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皮质激素在肾脏病中应用
- 格式:ppt
- 大小:235.50 KB
- 文档页数:35
糖皮质激素在肾脏疾病的应用糖皮质激素是由肾上腺皮质束状带合成和分泌的一类激素的总称,其代表是皮质醇(氢化可的松)。
正常人体每天皮质醇的分泌量约10-20mg,由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通过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控制,具有昼夜节律,其血液浓度在凌晨时最低,入睡后3~5h开始上升,清晨醒后(上午8点左右)达到高峰,此后有趋于下降。
糖皮质激素分子结构的微小改变会对其作用产生很大影响。
糖皮质激素的基本结构是由21个碳原子组成的固醇结构,泼尼松、泼尼松龙、甲泼尼龙、地塞米松的C1=C2为双键结构,使糖皮质激素作用增强而盐皮质激素作用下降,抗炎作用增加。
氢化可的松则无C1=C2结构。
C6位甲基化(如甲泼尼龙),可使亲脂性增加,组织渗透性提高,从而使药物能够快速到达作用靶位,起效迅速、抗炎活性增加。
另外,C位羟基化(泼尼松龙、甲泼尼龙和11氢化可的松等)则为活性形式,无需肝脏转化,肝脏疾病时使用一方面不会增加肝脏负担,另一方面也不会因肝脏转化减少而影响药物的作用;泼位尚未羟基化,必须通过肝脏转化,在尼松则C11肝功能损害时应避免使用。
地塞米松C位氟化,9虽然抗炎活性增强,但对HPA轴抑制增加,肌肉毒性增加,而泼尼松、泼尼松龙、甲泼尼龙则无氟化。
糖皮质激素的种类和特点(四)目前,在肾脏病临床治疗上最为常用的是中效糖皮质激素制剂,即泼尼松、泼尼松龙、甲泼尼龙。
其中甲泼尼龙具有以下药理学特性和优点,是较为理想的糖皮质激素制剂之一。
糖皮质激素是治疗肾小球疾病,尤其是伴有肾病综合症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的最常用和有效的药物,激素不仅提高患者缓解率,能长期维持肾功能稳定提高患者生存率。
治疗肾小球疾病的机理抑制炎症反应减少炎症部位白细胞聚集抑制促炎症因子1L-1、2L-8、淋巴毒素β上调抑制炎症因子TGF-β、IL-10降低血管通透性。
抑制炎症因子的生成免疫抑制与激素治疗反应有关的概念1.缓解尿蛋白转阴或微量(<0.3g/d)保持3天以上。
内科治疗肾病的方法肾脏是人体重要的器官之一,担负着排泄代谢产物、水电解质调节、促进红细胞生成等功能。
然而,在现代生活方式和环境污染的共同作用下,肾脏问题日益增多,肾病已成为世界范围的公共卫生问题。
内科治疗肾病是一种非侵入性的治疗方法,它通过药物治疗和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辅助肾脏恢复功能,减轻患者的症状和病情。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内科治疗肾病的方法。
一、药物治疗1. 糖皮质激素:糖皮质激素是目前治疗多种肾病的常用药物,如肾小球肾炎、膜性肾病等。
该类药物可以抑制炎症反应,减轻肾脏损伤,同时调节免疫系统功能,从而达到治疗肾病的效果。
2. 免疫抑制剂:免疫抑制剂主要用于治疗自身免疫性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肾炎、IgA 肾病等。
它可以抑制异常的免疫反应,减少免疫复合物在肾脏中的沉积,减轻肾脏炎症和损伤。
3. 血压控制药物:高血压是肾病常见的临床表现之一,合理控制血压对于保护肾脏功能至关重要。
常用的血压控制药物有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钙通道阻滞剂等,这些药物可以通过降低血压和减少肾小动脉收缩,保护肾脏免受高压的损害。
二、饮食控制1. 低盐饮食:摄入过多的盐分会导致体内水分潴留,加重肾脏负担。
因此,采用低盐饮食对于肾病患者非常重要。
建议限制食盐的摄入量,减少加工食品和咸味食品的摄入。
2. 限制蛋白质摄入:适量控制蛋白质的摄入对于患有肾病的患者来说是必要的,这样可以减轻肾脏的负担。
一般来说,每天摄入的蛋白质量应根据肾脏功能的严重程度而定,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合理的蛋白质控制。
3. 补充足够的水分:适量饮水有助于保持尿液的稀释,减少尿毒症物质对肾脏的刺激。
但需要注意的是,如果伴有严重的水潴留,应遵医嘱适当限制饮水量。
三、生活习惯调整1. 戒烟限酒:烟酒对肾脏具有明显的损害作用,可以导致肾血管收缩和肾小球受损。
因此,戒烟限酒非常重要,有助于改善肾脏病变。
2. 积极锻炼:适当的体育锻炼可以提高心肺功能和免疫力,改善血液循环,有助于促进肾脏排毒功能,减缓肾脏病变进程。
糖皮质激素在肾脏疾病中的应用糖皮质激素是治疗免疫性肾脏疾病的主要药物,具有强大的抗炎和免疫抑制作用,在肾脏病临床治疗中应用甚广。
但其种类繁多,使用不当会造成严重的不良反应,因此,有必要严格掌握其适应证,并规范糖皮质激素的临床使用。
一、糖皮质激素在肾脏疾病中的适应症二、糖皮质激素的应用方法糖皮质激素的种类繁多,可根据半衰期不同分成短效、中效和长效三种。
在肾脏病临床治疗上最为常用的是中效糖皮质激素制剂,即泼尼松、泼尼松龙、甲泼尼龙。
口服用药:成人口服剂量一般不超过1mg/kg泼尼松(龙)(最大剂量不超过80mg/d)或甲泼尼龙0.8mg/kg/d。
建议清晨一次顿服,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对HPA轴的抑制作用。
逐步减量,减量时也可采取隔日清晨顿服。
静脉用药:严重水肿时,因胃肠道水肿影响糖皮质激素的吸收,可采用静脉用药。
病情严重时也可应用甲泼尼龙静脉冲击治疗,剂量0.5-1.0g/d×3天,必要时重复1-2个疗程。
三、糖皮质激素在常见肾脏疾病中的应用原则——“足量,慢减,长期维持”起始剂量足首选药物泼尼松为1.0 mg/(kg.d)做为起始剂量,口服8周,必要时延长至l2周。
减量缓慢通常大剂量激素使用8周后,便须减量,每周减量为原先每日剂量的5%~10%。
至0.4~0.5 mg/(kg·d)时,2日药量相加,改为隔日凌晨顿服,以减轻激素不良反应。
当剂量减至20 m~/d左右时症状易复发,则减药更应缓慢,剂量越小,减量宜越慢。
维持时间长最后以最小有效剂量(10 m d)作为维持量再服6个月至1年或更长,也采用隔日凌晨顿服法。
四、糖皮质激素治疗反应的判断在肾病综合征时,根据应用激素后患者蛋白尿量的变化判断治疗反应。
●激素敏感:足量泼尼松(龙)1mg/kg/d或甲泼尼龙0.8mg/kg/d治疗8周内连续三天尿蛋白<0.3g/24h。
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患者对糖皮质激素的治疗反应较慢,判断激素疗效的时间可延长到16周。
肾病综合征激素治疗方案1. 引言肾病综合征是一种以蛋白尿、水肿和低蛋白血症为特征的疾病群,其中最常见的类型是原发性肾病综合征。
激素治疗在肾病综合征的治疗中具有重要的地位,能够抑制免疫反应,减轻炎症反应,从而改善患者的症状和预后。
本文将介绍肾病综合征激素治疗的方案以及注意事项。
2. 治疗方案2.1 激素选择在肾病综合征的激素治疗中,最常用的药物是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龙。
糖皮质激素具有抗炎、免疫调节和抗过敏作用,能够有效减轻肾小球的炎症反应,并抑制免疫反应,从而减少蛋白尿和水肿。
2.2 使用剂量根据患者的年龄、体重、病情的严重程度以及肾功能等因素,确定激素的使用剂量。
起始剂量一般为每日1-2mg/kg,最大剂量一般不超过60mg/d。
治疗开始后根据患者的病情和治疗反应,逐渐减少剂量,直至最小有效维持剂量。
需要注意的是,在减量过程中,应定期检查尿蛋白定量,以确保治疗效果的稳定。
2.3 治疗时间糖皮质激素治疗的时间一般为6-12个月,根据患者的治疗反应和病情变化,可适当延长或缩短治疗时间。
在治疗结束后,患者应定期复查肾功能和尿蛋白定量,以及相关的免疫学指标,如C3、C4等。
2.4 联合使用免疫抑制剂在某些情况下,单独使用激素可能无法控制病情,此时可以考虑联合使用免疫抑制剂,如环磷酰胺、甲氨蝶呤等。
联合使用免疫抑制剂可以增强治疗效果,但也增加了不良反应的风险,因此在使用免疫抑制剂时需要特别注意药物的剂量和监测药物浓度。
2.5 特殊人群的治疗考虑对于老年患者、儿童、孕妇和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激素治疗需要特别注意。
在使用剂量时要谨慎选择,并密切监测病情和药物的副作用。
3. 注意事项3.1 药物副作用激素治疗可能会引起一系列的不良反应,包括免疫抑制、糖尿病、高血压、骨质疏松、胃溃疡等。
患者在治疗期间需要定期进行相关检查,如血糖、血压、肝肾功能等。
3.2 感染风险激素治疗可能会增加感染的风险,特别是口服激素。
因此,患者在治疗期间应避免接触病毒和细菌,注意个人卫生,并定期进行相关的免疫学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