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哺乳仔猪的饲养管理技术PPT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3.49 MB
- 文档页数:61
乳猪及断奶仔猪饲养管理程序教学课件pptxx年xx月xx日•饲养前的准备工作•种猪的选择和引进•饲料的管理和加工•饲养环境的控制目•疫病的防治和保健•安全措施与应急处理录01饲养前的准备工作乳猪和断奶仔猪的饲养管理对于提高生猪养殖效益至关重要。
通过对乳猪和断奶仔猪的饲养管理,可以促进其快速生长发育,提高机体免疫力,降低患病率,为养殖场创造更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目的和意义需要的设施和物品根据养殖规模和猪的不同生长阶段,设置适宜的猪栏。
猪栏饲料饮用水和清洁剂其他物品选择优质的乳猪和断奶仔猪饲料,保证猪的营养需求。
保证猪的饮用水源清洁卫生,同时还要准备清洁剂以保持猪栏的清洁卫生。
耳标、疫苗、消毒药品等。
饲养前的卫生工作对猪栏进行全面彻底的清洗和消毒。
将饲料彻底清洗并晾干,避免饲料残留引起猪的疾病。
检查供水系统和排水系统是否畅通,饮用水源是否干净卫生。
对养殖场内的废弃物及时清理,并定期进行消毒处理。
02种猪的选择和引进1选择标准23选择无疾病、生长健康的种猪,避免购买带病菌的种猪。
种猪的健康状况选购生产性能优良的种猪,如产仔数、初生重、生长速度等。
种猪的生产性能根据需求选择具有优良遗传特性的种猪,以实现后代优良性能的遗传。
种猪的遗传特性收集有关种猪供应商和价格等信息,进行筛选和比较。
了解市场信息与供应商签订购买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签订合同安排运输,确保种猪在运输过程中不受损伤和感染。
对引进的种猪进行隔离观察,确保无疾病。
运输与隔离引进程序了解引进种猪的相关法律法规,确保合法性。
注意事项熟悉法律法规引进种猪前,应制定防疫计划,避免疾病的传播和扩散。
做好防疫工作根据种猪的生理特点和营养需求,合理安排饲养管理程序。
合理饲养管理03饲料的管理和加工乳猪饲养乳猪指出生后1-30天的仔猪,此阶段饲养要求为尽快让其吃好初乳,固定乳头,尽早补铁,防止感染。
断奶仔猪饲养断奶仔猪指31-70天的仔猪,此阶段饲养要求为逐渐断奶,防止应激,合理分群,逐渐变换饲料。
哺乳仔猪的饲养管理 LEKIBM standardization office【IBM5AB- LEKIBMK08- LEKIBM2C】哺乳仔猪的饲养管理从出生到断奶阶段的小猪称为哺乳仔猪。
仔猪的哺乳期一般为28—56天,超早期断奶为21天,乳仔猪阶段是猪一生中生长发育最迅速、代谢最旺盛、对营养物质最敏感的阶段,这一阶段培育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生长育肥期日增重和出栏时间,因此,打好这一基础,对加速猪群周转,提高经济效益,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乳猪的生理特点:⑴体温调节机能不完善,对寒冷应激的抵抗力差。
奶仔猪出生前子宫内环境温度较为恒定(39—39.5℃)出生后环境与体温差异很大(相差5—6℃)初生奶仔猪的体毛少,体表脂肪层很薄,体温调节能力弱,御寒能力差,因此保温是对初生仔猪的特殊要求,初生仔猪的临界温度为35℃,一周之内起码保持在27—33℃,10日龄体温调节趋于改善,20日龄时接近完善(仔猪大脑皮层调节体温中枢不发达,不能利用血糖转化来维持体温,体内血糖和肝糖的贮备极其有限,2天吃不到初乳,即可发生低血糖昏迷)。
在哺乳期内,仔猪的体脂肪增长较快,初生时体脂仅占1%—2%,1周龄时体脂猛增到10﹪左右,2 周龄时为15﹪左右,4周龄时增至18﹪左右,由于皮下脂肪层的加厚,以及调控机能逐渐建立,仔猪逐渐适应较低的温度。
⑵消化机能不完善消化器官容积小,排空速度快并且晚熟,至6周龄才逐渐发育健全,由于消化器官的晚熟,导致消化腺分泌不足和消化机能不完善,胃蛋白酶很少,缺乏游离盐酸,不能很好地消化蛋白质(尤其是植物蛋白)食物主要在小肠,借助胰蛋白酶和乳糖酶消化,这就决定了只能吃奶而不能吃料。
消化器官不发达,消化腺机能不完善,初生仔猪胃内仅有凝乳酸酶,而唾液和胃蛋白酶很少,同时,胃底腺不发达,缺乏游离的盐酸,胃蛋白酶很少。
同时,胃底腺不发达,缺乏游离的盐酸,胃蛋白酶就没有活性,不能消化蛋白质,特别是植物性蛋白质,这时,只有肠腺和胰腺的发育比较完善,胰蛋白酶、肠淀粉酶和乳糖酶活性较高,食物主要是在小肠内消化,所以,初生仔猪只能乳而不能利用植物性饲料,由于仔猪胃中缺乏盐酸,不能抑制或杀死有害细菌,因此使仔猪易患胃肠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