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参考教案静脉采血标准化
- 格式:pdf
- 大小:5.95 MB
- 文档页数:35
静脉采血教案铜陵市立医院护理技能培训教案培训者童枝培训对象N1护士学时日期2014-8-21 培训方式示教+ 教学辅助手段(挂图、模型、幻灯、录像、多媒体等)培训项目名称静脉采血技术教学目的:建立静脉穿刺标准操作规程,确保静脉穿刺操作的正确性和规范性重点内容:掌握静脉采血标本的要求及采血顺序静脉采血的并发症及预防于处理难点内容:静脉采血的并发症及预防于处理参考资料:临床护理技术操作与质量评价临床护理技术操作并发症与应急处理操作规范四大准备1、护士准备:着装整齐,洗手,戴口罩,帽子2、评估患者:(1)询问、了解患者是否按照要求进行采血前准备,例如是否空腹等。
(2)评估患者局部皮肤及血管情况。
(3)评估病情、检查项目等。
3、物品准备:治疗盘、0.5%碘伏、无菌棉签、弯盘、试管、小垫枕、采血针4、环境准备:清洁、安静操作流程(1)核对医嘱,贴条形码于试管或血培养瓶上(2)备齐用物至床旁核对,解释静脉采血的目的、采血前后的注意事项,,取得合作(3)协助患者做好准备,取舒适体位(4)选择患者适宜的穿刺部位,按照无菌技术原则进行穿刺,右手持采血针头斜面向上,与皮肤成20o角刺入静脉,见回血后插入真空采血器,采血至刻度,上下颠倒3次摇匀血标本,依次留好标本。
抗凝管优先,分离试管及针头。
(5)松开止血带,以干棉签置穿刺点处迅速拔出针头,按压穿刺点及周围3-5分钟,至不出血为止(6)撤去止血带,再次核对(7)协助患者取舒适卧位,整理床单位(8)正确处理用物→洗手→记录,标本及时送见检四、护理安全提示(5分钟)1.若患者正在进行静脉输液、输血,不宜在同侧手臂采血。
2.在采血过程中,应当避免导致溶血的因素。
3.需要抗凝的血标本,应将血液与抗凝剂混匀。
五、并发症及预防1、皮下出血2、晕针或晕血3、误抽动脉血。
2023 静脉采血指南执行要点(完整版)
目标:
制定本指南的目标是为了提供合理、标准化的静脉采血操作指导,确保医务人员能够安全地执行静脉采血程序,从而最大程度地
减少并发症和错误。
适用范围:
本指南适用于所有从事静脉采血操作的医务人员,包括但不限
于医生、护士和实生。
要点:
1. 在进行静脉采血前,医务人员应仔细阅读患者的病历,了解
患者的病史、过敏史和特殊情况,以避免任何潜在的风险和并发症。
2. 采集静脉血液样本时,医务人员必须佩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设备,包括手套和口罩,以确保采血过程的卫生和安全。
3. 在选择采血部位时,应优先选择易于操作和容易触及的部位,例如上臂内侧,减少对患者的不适和疼痛。
4. 在准备采血时,医务人员应确保所有采血设备的清洁和消毒,以避免交叉感染和感染传播。
5. 在采集血液样本时,医务人员应使用适当的采血针和管,注
意遵循正确的插入和抽血技术,避免过度插入或损伤血管。
6. 采血程序完成后,医务人员应及时止血并覆盖伤口,确保患
者的伤口处于清洁和保护状态。
以上是2023年静脉采血指南的执行要点,医务人员在执行静
脉采血程序时应严格遵守以上要点以提高工作效率和减少潜在风险。
本指南仅为参考,具体操作需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执行,并应
与实验室的政策、规定和法律法规相一致。
请注意,本指南依据当前可靠的文献和实践经验编写,但具体
操作建议还需根据医疗机构的政策和规定进行调整。
关于本指南的
任何疑问或建议,请及时与相关部门进行沟通和反馈。
以上。
(实用版)静脉采血技术规范1. 简介静脉采血是临床检验和血液学诊断的重要手段之一。
为了确保采血过程的安全性、准确性和效率性,特制定本规范。
本规范涵盖了从采血前的准备工作到采血后的处理全过程,旨在为医护人员提供一套标准化、可操作的静脉采血流程。
2. 采血前的准备2.1 人员准备:采血人员应具备相关资质和培训,熟悉静脉采血的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
2.2 环境准备:采血室应保持清洁、宽敞、明亮,温度控制在20-24℃之间。
2.3 设备准备:采血针、采血管、血压计、消毒棉球、纱布、胶带等。
2.4 试剂准备:采血管内应预先加入适量的抗凝剂,确保血液与抗凝剂充分混合。
3. 采血操作流程3.1 患者准备:向患者解释采血过程,取得其合作。
患者取坐位,暴露穿刺部位。
3.2 选择静脉:根据患者的手臂状况选择合适的静脉,一般选择手臂内侧的隐静脉。
3.3 消毒:用消毒棉球对选定的静脉穿刺部位进行消毒,消毒范围为5cm×5cm。
3.4 穿刺:采血人员戴好手套,手持采血针,对准消毒后的静脉进行穿刺。
穿刺成功后,见回血,立即松开止血带。
3.5 采血:采血过程中,轻轻摇动采血管,确保血液与抗凝剂充分混合。
待采血量足够后,松开采血针,将血液沿管壁流入采血管中。
3.6 拔针:采血完成后,用纱布按压穿刺部位,待不出血后,取下采血针。
3.7 止血:用胶带固定采血管,对穿刺部位进行适当压迫,直至不出血。
3.8 样本处理:将采集到的血液样本按照实验室要求进行处理和运输。
4. 采血后的处理4.1 观察患者:采血后,观察患者有无不良反应,如晕血、过敏等,及时处理。
4.2 清理现场:整理采血器材,确保采血室干净整洁。
4.3 记录:记录采血情况,包括患者信息、采血时间、采血量等。
4.4 废物处理:按照医疗废物处理规定,对采血后的废物进行处理。
5. 注意事项5.1 采血前了解患者病史,避免在患者身体状态不佳时进行采血。
5.2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防止交叉感染。
健康管理中心静脉采血标准化流程静脉采血是利用针管在体检客户的体表浅静脉抽取一定量静脉血的方法。
静脉采血部位多选择肘部静脉、手背静脉、内踝静脉或者股静脉。
一、目的(1)为体检客户采集、留取静脉血标本,进行相关血液项目检查。
(2)协助临床疾病诊断,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3)早期筛查疾病,早发现,早治疗。
二、管理制度(1)查对制度:对每一位体检客户的信息、检查项目、血液标本都应执行好采血“三查七对”制度。
“三查”指查对体检客户信息,即采血前查对体检号、姓名、性别、年龄、照片;查对血标本,即采集血标本时查对体检号、姓名、采血试管、采血项目、日期;查对血标本与中央运输交接,即采集血标本后查对标本数量、标本种类、双签字确认。
“七对”指核对体检号、姓名、年龄、照片、采血项目、采血试管有效期及颜色,防止张冠李戴,漏采以及冒名顶替。
(2)医疗活动的质量和安全管理制度: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仔细评估血管,根据血管选择采血针,尽量减少因采血准备不充分而造成采血失败。
(3)抢救车管理制度:值班护士每日在采血工作开始前检查抢救车物品是否齐全,确保抢救药品及物品完整并在有效期内,保持随时备用状态,抢救车桌面保持干净整洁。
(4)标本交接制度:严格执行交接制度,与中央运输核对血液标本种类、数目,大小便标本数量,在登记本上登记并双方签名。
(5)血源性职业暴露的管理制度: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熟练业务技能,规范佩戴口罩、手套,正确丢弃锐器,如遇手套污染及时洗手并更换手套,被血液污染的台面、地面要及时用高效消毒剂擦拭,预防血源性职业暴露。
(6)不良事件的应急处理制度:不良事件(如晕针、晕血、低血糖、跌倒等),及时处理并密切观察,沟通解释,缓解体检客户的焦虑情绪,上报中心管理小组;保持采血室地面干净、防滑。
三、标准化流程(一)操作前准备(1)物资准备:一次性真空采血管(黄、红、蓝、紫、绿、灰)、持针器、采血针(直管、软管)、治疗巾、压脉带、弯盘、安尔碘、皮肤消毒液、速干手消毒液、胶布、棉签、口罩、手套、锐器盒、大小便杯、登记本、垃圾桶3个(生活垃圾桶、医疗垃圾桶、可回收物品垃圾桶)、紫外线消毒机。
静脉采血课件完整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小学科学教材第六单元第二章“人体生理活动”,具体包括静脉采血的相关知识。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简洁的文字,向学生介绍了静脉采血的目的、意义、方法和注意事项。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静脉采血的基本知识,知道其在医疗工作中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关爱生命、关注健康的意识,提高自我保健能力。
3. 通过对静脉采血的学习,培养学生观察、思考、交流和合作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静脉采血的基本知识和方法。
难点:静脉采血的注意事项和实际操作。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静脉采血模型、医用棉签、消毒液等。
学具:笔记本、彩色笔、练习册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一个医院里的静脉采血场景,让学生了解静脉采血的实际情况。
2. 知识讲解:利用PPT,详细讲解静脉采血的目的、意义、方法和注意事项。
3. 模型演示:用静脉采血模型进行实际操作,让学生直观地了解静脉采血的过程。
4. 随堂练习: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回答有关静脉采血的问题。
5.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静脉采血的注意事项,并分享给其他小组。
7. 课后作业:布置有关静脉采血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静脉采血1. 目的2. 意义3. 方法4. 注意事项七、作业设计1. 请简述静脉采血的目的和意义。
答案:静脉采血的目的在于获取患者的血液样本,进行各种检测和诊断。
静脉采血的意义在于为患者提供准确的医疗信息,帮助他们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
2. 请列举静脉采血的注意事项。
答案:静脉采血的注意事项包括:保持手臂清洁,避免手部运动;采血时保持安静,避免说话;采血后按压伤口,避免出血;采血后注意休息,避免剧烈运动。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讲解、演示和练习,让学生了解了静脉采血的基本知识和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氛围良好。
但也有部分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出现了一些问题,需要在课后进行个别辅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