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伤病人的护理
- 格式:ppt
- 大小:8.62 MB
- 文档页数:41
重度烧伤病人护理措施
1.保持好通风和非感染环境,防止交叉感染。
2.保持病人身体清洁和皮肤湿润,避免皮肤龟裂和感染。
3.病人要采取半卧位或者侧卧位,避免压疮和关节僵硬。
4.一定要加强营养,添加高蛋白、高热量和高维生素的食物。
5.做好肢体康复锻炼和关节功能训练,避免末梢肢体损伤或者封闭。
6.病人要戴着口罩避免吸入外界的细菌,室内可以用空气净化器,提供良好的氧气和负离子。
7.定期更换敷料和处理病人的伤口,定期测量温度和监测病人的生命体征。
8.病人要做好紫外线防护,避免阳光直接照射烫伤部位。
9.病人要保持良好的心态,加强与家属、医护人员的沟通交流,避免情绪激动或者产生恐惧焦虑等心理问题。
烧伤病人的健康教育烧伤是一种常见的外伤,对患者的身体和心理造成为了严重的伤害。
为了匡助烧伤患者更好地康复,提供正确的健康教育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烧伤病人的健康教育内容,包括烧伤后的护理、饮食、心理支持等方面。
一、烧伤后的护理1. 伤口清洁:烧伤后,伤口需要保持清洁。
使用温开水和无菌纱布轻轻擦拭伤口,避免使用刺激性的药物或者化学物质。
2. 敷药和换药:根据医生的指导,定期更换伤口敷料。
在更换敷料前,先用生理盐水清洗伤口,然后再进行敷药。
3. 避免感染:保持伤口干燥和清洁,避免接触尘土、污水等可能引起感染的物质。
定期使用抗生素软膏预防感染。
4. 保持伤口湿润:使用适当的保湿剂或者药膏,匡助伤口愈合。
避免使用含有酒精或者刺激性成份的产品。
5. 保持伤口稳定:避免剧烈运动或者过度用力,以免对伤口造成额外的压力和拉扯。
二、烧伤后的饮食1. 高蛋白饮食:烧伤后,身体需要更多的蛋白质来促进伤口愈合和新陈代谢。
建议摄入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如肉类、鱼类、奶制品、豆类等。
2. 多种维生素:维生素对烧伤患者的康复非常重要。
摄入足够的维生素C、维生素E和维生素A,可以促进伤口愈合和免疫系统的功能。
3. 充足水分:烧伤后,身体需要更多的水分来保持水平衡和促进新陈代谢。
建议每天饮用足够的水,避免饮用含糖饮料和咖啡因饮料。
4. 少量多餐:建议烧伤患者采用少量多餐的饮食方式,每天分为5-6餐。
避免暴饮暴食,以免对消化系统造成过大负担。
5. 避免刺激性食物:避免摄入辛辣食物、烟酒和刺激性饮料,以免刺激伤口和消化系统。
三、烧伤后的心理支持1. 提供情绪支持:烧伤会给患者带来身体和心理上的痛苦。
提供情绪支持,鼓励患者表达自己的情绪,并提供倾听和理解。
2. 教育患者家属:烧伤患者的家属也需要得到支持和教育,匡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应对患者的情绪和需求。
3. 心理咨询:为烧伤患者提供心理咨询服务,匡助他们应对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
4. 康复支持:提供康复支持,包括物理治疗、职业治疗和社会支持,匡助患者尽快恢复正常生活。
1.有窒息的危险与呼吸道粘膜烧伤组织粘膜水肿有关。
①鼓励患者咳嗽、深呼吸,教会其深呼吸,定时帮助患者改变卧位,按时翻身、拍背。
若患者不宜进行咳出物的方式或咳嗽时明显疼痛, 则需进行定时吸痰。
吸痰遵循先气道后口腔的原则, 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如痰液多少、呼吸通畅程度等决定吸痰次数。
过多吸痰会刺激呼吸道黏膜, 使分泌物增加。
吸引时动作轻柔, 每次操作插入次数不应超过2次, 每次吸出时间不宜超过10 s, 吸净气道内的分泌物或脱落的坏死黏膜。
②保持鼻腔、口腔清洁,及时清理口、鼻腔的分泌物和异物。
鼻腔黏膜水肿充血不通畅时用1%的麻黄素滴鼻。
③气管坏死粘膜脱落阶段及时冲洗气道,吸出坏死脱落的粘膜,保持呼吸道粘膜,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窒息。
④合理给氧:轻度吸入性损伤, 可给予鼻导管吸氧, 氧流量1~2 L/min。
⑤雾化与湿化吸入:雾化吸入与湿化吸入是帮助其维持呼吸系统正常生理功能的重要措施。
雾化液采用0.9%氯化钠注射液加入盐酸氨溴索。
2.疼痛与组织受损、感染以及植皮术后有关。
①可根据病人耐受情况给予小剂量镇痛药物,注意观察药物不良反应,及时评价止痛效果。
②健康教育及心理干预,稳定患者情绪、鼓励生存、给患者及家属信心,分析患者不良情绪,正确引导。
③针对换药时的疼痛可采取:a.音乐疗法。
播放柔美舒缓音乐, 嘱咐患者闭上眼睛, 并专心欣赏、聆听音乐, 从音乐中产生共鸣, 转移对换药疼痛的注意力。
b.呼吸训练。
指导患者深呼吸, 用鼻呼吸, 吸气过程最大限度进行胸廓扩张, 屏气2~3 s后缓慢吐气。
并在训练过程给予患者鼓励, 通过言语鼓励给予患者力量和信心, 并在换药中指导患者进行深呼吸, 以分散注意力, 减轻痛苦。
3.皮肤完整性受损与创面烧伤、液体渗出长期卧床有关。
①严格按时翻身、每1-2h进行翻身,避免拖拉拽。
有水泡皮肤,应进行保护,避免水泡破溃。
②保持床单位干燥、清洁、平整,避免压疮发生。
③必要时在骨隆凸处加以减压贴,保护受压皮肤。
《烧伤病人护理》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烧伤的基本概念、分类和烧伤面积的计算方法。
2. 掌握烧伤病人护理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3. 学会评估烧伤病人的病情,并提供及时、正确的护理措施。
4. 培养护理人员对烧伤病人的关爱、耐心和责任心。
二、教学内容1. 烧伤概述:烧伤的定义、分类和烧伤面积的计算方法。
2. 烧伤病人护理原则:护理评估、护理计划、护理实施和护理评价。
3. 烧伤病人病情评估:观察生命体征、评估烧伤程度、监测烧伤面积和深度。
4. 烧伤病人护理措施:创面护理、疼痛管理、感染预防和控制、功能锻炼等。
5. 特殊类型烧伤护理:火焰烧伤、蒸汽烧伤、化学烧伤等。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烧伤的基本概念、分类和烧伤面积的计算方法。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病例,讨论烧伤病人护理的措施和方法。
3. 情景模拟法:模拟烧伤病人的护理场景,进行护理操作演练。
4.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烧伤病人护理中的问题和对策。
四、教学准备1. 教室环境:宽敞、明亮,配备多媒体教学设备。
2. 教学材料:教案、PPT、案例资料、护理操作模具。
3. 实训基地:烧伤病人护理实训室,配备必要的护理设备和器材。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评估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提问和讨论情况。
2. 操作技能:评估学生在实训基地进行的烧伤护理操作技能。
3. 理论知识:评估学生烧伤病人护理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
4. 综合能力:评估学生在案例分析和讨论中的分析、判断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教学实施1. 教学计划:根据教学目标,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课时。
2. 教学过程:a. 引入新课:通过烧伤病例介绍,引起学生兴趣。
b. 讲解烧伤基本概念、分类和烧伤面积计算方法。
c. 分析典型病例,讨论烧伤病人护理措施。
d. 模拟烧伤病人护理场景,进行护理操作演练。
e. 分组讨论,解答学生疑问。
3. 实训环节:安排学生在实训基地进行烧伤护理操作练习。
七、实训教学1. 实训目的:培养学生烧伤病人护理的实际操作能力。
外科一般护理常规1、热情接待病人,安置病床,保持病房清洁、整齐及适宜的温湿度。
2、测T.PR.BP、体重,做好入院介绍,通知主管(值班)医生。
3、及时采集病史,评估病人,按要求规范书写护理记录。
4、一般病人每日测T.PR两次,每周测体重1次,每天记录大便次数,如有异常,通知医生,予以处理;危重病人及大手术体温超过38℃,每天测T.PR四次,如体温超过39℃,应予以物理或遵医嘱药物降温,半小时再测T,做好记录。
5、评估自理能力,填写自理能力评估表,依据病情及患者自理能力做好病人生活护理。
6、危重病人做好口腔和皮肤护理,安全管理,防止护理并发症的发生。
7、做好术前各项准备工作。
烧伤科一般护理常规1、立即将病人送清创室,评估伤情,了解致伤原因,伤口处理经过、尿量、转运过程,准备清创器械灭菌物品,配合医生对病人进行早期处理、清创。
2、根据烧伤病人的病情安排病床,准备床单位。
3、病室需有消毒、隔离设施,保持病室安静、整洁、空气新鲜,室温维持在28℃—32℃。
4、了解烧伤的原因、面积、面部和深度等,对有面、颈深度烧伤者应备氧气和气管切开包,观察呼吸情况,必要时配合医生气管切开术。
5、大面积烧伤或危重病人应立即建立静脉通路。
穿刺困难者立即准备配合医生深静脉置管术,同时抽血标本送生化常规和配血,留置尿管。
6、在病情稳定情况下,清洁健康皮肤,修剪指甲,头面部烧伤剃除毛发。
7、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进出病室需换鞋,流水洗手。
病室内每日进行消毒。
向病员和陪护做好宣传工作,禁止探视。
8、讲解胃肠道营养的重要性,根据病情早期进食及高蛋白、高热量、多维生素、易消化的食物。
9、心理护理:了解病人的思想情绪变化,掌握病人的心理状态,在烧伤早期护理人员要根据受伤后具体情况给予心理疏导,消除其顾虑,同时做好家属的思想工作,让其协助护理人员共同做好病人的思想工作。
在烧伤回复期护理人员要注意病员之间的谈话,诱导病员多作乐观积极的谈论,鼓励其加强功能锻炼,帮助致残病人树立战胜伤残的信心。
烧伤患者的护理要点如下是有关烧伤患者的护理要点:根据患者烧伤后机体出现的病理和临床特点,一般将烧伤临床过程分为3期:急性体液渗出期、感染期、修复期。
一.急性体液渗出期小面积烧伤体液的渗出以烧伤的局部组织水肿突出,对全身有效血容量的影响不大;而大面积烧伤,不仅表现出局部组织的渗出、水肿,同时伴有全身组织、内脏的渗出和水肿,如果烧伤后处理不当,有效循环血量急剧减少,导致低血容量性休克。
烧伤愈严重,休克发生率愈高,发生的时间愈早。
烧伤后及时补液、正确的创面处理和妥善护理,是成功地防治烧伤休克的关键。
【常见护理问题】1、体液不足2、疼痛3、口渴4、皮肤完整性受损5、潜在并发症:感染、肺水肿、脑水肿【护理措施】1、心理护理早期烧伤病人一般出现惊吓、恐惧、担忧、焦虑等心理反应。
护士在通过与病人及家属的交流、观察中,了解其心理反应及心理需求,给与同情、安慰、开导的同时,鼓励病人将痛苦说出来,针对不同的原因给与相应的支持。
消除病人不必要的担忧,使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对重度烧伤可能导致容貌或功能障碍者,注意把握语言的分寸,激发病人对生命、对家庭的责任感,给病人希望,鼓励其自强、自信,渡过难关。
2、体位大面积烧伤病人应取平卧位,适当抬高头部,减轻头部水肿,注意四肢关节置于功能位置,创面包扎者,注意观察末梢循环情况,抬高包扎部位,促进静脉回流。
同时注意保温,一般伤后72小时不宜上翻身床,尤其是有头面部烧伤的大面积烧伤,以免俯卧后,加重喉头水肿而窒息。
3、一般护理(1)消毒隔离大面积烧伤病人安排单人房间,严格空气消毒,每日常规使用动态空气杀菌机消毒2~3次,每次1小时,并准备保护性隔离的用物,如隔离衣、洗手液,限制人员出入(2)五官护理双眼用0.9%氯化钠注射液棉球拭擦结膜囊内积液,眼药水滴双眼,防止感染及角膜损伤;用0.9%氯化钠注射液棉球漱口,保持口腔清洁,防止口腔感染。
(3)管道护理保证各种管道通畅,避免受压、脱出,并准确记录各种引流液的量和性质;注意无菌操作。
烧伤护理常规正文第一篇:烧伤护理常规烧伤护理常规一、烧伤病人入院护理常规1、初步了解伤员烧伤原因、时间、程度、部位,如果收治大批伤员、应向有关医院领导汇报,以便组织人力、物力进行抢救。
2、按医嘱进行静脉输液、抗休克,呼吸困难者随时作气管切开、留置尿管、清创等急救处理。
3、根据病情准备病室及病床,调节好室温,维持28-32℃相对湿度在24%左右。
(1)大面积烧伤病人,安排单人隔离病房,中、小面积烧伤病人可两人住一隔离病房,进行创面或床边隔离;(2)大面积烧伤者,于休克期后病情稳定卧翻身床,小儿大面积烧伤,会阴部烧伤及环形烧伤者可选用小儿人字床;(3)大面积烧伤者,床上铺胶单,再铺上消毒床单;中、小面积烧伤者,在烧伤部位铺胶单及消毒中单。
4、病人的初步处理(1)中、小面积烧伤病人,除按一般住院病人护理外,创面的处理可用碘伏、生理盐水冲洗创面,用消毒棉球吸干水份,采取包扎或暴露疗法按相应的护理常规护理。
(2)大面积烧伤者,作以下处理:① 休克者进行及时抗休克处理,进行交叉配血试验,协助进行各种化验检查;② 立即建立静脉通道,按医嘱进行输液或输血;③ 呼吸道烧伤者,予以气氛吸入,做好气管切开的准备;④ 停留尿管,记录每小时尿量,总结24小时出入液量;⑤ 病情稳定后协助医生进行创面处理。
5、病人进行初步处理后,即可安置病人入病房,招待各种治疗、护理操作要遵守无菌技术原则。
6、认真书写护理记录,做好交接班工作。
二、烧伤病人的基础护理1、做好心理护理,了解病人思想情况,解除顾虑,争取病人的配合。
2、入院后即查体温体温,脉搏,呼吸,每日3-4次,直至平稳后改每日一次。
3、入院后即测体重,以后每周1次,重伤者除外。
4、头面部烧伤者,注意保护角膜,用0.25%氯霉素眼药水或四环素软膏滴眼和涂眼角膜。
5、加强口腔护理,每日1-2次。
6、能进食者予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热量饮食,不能进食者给予鼻饲或静脉高营养。
7、保持倒向皮肤清洁,每日用0.1%新洁尔灭等清洁皮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