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女围绝经期内分泌变化和生殖健康
- 格式:ppt
- 大小:3.38 MB
- 文档页数:30
社区妇女围绝经期生殖健康状况与保健需求的调查分析摘要:目的:通过调查,了解社区妇女围绝经期生殖健康状况与保健需求,对调查资料进行整合分析,对她们进行针对性的服务,以便提高社区妇女的生活质量。
方法:随机抽样选取我社区2013年2月至2018年2月的120例围绝经期妇女,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其围绝经期的生殖健康状况以及保健需求,从而进行分析。
结果:接受调查的120例围绝经期妇女生殖健康状况的资料显示,有部分围绝经期妇女出现了如失眠、疲劳、骨关节疼痛等症状,应该引起重视。
保健需求方面主要依托定期体检,需求较为强烈。
结论:围绝经期妇女普遍会出现一定程度的生殖健康问题,应该引起重视并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对妇女群体进行适当的生殖健康知识的讲解,增强她们对生殖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自身健康问题能够得到有效保障。
关键词:社区妇女;围绝经期;生殖健康;保健需求绝经是指女性卵巢功能停止运作,体内雌性激素减少,致使其失去生育能力,也产生一些心理、生理方面的变化。
这一个阶段医学上称之为围绝经期,也就是我们俗称的更年期,它是女性生命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生理时期,有社会资料显示,很大基数的女性都会发生围绝经期综合征,这种病症诱发原因多为女性随着年龄增大导致体内雌性激素下降,它对女性的生活、健康方面造成了严重影响。
而长期的雌性激素缺乏会出现一些其他病变,比如心血管类疾病、骨质疏松、也容易引发一些生殖道疾病,现今社会现象中,随着老年化人口的增多,围绝经期女性健康状况和保健需求方面逐渐引起重视[1]。
本次调研将120例45-62岁社区妇女作为问卷调查对象,对围绝经期女性的健康状况、保健需求进行了综合性分析,现将主要内容讲述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将2013年2月至2018年2月期间我社区的120例围绝经期妇女作为问卷调查对象,了解社区妇女围绝经期生殖健康状况与保健需求,调查对象群体的平均年龄为53.5岁,已经绝经的妇女人数占总比的80%,人数为96人,没有绝经的妇女人数为24,占总比的20%;绝经方式:有72例为自然绝经,也有24例妇女因为为手术或其他非自然性原因。
围绝经期及绝经后妇女保健摘要:围绝经期的妇女保健是女性健康的重要一环,它与老年女性的健康问题息息相关。
围绝经期女性保健的理论一度被忽视,至今也未能得到普遍认知。
大部分女性忍受着围绝经期体内激素紊乱所带来的身体、心理的双重不适。
随着医学的发展,女性的健康问题逐渐受到重视,围绝经期的妇女保健也得到了新的突破,性激素疗法的疗效也进一步得到了证实。
围绝经期妇女保健问题需要更加广泛的关注和更加科学的方法。
关键词:围绝经期;绝经;女性;保健;围绝经期是指女性从出现与绝经有关的内分泌、生物学和临床特征起至最后一次月经后1年。
围绝经期女性的卵巢功能开始不断退化,到最后完全丧失。
卵巢功能的丧失引起女性体内雌激素水平降低,使女性产生血管舒缩症状、神经和精神症状、泌尿生殖道症状和骨骼和肌肉症状等,影响女性日常生活,降低女性生活质量。
除此之外,围绝经期的妇女保健还关系到女性老年的健康,是一级预防的最佳启动时期,做好围绝经期的妇女保健工作,可以有效预防衰老性疾病的发生。
1.围绝经期及绝经后的妇女的变化及保健概况女性卵巢功能在绝经过渡早期开始衰退,这一时期女性体内的雌激素分泌减少,不能刺激排卵,同时卵巢对促卵泡生成素和黄体生成素的反应性下降,导致卵泡常停滞在不同的发育阶段而无法正常排卵,激素水平紊乱,子宫内膜不再呈现规律的周期性变化。
随着年龄的增长,女性卵巢功能不断退化,直至完全丧失。
近年来,围绝经期的妇女保健逐渐受到重视,有关围绝经期的研究层出不穷,为妇女保健提供了有力的实践数据支持。
1.1.围绝经期妇女的变化处于围绝经期的妇女因体内雌激素分泌水平下降,可能出现以自主神经功能紊乱为主的一系列症候,这就是围绝经期综合征。
围绝经期是女性的自然生理过程,大多数妇女可以通过神经内分泌的自我调节而逐渐适应这种变化,不出现或仅有轻微症状出现。
也有少数妇女不能很快适应这种变化,出现明显的围绝经期综合征。
围绝经期综合征的最明显表现为月经的变化。
围绝经期女性生殖健康状况调查分析摘要】目的探讨围绝经期女性生殖健康状况,为开展中老年女性生殖健康保健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发放《围绝经期女性生殖健康状况调查表》,主要了解围绝经期女性月经婚育、围绝经期症状及就医等情况。
结果有效调查表572份,379例已绝经,绝经年龄为(47.3±4.2)岁,绝经前出现月经紊乱者占61.5%,未绝经者49.7%出现月经紊乱,持续时间为(8.5±3.1)个月。
围绝经期症状:潮热多汗及情绪波动为主,性生活异常发生率较高,感觉异常发生率最低。
仅56.1%因上述症状而就医,治疗时间<1年者占69.5%。
结论了解围绝经期女性生殖健康现状,为开展围绝经期妇女生殖健康保健和服务提供了较为可靠的事实依据。
【关键词】围绝经期生殖健康保健围绝经期女性因雌激素水平降低,可出现多系统变化[1-2],导致生活质量大大降低。
为制定科学的围绝经期女性保健措施,笔者对572例围绝经期女性进行了生殖健康状况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围绝经期女性572例,年龄44-62岁,平均年龄(53.2±10.1)岁。
所有调查对象均无子宫、卵巢手术切除史,无精神疾病病史,所均处于围绝经期,自愿接受本次调查。
1.2 方法向所有调查对象发放根据近年来国内外相关研究结果设计的《围绝经期女性生殖健康状况调查表》。
调查对象自行填写调查表,如难以自行填写,则由本人口述,家属代填。
1.3 调查内容1.3.1 月经婚育:月经初潮年龄、行经及痛经、婚育状况、分娩及流产次数、避孕措施及绝经年龄、绝经前月经情况,月经停止≥1年判断为绝经。
1.3.2 围绝经期表现:绝经前期、绝经期以及绝经后期是否存在身体不适、相应症状、诊疗情况。
2 结果共产生有效调查表572份。
2.1 月经婚育情况:572例围绝经期女性的月经婚育情况见表-1,379例已绝经,占66.3%,绝经前61.5%(233/379)出现月经紊乱,未绝经者中有49.7%(96/193)月经紊乱。
妇女围绝经期雌激素的变化与症状【摘要】围绝经期(perimenopausal period)是指从卵巢功能开始衰退直至绝经后1年内的时期[1]。
围绝经期雌激素水平并非逐渐下降,在绝经过渡早期,FSH水平升高,导致雌二醇分泌过多;在卵泡完全停止生长发育后,雌激素水平迅速下降。
雌激素水平降低,可出现月经紊乱、血管舒缩障碍和神经精神等症状,表现为潮热、出汗、激动易怒、抑郁或烦躁、失眠等。
上述一系列症状的治疗,主要采用激素补充治疗,并鼓励锻炼身体和健康饮食,建立健康生活方式。
【关键词】围绝经期雌激素变化与症状围绝经期(perimenopausal period)是正常的生理变化时期。
北美绝经协会(NAMS)中说围绝经期指自绝经前2-8年至最后一次月经后一年。
一般开始于40多岁,也有些女性在30多岁已经有围绝经期的症状。
英国PRODIGY(英国NHS指南)中说围绝经期指自卵巢功能开始下降(出现月经周期不规律或潮热症状),至末次月经后12个月。
卵巢为女性的性腺,其主要功能为产生卵子并排卵和分泌女性激素,分别称为卵巢的生殖功能和内分泌功能。
围绝经期,卵巢功能逐渐衰退,卵泡数明显减少且易发生卵泡发育不全,最终,卵巢内卵泡自然耗竭或剩余的卵泡对垂体促性腺激素丧失反应,导致卵巢功能衰竭。
在这一过程中,部分妇女可能出现月经紊乱、血管舒缩障碍和神经精神等症状,表现为潮热、出汗、激动易怒、抑郁或烦躁、失眠等。
现将围绝经期雌激素的变化与症状,以及处理综述如下。
1 雌激素的变化绝经前后最明显变化是卵巢功能开始衰退至卵巢功能衰竭[2],卵巢功能衰退的最早征象是卵泡对FSH(促卵泡生成素)敏感性降低。
抑制素是卵巢颗粒细胞分泌的一种多肽激素,它的生理作用是选择性地抑制垂体FSH的产生,包括FSH的合成和分泌。
绝经后妇女抑制素浓度下降,较雌二醇下降早且明显,可能成为反映卵巢功能衰退更敏感的标志。
抑制素有反馈抑制垂体合成分泌FSH作用,此期抑制素浓度下降,而FSH水平升高。
1、月经变得不规律女性在快要绝经前,月经就会变得不规律。
有的女性月经一来就是十几天,也有的女性月经量特别多。
如果此时女性的子宫没有任何的异常,就要及时去医院检查了,看是不是得了宫颈癌。
一般女性绝经前有以下表现:经期时间过长:有的女性在绝经前来临之际,会有这样的现象发生。
有的是二十天来一次月经,有的是两个月来一次。
直到最后月经不再光顾。
月经量变化:绝经前的月经颜色也悄悄发生了变化,有的变成浅粉色,有的变成黑色。
也有的变成粉红色。
这都是绝经前的症状。
2、身体潮热发生潮热是女性绝经前的症状之一。
这是一种暂时性的感觉。
女性会突然感觉有一股热流流向全身。
特别是胸部和头部附近。
绝经前的女性会有面部潮红、出汗的现象。
3、心悸不适如果女性出现心悸或焦虑的表现时,就要警惕绝经的到来。
一般在绝经前,会时常有这样的感觉,但每次持续的时间不长。
每天会发作十几次甚至更多。
4、情绪波动大绝经前后也会和更年期一样,此时的女性情绪波动特别大。
特别容易生气。
有的女性还会发生抑郁症。
针对绝经期的女性,家人最好给更多的关心,帮助她们度过绝经的这个难关。
5、泌尿生殖系统改变女性绝经后,也意味各方面的生殖功能下降。
比如阴道会变得干涩,没有弹性。
同房时会有疼痛感。
乳房也会出下垂、小便失禁,或有膀胱炎症的现象。
6、骨质疏松中年期女性发生骨质疏松也是绝经前的征兆。
此时的女性骨骼压缩会造成人的体格变下,产生骨质。
7、停经后出血月经时来时不来也是绝经来临的现象之一。
这种绝经前的表现是因为卵巢功能在绝经后并没有停止工作,还会继续分泌一定量的雌激素,从而使子宫内膜加厚,加厚到一定程度后就会引发月经的再次到来。
其实对于我们女性朋友们来说,决定之前出现了这样的症状表现,有了一个非常清楚的认识,在平时的时候我们一定要积极的按照上面所说的方式来作,改善着我们的身体更加的健康才是最有效的,否则的话也会严重的危及到我们的健康,给我们的生命带来的困扰也是比较大的。
女性围绝经期各阶段激素水平的说明摘要】通过对绝经过渡期、绝经期、绝经后期各个阶段激素水平的说明,体现围绝经期女性生理的变化。
【关键词】绝经过渡期绝经期绝经后期激素绝经是妇女生命进程中必然发生的生理过程,绝经提示卵巢功能衰竭,生殖能力终止。
卵巢功能衰退是渐进性的,以往一直用“更年期”来形容这一渐进的变更时期,但由于更年期定义模糊,1994年WHO提出废除“更年期”这一术语,推荐采用“围绝经期”一词。
围绝经期是指围绕绝经的一段时间,包括从接近绝经出现与绝经有关的内分泌、生物学和临床特征起至最后一次月经后一年,即绝经过渡期至最后一次月经后一年[1]。
1.绝经过渡期1.1雌激素绝经过渡早期雌激素水平呈波动状态,其原因是FSH升高对卵泡过度刺激引起雌二醇分泌过多,导致雌激素水平高于正常卵泡期水平。
在绝经过渡期中,即使雌激素水平保持相对稳定,卵泡对FSH的耐受也逐渐增加。
对促性腺激素的相对耐受在临床围绝经期之前就可以明显地表现出来,这一过程在进行IVF刺激卵泡的妇女中显示得比较清楚。
在平均年龄小于30岁的妇女,如果每天用225IU的FSH刺激,雌激素水平很容易高于1000pg/ml。
相反,大多数年龄超过40岁的妇女,即使给予3倍剂量的促性腺激素,也很少达到这一水平。
卵巢对激素刺激的耐受,可解释一些妇女为什么雌激素水平正常却产生潮热症状。
它提示潮热或许与促性腺激素水平突然变化导致雌激素水平波动或其他卵巢激素(如抑制素)水平过低有关[3]。
1.2孕酮孕酮主要由颗粒细胞产生,且在黄体中期达到高峰。
在绝经过渡期中很少发生排卵,总孕酮产生量下降。
在另一些妇女,虽然排卵继续出现,但黄体期孕酮水平却低于年轻的妇女。
1.3促性腺激素绝经过渡期FSH水平升高,呈波动型,LH仍可在正常范围,但FSH/LH仍<1。
1.4催乳激素绝经过渡期由于雌激素具有肾上腺能耗竭剂的功能,可抑制下脑分泌催乳激素抑制因子(PIF),使催乳激素水平升高。
围绝经期妇女保健指导围绝经期指妇女绝经前后的一段时间,期间由于激素水平的波动可出现一系列生理和心理的异常,文章旨在通过对围绝经期妇女实施保健指导以改善围绝经期妇女的身心健康,提高妇女围绝经期的生活质量。
标签:围绝经期;妇女;保健指导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进展,围绝经期妇女保健工作越来越受到重视,围绝经期问题关系到整个社会,是每个家庭都会面临的问题,围绝经期是女性一生中生理、心理变化的重大转折时期,围绝经期保健的目的不仅是关心疾病问题,而是使围绝经期妇女能在更高的生活质量中度过。
开展围绝经期的保健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职责,也是老年型社会的一个突出需求,是医务工作者、社会工作者面临的新的课题[1]。
1围绝经期妇女生理与心理改变围绝经期是女性卵巢功能逐渐衰退直至完全消失的一个过度时期,指从接近绝经与绝经有关的内分泌、生物学和临床特征起至绝经1年内的期间,一般发生于45~55岁,部分妇女在围绝经期可出现一系列性激素减少所致的不同程度的内分泌、躯体和心理方面的变化,临床上表现为月经紊乱及一系列雌激素下降引起的相关症状:其中月经紊乱为常见症状,半数以上妇女出现月经周期不规则、持续时间长、月经量增加或减少。
①血管舒缩症状--潮热:反复出现的面部和颈部皮肤阵阵发红,伴有轰热,继之出汗,可历时1年,有时长达5年或更长。
②精神神经症状--情绪、记忆、认知功能症状明显下降,常出现激动易怒、忧郁、不能自控;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
③泌尿生殖道表现为萎缩症状:性交困难、反复发生阴道炎、反复发生排尿困难、尿路感染,可伴有张力性尿失禁。
④心血管疾病:易发生动脉粥样硬化、心肌缺血、高血压、脑出血,而且发生率随年龄而增加。
⑤骨矿含量改变及骨质疏松:围绝经期雌激素下降,骨质丢失变疏松,骨骼压缩、身材变矮,易骨折。
⑥一些生殖道肿瘤也好发于围绝经期妇女,如子宫肌瘤外阴癌、子宫颈癌、子宫内膜癌、卵巢癌等[2]。
2常规治疗2.1一般治疗围绝经期精神症状可因神经类型不稳定或精神状态不健全而加剧,故应进行相应的心理治疗。
围绝经期妇女的生殖健康状况调查及分析发表时间:2015-05-18T15:17:02.463Z 来源:《医师在线》2015年1月第2期供稿作者:来常娥赵辉郭晓慧秦晓燕胡建青[导读] 围绝经期是指绝经前后的一段时期,包括从临床上或血中激素水平开始出现绝经趋势迹象,持续到最后1 次月经后1年。
来常娥赵辉郭晓慧秦晓燕胡建青(山东省青岛市城阳区妇幼保健所266109)【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2095-7165(2015)02-0187-01 围绝经期是指绝经前后的一段时期,包括从临床上或血中激素水平开始出现绝经趋势迹象,持续到最后1 次月经后1年。
围绝经期妇女阴道卵巢功能减退,雌激素水平下降,导致神经内分泌系统的平衡失调,机体在心里、情绪及躯体上出现一系列症状,如多疑、多汗、焦虑、失眠、心悸等,临床上统称“更年期综合症”,且常反复诊治无效。
所以,应重视对围绝经期妇女的生殖健康研究,使成年妇女能尽快适应绝经期所带来的生理和心理上的变化,为进入老年期做好预期准备。
1 对象和方法1.1 调查对象由2013年9 月至2014 年4 月来门诊就诊患者中、随机抽样265例,年龄在40岁至55岁的妇女。
机关单位及企业女工106例(40%)、农村妇女159例(60%)。
1.2 调查方法1.2.1 调查工作开始前、对参加调查人员统一培训,使用统一表格。
调查内容包括;月经史、婚育史、精神状态及心理卫生状况。
1.2.2 专科医生询问病史、查体、妇科检查、彩超盆腔检查。
1.2.3 化验室检查包括;Hb测定;白带常规;生理盐水法;宫颈细胞学检查;PapanicoIaou染色法。
2 调查结果和分析2.1 精神情绪活动状态见表12.2 躯体健康状态、检查发现因肌瘤切除子宫者3 例,阴道炎患病率为20.38%(54/265),慢性宫颈炎患病率为36.98%(98/265),患2-4公分的肌瘤患者18 例,卵巢肿瘤4例,均经彩超确诊。
围绝经期还排卵吗围绝经期还排卵吗围绝经期是医学上对女性绝经期的一个称呼。
是女性开始衰老的象征之一,有少数女性由于在此前一直未孕,所以直到进入了更年期,仍然在做着怀孕的准备,想要怀孕,必须身体还能排出卵子才可以,但是在女性的围绝经期卵巢功能也逐渐开始衰退,那么女性进入围绝经期后还能排卵吗?在临床上,人们通常把绝经期称为围绝经期,在此时期,女性的身体会出现绝经的一系列症状,一直到月经完全消失。
所以在此时期女性依然会来月经,月经的表现只是不像从前那样规则,所以说会有排卵,但因卵巢老化,所以排卵也并不规则。
平时所排出的卵子多是不健康卵子,如果和精子结合,胎儿容易发生早产,畸形率也比较高。
进入围绝经期后,卵巢的功能开始一天不如一天,黄体的功能也呈渐进式衰退,所以慢慢的卵泡也会在发育到某一节点时自行萎缩,从开始的可排卵,到后来的不再排卵。
进入围绝经期的表现有的人在听到围绝经期后都是一脸问号,围绝经期?是不是说错了?是未绝经期吧?但是千真万确,我们今天要说的就是围绝经期。
围绝经期可以称作是女性生育功能从旺盛之衰落的一个过渡期。
女性在40岁时,在临床上就会发生内分泌以及生理学变化,一直发展到完全停经的12个月之内。
女性进入围绝经期后有以下表现:一、月经变化。
从40岁左右开始,大多数的女性月经就开始发生变化,女性的绝经年龄在经过计算后平均为49.5岁。
有部分女性在围绝经期时会发生功血,严重的还会造成女性贫血。
二、泌尿生殖道改变。
进入围绝经期后,女性的生殖器官会逐渐开始萎缩,由于黏膜变薄,所以为绝经期女性在性交时易产生性交痛,还易发生阴道炎,经常有憋不住尿的感觉。
三、精神症状。
围绝经期的时的血管舒张,易引起女性潮热。
受激素影响此时期女性的情绪多不稳定,爱发脾气易激动,经常感觉是郁郁寡欢,变得非常容易烦躁,记忆力也会有不同程度的减退。
四、表面症状。
进入围绝经期后,女性会发现自己皮肤上的皱纹和白发越来越多,同时头发及体毛也逐渐开始脱落,易发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