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社会主义思想的发展过程
- 格式:doc
- 大小:32.00 KB
- 文档页数:3
浅析朝鲜式社会主义罗丽丽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成立于1948年9月9日,是当今世界仅有的五个社会主义国家之一。
朝鲜人民在朝鲜劳动党的领导下,走上了有朝鲜特色的主体的社会主义道路。
提起“朝鲜式的社会主义”,我们应该从朝鲜的国情出发,给予客观地、切合实际地评价。
因为,社会主义作为一种社会制度从其本质特征来看有它固有的、统一的模式,但从其具体实现形式层次上看,社会主义不存在唯一的模式,各国人民有权选择符合本国实际的社会体制和探索自己的社会主义道路。
本文将从指导思想、经济建设、思想文化建设三个方面阐述和评析朝鲜的主体社会主义。
一、朝鲜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主体思想”朝鲜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强调要反对教条主义、形式主义,反对照抄照搬别国的经验,坚持自主立场和创造性立场“树立主体”。
1965年4月,金日成同志在印度尼西亚“阿里亚哈姆”社会科学院演说时说“,树立主体,意味着坚持这样的原则:独立地根据本国的实际情况,并且主要依靠自己的力量解决革命和建设中的一切问题。
这是反对教条主义,并根据本国的历史条件和民族特点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和国际革命运动经验的现实的创造性的立场。
这是丢掉对别人依赖心理,发扬自力更生的精神,坚持自己负责解决自己的问题的自主的立场”。
[1](P384-385)可以看出,金日成视主体思想为马克思列宁主义运用于朝鲜实际的产物,是朝鲜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成果。
在“树立主体”原则下,金日成总结出有朝鲜特色的指导思想———“主体思想”。
“主体思想”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即“思想上的主体,政治上的自主,经济上的自立,国防上的自卫”。
1.思想上的主体,就是指人民群众是自己命运的主人是革命和建设力量的源泉的思想。
2.政治上的自主,就是指要捍卫国家主权完整和民族独立,独立自主地制定革命和建设的路线、方针、政策,反对别人干涉本国内政。
金日成强调:“政治上的自主是独立国家的第一生命。
”[2](P5)3.经济上的自主,就是指发扬自力更生的革命精神,主要依靠本民族的力量发展经济,基本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需要。
朝鲜特色社会主义解读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成立于1948年9月9日,是当今世界仅有的五个社会主义国家之一朝鲜人民在朝鲜劳动党的领导下,走上了有朝鲜特色的主体的社会主义道路提起朝鲜式的社会主义,我们应该从朝鲜的国情出发,给予客观地切合实际地评价因为,社会主义作为一种社会制度从其本质特征来看有它固有的统一的模式,但从其具体实现形式层次上看,社会主义不存在唯一的模式,各国人民有权选择符合本国实际的社会体制和探索自己的社会主义道路。
一.朝鲜的主体社会主义的形成及其介绍1992年初,金正日在谈到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教训时,讲了这些看法:第一,由于时代在变化,历史在发展,马克思主义也不可能不具有局限性,今天本来应该根据社会主义新的发展阶段的要求,发展社会主义理论。
可是建设社会主义的政党没有能够解决这一历史课题。
他们一方面没有看到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局限性,而教条主义地运用这一理论;另一方面修正马克思主义的精华,实行修正主义的政策。
第二,一些国家社会主义遭受挫折的原因,还在于没有坚持社会主义原则,接受资本主义所有制关系和经济管理方法。
第三,社会主义与“多元化”是势不两立的,“多元化”是资本主义的政治方式。
“多元化”引入社会主义,必然导致个人主义和自由主义。
第四,一些国家遭受挫折的原因,根本还在于没有致力于改造人的工作。
1994年11月金正日在《社会主义是科学》一文中认为,马克思的唯物史观为基础的社会主义理论,具有历史的局限,它“只把物质经济的因素看作革命斗争的根本条件,未能指出加强革命的主体、增强其作用是革命的根本途径”,这个局限,“社会主义制度建成以后的社会主义建设中表现得更加明显”,所以,他认为:“社会主义社会,人的改造工作即思想改造工作是比创造社会主义物质经济条件的工作更加重要的首要任务”。
1965年4月,金日成同志在印度尼西亚阿里亚哈姆社会科学院演说时说,树立主体,意味着坚持这样的原则:独立地根据本国的实际情况,并且主要依靠自己的力量,解决革命和建设中的一切问题这是反对教条主义,并根据本国的历史条件和民族特点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和国际革命运动经验的现实的创造性的立场这是丢掉对别人依赖心理,发扬自力更生的精神,坚持自己负责解决自己的问题的自主的立场可以看出,金日成视主体思想为马克思列宁主义运用于朝鲜实际的产物,是朝鲜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成果。
科学社会主义发展历程概述内容提要:在人类刚刚跨人21 世纪之际,世界局势千变万化,动荡不安。
正确回顾社会主义的发展历程,展望新世纪社会主义的发展前景,对于我们科学把握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进一步增强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决心和信心,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从19 世纪40 年代(共产党宣言)发表至今已有一个半世纪了,回顾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大体经历了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现实,从一国胜利到多国实践,从低谷中重新奋起再次显示出强大的活力这样四个发展时期。
关键词:科学社会主义诞生繁荣发展现状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1、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条件(1)经济条件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后生产和市场的相互需求下,18世纪欧洲掀起了近代第一次科技革命。
以蒸汽动力为标志的科技革命带动了产业革命,产业革命推动了资本主义大工业的发展。
"欧洲主要国家的产业革命不仅使社会生产力得到了巨大的发展,而且导致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日益激化"[1]。
为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诞生提供了社会经济条件。
(2)社会阶级基础资产阶级越是发展,无产阶级的队伍就越是从其他阶级中得到补充。
小工业家、小商人、小食利者、手工业者和农民,纷纷降落到无产阶级的队伍中来。
19世纪30~40年代在英、法、德等国,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先后发展成声势浩大的政治运动。
"这三次大规模的工人起义无产阶级显示了自己的伟大实力,提出了自己的政治要求。
它表明工人阶级已经成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昂首阔步的登上了历史的舞台开辟了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斗争的新纪元"。
[2](3)、理论前提“产生于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德国古典哲学,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产生提供了科学的材料和论据。
产生于17世纪下半叶而完成于19世纪初叶的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为剩余价值学说的产生提供了有益材料。
19世纪三大空想家的思想则为科学社会主义提供了直接的思想来源。
关于朝鲜“主体思想”的研究现状综述朝鲜的“主体思想”是朝鲜劳动党将马克思列宁主义运用本国现实,并作为其活动的指针。
作为相对封闭的社会主义国家,关于朝鲜“主体思想”的研究,近几年来并不是很多。
本文根据现有的研究成果,从主体思想的产生与形成、内涵和内容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进一步研究提供依据。
标签:朝鲜“主体思想”;研究成果;问题与反思主体思想是朝鲜金日成创立的。
1955年12月,金日成提出,要以朝鲜革命作为“党的思想工作的主体”。
这是金日成第一次提出“主体”的概念。
经过不断丰富,到20世纪60年代下半期,金日成最终完成了对主体思想体系化工作。
在朝鲜几代领导人的努力下,“主体思想”也在不断地完善和发展。
一、关于“主体思想”的产生与形成“金日成同志创立了永恒不灭的主体思想,在此旗帜下组织和领导了抗日革命斗争,树立了光荣的革命传统,完成了光复祖国的历史大业,在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领域奠定了建设自主独立国家的牢固基础,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
”(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社会主义宪法)邓建霞在《朝鲜劳动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主体思想》一文中,按照历史时间为节点,描述了朝鲜“主体思想”的形成过程。
1955年金日成第一次提出要树立“主体”的问题,1965年金日成首次提出“主体思想”的概念,1970年朝鲜劳动党规定“马克思列宁主义创造性地体现于朝鲜现实的主体思想是党的指导思想”,1972年宪法规定“主体思想为国家一切活动的指针,作为制定一切路线、方针、政策的依据”,1980年党章把主体思想作为朝鲜劳动党唯一的指导方针。
杨萍在《对朝鲜“主体思想”的哲学反思》的文中认为,在受中国文化的影响和20世纪初沦为殖民地后,朝鲜的民族主义者为维持民族文化的独立性,提出了“主体”的概念与“依附主义”相对立。
卡伦会议成为“宣布主体思想的创立和主体革命路线的诞生的历史事件。
笔者认为,“主体”一词的由来和确定很大程度上与朝鲜历史上的地位有关,与其向往独立与自主的国家期盼有关。
《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社会主义宪法》序言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是体现了伟大领袖金日成同志的思想和领导的主体的社会主义国家。
伟大领袖金日成同志是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创建者,是社会主义朝鲜的始祖。
金日成同志创立了永恒不灭的主体思想,在此旗帜下组织和领导了抗日革命斗争,树立了光荣的革命传统,完成了光复祖国的历史大业,在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领域奠定了建设自主独立国家的牢固基础,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
金日成同志提出了主体的革命路线,英明地领导了各阶段的社会革命和建设事业,把共和国加强和发展成为以人民群众为中心的社会主义国家,自主、自立、自卫的社会主义国家。
金日成同志阐明了国家建设和国家活动的根本原则,确立了最优越的国家社会制度和政治方式、社会管理体系和管理方法,打下了保证社会主义祖国繁荣昌盛,继承并完成主体革命事业的牢固基础。
金日成同志把以民为天作为座右铭,一向和人民在一起,为人民献出了一生,以崇高的仁德政治关爱和领导人民,把全社会变成了一个紧密团结的大家庭。
伟大领袖金日成同志是民族的太阳、祖国统一的救星。
金日成同志把统一祖国作为民族至高无上的任务提了出来,并为其实现而呕心沥血。
金日成同志把共和国建成了统一祖国的强大堡垒,同时,提出了统一祖国的根本原则和途径,把统一祖国的运动发展成为全民族运动,开辟了用全民族团结的力量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
伟大领袖金日成同志阐明了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对外政策的基本理念,并以此为基础扩大和发展了国家的对外关系,大大提高了共和国的国际地位。
金日成同志作为世界政治的元老,开创了自主的新时代,为加强和发展社会主义运动和不结盟运动,为世界和平与各国人民之间的友谊,进行了积极活动,为人类的自主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金日成同志是思想理论和领导艺术的天才,是百战百胜的钢铁统帅,是伟大的革命家、政治活动家和伟人。
金日成同志的伟大思想和领导业绩,是朝鲜革命的法宝,是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繁荣昌盛的根本保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朝鲜特色社会主义研究报告小组成员:秦进辉李勇波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中国人民从此站了起来。
新生的中国急需发展,那么,什么样的发展道路适合中国国情呢?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努力地探索着,前进的征程中,风险与挑战同在,荆棘与鲜花共开。
终于我们成功地探索出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区别于传统社会主义,又赋予社会主义新的生机活力;既适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又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它完善和发展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它充分表明:以邓小平为首的第二代中国共产党人成功地开创和拓展了一条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科学地解决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和开展社会主义的复杂问题,这是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的伟大创举。
在中国如火如荼地建设社会主义的同时,亚洲另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在1948年9月9日宣告成立。
长期以来,朝鲜劳动党在以金日成理论为基础构建的思想指导下,坚持走与众不同的道路。
半个多世纪以来,朝鲜人民在朝鲜劳动党的领导下,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社会生活等诸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取得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巨大成就。
对比二者,我们得出了它们的三点不同之处:第一,在指导思想上。
朝鲜战争结束以后,朝鲜半岛分裂,出现南北朝鲜,1950年后期,中苏在意识形态上出现分歧,苏联开始渐少了对朝鲜的援助,朝鲜意识到自立的必要性和紧迫性,金日成逐渐形成主体社会主义的思想,关于内涵,金日成进一步指出,树立主体,就意味着坚持这样的原则:独立地根据本国的实际情况,并且主要依靠自力的力量,解决革命和建设中的一切问题。
朝鲜主体社会主义思想将马克思列宁主义创造性的与本国实际相结合,进行社会主义改革,从中国方面来看,中国的社会主义道路也是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进行的,随后产生的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重要理论都是在不断探索中形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邓小平曾不断指出:我们多次重申,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
解析朝鲜式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杨立国(宁夏人民教育出版社,宁夏银川750001)[摘 要]朝鲜是当今世界五个共产党执政的国家之一,是我国的友好邻邦。
长期以来,朝鲜劳动党在以金日成理论为基础构建的“主体思想”指导下,坚持走与众不同的发展道路。
20世纪90年代,朝鲜面临的国内外形势均发生了重大变化,使朝鲜的发展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困难与挑战。
朝鲜人民在他们的新的领导人金正日的领导下,进行了艰难的探索,朝鲜式社会主义有其显著的特点。
[关键词]朝鲜式社会主义;主体思想;六方会谈[中图分类号]K312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153(2007)06—0134—02[作者简介]杨立国(1965—),男,宁夏银川人,宁夏人民教育出版社副总编。
1948年9月9日,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朝鲜劳动党成为执政党。
苏东剧变后,朝鲜是当今世界五个共产党执政的国家之一,又是我国的友好邻邦。
朝鲜是在长期面临美国威胁的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的。
虽然冷战年代朝鲜与苏联在政治、经济方面合作广泛,存在事实上的军事同盟关系,但在理论与实践上,与苏东模式早有距离。
长期以来,朝鲜劳动党在以金日成理论为基础构建的“主体思想”指导下,坚持走与众不同的道路。
半个多世纪以来,朝鲜人民在朝鲜劳动党的领导下,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取得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巨大成就。
朝鲜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社会生活等诸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20世纪90年代,朝鲜面临的国内外局势均发生了重大变化,使朝鲜的发展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困难与挑战。
朝鲜人民在金正日的领导下,进行了艰难的探索,朝鲜式社会主义有其显著的特点。
一、政治上强调主体社会主义特色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过程中,朝鲜劳动党逐渐形成了其指导思想即主体思想。
1970年11月劳动党五大规定:党的坚定不移的指导思想是主体思想。
强化“主体思想”和“主体社会主义”,朝鲜劳动党确立了主体思想高于一切社会意识形态的最高地位。
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社会主义思想的发展过程
金日成综合大学哲学部副教授、博士金龙镇
给人民群众争取自主性的斗争指明方向的社会主义思想,自诞生至今已过去了一百几十年的岁月。
在此过程中,社会主义思想跟随时代的前进不断深化发展,通过实践确证了自身的真理性、正当性、牵引力和生命力。
社会主义思想正确反映着人民群众的自主性要求和理想以及自主时代的要求,因此现在仍然是有力地推动时代和社会发展的强有力的思想武器。
历史和现实证明,坚决拥护、坚持和不断发展社会主义思想,是维护实现人民群众的自主性、大力推动人类的自主伟业所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
我国人民的伟大领导者金正日大元帅指出:
“为了拥护和坚持社会主义伟业并使其最终完成,必须不断发展完善社会主义思想,用它牢牢地武装人民群众,使人民群众坚定社会主义信念。
”(《金正日选集》第13卷第354页)
社会主义社会与之前的社会形态不同,是依靠人们的思想力量建立起来、并依靠思想的伟大力量坚持和发展的社会。
因此,在社会主义社会中,思想就是生命,社会主义思想是社会主义的唯一思想基础。
不断发展社会主义思想,是夯实社会主义的思想基础并据此推动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非常重要的问题。
朝鲜社会主义是把主体的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唯一的指导思想并在其基础上建设和发展完善的主体的社会主义。
主体的社会主义思想成为确保朝鲜社会主义社会发展及其巩固性、不败性的重要原因。
主体的社会主义思想是由朝鲜人民的伟大领袖金日成大元帅创始并由金正日大元帅不断深化发展的。
伟大的金日成大元帅是社会主义朝鲜的始祖,是他在历史上首创了以人为中心的哲学思想——主体思想,以此为基础提出了主体的社会主义思想并付诸实践,从而在朝鲜建立起以人民群众为中心的社会主义。
不同于以物质经济条件为主展开的先行的社会主义思想,主体的社会主义思想是以人民群众为中心、对社会主义建设中出现的所有问题给出最科学和最革命的解答的人民群众中心的革命思想。
朝鲜的社会主义是以人民群众中心的主体的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方针来推动社会主义建设的,人民群众成为社会一切的主人,社会的一切都为人民群众服务,依靠人民群众团结一致的力量,在接踵而来的考验和困难中仍然沿着社会主义道路奋勇前进。
朝鲜人民在主体的社会主义思想的旗帜下,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在思想领域坚持主体的立场,在政治上牢牢树立自主,凭借自己的力量建设自立的民族经济,建立起具有自卫的国防力量的主体的社会主义并推动其发展。
在这些斗争中,我们体会到一个宝贵的真理,即用社会主义思想牢牢武装起来的人民,是任何力量都无法征服的,社会主义思想牢牢掌控的社会,无论经历什么风波,都坚定不移地沿着自己发展的道路奋勇前进。
伟大的金日成大元帅提出了主体的社会主义思想,以此为基础在朝鲜建立起了以人民群众为中心的朝鲜式社会主义,因此,我国人民具备了能够以自己的方式逐步完成社会主义建设的坚定的思想理论准则和科学的社会主义建设经验。
主体的社会主义思想由伟大的金正日大元帅根据时代和现实发展的要求加以继承并发扬光大。
伟大的金正日大元帅在深化发展主体的社会主义思想的思想理论功绩方面占据突出地位,首先是因为他将伟大领袖阐明的重视枪杆子、重视军事思想深化发展为先军革命思想、
先军政治理论。
先军革命思想、先军政治理论独创性地阐明了以枪杆子为主的先军革命原理,在社会主义建设中遵守军事先行原则、先军后劳原则的思想以及关于作为社会主义基本政治方式的先军政治的思想理论。
先军政治是社会主义基本政治方式,即将军事作为第一国事,千方百计强化军队来保卫祖国、革命和社会主义,以人民军队为核心和主力,强化革命的主体,大力全面推动社会主义建设。
对先军政治的独创的定义成为主体的社会主义思想向新的更高阶段的深化发展。
通过先军政治理论的提出,社会主义思想理论具备了作为切实保护国家、民族和社会主义不受帝国主义反动派的各种侵害、确保社会主义伟业最后胜利的强有力的思想理论武器的动力和生命力。
自20世纪90年代至今,在以美帝为首的帝国主义联合势力史无前例的毒辣的反社会主义、反共和国孤立扼杀阴谋中,光辉地守护朝鲜式社会主义、加快社会主义强盛国家建设的先军朝鲜的现实,清楚地证明了这一点。
第二,伟大的金正日大元帅在深化发展主体的社会主义思想的思想理论功绩方面占据突出地位,是由于提出了关于社会主义强盛国家建设的思想理论,进一步深化发展了主体的社会主义建设理论。
通过社会主义强盛国家建设理论,提出了社会主义强盛国家是指政治思想强国、军事强国、经济强国和先进的社会主义文明强国的思想,科学地阐明了其实现过程中的理论与实践问题。
尤其是独创性地提出了社会主义经济强国建设理论,从而使主体的社会主义思想得到进一步深化发展,显示出其科学性与生命力。
根据主体的社会主义强盛国家建设理论,社会主义经济强国是指拥有强大经济实力的国家,其人民经济的所有部门都以最尖端的科学技术为基础实现现代化、科学化,从物质和技术上确保祖国的繁荣富强,保障人民能够享受世人无不羡慕的物质文化生活。
现在是科学与技术的时代,是知识经济时代,经济力量的发展水平取决于现代化、科学化水平。
社会主义经济必须实现现代化和信息化,才能根据现实发展的要求高速发展生产,充分满足人民日益提高的物质文化需求。
朝鲜劳动党和军队、人民正是遵循主体的社会主义经济强国建设理论阐明的这种法则,彻底依靠科学技术来解决经济强国建设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此外,通过我们党的思想理论活动,领袖中心论及以此为基础的关于一心团结的理论、社会主义的执政党建设和劳动团体建设、文化建设、道德建设、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中出现的问题等社会主义伟业建设过程中遇到的一切思想理论问题都有了全面的科学解答,因此,主体的社会主义思想得到了进一步深化发展。
现在,主体的社会主义思想通过我们党和人民的最高领导者、敬爱的金正恩元帅的思想理论活动发展到了一个新的更高阶段。
敬爱的金正恩元帅将两位伟大的大元帅创始和深化发展的主体的社会主义思想尊崇为实现社会主义伟业的最终胜利的永远的旗帜,并在新的高度加以进一步深化发展,使其符合建设社会主义强盛国家的当前革命实践的要求。
敬爱的金正恩元帅在深化发展主体的社会主义思想方面占据重要地位,首先是因为他提出了独创的强盛国家建设战略,即一心团结和不败的军力加上新世纪的产业革命,就是社会主义强盛国家。
一心团结是革命的根本所在,是实现社会主义伟业的最强大的武器。
在社会主义社会,团结与合作是社会关系的基础,社会所有成员以领袖为中心实现一心团结,成为有效地建设
社会主义强盛国家的根本担保。
这是因为,只有社会所有成员一心团结,才能以强大的团结之力进一步大力推动社会主义社会发展,从而提前取得最终胜利。
不败的军力是社会主义强盛国家建设伟业的军事保证。
今天,社会主义强盛国家建设伟业伴随着同帝国主义者的激烈的阶级斗争,因此,如果没有强大的军事力量,就无法维护国家和民族的自主权和生存权,也无法守护社会主义,无法建设强盛国家。
不败的军力是支撑社会主义强盛国家的顶梁柱,加强军力是争取社会主义强盛国家建设伟业胜利的坚实担保。
新世纪产业革命是社会主义强盛国家建设中必须牢牢抓住的重要的战略路线。
只有完成新世纪产业革命,才能根据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以最尖端的科学技术为基础实现生产和经营活动的科学化、现代化,依靠最尖端的科学技术实现所有经济部门的现代化,实现科学技术和生产的一体化,使社会主义经济更新为依靠知识的力量发展的经济。
而且,最尖端的信息设备不仅可以替代人的体力劳动,还可以替代人的脑力劳动,实现生产工程的无人化,实现生产力的飞跃发展,早日建成社会主义经济强国。
敬爱的金正恩元帅在深化发展主体的社会主义思想方面占据重要地位,其次是由于提出了关于在社会主义建设中高举金正日爱国主义旗帜的思想,为强盛国家建设提供了原动力。
金正日爱国主义是对我们社会主义祖国和人民的最热烈的爱,是为实现社会主义祖国的繁荣富强和人民幸福的最积极、忘我的献身,是社会主义爱国主义的最高精华。
正是因为如此,金正日爱国主义成为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和人民的所有人必备的珍贵的思想精神食粮,成为大力推动社会主义强盛国家建设的原动力,成为世代引导我国人民走上爱国献身之路的明亮的灯塔,成为斗争与生活的指南针。
将金正日爱国主义珍藏在热血沸腾的内心,在为实现社会主义祖国的兴盛繁荣的神圣斗争中高度发扬爱国热情和献身精神时,作为我国人民的理想和愿望的社会主义强盛国家建设就得到进一步推动,其最终胜利就能够提前。
作为全球政治思想强国、不败的军事强国巍然屹立的朝鲜的社会主义,今天堂堂正正地登上了全球宇宙强国的地位,向着知识经济型强国、先进文明强国建设飞跃前进,这是根据时代与现实发展的要求不断深化发展的主体的社会主义思想的威力带来的令人骄傲的成果。
朝鲜人民把两位伟大的大元帅创始和深化发展、敬爱的金正恩元帅进一步丰富发展到新的更高阶段的主体的社会主义思想作为生活和斗争的唯一指南,充满了一定要完成社会主义强盛国家建设的火一般的决心。
只要把已经完全被我们的革命实践验证了其真理性、正当性、动力和生命力的主体的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唯一的指导方针、在敬爱的金正恩元帅的贤明领导下,跟随主体的社会主义思想指引的方向,沿着主体之路、自主之路、先军之路、社会主义道路前进,我们的强盛国家建设伟业就一定能取得最终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