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韵学基本知识教育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65.50 KB
- 文档页数:7
音韵学基础一、音韵学常识掌握国际音标的基本知识,如与拼音字母写法的区别、读音、语音特征等。
二、音韵学基本概念掌握、理解重要的概念。
三、中古音概说(重点、难点)重点掌握中古汉语的声、韵、调系统及其到现代汉语普通话的演变规律。
四、诗律(重点、难点)掌握律诗平仄的有关内容五、上古音概说(重点)重点掌握上古汉语的韵部系统和声母研究成果参考书目唐作藩《音韵学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王力《汉语音韵》中华书局1980王力《汉语语音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罗常培《汉语音韵学导论》中华书局1982李方桂《上古音研究》商务印书馆1982丁声树李荣《古今字音对照手册》中华书局1981殷焕先《反切释要》山东人民出版社 1979殷焕先、董绍克《实用音韵学》齐鲁书社 1990一、音韵学常识音韵学也称声韵学,它是研究汉语各个历史时期声、韵、调系统及其发展规律的一门传统学问。
相当于语音学中的一个部门,可以称为汉语历史语音学。
传统音韵学一般分为四个部门,即今音学、古音学、北音学和等韵学。
今音学是研究中古时期汉语声、韵、调系统的一门学问;古音学是研究上古时期汉语声、韵、调系统的一门学问;北音学是研究近古时期汉语声、韵、调系统的学问。
等韵学是用“等”的概念分析汉语韵母及声韵配合规律的一门学问,它通过韵图的形式展示某一历史时期的声、韵、调系统。
等韵图类似于现代汉语中的声、韵配合表汉语语音发展史分期:分期时间代表音系上古音先秦两汉《诗经》音系中古音六朝到唐宋《切韵》音系近古音元明清《中原音韵》音系现代音“五四”以后普通话音系《国际音标》:见附表。
注意掌握:1、国际音标与拼音字母写法上的区别。
2、读音3、语音特征舌面元音舌位图:子夜歌子夜久难明,喜报东方亮。
此日笙歌颂太平,众口齐欢唱。
二、音韵学的基本概念(一)声方面的术语1、声纽:即声母。
又称音纽或纽。
大概古人以为声母是一个字音的枢纽,所以将它称作声纽。
2、字母:声母的代表字。
第一讲音韵学·绪论一导语/引言语言=语音+语汇+语法中国传统语言学= 文字+ 音韵+ 训诂音韵学,质言之,即中国传统语音学章太炎《国语学草创·序》有言:音以表言,言以达意,舍声音而为语言文字者,天下无有。
二什么是音韵学(一)音、韵→音韵《说文解字·音部》:音,声也。
生于心有节于外谓之音。
宫商角徵羽,声;丝竹金石匏土革木,音。
从言含一。
凡音之属皆从音。
於今切。
《说文解字·音部》新附字:韻,和也。
从音員声。
…古用均。
音+韵→音韵两字连言,词汇化,指称中国古代语音,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事情。
(二)音韵学汉语音韵学,又称声韵学,是研究汉字的历史读音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或者说是研究古代汉语的音节结构、语音系统及其历史演变规律的科学。
1、音韵学的发展①古代典籍中对汉字读音的描摹:▪急言、缓言、急气、缓气、长言、▪短言、闭口、横口▪声同、声近、读若、读如②汉末至魏晋时期,反切的创制和音韵蜂出局面的形成:▪三国魏人李登的《声类》▪晋吕静的《韵集》,沈约的《四声谱》③汉魏六朝时期“音义”类著作的勃兴④中古音的代表韵书——《切韵》,《唐韵》,《大宋重修广韵》(36字母/等韵学的兴起)⑤反映近代口语语音系统的韵书——周德清的《中原音韵》⑥汉语古音学的历史发展——陈第的《毛诗古音考》(“叶音”说兴衰的历史轨迹:魏晋六朝的“协韵”——唐人继之——朱熹的“叶音”说)2、传统音韵学与现代音韵学▪传统音韵学主要有三个分支,即古音学、今音学和等韵学。
▪汉语的现代音韵学,是在继承传统音韵学的基础上,吸收西方现代语音学的理论和方法逐步建立起来的。
三、本课程内容的具体分布汉语音韵学的基本范畴及其概念•汉字的字音和汉语的音韵结构+国际音标IPA •反切•有关声母方面的概念•有关韵母方面的概念•有关声调方面的概念以《广韵》为代表的中古音系•《切韵》的产生、发展及其性质•《广韵》的版本和编排体例•展示《广韵》音系的等韵图•《广韵》的声韵系统•中古音系与现代普通话读音的比较•《广韵》反切的今音变读上古音研究概略•“协韵”说与上古音研究的开端•上古音研究的材料和方法•上古的语音系统•上古音知识的运用《广韵》以后的韵书与近代音研究•后出《广韵》系韵书与平水韵、词韵•《中原音韵》音系与反映近代音的韵书+ 近体诗格律四、音韵学之功用(见《音韵学概论》概括为六点。
第二章音韵学的基本知识第一节汉语音韵结构特点学习音韵学,首先要分析汉字的字音,要了解汉语音韵结构特点。
使用拼音文字的印欧语言,分析语音一般以音素为分析单位。
汉字的语音分析以音节为单位。
什麽叫音节呢?一个字就是一个音节,一个音节写下来也就是一个字,所以汉字是文字单位,也是语音单位。
特殊:有时有的词有轻音或儿化.传统音韵学分析字音的方法,一般是把每个字音分成两个部分:前一部分叫做“声”,後一部分叫做“韵”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东西是贯穿在整个字音上的,那就是音高,即字调。
一个字音一般都可以分析为声母、韵母、声调三个部分。
语音学上,韵头又叫介音,韵腹也称主要元音,韵尾指收音。
汉字字音结构有八种情况。
从这八种情况可以看出以下特点:第一,每一个字音最多只能缺少三个成分;第二,韵腹(主要元音)和声调是每个字音必备的成分,不可缺少;第三,声母、韵头和韵尾,并不是每个字音非有不可的成分。
汉语音韵学上没有声母称作零声母。
(语言学上看成一个音位)这三点是现代汉语语音结构的基本原则和特点。
第二节反切“反切”是一种注音方法;它是用两个汉字注出另一个汉字的读音,也是古代对汉字字音结构的分析,已有科学的认识。
古代直行书写,反切的两个字一个在上,一个在下。
反切的基本原理:上字取声,下字取韵,调。
反切上字简称为切上字,反切下字简称为切下字,“?”称为被切字。
反切的原理跟拼音基本相同。
但是反切的拼音方法跟拼音文字(音素文字)的拼音方法不一样.早期反切用字都是任意的,只要与被切字同声母的字都可以拿来作切上字,只要与被切字同韵母的都可以拿来作切下字。
反切注音在汉字的注音法上是一大进步。
因为在汉魏以前,汉字注音一般都是采取打比方的方法,叫做“譬况”。
如《淮南子·地形训》:“其地宜黍,多旄犀。
”东汉高诱注:‘旄读绸缪之缪,急气言乃得之。
”如《淮南子·原道训》:“蛟龙水居。
”高诱注:“蛟读人情性交易之交,缓气言乃得耳。
”这种打比方的注音方法不准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