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病学试卷1
- 格式:doc
- 大小:92.00 KB
- 文档页数:7
流行病学考试试题及答案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1.流行病学:它是研究人群中疾病与健康状况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并制订防治策略和措施的科学。
2.病例对照研究:是选择一组有研究疾病的病人(病例组)与一组无此病的"正常人"(对照组),调查他们发病前对某个(些)因素的暴露情况,比较两组中暴露率和暴露水平的差异,以研究该疾病与这个(些)因素的关系。
3.特异度或(真阴性率):即实际无病按该诊断标准被正确地判为无病的百分率。
特异度(%)=d/(b+d)×100%4.预后:是指在疾病发生之后,对将来发展为各种不同结局(治愈、复发、恶化、并发症发生、伤残、死亡等)的预测或事先估计。
5.一级预防:又称为病因预防,主要是疾病尚未发生时针对致病因素(或危险因素)所采取的措施。
6.流行过程:与传染过程完全不同,它是传染病在人群中发生、蔓延的过程。
7.传播途径:指病原体从传染源排出后,侵入新的易感者机体前,在外环境中停留和转移所经历的全过程。
8.冠心病事件:指冠心病的急性发作形式,包括心肌梗塞和冠心病猝死。
一般以28天为界,超过28天记为另一事件。
9.罹患率:指短时间或小范围内,某一人群中某病新发病例出现的频率或强度。
10.外对照:一般用于职业流行病学研究,一个职业人群作为暴露组,以另一个人群作为对照组。
11.归因危险度(AR):疾病的发病归因为暴露因素的程度,一般暴露组的发病率减去非暴露组的发病率二、填空(每空1分)1.流行病学研究的观点(或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群体性;对比性;概率论和数理统计特征;预防医学的特征;社会医学的特征2.现况调查的种类包括______,______和______.【答案】普查;抽样调查;筛检3.筛检试验不是诊断试验,仅是一项______,对筛检试验阳性和可疑阳性的人,必须进一步进行______,并对确诊病人采取必要的治疗措施。
一、单项选择题[A型题]1、现代流行病学的形成于发展不包括下面哪个部分A、对传染病流行因素的研究B、对慢性病流行因素的研究C、对疾病防制措施的研究D、对疾病临床治疗的研究E、流行病学研究方法的发展2、流行病学研究的主要用途是A、进行统计学检验B、探讨病因与影响流行的因素及确定预防方法C、研究疾病的发生概率D、研究疾病的死亡情况E、研究疾病的临床表现3、流行病学描述性研究不包括A、检测B、抽查C、队列研究D、现患调查E、生态学研究4、流行病学的实验性研究不包括A、临床试验B、干预试验C、人群现场试验D、病例对照研究E、防制实验研究5、下列哪项因素与患病率的变化无关A、发病率的升高或下降B、病死率的升高或下降C、人口总数自然增加或减少D、治疗水平的提高或降低E、存活时间长短6、在比较不同地区发病率或死亡率时应注意使用A、年龄别发病率,年龄别死亡率B、性别发病率,性别死亡率C、职业别发病率,职业别死亡率D、民族别发病率,民族别死亡率E、标化发病率,标化死亡率7、疾病年龄分布中的出生队列分析方法是A、不需要随访B、观察一时间断面的死亡率C、将同一时期同一年龄的人划为一组D、说明同一时期不同年龄组死亡率的变化E、说明不同年代出生的各年龄组的死亡率的变化8、时点患病率在理论上是无长度的,但实际上以不超过多长时间为度A、1天B、1个星期C、1个月D、6个月E、1年9、不同地区的粗死亡率不能进行直接比较,因为A、不同地区发病率水平不一样B、不同地区环境因素不一样C、不同地区人口年龄构成不一样D、不同地区医疗诊治水平不一样E、不同地区经济水平不一样10、甲乙令人群中几种特殊部位癌肿报告新病例的相对数如下:癌肿部位甲人群(%)乙人群(%)肺10.0 6.7乳腺30.0 20.0子宫颈25.0 16.7其他35.0 56.6合计100.0 100.0据此推论甲人群较乙人群更易患肺癌、乳腺癌和子宫颈癌,该推论是:A、正确B、不正确,以为未区分发病率或死亡率C、不正确,因为未用率指标测量D、不正确,因为未设对照组E、不正确。
流行病学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 以下哪个选项不是流行病学的定义要素?A. 疾病B. 时间C. 地点D. 治疗方法答案:D2. 以下哪种流行病学类型主要研究疾病在人群中的分布规律?A. 描述流行病学B. 分析流行病学C. 实验流行病学D. 理论流行病学答案:A3. 以下哪个指标用于描述疾病在人群中的发生频率?A. 发病率B. 患病率C. 死亡率D. 累计发病率答案:A4. 以下哪个因素可能导致疾病的发生率上升?A. 疾病诊断技术的提高B. 疾病治疗方法的改进C. 疾病监测系统的完善D. 人群中易感者的增加答案:D5. 以下哪个疾病属于传染病?A. 高血压B. 糖尿病C. 肺炎D. 心肌梗死答案:C6. 以下哪个指标用于描述疾病在时间上的变化趋势?A. 发病率B. 患病率C. 时间趋势图D. 累计发病率7. 以下哪个选项是描述性研究的局限性?A. 无法确定因果关系B. 样本量较大C. 可以观察到暴露与结局的关系D. 研究结果具有较高的可靠性答案:A8. 以下哪种流行病学方法主要用于分析疾病与暴露因素之间的关系?A. 病例对照研究B. 队列研究C. 交叉研究D. 随机对照试验答案:A9. 以下哪个选项是队列研究的优点?A. 结果可信度较高B. 研究对象易于选择C. 可以观察到暴露与结局的时间关系D. 研究成本较低10. 以下哪个选项是病例对照研究的局限性?A. 结果可信度较低B. 需要大量研究对象C. 易于产生混杂因素D. 不能确定因果关系答案:D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流行病学的三个基本要素是______、______和______。
答案:疾病、时间、地点2. 患病率是指在一定时间内,一定人群中______的频率。
答案:某病新旧病例3. 疾病监测的目的是______、______和______。
答案:早期发现病例、及时治疗患者、预防疾病的发生和传播4. 描述性流行病学主要包括______、______和______。
一、单项选择题[A 型题]1、现代流行病学的形成于发展不包括下面哪个部份A、对传染病流行因素的研究B、对慢性病流行因素的研究C、对疾病防制措施的研究D、对疾病临床治疗的研究E、流行病学研究方法的发展2、流行病学研究的主要用途是A、进行统计学检验B、探讨病因与影响流行的因素及确定预防方法C、研究疾病的发生概率D、研究疾病的死亡情况E、研究疾病的临床表现3、流行病学描述性研究不包括A、检测B、抽查C、队列研究D、现患调查E、生态学研究4、流行病学的实验性研究不包括A、临床试验B、干预试验C、人群现场试验D、病例对照研究E、防制实验研究5、下列哪项因素与患病率的变化无关A、发病率的升高或者下降B、病死率的升高或者下降C、人口总数自然增加或者减少D、治疗水平的提高或者降低E、存活时间长短6、在比较不同地区发病率或者死亡率时应注意使用A、年龄别发病率,年龄别死亡率B、性别发病率,性别死亡率C、职业别发病率,职业别死亡率D、民族别发病率,民族别死亡率E、标化发病率,标化死亡率7、疾病年龄分布中的出生队列分析方法是A、不需要随访B、观察一时间断面的死亡率C、将同一时期同一年龄的人划为一组D、说明同一时期不同年龄组死亡率的变化E、说明不同年代出生的各年龄组的死亡率的变化8、时点患病率在理论上是无长度的,但实际上以不超过多长期为度A、1 天B、1 个星期C、1 个月D、6 个月 E 、1 年9、不同地区的粗死亡率不能进行直接比较,因为A、不同地区发病率水平不一样B、不同地区环境因素不一样C、不同地区人口年龄构成不一样D、不同地区医疗诊治水平不一样E、不同地区经济水平不一样10、甲乙令人群中几种特殊部位癌肿报告新病例的相对数如下:癌肿部位甲人群(%) 乙人群(%)肺10.0 6.7乳腺30.0 20.0子宫颈25.0 16.7其他35.0 56.6合计100.0 100.0据此推论甲人群较乙人群更易患肺癌、乳腺癌和子宫颈癌,该推论是:A、正确B、不正确,以为未区分发病率或者死亡率C、不正确,因为未用率指标测量D、不正确,因为未设对照组E、不正确。
流行病学模拟题一、名词解释1.OR(比值比):用来估计暴露因素与疾病的关联强度的值。
比值(odds)是指某事物发生的可能性与不发生的可能性之比。
2.死亡率:指一定时间内,某人群中总死亡人数在该人群中所占的比例,是测量人群死亡危险最常用的指标。
3.暴露:指接触过某种物质、具备某种特征或处于某种状态4.筛检:运用快速、简便的检验、检查或其它措施,在健康人群中,发现那些表面健康,但可疑有病或有缺陷的人。
二、填空题1、流行病学按研究方法分为观察法,实验法,数理法。
2、现况调查中常用的抽样方法有单纯随机抽样,系统抽样,分层抽样,整体抽样,多阶段抽样。
三、问答及计算题1. 试述流行病学的定义及应用答:1)流行病学:指研究疾病(包括伤害)和健康状态在人群中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借以制订和评价预防、控制和消灭疾病及促进健康的策略与措施的科学。
2)1疾病预防和健康促进2疾病的检测3 疾病病因和危险因素的研究4疾病的自然史5疾病防治的效果评价2.下表是一项研究中获得的吸烟与非吸烟者肺癌与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试评价吸烟与这两种疾病的联系并比较其公共卫生学意义。
附表吸烟与非吸烟者肺癌与心血管病死亡率(1/10万人年)疾病吸烟者非吸烟者肺癌48.33 4.49心血管疾病294.67 169.54参考答案:1.试述流行病学定义及应用流行病学是研究人群中疾病、健康和卫生事件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并研究防制疾病及促进健康的策略和措施的学科。
其应用于:疾病预防和健康促进;疾病的监测;疾病病因和危险因素的研究;疾病自然史的研究;疾病防治措施的效果评价。
2.下表是一项研究中获得的吸烟与非吸烟者肺癌与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试评价吸烟与这两种疾病的联系并比较其公共卫生学意义。
附表吸烟与非吸烟者肺癌与心血管病死亡率(1/10万人年)疾病吸烟者非吸烟者肺癌48.33 4.49心血管疾病294.67 169.54据题意,可分别计算两种疾病的RR值和AR值:肺癌: RR=48.33/4.49=10.8 AR=48.33-4.49=43.84/10万人年心血管疾病: RR=294.67/169.54=1.7 AR=294.67-169.54=125.13/10万人年公共卫生学意义:RR说明暴露对于个体增加发病危险的倍数,而AR是对人群来讲,暴露可比非暴露情况下增加超额疾病的量,如果消除该暴露因素,就可减少这个量的疾病。
一、单选题(每题1分,共30分) 1、疾病的三间分布是指:(C)A、时间分布、年龄分布和职业分布、人群分布、地区分布和季节分布、时间分布、年龄分布和职业分布 B、人群分布、地区分布和季节分布C、时间分布、人群分布、地区分布、短期波动、长期趋势和周期性、时间分布、人群分布、地区分布 D、短期波动、长期趋势和周期性E、职业分布、年龄分布和性别分布、职业分布、年龄分布和性别分布2.为了调查广州市初中生近视情况,将全市中学按照学校等级(省重点、市重点和普通学校)分成好、中、差三层,每层抽出若干学校。
将抽到的学校按年级分成三层,每个年级抽取若干班,对抽到班级的全体学生进行调查和检查。
这种抽样方法称为:(E)A、系统抽样、分层抽样、系统抽样 B、整群抽样、整群抽样 C、分层抽样D、单纯随机抽样、多级抽样、单纯随机抽样 E、多级抽样3.队列研究最常见的偏倚是(C) A、混杂偏倚、入院率偏倚、选择偏倚 E、入院率偏倚、混杂偏倚 B、信息偏倚、信息偏倚 C、失访偏倚、失访偏倚 D、选择偏倚4.反映疾病流行强度的指标有:(A) A、散发、流行和爆发、季节性、散发和周期性、散发、流行和爆发 B、季节性、散发和周期性C、长期趋势、短期波动和周期性、长期趋势、流行和爆发、长期趋势、短期波动和周期性 D、长期趋势、流行和爆发E、散发、爆发和长期趋势、散发、爆发和长期趋势5.1940年4月,某地80人出席了在教堂举行的晚餐,第二天有46人出现了恶心、人出现了恶心、 呕吐、腹泻和腹痛,体温正常,被诊断为胃肠炎。
这个事件可以称为:(E) A、epidemic B、sporadic C、rapid fluctuation D、secular trend E、outbreak 6.传染病流行过程的三个环节是指:(C) A、病因、宿主、环境、传染源、宿主、环境 、病因、宿主、环境 B、传染源、宿主、环境C、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传染源、传播途径、传播机制 、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D、传染源、传播途径、传播机制E、生物环境、物理环境、社会环境、生物环境、物理环境、社会环境7.某个(些)因素的存在掩盖或夸大了研究因素与疾病之间的真实联系,称为:(C) A、信息偏倚、混杂偏倚、信息偏倚 B、失访偏倚、失访偏倚 C、混杂偏倚D、选择偏倚、随机误差、选择偏倚 E、随机误差8.在40岁以上的心血管疾病高危人群中定期筛查血压、血脂,询问心绞痛病史,这属于:(B) A、一级预防措施、三级预防措施、一级预防措施 B、二级预防措施、二级预防措施 C、三级预防措施D、疾病诊断措施、疾病治疗措施、疾病诊断措施 E、疾病治疗措施9.某县有10万人口,2001年12月31日登记的结核病人有400人,而2002年共发生年共发生人死于肺结核。
流行病学习题集第一章 绪论 (一)单项选择题1、现代流行病学的形成与发展不包括下面哪个部分:DA. 对传染病流行因素的研究B. 对慢性病流行因素的研究C. 对疾病防治措施的研究D. 对疾病临床治疗的研究E. 流行病学研究方法的发展2、关于流行病学,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CA. 流行病学从基因水平认识疾病B. 流行病学从细胞水平认识疾病C. 流行病学从群体水平认识疾病D. 流行病学从个体水平认识疾病E. 流行病学从分子水平认识疾病3、流行病学的研究范围是:EA. 传染病B. 地方病C. 传染病和地方病D. 传染病和非传染病E. 疾病和健康状况4、关于流行病学,下列哪种说法正确:DA.从个体的角度研究疾病和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B.只研究传染病的流行特征和防治措施C.只研究慢性病的危险因素D.研究人群中疾病和健康状况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E. 只研究疾病的防制措施5、流行病学工作的三个阶段是:BA. 描述分布、提出假设、验证假设B. 揭示现象、找出原因、提供措施C. 整理资料、分析资料、得出结论D. 观察性研究、实验性研究、理论性研究E. 筛查病人、确诊病人、治疗病人6、流行病学主要应用于:EA.考核疾病的防制效果B.评价人群的健康状况C.研究疾病预防和控制D.研究疾病的病因E. 以上均是7、以下哪一个不是流行病学的特征:CA. 群体特征B. 以分布为起点的特征C. 以治疗疾病为主的特征D. 对比的特征E. 预防为主的特征8、关于流行病学下列哪条是不正确的:BA.它是医学的基础学科,B.它以个体为研究对象C.它可以评价药物或预防措施的有效性和安全性D.它可以研究疾病的自然史E. 它能为卫生决策提供依据9、流行病学研究对象的三个层次是指:AA. 疾病、伤害、健康B. 病人、高危人群、一般人群C. 传染病、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伤害D. 死亡,患病,伤残E. 以上均不对(三)名词解释流行病学(epidemiology):是研究人群中疾病与健康状况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并研究防制疾病及促进健康的策略和措施的科学。
选择题选择题1. 在临床工作中,流行病学方法可用于:在临床工作中,流行病学方法可用于:A. 探讨某种疾病的病因及危险因素探讨某种疾病的病因及危险因素B.筛检某种疾病的病人.筛检某种疾病的病人C.对诊断试验或方法进行评价.对诊断试验或方法进行评价D.评价治疗效果与预后.评价治疗效果与预后E.A十B十C十D 2.流行病学研究方法的核心是:.流行病学研究方法的核心是:A.统计分析.统计分析B.对比分析.对比分析C.普查.普查D.抽样调查.抽样调查E.人群筛查.人群筛查3.流行病学中的群体是指:.流行病学中的群体是指:A.有典型症状的病人.有典型症状的病人B.无症状的健康人.无症状的健康人C.在一定范围内的人群,可以小到一个家庭,大到全人类.在一定范围内的人群,可以小到一个家庭,大到全人类 D.传染病患者.传染病患者E.病原携带者.病原携带者4.流行病学的分析性研究不包括:.流行病学的分析性研究不包括:A.病例对照研究.病例对照研究B.临床试验.临床试验C.队列研究.队列研究D.回顾性队列研究.回顾性队列研究E.匹配的病例对照研究.匹配的病例对照研究5.流行病学与临床医学的区别在于:.流行病学与临床医学的区别在于:A. 在群体水平上研究疾病现象在群体水平上研究疾病现象B.研究疾病的病因学.研究疾病的病因学C.提供诊断依据.提供诊断依据D.不涉及药物治疗.不涉及药物治疗E.不研究疾病的预后.不研究疾病的预后6.流行病学研究的观察法与实验法的根本区别在于:流行病学研究的观察法与实验法的根本区别在于:A.设立对照组.设立对照组B.不设立对照组.不设立对照组C.是否人为控制研究的条件.是否人为控制研究的条件D.盲法.盲法E.统计学检验.统计学检验7. 流行病学研究的主要用途是:流行病学研究的主要用途是:A.进行统计学检验.进行统计学检验B.探讨病因与影响流行的因素及确定预防方法.探讨病因与影响流行的因素及确定预防方法C.研究疾病的发生概率.研究疾病的发生概率D.研究疾病的死亡情况.研究疾病的死亡情况E.研究疾病的临床表现.研究疾病的临床表现8.流行病学的描述性研究不包括:.流行病学的描述性研究不包括:A.普查.普查B.抽查.抽查C.队列研究.队列研究D.现患调查.现患调查E.生态学研究.生态学研究9.流行病学的实验性研究不包括:.流行病学的实验性研究不包括:A.临床试验.临床试验B.干预试验.干预试验C.人群现场试验.人群现场试验D.病例对照研究.病例对照研究E.防治实验研究.防治实验研究10.对儿童进行急性呼吸道感染检测,测量疾病频率的指标应选用:.对儿童进行急性呼吸道感染检测,测量疾病频率的指标应选用: A.发病率.发病率B.罹患率.罹患率C.患病率.患病率D.期间患病率.期间患病率E.时点患病率.时点患病率11.下列哪项因素与发病率的变化无关?.下列哪项因素与发病率的变化无关?A.致病因素的作用明显加强和减弱.致病因素的作用明显加强和减弱B.患病率的升高或下降.患病率的升高或下降C.疾病诊断水平的提高或下降.疾病诊断水平的提高或下降D.诊断标准的变化.诊断标准的变化E.防疫措施的有效与否.防疫措施的有效与否12. 下列哪项因素与患病率的变化无关? A.发病率的升高或下降.发病率的升高或下降B.病死率的升高或下降.病死率的升高或下降C.人口总数自然增加或减少.人口总数自然增加或减少D.治疗水平的提高或降低.治疗水平的提高或降低E. 存活时间长短存活时间长短13. 进行感染性腹泻监测时应选用的疾病的频率测量指标是:进行感染性腹泻监测时应选用的疾病的频率测量指标是:A.发病率.发病率B.发病专率.发病专率C.罹患率.罹患率D.时点患病率.时点患病率E.期间患病率.期间患病率14.在比较不同地区发病率或死亡率时应注意使用: A.年龄别发病率,年龄别死亡率.年龄别发病率,年龄别死亡率B.性别发病率,性别死亡率.性别发病率,性别死亡率C.职业别发病率,职业别死亡率.职业别发病率,职业别死亡率D.民族别发病率,民族别死亡率.民族别发病率,民族别死亡率E.标化发病率,标化死亡率.标化发病率,标化死亡率15.发病率指标来自:.发病率指标来自:A .对住院病人的调查.对住院病人的调查B .对门诊病人的调查.对门诊病人的调查C .对社区人群的调查.对社区人群的调查D .对所有病人的调查.对所有病人的调查E .对专科医院病人的调查.对专科医院病人的调查16.患病率指标来自:.患病率指标来自:A. 现况调查资料现况调查资料B .门诊病例资料.门诊病例资料C .住院病例资料.住院病例资料D .专科医院病例资料.专科医院病例资料E .对所有病人的调查.对所有病人的调查17.对暴发性肝炎评价临床抢救效果时最恰当的指标应是:.对暴发性肝炎评价临床抢救效果时最恰当的指标应是:A .死亡率.死亡率B .发病率.发病率C .患病率.患病率D .病死率.病死率E .罹患率.罹患率 18.对于一种危害严重的疾病,对于一种危害严重的疾病,采取针对病因的措施后,采取针对病因的措施后,采取针对病因的措施后,在评价其预防效果时应采用哪些指在评价其预防效果时应采用哪些指标最合适 A .死亡率.死亡率B .发病率.发病率C .患病率.患病率D .病死率.病死率E .罹患率.罹患率 19.某医院心血管内科1985年和1986年死于急性心肌梗死的病例数分别101人和121人,那么和1985年相比:年相比:A. 1986年收治的心肌梗死病人死亡危险性更大年收治的心肌梗死病人死亡危险性更大B .1986年收治的心肌梗死病人抢救失败的情况更为严重年收治的心肌梗死病人抢救失败的情况更为严重C .心肌梗死死亡危险的增加不会有统计学意义.心肌梗死死亡危险的增加不会有统计学意义D .不能判断该科收治的心肌梗死病人的死亡频率的升降.不能判断该科收治的心肌梗死病人的死亡频率的升降E .以上均不对.以上均不对20.据某高速公路交通事故统计,据某高速公路交通事故统计,蓝色车辆较其他颜色的车辆出事故更多,蓝色车辆较其他颜色的车辆出事故更多,蓝色车辆较其他颜色的车辆出事故更多,由此推论驾驶蓝由此推论驾驶蓝色车比其他颜色的车。
1. 下列哪种情况适用于抽样调查 DA. 为发现某病全部病例并提供治疗B. 为早期发现癌症患者以降低其死亡率C. 欲调查的人群人数很少D. 欲知道某地一定时间内某病的患病情况E. 要了解各种疾病的常年发病情况2. 流行病学的对象是什么 CA. 人类B. 病人C. 人群D. 流行病患者E. 小孩3. 在病例对照研究的资料分析阶段,最常用的控制混杂因素的方法是 DA. 匹配B. 标准化C. 多元回归分析D. 分层分析E. 遵守随机化原则4. 流行病学研究的观察法与实验法的根本区别在于 CA. 设立对照组B. 不设立对照组C. 是否人为控制研究的条件D. 盲法E. 统计学检验5. 队列研究中调查对象应选择 BA. 在有该病者中,选择有、无某种暴露因素的两个组B. 在有该病者中,选择有某种暴露因素的为一组,在无该病者中选择无某种暴露因素的为另一组C. 在无该病者中选择有某种暴露因素的为一组,在有该病者中选择无某种暴露因素的为另一组D. 在无该病者中选择有某种暴露因素的为一组,在有该病者中选择无某种暴露因素的为另一组E. 任选两个有无暴露的两个组6. 生态学研究的主要用途 EA. 发现病因线索B. 评级疾病防治效果、用于疾病检测C. 0D. 介绍常见疾病罕见表现E. 提供病因线索、评价干预试验或现场试验的效果、监测7. 在设计和分析都正确的前提下,如果RR大于等于几时,那么两事件很可能存在因果关联。
BA. 2B. 3C. 4E. 78. 小范围,短时间内相同病例数的突然增多现象,可能是 BA. 散发B. 爆发C. 流行D. 大流行E. 散发,扩散9. 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抽样误差最大的是 DA. 单纯随机抽样B. 系统抽样C. 分层抽样D. 整群抽样E. 四种方法相同10. 三角模型认为疾病发生的因素 AA. 宿主、环境、动因B. 生物、社会环境C. 宿主、遗传D. 理化环境、病因链E. 年龄、种族11. 所研究的某种疾病的病因和分布特征与另一种病因已知的疾病分布特征相似,那么可以推测这两种疾病的病因可能相同的选项是 BA. 求同法B. 类推法C. 求异法D. 共变法E. 推理法12. 从所研究疾病的所有患者中均能发现该致病的生物;该生物能从这些患者分离出来,并能培养纯种;用此纯种接种至易感动物或人时,必能使该病重复出现,这段表述称为 AA. Koch条件B. 流行病学三角C. 病因的轮状模型D. 疾病的多因性E. 病因网13. 调查医院感染的最佳方法 CA. 从医院微生物室获取病原B. 临床医生填报病例C. 专职人员到病房里发现病例D. 病室监控护士报告病例E. 调查病人的病例报告14. 疾病的自然史分为几个阶段 CA. 1B. 2C. 3E. 515. 被肠道传染病污染的水是 BA. 传染源B. 传播因素C. 传播途径D. 传播方式E. 传播种类16. 在一个比较稳定的人群,某病患病率的增加下列正确的是 CA. 该病的病程缩短B. 该病的死亡率增加C. 以该病的发病率与病程的乘积增加D. 该病的病程肯定增加E. 该病的发病率肯定增加17. 分析暴发的流行过程中,病例的时间分布资料时,应选择 BA. 直条图B. 直方图C. 多边图D. 多方图E. 花边图18. 为了尽量发现病人,在制订诊断标准过程中,常常必须 BA. 提高特异度B. 提高灵敏度C. 降低假阳性率D. 提高假阴性率E. 使假阴性率与假阳性率相等19. 疫源地是指: CA. 发生了传染病的地方B. 新老传染病病例同时存在的地方C. 可能发生新病例的地方D. 传染源进行治疗的地方E. 传染病流行过的地方20. 2008年5月2日,什么病列为法定丙类传染病,使法定传染病监测病种达到38种。
一、单项选择题[A型题]1、现代流行病学的形成于发展不包括下面哪个部分A、对传染病流行因素的研究B、对慢性病流行因素的研究C、对疾病防制措施的研究D、对疾病临床治疗的研究E、流行病学研究方法的发展2、流行病学研究的主要用途是A、进行统计学检验B、探讨病因与影响流行的因素及确定预防方法C、研究疾病的发生概率D、研究疾病的死亡情况E、研究疾病的临床表现3、流行病学描述性研究不包括A、检测B、抽查C、队列研究D、现患调查E、生态学研究4、流行病学的实验性研究不包括A、临床试验B、干预试验C、人群现场试验D、病例对照研究E、防制实验研究5、下列哪项因素与患病率的变化无关A、发病率的升高或下降B、病死率的升高或下降C、人口总数自然增加或减少D、治疗水平的提高或降低E、存活时间长短6、在比较不同地区发病率或死亡率时应注意使用A、年龄别发病率,年龄别死亡率B、性别发病率,性别死亡率C、职业别发病率,职业别死亡率D、民族别发病率,民族别死亡率E、标化发病率,标化死亡率7、疾病年龄分布中的出生队列分析方法是A、不需要随访B、观察一时间断面的死亡率C、将同一时期同一年龄的人划为一组D、说明同一时期不同年龄组死亡率的变化E、说明不同年代出生的各年龄组的死亡率的变化8、时点患病率在理论上是无长度的,但实际上以不超过多长时间为度A、1天B、1个星期C、1个月D、6个月E、1年9、不同地区的粗死亡率不能进行直接比较,因为A、不同地区发病率水平不一样B、不同地区环境因素不一样C、不同地区人口年龄构成不一样D、不同地区医疗诊治水平不一样E、不同地区经济水平不一样10、甲乙令人群中几种特殊部位癌肿报告新病例的相对数如下:癌肿部位甲人群(%)乙人群(%)肺10.0 6.7乳腺30.0 20.0子宫颈25.0 16.7其他35.0 56.6合计100.0 100.0据此推论甲人群较乙人群更易患肺癌、乳腺癌和子宫颈癌,该推论是:A、正确B、不正确,以为未区分发病率或死亡率C、不正确,因为未用率指标测量D、不正确,因为未设对照组E、不正确。
温州医学院_ 2005-2006 学年第 一 学期 2001年级 预防医学专业《 流行病学 》A 试卷 (卷面100分,占总成绩 90 %) 考试日期:2005 年12 月 8 日 考试时间:18:30 —20:00 考试方式:闭卷
一.判断题 (本大题共10题,每题1分,共 10分。
) 1. 流行病学是研究人群中疾病与健康状况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并研究防制疾病及促进健康的策略和措施的科学。
( ) 2. 人类的健康或疾病主要是环境因素和机体内在遗传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 ) 3. 必要病因是指引起某种疾病发生不可缺少的因子。
有了必要病因,必然会出现特定的疾病。
( ) 4. 患病率是表示一定期间内,一定人群中某病新病例出现的频率。
( ) 5. 在流行病学上常用的RR 和OR 是表示两个事物发生频率的联系强度。
( ) 6. 病死率是表示一定时期内,患病的全部病人中因该病死亡者的比例。
( ) 7. 现况研究的目的之一是描述疾病或健康状况的三间分布情况,发现高危人群,为疾病防治提供依据。
( ) 8. 个体匹配指给每一个病例选择一个对照,使对照在某些因素或特征方面与其相配的病例相同或基本相同。
( ) 9. 双盲:指研究对象和研究者都不了解试验分组情况,而是由研究设计者来安排和控制全
部试验。
()
10.主动监测在疾病监测中,根据特殊需要上级单位专门调查或者要求下级单位严格按照规
定收集资料。
()
答案
1对;2对;3错;4错;5对;6对;7对;8错;9对;10对。
1.队列研究观察对象分组方法是()
A 按是否发病分组
B 随机分组
C 按是否暴露于某因素分组
D 按均衡原则分实验和对照
2.在进行调查研究设计中,配比设计适用于()
A 队列研究
B 现况研究
C 病例对照研究
D 个案调查
3.前瞻性调查的缺点,哪项不对()
A 观察期长
B 只能调查一个或一组因素
C 耗费人力和物力
D 对发病率高的病不太适用
4.病例对照研究中,选择确诊的新发病例,其优点是()
A 一般说来,需要的样本较小
B 保密性问题较小
C 回忆偏倚小
D 上述讲法都不对
5.研究肺癌的病因,将肺癌的病例与非肺癌对照按年龄、性别、居住地及社会等级配比,
然后对两组观察对象吸烟情况进行比较。
试问这是一种什么性质的研究?()
A 前瞻性定群研究
B 病例对照研究
C 现场实验
D 历史性定群研究
6.传染病防制管理规定的传染病有()
A 三类33种
B 三类35种
C 二类25种
D 二类22种
7.下列哪一种测量常用来计算某病发病率的分母 ( )
A.观察到的病例数
B.观察到的新病例数
C.无症状的病例
D.同期暴露人口数
8.流行病学实验研究中,实验组与对照组人群的最大区别是 ( )
A:年龄性别不同
B:目标人群不同
C:干预措施不同
D:观察指标不同
9.有人认为,用脱落细胞巴氏染色法检查子宫内膜癌和子宫颈癌,查出的阳性者中,85%
是正确的,即该法查出的阳性者有85%真正患有上述两种肿瘤,用流行病学术语表达为()
A 灵敏度为85%
B 特异度为85%
C 阳性预测值为85%
D 假阴性率为85%
10.某课题组在追踪调查接触苯与白血病的发病情况时,发现所调查的工人中有80%的是调
查员随访到的,而20%是由于宣传的影响主动与调查员联系的,结果调查员随访的研究对象中有4例白血病患者,主动报告的研究对象中也有4例白血病患者。
影响该研究结果最大的偏倚是()
A健康工人效应 B 失访偏倚 C 志愿者偏倚 D 无应答偏倚
答案:
1.c;
2.c;
3.d;
4.c;
5.b;
6.b;
7.d;
8.c;
9.c; 10.c
三.名词解释 (本大题共5题,每题4分,共 20分。
)
1. 病因
2. 筛检
3. 爆发
4. 药物不良反应
5. 疾病监测
答案
1. 病因:流行病学中的病因一般称为危险因素,含义是使疾病发生概率即危险升高的因素。
2. 筛检:是运用快速、简便的试验(检查)从表面健康的人群中将可疑患者或有缺陷者鉴
别出来。
3. 爆发:指在一个局部的区或集体单位中,短时间内突然有很多相同的病人出现,这些人
多有相同的传染源或传播途径。
4. 药物不良反应:指药物在预防、诊断、治疗或调节生理功能的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
有害的和意料之外的反应。
5. 疾病监测:是长期、连续、系统地收集疾病及其影响因素地资料,经过分析将信息及时
反馈,以便采取干预措施并评价其效果。
四.简答题 (本大题共 4题,每题 5分,共 20分。
)
1. 简述流行病学研究方法
2. 比较传统因果观与现代因果观的差异。
3. 循证医学的研究证据按性质所分的四个等级是什么?
4. 药物流行病学的主要用途有哪些?
答案
1答: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可分为观察性研究、实验性研究、理论性研究三大类。
观察性研究主要有横断面研究、比例死亡比研究、生态学研究、病例对照研究、队列研究;实验性研究主要有临床试验、现场试验、社区干预试验和整群随机试验;理论性研究主要有理论流行病学和流行病学方法学研究。
2答:传统因果观主要指决定论因果观,认为一定的原因必定导致一定的结果,所以有充分原因的观念。
现代因果观主要指概率论因果观,认为一定的原因只是可能导致一定的结果,原因就是使结果发生概率升高的事件或特征,从而抛弃了充分原因的观念。
现代流行病学的病因定义是符合概率论因果观的。
3答:A级设计良好的随机对照试验,B级设计良好的队列或病例对照研究,C级病例报告或有缺陷的临床试验,D级个人的临床经验
4 答:
(1) 提高药物上市前临床试验的质量;
(2)主要用于上市后研究
①补充上市前研究中未获得的信息,如对老人,孕妇和儿童的作用等
②获得上市前研究不可能得到的新信息如药物在人群中的利用情况及经济学评价等
1.实验流行病学研究应遵循的原则有哪些?它与观察性研究有和不同?
2.简述慢性病的三级预防措施
答案
1答:实验流行病学研究的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有对照的原则, 随机的原则和盲法原则.实验流行病学研究是将研究对象随机的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人为地给予某种干预措施,以观察干预措施效果的一种研究方法. 观察性研究是在自然状态下去观察和收集人群中疾病或某因素的资料.研究对象不能随机分组.实验性研究可以证实病因假说.
2 答:一级预防(病因预防)包括健康促进和健康保护,目的是创造健康环境,减少病因暴露,(切断各种健康危害因素和病因对人体作用的途径),并采取各种措施提高人群的健康水
平。
第二级预防也称临床前期预防。
在疾病的临床前期做好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的“三早”预防工作,以控制疾病的发展和恶化,防治疾病的复发或转为慢性。
第三级预防就是临床期预防。
对已患某些病者采取及时的、有效的治疗措施,防止病情恶化,预防并发症和伤残;对已丧失劳动力或残废者,促使功能恢复、心理康复,进行家庭护理指导,使病人尽量恢复生活和劳动能力,并能参加社会活动及延长寿命;对终末期患者执行临终关怀。
六.分析计算题 (本大题共 2题,每题 5分,共 10分。
)
1.为了探讨口服避孕药与心肌梗塞之间的关系, 章医生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进行调查。
他选择了病例153人,对照178人,调查的部分结果如下:
表口服避孕药与心肌梗塞之间的关系的部分结果
请计算口服避孕药与心肌梗塞之间的关系的比值比(OR), 并解释该比值比(OR)含义。
根据该资料,对于该年龄男性冠心病死亡率可以做出如下那种推论?为什么?
A. Framingham比Puerto Rico高
B. Framingham比Puerto Rico低
C. Framingham与Puerto Rico同样高
答案
1答:OR=ad/bc=39×154/24×114=2.20
含义:假如有统计学意义,口服避孕药发生心肌梗塞的危险性是未口服避孕药的2.20倍。
2答:答:1970年Framingham比 Puerto Rico患病率高,大约是2倍。
1970年之前10年间平均发病率Framingham是Puerto Rico的5倍。
因此如果两个地区死亡率是相同的,可以预料Framingham的患病率是Puerto Rico的5倍,而表中的数据仅为2.4倍,所以Framingham的死亡率一定高于Puerto Rico死亡率。
因此A推论是正确的。
问题中给的条件已经说明,移民和治疗对这一差异无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