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的时间计算
- 格式:ppt
- 大小:945.50 KB
- 文档页数:16
初一简单的时间-时间问题初一学生,在研究时间主题时会遇到一些简单的时间-时间问题。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问题一:计算时间间隔问题描述:小明在上午9点20分开始做作业,用时1小时30分钟,那么他什么时候做完作业?小明在上午9点20分开始做作业,用时1小时30分钟,那么他什么时候做完作业?解决方法:首先,将开始时间和用时相加,得到结束时间。
在这个例子中,上午9点20分加上1小时30分钟,等于上午10点50分。
因此,小明在上午10点50分做完作业。
首先,将开始时间和用时相加,得到结束时间。
在这个例子中,上午9点20分加上1小时30分钟,等于上午10点50分。
因此,小明在上午10点50分做完作业。
问题二:计算时间差问题描述:小红在上午8点30分起床,她花了1小时15分钟做早餐,那么她完成早餐的时间是多少?小红在上午8点30分起床,她花了1小时15分钟做早餐,那么她完成早餐的时间是多少?解决方法:将完成早餐的时间减去起床时间,得到她花了多少时间做早餐。
在这个例子中,上午8点30分减去1小时15分钟,等于上午7点15分。
因此,小红在上午7点15分完成早餐。
将完成早餐的时间减去起床时间,得到她花了多少时间做早餐。
在这个例子中,上午8点30分减去1小时15分钟,等于上午7点15分。
因此,小红在上午7点15分完成早餐。
问题三:换算时间单位问题描述:小华跑步用了40分钟,他想知道这个时间相当于多少小时。
小华跑步用了40分钟,他想知道这个时间相当于多少小时。
解决方法:将分钟转换为小时。
一小时等于60分钟,所以40分钟相当于40除以60,约为0.67小时。
因此,小华跑步用了约0.67小时。
将分钟转换为小时。
一小时等于60分钟,所以40分钟相当于40除以60,约为0.67小时。
因此,小华跑步用了约0.67小时。
以上是初一学生常见的简单时间-时间问题和解决方法。
通过这些例子,学生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处理时间计算。
简单的时间计算6篇时间的计算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加深对时间单位的认识。
2、了解时间的知识在生活中的实际用途,会通过观察、数格子、计算来知道所经过的时间。
3、了解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知识。
教学重点:学会一些有关时间的计算。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1、时、分、秒进率板书:1时=60分1分=60秒2、填空题2 时=()分2 分=()秒180分=()时120秒=()分1时40分=()分6分=()秒3、填合适的时间单位(1)一节课的时间是40()。
(2)看一场电影要2()。
(3)小东跑一100米要用16()。
二、探究新知1、小学作息时间表多媒体课件展示“小学作息时间表”学生自读问题,依次解决问题(1)上午第一节课是从几时几分到几时几分?这一节课上了多少时间?你是怎么知道一节课的时间,你有什么方法?你会不会列算式。
(老师讲解列算式计算)板书:8:50 – 8:10=40分8 :5 0-8 :1 04 0答:这节课上了40分钟。
(2)反馈练习:学生板演,说说自己怎么想的。
下午第七节课上了多少时间?(3)深入探究,10:5011:30 第四节上了多少时间?学生先试做,问在计算中发现有什么问题?重点讲解分不够减,到时退一作60分。
(4)反馈练习:1.小明从家里出发去学校,路上经历了多长时间?先看钟表,再请列式计算。
让学生说出不同的方法,学生板演并订正错误。
三、巩固练习1.王老师看一场电影时刻表如下,请问这场电影放映了多长时间?2.王华上午在校3小时20分,下午在校2小时30分。
他一天在学校多长时间?上午比下午多多少时间?3.小明从家到学校要走15分钟,他每天要在7:40到学校,他应该在什么时候从家出发,才能准时到校?四、全课小结师:今天你学习了什么知识?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时间的计算》教学设计篇二教学目标:1、加深对时间单位的认识。
2、了解时间的知识在生活中的实际用途,会通过观察、数格子、计算来知道所经过的时间。
掌握时间的计算时间的加减和换算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时间是非常重要的。
无论是工作、学习还是娱乐,我们都需要合理地掌握时间。
而要更好地管理时间,首先需要掌握时间的计算、加减和换算。
本文将为您介绍一些简单实用的方法,帮助您更好地掌握时间。
一、时间的计算时间的计算是基础中的基础,我们首先需要了解一些常见的时间单位和各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
1. 秒、分、时、天我们常用的时间单位有秒(s)、分(min)、时(h)、天(day)。
一分钟等于60秒,一小时等于60分钟,一天等于24小时。
2. 周、月、年除了秒、分、时、天,我们还常用周(week)、月(month)和年(year)来表示时间。
一周等于7天,一月一般计为30天,一年通常计为365天(闰年为366天)。
二、时间的加减运算时间的加减运算主要包括同一时间单位的加减和不同时间单位之间的加减。
1. 同一时间单位的加减在计算同一时间单位的加减时,我们可以使用简单的数学运算。
例如,我们要计算某个事件发生前后的时间差,可以将具体的时间转换为相应的时间单位,然后进行相减运算。
比如计算两个时间点相差的小时数、分钟数或秒数。
2. 不同时间单位之间的加减当我们需要计算不同时间单位之间的加减时,需要将时间统一转换为相同的单位。
例如,我们要计算一个事件发生后的3天12小时后的具体时间,可以先将3天转换为小时,然后与12小时相加,最后根据结果得出具体的时间点。
三、时间的换算有时候,我们需要在不同的时间单位之间进行换算,例如将分钟转换为小时,或将天数换算为周数。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时间单位换算方法。
1. 分钟与小时的换算1小时等于60分钟,所以要将分钟换算为小时,只需将分钟数除以60即可。
反之,要将小时换算为分钟,只需将小时数乘以60。
2. 小时与天数的换算1天等于24小时,所以要将小时换算为天数,只需将小时数除以24即可。
反之,要将天数换算为小时,只需将天数乘以24。
3. 天数与周数的换算1周等于7天,所以要将天数换算为周数,只需将天数除以7即可。
简单的时间计算的教案设计第一章:认识时间单位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时间单位,如:秒、分钟、小时。
2. 培养学生对时间单位的概念和认识。
教学内容:1. 时间单位的概念和作用。
2. 秒、分钟、小时之间的换算关系。
教学活动:1. 教师通过图片和实例讲解时间单位的概念和作用。
2. 学生通过小组讨论,理解秒、分钟、小时之间的换算关系。
练习:1. 完成时间单位换算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第二章:计算时间差教学目标:1. 让学生学会计算时间差,如:求经过多少时间、计算两个时间点之间的时间差。
2. 培养学生运用时间单位进行计算的能力。
教学内容:1. 时间差的计算方法。
2. 常用的时间计算公式。
教学活动:1. 教师通过实例讲解时间差的计算方法。
2. 学生通过小组讨论,理解常用的时间计算公式。
练习:1. 完成时间差计算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第三章:推算未来时间教学目标:1. 让学生学会推算未来时间,如:已知开始时间和经过时间,求结束时间。
2. 培养学生运用时间单位进行推算的能力。
教学内容:1. 推算未来时间的方法。
2. 常用的时间推算公式。
教学活动:1. 教师通过实例讲解推算未来时间的方法。
2. 学生通过小组讨论,理解常用的时间推算公式。
练习:1. 完成推算未来时间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第四章:计算持续时间教学目标:1. 让学生学会计算持续时间,如:求一个活动或任务持续多少时间。
2. 培养学生运用时间单位进行计算的能力。
教学内容:1. 计算持续时间的方法。
2. 常用的时间计算公式。
教学活动:1. 教师通过实例讲解计算持续时间的方法。
2. 学生通过小组讨论,理解常用的时间计算公式。
练习:1. 完成计算持续时间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第五章:时间计算的应用教学目标:1. 让学生学会运用时间单位进行实际问题的计算和解决。
2. 培养学生将时间计算应用于日常生活和工作中。
教学内容:1. 时间计算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
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简单的时间计算》优选教学设计时间计算是继二十四时计时法的学习之后安排的一个内容。
下面就是给大家带来的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简单的时间计算》优选教学设计,希望能帮助到大家!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简单的时间计算》优选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利用已学的24时记时法和生活中对经过时间的感受,探索简单的时间计算方法。
2、在运用不同方法计算时间的过程中,体会简单的时间计算在生活中的应用,建立时间观念,养成珍惜时间的好习惯。
3、进一步培养课外阅读的兴趣和多渠收集信息的能力。
教学重点:计算经过时间的思路与方法。
教学难点:计算从几时几十分到几时几十分经过了多少分钟的问题。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激趣导入1、谈话:小朋友你们喜欢过星期天吗?老师相信我们的星期天都过得很快乐!明明也有一个愉快的星期天,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明明的一天,好吗?2、小黑板出示明明星期天的时间安排。
7:10-7:30 起床、刷牙、洗脸;7:40-8:20 早锻炼;8:30-9:00 吃早饭;9:00-11:00 看书、做作业„„3、看了刚才明明星期天的时间安排,你知道了什么?你是怎么知道的?你还想知道什么?二、自主探究,寻找方法1、谈话:小明在星期天做了不少的事,那你知道小明做每件事情用了多少时间吗?每个小组从中选出2件事情计算一下各用了多少时间。
(1)分组学习。
(2) 集体交流。
2、根据学生的提问顺序学习时间的计算。
从整时到整时经过时间的计算。
(1)学生尝试练习9:00-11:00明明看书、做作业所用的时间。
(2)交流计算方法:11时-9时=2小时。
3、经过时间是几十分钟的时间计算。
(1)明明从7:40到8:20进行早锻炼用了多少时间呢? 出示线段图。
师:7:00-8:00、8:00-9:00中间各分6格,每格表示10分钟,两个线段下边的箭头分别指早锻炼开始的时间和结束的时间,线段图涂色部分表示早锻炼的时间。
时间的简单计算题
当我们提到时间的计算时,往往会遇到一些困惑和难题。
本文将介绍一些简单的时间计算问题,并提供解决方案。
时间差计算
有时候我们需要计算两个时间点之间的时间差,下面是一个例子:
问题:
现在是上午9点,如果过3小时,是几点?
解决方案:
可以使用24小时制来计算时间差,因此我们可以将上午9点表示为9:00。
将3小时加到9:00上,我们得到12:00。
时间转换
在不同的时间表示法之间转换也是常见的问题,下面是一个例子:
问题:
18:30是下午还是晚上?
解决方案:
如果我们使用24小时制,18:30是下午6:30。
然而,如果使用12小时制,我们需要在下午和晚上之间进行转换。
通常,下午从12:00开始,到下午5:59结束,晚上从下午6:00开始。
因此,18:30是晚上。
时间的加减运算
有时候我们需要在给定的时间上进行加减运算,下面是一个例子:
问题:
如果现在是下午4点,再过5个小时,是几点?
解决方案:
我们将下午4点表示为16:00。
将5个小时加到16:00上,我们得到21:00。
因此,再过5个小时是晚上9点。
这些是一些简单的时间计算问题及其解决方案。
希望这些例子对您在处理时间问题时有所帮助!如有其他问题,请随时提问。
学前数学简单时间计算练习题一、概述学前阶段是儿童数学启蒙的重要时期。
提前培养孩子对时间的感知和计算能力,对其以后的数学学习具有积极的影响。
本文将提供一些简单的学前数学时间计算练习题,旨在帮助孩子掌握时间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
二、练习题1. 写出下列时间的英文表达:a) 8点30分 _________b) 12点15分 ________c) 4点45分 ________2. 小明起床的时间是早上7点30分,他上学需要40分钟。
那么小明几点开始准备上学?3. 假如现在是下午3点15分,再过30分钟是几点几分?4. 从早上8点20分到下午4点40分,经过了多少时间(小时和分钟)?5. 请将下列时间按照从早到晚的顺序排列:a) 下午2点b) 上午9点c) 晚上7点6. 钟表上现在是下午4点,再过45分钟会是几点几分?7. 从早上8点到第二天早上7点,经过了多少时间(小时和分钟)?8. 小华从早上9点20分起床,他上学需要50分钟。
那么小华几点开始准备上学?9. 假如现在是下午2点30分,再过1小时30分钟是几点几分?10. 下列时间是上午还是下午?a) 10点30分b) 11点45分c) 2点15分三、答案1. a) 8:30 b) 12:15 c) 4:452. 小明准备上学的时间是早上7点30分减去40分钟,所以他应该在早上6点50分开始准备上学。
3. 3点15分再过30分钟是3点45分。
4. 早上8点20分到下午4点40分经过了8小时20分钟。
5. 排序:b)上午9点 a)下午2点 c)晚上7点6. 4点再过45分钟是4点45分。
7. 早上8点到第二天早上7点经过了23小时。
8. 小华准备上学的时间是早上9点20分减去50分钟,所以他应该在早上8点30分开始准备上学。
9. 2点30分再过1小时30分钟是4点。
10. a) 上午 b) 上午 c) 下午四、总结通过这些简单的时间计算练习题,孩子们可以提前了解时间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经过时间是指经历了多少时间。
在小学三年级的数学中,会涉及到一些简单的经过时间问题。
下面我将为你讲解经过时间的概念,并给出一些相关的例题和解答。
首先,让我们从最简单的情况开始。
假设有一天,早上8点钟开始上学,上学时间为30分钟,问下课时间是几点钟?这个问题是一个计算时间的问题。
我们可以直接在时钟上数数,也可以使用数字进行计算。
一分钟有60秒,所以30分钟共有30×60=1800秒。
早上8点钟后1800秒,是几点钟呢?我们可以把1800秒转换成分钟,1800÷60=30分钟,所以下课时间是8点30分。
现在我们来看一个稍微复杂一些的问题。
假设小明早上7点钟开始写作业,写作业的时间为45分钟,然后再玩游戏25分钟,问小明玩游戏结束后的时间是几点几分?同样,我们可以使用数字进行计算。
首先,小明写作业的时间为45分钟,那么7点钟后的45分钟是几点钟呢?我们可以用12小时制数进行计算。
7+1=8,也就是说,小明写作业结束后的时间是8点钟。
然后,小明玩游戏的时间为25分钟,那么8点钟后25分钟是几点钟呢?我们可以依然采用上面的方法进行计算。
25÷60=0.41小时,也就是说,小明玩游戏结束后的时间是8点41分。
除了以上的计算方法外,我们还可以使用时钟来解决这个问题。
我们可以从时钟上读取当前的时间,然后在时钟上向后推进相应的分钟数。
经过时间的问题可以进一步扩展为更复杂的问题,比如计算跨越了多少个小时、多少个半小时,甚至是多少个分钟。
在解决这类问题时,我们需要注意单位的转换和运算。
总结起来,经过时间指的是经历了多少时间。
解决经过时间的问题,我们可以使用数字进行计算,也可以通过时钟进行观察和推算。
在解决问题时,我们需要掌握时间单位的转换和加减运算。
小学三年级的经过时间问题通常较为简单,主要是通过实际情境的描绘,培养孩子的时间感知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时间的计算是数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知识点。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时间的计算涉及到很多方面,例如我们需要计算两个事件之间的时间差、计算其中一事件发生的具体时间等等。
本篇文章将重点介绍小学三年级学生需要掌握的时间计算的内容。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时间的基本单位。
我们常用的时间单位有:秒(s)、分钟(min)、小时(h)、天(d)和年(y)。
其中,1分钟等于60秒,1小时等于60分钟,1天等于24小时,1年等于365天。
现在,让我们来看一些常见的时间计算问题。
1.计算时间差:a)计算两个时间之间相差的秒数:首先,我们可以将两个时间都转化为秒,然后相减即可。
例如,计算11:25:36到11:33:24之间相差的秒数:b)计算两个时间之间相差的分钟数、小时数等同理。
2.计算其中一事件发生的具体时间:a)如果我们知道其中一事件发生的时间点,而且知道它持续的时间,我们就可以计算出事件的结束时间。
例如,次活动从15:30开始,持续1小时30分钟,我们想知道它的结束时间是几点?首先将开始时间转化为分钟,即15×60+30=930分钟然后将持续时间转化为分钟,即1×60+30=90分钟最后,将开始时间与持续时间相加,得到930+90=1020分钟再将1020分钟转化为小时和分钟,即1020÷60=17余20所以,结束时间是17:20b)如果我们知道其中一事件的结束时间,而且知道它持续的时间,我们就可以计算出事件的开始时间。
例如,次活动结束时间是21:45,持续时间是3小时15分钟,我们想知道它的开始时间是几点?首先将结束时间转化为分钟,即21×60+45=1305分钟然后将持续时间转化为分钟,即3×60+15=195分钟最后,将结束时间减去持续时间,得到1305-195=1110分钟再将1110分钟转化为小时和分钟,即1110÷60=18余30所以除了上面提到的时间计算方法,小学三年级的学生还需要学会简单的时间换算。
简单的时间计算的教案设计第一章:引入时间概念1.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时间的基本单位,包括秒、分钟、小时,并能够进行简单的换算。
1.2 教学内容:介绍时间的基本单位,并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理解时间的换算关系。
1.3 教学方法:通过讲解和实际操作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1.4 教学步骤:1.4.1 讲解时间的基本单位,包括秒、分钟、小时,并介绍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
1.4.2 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例如计时器计时,来理解时间的长短。
1.4.3 让学生进行简单的换算练习,例如将30分钟换算成秒。
第二章:时间的加减法计算2.1 教学目标:让学生能够进行简单的时间加减法计算。
2.2 教学内容:介绍时间的加减法计算方法,并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进行练习。
2.3 教学方法:通过讲解和实际操作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2.4 教学步骤:2.4.1 讲解时间的加减法计算方法,例如如何将2分钟加30秒。
2.4.2 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例如计时器计时,来进行时间的加减法练习。
2.4.3 让学生进行一些具体的例子练习,例如将1小时30分钟换算成分钟,或将50分钟换算成小时和分钟。
第三章:时间的乘除法计算3.1 教学目标:让学生能够进行简单的时间乘除法计算。
3.2 教学内容:介绍时间的乘除法计算方法,并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进行练习。
3.3 教学方法:通过讲解和实际操作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3.4 教学步骤:3.4.1 讲解时间的乘除法计算方法,例如如何将2分钟乘以3。
3.4.2 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例如计时器计时,来进行时间的乘除法练习。
3.4.3 让学生进行一些具体的例子练习,例如将1小时乘以2,或将30分钟除以2。
第四章:时间的推算4.1 教学目标:让学生能够根据已知的时间推算出未知的时间。
4.2 教学内容:介绍时间的推算方法,并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进行练习。
4.3 教学方法:通过讲解和实际操作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4.4 教学步骤:4.4.1 讲解时间的推算方法,例如如何根据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推算出经过的时间。
小学三年级数学《简单的时间计算》教案〔通用8篇〕小学三年级数学《简单的时间计算》教案〔通用8篇〕小学三年级数学《简单的时间计算》教案篇1教学目的:1、知道时间可以分钟面时间、经过时间两个方面,从而正确把握有关时间计算的概念。
2、正确计算一天之内的经过时间,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一、认识两种时间概念:1、我们学习了两种记时法,老师这儿有一句关于时间的话,来看一下:妈妈上午8时,上班一天工作8小时。
(板书:8时、8小时)(1)读一读,问:它们一样吗?有什么不一样的?请你分别说说自己的想法。
(2)老师要在学生说的根底上加以标准:8时:它表示上午的一个时刻,那时我们正在上课,它还可以写成8:00;8小时:它指的是一段时间。
出示钟面(画一画)……指出:8时,是表示的某一时刻,用“时”来说,它是一个钟面时间。
(板书:钟面时间—时)而8小时,是从8:00开场数8个小时,到下午4时下班,这一段时间里经过了8个小时,它不是一个详细的时刻。
)(板书:经过时间—小时)(3)指板书说:时,一般是指钟面上的几时,它表示的是钟面时间;小时,它一般表示的是从某一个时间开场到另一个时间完毕,它是一个经过时间。
(用点●和箭头在钟面旁加以区分)2、判断,仔细听老师说的话,想:这是钟面时间还是经过时间?老师晚上10时睡觉;老师晚上睡10小时。
3、提醒课题:这节课我们要通过一些钟面时间来简单地算经过时间。
二、教学经过时间的计算1、出示:老师今天早上7:00上班,一直到中午11时下班,上午要上班几小时?(1)出示题目:这里的早上7:00、中午11时是什么时间?问题求上午要上班几小时是什么时间?(2)学生计算。
(3)交流:用什么方法比拟好?(实物投影反应)板书:11-7=4(小时)11:00-7:00=4(小时)讨论:4的单位是时?还是小时?可以写成4:00吗,为什么?(4)结:像这样简单的计算,我们可以直接用后面的几时减前面的几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