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西南冷凉高地地区绿色食品苹果生产操作规程
- 格式:doc
- 大小:114.00 KB
- 文档页数:13
绿色食品生产操作规程的主要内容第一篇:绿色食品生产操作规程的主要内容绿色食品生产操作规程的主要内容绿色食品生产操作规程包括农产品种植、畜禽饲养、水产养殖和食品加工等操作规程。
一、种植业操作规程种植业的操作规程系指农作物的播种、施肥、浇水、喷药及收获等各个生产环节中必须遵守的规定。
其无公害生产控制的主要内容是:(1)植保方面,农药的使用在种类、使用浓度、时间、残留量方面都必须符合《生产绿色食品的农药使用准则》;(2)作物栽培方面,肥料的使用必须符合《生产绿色食品的肥料使用准则》,化学合成的肥料和化学合成生长调节剂的使用,必须限制在不对环境和作物质量产生不良后果、不使作物产品有毒物质残留积累到影响人体健康的限度内。
有机肥的施用量必须达到保持或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的程度;(3)品种选育方面,选育的品种尽可能地适应当地土壤和气候条件,并对病虫害有较强的抵抗力。
二、畜牧业生产操作规程畜牧业生产的操作规程系指:畜禽在选种、饲养、防治疾病等环节必须遵守的规定。
其无公害生产控制的主是:(1)必须饲养适应当地生长条件的种畜种禽;(2)饲料原料应主要来源于无公害区域内的草场和种植基地,饲料添加剂的使用必须符合《生产绿色食品的饲料添加剂使用准则》;(3)畜禽房舍内不得使用毒性杀虫、灭菌、防腐药物;(4)不可对主畜禽使用各类化学合成激素、化学合成促生长素、有机磷和有机药物,兽药的使用必须符合《生产绿色食品的兽药使用准则》。
三、水产养殖业操作规程水产养殖过程中的绿色食品生产操作规程,要求养殖用水必须达到绿色食品要求的水质标准,鱼虾等水生物的饵料,其固体成分应主要来源于无公害生产区域。
四、食品加工操作规程食品加工的绿色食品生产操作规程,要求食品加工过程中,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必须符合《生产绿色食品的食品添加剂使用准则》,不能使用国家明令禁用的色素、防腐剂、品质改良剂等添加剂。
允许使用的要严格控制用量,禁用糖精及人工合成添加剂。
食品生产加工过程、包装材料的选用、产品流通媒介都要具备安全无污染条件。
绿色食品苹果生产技术规程一、使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东港区绿色苹果的生产。
二、园地选择1、产地选择产地应选择在生态环境良好、不(或不直接)受工业“三废”及农业、城镇生活、医疗废弃物污染的农业生产区域,并远离城市、公路、机场、车站、码头等交通要道,以避免有害物质的污染。
基地土壤结构适宜、理化性状好、土壤肥沃,有机质含量在1.0%以上。
土层深厚,活土层在60cm以上。
地下水位在1.5米以下。
土壤PH值在6.0-7.5,总盐量在0.3%以下的轻壤或沙壤地,地力中等以上,不内涝、不高燥,并且具有可持续生产能力的农业生产区域。
2、产地环境空气质量要求绿色食品苹果产地环境空气质量符合GB3095-82要求。
产地周围生态条件良好,远离污染。
3、产地农田灌溉水质量要求地表水环境质量符合GB3838-2002要求,生产用水质量符合GB5084-1992要求。
PH值在5.5-8.5之间,灌溉用水或上游水没有对产地构成污染威胁的污染源。
4、土壤环境质量要求土壤环境质量符合GB15618要求。
土壤背景值正常,产地无重金属矿山,土壤中无超标农药残留。
5、气候条件年平均气温8-14℃,绝对低温不低于-25℃。
1月平均气温不低于-10℃。
年降雨量300-800mm。
三、栽植技术按NY/T441-2001的5.1-5.6执行,即先整地,按行株距挖深宽0.8-1.0米的栽植穴,沟穴低填厚30cm左右的作物秸秆。
挖出的表土与足量有机肥、磷肥、钾肥混匀,回填沟中。
待填至低于地面20cm后,灌水浇透,使土沉实,然后覆上一层表土保墒。
栽植时,在栽植穴内按株距挖深宽30cm的栽植穴。
将苗木放人穴中央,舒展根系,扶正苗木,纵横成行,边填土边提苗、踏实。
填土完毕在树苗周围做直径1米的树盘,立即灌水,浇透后覆盖地膜保墒。
栽植时间一般在春季进行。
栽植深度,实生砧苗木的接口略高于地面;营养系矮化、半矮化中间砧苗木约有二分之一长度的中间砧埋于地下;营养系矮化、半矮化自根砧苗木的接口应高出地面l0cm以上,春栽苗栽植后立即定干,定干后,采取适当措施保护剪口。
绿色食品生产操作规程LB/T023-2018西南地区绿色食品梨生产操作规程2018-04-03发布2018-04-03实施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发布前言本规程由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提出并归口本规程起草单位:四川省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西南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绵阳市涪城区农业局、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贵州省绿色食品发展中心、重庆市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云南省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广元市苍溪县农业局。
本规程主要起草人:魏榕、闫志农、王丹、胡琪琳、仲青山、陈曦、程光辉、晏宏、袁芳。
西南地区绿色食品梨生产操作规程1范围本规程规定了西南地区绿色食品梨生产的产地环境、品种与砧木选择、土肥水管理、整形修剪、花果管理、病虫害防治、果实采收、贮藏运输、生产废弃物的处理及建立生产档案等技术。
本标准适用于重庆、四川、贵州和云南的绿色食品梨生产。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12475农药贮运、销售和使用的防毒规程GB/T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GB/T15772水土保持综合治理规划通则NY/T391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NY/T393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NY/T394绿色食品肥料使用准则NY/T475绿色食品梨苗木NY/T658绿色食品包装通用准则NY/T844绿色食品温带水果NY/T1056绿色食品贮藏运输准则3产地环境3.1园地选择3.1.1产地环境园地环境应符合NY/T391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标准的要求。
3.1.2气候条件适宜的年平均温度为12℃~18℃,年日照时数≥1000h,年降水量450mm~1200mm。
3.1.3土壤条件选择土壤肥沃、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1%,地下水位1.5m以下,土壤PH值≤7.5。
3.2园地规划包括园区划分、品种布局、道路及排灌系统设置、防护林营造、房屋等附属设施。
园艺园林绿色食品苹果生产技术李早永*,隋春青,吕 文,江 伟,刘华丽(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区农业农村事务服务中心,山东 威海 264400)摘要:以“三品一标”认证登记及管理为抓手,以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建设为突破口,增加有机肥料,实现降低化学肥料和化学农学农药使用量,尽可能减少农作物生长环境污染,从而提高农产品质量。
本文选用绿色食品标准为事例,具体记录描述整个生产过程,实践总结出从而达到推广应用。
关键词:绿色食品;苹果;生产技术;规程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红富士苹果生产园地选择与规划、栽植、土、肥水管理、整形修剪、花期和结果期管理、病虫防治及果实采收等技术。
2 引用、参照标准NY/T391-2013 绿色食品 产地环境质量标准;NY/T393-2020 绿色食品 农药使用准则;NY/T394-2013 绿色食品 肥料使用准则;NY/T844—2017 绿色食品 温带水果。
3 园地选择与规划3.1 园地选择按NY/T 391-2013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要求,绿色食品苹果生产的园地选择在生态条件良好、远离污染源。
3.2 园地规划充分考虑果园管理的需要,规划好园区道路,利用道路将整个果园划分为6个作业小区。
配套建设排灌系统和防风林等。
根据乔化苹果的生长特性,及机械化作业的实际需要,设计栽植株行距为5米×6米。
4 品种选择和砧木选择4.1 品种选择适合于栽培的主要品种有烟富3号、国光、名月、威海金等,并配置冬红果、红玛瑙等为授粉树。
4.2 砧木选择根据品种特性、立地条件、管理水平确定,选择适合温带苹果生长的八棱海棠为砧木。
5 栽植于秋冬季,用机械开挖定植沟,按设计株行距进行栽植,定植后立即浇水、覆土。
6 土肥水管理6.1 土壤管理第一,深翻改土。
栽植前延行向挖宽1米,深0.8米的定植沟,以后每年秋季结合秋施基肥进行扩穴深翻,在定植沟外沿挖条状沟,沟宽0.4~0.6米,深0.6~0.8米,直至将果园土壤全部深翻。
苹果生产标准化技术规程范围本标准规定了苹果栽培的立地条件选择、品种和砧木选择、苗木和定植、土肥水管理、整形修剪、花果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与包装贮运技术措施。
本标准适用于临沂市境内苹果的生产栽培,盛果期苹果园667m2产2500kg~3000kg,果品安全质量无公害以上。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4285 农药安全使用标准GB/T 8321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GB 9847 苹果苗木GB/T 10651 鲜苹果NY/T 441 苹果生产技术规程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NY/T 983 苹果贮运技术规范NY/T 1505 水果套袋技术规程苹果NY/T 1555 苹果育果纸袋NY 5013 无公害食品林果类产品产地环境条件NY/T 1086 苹果采摘技术规范NY/T 1778 新鲜水果包装标识通则NY/T 1793 苹果等级规格3 立地条件选择3.1 土壤条件土壤质地以砂壤土为好,pH值5.5~7.5,但以6.0~6.5微酸性为宜,有机质含量最好不少于10g/kg,盐分含量不大于1g/kg,地下水位在1.0m以下。
不在重茬地建园。
3.2 环境条件水质和大气质量应符合NY 5013规定。
4 品种和砧木的选择4.1 品种的选择应选用商品性能高、易丰产、易管理、市场畅销的品种,目前可选用的品种有:秦阳、藤木一号、珊夏、蜜脆、华硕、美国8号、红露、元帅短枝、新红将军、凉香、优系富士、粉红佳人等。
4.2 砧木的选择一般选择长势强健、抗性强、易丰产、早产、品种嫁接亲和良好的砧木如八棱海棠、平邑甜茶,也可实行矮化(M26、M9、M9T337、SH等)栽培,常用的组合为:品种/八棱海棠、品种/平邑甜茶、品种/M26/八棱海棠、品种/M9T337、品种/SH等。
绿色食品苹果生产操作规程一、范围本标准规定了A级绿色食品苹果的产地条件、品种选择、苗木和定植、土肥水管理、整形修剪、花果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与包装贮运等技术要求。
二、要求(一)产地条件1、环境条件。
环境应符合《绿色食品产地环境技术条件》的规定要求。
2、气候条件。
年平均气温7.5℃~14.0℃,1月份平均气温不低于-10℃,生长季平均气温12.0℃~18.0℃。
年降雨量500毫米~800毫米。
年日照在2200小时~2800小时。
3、土壤条件。
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的沙壤土、轻壤土和中壤土。
土壤有机质含量1%以上。
pH5.5~pH7.5。
含盐量在0.13%以下。
4、轮作。
前茬为苹果、梨树地,不宜继续栽植苹果,如需再植,要改种其他作物4~5年后方可。
(二)品种选择1、品种组成。
选择适合本地区的优良品种,一般以晚熟和中晚熟优良品种为主,主栽品种应占70%~80%,辅栽品种应是主栽品种的良好授粉树。
授粉品种作为辅栽品种一般占总株树的20%左右,授粉效果好的,可减为10%。
在大城市和大工矿区附近,少量栽培早、中熟品种。
2、根据当地具体情况,注意选择抗病虫害、抗逆性和适应性强的砧木和品种。
3、品种配置上注意授粉品种的选择。
(三)苗木和定植1、苗木(1)苗木要求按农业行业441—2001标准中的规定执行。
(2)尽量采用无病毒苗、矮化砧或矮化中间砧苗、带分枝苗。
乔砧宜采用八棱海棠等砧木。
2、定植(1)定植密度。
生产中应根据立地条件,砧穗组合与栽植密度等,确定适宜的栽植方式。
新建果园土壤是平泊地的,提倡实行高畦栽培,以集中地表土壤和减轻根系受涝程度。
乔化砧园株行距4米~5米×6米~8米,畦宽2米,高20~30厘米;矮化和半矮化砧园株行距1.5米~4米×3米~5米。
(2)授粉树配置。
以行为单位配置授粉树,主栽品种与授粉品种的比例:稀植时为1~3:1;密植时可增至4:1。
以株为单位,最低比例为8:1,即每3行8株主栽品种的中心定植1株授粉树,最好选用专用授粉品种。
苹果有机绿色种植生产技术规程苹果种植生产技术规程目录1 建园 (7)1.1 要求的自然条件 (7)1.1.1 气温 (8)1.1.2 降水 (9)1.1.3 光照 (9)1.2 土壤条件 (9)1.3 地形地势 (10)1.3.1 海拔高度 (10)1.3.2 地形 (10)1.4 灌溉与保墒 (10)1.4.1 苹果对水分的需求 (11)1.4.2 苹果树水分供应的途径与措施 (12)1.4.3 灌水注意事项 (12)2 规划栽植与园地管理 (13)2.1 规划栽植 (13)2.2 园地管理 (15)3 树形培养与改造 (16)3.1 总体原则、要求与目标 (16)3.1.1 总体原则 (16)3.1.2 要求 (17)3.1.3 目标 (17)3.2 目前存在的突出问题 (18)3.3 树形选择与树体结构 (18)3.3.1 树形选择 (18)3.3.2 树体结构 (19)3.4 整(改)形修剪方法 (19)3.4.1 间伐 (19)3.4.2 提干 (19)3.4.3 落头 (19)3.4.4 缩冠 (20)3.4.5 疏枝 (20)3.4.6 长放 (20)3.4.7 刻芽、抹芽 (20)3.4.8 摘心 (21)3.4.9 拉枝 (21)3.4.10 拿枝、扭梢 (21)3.4.11 环切 (21)4 花果管理 (22)4.1 保花保果与疏花疏果 (22)4.1.1 保花保果 (22)4.1.2 疏花疏果 (23)4.2 果实套袋与除袋 (24)4.2.1 套袋 (24)4.2.2 除袋 (25)4.3 摘叶转果 (26)4.3.1 摘叶 (26)4.3.2 转果 (26)4.4 果实增糖增色 (27)4.4.1 重视秋剪 (27)4.4.2 铺反光膜 (27)5 清园管理 (28)5.1 秋耕 (28)5.2 施秋肥 (28)5.3 清园操作 (29)6 障碍土壤改良及营养管理 (30)6.1 障碍土壤改良 (30)6.1.1 深翻熟化 (30)6.1.2 覆盖保墒 (30)6.1.3 果园生草 (31)6.2 营养管理 (31)6.2.1 当前果园施肥存在的突出问题 (31)6.2.2 苹果树的矿质营养元素及其作用 (32)6.2.3 苹果树汲取矿质元素的特点 (33)6.2.4 施肥技术 (34)7 病虫害管理 (35)7.1 病害管理 (36)7.1.1 苹果树腐烂病 (36)7.1.2 苹果早期落叶病 (37)7.1.3 苹果白粉病 (38)7.1.4 苹果果实轮纹病 (38)7.1.5 苹果炭疽病 (38)7.2 虫害管理 (39)7.2.1 桃小食心虫 (39)7.2.2 山楂红蜘蛛 (40)7.2.3 二斑叶螨 (40)7.2.4 苹果小卷叶蛾 (41)7.2.5 梨星毛虫 (42)7.2.6 黑绒金龟子 (43)8 采收、包装与贮藏 (43)8.1 采收 (43)8.2 包装 (44)8.3 贮藏 (45)1 建园苹果是多年生经济作物,根系深、树冠大、寿命长,而且管理的连续性强、直接投入多、技术要求高。
18西南冷凉高地地区绿色食品苹果生产操作规程完整一、前言绿色食品苹果生产是指在冷凉高地地区进行无公害、无污染的苹果种植、生产和加工,以确保苹果产品的安全、品质和健康。
本操作规程旨在规范18西南冷凉高地地区绿色食品苹果的种植和生产过程,确保苹果产品符合绿色食品标准,满足消费者需求。
二、基本要求1.地理环境:选择海拔高、温度适宜、阳光充足、土壤肥沃的地区进行种植。
2.土壤管理:采取有机肥料和生物有机肥料进行土壤改良,不使用化学肥料和农药。
3.病虫害防治:采用生物控制方法进行病虫害防治,不使用化学农药。
4.水资源管理:合理利用冷凉高地地区的降水资源,避免过度灌溉,提高用水效率。
5.苹果品种选择:选择适合冷凉高地地区种植的苹果品种,确保生长适应性强。
6.农业机械管理:保证农业机械的正常运转和维护,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三、种植管理1.土壤准备:清除农田内的杂草和残留植物,保持土壤湿润,同时进行有机肥料的施用。
2.种植季节:选择适宜的季节进行苹果树的种植,避免极端天气对树木生长的影响。
3.苹果树的选植:选择健康、无病虫害的苹果树进行移植,注意树木生长的空间和方向。
4.杂草控制:及时除去农田内的杂草,防止杂草对苹果树的影响,可采用人工除草和覆盖物控制方法。
5.灌溉管理:根据苹果树的需水量,选择合适的灌溉方式进行灌溉,避免过渡灌溉和水分紧张。
6.病虫害防治:采用生物防治方法和有机农药进行病虫害防治,定期巡视农田,及时发现和处理病虫害。
7.收获期管理:在苹果成熟期进行及时的采摘和处理,避免苹果过熟或过度存放。
四、贮藏和包装1.贮藏环境:在贮藏过程中,保持适宜的温度、湿度和通风条件,避免果实腐烂和品质变差。
2.贮藏方式:选择适宜的贮藏方式,如冷藏、冷冻和液氮贮藏等,确保苹果的新鲜度和口感。
3.包装要求:采用环保的包装材料进行包装,标明产品的产地、品种、规格和生产日期等重要信息。
五、检验和监测1.农田检验:定期对农田进行土壤检验,确保土壤无污染和无化学残留物。
绿色食品生产操作规程LB/T 018-2018西南冷凉高地地区绿色食品苹果生产操作规程2018-04-03发布 2018-04-03实施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发布前言本规程由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提出并归口。
本规程起草单位: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云南省绿色发展食品发展中心、昭通市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昭通市水果站、鲁甸县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四川省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贵州省绿色食品发展中心。
本规程主要起草人:龚声信、李丽菊、唐伟、赵春山、丁永华、全勇、李云国、邓彬、康敏、陈曦、邱纯、赵升文、蔡兆祥、刘萍、黄毅梅、陈文琼、张剑勇、代振江。
西南冷凉高地地区绿色食品苹果生产操作规程1 范围本规程规定了西南冷凉高地地区绿色食品苹果的产地环境、品种和砧木选择、整地、栽植、田间管理、采收贮藏、生产废弃物处理和建立生产记录档案。
本规程适用于四川阿坝、甘孜藏族自治州、贵州的威宁、毕节地区、云南的昭通、宜威地区、西藏昌都以南和雅鲁藏布江中下游地带的绿色食品苹果生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9847 苹果苗木NY/T 391 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NY/T 393 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NY/T 394 绿色食品肥料使用准则3 产地环境产地环境条件应符合NY/T 391的规定。
种植区坡度25°以下,10°~25°区应改造为台地。
土壤有机质含量1.0%以上,土壤pH 6.0~7.0左右,地下水位1.0m以下。
年平均温9℃~12℃,果实成熟期昼夜温差10℃以上。
年日照时数2000 h左右。
4 品种和砧木选择早熟品种:美国八号、神砂、嘎啦等;中熟品种:红露、新红星、金帅、华硕、优系乔纳金、红将军、红富士2001等;晚熟品种:长富2、岩富6、烟富6、烟富3、烟富8等。
砧木可选用:丽江山定子、西湖海棠、湖北海棠、JM7、青砧1号、青砧2号等。
5 整地、栽植5.1整地对园区土地进行全面深翻,深度不少于80cm,清除杂草和石块,把土地整理平整。
5.2栽植5.2.1 定植点根据地形地貌、种植品种密度和方便田间管理的要求,拉绳划线确立定植点。
5.2.2 定植穴于定植点上挖深0.8m,直径1m的定植穴。
每穴以腐熟有机肥50kg~100kg、14%普钙1.5kg~2kg、硫酸钾0.5kg~1kg与表土混合均匀,回填至低于地面20cm后,灌透水,使土沉实,然后覆上一层表土保墒。
5.2.3 栽植5.2.3.1栽植时间春季于2月下旬~3月下旬进行。
秋季于10~11月进行。
袋装苗可全年栽种。
5.2.3.2 栽植密度5.2.3.2.1 山地、丘陵地A) 乔化型品种+乔化砧:株距3m~4m,行距4m~5m。
B) 短枝型品种+乔化砧:株距2m,行距3m~4m。
C) 短枝型品种+矮化砧或矮化中间砧:株距1.2m~1.5m,行距3m~4m。
5.2.3.2.2 平地A) 乔化型品种+乔化砧:株距3m~4m,行距5m~6m。
B) 短枝型品种+乔化砧:株距2m~3m,行距4m。
C) 短枝型品种+矮化砧或矮化中间砧:株距1.5m~2m,行距3m~4m。
5.2.3.3 授粉树配置按授粉品种占主栽品种的10%~17%的比例配置授粉树。
主栽品种与授粉树品种对应搭配如下:富士系列选用元帅系、金帅、王林作授粉品种;元帅系选用金帅、津轻作授粉品种。
若选用海棠辅助授粉应按12.5%配置。
5.2.3.4苗木的选择与处理按GB 9847选用合格苗木。
将选好的优质苗修剪根系后用3~5度石硫合剂或50%多菌灵500倍液浸根或整株浸泡10min进行消毒处理。
5.2.3.5 栽植方法将苗木放入定植穴内,扶正苗木,使苗木根系自然舒展,注意避免根系与肥料接触。
边填土边踏实,使根系土壤充分密接,并使砧木的接口高出地面10cm。
如苗是营养系矮化、半矮化中间砧苗木,约有1/2~2/3长度的中间砧埋于地下。
灌溉条件较好的地块宜采用起垄栽培。
5.2.3.6灌水浇透定根水,用干土封穴,覆盖地膜增温保水。
5.2.3.7定干春栽苗栽后立即定干,秋栽苗次年春季萌芽前定干。
定干高度80cm~100cm。
达不到定干高度的苗,可在饱满芽处短剪,第二年进行二次定干。
5.2.3.8立架新植幼树要用立竿或支架辅干,保持树干直立。
矮化栽培果园立架辅干应按以下方式操作:每10m立一根水泥柱或防腐处理过的木杆作为支架,支架高4m,支架上拉3~4道直径5mm~6mm钢绳,第一道钢绳距地面60cm,往上每道钢绳间距50cm。
从苗木定植第1年开始,将树干绑缚在立杆或竖拉的铁丝上,直至树高达到3.5 m。
6 田间管理6.1灌溉6.1.1灌水灌溉水的质量应符合NY/T 391的规定。
灌水时期应根据土壤墒情而定,通常为萌芽前、展叶期、果实膨大期、入冬前等4个时期。
6.1.2排水当果园出现积水时,要及时排水。
6.2施肥6.2.1施肥原则肥料使用应符合NY/T 394的规定。
所施用的肥料为已登记的肥料或免于登记的肥料,限制使用含氯化肥。
通过增施有机肥,推广使用有机硅水溶缓释肥、控释肥等新型无机肥。
6.2.2施肥方法和数量6.2.2.1 幼树缓苗期后即可叶面喷施0.3%的尿素液,每年喷施3~5次。
2~3年生的幼树于3月下旬、6月上旬追肥1次,每次每株施尿素50g~100g。
从4月下旬开始叶面喷布磷酸二氢钾,连用2~3次。
9月中、下旬开环状沟施肥,株施优质土杂肥25kg、普钙0.5kg~1kg。
6.2.2.2 盛产期果树6.2.2.2.1基肥通常于10月中下旬果实采收后施入。
农家肥施用量按每生产1kg苹果施1.5kg~2.0kg优质农家肥,每棵施铵态氮肥或尿素0.15kg,14%普钙0.5kg。
以沟施为主,施肥部位在树冠投影范围内。
挖放射状沟(在树冠下距树干80cm~100cm开始向外挖至树冠外缘)或在树冠外围滴水线下挖环状沟,沟深40cm~60cm,施肥后灌足水。
6.2.2.2.2 土壤追肥追肥时间及种类:第一次在萌芽前10d~15d,选用高氮型有机硅水溶缓释肥或控释肥,加成品有机肥,占比分别为全年N肥的60%,P肥的60%,钾肥的50%;第二次是果实膨大期(5月下旬~6月上旬)选用高钾型有机硅水溶缓释肥或控释肥,占比分别为全年N肥的40%,P 肥的40%,K肥的50%;最后一次施肥距采收期应不少于30天。
追肥数量:施肥量以当地的土壤供肥能力和目标产量确定。
结果树一般每生产100kg苹果需追施纯N 1.0kg、P肥0.7kg、K肥1.0kg计算(有机硅水溶缓释肥、控释肥按以上量的50%计算用量)。
每棵树同时施用4kg~5kg成品有机肥。
追肥方法:在树冠滴水线下开挖环状沟或条沟,沟深25cm,宽30cm,长1.5m~2m,追肥后及时灌水盖土。
6.2.2.2.3 叶面追肥一般生长前期2次,以氮肥为主;中期2~3次,以磷肥为主;后期2~3次,以钾肥为主,可补施果树生长发育所需的微量元素。
常用肥料浓度:尿素0.3%~0.5%,磷酸二氢钾0.2%~0.3%,硼砂0.1%~0.3%、氨基酸类叶面肥600~800倍液。
6.3 病虫害防治6.3.1 防治原则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按照病虫害的发生规律和经济阈值,科学、综合、协调利用农业、物理、生物和化学防治等手段,有效控制病虫危害。
农药使用应符合NY/T393的规定。
6.3.2主要病虫害苹果早期落叶病(斑点落叶病、褐斑病和轮斑病)、白粉病、苹果腐烂病、干腐病、根腐病、轮纹病、霉心病、炭疽病和缺素引起的病害;苹果绵蚜、叶螨(山楂叶螨、苹果全爪螨、二斑叶螨)、蚜虫类、毛虫、金纹细蛾。
6.3.3防治措施6.3.3.1 农业防治加强对苹果苗木、砧木种子、砧木苗、接穗的检疫处理,严防检疫对象和其它新病虫草的传入、传播。
采取剪除(或刮除)并收集病虫枝、树干翘裂皮和枯枝落叶集中深埋,加强肥水管理、科学修剪、合理负载、果实套袋等措施防治病虫害。
通过果园种草引诱天敌向果园富集,改变并形成适合果树生长,不利于主要病虫发生的果园小气候。
6.3.3.2 物理防治采取人工抹杀、摘除销毁、刮除病斑,糖酒醋液、喜食作物、树干缠草、诱虫灯等诱杀害虫。
6.3.3.3 生物防治通过人工繁殖释放、助迁、保护瓢虫、草蛉、捕食螨、食蚜蝇、日光蜂等天敌,利用性诱剂诱杀或干扰交配。
6.3.3.4 化学防治病虫害具体化学防治及推荐使用农药见附录A。
6.4 其他管理措施6.4.1土壤管理6.4.1.1深翻分为扩穴深翻和行间深翻,每年果实采收后结合秋施基肥进行。
扩穴深翻为在定植穴(沟)外挖环状沟,沟宽50cm~70cm,深40cm~60cm。
行间深翻为沿果树行间挖深翻沟,宽、深同扩穴深翻一样。
通常采用株、行间交替进行,即头年翻行间,下一年翻株间。
1~6年生幼树采用环状深翻,成年树采用顺行间于树冠滴水线外缘向外挖长2m、宽80cm、深60cm的深翻沟。
挖沟时应注意尽量少伤直径1cm以上的粗根,并将表土、底土分别放置。
6.4.1.2改土将挖出的土去除石块后,每株用杂草秸秆30kg~50kg,腐熟圈粪50kg,磷肥1kg~1.5kg 与土混合后压入沟内。
回土时注意将底土放在下面,表土放在上层。
最后压实,及时灌水,使根土密接。
6.4.1.3覆草和埋草覆草在春季施肥、灌水后进行。
覆盖材料可以用割除的果园杂草、果园生草、麦秸、玉米秸秆、稻草等。
把覆盖物覆盖在树冠下,厚度15cm~20cm,上面压少量土,连覆3年~4年后浅翻一次,浅翻结合秋施基肥进行,面积不超过树盘的四分之一。
也可结合深翻开沟埋草,提高土壤肥力和蓄水能力。
6.4.1.4果园生草可人工种植白三叶、鸭茅等进行果园生草,可选春秋两季播种,春季宜条播、秋季宜撒播,播种量控制在亩用种量为1.2kg,行间亩用种量0.7kg,其中鸭茅占70%,白三叶占30%。
苗期应保持土壤湿润,并适时清除杂草;成坪后,草高度达40cm左右时应刈割,根据牧草用途、长势和果园墒情进行施肥浇水等养护。
也可让果园杂草自然生长,草高度达40cm左右时刈割覆盖在树盘周围。
6.4.2整形修剪6.4.2.1适宜树形及整形要点乔化砧果园可以采用改良自由纺缍形,矮化中间砧或矮化自根砧密植园采用高干细长纺缍形,盛果期果园及老果园可采用高干开心形。
6.4.2.1.1自由纺锤形适宜于株行距2m~3m×4m的果园,亩栽55~66株乔化短枝型品种和半矮化品种。
树形结构标准:定干高度0.8m以上,树高2.5m~3m,中央主干要求强壮而直立,其上螺旋式上升培养10~15个势力相近的中小型主枝,主枝长度1m~1.5m,分枝角80°~90°,直接在上培养小型结果枝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