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科护理学第二章-160
- 格式:pptx
- 大小:3.91 MB
- 文档页数:160
内科护理学各章节重点笔记内科护理学是护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研究成人患者内科疾病的护理理论和实践。
下面是对内科护理学各章节的重点笔记。
第一章内科护理学概述-内科护理学的定义和发展历程-内科护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基本内容-内科护理学的特点和难点第二章内科疾病的护理过程-内科疾病护理的基本原则和目标-内科疾病的护理过程和护理程序-内科疾病的护理评估和护理记录第三章呼吸系统疾病的护理-呼吸系统疾病的分类和常见病例-呼吸系统疾病的护理原则和护理重点-呼吸系统疾病的护理方法和护理措施第四章心血管系统疾病的护理-心血管系统疾病的分类和常见病例-心血管系统疾病的护理原则和护理重点-心血管系统疾病的护理方法和护理措施第五章消化系统疾病的护理-消化系统疾病的分类和常见病例-消化系统疾病的护理原则和护理重点-消化系统疾病的护理方法和护理措施第六章泌尿系统疾病的护理-泌尿系统疾病的分类和常见病例-泌尿系统疾病的护理原则和护理重点-泌尿系统疾病的护理方法和护理措施第七章神经系统疾病的护理-神经系统疾病的分类和常见病例-神经系统疾病的护理原则和护理重点-神经系统疾病的护理方法和护理措施第八章内分泌系统疾病的护理-内分泌系统疾病的分类和常见病例-内分泌系统疾病的护理原则和护理重点-内分泌系统疾病的护理方法和护理措施第九章免疫系统疾病的护理-免疫系统疾病的分类和常见病例-免疫系统疾病的护理原则和护理重点-免疫系统疾病的护理方法和护理措施第十章血液系统疾病的护理-血液系统疾病的分类和常见病例-血液系统疾病的护理原则和护理重点-血液系统疾病的护理方法和护理措施第十一章代谢性疾病的护理-代谢性疾病的分类和常见病例-代谢性疾病的护理原则和护理重点-代谢性疾病的护理方法和护理措施第十二章传染性疾病的护理-传染性疾病的分类和常见病例-传染性疾病的护理原则和护理重点-传染性疾病的护理方法和护理措施第十三章疼痛与委員會疗-疼痛的生理与心理反应-疼痛评估与护理-疼痛的管理与控制第十四章老年内科疾病的护理-老年内科疾病的特点和常见病例-老年内科疾病的护理原则和护理重点-老年内科疾病的护理方法和护理措施第十五章内科急症的护理-内科急症的分类和常见病例-内科急症的护理原则和护理重点-内科急症的护理方法和护理措施总结:内科护理学是护理学的重要分支,主要研究成人患者内科疾病的护理理论和实践。
内科护理学第二章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 下面哪种疾病属于呼吸系统非感染性疾病?A. 支气管炎B. 细菌性肺炎C. 肺结核D. 哮喘2. 以下哪种疾病属于循环系统感染性疾病?A. 急性心肌梗死B. 高血压C. 心力衰竭D. 动脉硬化3. 患者呼吸困难、胸闷、咳嗽咳痰、发热,胸部可闻及湿啰音,这种症状属于哪种疾病?A. 肺癌B. 肺结核C. 慢性支气管炎D.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4. 心脏有哪几个正常的心电图波形?A. P波、R波、S波B. P波、Q波、T波C. QRS波群、ST段、T波D. T波、U波、V波5. 下面哪种疾病病情较重时可能引起水肿?A. 肺炎B. 心力衰竭C. 腹水D. 中暑6. 一名心脏病患者突然出现剧烈胸痛、呼吸困难、丧失知觉等症状,最有可能是发生了什么?A. 心力衰竭B. 心律失常C. 心肌梗死D. 动脉硬化7. 下面哪种疾病不属于糖尿病的并发症?A. 肺炎B. 冠心病C. 视网膜病变D. 肾脏病变8. 患者出现面色苍白、心慌、出汗、恶心等症状,最有可能是发生了什么?A. 低血糖B. 高血糖C. 低血钙D. 高血脂9. 下面哪个指标不属于心电图的正常波形?A. 矩形T波B. 无P波C. QRS波群时间延长D. S-T段抬高10. 哪种疾病最容易导致急性肾衰竭?A. 肾结石B. 肾炎C. 肾癌D. 肾功能衰竭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判断题。
正确的写“√”,错误的写“X”。
1. √ 高血压是主要的循环系统疾病之一。
2.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
3. √ 心脏电生理检查是诊断心脏病的重要方法之一。
4. √ 糖尿病患者容易发生视网膜病变。
5. √ 高血脂是心脑血管疾病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
6. √ 低血糖在糖尿病患者中是常见并发症之一。
7. √ 心肌梗死是心脏血管疾病的一种严重表现。
8. √ 肺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病率逐年上升。
第二章呼吸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一、清理呼吸道无效的护理措施(一)病情观察:观察咳、痰、喘的发作,痰液的性质和量;详细记录痰液的颜色、量和性质;正确收集痰标本及时送检(二)一般护理1、病室环境;2、饮食:防止便秘、腹胀影响呼吸;水分;3、口腔护理;4、休息,体位。
(三)对症护理1、深呼吸和有效咳嗽有助于气道远端分泌物的排出。
指导病人有效咳嗽的正确方法2、湿化和雾化疗法:湿化和雾化疗法注意事项3、胸部叩击与胸壁震荡4、体位引流5、机械吸痰(四)用药护理:①止咳药:可待因:麻醉性中枢镇咳,适于剧烈干咳者,有恶心、呕吐、便秘等副作用,可能会成瘾;喷托维林:非麻醉性中枢镇咳药,适于轻咳痰少者,无成瘾性,副作用有口干、恶心、腹胀、头痛等。
②祛痰药:溴已新:偶有恶心、转氨酶增高,胃溃疡者慎用;盐酸氨溴索:润滑性祛痰药,副作用较轻。
------原则:对痰液较多、年老体弱、无力咳痰者,以祛痰为主,有利于排痰,保持呼吸道通畅。
二、气体交换受损的护理措施1、病情观察2、一般护理3、对症护理:保持呼吸道通畅;氧疗、机械通气4、用药护理遵医嘱应用支气管舒张药、抗菌药物、呼吸兴奋剂等,观察药物疗效和副作用。
5、心理护理三、活动无耐力的护理措施1、病情观察2、一般护理:体位----舒适3、对症护理:呼吸训练4、心理护理第三章循环系统疾病病人护理一、掌握循环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评估重点(一)病史1、患病及治疗经过:患病经过、诊治经过、目前状况、相关病史2、心理及社会:病人角色、心理状态、性格特征、社会支持系统(个人史、饮食方式、生活方式、家族史)(二)身体评估1、脉搏:频率、节律、强弱,血压等2、面容与表情:如AMI病人的表情、“二尖瓣面容”3、皮肤粘膜:颜色、温度、湿度,有无水肿4、肺部检查:干、湿啰音及啰音的部位5、心脏血管检:望诊、触诊、叩诊、听诊来检查6、腹部检查:腹水?肝颈静脉回流征?(三)实验室及其他检查1、血液检查:血常规、电解质、血脂、血糖、肝肾功、心肌酶学检查等2、心电图(ECG)/动态心电图检查(Holter):是心血管系统疾病必查的项目3、动态血压监测:是心血管系统疾病必查的项目4、影像学检查:X-ray检查、超声心动图、放射性核素检查5、心导管术和血管造影二、掌握呼吸困难、水肿的临床表现及护理要点(一)心源性呼吸困难1、分类:劳力性呼吸困难、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端坐呼吸、急性肺水肿2、评估(病史、临床表现)(1)劳力性呼吸困难:为左心衰竭的最早表现,常在体力活动时发生或加重,休息后缓解或消失。
《内科护理学》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内科护理学课程代码:Byh15-Byh16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学分数:10学时数:160学时适用专业:护理学类专业先行课:公共基础必修课、医学基础必修课、护理学专业必修课、护理学人文社会科学必修课后续课:外科护理学、精神科护理学、急危重症护理学、护理心理学、护理教育学、专业选修课二、课程地位和任务内科护理学是一门奠基性的临床护理专业课,是建立在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和人文社会科学基础上,是关于认识疾病及其预防和治疗、护理病人、促进康复,增进健康的科学。
通过学习内科护理学的理论知识和专科护理技能,发挥内科护理特有的职能,以达到预防疾病、促进健康、协助康复和减轻痛苦的目的,是护理专业课程体系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学习领域。
其所阐述的内容在临床护理的理论和实践中具有普遍意义,是临床各科护理的基础。
随着护理实践的范畴从病人向所有人,从个体向群体,从医院向社区扩展,内科护理学就与各门临床课程,如社区护理学、老年护理学均有着密切的关系。
三、课程基本要求内科护理学是一门临床护理专业课,既要以普通的医学原理作为内科护理学的理论基础,又要根据护理专业的特点以及不同护理对象的特殊情况,采取恰当的评估手段和护理措施。
因此,学习内科护理学的基本要求如下:1.知识要求:学生应重点掌握内科常见病、多发病的主要病因、临床特点及其治疗要点;理解常见病、多发病的发生机制,病理及病理生理改变过程;了解内科护理中各系统的专科操作及其护理。
2.能力要求:具有评判性思维能力;能对护理对象进行护理评估并分析,提出主要护理诊断和护理目标;同时,根据护理对象的主要护理诊断能提出相应的护理措施,并能对其进行健康教育;能判断病情变化,分析主要辅助检查结果。
3.素质要求:学生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和爱心与同情心,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与敬业精神,勇于探索、不懈努力的精神。
四、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第一章绪论一、教学目的与要求【掌握】1.护理程序内容及作用,护理诊断的概念及组成。
第一篇内科护理学第一章呼吸系统疾病患者的护理1.呼吸系统的结构与功能通气量①肺泡通气量(VA):指在吸气时每分钟进入肺泡进行气体交换的气量,又称有效通气量②最大通气量:以最快速度和尽可能最深的幅度进行呼吸时所测得的每分通气量2.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病因与护理措施病因本病主要是由病毒引起护理措施①适当休息,防止疲劳;②采取呼吸道隔离;③多饮水,做好口腔护理;④警惕并发症;⑤药物护理;⑥适当锻炼,增强体质3.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的辅助检查肺功能检查是判断气流受限的主要客观指标,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诊断、严重程度评价、疾病进展、预后及治疗反应等有重要意义。
4. 支气管哮喘患者的护理概念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由多种细胞(如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组胞、T 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呼吸道上皮细胞等)和细胞组分参与的呼吸道慢性炎症性疾病病因及发病机制常见的环境因素有:①吸入物:如尘螨、花粉、真菌、动物毛屑、二氧化硫、氨气等;②感染:如细菌、病毒、原虫、寄生虫等;③食物:如鱼、虾、蟹、蛋类、牛奶等;④药物:如普奈洛尔、阿司匹林等;⑤气候变化、运动、妊娠等临床表现①症状:哮鸣音的呼气性呼吸困难或发作性胸闷和咳嗽。
被迫采取坐位或呈端坐呼吸,干咳或咳大量白色泡沫痰,发绀等;②体征:广泛哮鸣音,呼气音延长辅助检查①血常规检查;②痰液检查;③呼吸功能检查:最大呼气流量(PEF)及其变异率测定PEF可反映呼吸道通气功能的变化治疗要点①脱离过敏原:是哮喘治疗最有效的方法。
②药物治疗:β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是控制哮喘急性发作的首选药物;茶碱类:为黄嘌呤类生物碱,是目前治疗哮喘的有效药物5.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的护理病因慢性支气管、肺疾病是引起肺心病的主要原因,其中,以COPD最多见发病机制肺动脉高压的形成:肺动脉高压形成是肺心病发生的先决条件。
治疗要点①急性加重期慎用镇静剂,镇静剂会抑制呼吸中枢;②控制感染;③氧疗:给予持续低流量、低浓度氧;④控制心力衰竭:对治疗无效的患者可选用利尿剂、强心药及血管扩张剂;⑤控制心律失常6.支气管扩张症患者的护理病因及发病机制支气管-肺组织感染和阻塞:婴幼儿麻疹、支气管肺炎、百日咳等感染是支气管-肺组织感染和阻塞所致的支气管扩张最常见的病因临床表现①慢性咳嗽伴大量脓痰;黄绿色脓痰每天可达数百毫升;②反复咯血辅助检查①痰涂片或细菌培养可发现致病菌;②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有助于诊断7.肺炎链球菌肺炎患者的护理概述是由肺炎球菌引起,临床最常见的肺炎类型,居社区获得性肺炎的首位临床表现有寒战、高热呈稽留热、胸痛、呼吸困难、咳嗽、咳痰。
内科护理学简答题主观题背诵第二章循环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1.心源性呼吸困难的类型及原因(1)劳力性呼吸困难:系因运动使回心血量增加,加重了肺淤血。
(2)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其发生机制包括:平卧位时国心血量增加,肺淤血加重:横膈高位,肺活量减少:夜间迷走神经张力增高,小支气管收缩等。
(2)端坐呼吸:为严重肺淤血的表现,即静息状态下病人仍觉呼吸困难,不能平母。
2.心源性呼吸困难的护理问题(I)气体交换障碍:与肺淤血、肺水肿或伴肺部感染有关。
(2)活动无耐力:与呼吸圈难所致能量消耗增加和机体缺氧状态有关。
3.心源性呼吸困难引起气体交换障碍的护理措施(1)休息与体位:病人有明显呼吸困难时应卧床休息。
劳力性呼吸困难者,应减少活动量。
对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者,应给予高枕位或半卧位。
对端坐呼吸者,可使用床上小桌,让病人扶桌休息,必要时双腿下垂。
(2)氧疗:对于有低氧血症者,纠正缺氧氧疗方法包括鼻导管吸氧、面罩吸氧、无创正压通气吸氧等。
(3)控制液体入量:病人24小时内液体入量控制在1500ml内为宜。
(4)心理护理:帮助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稳定病人情绪。
(5)密切监测病情变化。
4.心源性呼吸困难引起活动无耐力的护理措施(I)评估活动耐力。
(2)制订活动目标和计划。
(3)监测活动过程中反应。
(4)协助和指导病人生活自理:病人卧床期间加强生活护理,进行床上主动或被动的肢体活动,以持肌张力,預防下肢静脉血栓形成。
在活动耐力可及的范围内,鼓励病人尽可能生活自理。
(5)出院指导:指导病人在职业、家庭、社会关系等方面进行必要的角色调整。
5.心源性水肿发生机制及特点(1)水肿机制:①有效循环血量不足,肾血流量减少,肾小球滤过率降低,继发性醛固酮分泌增多,水钠潴留。
②体循环静脉压增高,毛细血管静水压增高,组织液回吸收减少。
③淤血性肝硬化导致蛋白质合成减少、胃肠道淤血导致食欲下降及消化吸收功能下降,继发低蛋白血症,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