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的时间计算(2)
- 格式:doc
- 大小:41.50 KB
- 文档页数:4
第2课时时间的简单计算(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时间的基本概念,包括时、分、秒。
2. 培养学生进行简单时间计算的能力,如加法、减法。
3. 培养学生运用时间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1. 时间的基本概念:时、分、秒。
2. 时间计算的方法:加法、减法。
教学步骤: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出示一个时钟,引导学生观察时钟的时针、分针、秒针。
2. 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时钟上的时针、分针、秒针分别代表什么吗?”3.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时针代表小时,分针代表分钟,秒针代表秒。
二、探究(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时钟,说出当前的时间,如“现在是8时25分”。
2. 教师提问:“同学们,如果现在是8时25分,那么10分钟后是几点几分?”3. 学生思考后回答,教师总结:10分钟后是8时35分。
4. 教师再提问:“同学们,如果现在是8时25分,那么30分钟前是几点几分?”5. 学生思考后回答,教师总结:30分钟前是7时55分。
三、巩固(10分钟)1. 教师出示一些时间计算题目,如“8时50分加上20分钟是多少?”2. 学生独立完成题目,教师巡回指导。
3. 教师出示答案,与学生一起核对。
四、应用(10分钟)1. 教师出示一些实际问题,如“小明每天早上7时30分起床,他需要30分钟洗漱,20分钟吃早餐,然后去上学。
请问小明几点出门去上学?”2. 学生独立完成问题,教师巡回指导。
3. 教师出示答案,与学生一起核对。
五、总结(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如时间的基本概念、时间计算的方法等。
2. 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觉得时间计算难不难?为什么?”3.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时间计算并不难,只要我们掌握了方法,多加练习,就能熟练掌握。
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正确理解时间的基本概念,包括时、分、秒。
2. 学生能够进行简单的时间计算,如加法、减法。
3. 学生能够运用时间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简单的经过时间的计算问题导入到奶奶家要坐多长时间的火车?过程讲解1.读题,观图,获取数学信息已知条件:火车9:00开始出发,同一天下午6点到站。
所求问题:到奶奶家要坐多长时间的火车?2.理解题意火车9:00就开,下午6点到站,求到奶奶家要坐多长时间的火车,就是求从上午9时到下午6时一共经过多长时间。
3.区分时刻与时间(1)“时刻”表示一天内某一特定的时间点。
钟面上时针和分针所指的每一个位置都表示时刻。
如本题中火车出发时的9:00,到达时的下午6点都表示时间里的某一点,即表示的是时刻。
表示时刻用时、分等词。
(2)“时间”是指从某一个时刻(或日期)到另一个时刻(或日期)的间隔,也就是经过的时间。
如一场文艺演出从开始到结束经过2小时,本题中坐火车去奶奶家所用的时间等。
4.探究解题方法方法一直观观察法。
观察钟面,数出所经过的时间。
方法二分段计算法。
(1)方法分析。
求从上午9时到下午6时所经过的时间,可以在中午12时处将经过的时间分为两段:第一段是从上午9时到中午12时经过的时间,是3小时,第二段是从中午12时到下午6时经过的时间,是6小时,合在一起是9小时。
(2)列式解答。
3+6=9(小时)方法三直接计算法。
(1)方法分析。
下午6时用24时计时法表示为18时,求从上午9时到下午6时所经过的时间,直接用到达时刻减去出发时刻即可。
(2)列式解答。
18-9=9(小时)答:到奶奶家要坐9小时火车。
5.检验结论的正确性(1)检验方法。
用火车出发时间加上经过的时间看是否等于到达的时间。
(2)检验过程。
火车9:00出发,经过9小时后,到达奶奶家的时刻为9+9=18(时),18时是下午6时,与题中的到站时刻相同,说明到奶奶家要坐9小时火车这个答案正确。
方法总结。
时间与速度的简单计算一、时间单位1.年:一年的时间为365天,闰年为366天。
2.月:一年有12个月,其中大月有31天,小月有30天。
3.日:一天有24小时。
4.时:一小时有60分钟,一小时等于60*60=3600秒。
5.分:一分钟有60秒。
6.秒:秒是时间的基本单位,符号为“s”。
二、速度单位1.米/秒(m/s):表示每秒钟通过的路程长度。
2.千米/小时(km/h):表示每小时通过的路程长度。
3.公里/小时(km/h):与千米/小时相同。
4.米/小时(m/h):表示每小时通过的路程长度。
5.厘米/秒(cm/s):表示每秒钟通过的路程长度。
6.英尺/秒(ft/s):表示每秒钟通过的路程长度。
三、时间与速度的计算公式1.速度=路程÷时间2.时间=路程÷速度3.路程=速度×时间四、实际应用1.一个人以6米/秒的速度跑100米需要多少时间?时间=路程÷速度=100m÷6m/s≈16.67s2.一辆汽车以100千米/小时的速度行驶,行驶50千米需要多少时间?时间=路程÷速度=50km÷100km/h=0.5h3.一列火车以80米/秒的速度通过一座长200米的桥梁需要多少时间?时间=路程÷速度=(200m+火车长度)÷80m/s五、生活中的时间与速度1.走路:一般人的步行速度约为1米/秒。
2.跑步:一般人的跑步速度约为4米/秒。
3.骑自行车:一般人的骑车速度约为5米/秒。
4.汽车:一般小汽车的速度约为100千米/小时。
5.火车:一般火车的速度约为80千米/小时。
6.飞机:一般客机的速度约为900千米/小时。
时间与速度的简单计算是物理学中的基础内容,掌握时间单位和速度单位,了解时间与速度的计算公式,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在日常学习中,我们要注意积累相关知识,提高自己的计算能力。
习题及方法:1.习题:小明以5米/秒的速度跑了100米,问他用了多少时间?答案:时间 = 路程 ÷ 速度 = 100m ÷ 5m/s = 20s解题思路:直接使用时间计算公式,将路程和速度代入计算即可得到时间。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简单的时间计算》教案教材内容概述在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材中,关于时间的内容主要包括:•时间的认识:认识钟表的小时和分钟指针,理解24小时制的时间概念。
•时间的表示:掌握用数字和时分表示时间的方法。
•简单的时间计算:学习简单的时间加减法,了解时间互换的基本方法。
本教案将围绕《简单的时间计算》这一部分展开。
教学目标•理解小时,分钟以及时间的概念。
•掌握用时针和分针表示时间的方法。
•学会对时间进行简单的加减法运算。
•熟悉时间互相转换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时间的表示和简单的时间计算。
•教学难点:时间互换的方法。
教学过程步骤一:时间的认识(5分钟)1.通过投影仪或实物钟表,引导学生认识小时指针和分钟指针,并对时间的刻度进行说明。
2.让学生模仿指针的转动,跟随指针读出当前时间。
步骤二:时间的表示(10分钟)1.引导学生理解时、分和秒的概念,了解24小时制的表示方法。
2.展示用数字和时分表示时间的方法,让学生模仿学习。
步骤三:简单的时间计算(20分钟)1.普及时间的简单加减法运算方法,如:7:25 + 0:35 = 8:00,9:20 -0:40 = 8:40 等。
2.通过白板编写题目,请学生结合所学知识,进行练习。
步骤四:时间互换的方法(20分钟)1.引导学生认识时、分、秒之间的转换关系。
2.举例说明时间互相转换的方法,如:6小时= 360分钟= 21,600 秒。
3.让学生自己动手练习,加深记忆。
步骤五:练习和巩固(15分钟)1.分发练习册,让学生自己动手解题,巩固所学知识。
2.老师巡课,及时纠正学生错误,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方法。
教学反思通过本次教学,学生掌握了时间的概念、时间的表示方法、简单的时间计算和时间互换的方法,达到了预设的教学目标。
在授课时,我采用了互动式教学,让学生自己动手模仿指针转动、练习计算和互相转换时间,充分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了教学效果。
但是,我的授课语言还需要更简单、明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小学三年级数学《简单的时间计算》教案三篇小学三年级数学《简单的时间计算》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利用已学的24时记时法和生活中对经过时间的感受,探索简单的时间计算方法.2.在运用不同方法计算时间的过程中,体会简单的时间计算在生活中的应用,建立时间观念,养成珍惜时间的好习惯.3.进一步培养课外阅读的兴趣和多渠收集信息的能力.教学重点:计算经过时间的思路与方法.教学难点:计算从几时几十分到几时几十分经过了多少分钟的问题.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激趣导入1.谈话:小朋友你们喜欢过星期天吗?老师相信我们的星期天都过得很快乐!明明也有一个愉快的星期天,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明明的一天,好吗?2.小黑板出示明明星期天的时间安排.7:10-7:30 起床.刷牙.洗脸;7:40-8:20 早锻炼;8:30-9:00 吃早饭;9:00-_:00 看书.做作业3.看了刚才明明星期天的时间安排,你知道了什么?你是怎么知道的?你还想知道什么?二.自主探究,寻找方法1.谈话:小明在星期天做了不少的事,那你知道小明做每件事情用了多少时间吗?每个小组从中选出2件事情计算一下各用了多少时间.(1)分组学习.(2) 集体交流.2.根据学生的提问顺序学习时间的计算. 从整时到整时经过时间的计算.(1)学生尝试练习9:00-_:00明明看书.做作业所用的时间.(2)交流计算方法:_时-9时=2小时.3.经过时间是几十分钟的时间计算.(1)明明从7:40到8:20进行早锻炼用了多少时间呢? 出示线段图.师:7:00-8:00.8:00-9:00中间各分6格,每格表示10分钟,两个线段下边的箭头分别指早锻炼开始的时间和结束的时间,线段图涂色部分表示早锻炼的时间. 谈话:从图上看一看,从7时40分到8时经过了多少分钟?(20分)从8时到8时20分又经过了多少时间?所以一共经过了多少分钟.(20+20=40分)小朋友们,如果你每天都坚持锻炼几十分钟,那你的身体一定会棒棒的.(2)你还能用别的方法计算出明明早锻炼的时间吗?(7:40-8:40用了一个小时,去掉多算的20分,就是40分.或者7:20-8:20用了1个小时,去掉多算的20分,就是40分.)(3)练习: 找出明明的一天中做哪些事情也用了几十分钟?你能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出明明做这几件事情用了几十分钟吗?你是怎么算的?三.综合练习,巩固深化1.想想做做1:图书室的借书时间. 你知道图书室每天的借书时间有多长吗? 学生计算.(1)学生尝试练习,交流计算方法.(2)教师板书.2.想想做做2.(1)学生独立完成.(2)全班交流.3.想想做做3.学生独立练习,全班交流.4.想想做做4.(1)学生独立完成.(2)全班交流(让学生说说是怎么算的)5.想想做做5.(1)同桌交流.(2)集体交流.(3)小结归纳时间计算的一般方法.四.知识延伸,课外实践1.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本领?2.看来我们已经了解了许多有关时间的知识,学会了简单的时间计算方法,体会到了时间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性.你还想知道有关时间的其他知识吗? 让学生阅读书上第55页〝你知道吗〞的内容.师:那你知道其他有关时间的知识吗?(学生提问) 其实这些有关时间的知识很多很多,小朋友如果感兴趣的话,可以从课外书.电视上和网络中去搜集更多这方面的知识.3.布置作业.(1)收集有关时间的知识.(2)用24时记时法为自己设计一天的作息时间表.4.出示本课上课时间和下课时间,请学生用最快的速度计算出这节课的时间.小学三年级数学《简单的时间计算》教案范文二教学目标:1.知道时间可以分钟面时间.经过时间两个方面,从而正确把握有关时间计算的概念.2.正确计算一天之内的经过时间,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教学过程:一. 认识两种时间概念:1.我们学习了两种记时法,老师这儿有一句关于时间的话,来看一下:妈妈上午8时,上班一天工作8小时.(板书:8时.8小时 )(1)读一读,问:它们一样吗?有什么不一样的?请你分别说说自己的想法.(2)教师要在学生说的基础上加以规范:8时:它表示上午的一个时刻,那时我们正在上课,它还可以写成8:00;8小时:它指的是一段时间.出示钟面(画一画)指出:8时,是表示的某一时刻,用〝时〞来说,它是一个钟面时间.(板书:钟面时间时 )而8小时,是从8:00开始数8个小时,到下午4时下班,这一段时间里经过了8个小时,它不是一个具体的时刻.) (板书:经过时间小时)(3)指板书说:时,一般是指钟面上的几时,它表示的是钟面时间;小时,它一般表示的是从某一个时间开始到另一个时间结束,它是一个经过时间. (用点●和箭头在钟面旁加以区分)2.判断,仔细听老师说的话,想:这是钟面时间还是经过时间?老师晚上10时睡觉;老师晚上睡10小时.3.揭示课题:这节课我们要通过一些钟面时间来简单地算经过时间.二.教学经过时间的计算1.出示:老师今天早上7:00上班,一直到中午_时下班,上午要上班几小时?(1)出示题目:这里的早上7:00.中午_时是什么时间?问题求上午要上班几小时是什么时间?(2)学生计算.(3)交流:用什么方法比较好? (实物投影反馈)板书:_-7=4(小时)_:00-7:00=4(小时)讨论:4的单位是时?还是小时?可以写成4:00吗, 为什么?(4)结:像这样简单的计算,我们可以直接用后面的几时减前面的几时.2.王师傅上午7:30上班,中午_:00吃饭,他上午工作了多少时间?(1)独立思考(2)全班交流,说说怎样计算:要求的是什么时间?(经过时间)还能用后面的时间减去前面的时间吗?你是怎么减的?教师借助0 24小时图帮助学生理解.体会不同方法.7:30 10:30 3小时,再加30分钟,是3小时30分7:30 _:30 4小时,再减30分,是3小时30分教师重点介绍横式书写方法,先减分再减时,分不够减想时借1作60._:00(10:60)-7:30=3小时30分3.练一练:同学们下午1:00开始上课,下午4 :25放学,同学们下午在校有多长时间?三.综合练习1.想想做做第2题示图,补充银行营业时间:上午8:30 下午5:00(1)计算每个商场的营业时间说说所标内容是什么意思?尝试练习(2)交流:说说你是怎样计算每个商场的营业时间的?(3)比较得出结果师结:用普通记时法表示时,若两个时间都在上午或下午,就可以直接用后面的时间减去前面的时间,若两个时间,一个在上午,一个在下午,就要把下午的时间先化成24时记时法,再用后面的时间减去前面的时间.四.总结今天学习了什么内容?要求经过时间只要怎样计算?该注意什么?(单位;下午时间转化成24时记时法;退1作60来计算)小学三年级数学《简单的时间计算》教案范文三教学目标:1.结合生活实际,自主探究计算经过时间的算法,能够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地进行有关计算.2.进一步感知和体验时间,逐步建立时间观念.进一步了解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进一步培养独立思考的习惯.教学重点:计算经过时间的思路与方法.教学难点:计算从几时几十分到几时几十分经过了多少时间的问题.教学对策:以口答为主,让学生充分的讨论,在讨论的基础上,借助直观的线段图或钟面帮助理解,相互启发,体会用多种方法灵活计算时间.教学准备:节目预报表.教学过程设计:一.复习24时记时法:出示节目预报:节目预报上午8时50分金色的童年上午9时30分儿童英语下午2时六一剧场下午4时美术星空下午4时40分七巧板晚上6时30分大风车晚上7时新闻联播你能用24时记时法播报节目吗? 同桌两人练习.出示节目预报表.二.新授:1.这是小红暑假一天生活中的部分时间安排记录表,从中你知道了些什么? 出示:6:30 起床7:00 7:30 吃早饭7:30 8:00 做家务8:00 9:00 做作业9:00 _:00 到新华书店购书_:00 _:20 吃中饭_:20 _:40 饭后休息_:40 _:40 午睡_:40 _:00 在家休息片刻_:00 _:30 游泳馆游泳_:30 _:20 看电视┈┈2. 小红的生活活动有些是从整时开始整时结束,有些是从几时几分开始到几时几分结束,你能将上面的活动时间按这样的情况分分类吗?(引导学生将活动时间分成三类:1)整时整时2)几时几分几时几分(几分是一样的)3)几时几分几时几分(几分是不一样的)3.你能算出小红什么活动所用的时间?你是怎样计算的?同桌或小组讨论.4.小结交流计算方法.整时的比较容易理解,只要用后面的时刻减前面的时刻,_-_=2几时几分到几时几分(几分一样的,学生比较容易理解)几时几分到几时几分(几分不一样的,学生不太容易理解)计算可借助钟面图或借助线段图.有两种思路:例_:30 _:20 看电视(1)先算从_时30分到_时是30分,再算从_时到_时20分是20分,一共播放了50分钟.(2)先算从_时30分到_时30分是1小时,_时30分与_时20分比,超过了10分,所以一共播放了60分-10分=50分.三.练习:1.节目预报表(1)回到复习的节目预报表(24时记时法)你能说说你最喜欢看的节目从什么时候开始到什么时候结束,播放了多少时间? 交流汇总.2.书上53页想想做做第1题读题,理解题意.独立思考.交流怎样想的.有两种思路:(1)分别算出上午和下午各有多长时间,再加起来._:00到_:30是1小时30分,_:40到_:00是1小时20分,合起来是2小时50分.(2)先算_:00到_:00是5小时,再从5上时中减去不借书的一段时间_:30到_:40是2小时10分,所以是2小时50分.四.小结:(略)板书设计: 有关经过时间的简单计算_-_ = 2 口答:播放了2小时.想:从_时30分到_时是30分,再过20分是_时20分一共播放了50分.一元二次方程优秀教案一元二次方程是初中数学的主要内容,在初中代数中占重要地位.学生积极动手.动脑.动小学四年级数学备课教案一堂好的数学课,当然应当生动.有趣,课堂活跃,吸引学生的参与也是重要的.但这仅仅关于七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范文合集数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逐渐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并进行广新课标人教版七年级数学教案使学生初步体验到数学是一个充满着观察.实验.归纳.类比和猜测的探索过程.一起看看。
简单时间计算练习题时间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指引着我们的日常活动和决策。
然而,对于一些人来说,时间的计算可能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为大家提供一些简单的时间计算练习题,帮助大家提高时间计算的能力。
第一题:假设现在是上午10点,过了12个小时后是几点钟?解答:上午10点加上12个小时等于下午10点。
所以,过了12个小时后是下午10点。
第二题:如果现在是下午2点,过了5个小时后是几点钟?解答:下午2点加上5个小时等于晚上7点。
所以,过了5个小时后是晚上7点。
第三题:如果现在是晚上8点,再过3个小时是几点钟?解答:晚上8点加上3个小时等于晚上11点。
所以,再过3个小时是晚上11点。
第四题:如果现在是上午9点,再过6个小时是几点钟?解答:上午9点加上6个小时等于下午3点。
所以,再过6个小时是下午3点。
通过以上的练习题,我们可以看到时间的计算并不是一件复杂的事情。
只需要简单地进行加减运算,就能得出正确的答案。
然而,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可能会遇到更复杂的时间计算问题。
下面,我将为大家提供一些挑战性的练习题,帮助大家更好地掌握时间计算的技巧。
挑战题一:如果现在是上午11点30分,再过2个小时15分钟是几点钟?解答:上午11点30分加上2个小时15分钟等于下午1点45分。
所以,再过2个小时15分钟是下午1点45分。
挑战题二:如果现在是下午3点20分,再过4个小时40分钟是几点钟?解答:下午3点20分加上4个小时40分钟等于晚上8点。
所以,再过4个小时40分钟是晚上8点。
通过这些挑战性的练习题,我们可以锻炼自己对于时间计算的能力。
在解答这些问题时,我们需要注意时间的单位,如小时和分钟,并进行相应的换算。
同时,我们还需要掌握加法和减法运算的技巧,以确保得出正确的答案。
时间计算是一项基本的生活技能,它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不断地练习和提高,我们可以更好地利用时间,合理安排自己的活动。
第一单元时、分、秒课题第二课时时间的简单计算课型新授课内容分析本课要求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秒,知道1分=60秒,会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针对学生已经对时、分、秒具有一定的感性体验,能正确认读几时几分几秒,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注重让学生牢牢记住相邻时间单位之间的进率是“60”。
同时让学生通过具体生活情境理解时刻与时间段的区别。
课时目标知识与能力会根据1时=60分,1分=60秒进行简单的换算,会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过程与方法结合具体的生活情境,掌握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经历解决问题的全过程,体会解答方法的多样化,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时间单位的简单换算和求经过时间的方法。
教学难点求会简单的经过时间。
教学准备课件、实物钟表。
教学媒体选择PPT、图片教学活动提问,师生讨论教学过程一、故事导入师:开学了,熊大和熊二从熊堡出发去学校。
熊大用了2小时,熊二用了120分钟。
熊大和熊二相互争辩自己的用时比较少,它俩谁也不服谁。
同学们,请你们当裁判,判断它们俩究竟谁用时少,好吗?【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卡通人物熊大、熊二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有效参与课堂学习。
二、探究新知识(一)单位换算。
1.探究时和分的换算。
(1)师:从熊堡到学校,熊大、熊二谁用时少?为什么呢?预设1:熊大用时少,因为熊二用了120分钟这么多。
预设2:熊二用时少,因为熊大用的时间是以小时作单位的呢!预设3:无法直接比较,单位不相同。
预设4:用时一样长。
可以换算成一样的单位再比较。
师:为什么有的同学说用时一样长?2小时等于120分钟吗?学生独立思考后,汇报:1时是60分,2时就是2个60分,也就是60+60=120分。
师:看来熊大和熊二花的时间是一样的。
你明白了吗?和你的同学相互说一说吧。
(2)师:5时又等于多少分,你是怎么想的?学生尝试完成,然后组内交流。
师: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1、一场大雨从9:20开始下,到10:55雨停止.共下了几小时几分?2.王华上午在校3小时20分,下午在校2小时30分.他一天在校多长时间?上午比下午多多少时间?3、小明晚上8:30睡觉,第二天早上6:30起床,他睡了多少时间?4、出示一张中央电视台周日的节目时间表,回答问题:08 :00 早间新闻08:35 夕阳红12:00 新闻30分13:00 东方时空17:30 动画世界19:00 新闻联播19:38 焦点访谈①爷爷每天早上7:00到公园散步,他必须在几点之前赶回来才能看到《夕阳红》?②《新闻联播》大约需要多少时间?③小明从4:20开始做家庭作业,他想看《动画世界》,可以做多长时间的作业?5.小华看电影《党的女儿》,从下午2:00开始放映,下午4:00结束,这部电影放映时间是多少?6.小光60秒做8道数学题,6分可以做多少道数学题?7.玩具厂的王师傅1小时可以做8个玩具,他从8时到11时可以做多少个玩具?8.少先队员去李奶奶家打扫卫生,下午3:30开始,4:10结束,共用了多少时间?9.小明从家到学校要走15分钟,他每天要在7:40到校,他应该在什么时候从家出发,才能准时到校?10、火车本应9:50到站,现在要晚点15分钟,火车实际什么时间到站?11、小兰去上学,7:35从家出发,7:50到校。
她从家到学校要走多长时间?12、奶奶今天早上6:30去活动中心锻炼身体,比昨天提前了10分钟。
她昨天什么时间去锻炼身体的?13.一场大雨从9:20开始下,到10:55雨停止.共下了几小时几分?14.王华上午在校3小时20分,下午在校2小时30分.他一天在校多长时间?上午比下午多多少时间?15、妈妈做米饭用15分钟,择菜、洗菜5分钟,做菜用5分钟,做完这些事,妈妈最少需要多长时间?16、足球比赛分上下两个半场,上半场45分钟,下半场跟上半场的时间一样,中间休息15分钟,全场比赛需要多少时间?17、汽车每隔6分开出一班,妈妈想搭8:45的一班汽车,到达车站时,已经是8:48分,她要等待几分钟才能够乘下一班汽车?18、联欢晚会在晚上7:30分开始,演出2小时20分钟后结束,结束的时间是几点?19、一列火车本应11:20到达,现在要晚点25分钟。
作业内容:
1.口算
76÷4=660÷6=60÷5=80×50=12×8=
240÷2=7×40=360-80=180+60=42÷3=
72-49=5+28=51÷3=66÷22=360÷12=
2.填空
(1)一年里有()个大月,()个小月。
(2)8月l日的前一天是()月()日。
(3)6月30目的后一天是()月()日。
(4)1996年2月有()天。
(5)1997年2月有()天。
(6)4年=()个月。
(7)150时=()日()时。
(8)2000年是()年,有()天。
(9)从11:00到23:30经过了()小时()分。
(10)一艘轮船4:00开船,于当天的19:40到达目的地,航行了()小时()分。
3、解决问题:
(1)某校6月份平均每天用水15吨,6月份一共用水多少吨?
(2)一个展览馆每天上午8时开馆,下午5时闭馆,每天展览多长时间?(3)一辆汽车从上午8时到下午3时,共行驶了210千米.这辆汽车的速度是多少?
(4)小强今年已满14岁了,只过了3个生日,想一想,它是哪年、哪月、哪日生的?。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第3课时:简单的时间计算2(第五单元24时记时法)教学目标:1、结合生活实际,自主探究计算经过时间的算法,能够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地进行有关计算,进一步掌握计算经过时间的方法。
2、进一步感知和体验时间,逐步建立时间观念。
进一步了解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记忆部培养独立思考的习惯。
教学重点:计算经过时间的思路与方法。
教学难点:计算从几时几十分到几时几十分经过了多少分钟的问题。
教学对策:借助直观的线段图或钟面图,帮助学生理解。
教学过程设计:一、解决实际问题1、P54(2)(1)看图理解题意。
(2)先估计哪个商店的营业时间长,再计算实际营业的时间,验证自己的估计是否正确。
1)百货商店:9:30到20:30是11小时。
2)快餐店:6:00到9:00是3小时,中午11:00到1:00是2小时,下午5:00到8:00是3小时,合起来是8小时。
3)超市:周一至周五8:00到22:00是14小时,周六至周日9:00到23:00也是14小时。
(3)比较哪个商店营业时间比较长。
2、P54(3)(1)看图理解题意。
(2)独立思考(3)同桌交流(4)集体交流,说明计算时间的方法。
3、完成P54(4)看图理解题意。
思考解决方法。
有两种方法:(1)先算第一天的时间晚上8时到晚上12时是4小时,再算第二天的时间凌晨0时到清晨6时是6小时,合起来是10小时。
(2)也可以假设从第一天晚上8时睡到第二天早上8时,共睡了12小时,再减去2小时,是10小时。
4、完成P59(5)(1)看懂火车时刻表,弄清到达和出发的时刻,明确运行和停靠的含义。
(2)再计算第1、2小题的经过时间。
(3)学生根据运行时刻表,自己提问,自己解决实际问题。
(4)交流各自的问题。
二、介绍数学史料1、自己阅读第55页上的数学史料。
2、布置课外学习任务:上网或到课外书上查找相应的时间知识。
板书设计:经过的时间还可以这样算:9时50分9时30分-7时30分-7时50分2时20分1时40分课前思考:由于《简单的时间计算》这部分内容对于学生来说比较困难,所以分2课时进行教授,本课时主要是练习巩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