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 端午的鸭蛋分解
- 格式:ppt
- 大小:3.02 MB
- 文档页数:15
《端午的鸭蛋》优秀课件:页xx年xx月xx日contents •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方法设计•教学程序设计•教学重点、难点突破方法•板书设计目录01教材分析教材所处的地位及作用01《端午的鸭蛋》是七年级语文(上)第四单元第十四课,本单元要点是引导学生学会写景的方法,学会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02本课文是这一单元的第二篇课文,作者汪曾祺以家乡端午节的习俗为话题,以小见大,通过鸭蛋这种小小的民俗载体,寄托了他对家乡的热爱和思念。
03这篇文章体现了民俗文化的丰富内涵和它独特的魅力,是学生了解和感受民族文化的重要途径。
教学目标及确立依据•教学目标•学习本文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引导学生品味本文平淡自然而又韵味十足的语言特点。
•了解高邮的风土人情。
•确立依据•《新课程标准》提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
”•本单元的教学要求是要引导学生学会写景的方法,学会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本课文的特点及重难点。
教学重点、难点及确定依据教学重点教学难点:了解高邮的风土人情,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依据是本课文所承载的文化内涵和学生的认知水平。
1. 学习本文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 引导学生品味本文平淡自然而又韵味十足的语言特点。
02学情分析学生处于形象思维为主的认知阶段,对具体、形象的事物更感兴趣。
学生具有一定的观察能力,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尚待提高。
学生的认知特点学生已经了解端午节的习俗和相关文化背景。
学生具备基本的生字、词语和语法知识。
学生已具备的基础对于课文中一些复杂的句式和修辞手法可能感到难以理解。
对于文章中蕴含的深刻情感和内涵可能难以把握。
学生学习中可能遇到的困难03教学方法设计1教学方法选择23通过创设与课文内容相关的情境,如端午节的习俗、鸭蛋的文化内涵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情感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