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重写:挂鸭蛋络子
分写:挑鸭蛋、吃鸭蛋、 玩鸭蛋
2.找出第5段表动作的词,体会作者的感情。
表现了一种童趣,流露出对儿时生活的 怀想。
挂 鸭 蛋 络 子
端午的风俗 家乡的鸭蛋
端午的鸭蛋
质疑:文章如此津津乐道地谈论 “咸鸭蛋”,这有意义吗?
于平淡的生活中发现情趣, 发现诗意,在小小咸鸭蛋里尝 出生活的滋味。
出名、双黄蛋多、 质细而油多
2.他对家乡的咸鸭蛋是怎样评价的, 从哪几句话可以知道?
“不过高邮的咸鸭蛋,确实是好,我走的地方不少,所食 鸭蛋多矣,但和我家乡的完全不能相比!曾经沧海难 为水,他乡咸鸭蛋,我实在瞧不上.”
自读课文第四、五段,并思考:
1.作者写“端午的鸭蛋”,着重写了 什么?分了几个层次?
写符念咒
用酒和雄黄在 孩子额头上画 一个“王”字, 来避邪。
挂艾叶菖蒲
在端午节,家家都 以菖蒲、艾叶、榴花、 蒜头、龙船花,制成 人形称为艾人。将艾 叶悬于堂中,剪为虎 形或剪彩为小虎,贴 以艾叶,妇人争相佩 戴,以僻邪驱瘴。用 菖蒲作剑,插于门楣, 有驱魔祛鬼之神效。
做粽子
端午节做粽子: 荆楚之人,在五 月五日煮糯米饭 或蒸粽糕投入江 中,以祭祀屈原, 为恐鱼吃掉,故 用竹筒盛装糯米 饭掷下,以后渐 用粽叶包米代替 竹筒。
端
午
的
汪 曾 祺
鸭 蛋
—
端午亦称端五,是我国最大的传统节日之一。 “端”的意思和“初”相同,称“端五”也就 如称“初五”;端五的“五”字又与“午”相 通,按地支顺序推算,五月正是“午”月。又 因午时为“阳辰”,所以端五也叫端阳。五月 五日,月、日都是五,故称重五,也称重午。 此外,端午还有许多别称,如:夏节、浴兰节、 女儿节,天中节、地腊、诗人节等等。 关于端午节的起源,有四、五种说法,诸如: 纪念屈原说;吴越民族图腾祭说;起于三代夏 至节说;恶月恶日驱避说,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