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浅Ⅱ度
深Ⅱ度 Ⅲ度
烧伤程度的判断
①轻度烧伤:Ⅱ度烧伤面积小于10%。 ②中度烧伤:Ⅱ度烧伤面积11%~30%,或Ⅲ度烧伤面积小于 10%。 ③重度烧伤:总面积31%~50%,或Ⅲ度烧伤面积11%~20%,或 Ⅱ度、Ⅲ度烧伤面积虽未达到上述百分比,但已发生休克、吸 入性损伤或较严重的复合伤。 ④特重烧伤:烧伤总面积大于50%,或Ⅲ度烧伤面大于20%。 ❖临床上所称的大面积烧伤是指成人Ⅱ度烧伤面积>15%,小 儿>10%,多需住院治疗。 ❖相反,就是小面积烧伤,一般在门诊处理。
口诀:三三三五六七,十三十三二十一,双臀占五会阴一,小腿十三双足七
手掌法
❖ 无论年龄大小或性别差异,以病人自已的手五指并拢,整个手所占 面积为体表面积的1%,此法可估计较小面积的烧伤
分度
I度(红斑) 浅Ⅱ度(水疱) 深Ⅱ度(水疱)
Ⅲ度(焦痴)
烧伤深度的评估要点
损伤深度
临床表现
愈合过程
表皮层
红、肿、热、痛、烧灼感、 3-7日痊愈,脱屑,无痕 无水疱
案例分析
烧伤补液量计算及液体分配
❖某病人,55岁,体重50kg,浅Ⅱ度烧伤面积80%。伤后第一个24小时的 补液总量为l80×50×1.5+2000=8000(ml),该病人烧伤面积达80%,为特 重度烧伤,故电解质和胶体量均为80×50×1.5×1/2=3000(ml),生理日需 量2000ml
伤,躯干及左侧大腿为深二度烧伤。 烧伤面积为3.5+9+2.5+20.5+4.5=40% 2.该病人烧伤后第一个24小时的补液总量及第一个24小时如何进行补
液安排?
烧伤病人的治疗配合
❖1.补液护理 轻度烧伤,可口服烧伤饮料(配方:冷开水1升,食盐 3克,碳酸氢钠1-2克,苯巴比妥钠0.05克,糖适量);中度以上烧 伤,应遵医嘱及时给予补液,这是休克期的首要护理措施。伤后应 迅速建立输液通路,有时需要多路输液,必要静脉切开插管输液。 为做好输液工作,应了解补液量的估计和液体种类。
❖ 该病人烧伤后第1个24小时补液总量为40×60×1.5+2000=5600ml ❖ 该病人第1个24小时补液方案为
液体种类总量电解质源自液(平衡盐) 2400ml胶体溶液
1200ml
5%葡萄糖溶液
2000ml
第1个8小时 1200ml 600ml 100ml
第2个8小时 600ml 300ml 500ml
烧伤病人的治疗配合
❖2)液体的种类与安排:电解质溶液首选平衡盐溶液,并适当补 充碳酸氢钠溶液。胶体液首选血浆,也可用全血或血浆代 用品,如中分子右旋糖酐(一般24小时不超过1000ml)。 生理需要量一般用5%-10%的葡萄糖液。因为烧伤后第1个 8小时内渗液最快,所以应在首个8小时内输入补液总量的 1/2,其余分别在第2、第3个8小时内均匀输入。补液的一 般原则是先晶后胶、先盐后糖、先快后慢,胶、晶体溶液交 替输人,特别注意不能集中在一段时间内输入单一种类液体
真皮浅层
水疱较大,剧痛,创底胀潮 1~2周内愈合,无獗痕
红
多有色素沉着
真皮深层
水疱较小或无水疱,感觉迟 有3-4周可愈合,有痕痕 钝,有拔毛痛;创面浅红或 红白相间
全层皮肤,可深达皮下组 织,肌肉和骨骼
无水疱,蜡白或焦黄,皮革 3~4周后,焦痴脱落,形 状,甚至炭化,感觉消失,或 下组织,难愈合,多需植皮 可见树枝状栓塞血管
❖本例病人的液体分配如下表。
举例病人24小时内液体输入方案
液体种类
总量
电解质溶液(平衡盐) 3000ml
第1个8小时 1500ml
第2个8小时 750ml
第3个8小时 750ml
胶体溶液
3000ml
1500ml
750ml
750ml
5%葡萄糖溶液
2000ml
100ml
500ml
500ml
加强训练
❖ 巩固练习 ❖
小结、作业
❖ 1、继续熟记九分法、烧伤深度及烧伤程度三个重要知识点。
❖ 2、掌握烧伤病人的面积、补液总量计算及24小时补液量分配。
❖ 3、患者,男性,40岁,体重60kg,烧伤住院,患者面部、腹部创面红润, 剧痛。有散在的大水疱,右臀、双足部呈红白相间,感觉
烧伤病人的护理
复习与回顾
❖ 1、烧伤面积九分法
部位 成人各部位面积(%)
小儿各部位面积(%)
头颈 9×1=9(发部3面部3颈部3)
9+(12-年龄)
双上肢 9×2=18(双手5双前臂6双上臂7)9×2
躯干 9×3=27(腹部13背侧13会阴1) 9×3
双下肢 9×5+1=46(双臀5双大腿21双小 46-(12-年龄) 腿13双足7)
巩固练习
❖ 男性,50岁,体重60KG,锅炉工,不慎被烧伤,急诊入院,查体: BP95/60mmHg,P108次/分,左上臂、右侧整个上肢、右侧臀部、 右侧下肢遍布水疱,剧痛,躯干及左侧大腿有散在水疱区,创面浅 红,约四个半手掌大小。
❖ 1.该病人的烧伤面积及深度是多少? 答:该病人左上臂、右侧整个上肢、右侧臀部、右侧下肢为浅二度烧
第3个8小时 600ml 300ml 500ml
烧伤病人的治疗配合
❖ (3)调节输液量和速度的指标:①尿量:一般要求成人维持在 30~50ml/h,小儿20ml/h若低于上述水平,表示补液量不足,应加快输 液;但对于老年人、心血管病病人、吸入性烧伤或合并颅脑损伤者, 输液不能太快,只要求每小时尿量20m左右即可;发生血红蛋白尿时 要维持在50ml/h以上。②其他指标,如血压脉搏、末循环情况、精 神状态、中心静脉压等,维持基本正常。下述情况说勇血容量已基 本恢复:每千克体重每小时尿量不少于1m收缩压在9ommg以上;成 人心率120次/分以下,儿童在140次/分以下;病人安静;肢体温暖,中心 静脉压正常。
烧伤病人的治疗配合
❖1)补液量估计:我国目用的补液方案是伤后第一个24小时补 液量=Ⅱ、Ⅲ度烧伤面积×体重(kg)×1.5ml(儿童1.8、 婴儿2.0)+2000ml(儿童60-80ml/kg、婴儿100ml/kg)。 其含义是烧伤后第1个24小时,每1%的Ⅱ、Ⅲ度烧伤面积,成 人每公斤体重需补给的电解质和胶体溶液共1.5ml,再加日 需量不变,电解质和胶体的比例一般为2:1,特重度烧伤为 1:1.伤后第二个24小时补液量中日需量不变,电解质和胶体 为第一个24小时的一半。第三个24小时补液量根据病情变 化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