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科技大学考研真题-金属学1995
- 格式:doc
- 大小:20.50 KB
- 文档页数:1
2006材料学复试热处理题目一:简述(20分)1:沸腾钢:2:镇静钢:3:钢中夹杂物 :4:莱氏体和变态莱氏体:5:马氏体组织形态:二:讨论45,45Cr,T8钢的热处理工艺,如淬火温度,淬火介质和回火温度等。
(20分)三:讨论淬火钢回火时的组织转变过程(20分)四:高速钢(某某,具体记不起来了)和合金钢(某某,具体记不起来了)中各合金元素的作用(20分)五:讨论片状珠光体组织在760度时组织转变过程(20分)六:退火态45钢在900~500(之间有好几个温度)等温足够时间后在水中快速冷却,画出:硬度(Y)----温度(X)曲线,并说明其组织形态和温度范围;同样对于T8钢在900~500(之间有好几个温度)等温足够时间后在水中快速冷却,画出:硬度(Y)----温度(X)曲线,并简要说明一下。
(20分)2007年材料学复试热处理题目一,名词解释:1:CCT曲线:2:贝氏体:3:红硬性:4:二次渗碳体:5:偏析:二,解释碳钢回火脆性的定义、原因及消除或改善的方法。
三,介绍几种常见的退火工艺,目的及应用等。
四,综述合金元素(包括C)在各种钢的作用,结合钢种详细说明要具体到某一型号的钢,如工具钢16Mn中C和Mn的作用,列出具体热处理工艺,至少涉及四个钢种如:工具钢,结构钢,耐热钢,耐蚀钢。
五,画出铁碳相图,并按C含量分类,并说出对应合金钢的热处理方式,如工具钢16的正火处理。
北京科技大学2008年金属学与热处理复试题目一.名词解释(每个5分,共30分)1. 区域偏析:2. 魏氏组织:3. 过冷奥氏体:4. 热稳定化:5. 应力腐蚀:6. 二次淬火:二.简述热变形钢的组织形式(20)三.钢回火转变后的组织有哪些?(15)四.合金元素对铁碳相图的影响(15)五.列出结构钢、轴承钢、工具钢、耐蚀钢、耐热钢的具体热处理工艺(20)六.画出铁碳相图,并按C含量分类,并计算0.35%的C室温组织的含量(15)北京科技大学2009年金属学与热处理复试题目一.名词解释(每个5分,共30分)1.偏析:2.网状碳化物:T曲线:4.淬透性:5.晶间腐蚀:6.变态莱氏体:二,讨论淬火钢回火过程中的组织转变过程(20分)三,讨论40Cr、T8钢的热处理工艺,如淬火温度、淬火介质和回火温度等。
1999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考试科目: 金属学适用专业: 科学技术史冶金物理化学钢铁冶金有色金属材料加工工程说明:统考生做1~10题,单考生做1~7题和11~13题。
1、名词解释10分)(1)点阵畸变(2)组成过冷 (3)再结晶温度(4)滑移和孪生(5)惯习现象2、说明面心立方、体心立方、密排六方(c/a≥1.633)三种晶体结构形成的最密排面,最密排方向和致密度。
(10分)3、在形变过程中,位错增殖的机理是什么?(10分)4、简述低碳钢热加工后形成带状组织的原因,以及相变时增大冷却度速度可避免带状组织产生的原因。
(10分)5、简要描述含碳量0.25%的钢从液态缓慢冷却至室温的相变过程(包括相变转换和成分转换)。
(10分)6、选答题(二选一,10分)(1)铸锭中区域偏析有哪几种?试分析其原因,并提出消除区域偏析的措施。
(2)固溶体结晶的一般特点是什么?简要描述固溶体非平衡态结晶时产生显微偏析的原因,说明消除显微偏析的方法。
7、简述金属或合金冷塑性变形后,其结构、组织和性能的变化。
(10分)8、简述经冷变形的金属或合金在退火时其显微组织,储存能和性能的变化规律。
(10分)9、选答题(二选一,10分)(1)为了提高Al-4.5%Cu合金的综合力学性能,采用了如下热处理工艺制度,在熔盐浴中505℃保温30分钟后,在水中淬火,然后在190℃下保温24小时,试分析其原因以及整个过程中显微组织的变化过程。
(2)什么叫固溶体的脱溶?说明连续脱溶和不连续脱溶在脱溶过程中母相成分变化的特点。
10、简述固溶强化,形变强化,细晶强化和弥散强化的强化机理。
(10分)11、简述影响再结晶晶粒大小的因素有哪些?并说明其影响的基本规律。
(10分)12、画出铁碳相图,并写出其中包晶反应,共晶反应和共析反应的反应式。
(10分)13、选做题(二选一,10分)(1)如果其他条件相同,试比较下列铸造条件下,铸件中晶粒大小,并分析原因。
北京科技⼤学材科基考研(名词解释汇总及课后重要习题)北京科技⼤学攻读硕⼠学位《⾦属学》复习⼤纲(适⽤专业:材料加⼯⼯程、材料学、材料科学与⼯程、材料物理与化学)⼀、⾦属与合⾦的晶体结构1. 原⼦间的键合1)⾦属键, 2)离⼦键, 3)共价键2.晶体学基础1)空间点阵, 2)晶系及布喇菲点阵, 3)晶向指数与晶⾯指数3.⾦属的晶体结构1)典型的⾦属晶体结构,2)原⼦的堆垛⽅式,3)晶体结构中的间隙,4)晶体缺陷4.合⾦相结构1)置换固溶体,2)间隙固溶体,3)影响固溶体溶解度的主要因素4)中间相5.晶体缺陷1)点缺陷, 2)晶体缺陷的基本类型和特征, 3)⾯缺陷⼆、⾦属与合⾦的凝固1.⾦属凝固的热⼒学条件2.形核1)均匀形核,2)⾮均匀形核3.晶体⽣长1)液-固界⾯的微观结构,2)⾦属与合⾦凝固时的⽣长形态,3)成分过冷4.凝固宏观组织与缺陷三、⾦属与合⾦中的扩散1.扩散机制2.扩散第⼀定律3.扩散第⼆定律4.影响扩散的主要因素四、⼆元相图1.合⾦的相平衡条件2.相律3.相图的热⼒学基础4.⼆元相图的类型与分析五、⾦属与合⾦的塑性变形1.单晶体的塑性变形1)滑移,2)临界分切应⼒,3)孪⽣,4)纽折2.多晶体的塑性变形1)多晶体塑性变形的特点,2)晶界的影响,3.塑性变形对组织与性能的影响1)屈服现象,2)应⼒-应变曲线及加⼯硬化现象,3)形变织构等六、回复和再结晶1.回复和再结晶的基本概念2.冷变形⾦属在加热过程中的组织与性能变化3.再结晶动⼒学4.影响再结晶的主要因素5.晶粒正常长⼤和⼆次再结晶七、铁碳相图与铁碳合⾦1.铁碳相图2.铁碳合⾦3.铁碳合⾦在缓慢冷却时组织转变⼋、固态相变1.固态相变的基本特点2.固态相变的分类3.扩散型相变1)合⾦脱溶,2)共析转变,3)调幅分解4.⾮扩散型相变参考书:1.⾦属学(修订版), 宋维锡主编, 冶⾦⼯业出版社,1998;2.材料科学基础, 余永宁主编, ⾼等教育出出版社,2006;3.材料科学基础(第⼆版), 胡赓祥等主编, ⾼等教育出出版社,2006;4.任何⾼等学校材料科学与⼯程专业《⾦属学》或《材料科学基础》教学参考书。
2001北京科技大学攻读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考试科目:金属学A适用专业:科学技术史,冶金物理化学,钢铁冶金,有色金属,材料加工工程。
说明:1.试题必须写在答题纸上。
2.统考生做1--10题;单考生做1--7题和11--13题。
1.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10分)(1)单胞和复合单胞(2)金属键(3)代位固溶体(4)位错(5)偏聚和有序化2.判断对错:(10分)3.以液态无限互溶、固态有限溶解并具有共晶反应的二元相图为例说明二元相图是制作方法和二元相图的一般几何规律。
(10分)4.结晶后的组织中产生显微偏析的原因是什么?采用什么措施能减少和消除偏析。
(10分)5.什么是晶界?讨论晶界在多晶体形变过程中的作用。
(10分)6.什么是相界面?复合合金形变的特点是什么?(10分)7.说明使多晶体晶粒细化能使材料的强度提高、韧性增加的原因。
(10分)8.简要叙述马氏体转变的一般特点。
(10分)9.要想获得粗大的再结晶晶粒可采取什么措施,说明原因。
(10分)10.简述固态相变在相变阻力、新相形核、新相成长方面的特点。
(10分)11.什么叫再结晶?什么是再结晶温度?简要描述再结晶过程。
(10分)2002北京科技大学攻读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考试科目:金属学A适用专业:科学技术史,冶金物理化学,钢铁冶金,有色金属,材料加工工程。
说明:1.试题必须写在答题纸上。
2.统考生做1--9题;单考生做1--6题和10--12题。
一.名词解释(20分,每个2.5分)(1)点阵畸变(2)柏氏矢量(3)相图(4)过冷度(5)形变织构(6)二次再结晶(7)滑移系(8)孪生二.画出立方晶系中(111)面、(435)面。
写出立方晶系空间点阵特征。
(10分)三.铸锭的一般组织可分为哪几个区域?写出其名称。
并简述影响铸锭结晶组织的因素。
(10分)四.画图并简述形变过程中位错增殖的机制。
(10分)五.写出菲克第一定律的数学表达式,并说明其意义。
一:大纲分析:北京科技大学2009年攻读硕士学位《金属学》复习大纲(适用专业:材料加工工程、材料学、材料科学与工程、材料物理与化学)一、金属与合金的晶体结构1.原子间的键合1)金属键, 2)离子键, 3)共价键2.晶体学基础1)空间点阵, 2)晶系及布喇菲点阵, 3)晶向指数与晶面指数3.金属的晶体结构1)典型的金属晶体结构,2)原子的堆垛方式,3)晶体结构中的间隙,4)晶体缺陷4.合金相结构1)置换固溶体,2)间隙固溶体,3)影响固溶体溶解度的主要因素4)中间相5.晶体缺陷1)点缺陷, 2)晶体缺陷的基本类型和特征, 3)面缺陷二、金属与合金的凝固1.金属凝固的热力学条件2.形核1)均匀形核,2)非均匀形核3.晶体生长1)液-固界面的微观结构,2)金属与合金凝固时的生长形态,3)成分过冷4.凝固宏观组织与缺陷三、金属与合金中的扩散1.扩散机制2.扩散第一定律3.扩散第二定律4.影响扩散的主要因素四、二元相图1.合金的相平衡条件2.相律3.相图的热力学基础4.二元相图的类型与分析五、金属与合金的塑性变形1.单晶体的塑性变形1)滑移,2)临界分切应力,3)孪生,4)纽折2.多晶体的塑性变形1)多晶体塑性变形的特点,2)晶界的影响,3.塑性变形对组织与性能的影响1)屈服现象,2)应力-应变曲线及加工硬化现象,3)形变织构等六、回复和再结晶1.回复和再结晶的基本概念2.冷变形金属在加热过程中的组织与性能变化3.再结晶动力学4.影响再结晶的主要因素5.晶粒正常长大和二次再结晶七、铁碳相图与铁碳合金1.铁碳相图2.铁碳合金3.铁碳合金在缓慢冷却时组织转变八、固态相变1.固态相变的基本特点2.固态相变的分类3.扩散型相变1)合金脱溶,2)共析转变,3)调幅分解4.非扩散型相变参考书:1.金属学(修订版), 宋维锡主编, 冶金工业出版社,1998;2.材料科学基础, 余永宁主编, 高等教育出出版社,2006;3.材料科学基础(第二版), 胡赓祥等主编, 高等教育出出版社,2006;4.任何高等学校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金属学》或《材料科学基础》教学参考书。
2001北京科技大学攻读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考试科目:金属学A适用专业:科学技术史,冶金物理化学,钢铁冶金,有色金属,材料加工工程。
说明:1.试题必须写在答题纸上。
2.统考生做1--10题;单考生做1--7题和11--13题。
1.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10分)(1)单胞和复合单胞(2)金属键(3)代位固溶体(4)位错(5)偏聚和有序化2.判断对错:(10分)3.以液态无限互溶、固态有限溶解并具有共晶反应的二元相图为例说明二元相图是制作方法和二元相图的一般几何规律。
(10分)4.结晶后的组织中产生显微偏析的原因是什么?采用什么措施能减少和消除偏析。
(10分)5.什么是晶界?讨论晶界在多晶体形变过程中的作用。
(10分)6.什么是相界面?复合合金形变的特点是什么?(10分)7.说明使多晶体晶粒细化能使材料的强度提高、韧性增加的原因。
(10分)8.简要叙述马氏体转变的一般特点。
(10分)9.要想获得粗大的再结晶晶粒可采取什么措施,说明原因。
(10分)10.简述固态相变在相变阻力、新相形核、新相成长方面的特点。
(10分)11.什么叫再结晶?什么是再结晶温度?简要描述再结晶过程。
(10分)2002北京科技大学攻读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考试科目:金属学A适用专业:科学技术史,冶金物理化学,钢铁冶金,有色金属,材料加工工程。
说明:1.试题必须写在答题纸上。
2.统考生做1--9题;单考生做1--6题和10--12题。
一.名词解释(20分,每个2.5分)(1)点阵畸变(2)柏氏矢量(3)相图(4)过冷度(5)形变织构(6)二次再结晶(7)滑移系(8)孪生二.画出立方晶系中(111)面、(435)面。
写出立方晶系空间点阵特征。
(10分)三.铸锭的一般组织可分为哪几个区域?写出其名称。
并简述影响铸锭结晶组织的因素。
(10分)四.画图并简述形变过程中位错增殖的机制。
(10分)五.写出菲克第一定律的数学表达式,并说明其意义。
1、工业中常用的铁水脱硫剂有哪些?〔答错1个扣1分〕答:CaC2,Mg,CaO,Na2O2、有利于脱磷反响的工艺条件?〔答错1个扣1分〕答:有利于脱磷反响的工艺条件主要为:1)进步炉渣碱度,2)增加炉渣氧化铁含量,3)增加渣量,4) 降低冶炼温度。
3、常用的脱氧方法有哪些?答:沉淀脱氧、扩散脱氧、真空脱氧〔1×3分〕4、电炉炼钢为什么要造泡沫渣,如何造好泡沫渣?×3点=1.5分,答3个算对〕1. 采用长弧泡沫渣操作可以增加电炉输入功率,进步功率因数及热效率;2. 降低电炉冶炼电耗,缩短了冶炼时间;3. 减少了电弧热辐射对炉壁及炉盖的热损失;4. 泡沫渣有利于炉内化学反响,特别有利于脱P、C及去气〔N、H〕×3点=1.5分,答3个算对〕1)适宜〔加大〕吹氧量。
2)保证熔池有一定含碳量。
有一定的粘度、外表张力。
3) 适宜的FeO、碱度。
4) 适宜熔池温度及适宜的渣量。
5、铁水“三脱〞预处理工艺?〔1×3分〕铁水“三脱〞预处理是指铁水兑入炼钢炉之前进展的处理。
普通铁水预处理包括:铁水脱硫、铁水脱硅和铁水脱磷。
6、钢中非金属夹杂物的主要危害?答:铸坯缺陷:外表夹渣;裂纹;〔1分〕钢材缺陷:热轧钢板(夹渣、翘皮、分层、超声波检查不合等〕;冷轧钢板(裂纹、灰白线带、起皮、鼓包等〕;〔1分〕钢材性能:加工性能(冲压、拉丝、各向异性等〕;机械性能(延性、韧性、抗疲劳破坏性能等〕;耐腐蚀性能、焊接性能、抗HIC性能等。
〔1分〕7、炼钢炉渣有哪些主要作用?〔1×3分〕答:炼钢炉渣的主要作用包括:〔1〕脱除磷、硫,〔2〕向金属熔池传氧,〔3〕减少炉衬侵蚀等。
8、什么是转炉的静态模型控制?〔答3个算全对,1×3〕〔1〕静态控制是动态控制的根底,依靠物料平衡和热量平衡;〔2〕先确定出终点的目的成份和温度及出钢量,并选择适当的操作条件,进展装入量的计算;〔3〕确定物料收支和热收支的关系输入计算机;〔4〕可计算需要的氧气量,从所需的氧量可计算出所需要的冶炼时间。
【免费下载】北京科技大学研究生考试金属学试题及答案2005年北京科技大学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考试科目:金属学适用专业:材料学、材料科学与工程、材料加工工程说明:统考生做一至九题;单考生做一至六和十至十二题一、晶体结构(20分)1.什么是晶面族{111}晶面族包含哪些晶面?2.面心立方结构金属的[100]和正[111]晶向间的夹角是多少?{100}面间距是多少?3.面心立方结构和密排六方结构金属中的原子堆垛方式和致密度是否有差异?请加以说明。
二、合金相(15分)1.解释间隙固溶体和间隙相的含义,并加以比较。
2.为什么固溶体的强度常比纯金属高?三、晶体缺陷(15分)1.晶体内若有较多的线缺陷(位错)或面缺陷(晶界、孪晶界等),其强度会明显升高,这些现象称为什么?强度提高的原因是什么?2.上述的两类缺陷是怎样进入晶体的?举例说明如何提高这些缺陷的数目?四、相图热力学(10分)利用图10-1的自由能-成分曲线说明,公切线将成分范围分成三个区域,各区域内哪些相稳定?为什么?五、凝固(20分)1.相同过冷度下比较均匀形核与非均匀形核的临界半径、临界形核功、临界晶核体积,哪个大?2.合金凝固时的液/固界面前沿通常比纯金属液/固界面前沿更容易出现过冷?为什么?3.典型的金属(如铁)和典型的非金属(如硅,石墨)在液相中单独生长时的形貌差异是什么?六、扩散(20分)1.菲克第二定律的解之一是误差函数解,C=A+Berf(x/2(Dt)1/2),它可用于纯铁的渗碳过程。
若温度固定,不同时间碳的浓度分布则如图10-2。
已知渗碳1 小时后达到某一特定浓度的渗碳层厚度为0.5mm,问再继续渗碳8小时后,相同浓度的渗层厚度是多少?2.图10-3为测出的钍在不同温度及以不同方式扩散时扩散系数与温度的关系,从该实验数据图中能得出哪些信息?七、形变(20分)1.常温下金属塑性变形有哪些主要机制? 它们间的主要差异是什么?2.面心立方金属铜在三种不同条件下的真应力-应变曲线如图10-4。
北京科技大学1993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统考生)每题20分1. 画出面心立方,体心立方,简单六方结构点阵的单胞。
并且标出以上三种结构点阵的几个主要界面和它们的晶面指数。
2. 说明合金的两种相结构(固溶体,中间相)的特点及其分类。
3. 画出铁碳相图(Fe-Fe3C平衡)并标出各区的相组成,注明包晶,共晶和共析点的温度和含碳量。
4. 说明热变形低碳钢产生纤维状组织,先共析铁素体与珠光体交替相见的显微组织带状的形成过程。
5. 1>下列几种元素中哪些是扩大γ相区的?哪些是缩小的?Si Ti Cr Mo2>下列几种合金元素哪些是提高共析温度的?哪些是降低的?Mn Si Cr Mo Ti Ni北京科技大学1995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统考生)每题10分1. 什么是固溶体?固溶体可以分为哪几种?并说明各自的结晶特点.2. 计算含0.45%碳的亚共析钢在共析温度时铁素体和奥氏体两相的相对数量,在这一温度下铁素体和珠光体的相对数量又为多少?3. 用扩散理论来说明高温条件下钢的氧化过程.4. 画出铁碳平衡相图中的包晶反应部分的相图,并给出包晶反应表达式.5. 说明钢中非金属夹杂物的来源及其种类.6. 说明钢的完全退火,不完全退火,等温退火,球化退火和低温退火的工艺特点及它们的作用.7. 说明轴承钢的碳化物类型及其形成原因.8. 画图说明钢的高温和低温变热处理的工艺特点.9. 从下列合金元素中指出哪些元素是扩大奥氏体区域的?哪些是缩小的?C Si Ti Cr Mo Ni Cu N10.冷变形金属加热发生低温,中温,和高温回复时晶体内部发生什么变化?北京科技大学1998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统考生)1. 选择题(共10分)1)体心立方结构的致密度比面心立方结构的()A 高B低C相同D不一定2)配位数是12的结构是()A 面心立方B体心立方C密集六方3)[1 2 3``](3上有上画线,打不出来)晶向上任一点的矢量在参考坐标系上X,Y,Z轴上的分量分别是()A 1,2,3 B3,2,1 C 6, 3, -2 D 1,2,-34)立方晶系中[1 2 1]与(1 2 1)的关系是()A平行B垂直C即不平行也不垂直5)从高温(高于1400℃)到室温,铁的结构类型发生如下变化()A 面心立方――面心立方――体心立方B 体心立方――体心立方――面心立方C 面心立方――体心立方――面心立方D 体心立方――面心立方――体心立方2. 填空题(共20分)1> 原子结合键的基本类型有--,--,--,--。
北京科技大学
1995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 金属学
适用专业: 金属塑性加工
说明:统考生做1~10题,单考生做1~7题和在8~13题中任选3题。
每题10分。
1、什么是固溶体?固溶体可以分为几种?并说明其各自的结晶特点。
2、计算含0.45%C的亚共析钢在共析温度时铁素体和奥氏体两相的相对数量,在这一温度下铁素体和珠光体的相对数量又是多少?
3、用扩散理论来说明高温条件下钢的氧化过程。
4、画出铁碳平衡相图中的包晶反应部分的相图,并给出包晶反应表达式。
5、说明钢中非金属夹杂物的来源及其种类。
6、说明钢的完全退火、不完全退火、等温退火、球化退火、和低温退火的工艺特点及它们的作用。
7、说明轴承钢的碳化物类型及形成原因。
8、画图说明钢的高温和低温形变热处理的工艺特点。
9、从下列元素中指出哪些元素是扩大奥氏体区域的?哪些元素是缩小奥氏体区域的?
C Si Ti Cr Mo Ni Cu N
10、冷变形金属加热发生低温、中温和高温回复时晶体内部发生什么变化?
11、绘出立方系中{110}晶面族所包括的晶面,以及(112)、(123)、(120)
晶面。
12、说明共析钢加热时奥氏体形成的过程,并画图表示。
13、合金钢中主要的合金相有几种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