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2020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
- 格式:pptx
- 大小:7.35 MB
- 文档页数:52
机密★启用前山东省2020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化学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Na 23 Cl 35.5 Fe 56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实验室中下列做法错误的是A.用冷水贮存白磷B.用浓硫酸干燥二氧化硫C.用酒精灯直接加热蒸发皿D.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金属钾的燃烧2.下列叙述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谷物发酵酿造食醋B.小苏打用作食品膨松剂C.含氯消毒剂用于环境消毒D.大气中NO2参与酸雨形成3.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基态X原子的电子总数是其最高能级电子数的2倍,Z可与X形成淡黄色化合物Z2X2,Y、W最外层电子数相同。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第一电离能:W>X>Y>Z B.简单离子的还原性:Y>X>WC.简单离子的半径:W>X>Y>Z D.氢化物水溶液的酸性:Y>W4.下列关于C、Si及其化合物结构与性质的论述错误的是A.键能C—C>Si—Si、C—H>Si—H,因此C2H6稳定性大于Si2H6B.立方型SiC是与金刚石成键、结构均相似的共价晶体,因此具有很高的硬度C.SiH4中Si的化合价为+4,CH4中C的化合价为-4,因此SiH4还原性小于CH4D.Si原子间难形成双键而C原子间可以,是因为Si的原子半径大于C,难形成p-p π键5.利用下列装置(夹持装置略)进行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用甲装置制备并收集CO2B.用乙装置制备溴苯并验证有HBr产生C.用丙装置制备无水MgCl2D.用丁装置在铁上镀铜6.从中草药中提取的calebin A(结构简式如下)可用于治疗阿尔茨海默症。
山东省2020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生物一、单选题1.经内质网加工的蛋白质进入高尔基体后,S酶会在其中的某些蛋白质上形成M6P标志。
具有该标志的蛋白质能被高尔基体膜上的M6P受体识别,经高尔基体膜包裹形成囊泡,在囊泡逐渐转化为溶酶体的过程中,带有M6P标志的蛋白质转化为溶酶体酶;不能发生此识别过程的蛋白质经囊泡运往细胞膜。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M6P标志的形成过程体现了S酶的专一性B.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参与溶酶体酶的合成C.S酶功能丧失的细胞中,衰老和损伤的细胞器会在细胞内积累D.M6P受体基因缺陷的细胞中,带有M6P标志的蛋白质会聚集在高尔基体内答案:D解析:进入高尔基体的蛋白质不能都被S酶作用带上M6P标志,体现了S酶的专一性,A正确;在内质网进行加工的蛋白质由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参与合成,B正确;溶酶体含有大量的水解酶,可以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S酶功能丧失的细胞中没有带有M6P 标志的蛋白质,不能产生溶酶体酶,衰老和损伤的细胞器会在细胞内积累,C正确;M6P受体基因缺陷的细胞中,带有M6P标志的蛋白质不会经高尔基体膜包裹形成囊泡并在囊泡内转化为溶酶体酶,但会经囊泡运往细胞膜,不会聚集在高尔基体内,D错误。
2.癌细胞即使在氧气供应充足的条件下也主要依赖无氧呼吸产生ATP,这种现象称为“瓦堡效应”。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瓦堡效应”导致癌细胞需要大量吸收葡萄糖B.癌细胞中丙酮酸转化为乳酸的过程会生成少量ATPC.癌细胞呼吸作用过程中丙酮酸主要在细胞质基质中被利用D.消耗等量的葡萄糖,癌细胞呼吸作用产生的NADH比正常细胞少答案:B解析:无氧呼吸消耗1分子葡萄糖只产生少量ATP,因此癌细胞要满足其生命活动,需大量吸收葡萄糖,A正确;无氧呼吸的第二阶段,丙酮酸转化为乳酸的过程中不生成ATP,无氧呼吸生成ATP的过程仅发生在第一阶段,B错误;无氧呼吸过程中丙酮酸转化为乳酸的场所为细胞质基质,C正确;癌细胞主要进行无氧呼吸,其产生NADH的过程仅发生在第一阶段,因此消耗等量的葡萄糖,癌细胞呼吸作用产生的NADH比正常细胞少,D正确。
绝密★启用前山东省2020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模拟卷)化学试题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座号填写在相应位置,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考生号和座号,并将条形码粘贴在指定位置上。
2.选择题答案必须使用2B铅笔(按填涂样例)正确填涂;非选择题答案必须使用毫米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S 32 Cl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乙醇汽油可以减少尾气污染B.化妆品中添加甘油可以起到保湿作用C.有机高分子聚合物不能用于导电材料D.葡萄与浸泡过高锰酸钾溶液的硅藻土放在一起可以保鲜【答案】C【解析】A选项,乙醇汽油可降低CO排放量,有效降低氮氧化物、酮类等污染物的浓度,减少尾气污染,A正确;B选项,甘油有吸湿性,添加到化妆品中有保湿作用,B正确;C选项,某些有机高分子聚合物可以做导电材料,比如聚乙炔,聚苯胺等,故C错误;D选项,葡萄在成熟过程中会释放出乙烯,高锰酸钾溶液可吸收乙烯,防止水果过度成熟或提早成熟,从而达到保鲜的目的,D正确。
2.某烯烃分子的结构简式为,用系统命名法命名其名称为,2,4-三甲基-3-乙基-3-戊烯 B. 2,4,4-三甲基-3-乙基-2-戊烯C. 2,2,4-三甲基-3-乙基-2-戊烯D. 2-甲基-3-叔丁基-2-戊烯【答案】B 【解析】可将键线式转换为碳的骨架形式,C CCCC=C CCCC①②③④⑤,选取含官能团(碳碳双键)的最长碳链为主链,从靠近官能团的一端(即右端)进行编号,最后按命名规则正确书写名称。
3.实验室提供的玻璃仪器有试管、导管、容量瓶、烧杯、酒精灯、表面皿、玻璃棒(非玻璃仪器任选),选用上述仪器能完成的实验是A.粗盐的提纯 B.制备乙酸乙酯C.用四氯化碳萃取碘水中的碘 D.配置mol·L-1的盐酸溶液【答案】B【解析】本题考点为物质的分离提纯、常见有机物的制备、的实验仪器的选择和基本实验操作。
2020年山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地理试题01滑坡体与地貌演化图1为某区域滑坡与地貌演化关系示意图。
读图完成1~2题。
1.推断图中滑坡体的滑动方向为A.由北向南 B.由西向东C.由西北向东南D.由东北向西南1.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地理图像的判读及滑坡相关知识,难度中等。
滑坡是指斜坡上的土体或者岩体,受河流冲刷、地下水活动、雨水浸泡、地震及人工切坡等因素影响,在重力作用下,沿着一定的软弱面,整体或分散地顺坡向下滑动的自然现象。
由此可知滑坡最核心的特征是顺坡下滑,由高到低,因此本题需判断地势,读图可知,东南部古河道曾是本区域海拔最低,或根据树枝状冲沟发育可推测西北地势较高,综上可确定滑坡体的移动方向为由西北向东南。
2.图中序号所示地理事象形成的先后顺序是A.②③④①B.②①③④C.③①④②D.③②①④2.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地理事物的形成过程,难度中等。
①为堰塞湖,应为堰塞体堵塞古河道在①处形成堰塞湖;②为滑坡掩埋的阶地,应为滑坡发生后被滑坡体掩埋;③为古河道,应为最先出现的;④为新河道,应为堰塞湖形成后,湖水不断上涨,在堰塞坝上侵蚀形成一条新的河流,综上,图中地理事象形成的过程为先有古河道③,然后滑坡掩埋古河道旁的阶地②,并且在其上游形成堰塞湖①,湖水不断上涨,侵蚀形成新河道④。
02农地流转家住北方某县的小王夫妇,效仿村里一些年轻人的做法,在自家5亩耕地上栽植了杨树后就外出打工了。
八年后,小王夫妇将已成材的杨树出售,获利24000元。
与原来种植粮食作物、蔬菜等相比,这些收入虽不丰厚,但他们还算满意。
据调查,该县耕地上栽植杨树的面积约占耕地总面积的10%,这种“农地杨树化”现象引起了有关专家的高度关注。
据此完成3~4题。
3.当地“农地杨树化”的主要原因是A.生态效益高 B.木材销路好C.劳动投入少 D.种树有补贴3.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农村土地利用方式改变的原因,难度较小。
材料中并未涉及与生态相关信息,北方地区风沙灾害较为严重,植树造林或许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但同时北方地区干旱缺水,杨树生长过程中需水量大,可能会加剧水资源短缺的问题,故小王夫妇主要考虑的并非生态效益,故排除A选项;材料中体现“将成材的杨树出售,获利24000元,收入虽不丰厚”说明通过销售木材获取收入,也并非其主要考虑因素,故排除B选项;材料中“小王夫妇效仿其他年轻人,在自家5亩耕地上栽植杨树后外出打工”,可知该夫妇栽植杨树的主要目的是外出打工,外出打工导致农村剩余劳动力短缺,同时小王夫妇也未进行土地流转,故选择了劳动力投入较少的杨树栽植,故选择C选项;材料中并未体现种树补贴,故排除D选项。
山东省2020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模拟卷)历史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座号填写在相应位置,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考生号和座号,并将条形码粘贴在指定位置上。
2.选择题答案必须使用2B铅笔(按填涂样例)正确填涂;非选择题答案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唐开元二十二年(734年)颁布诏令:“货物兼通,将以利用。
……自今以后,所有庄宅以(及)马交易,并先用绢布绫罗丝绵等,其余市价至—千以上,亦令钱物兼用。
违者科罪。
”该诏令在当时A.打破了原有交易规范B.抑制了土地兼并活动C.妨碍了商品经济发展D.顺应了经济发展趋势2.朱熹认为,家庭、家族的“冠婚丧祭仪章度数”隐含着“名分之守”“爱敬之实”。
他据此将古礼中繁琐的婚礼“六礼”简化为便于实行的“三礼”。
他这样做旨在A.推广儒家礼仪B.实现儒学生活化C.重塑儒家伦理规范D.巩固儒学主导地位3.乾隆元年修的《山东通志》改旧志的《赋役志》为《田赋志》,稍后修的《福建续志》也改《户役》为《户口》。
这些改动反映了清朝前期A.专制集权继续加强B.重农抑商政策日益弱化C.文化控制趋于严密D.人身依附关系渐趋松弛4.表1是有关太平天国时期妇女的部分史料。
由此可以判断太平天国表1A.废除了封建土地所有制B.基本上实现了男女平等C.冲击了社会成员的固有角色定位D.打破了封建礼教对妇女的束缚5.1902年,清政府官员铁良检阅安徽武备练军,见其“兵士多系举人、廪贡、秀之优秀分子”。
1905年12月22日《大公报》报道,有举人、秀才30多人“充当兵勇”。
由上述现象可知A.社会变动引发了价值观念变化B.维新变法解放了知识分子的思想C.西学传播开启了军队近代化D.科举制废除加速了社会阶层流动6.19世纪中期开始,求进步的中国人不断向西方学习。
山东省2020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生物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经内质网加工的蛋白质进入高尔基体后,S酶会在其中的某些蛋白质上形成M6P标志。
具有该标志的蛋白质能被高尔基体膜上的M6P受体识别,经高尔基体膜包裹形成囊泡,在囊泡逐渐转化为溶酶体的过程中,带有M6P标志的蛋白质转化为溶酶体酶;不能发生此识别过程的蛋白质经囊泡运往细胞膜。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M6P标志的形成过程体现了S酶的专一性aB.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参与溶酶体酶的合成C.S酶功能丧失的细胞中,衰老和损伤的细胞器会在细胞内积累D.M6P受体基因缺陷的细胞中,带有M6P标志的蛋白质会聚集在高尔基体内2.癌细胞即使在氧气供应充足的条件下也主要依赖无氧呼吸产生ATP,这种现象称为“瓦堡效应”。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瓦堡效应”导致癌细胞需要大量吸收葡萄糖B.癌细胞中丙酮酸转化为乳酸的过程会生成少量ATPC.癌细胞呼吸作用过程中丙酮酸主要在细胞质基质中被利用D.消耗等量的葡萄糖,癌细胞呼吸作用产生的NADH比正常细胞少3.黑藻是一种叶片薄且叶绿体较大的水生植物,分布广泛、易于取材,可用作生物学实验材料。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在高倍光学显微镜下,观察不到黑藻叶绿体的双层膜结构B.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不宜选用黑藻成熟叶片C.质壁分离过程中,黑藻细胞绿色加深、吸水能力减小D.探究黑藻叶片中光合色素的种类时,可用无水乙醇作提取液4.人体内一些正常或异常细胞脱落破碎后,其DNA会以游离的形式存在于血液中,称为cfDNA;胚胎在发育过程中也会有细胞脱落破碎,其DNA进入孕妇血液中,称为cffDNA。
近几年,结合DNA测序技术,cfDNA和cffDNA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应用。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可通过检测cfDNA中的相关基因进行癌症的筛查B.提取cfDNA进行基因修改后直接输回血液可用于治疗遗传病C.孕妇血液中的cffDNA可能来自于脱落后破碎的胎盘细胞D.孕妇血液中的cffDNA可以用于某些遗传病的产前诊断5.CDK1是推动细胞由分裂间期进入分裂期的关键蛋白。
秘密★启用前山东省2020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模拟卷)历史试题1. 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座号填写在相应位置,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考生号和座号,并将条形码粘贴在指定位置上。
2. 选择题答案必须使用2B铅笔(按填涂样例)正确填涂;非选择题答案必须使用毫米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 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唐开元二十二年(734 年)颁布诏令: “货物兼通,将以利用。
⋯自今以后,所有庄宅以(及)马交易,并先用绢布绫罗丝绵等,其余市价至一千以上,亦令钱物兼用。
违者科罪。
”该诏令在当时A. 打破了原有交易规范B. 抑制了土地兼并活动C. 妨碍了商品经济发展D. 顺应了经济发展趋势2. 朱熹认为,家庭、家族的“冠婚丧祭仪章度数”隐含着“名分之守”爱“敬之实”。
他据此将古礼中繁琐的婚礼“六礼”简化为便于实行的“三礼”。
他这样做旨在A. 推广儒家礼仪B. 实现儒学生活化C. 重塑儒家伦理规范D. 巩固儒学主导地位3. 乾隆元年修的《山东通志》改旧志的《赋役志》为《田赋志》,稍后修的《福建续志》也改《户役》为《户口》。
这些改动反映了清朝前期A. 专制集权继续加强B. 重农抑商政策日益弱化C. 文化控制趋于严密D. 人身依附关系渐趋松弛4. 表1 是有关太平天国时期妇女的部分史料。
由此可以判断太平天国A. 废除了封建土地所有制B. 基本上实现了男女平等C. 冲击了社会成员的固有角色定位D. 打破了封建礼教对妇女的束缚年,清政府官员铁良检阅安徽武备练军,"见其“多系举人、廪贡、秀オ之优秀分子” 1905年12月22日《大公报》报道,有举人,秀才30多人“充当兵勇”。
山东省2020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模拟卷)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2019年是世界上首次实现元素人工转变100周年。
1919年,卢瑟福用氦核轰击氮原子核,发现产生了另一种元素,该核反应方程可写为:{H e + ^N m^X+^Y。
以下判断正确的是A . m=16, n=1B . m=17, n=1C. m=16, n=0 D . m=17, n=02. 如图所示,水平放置的封闭绝热气缸,被一锁定的绝热活塞分为体积相等的a、b两部分。
已知a部分气体为1mol氧气,b部分气体为2mol氧气,两部分气体温度相等,均可视为理想气体。
解除锁定,活塞滑动一段距离后,两部分气体各自再次达到平衡态时,它们的体积分别为V a、V b,温度分别为T a、T b。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V a>V b, T a>T bB . V a>V b , T a<T bC. V a<V b, T a<T b D . V a<V b , T a>T b3. 我国自主研制的绞吸挖泥船天鲲号”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若某段工作时间内,天鲲号的泥泵输出功率恒为1X104kw,排泥量为1.4m3/s,排泥管的横截面积为0.7m2。
则泥泵对排泥管内泥浆的推力为A. 5 XI05 6NB. 2 X107NC. 2 X109ND. 5XI09N4•某一列沿x轴传播的简谐横波,在t T时刻的波形图如图所示,P、Q为介质中的两4质点,质点P正在向动能增大的方向运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B. t4时刻,Q比P的速度大C. t3T时刻,Q到达平衡位置452019年10月28日发生了天王星冲日现象,即太阳、地球、天王星处于同一直线。
此时是观察天王星的最佳时间。
已知日地距离为R0,天王星和地球的公转周期分别为T和T0,则天王星与太阳的距离为D. t3T时刻,P向y轴正方向运动4射电子,沿垂直于平行板电容器极板的方向,场后,至U 达右侧极板时速度刚好为零。
山东省2020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物理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山东省2020年)一质量为m的乘客乘坐竖直电梯下楼,其位移s与时间t的关系图像如图所示。
乘客所受支持力的大小用F.N表示,速度大小用v表示。
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以下判断正确的是A. 0〜t*寸间内,v增大,F N>mgB.11~12时间内,v减小,F.N<mgC.12〜13时间内,v增大,F N<mgD.12〜13时间内,v减小,F N>mg2.(山东省2020年)氚核3H发生P衰变成为氮核2He。
假设含氚材料中H发生P衰变产生的电子可以全部定向移动,在3.2x 104 s时间内形成的平均电流1为5.0x 10-8 Ao已知电子电荷量为1.6x 10-19 C,在这段时间内发生P衰变的氚核3H的个数为1A. 5.0 x 1014B. 1.0 x 1016C. 2.0 x 1016D. 1.0 x 10183.(山东省2020年)双缝干涉实验装置的截面图如图所示。
光源S到S「S2的距离相等,O 点为S「S2连线中垂线与光屏的交点。
光源S发出的波长为入的光,经S1出射后垂直穿过玻璃片传播到O点,经S2出射后直接传播到O点,由S1到O点与由S2到O点,光传播的时间是差为A t。
玻璃片厚度为10入,玻璃对该波长光的折射率为1.5,空气中光速为c,不计5.(山东省2020年)图甲中的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比n 1:n2=22:3,输入端a、b所接电压M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
灯泡L的电阻恒为15。
,额定电压为24 V。
定值电阻R 1=10 Q、R2=5 Q,滑动变阻器R的最大阻值为10 Q。
为使灯泡正常工作,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应调节为22072 *2 3 必10、A.1 QB.5 QC. 6 QD.8 Q6.(山东省2020年)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从状态a开始,”经a - b、b - c、c - a三个过程后回到初始状态a,其p-V图像如图所示。
山东省2020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模拟卷)地理试题2020.5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座号填写在相应位置,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考生号和座号,并将条形码粘贴在指定位置上。
2.选择题答案必须使用2B铅笔(按填涂样例)正确填涂;非选择题答案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在每题所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T镇是我国最大的葫芦种植、加工基地,葫芦种植加工历史已有2000多年。
T镇的葫芦雕刻工艺于2008年被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葫芦产品深受国内外广大消费者喜爱(图1)。
大学生安迪参加暑期社会实践,对家乡T镇的葫芦产业进行调研,发现早期葫芦种植主要集中在T镇,近几年逐渐向周边乡镇扩散,葫芦产业由传统加工产业向新型创意产业转化。
据此完成1~3题。
1.雕刻葫芦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主要因其A.文化内涵丰富B.产品用途广泛C.价格低廉D.经久耐用2.葫芦种植逐渐向周边乡镇扩散,有利于周边乡镇图1 雕刻葫芦A.生态环境保护B.农民收入增加C.产业结构优化D.城镇化水平提高3.影响T镇葫芦产业向新型创意产业转化的主要因素是A.交通条件B.原材料C.研发投入D.劳动力数量胡杨是亚洲中部荒漠区分布最广的乔木树种之一。
我国绿洲胡杨林分布面积居世界第一,主要分布在新疆、青海等地的绿洲中。
某研究团队对1960—2015年南疆和柴达木绿洲胡杨林进行了对比研究,绘制了两地胡杨生长季起止日年际变化图(图2)。
据此完成4~5题。
4.1960—2015年两地胡杨年生长期变化趋势是 A .南疆的延长,柴达木的缩短 B .均延长 C .南疆的缩短,柴达木的延长 D .均缩短 5.影响两地胡杨多年平均生长期差异的主要因素是A .纬度B .经度C .土壤D .海拔新疆和田市吉亚乡地处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为了比较不同防护林种的防风效果,该乡气象站研究人员在本乡流沙区和不同防护林带内布设了4个气象观测站,获取了距地面不同高度的风速数据(图3)。
山东省2020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全国新高考Ⅰ卷)整理:杨环宇一、选择题下图为某区域滑坡与地貌演化关系示意图。
读图完成1-2题。
1.推断图中滑坡体的滑动方向为 A.由北向南 B.由西向东 C.由西北向东南 D.由东北向西南【解析】根据图中指向标,结合图例可以推断,滑坡体边界位于西北且向西北方向凸出,被掩埋的古河道的河流阶地位于东南部,据此可以推断滑坡体的滑动方向是由西北向东南(古冲沟走向更多为西北—东南,可知古地势为西北高、东南低)。
答案C2.图中序号所示地理事象形成的先后顺序是A.②③④①B.②①③④C.③①④②D.③②①④【解析】图中所示序号中最先有古河道,根据上题分析可知,该区域滑坡体自西北向东南方向滑动,滑坡体掩埋了部分河流阶地,同时,滑坡体阻塞了古河道,形成古堰塞湖,之后堰塞体垮塌,形成新的河道,因此图中所示序号发生的先后顺序为③②①④。
答案D家住北方某县的小王夫妇,效仿村里一些年轻人的做法,在自家5亩耕地上栽植了杨树后就外出打工了。
八年后,小王夫妇将已成材的杨树出售,获利24000元。
与原来种植粮食作物、蔬菜等相比,这些收入虽不丰厚,但他们还算满意。
据调查,该县耕地上栽植杨树的面积约占耕地总面积的10%,这种“农地杨树化”现象引起了有关专家的高度关注。
据此完成3-4题。
3.当地“农地杨树化”的主要原因是 A.生态效益高 B.木材销路好 C.劳动投入少 D.种树有补贴【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当地年轻人在自家耕地上栽种杨树之后外出务工,几年后待杨树成材后出售,从而获得一定的经济收入,这个过程中劳动投入少,还可以兼顾务工(且以务工为主),所以“农地杨树化”现象突出,并不是因为其生态效益高或是木材销路好,C正确,AB错;材料中并无信息表明种树有补贴,D错。
答案C4.针对“农地杨树化”引起的问题,可采取的措施是A.加大开荒力度B.增加木材进口C.增加粮食进口D.鼓励农地流转【解析】根据材料“该县耕地上栽植杨树的面积约占耕地总面积的10%”可知,“农地杨树化”使得耕地资源造成一定的浪费,可通过鼓励农地流转,一方面,当地农民可在耕地流转过程中获得一定的收入,另一方面,通过实行农地流转,可减少耕地资源的浪费,D正确;当地年轻劳动力外出务工,农村劳动力不足,部分耕地弃耕,因此才会出现“农地杨树化”的现象,并非当地耕地不足(所以无加大开荒力度的必要),也不是当地木材不足或粮食缺口,ABC错误。
山东省2020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模拟卷)生物试题(二)一、选择题1.2019年世界水日”的宣传主题为Leaving no one behind ”(不让任何一个人掉队)。
下列有关生物体内水的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中的自由水可在细胞中流动,是良好的溶剂B.水在病变细胞中以结合水和自由水的形式存在C.核糖体在代谢过程中能够产生水D.冬季,植物体内自由水相对含量增多【答案】D2.下图表示某酶的作用模式图。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该酶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或核糖核甘酸B.该酶的活性受温度和pH的影响C.该酶催化的过程中有氢键的形成和断开D该酶不能催化蛋白质或脂肪水解3.下列有关人体细胞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细胞分化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细胞种类会增多B.衰老的细胞表现为大多数酶活性降低,细胞核体积增大C.衰老细胞的染色质收缩有利于RNA的合成D.石棉和黄曲霉毒素是相同类型的致癌因子【答案】C4.动物的昼夜节律与周期基因密切相关,该基因的表达及调控过程如图所示,其编码的蛋白PER在夜间累积而在白天降解。
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①过程中游离的核糖核甘酸之间通过磷酸二酯键相互连接B.②过程中一个mRNA分子能翻译出多个PER蛋白C.周期基因的表达与调控可能发生在下丘脑的某些细胞中D. TIM与PER的结合物会影响核糖体在mRNA上的移动【答案】D5.人类B型地中海贫血症的病因是血红蛋白中的珠蛋白B链发生了缺损,该病是一种单基因遗传病,B珠蛋白基因有多种突变类型。
甲患者的B链17〜18位缺失了赖氨酸、缴氨酸;乙患者的B珠蛋白基因中发生了一个碱基对的替换,导致B链缩短。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通过染色体检查可明确诊断出该病的携带者和患者B.控制甲、乙患者贫血症的基因在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上C.甲患者B链氨基酸的缺失是基因中碱基对不连续缺失所致D.乙患者基因突变位点之后的碱基序列都发生了改变【答案】B6.细胞自噬就是细胞组成成分降解与再利用的基本过程。
【精品】山东省2020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模拟卷)历史试题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座号填写在相应位置,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考生号和座号,并将条形码粘贴在指定位置上。
2.选择题答案必须使用2B铅笔(按填涂样例)正确填涂;非选择题答案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表1是考古发掘的战国时期部分墓葬信息表。
它反映出当时注:*表示该数据是最小值;?表示没有相关信息。
A.墓葬规制严整B.等级制度消亡C.贵族阶层没落D.社会变动剧烈2.汉武帝时出现了“民不益赋而天下用饶”的情形。
这主要是由于A.经济控制加强增加了政府收入B.丝绸之路开辟促进了贸易发展C.王国问题解决稳定了经济秩序D.疆域开拓扩大了税收来源3.《北史》载:“(北)魏之先,出自黄帝轩辕氏。
”《辽史》载:“炎帝氏、黄帝氏子孙众多……辽本炎帝之后。
”这些记述体现出A.国家统一的历史趋势B.尊宗敬祖的宗法观念C.多元一体的认同意识D.家国同构的政治理念4.明代后期,政府改革工匠服役制度,允许部分工匠纳银代役,纳银之后由官府以银雇工。
这一举措A.提高了官营手工业的竞争力B.解决了政府的财政危机C.使白银成为法定货币D.适应了商品经济发展5.清初思想家唐甄称:“立国之道无他,惟在于富。
……夫富在编户,不在府库。
若编户空虚,虽府库之财积如丘山,实为贫国,不可以为国矣。
”这反映出他主张A.加强户籍管理B.国富寓于民富C.保护小农经济D.减免民众赋税6.整个19世纪下半期,在华各类外商企业中,华商附股现象极其普遍。
如1862年创办的美商旗昌轮船公司,其100万两开业资本中有六七十万两是华人投资。
山东省2020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模拟)物理试题本试卷共18题,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
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1905年爱因斯坦提出光子假设,成功地解释了光电效应,因此获得192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下列关于光电效应的描述正确的是()A.只有入射光的波长大于金属的极限波长才能发生光电效应B.金属的逸出功与入射光的频率和强度无关C.用同种频率的光照射发生光电效应时,逸出的光电子的初动能都相同D.发生光电效应时,保持入射光的频率不变,减弱入射光的强度,从光照射到金属表面到发射出光电子的时间间隔将明显增加2、现在骑自行车已成为一种流行的运动,山地车更是受到人们的青睐。
山地自行车前轮有气压式减震装置,其原理如图所示,随着路面的颠簸,活塞A上下振动,在气缸内封闭的气体的作用下,起到减震的目的。
缸内气体可视为理想气体,如果路面不平,下列关于该减震装置的说法正确的是()A. A迅速下压时气缸内的气体温度不变B. A 迅速下压时气缸内的气体压强增大C.A 下压后被迅速反弹时气缸内气体内能增大D. A 下压后被迅速反弹时气缸内每个气体分子的速率均减小3、如图所示,均匀磁场中有一由半圆弧及其直径构成的导线框,半圆直径与磁场边缘重合;磁场方向垂直于半圆面(纸面)向里,磁感应强度大小为0B .使该线框从静止开始绕过圆心O 、垂直于半圆面的轴以角速度ω匀速转动半周,在线框中产生感应电流。
历史试题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座号填写在相应位置,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考生号和座号,并将条形码粘贴在指定位置上。
2.选择题答案必须使用2B铅笔(按填涂样例)正确填涂;非选择题答案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唐开元二十二年(734年)颁布诏令:“货物兼通,将以利用。
…自今以后,所有庄宅以(及)马交易,并先用绢布绫罗丝绵等,其余市价至一千以上,亦令钱物兼用。
违者科罪。
”该诏令在当时A.打破了原有交易规范B.抑制了土地兼并活动C.妨碍了商品经济发展D.顺应了经济发展趋势2.朱熹认为,家庭、家族的“冠婚丧祭仪章度数”隐含着“名分之守”“爱敬之实”。
他据此将古礼中繁琐的婚礼“六礼”简化为便于实行的“三礼”。
他这样做旨在A.推广儒家礼仪B.实现儒学生活化C.重塑儒家伦理规范D.巩固儒学主导地位3.乾隆元年修的《山东通志》改旧志的《赋役志》为《田赋志》,稍后修的《福建续志》也改《户役》为《户口》。
这些改动反映了清朝前期A.专制集权继续加强B.重农抑商政策日益弱化C.文化控制趋于严密D.人身依附关系渐趋松弛4.表1是有关太平天国时期妇女的部分史料。
由此可以判断太平天国A.废除了封建土地所有制B.基本上实现了男女平等C.冲击了社会成员的固有角色定位D.打破了封建礼教对妇女的束缚5.1902年,清政府官员铁良检阅安徽武备练军,"见其“多系举人、廪贡、秀オ之优秀分子”。
1905年12月22日《大公报》报道,有举人,秀才30多人“充当兵勇”。
由上述现象可知A.社变动引发了价值观念变化3.维新变法解放了知识分子的思想C.西学传播开启了军队近代化D.科举制废除加速了社会阶层流动6.19世纪中期开始,求进步的中国人不断向西方学习。
⼭东省2020年普通⾼中学业⽔平等级考试(模拟卷)物理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单项选择题:本题共8⼩题,每⼩题3分,共24分。
1.C2.C3.B4.A5.A6.D7.B8.D ⼆、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题,每⼩题4分,共16分。
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9.AB10.CD11.BC12.BD三、⾮选择题:本题共6⼩题,共60分。
13.(6分)(1)2.002(1分),0.501(1分);(2)c(2分);(3)a(1分),d(1分)。
14.(7分)(1)×10(1分),70(数值在69~71之间均正确)(1分);(2)a(1分),d(1分),图丁(1分),⼩于(1分),电压表分流(电流测量值⼤于真实值,意思正确均得分)(1分)。
15.(8分)解:(1)设⻜机在地⾯滑⾏时加速度的⼤⼩为a,由运动学公式得v12=2ax①设滑⾏过程中所受阻⼒为F阻,由⽜顿第⼆定律得F-F阻=ma②联⽴①②式,代⼊数据得F=4×105N③(2)设⻜机离地时的功率为P,由功率的表达式得P=F v1④由动能定理得⑤联⽴③④⑤式,代⼊数据得=1.898×1010J⑥评分标准:①③④⑥式各1分,②⑤式各2分。
16.(9分)解:(1)由折射定律得①代⼊数据得!=37o②(2)由⼏何关系得③代⼊数据得v=0.4m/s④(3)减⼩⑤评分标准:②④式各1分,①⑤各2分,③式3分。
17.(14分)解:(1)设碰撞前滑块C的加速度⼤⼩为,运动的距离为,由⽜顿第⼆定律得①由运动学公式得②③联⽴①②③式,代⼊数据得④(2)设A、B碰撞前A的速度⼤⼩为v A,C的速度⼤⼩为v C,由运动学公式得⑤⑥设碰撞后A、B的速度⼤⼩为v AB,由动量守恒定律得⑦设A、B、C最终的共同速度⼤⼩为,由动量守恒定律得⑧设碰撞后C相对A、B⻋发⽣的相对位移为L x,由能量守恒定律得⑨联⽴①⑤⑥⑦⑧⑨式,代⼊数据得,L x<Δx所以滑块C不能滑到B⻋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