焊接点焊电极的修磨与更换作业指导书_现用
- 格式:doc
- 大小:81.50 KB
- 文档页数:7
点焊机电极更换·研磨周期的计算要领【目的】制定点焊机电极的交换·研磨周期的计算要领,以防止焊接不良的发生。
【设定更换·研磨周期】以XX汽车资料作为计算依据,条件最恶劣的软钢和防锈的部位的电极寿命1000点,大致定为更换·研磨周期。
(电极X电极)【不同焊接机器的电极更换研磨周期】表1*1 由于可移动式焊枪经常有在同一条件下对厚度不均的钣件组合进行打点的情况,考虑到有某些钣件组合不能在最佳焊接条件下打点,因此电极更换研磨周期缩短。
表1 所表示的是在设备规划时选定设备规格的基准,是为探索试作·号试最初的焊接机器的合适条件而大体推断出的。
【设定的根据】XX汽车[设备设计要领·焊接条件](选自「电极管理周期的设定方法」)间设定。
但部的管理周期按下表的【电极更换方法】【有人工程】电极更换指示装置,焊接定时器的STEP完成,或在治具内置的计数器等的电极更换警报响后,迅速更换电极。
电极更换警报,在电极更换前不重新设置。
【无人工程】未设定自动研磨装置的工程,在不超过设定点数范围且时机便宜的时间点(H/T等)进行电极更换另外,使用管理板等明确电极更换周期。
【电极研磨方法】有自动研磨装置的工程,在焊接定时器STEPUP完成,或根据控制装置的内置计数器等启动自动研磨装置。
* 有自动研磨装置的工程的注意事项每个班次至少检查一次自动研磨装置是否正常动作,和电极前端直径。
自动研磨装置没有在运作时,对象焊接机(机器人)是否确实停止运转。
自动研磨装置休止时,要先确认根据焊接定时器STEPUP完成,或控制器内置计数器等控制的对象焊接机(机器人)是否确实停止运转。
* 自动研磨装置设置工程的异常处置。
发现自动研磨装置异常时(切割状态恶化等),根据异常处置规则行动。
【标准STEP UP条件】设定焊接机的焊接条件时,结合焊接定时器的种类进行step up条件设定。
* 可以设定linear up 条件的焊接定时器,使用linear up .下表所表示的,是在设备规划时选定设备规格的基准,是为探索试作·号试最初的焊接机器的合适条件而大体推断出的。
点焊作业指导书一、任务背景点焊是一种常见的焊接方法,广泛应用于汽车制造、电子设备制造、家电制造等行业。
为了确保点焊作业的质量和效率,制定一份详细的点焊作业指导书是必要的。
二、作业准备1. 确保焊接设备完好无损,包括焊接机、焊接枪、电源等。
2. 准备焊接材料,包括焊接电极、焊接片等。
3. 检查焊接工件,确保表面清洁、无油污和杂质。
三、作业步骤1. 将焊接工件放置在焊接台上,调整工件的位置和夹具,确保焊接位置正确。
2. 根据焊接工艺要求,选择合适的焊接电极和焊接片。
3. 将焊接电极固定在焊接枪上,确保电极与枪头接触良好。
4. 打开焊接机的电源开关,调整焊接参数,如焊接时间、电流等。
5. 将焊接枪对准焊接位置,按下焊接按钮,开始焊接。
6. 等待焊接时间结束,松开焊接按钮,完成一次焊接。
7. 根据焊接工艺要求,进行多次焊接,确保焊点质量。
8. 检查焊接质量,包括焊点的形状、大小、均匀性等。
9. 如发现焊接质量不合格,及时进行修复或更换焊接电极。
四、注意事项1. 在进行点焊作业时,必须佩戴防护眼镜和手套,确保人身安全。
2. 焊接过程中,注意观察焊接设备的工作状态,如发现异常及时停止作业并进行检修。
3. 焊接工艺参数的调整应根据具体工件和焊接材料的要求进行,避免过度或不足。
4. 焊接后,及时清理焊接工件和设备,保持工作环境整洁。
五、常见问题解决方法1. 焊接出现焊点不牢固的情况:检查焊接参数是否合适,如焊接时间、电流等。
2. 焊接出现焊点不均匀的情况:检查焊接电极是否损坏或磨损,及时更换。
3. 焊接出现焊接片脱落的情况:检查焊接片的固定是否牢固,如有松动及时修复。
六、作业总结点焊作业是一项需要严格操作的工作,只有按照标准的作业流程和要求进行,才能确保焊接质量和效率。
在作业过程中,要注意安全防护措施,及时检查和调整焊接设备,保持良好的工作环境。
通过不断总结和改进,提高点焊作业的技术水平和效率,为生产提供可靠的焊接产品。
word文档整理分享点焊焊接作业指导书编号:WHJX/ZD02-04编制:技术科审核:王煜梅批准:徐公明实施日期:2013.11.20诸城市五环机械有限公司点焊焊接工艺规范目录一.点焊工艺原理 (2)二.点焊机设备及技术参数 (2)三.点焊工艺参数 (5)四.零部件表面清理 (8)五.电极的选择与修磨、更换 (9)六.点焊的缺陷及排除方法 (13)七.点焊检验标准 (14)一.点焊工艺原理电阻点焊是将焊件装配成搭接接头并压紧两点极之间,利用电阻热熔化母材金属形成焊点的焊接方法。
特点:工件表面只有在接触点附近被熔化,加压后形成焊点。
电阻点焊示意图如下:点焊机系采用双面双点过流焊接的原理,工作时两个电极加压工件使两层金属在两电极的压力下形成一定的接触电阻,而焊接电流从一电极流经另一电极时在两接触电阻点形成瞬间的热熔接,且焊接电流瞬间从另一电极沿两工件流至此电极形成回路,不伤及被焊工件的内部结构。
点焊的工艺过程为开通冷却水;将焊件表面清理干净,装配准确后,送入上、下电极之间,施加压力,使其接触良好;通电使两工件接触表面受热,局部熔化,形成熔核;断电后保持压力,使熔核在压力下冷却凝固形成焊点;去除压力,取出工件。
焊接电流、电极压力、通电时间及电极工作表面尺寸等点焊工艺参数对焊接质量有重大影响。
点焊是焊件装配接头,并压紧在两电极之间,利用电阻热熔化母材金属,形成焊点的电阻焊方法。
点焊多用于薄板的连接,如飞机蒙皮、航空发动机的火烟筒、汽车驾驶室外壳等。
点焊机焊接变压器是点焊电器,它的次级只有一圈回路。
上、下电极与电极臂既用于传导焊接电流,又用于传递动力。
冷却水路通过变压器、电极等部分,焊接时应先通冷却水,然后接通电源开关。
电极的质量直接影响焊接过程、焊接质量和生产率。
电极材料常用紫铜、镉青铜、铬青铜等制成;电极的形状多种多样,主要根据焊件形状确定。
安装电极时,要注意上、下电极表面保持平行;电极平面要保持清洁,常用砂布或锉刀修整。
电极修磨作业指导书1.适用范围:车身厂焊铆SOT内所有的悬挂/固定式点焊机、凸焊机设备。
2. 悬挂/固定式点焊机电极(帽)修磨规定2.1、标准电极图样:2.2. 标准电极(帽)的技术标准:电极(帽)端面直径5-8mm(圆形电极帽端面);电极(帽)的接触面应平整无间隙(无凹陷现象);电极(帽)接触应对正,各方向偏差应不大于2mm;电极(帽)无卷边现象;2.3、电极修磨频次规定:2.3.1、修磨频次标准:在既定生产任务的情况下,每天工作开始前修磨一次电极,并每天工作三到四个小时后修磨一次电极(全天都有生产任务的,安排中午休息前后修磨一次电极)。
保证工作日当天电极修磨次数不少于两次。
2.3.2、当异常情况时对电极修磨频次的要求:在焊接过程中发现焊点出现外观质量问题的要立即进行修磨,具体情况如下:焊点熔核处有凸起现象的;焊点点径过大或过小(>8mm或<5mm);焊点表面同时出现两个焊接压痕现象的;在工作前点检或工作中发现焊钳电极出现下列图样所示中任何一项时应立即进行调整或修磨电极:焊钳电极(帽)出现错位(如图异常一所示)的应立即调整;(自己解决不了的可以报修)焊钳电极(帽)出现电极端面不平整时要进行修磨;(如异常二所示)焊钳电极(帽)出现电极卷边现象时要进行电极(帽)修磨;(如异常三所示)焊钳电极(帽)出现电极端面直径过大或过小(≥8mm或≤5mm)时要进行电极(帽)修磨;(如异常四所示)大于mm 异常一2.42.4.1、将“焊接/调整”开关打到调整状态(老式焊机除外);(示图一)2.4.2、将焊钳辅助行程打开;(示图二、三,无辅助行程的焊钳可不用打开)2.4.3、先修磨电极(帽)侧面锥度一圈后再修磨电极端部平面(示图四、五)2.4.4、修磨完后观察电极面接触情况,电极端部平面是否符合焊钳电极修磨规定;(示图六)2.4.5、修磨确认后将”焊接/调整”开关打到焊接状态;异常二(注意:操作者在修磨电极时请勿将手放置在焊钳电源开关上。
点焊作业指导书一、引言点焊是一种常见的金属连接方式,广泛应用于汽车创造、家电创造、船舶创造等行业。
本作业指导书旨在提供点焊作业的详细步骤和操作要求,以确保点焊作业的质量和安全性。
二、作业准备1. 点焊设备准备- 确保点焊设备处于正常工作状态,包括点焊机、电极、电缆等。
- 检查电极的磨损情况,如有磨损应及时更换。
- 检查电缆的接头是否松动,如有松动应紧固。
2. 工件准备- 清洁工件表面,确保无油污、灰尘等杂质。
- 对需要点焊的工件进行定位和固定,以确保焊接位置准确。
三、点焊作业步骤1. 设置焊接参数- 根据工件的材质和厚度,设置适当的焊接电流和时间。
- 确保焊接参数符合焊接规范要求。
2. 进行试焊- 在不影响工件的区域进行试焊,以验证焊接参数的准确性。
- 检查试焊的焊缝质量,如有问题应及时调整焊接参数。
3. 进行正式焊接- 将电极对准焊接位置,确保电极与工件密切接触。
- 按下焊接按钮,开始进行焊接。
- 焊接过程中要保持稳定的焊接速度和均匀的焊接力。
- 焊接完成后,松开焊接按钮,等待电极冷却。
四、作业注意事项1. 安全操作- 点焊作业需要注意电击和火灾等安全风险,操作人员应穿戴好防护设备,如绝缘手套、防火服等。
- 点焊设备应接地良好,以防止电击事故的发生。
2. 焊接质量控制- 焊接点的质量直接影响焊接连接的强度和稳定性,操作人员应注意焊接点的形状和焊缝的均匀性。
- 如发现焊接点质量不合格,应及时调整焊接参数或者更换电极。
3. 资源节约- 在点焊作业中,应尽量避免不必要的能量浪费,合理利用电极和电缆资源。
五、作业质量检验1. 外观检查- 对焊接点进行外观检查,确保焊接点无明显的焊缝缺陷、裂纹等。
- 检查焊接点的表面是否平整、无凹陷等质量问题。
2. 强度检验- 使用适当的检测设备对焊接点的强度进行检测,确保焊接点满足强度要求。
六、作业记录- 每次点焊作业完成后,应记录作业日期、作业人员、焊接参数、焊接点质量等信息,以便后续追溯和分析。
点焊作业指导书一、引言点焊是一种常见的金属焊接方法,广泛应用于汽车创造、电子设备创造等行业。
本作业指导书旨在提供点焊作业的详细步骤和操作要点,以确保操作人员能够正确、安全地进行点焊作业。
二、作业准备1. 确保点焊设备和工具完好无损,如焊接机、电极、夹具等。
2. 检查焊接材料的质量和尺寸,确保符合要求。
3. 确保作业区域通风良好,避免有害气体的积聚。
4. 操作人员应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如焊接面罩、手套、防护服等。
三、点焊作业步骤1. 确定焊接位置和焊点数量,标记焊点位置。
2. 将焊接材料放置在夹具上,并固定好。
3. 调整焊接机的参数,如电流、时间等,根据焊接材料的类型和厚度进行调整。
4. 连接焊接机的电极,确保电极与焊接材料接触良好。
5. 进行试焊,检查焊点的质量和外观,根据需要进行参数调整。
6. 开始正式焊接,按照焊点位置进行点焊,保持焊接时间和电流的一致性。
7. 焊接完成后,检查焊点的质量,如焊点是否坚固、焊接表面是否平整等。
8. 清理焊接区域,清除焊渣和其他杂物。
四、点焊作业注意事项1. 操作人员应熟悉点焊设备的使用方法和操作规程,确保安全操作。
2. 在进行点焊作业前,应对焊接材料进行预处理,如除锈、清洁等。
3. 点焊时应保持焊接材料的表面干燥,避免水分或者油污对焊接质量的影响。
4. 焊接机的电流和时间参数应根据焊接材料的类型和厚度进行调整,以确保焊接质量。
5. 操作人员应定期检查焊接机的电极和夹具,如发现损坏或者磨损应及时更换。
6. 在进行点焊作业时,应注意周围环境的安全,避免引起火灾或者其他事故。
7. 点焊作业完成后,应及时清理工作区域,保持整洁。
五、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1. 焊接时浮现焊点不坚固的情况:可能是电流过小或者焊接时间过短,应适当增加电流或者延长焊接时间。
2. 焊接材料浮现变形或者烧焦的情况:可能是电流过大或者焊接时间过长,应适当减小电流或者缩短焊接时间。
3. 焊接机浮现故障或者异常情况:应即将住手作业,并联系维修人员进行检修和维护。
点焊作业指导书一、任务背景点焊是一种常见的金属连接方法,广泛应用于汽车制造、家电制造、航空航天等行业。
为了确保点焊作业的质量和安全,制定本作业指导书,以提供详细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二、作业准备1. 设备准备:- 点焊机:型号XXX,功率XXX,电压XXX。
- 电极:选用合适的电极材料和规格,确保与工件接触良好。
- 冷却水:保证点焊机正常运行和散热。
- 其他辅助设备:如焊接夹具、焊接辅助工具等。
2. 材料准备:- 工件:准备待焊接的金属工件,确保表面清洁无油污和氧化物。
- 焊接材料:根据工件材料和要求,选择合适的焊接材料。
三、作业步骤1. 安全操作:- 穿戴个人防护装备,如安全帽、防护眼镜、防护手套等。
- 确保工作区域通风良好,避免有害气体积聚。
- 遵守点焊机的操作规程,严禁擅自操作和调整设备参数。
2. 设备调试:- 将点焊机连接电源,并确保电源稳定。
- 调整电极间距和焊接时间,根据工件材料和厚度进行合适的设置。
- 检查电极表面是否干净,如有污垢需及时清理。
3. 工件准备:- 清洁工件表面,去除油污和氧化物。
- 根据焊接位置和要求,使用焊接夹具固定工件。
- 确保工件与电极接触良好,无松动和间隙。
4. 焊接操作:- 将工件放置在焊接台上,调整焊接位置和姿态。
- 按下点焊机的启动按钮,电极将与工件接触并施加焊接电流。
- 焊接时间达到设定值后,松开按钮,电极与工件分离。
5. 检查和整理:- 检查焊接点的质量和外观,确保焊点充分熔化和连接紧密。
- 如有需要,进行修整和打磨,使焊接点平整光滑。
- 清理焊接区域的残渣和碎屑,保持工作区域整洁。
四、注意事项1. 安全第一:遵守操作规程,穿戴个人防护装备,确保工作安全。
2. 设备维护:定期检查点焊机和电极的状态,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3. 材料选择:根据工件材料和要求,选择合适的焊接材料。
4. 电极维护:保持电极表面清洁,如有损坏或磨损应及时更换。
5. 焊接参数:根据工件材料和厚度,合理调整电极间距和焊接时间。
1主题与范围通过规定焊接点焊电极的修磨标准、修磨方式、修磨频次、回用标准、更换方式,保证焊接生产时使用的点焊电极符合焊接工艺标准,保证焊点质量。
本文件适用于生产部焊接班组所使用的点焊电极。
2引用文件(无)3定义点焊电极的修磨:通过使用规定工具打磨点焊电极端面,保证电极端面直径符合焊接工艺要求(见5.2.1.1)的过程。
点焊电极的回用:对于需要修磨的点焊电极,通过使用检测工具测量电极剩余长度,来判定电极能否回用的过程。
点焊电极的更换:使用规定工具拆下旧电极(不符合工艺要求的电极),装上新电极的过程。
4职责4.1焊接班组长负责点焊电极修磨及更换工作的落实。
4.2焊接操作工负责点焊电极的拆装。
4.3夹具修理工负责点焊电极能否回用的分类工作。
4.4夹具修理工负责能够回用的点焊电极的具体修磨工作。
4.5值班长负责督促和检查点焊电极的修磨及更换工作的执行情况。
5点焊电极的修磨、回用、更换程序5.1点焊电极5.1.1点焊电极端面直径5.1.1.1Φ16mm(外表直径)×23mm(长)电极:原始(机加工后)端面直径为6mm。
5.1.1.2Φ13mm(外表直径)×20mm(长)电极:原始(机加工后)端面直径为5mm。
5.1.1.3特殊形式电极:参见具体图纸规定。
5.1.2电极墩粗:点焊电极在使用过程中由于电极端面工作区域受力及受大电流的热影响,电极端面形状发生变化,端面直径变大,接触表面产生化合物,降低焊接时焊点区域内通过的电流密度值,从而产生虚焊现象,影响焊接质量。
5.2点焊电极的修磨5.2.1修磨标准5.2.1.1Φ16mm电极:电极端面直径允许范围为6~8mm。
5.2.1.2Φ13mm电极:电极端面直径允许范围为5~7mm。
5.2.1.3特殊型式电极:电极端面直径允许范围为原始直径~+2mm。
5.2.2端面直径检测工具5.2.2.1检测工具:电极卡板5.2.2.2检测方式:将电极卡板上放在电极端面上,保证卡板上的标准孔与端面基本同心。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电极修整作业指导书篇一:悬点电极修整作业指导书管理号:HJT-003 电极修整作业指导书共 2 页第 1 页298管理号:HJT-003 共 2 页第 2 页299篇二:焊接点焊电极的修磨与更换作业指导书_现用篇三:电极修磨及工艺纪律考核培训教材电极修磨和工艺纪律考核培训教材第一部分基础理论知识1.电阻焊的概念将被焊工件置于两电极之间加压,并在焊接处通以电流,利用电流流经工件接触面及其临近区域产生的电阻热将其加热到熔化或塑性状态,使之达到金属结合而形成牢固接头的工艺过程。
点焊:焊件装配成搭接接头,并压紧在两电极之间,利用电阻热熔化母材金属,形成焊点的电阻焊方法。
凸焊:在一焊件的贴合面上预先加工出一个或多个突起点,使其与另一焊件表面相接触并通电加热,然后压塌,使这些接触点形成焊点的电阻焊方法。
2.电阻焊的分类点焊:主要用于板材的连接,并承受一定的应力。
凸焊的用途:低碳钢和低合金钢的板件、螺帽、螺钉的连接,并承受一定的应力。
双面点焊3.点焊/凸焊的用途4.点(凸)焊的原理Rew——电极与焊件之间接触电阻 Rw——焊件内部电阻 Rc——焊件之间接触电阻点焊原理示意图1一个完成的点焊形成过程包括预压程序,焊接程序,维持程序,休止程序。
在预压阶段没有电流通过,只对母材金属施加压力。
在焊接程序和维持程序中,压力处于一定的数值下,通过电流,产生热量熔化母材金属,从而形成熔核。
在休止程序中,停止通电,压力也在逐渐减小。
预压的作用:在电极的压力的作用下清除一部分接触表面的油污和氧化膜,形成物理接触点。
为以后焊接电流的顺利通过及表面原子的键合作好准备。
焊接、维持的作用:其作用是在热和机械(力)的作用下形成塑性环、熔核,并随着通电加热的进行而长大,直到获得需要的熔核尺寸。
IFwIFwFw休止程序维持程序焊接程序6.点焊的主要工艺参数:焊接电流,焊接压力,电极端面直径,焊接时间。
1主题与范围
通过规定焊接点焊电极的修磨标准、修磨方式、修磨频次、回用标准、更换方式,保证焊接生产时使用的点焊电极符合焊接工艺标准,保证焊点质量。
本文件适用于生产部焊接班组所使用的点焊电极。
2引用文件
(无)
3定义
点焊电极的修磨:通过使用规定工具打磨点焊电极端面,保证电极端面直径符合焊接工艺要求(见5.2.1.1)的过程。
点焊电极的回用:对于需要修磨的点焊电极,通过使用检测工具测量电极剩余长度,来判定电极能否回用的过程。
点焊电极的更换:使用规定工具拆下旧电极(不符合工艺要求的电极),装上新电极的过程。
4职责
4.1焊接班组长负责点焊电极修磨及更换工作的落实。
4.2焊接操作工负责点焊电极的拆装。
4.3夹具修理工负责点焊电极能否回用的分类工作。
4.4夹具修理工负责能够回用的点焊电极的具体修磨工作。
4.5值班长负责督促和检查点焊电极的修磨及更换工作的执行情况。
5点焊电极的修磨、回用、更换程序
5.1点焊电极
5.1.1点焊电极端面直径
5.1.1.1Φ16mm(外表直径)×23mm(长)电极:原始(机加工后)端面直径为6mm。
5.1.1.2Φ13mm(外表直径)×20mm(长)电极:原始(机加工后)端面直径为5mm。
5.1.1.3特殊形式电极:参见具体图纸规定。
5.1.2电极墩粗:点焊电极在使用过程中由于电极端面工作区域受力及受大电流的热影响,电极端面形状发生变化,端面直径变大,接触表面产生化合物,降低焊接时焊点区域内通过的电流密度值,从而产生虚焊现象,影响焊接质量。
5.2点焊电极的修磨
5.2.1修磨标准
5.2.1.1Φ16mm电极:电极端面直径允许范围为6~8mm。
5.2.1.2Φ13mm电极:电极端面直径允许范围为5~7mm。
5.2.1.3特殊型式电极:电极端面直径允许范围为原始直径~+2mm。
5.2.2端面直径检测工具
5.2.2.1检测工具:电极卡板
5.2.2.2检测方式:将电极卡板上放在电极端面上,保证卡板上的标准孔与端面基本同心。
5.2.2.3合格判定:Φ6~Φ8的标准孔内可以看到整个电极端面,判断该电极可以使用。
5.2.2.4不合格判定:电极端面小于Φ6标准孔,或Φ8标准孔内无法可以看到整个电极端面,判断该电极不可以使用。
5.2.3修磨方式
5.2.3.1手工在线锉刀修磨:在生产时,使用锉刀直接对安装在焊钳上的电极进行修磨端面的方法。
特殊型式电极使用锉刀在线修磨。
5.2.3.2线外统一设备修磨:使用修磨标准设备集中处理换下的电极的方法。
5.2.3.3为了保证修磨后电极质量(电极形状及端面直径),公司规定所有Φ16mm、Φ13mm手工用点焊电极使用线外统一修磨。
对于与有角度焊钳接杆连接的电极,在安装后,还需要使用锉刀根据上下电极的实际接触面修正电极端面。
5.2.3.4机器人在线设备修磨:点焊机器人工作站使用修磨设备在线修磨电极。
5.2.4修磨频次
5.2.4.1对未开启焊接电流递增器的点焊电极的修磨周期,应根据工位的实际情况决定:原则上,应随时检查电极的端面,如果磨损超过标准就要进行修磨。
5.2.4.2未开启焊接电流递增器的点焊电极建议修磨频次:见附录二《点焊电极修磨频次建议表(无递增版)》。
本表格每年或逢新项目批产更新。
5.2.4.3对开启焊接电流递增器的点焊电极的修磨周期,应根据递增器的工艺设定,在递增器报警后进行修磨。
5.2.4.4点焊机器人工作站的修磨频次设定在机器人程序中,焊接点数符
合要求后会自动在线修磨电极。
5.2.4.5突发情况:一旦发生爆电极情况,应立即修磨或更换电极。
5.3点焊电极的回用
5.3.1回用标准
5.3.1.1对于需要修磨的电极,首先要判定是否可以回用。
5.3.1.2点焊电极下半部分为了散热而开孔通水,在电极中间有修磨截止线(一个环形槽)用来标识最短电极长,考虑到电极在焊接时受热受压,电极端面到截止线应有剩余量,建议为2mm。
5.3.1.3Φ16mm电极:电极长度(从端面到底部)≤13mm时,必须报废,不可回用。
5.3.1.4Φ13mm电极:电极长度(从端面到底部)≤15mm时,必须报废,不可回用。
5.3.1.5特殊型式电极:电极端面至截止线距离≤2mm时,必须报废,不可回用。
5.3.2电极回用检测工具
5.3.2.1检测工具:电极卡板(适用于Φ16和Φ13电极)。
5.3.2.2检测方式:将电极根据直径大小放入相应的卡板检测槽内,保证电极在槽内保持竖直状态。
5.3.2.3回用判定:如果电极长度高于检测槽,判断该电极可以回用。
5.3.2.4报废判定:如果电极长度小于等于检测槽,判断该电极必须报废。
5.3.2.5特殊型式电极使用游标卡尺测量。
5.3.3电极状态隔离箱
5.3.3.1【旧电极】箱:存放使用过的,但未判断是否回用的电极。
5.3.3.2【待修磨】箱:存放已经被判定可回用的,但未修磨的电极。
5.3.3.3【回用】箱:存放已经修磨好的电极。
5.3.3.4【新电极】箱:存放外购进来未使用过的电极。
5.3.3.5【报废】箱:存放不能回用,确认报废的电极。
5.4点焊电极的更换
5.4.1更换对象
5.4.1.1手工点焊:应优先使用【回用】箱内的电极。
5.4.1.2机器人点焊:只能使用【新电极】箱内的电极。
5.4.2更换方式
5.4.2.1先关闭冷却循环水的2个阀门(进水阀+出水阀)。
拿来专用盛水桶。
5.4.2.2将电极对准盛水桶,使用专用工具(管子钳)夹住电极,向外旋转拆除电极。
注意,应引导剩余冷却水注入盛水桶,避免场地、零件、夹具被喷溅到水。
5.4.2.3将拆下的旧电极放置在一边,换上领来的新电极,用1.5磅木锤轻击电极端面,使电极与接杆接口紧实。
5.4.2.4对于手工焊枪,应将焊机切换到调整档,连续闭合焊钳3~5次,彻底压实电极。
用电极卡板检测上下电极的对中度,确认上下电极对中度符合要求。
对带角度的电极需要使用锉刀修正接触端面。
将换下的旧电极放入【旧电极】箱内。
打开进出水阀门,将焊机切换回焊接档,继续生产。
5.4.2.5对于机器人焊枪,应先打开进出水阀门,再根据《作业指导书》指导步骤操作,程序会提示校验对中度并自动完成压实电极步骤,然后机器人自动继续生产。
焊接操作人员应将换下的旧电极放入【旧电极】箱内。
5.4.3如果发现上下电极对中度不符合要求,应立即向焊接机修报修。
修理完
成后,才可以生产。
5.4.4电极更换时,尽量上下电极一起更换。
5.4.5拆装电极时应保护好电极的锥度面,安装时应清除电极锥度孔中的油污,保持装配面的清洁。
5.4.6焊枪应保持清洁,避免油污、飞溅物沉积。
6 记录
(无)
7 附录
附录一:点焊电极的修磨与更换流程图
附录二:点焊电极修磨频次建议表(无递增版)
发放数编制/修改审核批准批准日期实施日期
2 凌晶201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