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计时法简单的时间计算讲解
- 格式:ppt
- 大小:1.06 MB
- 文档页数:12
三年级数学学习:24时计时法部分知识点及练习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被誉为科学的皇后,对于我们的广大小学生来说,数学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以后的学习,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准备的24时计时法部分知识点及练习,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喜欢。
知识点1、会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会把普通计时法和24时计时法进行互化。
如:普通计时法 24时计时法:上午9时→9时 ;晚上9时→21时(9+12=21) 普通计时法一定要加上“上午”、“下午”等前缀。
2、【计算经过时间、开始时刻、结束时刻】【认识时间与时刻的区别】① 如:火车11:00出发,21:30到达,火车运行时间是(经过10小时30分钟),但这里不要写成(10:30)。
正确的列式格式为:21时30分-11时=10时30分,不能用电子表的形式相减。
② 再如:火车19时出发,第二天8时到达,火车运行时间是(13小时)。
像这种跨越两天的,可以先计算第一天行驶了多长时间:24-19=5(时),再加上第二天行驶的8个小时:5+8=13(时);③ 又如:一场球赛,从19时30分开始,进行了155分钟,比赛什么时候结束?先换算,155分=2时35分,再计算。
3. 会根据给出的信息制作月历和年历。
如:某年8月1日是星期二,制作8月份的月历。
再如:某年4月30日是星期四,制作5月份月历。
练习题改写成另一种计时法。
18:30( ) 晚上10:45( ) 17:38( )傍晚6:15( ) 22:10( ) 19:22( )2:00( ) 早上7:55( ) 下午1时10分( )参考答案改写成另一种计时法。
18:30( 晚上6点30 ) 晚上10:45( 22点45 ) 17:38( 下午5点38 )傍晚6:15( 18点15 ) 22:10( 晚上10点10 ) 19:22( 傍晚7点22 )2:00( 凌晨2点) 早上7:55(七点55 ) 下午1时10分(13点10 )。
24时计时法与普通计时法对照表整理好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计时法是非常重要的。
它帮助我们准确地安排时间,规划活动。
常见的计时法有 24 时计时法和普通计时法。
下面我们来详细整理一下它们的对照表。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 24 时计时法。
24 时计时法是采用 0 到 24 时的计时方式,一天被分为 24 个小时,从 0 时开始,到 24 时结束。
这种计时法在铁路、航空、邮电等部门被广泛使用,因为它的计时方式更加简洁、准确,不容易产生混淆。
接下来是普通计时法。
普通计时法通常也被称为 12 时计时法,它将一天分为两段,每段 12 个小时。
从凌晨 0 时到中午 12 时,和从中午 12 时到晚上 12 时。
为了区分这两段时间,会在时间前面加上特定的词语,比如上午、下午、晚上等。
下面是 24 时计时法与普通计时法的具体对照:凌晨 0 时,在 24 时计时法中就是 0 时,在普通计时法中表述为凌晨 0 时。
凌晨 1 时,24 时计时法是 1 时,普通计时法是凌晨 1 时。
凌晨 2 时,24 时计时法是 2 时,普通计时法是凌晨 2 时。
以此类推,直到早上 5 时,24 时计时法是 5 时,普通计时法是早上5 时。
早上 6 时,24 时计时法是 6 时,普通计时法是早上 6 时。
早上 7 时,24 时计时法是 7 时,普通计时法是早上 7 时。
早上 8 时,24 时计时法是 8 时,普通计时法是早上 8 时。
早上 9 时,24 时计时法是 9 时,普通计时法是早上 9 时。
早上 10 时,24 时计时法是 10 时,普通计时法是早上 10 时。
早上 11 时,24 时计时法是 11 时,普通计时法是早上 11 时。
中午 12 时,24 时计时法和普通计时法都是 12 时,但普通计时法会表述为中午 12 时。
下午 1 时,24 时计时法是 13 时,普通计时法是下午 1 时。
下午 2 时,24 时计时法是 14 时,普通计时法是下午 2 时。
24时计时法计算方法
24时计时法是指将一天的时间分为24个小时,每个小时以1小时为单位进行计算。
这种计时法在军事、航空、航海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在24时计时法中,第一小时从0时开始,第二小时为1时,第三小时为2时,以此类推,直到第二十四小时为23时结束。
可以使用24小时制的时钟、手表等设备进行计时。
计算24时计时法的方法很简单。
例如,现在时间是14时30分,要计算2小时后的时间是多少,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1. 将现在时间转换为24小时制的时间,即14时30分转换为14:30。
2. 根据24时计时法,2小时后的时间就是现在时间的加2,即14:30+2=16:30。
3. 将16:30转换为12小时制的时间,即下午4点30分。
除此之外,24时计时法还可以用于计算时间间隔。
例如,现在时间是16时30分,要计算到明天早上7点还有多长时间,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1. 将现在时间转换为24小时制的时间,即16时30分转换为16:30。
2. 计算到明天早上7点还有多少小时,即第二天的7时减去现在的16时,即7-16=-9。
3. 将负数的小时转换为正数的小时,即24-9=15,表示还有15小时。
4. 再计算还有多少分钟,即15小时乘以60分钟再加上明天早上7点的30分钟减去现在的30分钟,即15×60+(7×60+30)-30=960,表示还有960分钟。
综上可见,24时计时法是一种简单实用的计时方法,可以帮助人们更方便地计算时间和时间间隔。
时间按小时计算公式时间是我们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概念,它决定了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安排。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需要计算时间,比如计算两个时间点之间的时间差,或者计算某个事件发生的具体时间。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介绍时间按小时计算的公式,以及如何在实际生活中应用这个公式。
时间按小时计算的公式非常简单,它可以用一个简单的数学公式来表示:时间 = 小时数× 60 + 分钟数。
在这个公式中,小时数表示时间的小时部分,分钟数表示时间的分钟部分。
通过这个公式,我们可以将时间转换为分钟数,从而方便进行时间的计算和比较。
举个例子来说,假设现在是上午9点30分,我们可以用时间按小时计算的公式来计算出现在的时间是多少分钟:时间 = 9 × 60 + 30 = 540 + 30 = 570。
所以现在的时间是570分钟。
通过这个公式,我们可以很方便地将时间转换为分钟数,从而方便进行时间的计算和比较。
除了将时间转换为分钟数,时间按小时计算的公式还可以用来计算时间的差值。
比如,我们可以用这个公式来计算两个时间点之间的时间差:时间差 = (小时数2 小时数1) × 60 + (分钟数2 分钟数1)。
通过这个公式,我们可以很方便地计算出两个时间点之间的时间差,从而方便进行时间的比较和计算。
除了在日常生活中,时间按小时计算的公式还可以在工作中得到应用。
比如,在生产线上,我们经常需要计算产品的加工时间,以便合理安排生产计划。
通过时间按小时计算的公式,我们可以很方便地计算出产品的加工时间,从而合理安排生产计划,提高生产效率。
在运输行业中,时间按小时计算的公式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比如,在航空运输中,飞行时间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概念,航空公司需要合理安排航班时间,以便提高飞行效率。
通过时间按小时计算的公式,航空公司可以很方便地计算出飞行时间,从而合理安排航班时间,提高飞行效率。
除了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时间按小时计算的公式还可以在科学研究中得到应用。
数学简单的时间计算数学中的时间计算是我们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常常遇到的一个重要内容。
学好时间计算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安排时间,提高效率。
本文将介绍一些简单的时间计算方法。
一、时、分、秒的换算在时间计算中,我们需要熟练掌握时、分、秒之间的换算关系。
一小时等于60分钟,一分钟等于60秒。
因此,我们可以利用换算关系来进行简单的时间计算。
例如,计算2小时15分钟是多少分钟?我们可以将2小时换算为120分钟,然后再加上15分钟,得到135分钟。
二、时间段的加减在实际生活中,我们经常需要计算两个时间点之间的时间差。
这时,我们可以利用时、分、秒的加减法进行计算。
例如,计算从8点30分到11点15分的时间差。
我们先将11点15分换算为分钟,即11*60+15=675分钟;再将8点30分换算为分钟,即8*60+30=510分钟。
最后,我们用675分钟减去510分钟,即675-510=165分钟,即两个时间点之间的时间差为165分钟。
三、时、分、秒的四则运算在一些复杂的时间计算问题中,我们需要计算多个时间段的累加或累减。
这时,我们可以利用时、分、秒的四则运算进行计算。
例如,计算8点30分到10点15分再到11点20分的总时间。
我们可以先计算8点30分到10点15分的时间,得到105分钟;然后再计算105分钟加上11点20分到10点15分的时间差,得到105分钟加上65分钟,即105+65=170分钟。
四、跨天计算在跨天计算中,我们需要特别注意凌晨时分的换算。
例如,计算10点30分到明天的2点30分的时间差。
我们可以先将2点30分转换为分钟,即2*60+30=150分钟;然后再计算一天的总分钟数,即24*60=1440分钟。
最后,我们用第二天的总分钟数减去10点30分的分钟数,再加上150分钟,即1440-630+150=960分钟。
综上所述,数学中的时间计算涉及到时、分、秒之间的换算、时间段的加减、时、分、秒的四则运算以及跨天计算等内容。
24时计时法简单的时间计算24小时计时法是一种常见的时间计算方式,它与12小时计时法不同,可以更准确和简单地表示时间。
下面我将介绍24小时计时法的基本概念和简单的时间计算方法。
24小时计时法通过从午夜开始,每隔一个小时数一次来计算时间。
这意味着每天有24个小时,小时数从0到23、午夜被表示为0时,也可以表示为24时。
在24小时计时法中,时间的表示格式是“小时:分钟:秒”。
小时数采用两位数表示,范围从00到23;分钟数和秒数也采用两位数表示,范围都是00到59、例如,上午9点30分30秒可以表示为09:30:30。
在进行时间计算时,可以使用一些简单的方法来计算时间的增减和差距。
下面是几种常见的时间计算方法:1.相对时间:通过相对时间计算,可以确定一些时间点之后或之前的时间。
这可以通过增加或减少小时、分钟和秒数来实现。
例如,如果当前时间是08:45:30,要求30分钟后的时间,可以将分钟数加30,得到09:15:30。
2.时间间隔:时间间隔是指两个时间点之间的时间差。
要计算时间间隔,首先需要计算出两个时间点的差值,然后将差值转换为小时数、分钟数和秒数。
例如,计算08:45:30到12:30:45的时间间隔,可以计算出它们的差值为03:45:15,即3小时45分钟15秒。
3.时间加法和减法:时间加法和减法是指在给定的时间点上增加或减少一定的时间间隔。
这可以通过分别增加或减少小时、分钟和秒数来实现。
例如,如果要在12:30:15的基础上增加1小时30分钟,可以将小时增加1,分钟增加30,得到14:00:154.跨日计算:由于24小时计时法中时间从0时开始,因此在进行时间计算时会遇到跨日的情况。
在跨日计算中,需要将第二天的时间加上24小时来表示。
例如,要计算23:00:00到01:00:00之间的时间间隔,可以先计算它们的差值为02:00:00,然后将小时数减去24,得到02:00:00-24:00:00,即-22: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