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科护理学第二章第三节-急性呼吸道感染 +上传
- 格式:ppt
- 大小:1.21 MB
- 文档页数:28
《内科护理学(第 5 版)》目录:第一章绪论第一节内科护理学概述第二节内科护理学与护理专业实践的发展第三节成年人的主要健康问题第二章呼吸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第一节概述第二节呼吸系统疾病病人常见症状体征的护理一、咳嗽与咳痰一、肺源性呼吸困难三、咯血第三节急性呼吸道感染一、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一、急性气管.支气管炎第四节肺部感染性疾病一、肺炎概述一、肺炎链球菌肺炎三、葡萄球菌肺炎四、其他肺炎第五节肺脓肿第六节支气管扩张症第七节肺结核第八节支气管哮喘第九节慢性支气管炎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一、慢性支气管炎一、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第十节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第十一节肺血栓栓塞症第十二节原发性支气管肺癌第十三节胸膜疾病一、胸腔积液一、气胸第十四节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第十五节呼吸衰竭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一、呼吸衰竭一、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三、呼吸衰竭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病人的护理第十六节机械通气一、有创机械通气一、无创机械通气第十七节呼吸系统常用诊疗技术及护理一、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术一、胸腔穿刺术第三章循环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第一概述第二循系疾病病人常症状体征的理一、心源性呼吸困一、心源性水三、胸痛四、心悸五、心源性厥第三心力衰竭一、慢性心力衰竭一、急性心力衰竭第四心律失常一、性心律失常一、房性心律失常三、房室交界区性心律失常四、室性心律失常五、心阻滞六、心律失常病人的理第五心停与心性猝死第六心瓣膜病一、二尖瓣狭窄一、二尖瓣关不全三、主脉瓣狭窄四、主脉瓣关不全五、心瓣膜病病人的理第七冠状脉粥硬化性心病一、心痛一、心肌梗死第八原性高血⋯⋯第四章消化系疾病病人的理第五章泌尿系疾病病人的理第一概述第二节泌尿系疾病病人常症状体征的理第三节小球疾病概述第四节小球炎第五节病合征第六节尿路感染第七节急性衰竭第八节慢性衰竭第九节血液化治的理第六章血液系疾病病人的理第一概述第二节血液系疾病病人常症状体征的理第三节血第四节出血性疾病第五节白血病第六节淋巴瘤第七节多发性骨髓瘤第八节血液系统常见诊疗技术及护理第七章内分泌与代谢性疾病病人的护理第一节概述第二节内分泌与代谢性疾病病人常见症状体征的护理第三节腺垂体功能减退症第四节甲状腺疾病第五节肾上腺皮质疾病第六节嗜铬细胞瘤第七节糖尿病第八节血脂异常和脂蛋白异常血症第九节肥胖症第十节痛风第十一节骨质疏松症第八章风湿性疾病病人的护理第一节概述第二节风湿性疾病病人常见症状体征的护理第三节系统性红斑狼疮第四节强直性脊柱炎第五节类风湿关节炎第六节特发性炎症性肌病第九章传染病病人的护理第一节概述第二节传染病病人常见症状体征的护理第三节病毒感染第四节恙虫病第五节细菌感染第六节钩端螺旋体病第七节原虫感染第八节蠕虫感染第十章神经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第一节概述第二节神经系统疾病病人常见症状体征的护理第三节周围神经疾病第四节脊髓疾病第五节脑血管疾病第六节多发性硬化第七节运动障碍疾病第八节发作性疾病第九节肌肉疾病第十节神经系统常用诊疗技术及护理。
第一章绪论1。
内科护理的工作任务:①护理病人②协助诊疗③健康指导④沟通协调2.范畴、服务对象:青少年(年龄>14岁以上)、中年、老年直至高龄老人。
第二章呼吸系统第一节呼吸系统疾病病人常见症状体征的护理一、咳嗽与咳痰1。
★呼吸系统最常见的病因:感染2。
★呼吸系统最常见的症状:咳嗽3。
咳嗽的性质:①干性咳嗽(无痰或痰量很少)②湿性咳嗽(伴有痰液)4。
左心衰竭常于夜间出现阵发性咳嗽5.咳嗽的音色①金属音:纵隔肿瘤。
②声音嘶哑③犬吠样咳嗽:见于喉部疾病或气管受压。
6.痰的性状:黏液性、浆液性、脓性、黏液脓性、血性★①白色黏痰:慢性支气管炎②铁锈色痰:肺炎链球菌肺炎③粉红色泡沫状痰:急性左心衰④恶臭痰:厌氧菌感染7。
环境及体位:“套话"+温度18~20℃,湿度50%~60%,高枕卧位或舒适坐位。
8.饮食护理:“套话”+饮水量在1500ml以上9.★促进有效排痰:①指导病人有效咳嗽②胸部叩击:空心掌装,“自下而上,由外向内”③气到湿化:气道湿化治疗和雾化治疗④体位引流⑤机械排痰二、肺源性呼吸困难1。
肺源性呼吸困难:由于呼吸系统疾病引起通气和(或)换气功能障碍,导致缺氧和(或)二氧化碳潴留所致。
常见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哮喘等。
2.★肺源性呼吸困难的类型:①吸气性呼吸困难:“三凹征"②呼气性呼吸困难:哮鸣音③混合性呼吸困难3.呼吸困难的分度:①轻度:由中度及中度以上体力活动引起,如:快走、慢跑、爬楼梯、手洗衣物。
②中度:由轻度体力活动引起,如:平地走、做饭。
③重度:由洗脸、穿衣、说话等活动引起,甚至休息时也有发作,不能外出活动。
4.氧疗护理:①缺氧不伴二氧化碳潴留者→面罩给氧,流量(2~4L/min)②低氧血症严重者→短时间内高流量(4~6L/min)吸氧;③缺氧伴二氧化碳潴留者→应持续低流量(1~2L/min)鼻导管或鼻塞法给氧;密切观察氧疗效果及不良反应.三、咯血1.肺结核是引起咯血最常见的原因。
第二章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和急性气管-支气管炎第一节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急性上呼吸道感染(acute upper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简称上感,为外鼻孔至环状软骨下缘包括鼻腔、咽或喉部急性炎症的概称。
主要病原体是病毒,少数是细菌。
发病不分年龄、性别、职业和地区,免疫功能低下者易感。
通常病情较轻、病程短、可自愈,预后良好。
但由于发病率高,不仅影响工作和生活,有时还可伴有严重并发症,并具有一定的传染性,应积极防治。
【流行病学】上感是人类最常见的传染病之一,多发于冬春季节,多为散发,且可在气候突变时小规模流行。
主要通过患者喷嚏和含有病毒的飞沫经空气传播,或经污染的手和用具接触传播。
可引起上感的病原体大多为自然界中广泛存在的多种类型病毒,同时健康人群亦可携带,且人体对其感染后产生的免疫力较弱、短暂,病毒问也无交叉免疫,故可反复发病。
【病因和发病机制】急性上感约有70%~80%由病毒引起,包括鼻病毒、冠状病毒、腺病毒、流感和副流感病毒以及呼吸道合胞病毒、埃可病毒和柯萨奇病毒等。
另有20%~30%的上感为细菌引起,可单纯发生或继发于病毒感染之后发生,以口腔定植菌溶血性链球菌为多见,其次为流感嗜血杆菌、肺炎链球菌和葡萄球菌等,偶见革兰阴性杆菌。
但接触病原体后是否发病,还取决于传播途径和人群易感性。
淋雨、受凉、气候突变、过度劳累等可降低呼吸道局部防御功能,致使原存的病毒或细菌迅速繁殖,或者直接接触含有病原体的患者喷嚏、空气以及污染的手和用具诱发本病。
老幼体弱,免疫功能低下或有慢性呼吸道疾病如鼻窦炎、扁桃体炎者更易发病。
【病理】组织学上可无明显病理改变,亦可出现上皮细胞的破坏。
可有炎症因子参与发病,使上呼吸道黏膜血管充血和分泌物增多,伴单核细胞浸润,浆液性及黏液性炎性渗出。
继发细菌感染者可有中性粒细胞浸润及脓性分泌物。
【临床表现】临床表现有以下类型:(一)普通感冒(common cold)为病毒感染引起,俗称“伤风”,又称急性鼻炎或上呼吸道卡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