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师招聘考试真题练习试题卷及参考答案(4)
- 格式:doc
- 大小:26.50 KB
- 文档页数:6
小学科学教师招聘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粉末状物质在进行鉴别时,需要使用哪种仪器?A. 试管B. 显微镜C. 天平D. 筛子【答案】B. 显微镜2. 下列哪个是生物体的组成单位?A. 细胞B. 原子C. 分子D. 元素【答案】A. 细胞3. 以下哪种状态的物质具有最高的凝固点?A. 固态B. 液态C. 气态D. 答案不确定【答案】A. 固态4. 当光线通过一块凸透镜时,光线的传播会发生什么变化?A. 加速B. 减速C. 不变D. 折射方向改变【答案】D. 折射方向改变5. 植物中的光合作用发生在哪个部位?A. 叶绿体B. 根C. 茎D. 花【答案】A. 叶绿体二、填空题1. 电流的单位是_________。
【答案】安培(A)2. 镁的化学符号是_________。
【答案】Mg3. 化学反应中放出热量的过程称为_________反应。
【答案】放热4. 鱼类属于哪一类动物?【答案】脊椎动物5. 为了保护眼睛,在观察显微镜镜筒的时候应该使用_________。
【答案】眼睛保护镜三、判断题判断题的回答方式:正确(√)、错误(×)1. 人体中最大的脏器是心脏。
【答案】×2. 地球上最小的大洲是南极洲。
【答案】√3. 溶液是由溶质和溶剂组成的。
【答案】√4. 物体的密度与其体积成正比。
【答案】×5. 重力是物体下垂直向下的力。
【答案】√四、解答题1. 请简要解释下列现象:当把一根铁钉放入一杯盐水中,一段时间后,铁钉上出现了用肉眼可见的橙色物质。
这是什么现象?它是如何发生的?【答案】这是铁钉被氧化的现象。
铁与水中的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铁,由于氧化铁呈橙色,因此铁钉上会出现橙色物质。
2. 图中是一张食物链,请回答以下问题:(1)上图中B是什么?(2)上图中C捕食的是什么?(3)上图中A的食物来源是什么?【答案】(1)上图中B是草食动物。
(2)上图中C捕食的是草食动物B。
(3)上图中A的食物来源是植物。
小学科学教育模拟试卷(4)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题1分,共20分)在每题列出旳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种是符合题目规定旳,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旳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 热烈地追求和探索知识与真理,体现了科学教育旳()A. 客观性B. 理智性C. 实践性D.精确性答案:B2. 人旳认知构造旳主观部分可分为知识构造、能力构造和()构造。
A. 价值规范B. 科学C.道德准则D. 人文答案:A3.通过参与观测对象旳活动而到达观测目旳旳措施,称为()A. 直接观测B. 间接观测C.参与性观测D.非参与性观测答案:C4. 小学科技活动本质上是()A.一种教育活动B. 一种学习活动C.人类科技活动之一D. 一种教学活动答案:C5. 科学,上升到思想精神、措施论、价值论,实质上是() A. 塑造人B.物质产品C. 社会经济D.社会文化答案:A6. 粒子物理中旳高能是指能量高于()旳能量A.3吉电子伏B.100兆电子伏C.3兆电子伏D.100吉电子伏答案:A7. 质量在太阳50倍以上旳恒星最终将变成()A.行星B. 彗星C. 中子星D..黑洞答案:D8. ()年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开创了宇宙航行旳时代。
A. 1995B. 1957C.1960D. 1966答案:B9. 根据目前近代物理研究旳最新成果,物质旳最小构成单位不再是分子、原子,而是夸克和()A.轻子B. 中子C. 电子D. 负电子答案:A10. 地热能中以()质量最佳、最易开发运用。
A. 热水B. 干蒸汽C. 湿蒸汽D. 温泉答案:B11.早在1946年,()在他撰写旳《思索旳艺术》一书中将发明过程分为四个阶段。
A. 斯佩里B. 爱因斯坦C. 皮亚杰D. 华莱士答案:D12.按布鲁姆旳观点,学科之间在综合旳强度上分为混合、结合与()A. 合并B.联结C. 协调D. 调整答案:C13.中间玻色子W+、W-和Z0传播旳力是()A.引力B. 强力C.弱力D. 电磁力答案:C14. 二战以来,科技发展旳第一种23年旳标志是()A.软件开发和大规模产业化B. 原子能旳释放与运用C. 人造地球卫星旳发射成功D.微处理机大量生产和广泛使用答案:B15. 技术旳发展朝着节省劳动力、节省资源和能源旳方向发展说旳是现代技术发展方向旳()A. 原则化B.大型化C. 集约化D. 高速化答案:C16.为了科学地设置综合理科旳详细教学内容,()提出了两个维度A. 布鲁姆B.凯勒C. 泰勒D. 布鲁纳答案:A17. 科学教育重要是培养学生旳()A.科学观念B. 思维能力C. 科学知识D.科学素质答案:D18. 从正反观点旳对比中,推论出所述论点是()论证。
小学科学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整理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在下列选项中,哪一项不属于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A. 提出问题B. 猜想与假设C. 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D. 表达与交流2. 下列哪种方法不属于观察法?A. 实验观察B. 自然观察C. 调查访问D. 模拟实验3. 下列哪种工具主要用于测量长度?A. 量筒B. 天平C. 刻度尺D. 弹簧秤4. 下列哪种现象属于物理变化?A. 铁器生锈B. 光合作用C. 水蒸发D. 火药爆炸5. 下列哪种物质属于非金属单质?A. 铁B. 氢气C. 铜D. 氧气6. 下列哪种动物属于哺乳动物?A. 鲨鱼B. 蛇C. 蝙蝠D. 麻雀7. 下列哪种现象属于光的折射?A. 彩虹B. 镜子中的反射C. 小孔成像D. 平面镜成像8. 下列哪种能源属于可再生能源?A. 石油B. 天然气C. 太阳能D. 核能9. 下列哪种物质属于混合物?A. 氧气B. 空气C. 水D. 食盐水10. 下列哪种现象属于自然现象?A. 电脑运行B. 汽车行驶C. 四季更替D. 台风登陆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1. 我国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提出的科学探究能力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
12. 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有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和______法。
13. 常用的能量单位有______、______和______。
14. 生物的共同特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
15. 地球上的水循环包括______、______和______三个过程。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30分)16. 请简述观察法的优点和缺点。
17. 请简述实验法的基本步骤。
18. 请简述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
19. 请简述太阳能的特点和利用方式。
四、案例分析题(每题10分,共20分)20. 某小学科学教师在教授《植物的生长》一课时,组织学生进行了一个种植豆芽的实验。
小学科学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引言:担任小学科学教师是一项重要而有责任的职业。
小学科学教师需要具备广泛的科学知识和教学技巧,以便能够向学生传授有关自然界和科学原理的知识。
为了选拔合适的人才担任小学科学教师职位,招聘考试已经成为常见的选拔方式之一。
本文将提供一些小学科学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帮助考生更好地备考。
一、选择题1. 下列哪个物质不属于无机物?A. 糖B. 水C. 空气D. 金属答案:A. 糖2. 加热过程中固态物质变成液态物质的过程称为:A. 溶解B. 冷凝C. 融化D. 凝固答案:C. 融化3. 植物通过什么方式进行光合作用?A. 吸收土壤中的营养物质B. 吸收空气中的氧气C. 通过阳光照射吸收二氧化碳和水D. 通过根系吸收水分答案:C. 通过阳光照射吸收二氧化碳和水4. 下面哪项不是地球自转的现象?A. 日出日落B. 四季交替C. 星空的运动D. 白天黑夜的变化答案:B. 四季交替5. 下面哪种动物属于冷血动物?A. 鱼类B. 猫C. 鸟类D. 猩猩答案:A. 鱼类二、填空题1. 钢是由铁和_______以及其他元素混合而成的。
答案:碳2. 植物在光合作用过程中,产生氧气的副产物是_______。
答案:氧气3. 地球上最大的星星是_______。
答案:太阳4. 身体的基本单位是_______。
答案:细胞5. 地球上的水分主要存在于_______中。
答案:海洋三、简答题1. 简述光的传播原理和光的折射现象。
答:光的传播原理是光按直线传播。
光在传播过程中会遇到介质的界面,当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光线会发生偏折现象,我们把这种现象称为光的折射现象。
光的折射是由介质之间的光的速度差异引起的,光在从光疏介质进入光密介质时会向法线弯曲,而光在从光密介质进入光疏介质时会离开法线。
2. 简述生物的适应环境的原理。
答:生物通过适应环境来生存和繁衍后代。
生物适应环境的原理主要有两个方面。
首先,生物具有遗传性的变异,即基因的突变或基因的重新组合,使得个体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发生改变。
小学科学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版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山东省枣庄市中区君山路小学武璇一、填空:(16分)1.像蜡烛熔化、纸折叠、铁熔化这样的变化,仅仅是发生了变化,像蜡烛、木头燃烧这样的变化,不仅仅是发生了变化,还会。
2.描述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必须先确定一个物体作为标准,这个被选定的物体叫。
3.物体具有保持它原来运动状态的属性,这种属性称为。
4.、、、统称为植物的向性运动。
5.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转周期约为小时。
6.根据病毒寄生的生物细胞的不同,可分为、、三类。
7.腐生细菌会将动植物的遗体分解成、水和。
二、选择题:(6分)1.铁钉在条件下容易生锈。
①水和空气并存②酸碱盐溶液③前两项均有2.以下没有细胞结构的微生物是。
①细菌②病毒③真菌3.以下是夜行性动物的是。
①喜鹊②猫头鹰③燕子4.“中国月球探测计划”的名称是。
①嫦娥工程②阿波罗计划③奔月计划5.采用警戒色这种方式来保护自己的动物是。
①毒箭蛙②壁虎③枯叶蝶6.滑翔机是人们受到了下列的启示而发明。
①海鸥②蜻蜓③蝙蝠三、判断题:(8分)1.人们根据葱叶的结构特性,设计制造筒形的物品,这就是仿生。
()2.月食可以分为月全食和月偏食两种。
()3.月球是一个没有刮风和下雨的世界。
()4.蚯蚓喜欢生活在阴暗、干燥的环境中。
()5.“日心说”是由波兰天文学学家伽利略提出的。
()6.物体运动时才有惯性。
()7.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8.昼夜更替对地球上的动植物形成规律性的影响。
()四、观察思考:(6分)右图为汽车前部打开的安全气囊,你知道汽车设置安全气囊目的是什么吗?这是为了,安全气囊为什么要设置在汽车的前部呢?。
五、连线:(8分)1.把天文现象与它们的成因连线。
2.下列物体是否容易生锈?请连线。
昼夜更替地球公转潮湿地方的小刀四季形成月球公转涂油漆的篮球架容易生锈月相形成日、月、地成一直线与盐水接触的铁钉不容易生锈日食形成地球自转包塑料外套的铁钉六、列举:(6分)在草原上,各种动植物生活在一起,构成了密切联系的生物界。
小学科学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版Document number【SA80SAB-SAA9SYT-SAATC-SA6UT-SA18】山东省枣庄市中区君山路小学武璇一、填空:(16分)1.像蜡烛熔化、纸折叠、铁熔化这样的变化,仅仅是发生了变化,像蜡烛、木头燃烧这样的变化,不仅仅是发生了变化,还会。
2.描述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必须先确定一个物体作为标准,这个被选定的物体叫。
3.物体具有保持它原来运动状态的属性,这种属性称为。
4.、、、统称为植物的向性运动。
5.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转周期约为小时。
6.根据病毒寄生的生物细胞的不同,可分为、、三类。
7.腐生细菌会将动植物的遗体分解成、水和。
二、选择题:(6分)1.铁钉在条件下容易生锈。
①水和空气并存②酸碱盐溶液③前两项均有2.以下没有细胞结构的微生物是。
①细菌②病毒③真菌3.以下是夜行性动物的是。
①喜鹊②猫头鹰③燕子4.“中国月球探测计划”的名称是。
①嫦娥工程②阿波罗计划③奔月计划5.采用警戒色这种方式来保护自己的动物是。
①毒箭蛙②壁虎③枯叶蝶6.滑翔机是人们受到了下列的启示而发明。
①海鸥②蜻蜓③蝙蝠三、判断题:(8分)1.人们根据葱叶的结构特性,设计制造筒形的物品,这就是仿生。
()2.月食可以分为月全食和月偏食两种。
()3.月球是一个没有刮风和下雨的世界。
()4.蚯蚓喜欢生活在阴暗、干燥的环境中。
()5.“日心说”是由波兰天文学学家伽利略提出的。
()6.物体运动时才有惯性。
()7.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8.昼夜更替对地球上的动植物形成规律性的影响。
()四、观察思考:(6分)右图为汽车前部打开的安全气囊,你知道汽车设置安全气囊目的是什么吗这是为了,安全气囊为什么要设置在汽车的前部呢。
五、连线:(8分)1.把天文现象与它们的成因连线。
2.下列物体是否容易生锈请连线。
昼夜更替地球公转潮湿地方的小刀四季形成月球公转涂油漆的篮球架容易生锈月相形成日、月、地成一直线与盐水接触的铁钉不容易生锈日食形成地球自转包塑料外套的铁钉六、列举:(6分)在草原上,各种动植物生活在一起,构成了密切联系的生物界。
小学科学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 下列哪个选项不是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A. 提出问题B. 猜想与假设C. 收集证据D. 撰写论文答案:D2. 下列哪个不是小学科学课程的基本理念?A. 科学素养的培养B. 探究与实践C. 知识与技能D.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答案:C3. 下列哪个属于科学探究中的观察方法?A. 实验法B. 调查法C. 测量法D. 比较法答案:D4. 下列哪个不是小学科学课程内容的主要领域?A. 生命科学B. 物理科学C. 地球与宇宙D. 艺术与审美答案:D5. 下列哪个不是科学探究过程中的思维方式?A. 分析B. 综合应用C. 归纳D. 情感体验答案:D6. 小学科学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哪个方面的能力?A. 记忆力B. 理解力C. 创新能力D. 逻辑思维能力答案:C7. 下列哪个不是科学探究过程中的合作方式?A. 分组合作B. 小组讨论C. 个人独立完成D. 全班讨论答案:C8. 小学科学课程中,实验教学的目的是什么?A. 掌握实验技能B. 激发学生的兴趣C. 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D. 提高学生的成绩答案:C9. 下列哪个不是科学探究过程中的观察方法?A. 直接观察B. 间接观察C. 实验观察D. 网络查询答案:D10. 小学科学教学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哪个方面的发展?A. 知识与技能B. 过程与方法C.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D. A、B、C都是答案:D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包括:提出问题、______、收集证据、______、______。
答案:猜想与假设、分析与论证、交流与合作2. 小学科学课程的基本理念是:科学素养的培养、探究与实践、______、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答案:知识与技能3. 科学探究中的观察方法包括:直接观察、间接观察、______、______。
答案:实验观察、测量法4. 小学科学课程内容的主要领域包括:生命科学、物理科学、______、______。
小学科学招聘考试试题一时量:120分钟满分:100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请按要求在答题卡上填写好自己的姓名、所在单位和准考证号。
2.答题时,切记答案要填在答题卡上,答在试题卷上的答案无效。
3.考试结束后,请将试题卷和答题卡都交给监考老师。
第Ⅰ卷:选择题(40分)一、单选题(20分,每小题2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的答案。
答对计2分,多答、错答或不答计0分)1.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包括: BA.人本主义理论、多元智能理论、素质教育理论。
B.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多元智能理论、建构主义理论。
C.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合作学习理论、建构主义理论。
D.人本主义理论、合作学习理论、素质教育理论。
2.日常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闻一知十”,这种现象在教育心理学上称为: AA.迁移。
B.同化。
C.顺应。
D.模仿。
3.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不能满足于“授人以鱼”,更要做到“授人以渔”。
这说明教学中应该重视: BA.传授学生知识。
B.发展学生能力。
C.培养学生个性。
D.养成学生品德。
4.小学生在识字的初级阶段,容易把一些笔画相近或相似的字读错,如把“入口”读成“八口”,这说明小学生: AA.感知能力不成熟。
B.注意能力不健全。
C.记忆能力不深刻。
D.思维能力有欠缺。
5.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小学、初中、高中不同学段的德育工作有相应的侧重点,其中,小学阶段的德育重点主要是: BA.基本道德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B.日常行为习惯的养成与实践。
C.道德理想信念的培养与指导。
D.人生观价值观的选择与确立。
6.进城务工的张某夫妇超计划生育一女孩,今年已满六岁,由于没有准生证,他们临时住所附近的一所小学及当地教育局拒绝接受该孩子入学。
学校和教育局的行为违背了: BA.《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计划生育法》。
小学科学教师招聘试题及答案小学科学教师招聘试题及答案一、填空题(每格一分,共8分)1、___·___虽然不是第一个发明显微镜的人,但他制成了世界上最早的可以放大近300倍的金属结构显微镜。
2、取出木板中的螺丝钉,合适的工具是螺丝刀。
物体的微细结构必须制成薄片才能在显微镜下观察清楚。
3、铁生锈的原因主要是因为铁与氧气或水蒸气发生了氧化反应的结果。
4、巴黎的艾菲尔铁塔在建造上使用了结构钢。
5、冬天的早上很冷,我要使自己热起来的方法有慢跑、跳绳、打拳等。
6、化学变化往往会伴随发光发热、气体的产生和产生沉淀等现象。
7、地球上的能量归根到底主要是来源于太阳。
8、太阳系是以太阳为中心,由八大行星、小行星、卫星、矮行星、慧星等组成的一个天体系统。
太阳的八大行星中最大的是木星,离我们地球最近的是金星。
9、古代把一昼夜分为十二个时辰,每个时辰合现在两个小时。
二、判断题(对的打“√”表示,错的打“×”表示,每小题2分,共20分)1、动植物在地下埋久了就一定会变成煤和石油------------------------(×)2、为了保护生态环境,我们必须把有害的动植物消灭干净---------(×)3、宇宙中时时刻刻都有新恒星产生,同时又有恒星灭亡------------(√)4、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动物和人不是由物质构成的。
------------(×)5、蜡烛燃烧是形态上发生了改变慢慢变短了,这是一种物理变化。
(×)6、环形山的形成可能是由于太空物质撞击而形成的------------------(√)7、焚烧也是处理垃圾的一种方法,它有优点也缺点--------------------(√)8、声音和光不能使物体运动,所以不是能量的形式。
--------------(×)9、是一份全球性的温室气体减排协议。
------------(√)10、把物体直接放在显微镜下,可以观察物体的微细结构。
科学教师复习资料(一)、填空(20分,每空1分)1、科学素养的四个核心因素是科学兴趣、_、_、科学方法。
2、凸透镜有放大、_、_的作用。
3、我国"神州"五号载人飞船首次发射成功,首位航天员是。
4、植物的叶一般可以分为_、_、_三部分。
5、物体的冷热程度叫_。
要精确测量物体的温度,需要使用_。
它是根据_的性质制成的。
6、人类生长发育和其他一切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营养全部来自食物,食物中主要含有蛋白质、_、_、_、_五种营养成分。
7、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的我国科学家是_。
8、_、_和_是三种常用的净化水的方法。
9、热空气受热上升,冷空气流过来补充,就形成了_。
(二)、选择(10分,每题1分)1、解剖白菜花的正确顺序是()。
A、萼片、花瓣、雄蕊、雌蕊B、萼片、花瓣、雌蕊、雄蕊C、萼片、雄蕊、雌蕊、花瓣D、萼片、雄蕊、花瓣、雌蕊2、世界上种类最多,数量最多的动物是()。
A、鸟类B、哺乳动物C、爬行动物D、昆虫3、下列物体,能溶解于水的是()。
A、白糖、油B、食盐、沙C、氧气、白糖D、白糖、沙4、用眼睛、鼻子、舌头辨别物体时的顺序,依次为()。
A、先看后闻再尝B、先看后尝再闻C、先尝后看再闻5、月球的引力,比地球的小得多,只相当于地球引力的()。
A.二分之一B.六分之一C.十分之一6、我们在灯光下能看到物体,是光的()。
A、反射现象B、折射现象C、辐射现象D、直射现象7、彩虹的颜色一般可以分为()。
A、五种B、六种C、七种D、无数种8、下列不属于果实的是()A、无籽西瓜B、香蕉C、向日葵籽D、萝卜9、磁铁中吸铁本领最强的部分是在()。
A、中间和两端B、中间或两端C、两端D、中间10、使用酒精灯的正确步骤是()。
A、打开灯帽竖放,从下往上点火,用内焰加热,从正面盖上灯帽B、打开灯帽竖放,从上往下点火,用外焰加热,从侧面盖上灯帽C、打开灯帽竖放,从下往上点火,用外焰加热,从侧面盖上灯帽(三)简答。
小学科学教师招聘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项不是科学研究的基本步骤?A. 提出问题B. 建立假设C. 收集数据D. 直接得出结论答案:D2. 植物通过什么过程将水从根部输送到叶子?A. 渗透B. 扩散C. 蒸腾作用D. 毛细作用答案:C3. 下列哪个选项不是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组成部分?A. 植物B. 动物C. 空气D. 细菌答案:C4. 地球的自转周期是多久?A. 24小时B. 12小时C. 1个月D. 1年答案:A5. 下列哪种物质不是人体所需的主要营养素?A. 蛋白质B. 脂肪C. 碳水化合物D. 酒精答案:D6. 哪种力可以使物体在没有接触的情况下产生作用?A. 摩擦力B. 磁力C. 弹力D. 重力答案:B7. 下列哪种现象与光的折射无关?A. 彩虹B. 海市蜃楼C. 激光准直D. 放大镜作用答案:C8. 下列哪种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A. 铁B. 氧气C. 二氧化碳D. 氢气答案:C9. 哪种能量转换过程涉及到化学能转换为热能?A. 风力发电B. 内燃机工作C. 水力发电D. 太阳能电池板答案:B10. 下列哪种现象是遗传学中的显性遗传?A. 双眼皮B. 单眼皮C. 蓝眼睛D. 红发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1. 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得出结论和表达交流。
答案:提出问题、建立假设、设计实验、收集证据12. 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在________中进行的。
答案:叶绿体13. 地球的公转周期是________。
答案:1年14. 人体的消化系统包括口腔、食管、胃和________。
答案:小肠、大肠15. 牛顿第一定律表明,如果一个物体不受外力作用,它将保持________或________状态。
答案:静止、匀速直线运动16. 电流的单位是________。
答案:安培17. 遗传信息的载体是________。
小学科学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20个单选,每个2分,共40分)1.下列关于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叙述正确的是(C)A.可循环的B.逐级增加的C.单方向D.与光合作用无关2.一个生态系统中,蘑菇属于(D)A.非生物成分B.生产者C.消费者D.分解者3.右图为人体细胞中的一对基因位于一对染色体上的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C)A.染色体上B基因是显性基因,控制显性性状B.如果基因B来自父方,则基因b来自母方C.基因b控制的隐性性状不能在后代中表现D.基因组成的Bb的个体表现为基因B控制的性状4.过去航海的水手容易得坏血病,是因为长期不易吃到新鲜的蔬菜,缺少(C)A.维生素AB.维生素BC.维生素CD.维生素D5.下列有关乳酸菌的叙述正确的是(D)A.单细胞个体,有细胞核,是真核生物B.乳酸菌能利用二氧化碳和水制造乳酸C.乳酸菌生要通过产聲綱来繁殖后代D.用其制作泡菜时,要使泡菜坛内缺氧6.右图是细胞发生的一系列变化过程示意图,有关分析错误的是(B)A.过程①.②分别表示细胞分裂和细胞分化B.过程①产生的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减半C.过程②不会使細胞中染色体数目改变D.B.C细胞的结构和功能不同7.下列方法处理过的食品,不会危机人体徤康的是(A)A.干冰冷藏的食品B.硫磺熏制的银耳C.甲醛浸狍的海鲜D.用工业用盐腌制的肉类食品8.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及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C)9.我国有些煤矿的坑道中具有丰富的可燃性气体。
该可燃性气体的主要成分是(A)A.CH4B.COC.H2D.CH4和CO的混合气体10.下列过程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C)A.面包变质B.腐乳制作C.乙醇的蒸馏D.铁钉生锈11.中国科学家屠呦呦因发现了青蒿素获得诺贝尔奖。
青蒿素受热易失去活性,为更好的从溶液中提取青蒿素,她创造性地选用乙醚,这是因为乙醚(C)A.密度较小B.熔点较低C.沸点较低D.燃点较低12.下列关于溶液的表述,正确的是(A)①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②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③不饱和溶液不一定是稀溶液④不饱和溶液一定是稀溶液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13.诗句“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教师招聘考试小学科学复习资料(一)、填空(20分,每空1分)1、科学素养的四个核心因素是科学兴趣、科学精神、科学概念、科学方法。
2、凸透镜有放大、成像、聚光的作用。
3、我国"神州"五号载人飞船首次发射成功,首位航天员是杨利伟。
4、植物的叶一般可以分为叶片、叶柄、叶脉三部分。
5、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
要精确测量物体的温度,需要使用温度计。
它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6、人类生长发育和其他一切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营养全部来自食物,食物中主要含有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矿物质五种营养成分。
7、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的我国科学家是袁隆平。
8、沉淀、过滤和消毒是三种常用的净化水的方法。
9、热空气受热上升,冷空气流过来补充,就形成了风。
(二)、选择(10分,每题1分)1、解剖白菜花的正确顺序是(A)。
A、萼片、花瓣、雄蕊、雌蕊B、萼片、花瓣、雌蕊、雄蕊C、萼片、雄蕊、雌蕊、花瓣D、萼片、雄蕊、花瓣、雌蕊2、世界上种类最多,数量最多的动物是(D)。
A、鸟类B、哺乳动物C、爬行动物D、昆虫3、下列物体,能溶解于水的是(C)。
A、白糖、油B、食盐、沙C、氧气、白糖D、白糖、沙4、用眼睛、鼻子、舌头辨别物体时的顺序,依次为(A)。
A、先看后闻再尝B、先看后尝再闻C、先尝后看再闻5、月球的引力,比地球的小得多,只相当于地球引力的(B)。
A.二分之一B.六分之一C.十分之一6、我们在灯光下能看到物体,是光的(A)。
A、反射现象B、折射现象C、辐射现象D、直射现象7、彩虹的颜色一般可以分为(C)。
A、五种B、六种C、七种D、无数种8、下列不属于果实的是(D)A、无籽西瓜B、香蕉C、向日葵籽D、萝卜9、磁铁中吸铁本领最强的部分是在(C)。
A、中间和两端B、中间或两端C、两端D、中间10、使用酒精灯的正确步骤是(C)。
A、打开灯帽竖放,从下往上点火,用内焰加热,从正面盖上灯帽B、打开灯帽竖放,从上往下点火,用外焰加热,从侧面盖上灯帽C、打开灯帽竖放,从下往上点火,用外焰加热,从侧面盖上灯帽(三)简答。
(一)、填空(20分,每空1分)1、科学素养的四个核心因素是科学兴趣、_、_、科学方法。
2、凸透镜有放大、_、_的作用。
3、我国"神州"五号载人飞船首次发射成功,首位航天员是。
4、植物的叶一般可以分为_、_、_三部分。
5、物体的冷热程度叫_。
要精确测量物体的温度,需要使用_。
它是根据_的性质制成的。
6、人类生长发育和其他一切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营养全部来自食物,食物中主要含有蛋白质、_、_、_、_五种营养成分。
7、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的我国科学家是_。
8、_、_和_是三种常用的净化水的方法。
9、热空气受热上升,冷空气流过来补充,就形成了_。
(二)、选择(10分,每题1分)1、解剖白菜花的正确顺序是()。
A、萼片、花瓣、雄蕊、雌蕊B、萼片、花瓣、雌蕊、雄蕊C、萼片、雄蕊、雌蕊、花瓣D、萼片、雄蕊、花瓣、雌蕊2、世界上种类最多,数量最多的动物是()。
A、鸟类B、哺乳动物C、爬行动物D、昆虫3、下列物体,能溶解于水的是()。
A、白糖、油B、食盐、沙C、氧气、白糖D、白糖、沙4、用眼睛、鼻子、舌头辨别物体时的顺序,依次为()。
A、先看后闻再尝B、先看后尝再闻C、先尝后看再闻5、月球的引力,比地球的小得多,只相当于地球引力的()。
A.二分之一B.六分之一C.十分之一6、我们在灯光下能看到物体,是光的()。
A、反射现象B、折射现象C、辐射现象D、直射现象7、彩虹的颜色一般可以分为()。
A、五种B、六种C、七种D、无数种8、下列不属于果实的是()A、无籽西瓜B、香蕉C、向日葵籽D、萝卜9、磁铁中吸铁本领最强的部分是在()。
A、中间和两端B、中间或两端C、两端D、中间10、使用酒精灯的正确步骤是()。
A、打开灯帽竖放,从下往上点火,用内焰加热,从正面盖上灯帽B、打开灯帽竖放,从上往下点火,用外焰加热,从侧面盖上灯帽C、打开灯帽竖放,从下往上点火,用外焰加热,从侧面盖上灯帽(三)简答。
小学科学招聘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科学探究的基本特征是()A. 看得见B. 触得着C. 创新性D. 学得快2. 下列哪一项是不属于科学实验的步骤?A. 观察现象B. 制定假设C. 进行推理D. 一切正常3. 下列哪一个是导致瞬时惊跳的原因?A. 电流大B. 电流小C. 电压高D. 电压低4. 在以下物质中,哪种是非金属?A. 铜B. 硫C. 铁D. 铝5. 下列哪一对现象是永久磁铁间的相互作用?A. 吸引B. 推开C. 既吸引又推开D. 无相互作用二、填空题1. 用眼睛观察到的热风球运动是热空气比(冷空气 / 热空气)轻所致。
2. 孩子在吃的时候崩在嘴里的食物会用 __________消化。
3. 雨量计的量程是指测量的最大(或最小)降水量为__________。
4. 地球上最大的海洋是 __________。
5. 下图是某种动物的生命周期,请根据图中所示的变化写出它的名称:(请自行插入图示)三、简答题1. 什么是生态平衡?请简要解释。
2. 请列举两种保护环境的方法,并简要说明它们的作用。
3. 什么是植物的传粉方式?请举例说明。
4. 列举两种晶体的形态,并在图上标出。
5. 简述人类的五感器官及其主要功能。
四、应用题1. 请设计一份简易的实验步骤,用于验证“酸和碱混合后能中和”的观点。
2. 请分析并说明为什么在造船时需要使用浮力原理。
3. 小明想研究种子的发芽过程,请设计一份观察表格并记录种子每天的变化。
4. 请写出以下电器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和注意事项。
- 电视机:- 电脑:五、综合题请根据所学的知识,回答以下的问题:1. 什么是太阳能?请简要解释太阳能的产生和利用方式。
2. 简要解释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并说明它们对我们的生活的影响。
3. 请列举三种常见的能量转化,并说明它们的原理。
4. 请解释人和动物的呼吸过程的异同点。
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 C2. D3. A4. B5. A二、填空题1. 热空气2. 酶3. 量程4. 太平洋5. (请根据所提供的图示填写)三、简答题1. 生态平衡是指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维持相对稳定的生物和环境关系的状态。
小学科学教师招聘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地球自转的周期是:A. 1小时B. 24小时C. 1天D. 1年2. 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场所是:A. 根B. 茎C. 叶D. 花3. 以下哪个不是昆虫的基本特征:A. 有外骨骼B. 有三对足C. 有翅膀D. 有脊椎4. 人体最大的器官是:A. 心脏B. 肺C. 皮肤D. 肝脏5. 以下哪个是生态系统中生产者的角色:A. 草食动物B. 肉食动物C. 植物D. 分解者6. 人体骨骼的组成不包括:A. 头骨B. 脊柱C. 肋骨D. 肌肉7. 以下哪个现象与气候变化无关:A. 冰川融化B. 干旱C. 物种灭绝D. 月食8. 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不包括:A. 提出问题B. 收集信息C. 制定计划D. 得出结论9. 以下哪个是遗传物质:A. 蛋白质B. DNAC. 脂肪D. 碳水化合物10. 以下哪个是能量转换的例子:A. 植物吸收阳光B. 汽车燃烧汽油C. 人吃食物D. 所有选项答案:1-5 BCCDA 6-10 DCBBA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植物的根、茎、叶被称为______。
2. 人类的染色体数量是______对。
3. 地球的大气层中,最接近地面的一层是______。
4. 科学探究中,实验设计需要考虑______。
5. 动物的呼吸作用是将______转化为能量。
答案:1. 营养器官 2. 23 3. 对流层 4. 变量控制 5. 氧气和有机物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请简述光合作用的过程及其对生态系统的重要性。
答案:光合作用是植物、藻类和某些细菌利用光能将水和二氧化碳转化为葡萄糖和氧气的过程。
它对生态系统至关重要,因为光合作用是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起点,为其他生物提供食物和能量,同时也是大气中氧气的主要来源。
2. 请简述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
答案: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包括:提出问题、收集信息、制定计划、实施计划、观察结果、分析数据、得出结论和反思。
教师招聘考试小学科学复习资料( 一) 、填空 (20 分,每空 1 分)1、科学素养的四个核心因素是科学兴趣、科学精神_、科学概念_、科学方法。
2、凸透镜有放大、成像_、聚光_的作用。
3、我国 " 神州 " 五号载人飞船首次发射成功,首位航天员是杨利伟。
4、植物的叶一般可以分为叶片_、叶柄_、叶脉_三部分。
5、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_。
要精确测量物体的温度,需要使用温度计_。
它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_的性质制成的。
6、人类生长发育和其他一切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营养全部来自食物,食物中主要含有蛋白质、糖类_、脂肪_、维生素_、矿物质 _五种营养成分。
7、被称为 " 杂交水稻之父" 的我国科学家是袁隆平_。
8、沉淀 _、过滤 _和消毒 _是三种常用的净化水的方法。
9、热空气受热上升,冷空气流过来补充,就形成了风_。
( 二) 、选择 (10 分,每题 1 分)1、解剖白菜花的正确顺序是(A) 。
A、萼片、花瓣、雄蕊、雌蕊B、萼片、花瓣、雌蕊、雄蕊C、萼片、雄蕊、雌蕊、花瓣D、萼片、雄蕊、花瓣、雌蕊2、世界上种类最多,数量最多的动物是() 。
A、鸟类B、哺乳动物C、爬行动物D、昆虫3、下列物体,能溶解于水的是() 。
A、白糖、油B、食盐、沙C、氧气、白糖D、白糖、沙4、用眼睛、鼻子、舌头辨别物体时的顺序,依次为() 。
A、先看后闻再尝B、先看后尝再闻C、先尝后看再闻5、月球的引力,比地球的小得多,只相当于地球引力的() 。
A. 二分之一B. 六分之一C. 十分之一6、我们在灯光下能看到物体,是光的() 。
A、反射现象B、折射现象C、辐射现象D、直射现象7、彩虹的颜色一般可以分为() 。
A、五种B、六种C、七种D、无数种8、下列不属于果实的是()A、无籽西瓜B、香蕉C、向日葵籽D、萝卜9、磁铁中吸铁本领最强的部分是在() 。
A、中间和两端B、中间或两端C、两端D、中间10、使用酒精灯的正确步骤是() 。
小学科学教师招聘考试试题(附答案)-小学教师编科学真题小学科学教师招聘考试试题(附答案)-小学教师编科学真题第一部分:选择题(共30题,每题2分,共60分)1. 以下哪个物质不属于无机物?A. 空气B. 氧气C. 汽油D. 液氧- 答案:C2. 下面哪个动物不属于哺乳动物?A. 蜜蜂B. 狗C. 猴子D. 虎- 答案:A3. 火焰是由以下哪种现象引起的?A. 挥发B. 燃烧C. 降温D. 光线- 答案:B4. 以下哪个是水的固态?A. 雾B. 冰C. 蒸汽D. 雪花- 答案:B5. 第一个描绘月球表面的人工卫星是?A. 纳斯卡卫星B. 嫦娥卫星C. 哥白尼卫星D. 东方红卫星- 答案:B(以下省略部分选择题...)第二部分:填空题(共5题,每题4分,共20分)1. 地球的自转方向是西向东。
西向东。
2. 地球离太阳最近的时候为冬至,最远的时候为夏至。
冬至,最远的时候为夏至。
3. 长颈鹿的最突出特征是它的长脖子。
长脖子。
4. 脊柱的作用是支撑和保护人体内部器官。
人体内部器官。
5. 我国最长的江是长江,最长的河是黄河。
长江,最长的河是黄河。
(以下省略部分填空题...)第三部分:解答题(共3题,每题20分,共60分)1. 请简要解释什么是植物的光合作用?- 答案:植物的光合作用是指植物利用阳光能量、水和二氧化碳,在叶绿体中将它们转化为养分(如葡萄糖)和氧气的过程。
光合作用是植物生命的基础,也是地球生态系统中最重要的化学反应之一。
2. 简述水的循环过程。
- 答案:水的循环过程是指水在地球上连续循环的过程。
首先,太阳能使水蒸发,形成水蒸汽;然后,水蒸汽上升到高空冷却凝结成云,形成降水;最后,降水通过河流、湖泊和地下水重新回到海洋,从而完成水的循环。
3. 解释一下地球的四季是如何形成的。
- 答案:地球的四季是由地球绕太阳运动和地轴倾斜所致的。
当地球绕太阳运动时,地轴始终偏斜,使得地球的不同地区在不同的季节倾向于阳光的倾斜角度不同。
招聘小学科学老师试题答案一、选择题1. 在科学教学中,以下哪项是激发学生兴趣的最佳方式?A. 重复讲解理论知识B. 单纯的实验操作C. 结合实际生活进行教学D. 只让学生背诵科学概念答案:C2. 小学科学课程的主要目标是什么?A. 培养学生的记忆力B. 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C. 完成所有的实验操作D. 掌握所有的科学知识答案:B3. 在小学科学教学中,老师应该如何处理学生的提问?A. 忽略不回答B. 直接给出答案C. 引导学生自己探索答案D. 只允许与课堂内容相关的问题答案:C4. 小学生学习科学的最合适方式是什么?A. 通过观看视频B. 通过阅读教科书C. 通过参与实验和探究活动D. 通过听老师讲解答案:C5. 以下哪项不是小学科学老师的基本职责?A. 制定教学计划B. 参与学校的行政管理C. 评估学生的学习进度D. 设计和组织科学实验答案:B二、填空题1. 科学方法的基本步骤包括:提出问题、进行假设、设计实验、收集数据、分析结果以及__________。
答案:得出结论2. 在小学科学教学中,老师应该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并培养他们的__________思维。
答案:批判性3. 小学科学课程不仅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__________和对科学的热情。
答案:探究能力4. 教学中,老师应该使用学生能够理解的__________来解释复杂的科学概念。
答案:语言和例子5. 有效的科学教学应该结合__________和实践,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科学原理。
答案:理论三、简答题1. 描述小学科学老师如何有效地整合信息技术到课堂教学中。
答:小学科学老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工具,如投影仪、互动白板和教育软件,展示科学现象和实验过程。
利用在线资源和虚拟实验平台,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同时,老师还可以鼓励学生使用计算机和平板电脑进行信息检索和科学项目研究,以提高他们的信息素养和技术应用能力。
2. 阐述为什么小学科学老师需要持续的专业发展。
小学科学教师招聘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哪个是热量的单位?A. 度B. 焦耳C. 分D. 千克2. 雪山冰雪的颜色是什么颜色?A. 黑色B. 白色C. 蓝色D. 红色3. 下列哪个是原子的最小单位?A. 分子B. 原子C. 细胞D. 原子核4. 植物进行光合作用主要吸收哪种颜色的光?A. 红色B. 黄色C. 绿色D. 蓝色5. 下列哪种设计方案可以减少电的热量损失?A. 使用铜线B. 使用铝线C. 使用塑料线D. 使用铁线二、填空题6. 组成所有物质的基本单位是__。
7. 高尔夫球比篮球的体积小,因此它的密度相对篮球来说__。
8. 非金属导体通过加热时会发生(导\融\氧化)性。
三、解答题9. 请简述地球的四季是如何产生的。
根据地球公转一周所需的时间和地轴倾斜角度不变的原理,地球在公转过程中,每当地球赤道偏离太阳最远的位置时,就是冬至,此时南半球将迎来夏天,北半球将迎来冬天;每当地球赤道偏离太阳最近的位置时,就是夏至,此时南半球将迎来冬天,北半球将迎来夏天。
春分和秋分则分别是夏至和冬至之间两个时间节点。
这样,地球的四季就形成了。
10. 解释一下相对密度的概念,并计算一下水在4℃时的相对密度。
相对密度又称比密度,是指物体的密度与水的密度之比。
由于水的密度在不同温度下有所变化,所以相对密度应该以水在特定温度下的密度作为基准。
水在4℃时的密度是1g/cm³,因此其相对密度为1。
答案及解析:1. B,焦耳是热量的单位。
2. B,雪山冰雪由于反射光线,所以呈现白色。
3. B,原子是物质的最小单位,由原子核和电子组成。
4. C,绿色的光对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最为有效。
5. A,铜是良导电体,可以减少电的热量损失。
6. 原子。
7. 大。
8. 氧化。
9. 地球的四季是由于地球公转和地轴倾斜所决定的。
地球的公转使得地球不断与太阳的距离和太阳的直射光角度发生变化,而地轴的倾斜使得太阳光照射面积的分布发生变化。
小学科学教育模拟试卷(4)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 热烈地追求和探索知识与真理,体现了科学教育的()A. 客观性B. 理智性C. 实践性D. 准确性答案:B2. 人的认知结构的主观部分可分为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结构。
A. 价值规范B. 科学C. 道德准则D. 人文答案:A3. 通过参加观察对象的活动而达到观察目的的方法,称为()A. 直接观察B. 间接观察C. 参与性观察D. 非参与性观察答案:C4. 小学科技活动本质上是()A. 一种教育活动B. 一种学习活动C. 人类科技活动之一D. 一种教学活动答案:C5. 科学,上升到思想精神、方法论、价值论,实质上是()A. 塑造人B. 物质产品C. 社会经济D. 社会文化答案:A6. 粒子物理中的高能是指能量高于()的能量A. 3吉电子伏B. 100兆电子伏C. 3兆电子伏D. 100吉电子伏答案:A7. 质量在太阳50倍以上的恒星最终将变成()A. 行星B. 彗星C. 中子星答案:D8. ()年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开创了宇宙航行的时代。
A. 1995B. 1957C. 1960D. 1966答案:B9. 根据目前近代物理研究的最新结果,物质的最小构成单位不再是分子、原子,而是夸克和()A. 轻子B. 中子C. 电子D. 负电子答案:A10. 地热能中以()质量最佳、最易开发利用。
A. 热水B. 干蒸汽C. 湿蒸汽D. 温泉答案:B11. 早在1946年,()在他撰写的《思考的艺术》一书中将创造过程分为四个阶段。
A. 斯佩里B. 爱因斯坦C. 皮亚杰D. 华莱士答案:D12. 按布鲁姆的观点,学科之间在综合的强度上分为混合、结合与()A. 合并B. 联结C. 协调D. 调整答案:C13. 中间玻色子W+、W-和Z0传播的力是()A. 引力B. 强力C. 弱力D. 电磁力答案:C14. 二战以来,科技发展的第一个10年的标志是()A. 软件开发和大规模产业化B. 原子能的释放与利用C. 人造地球卫星的发射成功D. 微处理机大量生产和广泛使用15. 技术的发展朝着节省劳动力、节约资源和能源的方向发展说的是当代技术发展方向的()A. 标准化B. 大型化C. 集约化D. 高速化答案:C16. 为了科学地设置综合理科的具体教学内容,()提出了两个维度A. 布鲁姆B. 凯勒C. 泰勒D. 布鲁纳答案:A17. 科学教育主要是培养学生的()A. 科学观念B. 思维能力C. 科学知识D. 科学素质答案:D18. 从正反观点的对比中,推论出所述论点是()论证。
A. 比喻B. 类比C. 对比D. 演绎答案:C19. 角色扮演是用()的方法来进行教学。
A. 模拟演出B. 表演C. 演出D. 情景对话答案:C20. 科学研究价值的体现和标志是()A. 实践性B. 科学性C. 创造性D. 整体性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1. 创造过程的四个阶段是()A. 准备B. 酝酿D. 验证E. 实践答案:A^B^C^D^2. 科技竞赛一般可分为()A. 奥林匹克竞赛B. 发明竞赛C. 模型竞赛D. 智力竞赛E. 学科竞赛答案:B^C^D^E^3. 泰勒创造性探讨教学模式所着力发挥和培养学生的才能主要有()A. 创造才能B. 决策才能C. 计划、预测才能D. 沟通才能E. 思维才能答案:A^B^C^D^E^4. 观察实验活动的实施原则是()A. 教育性、趣味性B. 实践性、创造性C. 导向性、自主性D. 因材施教、因地制宜E. 客观性、全面性答案:A^B^C^D^5. 对小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主要是培养()A. 思维广度B. 思维深度C. 思维的灵活性D. .思维的独立性E. 信息处理能力答案:A^B^C^D^E^三、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
错填、不填均无分。
1. 我国中小学科学教育的目标是塑造具有___的公民。
答案:科学素养2. 月球和火星的___将成为21世纪上半叶空间活动的中心任务。
答案:载人探索3. 从经济学角度看生态环境是一种为人类提供各种服务的___。
答案:资产4. 现代科学观念的教学同传统教学的区别在于变“学”科学为“___”科学,使学生的认识过程更接近科学发现者认知过程的原型答案:做5. 事物是不断发展的,因此科学的生命在于___。
6. 教育评价不是直接的目的,而是实现教育目标的___。
答案:手段7. 人类社会利用能源大致经历了柴草时期、煤炭时期和___时期。
答案:石油8. 纪律和法律是以社会生活的为依据的___。
答案:客观规律9. ______是20世纪下半叶生物科学的带头学科。
答案:遗传学10. 从使用性能上材料可以分为___和功能材料两类答案:结构材料四、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1. 小学科技活动答案:小学科技活动:又称小学科技教育活动,专指由教育系统、科技系统和其他社会系统组织的,由在校小学生参加的科学技术活动2. 抽象与概括答案:抽象与概括:是思维的主要方法之一。
抽象是指抽出事物的本质特性,而将非本质特性暂时排除掉;概括是指将同一种类对象共同的本质属性集中起来3. 操作能力答案:操作能力:操作能力主要是指实验能力和科技活动制作能力。
4. 科学答案:科学:是人们关于自然界、社会和思维的知识体系。
5. 创造能力答案:创造能力:是指能够产生新的想法和做出新的产品的能力。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 简述教学方法的四个基本特征答案:教学方法的四个基本特征是:(1)教学方法是实现教学目的的手段;(2)教学方法是由教师和学生共同进行的;(3)教学方法是一系列教学方式的综合;(4)教学方法是教学过程,“教”和“学”的统一。
2. 简述材料的分类。
答案:所谓材料,是指人类能用来制作有用物品的物质。
所谓新材料,主要是指最近发展或正在发展之中的具有比传统材料更为优异的性能的一类材料。
按大的类别来说,材料可以分为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有机高分子材料和复合材料四大类。
按材料的使用性能,可以分为结构材料和功能材料两大类:结构材料的使用性能主要是力学性能;功能材料的使用性能主要是光、电、磁、热、声等。
从材料的应用对象来看,又可以分为信息材料、能源材料、筑材料、生物材料、航空航天材料等类别。
3. 人的右脑潜能表现的三个特点是什么?答案:人的右脑潜能表现有三个特点:(1)在长期准备和积累的前提下偶然闪现;(2)在有意追求的探索过程中无意获取;(3)在常规思维的基础上反常规而得到。
这三个特点揭示出右脑潜能激发过程的辩证规律,掌握并自觉运用这个规律,就会极大地提高人的创造力。
4. 列举小学班级科技活动的类型。
答案:小学班级科技活动的类型主要有:(1)趣味型活动。
(2)探究型活动。
(3)实践型活动。
(4)专题型活动。
(5)竞赛、展示型活动。
(6)“四个一”活动。
(7)操作型活动。
六、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1. 试说明知识生产活动中的各种要素。
答案:知识生产活动主要包括以下四个要素:(1)科学劳动者。
是指具有一定科学知识、会使用科学工具和科学方法从事科学探索的劳动者,即科研人员;(2)科学劳动的软件和硬件。
软件是指科学研究中各种有关的研究资料和科学方法,它是科学劳动者认识自然的主观手段。
硬件是指各种科学工具、物质技术手段和材料,它是科学劳动者感官的延伸,是连结主客体的桥梁;(3)劳动对象。
是指整个自然界,包括人工自然以及在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过程中形成的科研课题等;(4)科学管理,是指协调好人、财、物等因素之间的关系,充分发挥出各种要素的作用,使科学活动具有最佳机能。
2. 说明确定综合理科教学内容的六个基本原则。
答案:确定综合理科教学内容的六个基本原则是:(1)有利于学生认识宇宙的广阔性、物质结构的多样性和无限可分性,初步形成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2)有利于学生理解自然现象产生的原因,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3)有利于学生认识自然现象的协调性,培养学生爱护生态、保护自然的意识;(4)有利于学生了解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5)有利于学生了解新技术、新成果,如超导体、激光、基因等;(6)有利于学生认识世界性的现代大课题,如能源危机、环境污染、粮食短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