经期周期中,雌激素与孕激素相互作用,共同调节卵泡生长和成熟、子宫内膜的增生和脱落、乳腺增生等。
一旦雌激素分泌过少或过多,都会对女性的生殖和几乎所有器官的功能产生影响,严重时可导致月经不调、性功能紊乱和乳腺肿瘤等。
三、人类繁殖问题与激素调节正常的性周期和受孕过程需要激素的调节作用。
在卵子释放后,卵巢会分泌大量的孕激素和雌激素,这会促进萎缩的卵泡变成黄体并分泌黄体酮。
黄体酮的作用是抑制侵入生殖系统的妊娠过程,也是一种重要的孕激素。
遗传育种与繁殖892024.4·0 引言生殖激素是调控动物发情、排卵、分娩、泌乳等生理过程的关键因素。
生殖激素在治疗母猪不孕、断奶母猪季节性乏情和后备母猪乏情等生殖疾病方面具有良好效果。
在实际养殖中因为种种原因影响,一些母猪出现断奶后发情低、屡配不孕、产仔数低等生殖问题,使得养殖经济无法得到好的保障,造成养殖户出现财产损失。
为有效解决母猪生殖问题,可通过生殖激素的科学使用提升母猪的发情和妊娠几率,提升养殖效益。
1 生殖激素对母猪发情周期的调节作用6~7月龄时母猪逐渐开始性成熟,不过因养殖或者母猪自身原因影响,部分母猪的性成熟时间会更晚一些。
母猪的发情周期是通过体内的生殖激素进行调节的,其对母猪的发情、繁殖等具有非常强烈的正反馈或负反馈。
母猪发情周期间隔约为21 d ,一般发情期可持续2~3 d ,母猪21 d 的发情期主要分为卵泡期和黄体期2个部分。
卵泡期,卵泡生长发育以及排卵前的一段时间,此阶段孕酮水平低。
黄体期,卵泡排卵后形成黄体后至黄体被溶解的阶段,此阶段孕酮水平高。
在母猪进入性成熟后生殖激素会通过血液向细胞或器官发出信号,进而让母猪进入发情周期,母猪体内起主要作用的生殖激素有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 )、促卵泡激素(FSH )、促黄体生成素(LH )、雌激素、前列腺素(PGF 2a ),即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卵泡刺激激素、黄体化激素、雌激素、前列腺激素。
GnRH 是在开始时由下丘脑产生的[1],可在下丘脑位置刺激释放FSH 。
FSH 通过血液到达卵巢,促进卵巢中卵细胞的生长和成熟。
生长中的卵细胞产生雌激素,收稿日期:2024-01-22基金项目:河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调研课题:“三全育人”视域下高职高专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诚信教育问题及对策(SKL-2021-1317)作者简介:武志远(1986-),男,河南兰考人,汉族,硕士,讲师,研究方向:生物技术与遗传学。
武志远.生殖激素对母猪发情周期的调节[J].现代畜牧科技,2024,107(4):89-91. doi :10.19369/ki.2095-9737.2024.04.025. WU Zhiyuan .Regulation of Reproductive Hormones on Estrus Cycle in Sows[J].Modern Animal Husbandry Science & Technology ,2024,107(4):89-91.生殖激素对母猪发情周期的调节武志远(开封大学,河南 开封 475004)摘要:母猪的生产效率越高、产仔数量越多越能促进肉猪养殖经济的发展,为此在肉猪的养殖过程中养殖人员需要通过科学的方法提升母猪发情率和妊娠率。
以发情周期为例,阐述生殖激素对生殖活动的影响:动物的发情周期是受神经激素的调节和外界环境条件的影响。
外界环境条件是通过不同的途径影响中枢神经系统而起作用的,如松果腺分泌的褪黑素(MLT),可以将外界的光照刺激转变成内分泌信号。
下丘脑受到刺激,释放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由垂体门脉系统运输到垂体前叶,刺激垂体前叶分泌促性腺激素运输到卵巢,进而促进卵巢分泌甾体激素。
卵巢分泌的甾体激素和垂体前叶分泌的促性腺激素互相作用维持平衡协调,就能使发情周期正常进行。
因此发情周期的循环可以说是下丘脑—垂体—卵巢轴所分泌的激素之间互相作用的结果。
发情周期中生殖内分泌是呈现明显的周期性变化(发情周期按21天):
(1)发情期:通常指第21天和第1天。
此阶段,孕酮(P4)一直处于最低阶段。
只有少量的P4才能与雌激素(E)发生协同作用,使母畜的中枢神经接受E的刺激,表现出性欲和兴奋性,并接受交配。
而少量的P4又能刺激垂体前叶释放促黄体素(LH)。
同时,在持续增加的GnRH的作用下,垂体前叶分泌的促卵泡素(FSH)分泌量达到峰值。
FSH和LH发生协同作用,使卵巢上的卵泡增大至成熟,卵母细胞发生成熟性变化。
随着LH的分泌量增加,卵泡产生的雌激素(E)含量持续升高,使生殖道的变化达到最明显的程度,输卵管上皮成熟,微绒毛活动性增强,子宫出现收缩。
输卵管伞末端更靠近成熟卵泡,输卵管分泌物增多。
有些动物子宫出现水肿,血液供应增加,黏膜生长加快,分泌黏液增多。
子宫颈松弛,轻度水肿。
阴道黏膜明显变厚,出现许多角化的上皮细胞,这在犬和猫尤为明显。
奶牛的阴门处黏液呈线状悬挂于阴门和尾根。
大多数动物在发情期临近结束时,LH会形成排卵前峰,从而引起排卵。
(2)发情后期:通常在第2天到第5天。
排卵后,LH的分泌量逐渐减少,随之,E的分泌也逐渐减少。
由E所引起的生殖道的变化逐渐消退。
子宫内膜黏液分泌减少,内膜腺体迅速增长,有些动物阴道上皮脱落。
在LH的作用下,黄体迅速发育。
由黄体分泌的P4含量逐渐升高。
P4能维持子宫黏膜在E作用后黏膜上皮的增长,刺激并维持子宫腺的增长和分泌,P4还可使子宫颈收缩,使子宫颈及阴道上皮分泌黏稠黏液,并抑制子宫颈蠕动,对胚胎附着和发育创造了有利条件。
后情期的中后期,子宫变得松软。
此时,母畜若配种成功,则将进入妊娠期;若并未配种成功或未配种,则进入发情间期。
(3)发情间期:通常在第6天到第15天。
此阶段是家畜发情周期中最长的一段时间。
在此阶段,黄体发育成熟,大量分泌的P4对生殖器官的作用更加明显。
子宫内膜增厚,腺体肥大,子宫颈收缩,阴道黏液黏稠,子宫肌松弛。
该期的后期,子宫内膜产生前列腺素(PGs),破坏黄体组织,使得黄体逐渐退化萎缩,发生空泡化。
于是,P4的分泌量急剧下降。
子宫内膜及其腺体萎缩,卵巢上开始有新的卵泡发育。
(4)发情前期:通常在第16天到第20天。
在发情排卵之前,P4水平已降至最低,在整个发情期维持在最低水平。
此时,受到GnRH的影响,FSH分泌量又开始升高,卵泡开始明显的生长。
随后,卵巢分泌的E增加,引起输卵管内膜细胞和微绒毛增长,子宫黏膜血管增生,黏膜变厚;阴道上皮水肿;犬和猫阴道上皮发生角质化;犬和猪阴门明显水肿,子宫颈逐渐松弛,子宫颈及阴道前端杯状细胞和子宫腺分泌的黏液增多。
发情前期的末期,雌性动物一般会表现对雄性有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