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主体社会主义
- 格式:ppt
- 大小:2.84 MB
- 文档页数:30
朝鲜特色社会主义解读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成立于1948年9月9日,是当今世界仅有的五个社会主义国家之一朝鲜人民在朝鲜劳动党的领导下,走上了有朝鲜特色的主体的社会主义道路提起朝鲜式的社会主义,我们应该从朝鲜的国情出发,给予客观地切合实际地评价因为,社会主义作为一种社会制度从其本质特征来看有它固有的统一的模式,但从其具体实现形式层次上看,社会主义不存在唯一的模式,各国人民有权选择符合本国实际的社会体制和探索自己的社会主义道路。
一.朝鲜的主体社会主义的形成及其介绍1992年初,金正日在谈到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教训时,讲了这些看法:第一,由于时代在变化,历史在发展,马克思主义也不可能不具有局限性,今天本来应该根据社会主义新的发展阶段的要求,发展社会主义理论。
可是建设社会主义的政党没有能够解决这一历史课题。
他们一方面没有看到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局限性,而教条主义地运用这一理论;另一方面修正马克思主义的精华,实行修正主义的政策。
第二,一些国家社会主义遭受挫折的原因,还在于没有坚持社会主义原则,接受资本主义所有制关系和经济管理方法。
第三,社会主义与“多元化”是势不两立的,“多元化”是资本主义的政治方式。
“多元化”引入社会主义,必然导致个人主义和自由主义。
第四,一些国家遭受挫折的原因,根本还在于没有致力于改造人的工作。
1994年11月金正日在《社会主义是科学》一文中认为,马克思的唯物史观为基础的社会主义理论,具有历史的局限,它“只把物质经济的因素看作革命斗争的根本条件,未能指出加强革命的主体、增强其作用是革命的根本途径”,这个局限,“社会主义制度建成以后的社会主义建设中表现得更加明显”,所以,他认为:“社会主义社会,人的改造工作即思想改造工作是比创造社会主义物质经济条件的工作更加重要的首要任务”。
1965年4月,金日成同志在印度尼西亚阿里亚哈姆社会科学院演说时说,树立主体,意味着坚持这样的原则:独立地根据本国的实际情况,并且主要依靠自己的力量,解决革命和建设中的一切问题这是反对教条主义,并根据本国的历史条件和民族特点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和国际革命运动经验的现实的创造性的立场这是丢掉对别人依赖心理,发扬自力更生的精神,坚持自己负责解决自己的问题的自主的立场可以看出,金日成视主体思想为马克思列宁主义运用于朝鲜实际的产物,是朝鲜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成果。
浅析朝鲜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浅析朝鲜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摘要:朝鲜长期坚持走自己的“主体社会主义”道路,其经济也呈现出自己的特色。
不可否认朝鲜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过程中有过辉煌的成就,也经历过低谷和挫折,但朝鲜也未停止过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道路的探索,不断寻求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目前,朝鲜在劳动党的领导下,在坚持社会主义的前提下,正根据本国的具体国情进行着“朝鲜式社会主义”的探索。
朝鲜依然坚持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为主导,同时有限度地引入市场机制,这是一条不同于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道路,是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另一种新的探索。
关键词:主体思想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朝鲜是在长期面临美国侵略战争威胁的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的。
虽然冷战年代朝鲜与苏联在政治、经济方面合作广泛但在理论与实践上,与苏东模式早有距离。
长期以来,朝鲜劳动党在以金日成理论为基础构建的“主体思想”指导下,坚持走与众不同的道路。
其经济也呈现出自己的特色。
本文主要阐述并分析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国内经济的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其展望。
一、指导朝鲜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指导思想———“主体思想”主体思想是以人民群众为中心阐明革命的本质及其根本原理的思想。
金日成提出:“主体思想是以人是一切的主人,人决定一切这一哲学原理为基础的。
”主题思想的实质就是依靠人民群众推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的发展。
它主要表现为:第一,坚持人民群众是革命的主人的观点。
第二,坚持人民自主性的立场。
一切工作都要根据本国的实际情况并创造性的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和别国经验,相信自己的力量,坚持自主性立场;第三,坚持人民群众创造性的立场。
人民群众在改造自然和社会方面必须根据本国的实际解决一切问题。
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发挥人民群众的创造力,从而避免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
由于金日成在朝鲜的特殊地位,又是主体思想的创立者,因此主体思想很大程度上是金日成思想的凝华,也是金日成所有思想的精髓。
其思想反应到经济上包括以下内容:经济上的自立,就是要发扬自力更生精神,主要依靠自己的力量、技术、资源来发展民族经济。
“朝鲜式社会主义”的若干理论观点朝鲜坚持“主体路线”,提出建设“以人民群众为中心的朝鲜式社会主义”。
现将其若干理论观点介绍如下:一、关于党的指导思想问题朝鲜劳动党认为,19 世纪中叶,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了马克思主义,从而为已登上斗争舞台的工人阶级指明了历史使命和解放的道路,推动了反对资本主义的斗争,开创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历史。
列宁根据资本主义已变为帝国主义的新的历史条件,把马克思主义加以发展,提出了列宁主义,从而鼓舞工人阶级和人民群众投入了摧毁帝国主义堡垒、争取自由和解放的斗争,开辟了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开端。
金日成根据人民群众已作为自己命运的主人而出现的新时代的要求,创立了“主体思想”,从而使人民群众争取自主性的斗争发展到新的更局阶段,升样丁入类功史友展的新时代― " ’主体时代”。
朝完处认为,新时代的指导思想应是主体思想。
因为马列主义“有历史局限性”, 它“是以物质条件为主,以自然史过程来观察社会发展过程”的,“对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如何继续进行革命,建设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社会问题没能作出正确解答”:而主体思想则“以人为中心来观察社会”, “以人民群众自主的和创造性的活动过程来观察社会”, “对社会主义建设的所有理论、实践问题作出了科学的解答”。
1955 年12 月,金日成对党的宣传鼓动工作者说,要在思想工作中克服教条主义和形式主义,树立主体。
接着,朝党在全国开展了树立主体的斗争。
1965 年4 月金日成访问印尼时,首次公开使用主体思想一词。
他说,“树立主体,这意味着坚持这样的原则:独立地、根据本国的实际情况,并且主要依靠自己的力量,解决革命和建设中的一切问题。
这是反对教条主义,并根据本国的历史条件和民族特点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和国际革命运动经验的现实的创造性的立场。
这是丢掉对别人的依赖心理,发扬自力更生的精神,坚决由自己负责解决自己的问题的自主的立场”。
金日成还把主体思想的内容归纳为“思想上树立主体、政治上自主、经济上自立、国防上自卫”。
缘起、内容与展望:朝鲜社会主义改革浅论朝鲜长期坚持走自己的“主体社会主义”道路,随着形势的发展,原有的体制不能适应需要,朝鲜开始酝酿进行社会主义改革。
朝鲜社会主义改革是在朝鲜内外交困的背景下产生的,这种改革是被动的、谨小慎微的,它只能是在“主体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下进行的改革,目前来看主要是在经济层面上。
这个特点,决定了朝鲜社会主义改革的前途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必然会遇到很多困难和挑战,未来朝鲜的前途,值得我们思考。
标签:朝鲜;主体社会主义思想;改革朝鲜半岛问题是东北亚地区国际关系的焦点。
长期以来,朝鲜坚持自己的主体社会主义和先军政治,拒绝变革,但在2002年,朝鲜出台了一系列经济改革措施,调整了物价、工资等体制,还决定开放新义州工业园区,为世人所震惊。
虽然朝鲜本身从未使用过“改革开放”一词,却实际上谨小慎微地推行了改革。
一、主体社会主义概述:朝鲜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1.朝鲜主体社会主义思想的确立朝鲜战争结束以后,朝鲜半岛分裂,出现南北朝鲜。
1950年后期,中苏在意识形态上出现分歧,苏联开始减少了对朝鲜的援助,朝鲜意识到自立的必要性和紧迫性,金日成逐渐形成主体社会主义的思想。
1955年12月,在朝鲜劳动党宣传干部大会上,金日成以“反对思想战线上的教条主义和形式主义,确立主体”为题发表讲话,这是他第一次提出要树立“主体思想”的问题。
[1]1963年他进一步把“主体思想”表述为“在思想上树立主体,政治上自主,经济上自立,国防上自卫。
”[2]2.朝鲜主体社会主义思想的内涵和地位关于内涵,金日成进一步指出,树立主体,就意味着坚持这样的原则:独立地根据本国的实际情况,并且主要依靠自力的力量,解决革命和建设中的一切问题。
“每个党在本国的具体环境和条件下进行革命斗争,并通过这一斗争丰富国际革命运动的经验,为进一步发展这一运动做出贡献。
”[3]“主体思想”是朝鲜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最高指导方针。
1970年朝鲜劳动党五大通过的党章中,明确把“主体思想”定义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创造性地体现于朝鲜的现实,1972年朝鲜社会主义宪法也规定: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以“主体思想”作为自己的指针。
朝鲜宪法原文及基本信息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是体现了伟大领袖金日成同志的思想和领导的主体的社会主义国家。
以下是店铺为你整理的朝鲜宪法原文,希望大家喜欢!朝鲜宪法原文第一章政治第一条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是代表全体朝鲜人民利益的自主的社会主义国家。
第二条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是继承了在反对帝国主义侵略、争取祖国光复和人民自由幸福的光荣革命斗争中形成的光辉传统的革命的国家。
第三条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把以人为中心的世界观、为实现人民群众的自主性的革命思想---主体思想、先军思想,作为自己活动的指导方针。
第四条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权力属于工人、农民、军人、劳动知识分子等劳动人民。
劳动人民通过自己的代表机关---最高人民会议和地方各级人民会议行使权力。
第五条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一切国家机关均根据民主集中制原则组成并进行活动。
第六条从郡人民会议到最高人民会议,各级国家权力机关根据普遍、平等、直接的原则,以秘密投票方式选举产生。
第七条各级国家权力机关的议员同选民保持密切联系,并对选民负责。
议员失职,选举他的选民可随时予以罢免。
第八条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社会制度,是劳动人民群众做一切的主人,社会的一切都为劳动人民群众服务的以人为中心的社会制度。
国家维护从剥削和压迫下获得解放、做了国家和社会主人的工人、农民、军人、劳动知识分子等劳动人民的利益,尊重和保护人权。
第九条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为在祖国北半部加强人民政权,大力开展思想、技术、文化__,实现社会主义的完全胜利而奋斗;并为按照自主、和平统一、民族大团结的原则实现祖国的统一而斗争。
第十条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建立在以工人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全国人民政治思想的统一之上。
国家加强思想革命,实现社会所有成员的革命化和工人阶级化,使全社会变成一个同志式地结合在一起的集体。
第十一条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在朝鲜劳动党的领导下进行一切活动。
第十二条国家坚持阶级路线,加强人民民主专政,牢牢地保卫人民政权和社会主义制度免受内外敌对分子的破坏。
关于朝鲜“主体思想”的研究现状综述朝鲜的“主体思想”是朝鲜劳动党将马克思列宁主义运用本国现实,并作为其活动的指针。
作为相对封闭的社会主义国家,关于朝鲜“主体思想”的研究,近几年来并不是很多。
本文根据现有的研究成果,从主体思想的产生与形成、内涵和内容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进一步研究提供依据。
标签:朝鲜“主体思想”;研究成果;问题与反思主体思想是朝鲜金日成创立的。
1955年12月,金日成提出,要以朝鲜革命作为“党的思想工作的主体”。
这是金日成第一次提出“主体”的概念。
经过不断丰富,到20世纪60年代下半期,金日成最终完成了对主体思想体系化工作。
在朝鲜几代领导人的努力下,“主体思想”也在不断地完善和发展。
一、关于“主体思想”的产生与形成“金日成同志创立了永恒不灭的主体思想,在此旗帜下组织和领导了抗日革命斗争,树立了光荣的革命传统,完成了光复祖国的历史大业,在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领域奠定了建设自主独立国家的牢固基础,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
”(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社会主义宪法)邓建霞在《朝鲜劳动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主体思想》一文中,按照历史时间为节点,描述了朝鲜“主体思想”的形成过程。
1955年金日成第一次提出要树立“主体”的问题,1965年金日成首次提出“主体思想”的概念,1970年朝鲜劳动党规定“马克思列宁主义创造性地体现于朝鲜现实的主体思想是党的指导思想”,1972年宪法规定“主体思想为国家一切活动的指针,作为制定一切路线、方针、政策的依据”,1980年党章把主体思想作为朝鲜劳动党唯一的指导方针。
杨萍在《对朝鲜“主体思想”的哲学反思》的文中认为,在受中国文化的影响和20世纪初沦为殖民地后,朝鲜的民族主义者为维持民族文化的独立性,提出了“主体”的概念与“依附主义”相对立。
卡伦会议成为“宣布主体思想的创立和主体革命路线的诞生的历史事件。
笔者认为,“主体”一词的由来和确定很大程度上与朝鲜历史上的地位有关,与其向往独立与自主的国家期盼有关。
2002年9月总第23期第5期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THE JOURNA L OF HARBIN COM MITTEE SCHOO L OF THE CCPSep ,2002Serial N o.23N o.5・科社新探・论朝鲜主体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季丽新1,宋桂兰2(11中共黑龙江省委党校,黑龙江哈尔滨150080;21中共鸡西市委党校,黑龙江鸡西158100) 关键词:主体社会主义;理论;实践;朝鲜中图分类号:D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8520(2002)05-0018-02 收稿日期:2002-06-13 作者简介:季丽新(1965-),女,黑龙江青冈人,中共黑龙江省委党校科社教研部副教授,从事科学社会主义研究。
社会主义完善的过程,也是各个社会主义国家相互借鉴、相互学习的过程。
朝鲜在金日成和金正日的领导下,选择了主体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客观地分析朝鲜主体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将为我们探寻社会主义的一般规律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一、朝鲜主体社会主义的理论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是把金日成同志创立的主体思想作为自己活动的指导方针的。
主体思想的核心就是认为革命和建设的主人是人民群众,推动革命和建设的力量也在于人民群众。
主体思想的哲学原理是:一方面,以人为中心的哲学思想。
人是一切的主人,人决定一切。
人是一切的主人意味着人是自己和命运的主人;人决定一切意味着人在改造世界和开拓自己的命运中起决定作用。
人之所以能作为世界的主人,就是因为人是具有自主性、创造性和意识性的社会存在。
这是金日成同志对作为社会存在的人的本质的最新的概括。
自主性是指社会人自主地生活和发展的属性。
人由于有了自主性,所以才去克服大自然的束缚,反对社会上的各种奴役,改造一切,使之为自己服务。
作为社会存在的人来说,自主性是生命。
人是具有创造性的社会存在,这是社会人有目的、有意识地改造世界、开拓自己命运的属性。
自主性主要表现为作为世界主人的人的地位,而创造性则主要表现为作为世界改造者的人的作用。
关于朝鲜和古巴社会主义制度主体思想与制度特征的研究与思考一、坚持主体社会主义的朝鲜苏东剧变后,朝鲜在新的国内外形势下对内政外交政策做出了调整。
围绕核武器问题,朝鲜走在与西方对抗的前沿,成为世界瞩目的一个焦点。
冷战后,朝鲜面临严峻的困难。
而面对内外交困的形势,朝鲜党和政府一方面认真总结和反思了苏东剧变的经验教训,加强了党的建设和思想工作,抵御来自西方的各种压力,另一方面推行谨慎的经济改革,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国内的经济困难。
学者们认为,朝鲜的主体思想发端于抗日战争时期。
1965年4月,朝鲜领导人金日成在访问印度尼西亚时首次公开提出了主体思想的概念,随着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变化,主体思想也在不断地丰富和发展。
主体思想主要体现在思想上树立主体、政治上自主、经济上自立、国防上自卫这四项基本原则上。
所谓思想上树立主体,即根据本国国情来决定思想领域的工作方法、内容和形式;政治上自主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从本国革命和人民的利益出发,从本国的具体国情出发,独立自主地制定和实施全部路线和政策,二是在对外活动方面,行使完全的平等权和自主权;经济上自立,即用朝鲜自己的力量建设一个基本上能够依靠自己满足国家需要的经济,也就是要建设独立发展的自主经济,建设自主的民族经济;国防上自卫,就是要用自己的力量建设强大的足以能够自卫的国防力量,以此保卫朝鲜的国家独立。
在主体思想的指导下,朝鲜在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上,力求形成自己的特色。
学者们也对金正日时代主体思想的发展情况进行了跟踪,认为金正日继承和发展了金日成创立的主体思想。
金正日一方面把主体思想系统化、理论化,认为它已形成主体的思想、理论方法的完整的体系,并称之为金日成主义。
金日成主义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有区别的独创的革命思想。
另一方面把主体思想看做朝鲜惟一的指导思想,要求实现全社会的主体思想化。
究竟如何真正实现,还有待实践检验。
二、西半球唯一的社会主义国家古巴关于古巴改革开放面临的挑战。
环球智库037朝鲜主体思想“主体”内涵及特点金日成作为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开国领袖,其创立的主体思想是朝鲜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思想,被朝鲜人民誉为思想指针。
在主体思想中,“主体”的定义十分重要,只有弄清了“主体”的内涵,才能为我们全面理解把握这一思想提供理论基础。
笔者通过研究,得出了对“主体”的以下认识。
主体思想中“主体”的内涵在国际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以本国、本民族为主体“主体”的第一个内涵是在国际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以本国、本民族为主体。
按照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共产主义革命不可能在一国取得完全胜利,革命在全世界范围内,至少是在几个最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范围内取得胜利是革命胜利的必要保障。
金日成并未背离社会主义革命的国际主义原则,他曾指出:“不考虑世界革命,只顾自己生活得好,这种想法是民族利己主义,是与工人阶级革命事业的根本利益相违背的。
”但由于无产阶级革命的现实是革命仅在部分相对落后国家取得初步胜利,夺取了国家政权,并且社会主义政权仍处于帝国主义国家的包围、封锁下,因此,巩固和捍卫社会主义国家的本国政权就成为投身国际主义革命的基础和前提。
金日成认为,不仅革命成功的国家应该支援革命尚未成功的国家,而且为了争取自身解放而斗争的工人阶级的民族队伍和一切被压迫人民也要保卫已经取得革命胜利的国家。
这一认识,基于把社会主义国家当作世界革命的基地和保存社会主义力量的堡垒。
同时,金日成指出:“在反对帝国主义反动派的斗争中,胜利的决定因素是一个国家的内部力量。
在抗击外来侵略者的战争中,外部的支援固然重要,但无论如何,它只能起到辅助作用。
”固在保卫社会主义有生力量时,本国是主体力量,因此本国成为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主体。
国家不是抽象的,国家是由不同民族、不同阶级的人民构成的,因此在不同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中,必然有不同的特点,各国的社会主义建设者要依据不同的特点开展社会主义建设,这也决定了社会主义建设要以本国国情为出发,以本国为建设主体。
由经济战略浅析朝鲜主体社会主义改革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把金日成同志创立的主体思想作为自己活动的指导方针。
主体思想的核心就是认为革命和建设的主人是人民群众,推动革命和建设的力量也在于人民群众。
主体思想最初主要是指在朝鲜的社会主义建设中丢掉依赖心理,树立主体意识,坚持自主立场和创造性立场,主要依靠自己的力量来解决革命和建设中的一切问题,反对教条主义、形式主义、反对照抄照搬别国的经验。
金日成把主题思想概括为“在思想上树立主体,政治上自主,经济上自立,国防上自卫”。
1.朝鲜的经济战略经济发展战略是指关于经济发展中带有全局性、长远性、根本性的总的构想。
在一定时期内,国家关于国民经济发展的基本思想及其为此而实施的总体规划和方针政策。
根据朝鲜建国至今,所出现的带全局性、长远性和根本性的经济发展规划及其在实践中对国民经济所产生的重大影响,我们可以将其划分为以下三个战略阶段。
1.1战后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优先战略朝鲜从建国直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实施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工业产业政策。
1953年8月,朝劳动党三届六中全会制订了朝社会主义建设基本路线,即优先发展重工业,同时发展轻工业和农业的经济建设路线。
实施这一政策以来,朝迅速实现了工业化。
但事实上,朝经济迅速发展的5O一70年代,由于对重工业的过分倾斜,导致农业与轻工业发展严重滞后。
1.2 上世纪90年代中期——三大第一主义战略20世纪7O年代中期以后,朝重工业与轻工业的比例失调日益突出,重工业比重远远超过轻工业。
农业与轻工业的严重滞后,引起了粮食与轻工业的严重短缺。
进入80年代,朝开始调整重工业与轻工业的比例关系。
但进入90年代以来,朝经济在国内外诸多不利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在80年代明显停滞的基础上进一步恶化,国民所得从1990年起连续9年负增长,年均下滑幅度达到4.3%。
这使朝经济陷入严重的困境,朝人民生活质量不升反降,粮食与轻工业品短缺现象日趋恶化。
在这种情况下,朝劳动党中央委员会第六届二十一次会议确定1994—1996年为缓冲期,并提出“农业、轻工业、贸易第一主义”的新经济发展战略(这是一种改变资源配置优先顺序的政策)。
朝鲜“主体思想”的哲学意蕴及其影响摘要:朝鲜“主体思想”,又称“金日成—金正日主义”,自产生以来,一直被赋予至高无上的地位。
“主体思想”是朝鲜国家和个人一切行动的指南,其中蕴含了丰富的哲学意蕴,并对朝鲜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外交等方面产生了重要影响。
本文主要从朝鲜“主体思想”产生的背景、含义、哲学意蕴以及其所产生的影响四个方面进行简单论述,对朝鲜主体思想有一个客观的认识,有利于更好地认识朝鲜,解决朝鲜半岛的一系列问题。
关键词:朝鲜;主体思想;哲学意蕴;影响朝鲜由于地理位置、朝鲜半岛统一等热点问题,一直深受世界很多国家的关注。
但由于意识形态、能接触到的朝鲜一手资料有限、难以对朝鲜进行调研等问题,很多具有冷战思维的学者认为朝鲜是一个“不正常”的国家,但其实朝鲜作为社会主义国家,具有很多社会主义国家的相似性,同时也有其独特的个性。
要想真正了解朝鲜的“主体思想”必须放下意识形态,从客观的视角出发,在立足于朝鲜现实的基础上,分析朝鲜“主体思想”产生的背景、含义、以及其所带来的影响。
所以笔者选择朝鲜“主体思想”的哲学意蕴及其影响,对“主体思想”进行粗浅的探讨,希望能给各位同仁一些启发。
一、朝鲜“主题思想”产生的背景从外部因素来看,朝鲜长期受到日本殖民统治的压迫,急需要翻身当主人,走上一条自主的道路,俄国十月革命给朝鲜带来了很大的鼓舞,让他们在黑暗中看到了胜利的曙光,朝鲜人民开始了反压迫的斗争,而斗争又是需要理论指导的,主体思想就是在这样的外部因素的影响下产生的。
从内部因素来看,以金日成为首的游击队是反抗日本殖民统治的主要力量,金日成在中国学习了很多中国共产党的革命经验,金日成自身也学习了很多优秀的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试图找到一条适合朝鲜的发展道路,于是在不断探索中,主题思想应孕而生。
从朝鲜的建设历史来看,自朝鲜战争结束后,朝鲜局势暂时趋于稳定,逐步开始进行国内建设,但是当时朝鲜深受“事大主义”[1]和“教条主义”的影响。
朝鲜、越南、老挝和古巴的社会主义苏东剧变,对朝鲜、越南、老挝古巴的社会主义事业产生了重大的影响,90年代以来,这些国家一方面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另一方面对社会主义理论继续进行探索,出现了一些新的理论动向。
一、朝鲜的“主体社会主义”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之后,1993年12月朝鲜劳动党第六届二十一中全会认为,朝鲜进入了“国内外形势最为复杂和尖锐的时期”,“严重的国际形势和复杂的事态给朝鲜的革命和建设造成严重影响”。
1994年朝鲜领袖金日成去世,接着连续几年农业欠收粮食不够吃,在严峻的形势面前,朝鲜坚定走“朝鲜式社会主义道路”。
1.苏东剧变的原因,是这些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中犯了错误,而朝鲜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是正确的,必须更加坚定走“朝鲜式社会主义”的道路。
1992年初,金正日在谈到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教训时,讲了这些看法:第一,由于时代在变化,历史在发展,马克思主义也不可能不具有局限性,今天本来应该根据社会主义新的发展阶段的要求,发展社会主义理论。
可是建设社会主义的政党没有能够解决这一历史课题。
他们一方面没有看到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局限性,而教条主义地运用这一理论;另一方面修正马克思主义的精华,实行修正主义的政策。
第二,一些国家社会主义遭受挫折的原因,还在于没有坚持社会主义原则,接受资本主义所有制关系和经济管理方法。
第三,社会主义与“多元化”是势不两立的,“多元化”是资本主义的政治方式。
“多元化”引入社会主义,必然导致个人主义和自由主义。
第四,一些国家遭受挫折的原因,根本还在于没有致力于改造人的工作。
1994年11月金正日在《社会主义是科学》一文中认为,马克思的唯物史观为基础的社会主义理论,具有历史的局限,它“只把物质经济的因素看作革命斗争的根本条件,未能指出加强革命的主体、增强其作用是革命的根本途径”,这个局限,“社会主义制度建成以后的社会主义建设中表现得更加明显”,所以,他认为:“社会主义社会,人的改造工作即思想改造工作是比创造社会主义物质经济条件的工作更加重要的首要任务”。
朝鲜主体思想朝语语录朝鲜主体思想朝语语录朝鲜的主体思想和金正日语录"民族的伟大性不在于领土的广宽或历史的悠久性,而是在于引导民族的领袖的伟大性。
""我们民族的伟大性就是我们领袖、我们党的伟大性。
""我们社会主义祖国是金日成祖国,我们民族是金日成民族。
""国就是主体,主体就是爱国。
""领袖是革命的最高领导,党是革命的参谋部,人民群众是革命的主人翁,又是负责人。
""只有存在伟大的领袖、伟大的党、真正的祖国的时候,民族才会光辉灿烂,个人的运气以及声誉才会闪耀。
""领袖是国度以及民族的运气,一切的意味。
""品题辩论没有领袖的革命胜利,就像奢望没有太阳的花同样。
""革命在领袖的领导下进步,在领袖的怀抱里人民才能过真正的。
""只要领袖伟大,小小的国度也会成为伟大时代思想的祖国、思想的强国以及政治大国,喷溅光芒。
""伟大的领袖以及伟大的党创造伟大的人民。
""一个民族的伟大性取决于其国度领袖的伟大,人民的未来取决于其领袖的英明。
""如果没有英明的领袖领导,群众就等于没有大脑的肉体。
""如果没有卓然的领袖,人民就等于没有父母的孤儿。
""有领袖的福气,必然会有人民的福气。
""我们领袖是扶持万民的伟大的慈父,是万民景仰的恩惠的太阳。
""社会主义是科学。
""社会主义运动是为了创造自主的新世界而斗争的人民群众的伟大运动。
""社会主义不是约束,而是自主。
""社会主义是人民的志向以及意志,是以社会主义是必胜的。
""社会主义是归属人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