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纬仪视距测量记录与计算手簿
- 格式:doc
- 大小:33.50 KB
- 文档页数:1
一、视距测量的概念视距测量是根据几何光学原理,利用仪器望远镜筒内的视距丝在标尺上截取读数,应用三角公式计算两点距离,可同时测定地面上两点间水平距离和高差的测量方法。
视距测量的优点是,操作方便、观测快捷,一般不受地形影响。
其缺点是,测量视距和高差的精度较低,测距相对误差约为1/200~1/300。
尽管视距测量的精度较低,但还是能满足测量地形图碎部点的要求,所以在测绘地形图时,常采用视距测量的方法测量距离和高差。
二、视距测量的计算公式(一)望远镜视线水平时测量平距和高差的计算公式如图4-7 所示,测地面两点的水平距离和高差,在点安置仪器,在点竖立视距尺,当望远镜视线水平时,水平视线与标尺垂直,中丝读数为,上下视距丝在视距尺上的位置读数之差称为视距间隔,用表示。
1、水平距离计算公式设仪器中心到物镜中心的距离为,物镜焦距为,物镜焦点到点的距离为,由图4-7可知两点间的水平距离为,根据图中相似三角形成比例的关系得两点间水平距离为:(4-7)式中:为视距乘常数,用表示,其值在设计中为100。
为视距加常数,仪器设计为0。
则视线水平时水平距离公式:(4-8)式中—视距乘常数其值等于100。
—视距间隔。
2、高差的计算公式:两点间的高差由仪器高和中丝读数求得,即:(4-9)式中:—仪器高,地面点至仪器横轴中心的高度。
(二)望远镜视线倾斜时测量平距和高差的公式在地面起伏比较大的地区进行视距测量时,需要望远镜倾斜才能照准视距标尺读取读数,此时视准轴不垂直于视距标尺,不能用式4-8计算距离和高差。
如图4-8所示,下面介绍视准轴倾斜时求水平距离和高差的计算公式。
视线倾斜时竖直角为,上下视距丝在视距标尺上所截的位置为,,视距间隔为,求算、两点间的水平距离。
首先将视距间隔换算成相当于视线垂直时的视距间隔之距离,按式4-8求出倾斜视线的距离′,其次利用倾斜视线的距离′和竖直角计算为水平距离。
因上下丝的夹角很小,则认为∠和∠为90°,设将视距尺旋转角,根据三角函数得视线倾斜时水平距离计算式为式(4-10),两点高差计算公式为式(4-11)。
测量实训总结报告测量实训总结报告测量实训总结报告怎么写?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相关范文,欢迎阅读。
测量实训总结报告一20xx年6月20日我们正式开始了为期一周的“工程测量实习”,在此之前,我们在老师的带领下进行了一系列的准备工作。
首先,说明了测量任务和测量的实际意义及重要性,我们跟随老师来到测区地点,依次看了学校的七个控制点,在老师的讲解中我们知道了测区是我们学院校区,虽然测区比较大,基本上是我们整个学校,测绘图也是我们整个学校的平面图。
在这个已经是夏天的时节,天气非常热,但我们还是安安心心的测量,抓紧时间实习,为了尽快完成任务,我们每一天都在加班的努力,尽管很累,很辛苦,可我们还是克服了种种困难,同时我们也在实习中感觉到了充实,在此之前,我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到工地上进行实地勘察,但那毕竟是理论的,实际操作对我们来说还是模糊的,所以,这次实习就是对我们整个学期以来本科目的一次大检验。
我们把这次实习当做我们以后工作的一次磨练,把我们学到的知识与实际联系起来,从实践中发现自己的不足,弥补我们的缺陷。
测量是一项务实求真的工作,半点马虎都不行,我们在测量实习中必须保持数据的原始性,这也是很重要的。
为了确保计算的正确性和有效性,我们得反复校核对各个测点的数据是否正确。
我们在测量中不可避免的犯下一些错误,比如读数不够准确,气泡没居中等等,都会引起一些误差。
因此,我们在测量中内业计算和测量同时进行,这样就可以及时发现错误,及时纠正,同时也避免了很多不必要的麻烦,节省了时间,也提高了工作效率。
测量也是一项精确的工作,通过测量学的学习和实习,在我的脑海中形成了一个基本的测量学的轮廓。
测量学内容主要包括测定和测设两个部分,要完成的任务在宏观上是进行精密控制,从微观方面讲,测量学的任务为按照要求测绘各种比例尺地形图;为哥哥领域提供定位和定向服务,建立工程控制网,辅助设备安装,检测建筑物变形的任务以及工程竣工服务等。
而这一任务是所有测量学的三个基本元素的测量实现的:角度测量、距离测量、高程测量。
第四章 距离测量与直线定向单选题1、距离丈量的结果是求得两点间的( B )。
A.斜线距离B.水平距离C.折线距离D.坐标差值2、用钢尺进行一般方法量距,其测量精度一般能达到( C )。
A.1/10—1/50B.1/200—1/300 C 1/1000—1/5000 D.1/10000—1/400003、在测量学中,距离测量的常用方法有钢尺量距、电磁波测距和( A )测距。
A.普通视距法B.经纬仪法C.水准仪法D.罗盘仪法4、为方便钢尺量距工作,有时要将直线分成几段进行丈量,这种把多根标杆标定在直线上的工作,称为( B )。
A.定向B.定线C.定段D.定标5、用钢尺采用一般方法测设水平距离时,通常( D )。
A.用检定过的钢尺丈量B.需要加尺长改正、温度改正和高差改正C.需要先定出一点,然后进行归化D.不需要加尺长改正、温度改正和高差改正6、在距离丈量中衡量精度的方法是用( B )。
A.往返较差B.相对误差C.闭合差D.中误差7、往返丈量一段距离,均D =184.480m ,往返距离之差为+0.04m ,问其精度为( D )。
A.0.00022B.4/18448C.2.2×10-4D.1/46128、某段距离丈量的平均值为100m ,其往返较差为+4mm ,其相对误差为( A )。
A.1/25000B.1/25C.1/2500D.1/2509、某段距离的平均值为100 m ,其往返较差为+20mm 。
则相对误差为( C )。
A.0.02/100B.0.002C.1/5000D.2/20010、往返丈量直线AB 的长度为:AB D =126.72m ,BA D =126.76m ,其相对误差为( A )。
A.K=1/3100B.K=1/3500C.K=0.000315D.K=0.0031511、对一距离进行往、返丈量,其值分别为72.365m 和72.353m ,则其相对误差为( A )。
江苏省职业学校理论课程教师教案本(20 —20 学年第学期)专业名称造价课程名称建筑工程测量授课教师缪健军学校南京工程高等职业学校授课主要内容或板书设计课间实验:视距测量一、目的和要求1.学会视距测量的测量方法。
2.学会视距测量的记录、计算方法。
二、计划和设备(1)实验时数安排为2学时。
实验小组由3~4人组成,1人操作仪器,1人记录,1人立尺。
(2)每组的实验设备为DJ6经纬1台,水准尺1支,记录板1块。
三、方法和步骤视距测量是用望远镜内视距丝装置(图4-12),根据几何光学原理同时测定距离和高差的一种方法。
这种方法具有操作方便,速度快,不受地面高低起伏限制等优点。
虽然精度较低,但能满足测定碎部点位置的精度要求,因此被广泛应用于碎部测量中。
视距测量所用的主要仪器工具是经纬仪和视距尺。
一、视距测量原理1.视线水平时的距离与高差公式如图所示,欲测定A、B两点间的水平距离D及高差h,可在A点安置经纬仪,B 点立视距尺,设望远镜视线水平,瞄准B点视距尺,此时视线与视距尺垂直。
若尺上M、N点成像在十字丝分划板上的两根视距丝m、n处,那末尺上MN的长度可由上、下视距丝读数之差求得。
上、下丝读数之差称为视距间隔或尺间隔。
图中l为视距间隔=(4-10)D+CKl式中K 、C ──视距乘常数和视距加常数。
现代常用的内对光望远镜的视距常数,设计时已使K =100,C 接近于零,所以公式(4-10)可改写为 Kl D = (4-11)同时,由图4-13可以看出A 、B 的高差v i h -= (4-12) 式中i ──仪器高,是桩顶到仪器横轴中心的高度;v ──瞄准高,是十字丝中丝在尺上的读数。
2.视线倾斜时的距离与高差公式在地面起伏较大的地区进行视距测量时,必须使视线倾斜才能读取视距间隔,如图4-14。
由于视线不垂直于视距尺,故不能直接应用上述公式。
如果能将视距间隔MN 换算为与视线垂直的视距间隔''N M ,这样就可按公式(4-11)计算倾斜距离D ′,再根据D ′和竖直角α算出水平距离D 及高差h 。
大学生测量学实习报告精选(5篇)大学生测量学实习报告精选【篇1】一、实习目的与要求:测量学实习是测量学教学的组成,其目的使学生、和从课堂学到的理论知识,测量工作的经验和技能,测量仪器的操作方法,计算和绘图能力,对测绘小区域大比例尺地形图的全过程有和系统的认识,会认识地形图,能够给定的地形图在中寻找到图上所示的点,并在实习的过程中其独立工作与团队协作意识,为今后解决工作中的测量问题打下坚实的基础。
学生本次实习应如下要求:1.经纬仪、视距尺等测量仪器的操作方法;2.地形测图的方法,能够测绘小区域大比例尺地形图的工作能力;3.能够给定的地形图在中寻找到图上所示的点;4.各分工、合作测量任务,独立工作能力与团队协作意识。
二、实习任务及内容:(一)小区域大比例尺地形图的测绘:1.测区: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龙泉山地球科学学院011081班测绘区域2.任务:3天的地形图测绘实习,每要200个左右的测点数据,并的数据一幅比例尺1:1000,等高距2 m的20 cm__20 cm的地形图。
3.内容:(1)校正仪器(经纬仪),工具及用品的(包括测量记录计算手簿、2h绘图铅笔、三棱尺、半圆仪、图板、胶带等物品);(2)使测绘、、快捷的原则,测区位置,在图板上布设控制点;(3)过程:为期3天的测绘实习是在江夏龙泉山。
这里的山算山,站山测那山,高差不过几米,地形图居然可以用等高距为2米的等高线来描绘。
山上的植物三种--枯草、高矮不同的树和最难缠的荆棘。
的测绘而言,草是极具作用的,它们可以为的休息软垫。
而树极强的阻挡视线的作用,需要强调的是,这里的手机信号也受到树儿们的强烈阻挡,以致于山间回荡着彼此声嘶力竭的呼喊。
至于万人的荆棘,它刮坏了弟兄们的衣服裤子,划伤了同志们的手,还严重阻挡前进的道路。
控制点是已知高程(海拔)的点,需要在控制点上架设经纬仪,以它们为基准来测它与位置点的高差,进而推算位置点的高程(海拔)。
控制点的个数有限,是位置好的控制点更是稀少,要有抢占有利控制点的意识与冲动。
测量学实验报告指导书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LINDA on December 15, 2012.
测量学
实验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测绘工程教研室编制
实验报告一水准仪的认识和使用
班级:小组:姓名:指导教师:日期:成绩:
二、课堂完成
1、根据图1-1,填写完成表1-1。
图1-1
表1-1
序号操作部件作用
1
2
3
4
5
6
7
8
2、完成下列填空。
(1)安置仪器后,转动使圆水准器气泡剧中,气泡移动的方向与
实验报告二普通水准测量(闭合)
班级:小组:姓名:指导教师:日期:成绩:
实验报告三四等水准测量(闭合)
班级:小组:姓名:指导教师:日期:成绩:
实验报告四全站仪的认识和使用
班级:小组:姓名:指导教师:日期:成绩:
4、简述使用全站仪的基本步骤及注意事项。
二、课堂完成
1、全站仪主要操作部件的认识,根据图8-1,完成表8-1。
图8-1
表8-1
序号操作部件作用序号操作部件作用18
29
310
411
实验报告五水平角观测
班级:小组:姓名:指导教师:日期:成绩:
实验报告六距离和坐标测量
班级:小组:姓名:指导教师:日期:成绩:
实验报告七导线测量(闭合)
班级:小组:姓名:指导教师:日期:成绩:
实验报告八全站仪方样
班级:小组:姓名:指导教师:日期:成绩:
二、课堂完成
1调用前一次测量的坐标数据,并进行放样元素的计算和点样放样。
画图说明
2、结果分析与总结(体会、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