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讲解模板:回肠膀胱尿流改道术
- 格式:ppt
- 大小:120.50 KB
- 文档页数:41
回肠代膀胱术(专业知识值得参考借鉴)一概述尿路改道是膀胱全切术后面临的重要问题,尿路改道的方式将决定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对肾脏是否有损害。
回肠膀胱术明显改善了肾损害。
但是,由于患者必须长期使用尿袋,所以生活质量会下降,并且会带来一定的经济负担。
有将Kock的回肠袋改良后直接与尿道吻合,使之成为经尿道外括约肌控制排尿的回肠代膀胱术,尽管仍在探索阶段,尚有不少问题有待观察和解决,但此手术能使患者像正常人一样经尿道排尿,消除了腹壁造口,将会为更多的泌尿外科医师采用和不断改进。
二麻醉方式及术前准备1.麻醉方式全麻或硬脊膜外腔阻滞麻醉。
2.术前准备基本与回肠膀胱术相同。
要特别注意纠正贫血,控制尿道感染,改善全身状况及肾功能,作充分的肠道准备。
三适应证1.膀胱肿瘤需行膀胱全切者,下列情况可选择肠代膀胱手术:①膀胱多发肿瘤;②膀胱肿瘤复发;③肿瘤病理级别高(Ⅲ级或Ⅱ~Ⅲ级);④肿瘤浸润深度不超过浅肌层且无盆腔淋巴结转移,术后无需盆腔放疗者。
2.间质性膀胱炎、结核性膀胱炎、腺性膀胱炎、放射性膀胱炎所致膀胱容量过小,无尿道狭窄,尿道外括约肌功能良好,无明显肾、输尿管积水和肾功受损者。
四禁忌证1.浸润型膀胱肿瘤,浸润深度超过深肌层或盆腔有淋巴结转移,术后需盆腔放疗者。
2.女性膀胱癌患者行根治性膀胱全切术后。
3.后尿道肿瘤。
4.不可修复的尿道狭窄。
5.肾输尿管明显积水,肾功受损者。
6.肠系膜过短,贮尿囊难与尿道吻合者。
五手术步骤手术大体步骤:1.按常规切除膀胱,楔形切除前列腺,使前列腺残留包膜呈喇叭口状。
2.剪开腹膜,依据肠系膜血运情况选择并游离保留系膜之回肠段40cm。
将回肠两断端行端端吻合,恢复肠道之连续性,关闭肠系膜间隙。
3.关闭游离回肠的两断端。
4.抗反流措施的建立。
5.回肠贮尿囊的建立。
6.输尿管与贮尿囊吻合。
7.贮尿囊与尿道吻合。
六术后并发症肠梗阻、漏尿、夜间遗尿、肾积水。
七注意事项1.用广谱抗生素防治感染并加用甲硝唑类药物3~5天。
膀胱全切回肠代膀胱术
xx成功后,仰卧位,常规消毒铺巾。
作下腹正中切口,下起耻骨联合上,上至脐上2cm,依次切开皮肤、皮下组织、腹直肌前鞘,牵开腹直肌,暴露充盈的膀胱。
游离膀胱腹膜反折,游离膀胱右侧壁,分离右输尿管,钳夹离断,近膀胱端接扎。
游离膀胱侧壁,膀胱侧韧带分束缝扎离断,推开子宫,游离子宫膀胱间隙。
同样方式处理左侧。
游离耻骨后,缝扎止血。
游离尿道,沿膀胱颈口剪断尿道,移去膀胱。
膀胱标本见右侧壁广基菜花样肿瘤,距颈口>3 cm。
冰冻报告:
切缘未见癌细胞,有异性增生。
创面彻底止血。
沿髂外动脉、髂外静脉清扫淋巴结,游离闭孔神经,切除整片淋巴组织、脂肪组织,未见明显肿大淋巴结。
同样方法处理左侧。
打开腹膜,分离阑尾系膜,缝扎离断,切除阑尾,残端接扎荷包包埋。
取末段回肠40cm,仔细分离肠系膜,断端用碘伏消毒。
用1-0丝线对肠管进行端端缝合,恢复肠道连续性。
回肠段用稀碘伏冲洗,暂时控制肠管系膜后,沿系膜对侧缘剖开,把肠断折叠成W形,用2-0可吸收线连续缝合,形成一个新膀胱。
游离两侧输尿管,分别插入双J管,分别种植于新膀胱。
放置Fr-22导尿管,尿道断端与新膀胱作外翻间断缝合,气囊注水15ml,稍作牵引,新膀胱注水200ml,未见明显渗漏。
用稀碘伏冲洗盆腔,放置左右两侧引流管。
缝合腹膜,把新膀胱置于腹膜外。
逐层缝合腹直肌前鞘、皮下组织、皮肤。
术毕。
术中出血约150ml,情况稳定,安返病房。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