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文《齐天大圣大战二郎神》教案
- 格式:docx
- 大小:92.88 KB
- 文档页数:4
30*齐天大圣大战二郎神(一)激趣导入(1分钟)1.师:同学们,今天上课老师为大家带来了一首歌曲,来一起听一下。
播放歌曲《通天大道宽又阔》2.大家知道是哪一部影视剧的插曲吗?对,是《西游记》。
那听到这首歌曲时会引发你怎样的联想呢?今天我们将走进中国著名的长篇古典神话小说《西游记》,阅读其中一个精彩片断,去领略齐天大圣孙悟空大战二郎神的风采。
板书:齐天大圣大战二郎神。
齐读课题。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二)初读课文,感知大意(8分钟)1.初读这个故事是从《西游记》原著中节选出来的,带有文言的色彩,读起来不是很容易的。
现在请同学们轻轻翻开书,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做好预习汇报的准备。
2.检测(1)展示预习情况昨天下发了预习任务单,下面老师来抽查一下。
登步云履外甥刃擎天之柱厢鲤鱼拽满指名读一遍,强调外甥要读轻声。
齐读一遍。
(2)以读段落的形式检测朗读出示:那猴王即掣(chè)金箍(ɡū)棒,整黄金甲,登步云履(lǚ)。
按一按紫金冠,腾出营门,急睁睛观看,那真君的相貌,果是清奇,打扮得又秀气。
那真君抖擞神威,摇身一变,变得身高万丈,两只手,举着三尖两刃神锋,好似华山顶上之峰,青脸獠(liáo)牙,朱红头发,恶狠狠,望大圣着[zhuò]头就砍。
这大圣也使神通,变得与二郎身躯一样,嘴脸一般,举一条如意金箍棒,却就似昆仑顶上擎(qínɡ)天之柱,抵住二郎神。
那大圣变鱼儿,顺水正游,忽见一只飞禽,似青鹞(yào),毛片不青;似鹭鸶(l ùsī),顶上无缨(yīnɡ);似老鹳(ɡuàn),腿又不红。
打花的鱼儿,似鲤鱼,尾巴不红;似鳜(ɡuì)鱼,花鳞不见;似黑鱼,头上无星;似鲂(fáng)鱼,鳃上无针。
3.在读过课文后,课文讲了一件什么内容,谁来交流一下。
交流汇报。
※课文记叙了神通广大的齐天大圣孙悟空和二郎神在水帘洞前大战的情景。
语文S版五年级语文上册《齐天大圣大战二郎神》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齐天大圣大战二郎神》中的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2.理解人物的情感和心理状态,并进行合理分析;3.能够自如地运用多种阅读策略,加深理解和记忆。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分析人物情感和心理;2.难点:运用多种阅读策略,提高阅读能力。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可以通过游戏、音乐等途径进行导入。
2. 学习新知以小组讨论或课外阅读等方式,让学生先了解《齐天大圣大战二郎神》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学生在阅读后,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展示文本内容,如朗读、合作讲解等。
3. 分析人物情感和心理在故事情节核心部分,即孙悟空和哪吒与二郎神激战的部分,重点分析人物情感和心理。
具体操作可以采用教师提问、小组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观察人物语言、动作等,分析人物心理状态的转换。
尤其可以对孙悟空的自尊心进行深入的探讨,着重体现其作为“齐天大圣”代表的霸气和自信心。
4. 运用阅读策略在教授的过程中,要让学生主动思考,运用多种阅读策略加深理解和记忆。
其中,可以加深对文本意义的理解,配合完成角色卡片、漫画等任务,加强对“斗智斗勇”的精彩场面的理解。
5. 练习巩固在完成学习后,可以针对故事情节进行测试和梳理知识点。
这里可以设计填空题、配对题、选择题、简答题等形式的测试,让学生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
6. 板书设计在学习中,教师可以针对一些关键信息进行板书,方便学生回顾复习。
四、教学内容•《齐天大圣大战二郎神》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分析人物情感和心理;•运用多种阅读策略。
五、作业1.精读《齐天大圣大战二郎神》;2.整理文本关键信息;3.练习各种类型的测试题。
六、教学反思为更好的教学,可以多准备一些互动的游戏。
同时,在作业完成后,也应该及时给学生反馈,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知识点和进行阅读。
语文S版五年级语文上册《齐天大圣大战二郎神》教案课时安排•课时数:2课时•教材:《语文S版五年级上册》•教学目标:–理解和掌握“大战”的初级阶段–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语言表达能力•教学重点:–理解文本内涵和悬念,推测剧情发展–运用适当的语言表达观点•教学难点:–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理解人物行为的动机–归纳总结文中的人物关系和剧情发展•教学准备:–教案–教学PPT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或口头描述介绍《齐天大圣大战二郎神》–向学生提问,鼓励他们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想法•正文阅读(30分钟)–学生独立阅读课文《齐天大圣大战二郎神》–学生可以在纸上记下自己的理解和疑问•讨论(15分钟)–组织学生围绕以下问题展开讨论:•故事中齐天大圣和二郎神之间的矛盾是什么?•齐天大圣为什么要打败二郎神?•故事的结局如何?–引导学生分析剧情发展和人物行为的原因,鼓励他们运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观点•小结(10分钟)–教师对故事进行总结,并引导学生归纳总结重要的人物关系和剧情发展–学生完成小结,将关键点写在纸上,并与其他同学分享第二课时•复述(10分钟)–随机选择几名学生,要求他们用自己的话复述《齐天大圣大战二郎神》–其他学生可以补充或纠正细节•悬念分析(15分钟)–向学生提问,并引导他们分析故事中的悬念:•在故事的哪个部分产生悬念?•悬念给读者带来了什么样的感受?•齐天大圣和二郎神的战斗对读者带来了什么样的期待?–鼓励学生运用适当的语言描述悬念和自己的感受•剧情推测(20分钟)–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剧情推测,让他们尽可能推测接下来的剧情发展–每个小组选择一名代表来陈述自己的推测,并用适当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总结(10分钟)–教师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总结,并对学生的表现给予肯定和评价–与学生共同总结本课的收获和不足,并提出改进的建议和意见课后作业•完成课后习题•阅读其他相关故事,对比《齐天大圣大战二郎神》和其它故事的异同点•撰写一篇小短文,讲述自己喜欢的故事的剧情和最吸引自己的地方拓展活动•组织学生表演《齐天大圣大战二郎神》的片段,培养学生的表演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邀请学生邀请家长或其他年级的同学观看他们的表演•向学生推荐其他优秀的文学作品,并组织学生展开阅读和交流。
1、S版五年级上册《齐天大圣大战二郎神》教学设计一等奖活动目标:1、能根据故事已有情节进行大胆.合理的想象,充分感受神话故事和美妙。
2、理解故事,细细品味阅读的乐趣。
活动准备:1、孙悟空.二郎神的面具各一个。
2、2008年第3期《东方娃娃》人手一册。
可前将幼儿的座位分两边摆好。
活动过程:一、介绍人物,引发幼儿对故事的兴趣。
1、小朋友,你们认识我吗?我是花果山水莲洞齐天大圣孙悟空。
你们知道我有那些本领吗?(引导幼儿说出孙悟空有七十二变的本领,并请幼儿大胆发挥想象,说说他能变出些什么来。
2、教师简单介绍二郎神,接着问:这两个神通广大的人物谁的本领更大?请听故事。
二、教师边翻书,边分段讲述故事,并鼓励幼儿大胆想象情节的发展。
1、从开始讲至“孙悟空想逃变成了麻雀想逃,二郎神摇身一变,变成老鹰追过去”。
提问:(1)孙悟空变成了什么想逃?二郎神又变成了什么?他为什么要变成老鹰呢?(2)孙悟空接着会变成什么来应对?(引导有想象下面的情节)2、讲述中间部分至“终于将孙悟空抓住”,引导幼儿想象结尾。
3、讲述故事结尾部分。
三、在电视上观看这个故事的.动画片。
四、游戏《我有七十二变》:幼儿学当孙悟空和二郎神。
1、教师把幼儿分成两组,分别坐好。
教师引导幼儿自己是孙悟空和二郎神二人能变成什么看谁变的东西更凶。
2、拓展思维,创编新的情节。
五、结尾部分。
1、教师让幼儿把这个故事回家之后讲给自己的爸爸妈妈和爷爷奶奶听。
2、S版五年级上册《齐天大圣大战二郎神》教学设计一等奖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要求会认的字:甥、刃、擎、厢、拽。
2.了解齐天大圣大战二郎神的过程,感受其中的神奇。
3.了解课文主要内容,激发学生对齐天大圣这个神话英雄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点:了解课文主要内容,激发学生对齐天大圣这个神话英雄的喜爱之情。
教学难点:了解齐天大圣大战二郎神的过程,感受其中的神奇。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今天我们走进中国著名的长篇古典神话小说《西游记》中,阅读其中一个精彩绝伦的片断,去领略大家喜爱的深化英雄齐天大圣孙悟空的.风采。
语文S版五年级语文上册《齐天大圣大战二郎神》教案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齐天大圣大战二郎神》,了解民间传说中的神话故事,了解与中华文化相关的神话故事。
2.学习掌握语文知识和语言技能,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同胞之情。
教学重点1.掌握文章的基本信息和核心内容。
2.学习理解语文中的词语和句子,特别是句子的含义。
3.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观察力,加强语文学习的自主性。
教学难点1.理解语文中的比喻手法,特别是对于神话故事中的意象比喻的理解。
2.分析文章的深层次含义,培养阅读和解读的能力。
教学方法1.小组合作学习法:根据教师的引导,分成小组,进行朗读、理解、讨论、总结和展示等各种环节的学习。
2.问答法:引导学生分析比喻表达的深层含义,提高学生思考和解读文章的水平。
3.情景教学法:通过现场还原神话故事情节,让学生身临其境,增强对文本的感情投入和理解。
教学过程第一节:导入新课1.教师带领学生看视频剪辑《西游记》片段,呈现孙悟空与二郎神激烈战斗的精彩画面。
询问学生“孙悟空和二郎神有什么故事?”2.请学生上台描述两位神仙之间的故事纷争,引出《齐天大圣大战二郎神》这篇文本。
第二节:学习课文1.学生先分小组朗读课文,整理每一段的大意,缩写出简单的概括语句,用不超过十个字的标题将每段内容名称化。
2.小组交流,汇总每组概括语句和名称,整理出课文的大纲。
3.教师根据学生的自主化组织原则,仿照小组的做法,为每一篇文化课本实现“概括语句+名称”的组织方式。
第三节:比较两个文本的特殊之处1.请两名学生分别读出《齐天大圣大战二郎神》与《武则天崛起》这两篇文章的导读语句,让全班分析、比较。
2.询问学生“你认为为什么在这篇神话故事中,诗歌比喻特别多呢?有什么深层含义?”3.让学生思考,以自己的语言创作一个新的比喻故事。
第四节:总结课文1.请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示自己整理的概括语句和名称,并阐述这种方法的优点和效果。
齐天大圣大战二郎神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要求会认的字:甥、刃、擎、厢、拽。
2.了解齐天大圣大战二郎神的过程,感受其中的神奇。
3.了解课文主要内容,激发学生对齐天大圣这个神话英雄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点:了解课文主要内容,激发学生对齐天大圣这个神话英雄的喜爱之情。
教学难点:了解齐天大圣大战二郎神的过程,感受其中的神奇。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今天我们走进中国著名的长篇古典神话小说《西游记》中,阅读其中一个精彩绝伦的片断,去领略大家喜爱的深化英雄齐天大圣孙悟空的风采。
课文向我们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呢?齐天大圣又展示了他哪些神奇的本领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去了解。
二、自读课文,自学生字:1.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交流:在读文章的过程中,你认识了哪些生字和新词?重点交流:(1)认识的生字:甥、刃、擎、厢、拽。
(2)理解词语:中军:古代行军作战分为左中右或上中下三军,由主将所在的中军发号施令。
赞叹:本课是疑问,感叹。
去来:去的意思。
厮:指服杂役的人,这里是对对方的蔑称。
配合:配:婚配;合:匹配配偶。
擎:举。
三、默读课文,整体感知,理清层次:1.默读课文,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全文可以分成几个部分?2.交流汇报。
课文记叙了神通广大的齐天大圣孙悟空和二郎神在水帘洞前大战的情景。
课文可以分成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1-2自然段)齐天大圣面对二郎神的挑战,举起金箍棒,劈手相还。
第二部分(3-5自然段)齐天大圣与二郎神大战时各自不同的神奇变化。
第三部分(6自然段)齐天大圣与二郎神打到了花果山,惊慌了四大天王。
四、默读课文,深入学习:1.齐天大圣与二郎神大战了几个回合?在文中标出。
2.课文中哪些情节给你留下了深刻印象?为什么(引导学生感受大战过程中的神奇)?重点交流汇报:齐天大圣是怎样判断那只鱼鹰是二郎神变的,二郎神又是怎样判断那条鱼时齐天大圣变的?课件出示:(1)忽见一只飞禽,似青鹞,毛片不清;似鹭鸶,顶上无缨;似老鹳,腿又不红。
2023年五年级上册《齐天大圣大战二郎神》教学设计范文(精选3篇)五年级上册《齐天大圣大战二郎神》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相识本课要求会认的字:甥、刃、擎、厢、拽。
2.了解齐天大圣大战二郎神的过程,感受其中的奇妙。
3.了解课文主要内容,激发学生对齐天大圣这个神话英雄的宠爱之情。
教学重点:了解课文主要内容,激发学生对齐天大圣这个神话英雄的宠爱之情。
教学难点:了解齐天大圣大战二郎神的过程,感受其中的奇妙。
教学打算: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今日我们走进中国闻名的长篇古典神话小说《西游记》中,阅读其中一个精彩绝伦的片断,去领会大家宠爱的深化英雄齐天大圣孙悟空的风采。
课文向我们讲解并描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呢?齐天大圣又展示了他哪些奇妙的本事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去了解。
二、自读课文,自学生字。
1.自由读课文,留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沟通:在读文章的过程中,你相识了哪些生字和新词?重点沟通:(1)相识的生字:甥、刃、擎、厢、拽。
(2)理解词语:中军:古代行军作战分为左中右或上中下三军,由主将所在的中军发号施令。
赞美:本课是疑问,感叹。
去来:去的意思。
厮:指服杂役的人,这里是对对方的蔑称。
协作:配:婚配;合:匹配配偶。
擎:举。
三、默读课文,整体感知,理清层次。
1.默读课文,思索: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全文可以分成几个部分?2.沟通汇报。
课文记叙了神通广阔的齐天大圣孙悟空和二郎神在水帘洞前大战的情景。
课文可以分成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1—2自然段)齐天大圣面对二郎神的挑战,举起金箍棒,劈手相还。
其次部分(3—5自然段)齐天大圣与二郎神大战时各自不同的奇妙改变。
第三部分(6自然段)齐天大圣与二郎神打到了花果山,惊惶了四大天王。
四、默读课文,深化学习。
1.齐天大圣与二郎神大战了几个回合?在文中标出。
2.课文中哪些情节给你留下了深刻印象?为什么(引导学生感受大战过程中的.奇妙)?重点沟通汇报:齐天大圣是怎样推断那只鱼鹰是二郎神变的,二郎神又是怎样推断那条鱼时齐天大圣变的?课件出示:(1)忽见一只飞禽,似青鹞,毛片不清;似鹭鸶,顶上无缨;似老鹳,腿又不红。
语文S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齐天大圣大战二郎神一、教学目标:1.了解《西游记》中关于齐天大圣和二郎神之间的战斗情节;2.能够理解并运用其中的成语和词语,如“豪勇”,“智谋”等;3.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4.发展学生的合作学习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1.了解《西游记》中齐天大圣和二郎神之间的战斗情节;2.掌握并运用相关的成语和词语。
三、教学难点:1.理解并诠释《西游记》中战斗情节的意义;2.运用相关的成语和词语表达。
四、教学准备:1.PowerPoint课件;2.《西游记》的节选文本;3.黑板、彩笔。
五、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5分钟)1.引导学生回顾《西游记》中的主要人物和故事情节;2.设计问题引发学生思考:“齐天大圣和二郎神之间的战斗是如何进行的?他们的战斗有什么具体表现和意义?”第二步:呈现(10分钟)1.呈现《西游记》的节选文本,讲述齐天大圣和二郎神的战斗情节;2.解释其中的生僻词汇和成语,如“黄袍怪”、“葫芦娃”、“豪勇”、“智谋”等;3.通过课件和黑板记录下学生对战斗情节的理解和词语的解释。
第三步:理解(15分钟)1.分小组让学生合作讨论齐天大圣和二郎神之间的战斗意义;2.引导学生探讨战斗中的智谋和勇敢的应用,以及对正义和邪恶的对抗;3.帮助学生理解战斗情节背后的道义意义。
第四步:运用(20分钟)1.分小组要求学生使用所学词语和成语创作一个短小的对话或文章,描述齐天大圣和二郎神之间的战斗情节;2.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交流和讨论;3.教师点评并提供相关意见和建议。
第五步:拓展(15分钟)1.引导学生将所学词语和成语应用到其他相关的文学作品中,如《红楼梦》、《水浒传》等;2.提供其他读物和资源供学生自主阅读;3.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阅读体验和心得,促进合作学习和交流。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学生对《西游记》中齐天大圣和二郎神之间的战斗情节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并能够灵活运用其中的成语和词语。
(语文S版)五年级语文上册齐天大圣大战二郎神教学教案
30齐天大圣大战二郎神
课型:新授(略读课)
执笔:
教学目标:
1. 认读本文中的生字,以及由生字组成的新词。
2. 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 说说哪些情节给你留下了深刻印象。
教学重点,难点:
1. 学习课文,体会齐天大圣与二郎神的神通广大。
谈谈自己对这篇课文的体会。
预习检测
1、初读课文,认字解词。
(1)、初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边读边画出的生字新词,并注意生字的字形结构。
达到读准读熟的标准。
(课前预习)
(2)、导入新课。
从课题你知道了什么?
(3)、组长组织完成字词的识记理解。
第一步组长组织全组先统一字词,然后组织大家朗读识记。
(可以领读也可以两人互读。
)
第二步自己读,读中理解词语意思,有不理解的词语用“△”标记出来。
第三步在小组交流自己不理解的词语,小组不能解决的在全班解决。
2、认读下列几个生字:
甥()擎()厢()鲤()鳃()履()
二、自合探究
1、再读课文,理清层次。
这篇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情?
2、细读课文,理解内容
(1)划出课文中描写齐天大圣变化的句子。
(2)划出课文中描写二郎神变化的句子。
(3)朗读划出的句子,谈谈你的体会。
(4)学习课文,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交流中注意学会倾听,敢于提出不同意见。
达成共识后,组长安排好发言人。
3、品读感悟,感情升华。
找出自己喜欢的的句子,进行有感情地朗读。
语文S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齐天大圣大战二郎神》教学
设计2
课时安排
本课程为第二课时,共计2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中国神话传说中的二郎神,并探讨其形象和性格特点;
2.理解故事情节,并分析其中的道理和启示;
3.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提高语文表达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
教学重难点
1.故事情节的理解与分析;
2.通过故事理解二郎神的形象和性格特点。
教学准备
1.齐天大圣大战二郎神故事的课件;
2.教师准备白纸、彩笔等用具。
教学过程
导入(5分钟)
教师介绍二郎神的形象和在中国神话传说中的地位,并与学生讨论二郎神的性格特点。
学生朗读故事(10分钟)
教师放映故事的PPT,学生朗读故事。
故事分析(15分钟)
教师与学生一起分析故事的情节,探讨故事背后的道理和启示,激发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朗读与表演(15分钟)
教师将学生分为小组,要求学生朗读故事并进行角色扮演,提高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
总结与评价(5分钟)
教师与学生一起复习故事内容,并对本次教学进行评价和总结。
课后作业
1.朗读故事并进行角色扮演;
2.思考故事背后的道理和启示。
教学反思
本节课难点在于如何让学生真正理解故事背后的道理和启示。
在故事分析环节,我运用了提问和探讨的方式,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去分析故事,讨论其中的道理和启示。
在朗读和表演环节,我充分发挥学生表演的天赋,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在下一次教学中,我将更加注重学生思维的引导和启发,让学生在思考中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
30*齐天大圣大战二郎神1.认识本课要求会认的字:甥、刃、擎、厢、拽。
2.了解齐天大圣大战二郎神的过程,感受其中的神奇。
3.了解课文主要内容,激发学生对齐天大圣这个神话英雄的喜爱之情。
阅读《西游记》。
1课时一、谈话导入1.(播放《西游记》主题曲,出示《西游记》中的人物图片)你认识他们吗?你最喜欢谁呢?为什么?2.今天我们走进中国著名的长篇古典神话小说《西游记》中,阅读其中一个精彩绝伦的片断,去领略大家喜爱的英雄齐天大圣——孙悟空的风采。
二、自读课文,自学生字1.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交流:在读文章的过程中,你认识了哪些生字和新词?重点交流(1)认识的生字:甥、刃、擎、厢、拽。
(2)理解词语中军:古代行军作战分为左中右或上中下三军,由主将所在的中军发号施令。
赞叹:本课是疑问,感叹。
去来:去的意思。
厮:指服杂役的人,这里是对对方的蔑称。
配合:配,婚配;合,匹配配偶。
擎:举。
三、默读课文,整体感知,理清层次1.默读课文,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全文可以分成几个部分?2.交流汇报:课文记叙了神通广大的齐天大圣孙悟空和二郎神在水帘洞前大战的情景。
课文可以分成三个部分第一部分(1~2自然段):齐天大圣面对二郎神的挑战,举起金箍棒,劈手相还。
第二部分(3~5自然段):齐天大圣与二郎神大战时各自不同的神奇变化。
第三部分(6自然段):齐天大圣与二郎神打到了花果山,惊慌了四大天王。
四、默读课文,深入学习1.齐天大圣与二郎神大战了几个回合?在文中标出。
2.课文中哪些情节给你留下了深刻印象?为什么(引导学生感受大战过程中的神奇)?重点交流汇报:齐天大圣是怎样判断那只鱼鹰是二郎神变的,二郎神又是怎样判断那条鱼是齐天大圣变的? 课件出示:(1)【忽见一只飞禽,似青鹞,毛片不青;似鹭鸶,顶上无缨;似老鹳,腿又不红。
】(2)【打花的鱼儿,似鲤鱼,尾巴不红;似鳜鱼,花鳞不见;似黑鱼,头上无星;似鲂鱼,鳃上无针。
语文S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齐天大圣大战二郎神一、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神话故事的传统文化价值,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2.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能理解文本的含义,把握文本的本质;3.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考察学生的分析、批判和观察能力;4.能教会学生如何选取和运用合适的语言表达,准确地传达自己的意图。
二、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理解文本的含义,掌握文本的写作技巧;2.学会如何在表述中加入自己的情感、想法。
教学难点:如何教学生抓住文本的关键点,理解文本的主题和思想,创造出生动形象的文本。
三、教学内容1. 字词解读“一条金箍棒,定乾坤,为我所用!”黄金甲,金钗,玉带、神仙、深不可测、一声怒吼、慌了手脚……2. 课外阅读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阅读兴趣,在课余时间阅读相关的神话故事,例如《三打白骨精》、《嫦娥奔月》等。
3. 口语表达表达对主人公的情感态度;在运用书面语时,如何选取恰当的语言表达生动有力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四、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词语解释,引导学生了解并领悟本文的文学意义,掌握文章的核心思想;2.讨论法: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发表自己的意见,从而提高学生们口语表达的能力;3.组织写作: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出本文的故事情节,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五、教学流程1.预习安排(10分钟)教师预习前,先构思好问题,把重点和难点找出来;学生做好预习后,对本文的整体结构和意义有初步了解。
2.课堂教学(40分钟)1.教师讲解本文的核心思想和重点论述,并回答学生在预习中所提出的问题2.针对本文所使用的词汇和句式进行讲解,引导学生掌握阅读技巧,理解文章的文字意义3.引导学生从文本中挖掘目的意图,启发学生对生活事物进行观察和思考3. 练习与总结(10分钟)请学生根据本文的写作技巧,自由组合句子来表述故事情节;让学生分享他们创作的成果,并对他们的表述和语言使用进行评价和指导。
六、教学评价考核学生的阅读、写作、口语表达能力,并根据学生所发表的意见和讨论进行评价。
重难点创新教学方法
一、课堂重点
1、生字生词的的学习,认识。
让学生们认识生字,会用生字顺利通读课文。
2、让学生能够概括文章中体现出来的内容,了解课文的大致结构。
3、提升学生对名著的了解程度,了解作者的基本信息。
二、课堂难点
1、分析文章中的人物形象,并解释如何分析出的这种形象。
2、带领学生有序地组织小剧场。
3、提高学生对名著的阅读兴趣,让学生们乐于向更深处发掘《西游记》。
三、教学方法
1、首先运用课堂前准备好的道具和板书吸引孩子的注意力。
2、在孩子对课堂所讲的内容感兴趣时,顺势将课文中的基础知识教给学生。
让学生了
解作者信息和生字的应用等在平常课中比较枯燥的,学生不会集中注意力听的内容。
3、接下来让学生们巩固在课堂上学到的东西,概括文章,为接下来的讲授做准备。
4、利用新颖的在课堂上表演小剧场的方式使学生们都能够参与到课堂,在表演的过程
中分析人物形象。
课文《齐天大圣大战二郎神》教
案(总3页)
--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
--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
课文《齐天大圣大战二郎神》教案
课文《齐天大圣大战二郎神》教案范文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要求会认的字:甥、刃、擎、厢、拽。
2.了解齐天大圣大战二郎神的过程,感受其中的神奇。
3.了解课文主要内容,激发学生对齐天大圣这个神话英雄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点:
了解课文主要内容,激发学生对齐天大圣这个神话英雄的喜爱之情。
教学难点:
了解齐天大圣大战二郎神的过程,感受其中的神奇。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今天我们走进中国着名的长篇古典神话小说《西游记》中,阅读其中一个精彩绝伦的片断,去领略大家喜爱的深化英雄齐天大圣孙悟空的风采。
课文向我们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呢齐天大圣又展示了他哪些神奇的'本领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去了解。
二、自读课文,自学生字。
1.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交流:在读文章的过程中,你认识了哪些生字和新词?重点交流:
(1)认识的生字:甥、刃、擎、厢、拽。
(2)理解词语:中军:古代行军作战分为左中右或上中下三军,由主将所在的中军发号施令。
赞叹:本课是疑问,感叹。
去来:去的意思。
厮:指服杂役的人,这里是对对方的蔑称。
配合:配:婚配;合:匹配配偶。
擎:举。
三、默读课文,整体感知,理清层次。
1.默读课文,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全文可以分成几个部分
2.交流汇报。
课文记叙了神通广大的齐天大圣孙悟空和二郎神在水帘洞前大战的情景。
课文可以分成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1-2自然段)齐天大圣面对二郎神的挑战,举起金箍棒,劈手相还。
第二部分(3-5自然段)齐天大圣与二郎神大战时各自不同的神奇变化。
第三部分(6自然段)齐天大圣与二郎神打到了花果山,惊慌了四大天王。
四、默读课文,深入学习。
1.齐天大圣与二郎神大战了几个回合?在文中标出。
2.课文中哪些情节给你留下了深刻印象为什么(引导学生感受大战过程中的神奇)重点交流汇报:齐天大圣是怎样判断那只鱼鹰是二郎神变的,二郎神又是怎样判断那条鱼时齐天大圣变的
课件出示:
(1)忽见一只飞禽,似青鹞,毛片不清;似鹭鸶,顶上无缨;似老鹳,腿又不红。
(2)打花的鱼儿,似鲤鱼,尾巴不红;似鳜鱼,花鳞不见;似黑鱼,头上无星;似鲂鱼,鳃上无针。
(有感情朗读,感受作者语言的精妙。
)
教师引导:还有哪些情节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你从哪感受到齐天大圣大战二郎神过程中的神奇
3.朗读全文,说说孙悟空是个怎样的人(
机敏、坚毅、无畏,有正义感和反抗性。
)
五、总结课文,拓展延伸。
《齐天大圣大战二郎神》只是《西游记》中的一个小故事。
《西游记》是一部伟大的浪漫主义作品,全书共一百回,不仅创造了一个神奇丰富的幻想世界,而且具有丰富而深刻的思想内涵和优美完整的艺术形式。
希望同学们课后能够找来读一读。
六、布置作业。
1.朗读课文,抄写生字新词。
2.阅读《猴王出世》《齐天大圣》等故事。
七、板书设计。
面对挑战劈手相还齐天大圣大战二郎神千变万化神奇无比且行且战惊动天王。